A24 公司制作和发行的电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有别于传统的暴力血浆和吓人的俗套,往往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仲夏夜惊魂》《遗传厄运》《灯塔》《圣人莫德》等等,莫不如此。
而今年这部来自冰岛导演的惊悚题材《羊崽》同样不例外,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并拿下原创奖。
看过冰岛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独树一帜的风景地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部导演处女作同样在此不遗余力。
全片充斥着荒凉冷峻的自然风光和空旷寂寥的环境,遗憾地,这个故事的情节就和它的风光背景一样寡淡稀薄。
影片讲述在圣诞节前夕,一对丧子的牧羊人夫妇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个半人半羊的婴孩。
他们把她带回家当作女儿般抚养,羊崽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而未知的恐怖力量正在摧毁他们。
这个荒诞的故事因有神话传说的暗示足以引申出各类奇怪的解读,诸如结尾出现的羊神、三个角色的名字等。
不过,情节太过单薄,仅仅是短片内容的延长,引入大量冰岛风光的空镜头和含义不明的角色(男主的哥哥)来拉长篇幅,导致节奏过于缓慢和沉闷。
实质上,这仍然是一对夫妇如何走出丧子阴影的常见叙事框架(时光机、婴儿床、女儿墓碑);导演往其中填充进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
天真可爱的半羊人造型、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均在明示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带来的生态和平。
不论人类出于何种居心粗暴虐杀动物,只会招致如影片结局般血腥惊悚的后果。
这个意外反转的结局意味深长,凸显出寓言意味,也强调了人类残忍猎杀动物带来的可怕影响。
A24的电影总是这样独特,就好像一副抽象画,很难一目了然,而是需要反复的解读。
从一开始男主小心翼翼的提到时间机器,到这对夫妻对羊崽异常的宠爱,我就判断他们经历了丧子之痛。
这让我联想到《D伯爵宠物店》里的一个故事,一对夫妻的孩子死了,他们从D伯爵这里买了宠物当孩子,D伯爵再三警告他们禁忌事项,可是出于溺爱,这对夫妻还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触犯了禁忌,被宠物反噬。
看这部电影总想到这个D伯爵的故事,也许也是类似这样,畸形的爱带来的只有畸形的怪物吧,最后羊头人身的潘神出现的有点迷,不是太理解,也许只是表达了神对他们这对夫妻的惩罚?
还是不太懂。
毕竟里面有太多可以解读的东西了。
整部影片都采用了冷色调,始终给人冰冷,扭曲的感觉,观看这部电影建议做好心理准备,并不是一部容易理解和观赏性高的影片。
A24的缺点也在这里,虽然A24总是给人新鲜感,但有的时候会觉得题材太过于脱离现实,只管个人观点,太曲高和寡了,上手太困难。
羊崽上映之前的tag是恐怖片,作为惊悚电影,他实在不惊悚。
冰岛电影一贯的蓝色调,是忧郁而寒冷的。
(剧透)最开始我还以为是男主跑到羊圈里造了个🐏孩儿😓(没仔细看又没啥对白,事实证明我想的真的离谱),最终这个半人半羊还能耍猎枪的玩意儿的出场也就是影片最大的败笔,没啥伏笔(你说🐏孩儿不是伏笔吗?
我这之前不是想偏了吗)突然出现,为了惩罚人类的贪婪索取冷血无情而设计出来的形象着实套路又无聊,不能让人胆寒也不能引人深思。
唯一我觉得影片有点意思的就是对仗的结构吧。
我觉得女主杀了🐏妈是因为她认为一个孩子不能有两个母亲,所以影片安排半人羊杀了男主,同理这个🐏孩儿不能有两个父亲。
到了结尾🐏孩儿的生命又回到了一个标准的结构,留下了心碎和死亡。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与牛大力饮茶】,关注公众号,回复“北欧惊悚”获取资源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是这样的地广人稀,方圆几里就一户人的冰岛。
清冷的山脉、湖泊。
在极昼下喂羊、放羊、剪羊毛、看山……不能更舒服。
但这些无法弥补农场主夫妻的丧女之痛。
这是202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得原创奖的冰岛电影《羊崽》(台湾译名比电影本身更惊悚,《羊惧》。
脑补一下,“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羊惧》好吗?
”)。
海报各种戏仿圣母像,与人物设定形成反讽
羊妈妈生了小羊羔,女人就把小羊羔抱走,当自己的婴儿抚育,还用死去女儿的名字叫她。
一开始丈夫也觉得不妥,但亲子之间的亲密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羊妈妈一次次在羊崽卧室的窗外叫喊,想找回自己的孩子。
女人妒忌且担心“孩子”再次被夺走,一枪崩了羊妈妈。
埋尸过后,若无其事地跟死者的孩子玩耍。
最后,丈夫也被男人形态的公羊以牙还牙。
这部片之所以被网友打低分,大概是因为他的叙事太过松散。
明明3分钟可以讲完的短片,偏偏拍了106分钟,讲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主题:人对自然的巧取豪夺,终究会被自然报复。
外延到更宽泛的范围,剥削与被剥削、违反人伦等主题。
但本片的看点也在于,当暴力、虐杀在宁静如亘古之初的自然环境上演时,回响来得更为震撼。
看完感觉就知道这部影片会有很多解读,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1、羊、白色、反色是黑、暗示黑人或少数族裔。
2、小羊男在卧室看的那副照片,骑马牧羊群、暗示殖民史。
3、男女主收养小羊男暗示欧洲移民的怀柔政策。
4、成年羊男枪杀男主带走小羊男暗示影片创作者对此政策终将失败的判断。
5、开头时光机对话可以理解为男女主倾向于更‘纯粹’的过去。
仅为个人猜测的一种解读、本人非种族主义者。。
总评分没过6这么低属实是没想到的,这种娓娓道来的“慢”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据说制片有贝拉塔尔参与这就难怪了;不过也可能全片人少动物多,缓解了个人所有的观影烦躁——毕竟那么多可爱的羊羊还有那么聪明的狗狗傲娇猫猫,怎么吸也不会腻)不过贴上恐怖悬疑的标签可能会让很多带着预期观影的群众认为这是标题党吧。
抛开事后被科普了小到三角恋大到人类种族甚至人与自然的矛盾引申不说,观影过程中,被残酷现实毒打得过分低俗的我其实结尾之前一直有点怀疑影片暗示丈夫侵犯了羊(我有罪,开头光顾着吸这么多羊了,就没咋关注人类,没注意羊圈门打开时,丈夫好像是和妻子在一起的有不在场证明),而妻子这么顺滑接受了羊崽崽看来也未必是坚信生殖隔离,居然冷血杀掉羊妈妈让我很难不怀疑她带有报复小三心理,而后面跟大伯哥还不清不楚,我甚至以为是不是要来个混乱伦理戏码了(我庸俗,怎么就忘了这是性冷淡冰岛电影不是毁三观法国电影了)。
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从代孕般的母羊到可爱狗狗到清白包容的丈夫,死的全是最无辜的角色——从结局讲,报复论似乎也没太报复对地方啊…肤浅的我因为这心目中直降一星,这点会不会也是总评分这么低的原因之一呢~另,冰岛毛衣的图案是全国永久统一的吗,从《公羊》到《羊崽》都没换过,真是相当单一的性冷淡风格生活写照了,哈哈哈哈。
当然,这依然不影响第一幕堪称个人的向往生活。
羊仔之于玛利亚是她弥合丧女之痛的一剂镇痛药,只是镇痛药不能代表玛利亚真正处理好了丧女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用羊仔来代替丧女终究只是面对丧女问题的一种麻醉与逃避。
羊仔出现在夫妇两人的面前时,是玛利亚率先接受它作为亲子;夫妇二人讨论时光机时英格玛关注未来、玛利亚关注过去。
这两种迹象都表明夫妇二人中玛利亚是还没能走出丧子之痛的那个人。
英格玛在收割机上的崩溃时刻来源于他无法对妻子对羊崽的悉心照顾视而不见。
他之前已经走出了丧子之痛,但是此刻妻子的状态又把他拉回了需要重新面对痛心之事的处境。
结尾丈夫的死亡代表他率先从丧子之痛的桎梏里脱离,找到了和解的方式。
只剩玛利亚还苦苦困在丧子之痛的心锁里。
她的叹息表示她明白了羊仔终究只是替代品,对羊仔再悉心的照顾也不能表示丧女之事不曾发生,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只能赤裸面对,尝试和解。
只是以她的心境可能达到和解还颇需要一些时间吧。
1、潘神第一次出现是开头第一个镜头,暴风雪里的奔跑的马群突然转向,意味着碰到了什么要回避的东西,此时摄影机的视角是潘神的视角。
2、收音机广播告知当晚是圣诞夜,母羊受孕,一脸愁容的女主穿着红色衬衣,与窗外的潘神对视,这一段最后一个镜头是潘神的视角,能在暴风雪中识别出它粗重的呼吸声,它透过窗户,望向屋内的女主,由此建立全片的一组关系,潘神、母羊、女主。
3、第一章,牧羊犬发现羊圈里发生了什么,女主的拖拉机拖着带尖刺的铁链划过土地,男主从羊圈走回家做饭,羊圈和房子明显隔着一段距离,他在家切什么的时候,有一个明显从侧面窗外仰望室内的镜头,潘神以视角的方式存在,紧接着是他家里的猫,在这里,人向自然劫取而生存,意味着人对自然的感官是钝化的,动物是敏锐的。
4、这一段介绍男女主的关系、情感状况,两人之间有隔阂,共同照顾农场和羊,一起吃饭,但分居,男主听音乐,晚上点灯喝咖啡写乐谱,饭桌上,女主想要回到过去,男主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男主在这段关系中处于弱势与被动,女主的掌控能力更强。
女主在摸单独围开的母羊肚子时,表情惊讶,或许是惊讶母羊这么快就要生产了,预示小羊人的成长速度快。
5、牧羊犬的提示下,两人给母羊接生,生下来的羊人在这里是没有镜头介绍它样貌的,只能看到羊头,女主突然就要自己养这只羊,带回家,喂奶,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得到缓解。
两人从仓库里拿出婴儿床,女主像抱着自己孩子那样抱着羊人,男主看到之后,开着拖拉机去远的地方流眼泪,这里大致暗示两人之前有过孩子,女主相对男主,更渴望成为母亲。
6、迷雾里有一群羊,耳朵上打了编号,朝某个方向望着。
牧羊犬没有把扔出去的绳套叼回来,暗示它看到潘神了。
接着母羊在窗下叫唤自己的孩子,直到这里,出现的都只是羊人的部分肢体,并且看起来都是羊的样子,给观众的引导还是两个人类抢了一只母羊的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以此修复夫妻感情这种奇怪的行为。
男主出门前忘了关门,夫妻回家之后,发现羊没了,开始找,却呼喊着孩子的名字。
接着在迷雾当中找到母羊和羊孩子,镜头第一次交代这个孩子是羊头人身,这个孩子是自己跟着母羊走到这里来的,还是潘神把它抱到这里来的呢。
7、然后春天到了,草地上开着花,一堆小羊羔跟着羊群往山里跑去,意味着几个月过去,小羊人也展现出非常明显的羊头人身的模样。
它穿着之前死去的孩子的衣服,那个孩子至少也是半大才去世。
女主梦到了一群公羊的给予的威慑之后,枪杀掉总是过来找孩子的母羊,对这个孩子完全占有。
第二日,一家人吃饭,小羊人正式出场,伴随着叔叔的震惊与观众的震惊。
借外来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奇怪的家庭,而这个家庭本身拒绝外人的审视,取消它作为羊的属性,给它穿衣服,像人一样上桌子吃饭,洗澡说晚安,把它完完全全当作人看待。
它听到架子鼓音乐,会跟随节奏轻微摇摆,也是非常人的表现。
而当小叔拿着草,让它像羊一样吃草的时候,正是展现这对夫妻不想承认的它身上原本的羊的属性。
至于小叔抽了根烟,想了半天之后,准备杀了小羊人时,不知道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反而与小羊人的关系更加近了一步,给的一点点暗示,是出现了那种音效,或许暗示是潘神改变了他的想法。
8,终章,果然男女主之前死掉了一位小朋友,跟小羊人一样的名字,也是女孩,男主通过念故事,中间ABA剪辑方式穿插他在雨后草地上奔跑之后大声喊出女儿名字,从丧子之痛之中走出来,接受了小羊人是自己女儿了。
小叔带小羊人去打鱼,让男女主回到了正常的婚姻生活轨道。
9、预示着人类生活的电视、音乐录像带、跳舞,小羊人难以融入,它跑出去,再次出现潘神的视角,牧羊犬朝着潘神跑过去之后被杀。
小羊人既融入不了人类生活,也不可能去做一只羊,当它看到潘神,第一反应是惊恐,跑回房间照镜子,用镜子的方式告诉观众,它看到的是什么。
接着与父亲睡下,墙上牧羊的照片,传来的声音是被奴役的不安恐惧悲凉。
10、女主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持现在的生活,也就是现在已经回到了她过去的生活。
门被打开,潘神进来拿走了屋里的枪,牧羊犬已经死掉了,猫都吓到了户外站着。
接着枪杀掉男主,带走了小羊人。
女主在这一瞬间,感受到了什么,停止哭泣,回头看自然。
(羊崽)这部电影里,唯美的画面,极简的风格里,上演了大量的隐喻。
英格瓦:“听说现在都能时空旅行了。
”玛丽娅:“哦!怎么做到的?
”英格瓦答道“还没有,只是理论上的,只是理论上说可行。
”玛丽娅“那得有人去研究怎么具体操作。
”英格瓦“或许吧!现在我倒是不着急想看到未来,我对此时此地的生活很满意。
”玛丽娅“我觉得可能做到,回到过去吧!”英格瓦“嗯,那倒是。
”玛丽亚和英格瓦在餐桌上的这段谈话确实很有深意呢。
玛丽亚对时空旅行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过去失去女儿的深深悔恨和痛苦,她可能幻想着如果能回到过去,就能避免那场悲剧,重新拥有女儿。
当羊首人身的羊崽诞生时,它们先是一脸惊慌后,竟然有点暗喜,彼此眼神交流间,又默契地决定了什么,刚出生的羊崽被它们抱走。
她对羊崽的接纳和抚养,表面上是一种母爱的体现,但实际上也包含了一种自私的掠夺行为。
她把羊崽当作自己失去孩子的替代品,还为羊崽取名为艾达,艾达正是它们女儿的名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内心的伤痛和空缺。
(当玛丽娅抱着羊崽.哼唱着摇篮曲的这一慕)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母羊时不时的在窗外呼唤着羊崽时,母羊的这种行为充分的体现了它对羊崽深深的母爱和不舍,而它们却对这种自然的母爱进行践踏和剥夺。
母羊最终被玛丽亚射杀,则更加凸显了这种掠夺的残酷和无情。
第二篇章当“英格瓦”领着“皮特”进屋时,对着“玛丽娅”说“有客人来了。
"玛丽娅说道“是吗?
”当“皮特”出现在“玛丽娅”面前时,她说道“你又来了。
”皮特“看到你真好。
”玛丽娅“坐吧。
”他回道“谢谢。
”从两人这段简短的对话和语气氛围中,不难看出,它们以前应该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有一短话,展现出皮特对玛丽娅的爱昧。
当玛丽娅问皮特“要来点咖啡吗?
”皮特“要。
”他伸出了手,触摸了玛丽娅的脸。
她说道“别这么做!”皮特“我看到了你昨晚洗澡了,你没关门,是不是希望我溜进来偷看你?
”从皮特偷看玛丽娅洗澡,以及两人的对话和皮特的行为,皮特还趁着哥哥英格瓦酒醉挑逗玛丽娅,就这几点就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欲望,这种欲望与他对摇滚音乐的痴迷,与(潘神)的形象不谋而合。
潘神作为西方神话中的形象,羊首人身。
而皮特(潘神)?
那艾达呢?
无疑是潘神的孩子。
隐喻中,艾达就是皮特与玛丽娅不伦的产物。
当玛丽娅抱着羊崽,唱起摇篮曲时,英格瓦看她的眼神,很是奇怪。
他在车上的痛哭,或许……他是为了维系家庭,也为了妻子,逼迫自己咽下委屈,去爱上这个“他人的孩子”。
潘神所用的猎枪看似是英格瓦自家的,暗示着英格瓦家庭的悲剧与皮特(潘神)的介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和绿衣不是一个水平 如果不是冰岛风景给本作添彩 你把他放欧美一个农庄里立马摇身低成本导演处女作 还有好多人评论认为女主枪杀母羊太残忍不人道 天啊都是站在羊的角度来看吗 不理解不理解 电影深度有 但是没有扩宽延伸背景那些神话传说 并且让大部分观众接受不能 如果缩短成30分钟短片看完后会给3.5星以上 但是电影就显得极其冗长 导演立意很好 但最后看到结局我饭吐出来了
可能就是东西方审美差异?当羊爸爸具像出镜的时候,这片在我这就满盘皆输了。
羊惧何具?
气氛营造是A24合格水准。内容不多,冲着惊悚片看的人不推荐。逐渐变A24的无脑吹粉。好家伙,昨天刚吃烤全羊……
?
65/100 熟悉的A24,只是更加的空洞,使用一则小寓言进行无节制的填充
n倍速先睇得落,所以唔好随便抢人哋个仔。
2星,情节沉闷,镜头空白。不多联想暗喻看不下去。人类的掠夺,外族的入侵,因果报应。就这。
你抢我孩子杀我妻子,我就杀你丈夫一雪前耻?一个复仇亲情片?
这么低的评分震惊我了,这种娓娓道来的“慢”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抛开事后被科普了小到三角恋大到人类种族甚至人与自然的矛盾引申不说,观影过程中低俗的我其实结尾之前一直有点怀疑影片暗示丈夫和羊有一腿(我有罪)而妻子这么顺滑接受了羊崽崽看来也未必是坚信生殖隔离而是跟大伯哥不清不楚,甚至以为是不是要来个混乱伦理戏码了(我庸俗,怎么就忘了这是性冷淡冰岛电影不是开脑洞法国电影了)。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从代孕母羊到可爱狗狗到清白包容的丈夫,死的全是最无辜的角色,从结局讲,报复论似乎也没太报复对地方…肤浅的我因为这心目中直降一星,这点会不会也是总评分这么低的原因之一呢~另从冰岛毛衣的图案从《公羊》到《羊崽》都没换过,真是相当单一的生活了,哈哈哈哈~
還不如完全做成童話寓言故事類,好歹不會那麼悶,🐏咩咩們又都那麼可愛
3.5星!夫妻二人之想象与幻想构成了其幸福的维度,沉浸在幸福和欢愉中,但同时这一幸福和欢愉又是建立在剥夺、暴力与谋杀之上,自身之幸福与对它者(母羊)之谋杀再到被杀,在这一关系中,人与自然的母题也在其中彰显。
可以加进不知所云电影片单
不用jump scare仅靠氛围营造的惊悚感更加能令人心生恐惧。像是一部北欧版的《贪吃树》,大雾茫茫,冷色系的冬季,冷风侵袭的感觉仿佛令人切身体会。对于想要一个孩子的渴望让他们的心魔茁壮蔓生。画面带着冰凉的美感,同时却亦令人感到不安。猎奇与惶惑同生。|7.5
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故事,结果没说好,可惜啊~而且我一直在等美羊羊吃羊排。朋友指出他们开头有个煎羊排的镜头,中间又有不让美羊羊吃草的镜头,可能imply了它完全吃人类食物。。。
太闷了 太拖沓了
Poetic, metaphorical, quiet, deep, and elegant. Dreamlike natural landscape shots. Slow cinema's milestone in (mild) horror.
基本上沒有戲劇衝突,夫妻倆的鎮定自若無法理解,換成好萊塢的話就是一人贊成一人反對,然後是羊崽的矛盾與黑化。《羊懼》這個譯名我是服氣的。
处处是隐喻,得看你怎么联想了…
冰山草原?good——羊羊狗狗?good——冷淡的画面语言?good——突起的人物冲突?good——秀恩西古尔德森?good——只负责讲一个怪诞的传闻似的故事不负责讲明白?——freaking goooooood
整部影片如同里面的景色一样诡异却带着奇怪的温馨感。慢慢灼烧的悲剧,羊惨,人也惨。(不过羊,猫,狗都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