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林龙吟
主演:喜翔,林禹绪,陈莘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捷克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简介:《蚵豐村》是導演龍吟的首部長片作品,講述濱海漁村的故事,全片以16mm底片拍攝,除了呈現沿海漁塭的獨特美感,也試圖捕捉傳統村舍與寺廟信仰幽遠的在地氣息。一如台灣島本身雜揉多樣的海國特色,這部片邀請到了不同背景與文化底蘊的創作者,包括俄羅斯攝影師Aley Elagin、捷克聲音設計師Vojtech Zavadil、..详细 >
回不去的旧时代
★★☆ 出走與歸來,兒子與父親,鄉村與都市,宗教與民俗,生離與死別,人禍與天災,一切符號化的表達背後,訴說的也無非只是活著之苦,若沒有一句“能夠留下的蚵仔最肥”點題,談苦毫無意義。膠片拍攝卻沒有膠片質感,畫面有時候粗糙得讓人以為是DV拍攝,有時又調色用力過猛;台詞收音也有問題,一時聽起來很悶,一時聽起來又如炸麥;配音塞太滿,海潮聲調得太響,民樂的宗教味過重且部分段落顯得吵鬧,最終,觀感落得紀實同時又過度修飾的分裂。
故事很简单,或者可能不太有故事感,是一些意象的堆砌,企图引人思考但是其实有点杂乱。配乐到是很有氛围感,唢呐大鼓,还有海蛎子碰撞的声音很乡土很海滨
摄影配合16mm胶片的质感,使画面挺有故事感的。
湾湾的画面和景别都好美。佛像、台风、蚵仔和破碎的雄性气概。留下,意味着要从桎梏的缝隙里开出花来。看似阳光普照式的结局实则陷入了走和留的死循环,在代际中流动蔓延。
配合 似水流年饮用更佳.
畫面真的很好看。但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台北失意的兒子,這樣類型的故事已經有點乏味了,當然這似乎是當地的現實寫照,但在喜翔於晚飯時拍桌大罵兒子時,我只想翻白眼「噢又來了!」。但故事透露出的魔幻風格我還是挺喜歡,兒子在巷子裡游移那一段特別美。
很喜欢,感同身受。在城里的想回村,在村里的想去城
賣勾靠北除瘟鎮煞
沒做功課,只知道是去年影展大黑馬,影片開始就覺得場景熟悉,幾句台詞和轉場,發現的確是自己的半個老家,忌改、廟口廣場、陷在海水中的墳墓、隨著海風無處不在的蚵仔臭味;劇情強度不夠,但思鄉。
把台灣漁村拍得像東歐魔幻場景,導演很有想法,為此在嘉義東石駐點一年半才開始拍攝影片,劇情偏老套,整體很有特殊風格,導演的下一部片值得期待。(3.5)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rpp.186895204761186/2965929973524348
侯孝贤的乡土,杨德昌的出走,李安的父子关系,哪里都学一点,融合得还行。胶片的颗粒感留下时代的注脚,一眼望去是看不到头的乡愁。
@2020-12-08 08:47:59
讲闽南语的人看台南电影很有亲近感。在日常生活中隐含时代嬗变,这是台湾电影的优良传统。年轻导演很不错。
从台北回乡的儿子阿吉,不仅要面临阿公去世的悲痛,还要处理与父亲紧张的关系,同时还有未来的迷茫,与此同时,好兄弟阿男在经历艰难的抉择后选择了逃离,逃离有种种局限下的渔村……这部电影本质还是在探讨现代年轻人在传统的社会关系下的发展问题,如何平衡个人发展的自由与自己出身环境限制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他们。
不论出身农村还是城市,信仰怎样的宗教,有怎样的家庭,人生总是太过艰辛,所以才依依不舍。 林导也很和气散场以后一起聊了很久,完全是台湾电影的未来!#悉尼台湾电影节首映
tff,铺垫强行拖拉,情绪完全不对,胶片就好嘛?那我吹诺兰。
还是回到了宗俗与原生家庭的老问题上来
配乐太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回不去的旧时代
★★☆ 出走與歸來,兒子與父親,鄉村與都市,宗教與民俗,生離與死別,人禍與天災,一切符號化的表達背後,訴說的也無非只是活著之苦,若沒有一句“能夠留下的蚵仔最肥”點題,談苦毫無意義。膠片拍攝卻沒有膠片質感,畫面有時候粗糙得讓人以為是DV拍攝,有時又調色用力過猛;台詞收音也有問題,一時聽起來很悶,一時聽起來又如炸麥;配音塞太滿,海潮聲調得太響,民樂的宗教味過重且部分段落顯得吵鬧,最終,觀感落得紀實同時又過度修飾的分裂。
故事很简单,或者可能不太有故事感,是一些意象的堆砌,企图引人思考但是其实有点杂乱。配乐到是很有氛围感,唢呐大鼓,还有海蛎子碰撞的声音很乡土很海滨
摄影配合16mm胶片的质感,使画面挺有故事感的。
湾湾的画面和景别都好美。佛像、台风、蚵仔和破碎的雄性气概。留下,意味着要从桎梏的缝隙里开出花来。看似阳光普照式的结局实则陷入了走和留的死循环,在代际中流动蔓延。
配合 似水流年饮用更佳.
畫面真的很好看。但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台北失意的兒子,這樣類型的故事已經有點乏味了,當然這似乎是當地的現實寫照,但在喜翔於晚飯時拍桌大罵兒子時,我只想翻白眼「噢又來了!」。但故事透露出的魔幻風格我還是挺喜歡,兒子在巷子裡游移那一段特別美。
很喜欢,感同身受。在城里的想回村,在村里的想去城
賣勾靠北除瘟鎮煞
沒做功課,只知道是去年影展大黑馬,影片開始就覺得場景熟悉,幾句台詞和轉場,發現的確是自己的半個老家,忌改、廟口廣場、陷在海水中的墳墓、隨著海風無處不在的蚵仔臭味;劇情強度不夠,但思鄉。
把台灣漁村拍得像東歐魔幻場景,導演很有想法,為此在嘉義東石駐點一年半才開始拍攝影片,劇情偏老套,整體很有特殊風格,導演的下一部片值得期待。(3.5)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rpp.186895204761186/2965929973524348
侯孝贤的乡土,杨德昌的出走,李安的父子关系,哪里都学一点,融合得还行。胶片的颗粒感留下时代的注脚,一眼望去是看不到头的乡愁。
@2020-12-08 08:47:59
讲闽南语的人看台南电影很有亲近感。在日常生活中隐含时代嬗变,这是台湾电影的优良传统。年轻导演很不错。
从台北回乡的儿子阿吉,不仅要面临阿公去世的悲痛,还要处理与父亲紧张的关系,同时还有未来的迷茫,与此同时,好兄弟阿男在经历艰难的抉择后选择了逃离,逃离有种种局限下的渔村……这部电影本质还是在探讨现代年轻人在传统的社会关系下的发展问题,如何平衡个人发展的自由与自己出身环境限制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他们。
不论出身农村还是城市,信仰怎样的宗教,有怎样的家庭,人生总是太过艰辛,所以才依依不舍。 林导也很和气散场以后一起聊了很久,完全是台湾电影的未来!#悉尼台湾电影节首映
tff,铺垫强行拖拉,情绪完全不对,胶片就好嘛?那我吹诺兰。
还是回到了宗俗与原生家庭的老问题上来
配乐太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