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主演:舒淇,张震,梅芳,廖淑珍,狄玫,陈诗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5

《最好的时光》剧照

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7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8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9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0

《最好的时光》剧情介绍

最好的时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是侯孝贤对自己电影生涯所作的一次总结。三段故事里男(张震)女(舒淇)主角表达情感的方式及所处时代背景,都能在侯孝贤各个时期的影片里找到对应。《恋爱梦》纯净,似不可抵达的梦的彼岸;《自由梦》感人,却是接近天国的更遥远的梦境;《青春梦》冰冷,却是现实。 冒失说出侯孝贤眼中“最好的时光(或最好的电影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恶魔的艺术3:鬼影随行国务卿女士第四季复仇第四季自杀俱乐部错会半生不屈服的女人月升之江循环绑架无敌贾特真心英雄理判事判九龙皇后搏击兄弟破裂魔镜:致命前任亢奋第一季家,N次方星空天马星空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天降良配长安异闻录不许动偷猎者恶灵坎蒂莎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二季林肯律师第一季卡丁赛车王假面骑士巫骑蓝象

《最好的时光》长篇影评

 1 ) 《最好的时光》:侯孝贤,只属于旧时光

什么是最好的时光?

不清楚,也许只有当事过人非,回首再看时才会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

有人说侯孝贤的电影需要看两遍的,不然你不会明白什么是好的,好东西有时候的确是需要时间来品味。

终于分三次看完了《最好的时光》中的三段故事,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更甚于《咖啡时光》,或许是由于侯孝贤对植根于本土的文化更驾轻就熟,又或者是因为又看到了侯孝贤的一些新尝试。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总是“闷”的,尽管他不断的在追求变化,但所谓百变不离其宗,侯式风格是他自身的烙印,就如同影子脱不开身体而存在。

最初对侯孝贤作品的“闷”多少有些缺少耐心,看得多了,也就越来越不觉得烦,反而喜欢上他一个个的长镜头。

三段不同的风格的映像故事中,我最喜欢第一个,却以为第二个最好,而觉得第三个未免不如人意。

总听侯孝贤说想尝试改变一下,去为暮色沉沉的台湾电影做些什么,但让一个拍了多年艺术电影的大师去刻意迎合市场又岂是容易的,但在新片《最好的时光》中仍看得到侯孝贤不懈的尝试,三段式的故事何尝不在削弱“闷”的程度,只是效果和希望相去甚远。

在三个故事中第一个[恋爱梦]是将侯氏风格中诗意展现最好的一个,以一首老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徐徐展开故事,音乐与影片的第一个长镜头相得益彰。

镜头从舒淇身上拉到滚动的球上,再转到一边的拿杆准备打的张震,镜头在舒琪桌球台张震三者来回调度,全无呆滞感,个人极喜欢影片开篇这个炉火纯青的长镜头。

时间被定格在1966年的高雄,一个少年郎要去从军,却是怀着懵懂情感留下一封含蓄诗意的情信,淡淡的,却又不直白。

当他休假归来时那位姑娘却已不在,于是打听寻找,按着信址寻找线索,颇费周折地找到了她,见了面却又是彼此间无语的笑,青涩的爱情弥漫与无言之中,当少年出门想归去时却又遭遇大雨,此时响起那首《Rain And Tears》,真是情景音合一。

(影片中有一个错处不知何因,张震给舒淇的信中曾提到“此时营中正播着甲壳虫的《Rain And Tears》。

”,而事实上这首经典名典是希腊一支乐团Aphrodite‘s Child的作品。

)这或许是侯孝贤最初青涩记忆中的一段,大多数影迷都认为它可以归为侯孝贤早期作品《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同一类型的青春记忆影片,但其实与以往这些作品相比,《恋爱梦》似乎更加成熟,在叙事乃至技术上都有些改变,颇有些岩井俊二爱情小品式的韵味,淡淡弥漫的清新味道,然而却又没有岩井俊二作品为荡气回肠的爱情刻意设计的曲折情节,仍旧是生活气息浓重的乡土怀旧。

第二故事是[自由梦],单听这个名字便觉出侯贤存的野心,而事实上影片也的确要比另两个故事蕴藏更多层的深意,扯上了政治历史,颇多隐喻。

如同他的代表作《海上花》一样,[自由梦]同样显现出一番精雕细琢,在小格局中横向飘移的镜头表现出压抑的内在,侯孝贤创新地借鉴默片方式来插入对白,却并不是全然将[自由梦]打造成默片,音乐与画面并不受影响。

音乐用闽南的土曲效果极好,画面秉程《海上花》的昏黄色调,用光极为考究,如同乏黄的相片,读得出时间的痕迹。

故事的时间置于1911年,书生是个进步人士,追随着梁启超寻求自由强国之法。

他在报纸上反对蓄妾提倡女权,他家中有妻小却在青楼又有红颜知己,他出钱助阿妹赎身为妾,却又不能帮助自己心爱的红颜。

他给她的书信满纸皆是家国情怀,少有儿女情长,伊人只能黯然神伤。

在这个故事之中,政治的意味是最为浓重的,梁启超的名字频繁在影片中出现,作为追随者的书生心怀救国之志,却有着当时知识分子固有的历史局限性。

梁启超在影片中提到三十年内台湾不可能光复,仿佛也点明了一种格局和国人的一种无奈。

而书生与青楼女子之间的关系仿佛如同大陆与台湾,心中爱之却又力不从心,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而又缺少挣脱的勇气。

这类接受新派思潮的知识分子,有心去追寻自由的理想,却又无力抗拒传统的力量,最终自由只是一场梦。

侯孝贤寻求突破,渴望能把握时代的节奏,但却只能遗憾的说这不是大师的节奏,《千禧曼波》早已说明了一切,可大师仍旧不愿意放弃,于是就有了《青春梦》。

在影片中舒淇演一个生活中2005年的新新人类,天生有疾却不惜在纸醉金迷的混乱都市中挥霍生命,她既有一个同性恋的女友,也和饰演玩LOMO的青年张震玩一夜情。

在大师的故事里只有迷乱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歌舞和摄影,做爱和颓废,他抓不住这个新时代的要害,因为他看不懂,只能够用他的视角去讲这个故事,但却只是片面而已,这条代沟却是如此难以越过。

LOMO、一夜情、短信、网络,这些当代的新产物都被侯孝贤拿来放到影片中了,可惜这些标志性的事物都只是表象,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新新一代的真实思维,而在候孝贤的眼中这是一群挥霍青春的孩子,那种无所顾忌地挥撒,哪怕是生命和情感。

《青春梦》只是侯孝贤的视角,单一而无力,比之《千禧曼波》仍有所不及。

面对现代题材侯孝贤力有不逮,他仍然更擅长回忆,曾经的过去史。

而在当年那部《千禧曼波》中最令人心动仍旧是舒淇在日本夕张的一段,现代与过去时光的交汇,更多仍是沉浸在过往的记忆之中。

三个不相干的梦,三段不同时代的故事,侯孝贤的电影缅怀的仍旧只是过去,三个故事中通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前两个故事的年代用的是书信,后一个故事用得是手机短信,而犹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着强烈的对比,书信文字虽然滞后,却透着纯情的情感,而手机短信虽然快捷方便却反而充满虚假与谎言。

第一个故事中张震借着书信的地址去费力找寻自己所爱的人,而第三个故事中舒淇中却用关机来掐断与女友的联系,在侯孝贤的眼中飞速发展的年代带走了简单真实的东西。

只是两个人的戏,张震与舒淇,有人会说这是前世今生,但三个故事并无关联,只不过两位出色的年轻人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诠释了三个不同年代的故事。

舒淇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又有哪位有三级片背景的明星能达到如此高度,也许李丽珍算是一位,而终究无力为继。

舒淇在片中的表演不着痕迹,在侯孝贤的调教与自己的努力之下脱胎换骨,谁又能说她将来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张曼玉。

说到张曼玉便会想到梁朝伟,张震的表演似乎有些近似梁朝伟,犹以《自由梦》中的表演可与《海上花》中的表演相比,虽还未到梁朝伟的境界,不过好在他还年轻,起步又比梁朝伟高。

况且本人又极珍惜自己的表演事业,不计利益从来都是和名导演合作,从杨德昌到侯孝贤,再是李安、王家卫,一路走来的艺术生涯可谓幸运。

最后想说的是,金马奖只把最佳台湾影片与最佳女主角给了《最好的时光》,其实是算不得数的,本片的各方面的水准都要高过《功夫》、《三岔口》,只可惜台湾缺少的不是高水准的文艺片,而是撑起电影市道的商业片,于是现在的金马奖更多的是一种平衡,希望能鼓励大家一起去拍商业电影,但又不丢了文艺片,仅此而已。

文:眉间尺

 2 ) 最好的时光......都是默默的

这大概是近期看的最好的华语影片了。

我喜欢舒淇不见老的容颜,可以翻来倒去演绎茫然颓废无语和傻笑。

也很喜欢张震那个长不出长发的脑袋。

这个男人真的很帅。

比吴彦祖多几分自然的多情,比金城武多几分凡人的气质。

而且可以很忧伤。

第二部的『自由梦』当然是最好的了。

无语凝噎。

掌灯的镜头不晓得为什么让我想到利休那部电影。

将青楼的俗艳喧哗剔尽,剩下的便是空楼一般的女人。

镜子用红布遮起来的细节我记得很牢。

我看电影已经有问题了,我总是盯着一些细节想很多。

所谓故事情绪人物之类的,一眼扫过,也没什么特别的值得留恋。

这一段很妙。

妙在这番千古不变的男女关系,女人让,便要等,等到空,连眼泪都是不着痕迹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大概可以一直唱下去,到外太空大概也是一样的。

第一部的撞球故事里,我记住的细节有:那扇厚重的拉门。

舒淇的贴身的好看的丝绸衬衫。

第三部的双性恋故事里,我记住的细节是:舒淇的新发型。

别的没有了。

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呀。

就是什么都不需要说了的时光。

说话是多么可恶的事情。

靠说话才能维系的感情是最无趣的最讨厌的最短命的感情。

侯导越来越惜字如金了。

这很好。

不说明他老了。

说明电影终究可以筛掉什么。

被篡改了的爱情,被大段删节的爱情,被用缅怀的口吻叙述的当下。

才是好的。

这真可悲。

 3 ) 思乱你

“欢乐不会在一生里出现两次,唯独玫瑰一年可以盛放两度。

”看它不是因为主演舒淇,张震,也不是因为导演是侯孝贤。

虽然的确因为遇见而更喜欢。

看它是因为看到封套上的一句话:任何时间,都要在一起。

1983年,侯孝贤从朱天文手中得到了《沈从文自传》这本书。

从沈从文的风格中,他发现一切都是明亮的,所有的事都变成一种过程,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只有被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来包容。

60年代的恋爱梦。

是心中的现在?

有纯朴的爱情。

整个调子是带点灰色的青绿。

对白不多,是有距离感的方言。

时间似乎是静止的。

这里面有一首歌,“思念你”唱出来是:思乱你……自由梦。

是心中的过往?

有凄美的爱情。

整个调子是斑驳的暗红。

对白完全略去,配上字幕。

“你可曾想过我的终身?

”她问。

他无言。

她不会再问。

这个自由,只能靠自己给自己赎身。

青春梦。

是心中的将来?

有疯狂的爱情——或者说还有爱情吗?

整个调子是乱的黑。

对白模糊不清,满篇疯狂糊涂的激情、性爱,除了这些,还剩下什么呢?

这一部分的原形是台湾艺人谭艾珍的女儿欧阳靖, 1 / 4 德裔犹太混血,双性恋者。

喉咙有一個红色¥形刺青,头后有一个刺青,整个左手臂有抽象的线状刺青,右手手背有A字朋克标志刺青。

是早产儿,心脏有洞,右眼渐盲只看得到色块,而且要每天服用癫痫药。

她说,我觉得刺青和拍照一样,是一种纪录生命的方式。

把灵魂、想法刺出来,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

必须坦承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想法和决定。

我甚至想把身上刺满,因为我喜欢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看看能把生命用到什么极限。

这三段的名字也不妨换过来,第一段叫作青春梦,因为那种甜蜜;第二段叫作恋爱梦,因为那种期待;第三段叫作自由梦,因为那种迷惘。

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呢?

“所谓最好的时光,指的是一种不再回返的幸福之感,不是因为它美好无匹从而我们眷念不休,而是倒过来,正是因为它永恒失落了,只能用怀念来召唤它,因此它才成为最美好的时光。

”在时光的单行道上,那些最美好的已经一去不回头。

 4 ) 记忆片羽光影

在侯孝贤的心目中,电影已不是梦,是收藏记忆的羽毛,是时光雕刻的碎硝。

周六看了他的《最好的时光》。

电影分三章。

我最爱1966年台北的那章,朱天文编剧。

青年张震考不上大学,在台球房捱过两年的光景,终于到了服兵役的时光。

出行前,他把思乡和怀旧的感情投放在一个台球房小姐身上。

之后的日子,他跟偶然出现的舒琪鸿雁往来,互诉衷肠。

张震有了假期,回到台球房时,舒琪已去。

张震一路追赶,直到她打工的那家台球房。

舒琪回眸见到张震时,并不哀伤也不诧异,只是痛快地笑了,似早知缘份已至,笃定这人要出现似的。

对话寥寥,没有肢体的挥洒,两个人走路。

张震翌日大早要赶回兵营,可小聚的欢愉,最好的时光让他把时间抛到脑后,他错过了末班车。

细雨中,一度为离别感伤、为前途迷惘的男女,把手勾在一道,顺理成章地交喙递舌。

披头士的《雨中泪》响起,观众如我,醉在其中。

第二章仿无声电影,向电影百年致敬。

好看在布景和制作的方式。

一个才子佳人爱悠悠恨连连的老套故事,白话小说中常能见到。

细节使电影让人印象深刻,诗意而又不迷离世界。

没有抑扬顿挫,只有平铺直叙。

这个故事发生在1911年。

不知为什么,侯孝贤打乱了时间。

1966年后是1911年,最后一章则回到2005年。

摇滚歌手舒琪有着女朋友,又不自觉地爱上有女朋友的LOMO摄影师张震。

他们背叛了各自的爱情,相互取暖。

伤害到自己的爱人时候,他们听到内心传出的撕裂之声。

故事显然离侯孝贤远些。

他怀着好奇心进入新世界,拍出了光鲜却不真挚,空虚虚的。

当晚看了《康熙来了·康永当家》10月27日那期。

蔡康永采访张震和舒琪。

张震小心翼翼地面对提问,冷静地有点做作。

舒琪戏外更迷人,她迷恋张震这样的男人,却对爱情没信心,谈到演艺圈的生活,她哭了,让导演喊“卡”。

我看得辛酸。

昨天我和朋友在一个LOFT烤肉、聊天,我爱的人,关心的人和爱我的人、关心我的人都在了。

我穿过院子去上厕所的时候很激动,透过窗户看到朋友的笑脸,我想拥有了最好的时光。

这时光是偶然得到,永远愿意回忆的。

 5 ) 永远失落,所以最好。

鉴于之前两次看候导的电影《海上花》和《悲情城市》都是在被彻底闷得发骚之前就坚定按下了播放器上代表“停止”的那个黑色小正方体并且动作连贯地毫不犹豫地以拯救我小白肚子空间为名义地把这两部电影文件夹放入回收站清空回收站,因此这次要不是出于与前两次同样的为小白清肠胃的目的,这部在我电脑搁置了如此之久(从年初到现在)的电影也不得见天日了。

出于忏悔之心,所以要用力说明: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怎样好?

清新、古典、颓废三种风格一次过满足我们贪婪的没耐心琢磨的浮躁观的影心情。

第一幕:恋爱梦。

在灯光昏黄的撞球间酝酿起的初恋般的心情,那么青涩单纯,没有过多累赘的情节,更没有过多在男女交流之间最不受用的话语,剩下眼神、姿势和动作说话。

一切都设计得自然真实。

我们外人看起来闷闷,却心里清楚这是美好的东西。

另外,经人提醒说影片里重复播了几次被张震说是披头士作品的那首rain and tears原来是Aphrodite's Child的经典之作,但试听了一下,跟影片里播的嗓音不同呀。

因此也不肯定披头士之后是否有翻唱过,还是说这个错误本身就是编剧为丰富人物形象(当兵少年的粗心形象!?

)的一个故意安排?

第二幕:自由梦。

我最喜欢的一段。

将本片台词少的精妙上升到了形式上,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十分恰当,而且也免去了由演员们亲口说出古词古句时可能会出现的窘迫与尴尬。

这一段的画面十分古典唯美,舒淇表演的艺旦内敛克制却不乏张力。

虽然整段影片讲述的是“诗人全心追求着台湾的自由,却圆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自由梦”这样一个带悲剧性的故事,但被导演这样用默剧形式温婉地道来,却只觉得细腻婉转,哀而不伤。

第三幕:青春梦。

老实说,不是太喜欢这段,虽然诉说着的是一个现代的故事(或许我只是一个沉溺于过去与现在脱节的人吧)。

据说这段青春梦的故事是以欧阳靖为素材的。

一个行事独立的女孩,夜里在pub唱唱颓废歌曲,双性恋的身份让她周旋于两个情人之间。

其实我总觉得现代社会中的人多多少少都存在些双性恋的倾向,只不过大都不怎么承认而已……这段青春梦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靖那张照片:阴森暗蓝的背景,一个女孩瞪着带些许惊恐的眼睛,被透明胶布一圈一圈捆绑着的半张脸。

旁边的一段文字说明:“早产儿,太早产破出的自我,代价是昂贵的,多处骨折,心脏破洞,癫瘫,右眼渐盲”。

一向认为青春应该要用残酷来对应,这是又一印证。

 6 ) 最好的时光在回忆之中

候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放映时候,他已经重新剪辑过。

可以想象他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时是如何的仓促。

影片的三部分,爱情梦(A Time for Love),自由梦(A Time for Freedom,),青春梦(A Time for Youth)。

我个人最为欣赏的是爱情梦。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台湾,这一时间和地点是候孝贤熟悉的,也是他最擅长表现的,比如《童年往事》。

故事本身很简单。

拍摄的极唯美,我个人甚至认为演员的服装上可能过于唯美了些,真实中怕是不可能的。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美,还有一丝幽默。

带着小小温情色彩的幽默,当看到“警察局”时候,不由得让你不会心一笑。

自然而又行云流水的。

侯孝贤的水准和一贯风格。

第二部分的自由梦,我看到的是无声版本,黑白默片时代的做法:演一段,然后再打出刚才的台词在荧幕上。

青楼的场景很似《海上花》,也如海上花一般闷。

候孝贤本身是一个很关注政治的导演,但这次讲的政治。

却最后似乎便成了:“一个口口声声说要解放中国的男人,却没有解放自己爱的女人” 舒淇演得青楼女子是不自由的,她有对自由的憧憬,但梦却破碎了。

听着对自由的宣传,最后得到的却是失望,不知这是否是候想要隐射的呢?

最后的青春梦,是让人有些震惊的。

这个震惊不是惊喜,而是惊讶于,候怎么会拍出这样的东西来?

Pointless是我最大的感受。

整个内容似乎只是一些年轻人生活画面的拼凑。

是的,只是画面,却没有实质。

影片罗列出:一夜情,同性恋,颓废,低迷等等年轻人身上的一些现象。

最后也在罗列中结束了。

让人感觉,严肃的候孝贤在这个年龄忽然玩起了迷幻。

三个部分之间没有联系。。

如果看过候孝贤以前的电影,那么这部来说,他并没有突破。

没有新意。

影片最值得一看,如果刻薄一点来说,唯一值得一看的便是第一部分。

也许因为这一部分的时代,是在候孝贤回忆之中的,所以他导演得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那种恰到好处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尽管故事简单,时间也短。

但却一下子让人沉浸到了电影之中。

让人感受到这段时光确实如如电影名子一般,是最好的时光。

我在看完第一部后,对后两部本是满怀期待的。

却越看越失望。

不过也难怪。

本来Three times是由三位导演拍摄的一个系列片。

(好像Three... Extremes(三更)的做法)但因为预算不足,最后由侯孝贤拍摄了所有。

我可以想象候原本计划的应该只是拍摄他的“爱情梦”,但最后却不得不节外生枝。

 7 ) 侯孝贤的镜头里有最美的舒淇

第一次看这电影是因为舒淇因为舒淇的美。

合身的短裙套装,修长的腿,曲线凹凸的恰到好处,镜头不经意的滑过,在一群大男人中间,一个拿着球杆的女子,专注的看着球桌,当时流行的卷发,配上她的笑容,精致。

有些厚重的古装把她包裹的严严实实,风情却丝毫不减,盘起得发髻,简单的妆容,一个歌女弹着琵琶吟唱,风情万种,却让人没有的邪念,只想静静的看着这个女子。

很少看到舒淇画烟熏,因为她的眼睛很美,有说不完的故事,干净利落的夹克,有些凌乱的头发,抽着烟,镜头总爱停留在她的双眼,因为她的眼睛会讲故事。

第二次看这电影是因为侯孝贤无意的看了几部作品,很是喜欢,优雅的镜头记录着琐碎的故事,虽然节奏缓慢,但是并不沉闷。

侯孝贤似乎总是爱拍一些没有结局的故事,要么是女主角怅惘的看着窗外,要么是男主角骑着机车一直开往远方,又或者是一辆长长的火车从面前驶过,看不到尽头。

有人说侯孝贤只是一个记录者而非批判者,鲜少看到电影中对某一事物有明确的态度,因为生活没有对错,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生活的态度,生活的对与错,让观众去评判。

最好的时光,讲的依旧是生活,爱恋,自由,青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不认为导演拍这样一部电影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时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许导演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几个故事提醒我们最好的时光我们早已拥有,他所要做的只是唤起我们最美的记忆。

 8 ) 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最好的时光》

(原来发在天涯)无厘头的题目,不存在的协奏曲。

    也许,这个帖子发在“华语电影”会更合适些。

    但是,观看的当时,我有了以欣赏一首协奏曲的眼光来打量一部电影的念头,而且已经拿定主意把它发到这边,因此,哪怕自己都觉得唐突,还是愿意在这里在线写下此文。

    侯孝贤渐渐老去,三段体的电影《最好的时光》,处处可以看到他在模仿和重复自己。

但是,不同时光场景中宝岛男女永恒的爱情主题,以及镜头的不动声色之下时代的风流云变,象一首小提琴(女,舒琪)、大提琴(男,张震)与他们所处时代(乐队)共同演绎的协奏曲,枯燥缓慢的进程伴以亲切的台语(闽南语)讲述,带给我的,仍是一份会心的感动,虽然有些厌倦。

    第一段《恋爱梦》,勘乱时期阿兵哥与撞球馆小妹的青涩恋爱。

乐队反复运用几个固定音型,略加变奏:不同撞球馆相似的球桌、客人和头家娘,往复的渡轮,公路上一个个相同的路牌上不同的地名,在这里岁月平静地流过,田园牧歌式的纯净唯美得令人向往,但也简单乏味如二楼头家娘日日摆放着同样碗筷和相近菜式的餐桌。

这个乐章,乐队是巴洛克式的通奏低音,各个声部以不同的素材各自展开、作简单的变奏;两把主奏乐器的分量大致相等,小提琴(舒琪)由于不断变换服装和工作场所(各地的撞球馆)而显得活泼一些,如即兴与嬉游;大提琴(张震)则在一个短暂的引子(春子)之后转向了对秀美固执的追逐,类似前奏曲与赋格;两者以类似大协奏曲中较小的乐器组的方式纠缠前行,在乐队顽固的支撑下动人地展开,旋律平缓,但装饰音清新秀丽,最后的“牵手”如以一个传统民歌主题收束,乐队的伴奏已在此前的“晚班无车”之际消散。

    第二段《自*由梦》用光、设色如微缩版的《海上花》,默片+文字对白的表现方式有些矫情。

家国情怀作为雄浑沉郁的第二主题被大提琴和乐队反复齐奏,其中有关马关回望一节叙述尤为震撼;第一主题是一首忧郁的二重唱,张震(大提琴)一次次地到来、洗漱、穿衣如宣叙调,舒琪(小提琴)一丝不苟为张震梳辫子是副歌、几次急板繁弦的凄怆南音是主歌;而乐队“阿妹赎身”动机既被小提琴引用,又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张力颇大的竞奏。

这一段是整部作品进行速度最快、力量最强的一个乐章,充满浪漫风格的对抗、冲突,是一个如老柴小协第一乐章般宏大而激情洋溢的乐章,小提琴温婉而有机锋,大提琴大开大阖、气势非凡,乐队的表现则丝毫不落下风。

在这一段,情节落入了侯孝贤最擅长的轨道,他运用本土的悲情,功夫绝不让民*进*党,而难得的是视野、胸襟过之。

    最后一段《青春梦》,青春不再的侯孝贤试图以一个充满不和谐音的无调性乐章来伪装青春,但终告失败。

乐队散乱地进行:大提琴与小提琴若即若离的二重奏主题;大提琴与乐队二提(另一个女友)的暧昧协奏;小提琴与乐队一提(同性女友)的戏剧性冲突。

结构相似而互不相干的几个动机各自展开,节奏飘忽不定,打击乐(电单车)不时尖锐地呼啸而过,增强了这个乐章的不稳定感,而全曲也正是在它的渐弱中结束。

在此,侯孝贤没有勇气制造几处渐强(比如开头部分,干脆在黑暗过道的地板上做爱,视觉冲击力显然更强;同性恋女友向舒琪提出共浴,一场激情戏没有展开,浪费了题材)和最后的高潮:阳台的巨响和电脑屏幕上的字句,还不如直接坠楼来得畅快淋漓。

也许,侯是在控制整出戏的调子和平衡,可是这种“平衡”恰恰泄露了青春不再的疲软。

因此,“青春梦”只能是一个老人旁观青春的“哀叹之歌”。

    整出戏一如侯孝贤既往的闷,在节奏上,三段体故弄玄虚地把1911年部分放在全戏的中段,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按照时间顺序(1911“自*由梦”-1966“恋爱梦”-2005“青春梦”)更符合逻辑。

而且,从协奏曲的角度,如此安排,也更符合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

“自*由梦”大时代下的奔突显然是快板;“恋爱梦”悠长恋歌是抒情的柔板;末乐章“青春梦”没有规定速度,但不和谐、自*由速度以及几个简短主题的仓促转换,内在的动力只能使之往前赶。

调整一下,整个结构也许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在这部电影中,感觉侯孝贤确实“廉颇老矣”,若有寓意的背后,多少是空洞无物。

也许除了场景的转换所昭示的岁月流逝,侯并不能明确地指认什么。

细节的雕琢考究(服装、器物等等)及体裁的刻意(三段体意图融“三部曲”于一剧),细心与雄心都是出于“时不我与”的焦急。

因此,做旧的黯淡色彩无法掩饰其中的焦躁。

但是,张震的淡定、木讷和舒琪的角色适应性都值得肯定。

    以聆听一首协奏曲的心情观赏这部电影,有些有趣的感受,写下来,相信这里也有许多爱看电影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

  

 9 ) 最好的时光——莲花总在未放时

许久不知道上网做什么,于是很多夜晚的时间在看片中度过,最近一直跟着看的是美剧犯罪现场,讲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勘察现场,找到真正的凶手,一路看下来,几乎被理科生洗了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是可以被有条理有逻辑的解释,只要有科学就一切清清楚楚,万事OK了,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世界的全部。

即便是貌似清清楚楚的有条理的世界,也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人类的太多情感不能装进试管里一测了之,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在看完《犯罪现场》后又去看《最好的时光》,《犯罪现场》讲清楚了它想要讲的故事,侯孝贤讲模糊了他想要讲的故事,不过在我看来,有时候模糊的表达是最好的表达,因为最好的时光,有时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也不过是一片辨别不清的影记,一些之言片语,或是记忆深处悠悠的飘荡着的一阵香气,如此而已。

舒琪和张震真是一对璧人,站在一起就是那么的养眼和妥贴,以至于很多人一定要把这部电影当成是这两个人的前世今生来理解,要把这三段故事连在一起看,要找出个所以然,要说出个因果。

其实,若要说最好,何必论因果关联呢?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总是以片断的形式零零点点的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若是真是硬要论起因果来,瞻前顾后的看去,就会发现很多的不美好了。

就好像自己曾经和友人说起幸福这件事,说到痛苦这个东西,它总是以面的形式出现,又长又厚又宽广,甚至可以像气体一样将我们包围,让人窒息到无法突围。

然而幸福的感觉,却总是那样吝啬的以点的形式出现,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没有什么巨大的幸福可言,它总是星星点点的布满我们的一生,若是这样的点多了,这人生也算是完满了。

爱情梦里,那一个幸福的点是秀美偶然回头时,看到以为永远不会再见的少年站在门口望着自己的那一刹那,他们在雨中十指紧扣的站在一起,不需要问彼此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刹那。

自由梦里,那一个幸福的点是艺旦姐听到诗人愿意为自己的姐妹出一部分钱赎身的那一刹那,知道他其实也可以变通,也许这就是自己自由和爱情的希望的那一刹那。

青春梦里,那个幸福的点就是陈靖坐在阿震的摩托车后座的那一刹那,家里有她十几年的女友熟睡在床上,而她正和一个男人在去做爱的路上,一切都还陌生而又美好,虚无还没有袭来,她拥有着她想拥有的任何人的一刹那。

这样看来,一部名为《最好的时光》的电影由三个毫不相干的故事来组成,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了,如果你一定要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么就是他们都曾经是某个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如此而已。

即便是第三段故事中的那个女生,我在看过电影后,惊讶的发现舒琪所扮演的原型就是我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过的那个酷酷的双性恋女生欧阳靖的时候,我才开始猜测侯孝贤到底想要说什么,即便是一个德裔混血的女子,即便是如此颓废而又美丽到不可救药的女子,无论她的生活离我们的有多么遥远,她依然有她最好的那段时光。

最好的时光永远只能是片断,没有前因和后果,没有前世和今生,若生生的是要问什么因果后来,那么一切就将不复存在了,秀美和少年可能结了婚,可能分了手,结婚后,他们会为生计奔波,养一些孩子,有一些口角,艺旦姐可能老大嫁做商人妇,做妾做小,夫君对她如何,只能是听天由命。

阿靖和阿震可能终究会在一起,每天都可以做爱,然后空虚,然后老去。

因此,你看,所有的故事只能讲到这里,也就只讲到这里吧。

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让它嘎然而止,是最好的选择。

就像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曾几何时,我会很喜欢问,然后呢。

并且深以为自己的问题很聪明,很练达。

但这也不过是一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方式而已,我们总是兜兜转转的回到原来的地点,才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想,现在如果让我再来讲这个故事,我会说,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后,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为他们人生中这段最好的时光而欣慰,虽然他们未必能够记得住。

和尚问智门光祚禅师,莲花未出水之前是什么,禅师说,是莲花,和尚又问,出水之后呢?

禅师说,是荷叶。

很多年前我就看过这个故事,但是我不知道它的答案,很多年后,一个电影让我恍然大悟,也许这个答案,也和这个叫侯孝贤的男人没什么关系。

其实,知道了这个答案,到底有什么用呢?

无他,只是知道莲花总要开放,最好的时光总要过去,对这人生中的点点的小幸福,多了些珍惜,少了些怨恨而已。

 10 ) 幾許魂夢思憶處

  因為喜舊的關係,所以三夢裡面最愛〈自由夢〉。

一向也愛舊物。

古代的中國、三十年代的上海、七十年代的香港,因為失去,所以都是黃金年代;因為時光流逝,所以只能能透過物來追憶。

說到底,不過是nostalgia。

  〈自由夢〉、〈戀愛夢〉、〈青春夢〉,相同的人,三段不同的時光,彷約三生三世,了斷不了的延續。

〈自由夢〉,妓女要的是自由,恩客想要的也都 是自由,大家想要的東西一樣,大家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妓女想要的是自身的自由,日夜求的不過是贖身,離開這個地方,尋一個好的人家,當個妾也都好。

男人要 的自由卻是社會的自由,反對蓄妾為的不過是種「進步」,想要把自由回歸。

女人的「妹妹」懷了孩子,有人願意納之為妾,媽媽卻不接受男家付的贖金。

男人為了 讓女人開心,幫忙付那未及的一百兩,有義,有信,卻無情。

女人收下了錢,看著妹妹的出嫁,心裡想的卻是自身。

男人跟女人說是要了妹妹的未來,女人反問「那 我的未來呢?

」男人不曉得女人原是可以贖身的,卻因為妹妹出嫁,連這最卑微的願望都成就不了。

女人想要的,不是那一百兩銀,而是男人許她一個未來。

但男人 許不下,末了也只能抄了〈馬關夜泊〉這首詩給女人,並非不愛,只是無力,明知傷心,卻捨不下。

  〈自由夢〉內盡是曲子,人語無聲,話都用文字顯演出來。

看片子的時候,想起阮玲玉。

或許是方式太像默片的緣故,也或許是那種無奈太苦的緣故,不 期然的就想起了阮玲玉。

因為無聲,所以片子的無奈就更深。

因為無聲,那種含蓄的神傷構成的壓力也就更深。

最好,只因為失去。

因為得不到,所以無奈,所以最 好。

  〈戀愛夢〉是第二喜歡的一章。

含蓄、甜蜜。

男人,寫了一封信給一個叫春子的女生,春子讀完,隨手放下就走了。

撞球室內來了一個新的女孩,叫作秀 美。

秀美讀到春子遺下的信,對男生起了印象。

男人後來回到撞球室,見春子不在,有點失望,卻對秀美留下了印象。

男人入伍之後給秀美寫過信,就像當日對春子 所作的一樣,不同的是,春子把信留下了,秀美卻認真地對待男人寄來的信。

男人再次回來,這一次,連秀美也都離開了。

男人不惜去到老遠,也要找到秀美。

然 後,二人重遇,在男人回去前的一刻,他抓住了秀美的手。

因為失去過,所以明白失去的苦,所以要追回。

可是,這種追回,到底是追自己所愛的,所不忍失去的, 還是想逃避再一次的失去?

男人當日沒有追回春子,今日卻追回了秀美,是因為男人比較愛秀美,還是因為曾經錯過,所以不想再錯失?

男人寫信給秀美,是對這個 女生一見鍾情,還是把對上一個的感情投射下去?

失去的,想追回,追到的,不一定是最想要的。

只是追回了,心裡就少了痛了。

  〈青春夢〉寫一種頹廢的人生。

男人與女人相愛,女人卻有著另一個女朋友。

到了最後,女朋友自殺了,因為她看到了女人在自己以外有了其他愛戀的可 能。

這一章算是沒那麼喜歡的,因為現在,還沒有留逝的時代就需要認同感,沒有過過那樣的人生,就很難明白那種激情的本意。

〈青春夢〉建基的,是一個叫歐陽 靖的女生,頹廢華麗得叫人驚歎。

上帝把最好的東西都放在同一個人身上,卻反而造就了一只「惡魔」。

說是惡魔,其實沒有貶意,只是想說,這個女孩子真的美得 恐怖,像是在地獄來的幽靈似的。

〈青春夢〉沒有叫我留下甚麼感覺,〈青春夢〉只是叫我愛上了歐陽靖。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27

《最好的时光》短评

一向Hold不了侯孝贤的片子。边快进边看仍然觉得是折磨。无意义的镜头可以拍上半天,实在欣赏不了。BTW,第二段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钢琴配乐,我实在是不想说脏话了……

10分钟前
  • 大尾巴鱼
  • 较差

他费尽周折找到她,没有一句抱怨,两人只是痴痴地相对傻笑,相坐喝茶。一起出去吃碗面,各自呆呆地若有心事。她陪他在雨中等车,细雨绵绵中,他的伞从自己的右手换到左手,右手羞涩地握起了她的左手……

12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冒失说出侯孝贤眼中“最好的时光(或最好的电影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Rain & Tears

1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受不了节奏慢 看不进去

17分钟前
  • -
  • 很差

这部电影也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

18分钟前
  • 我是谁你又是谁
  • 推荐

“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我理解对了侯导的这句话,但却理解不了电影的本质。

19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较差

这部片做得最对的地方是找对了演员。最喜欢第一个时光,而第二个时光的默剧形式是一种别样的感觉。倒是对成为封面的第三个时光感觉平平。

20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总是跟不上那个调调 是太快还是太慢?

24分钟前
  • ivy
  • 还行

为什么我要把学习的绝佳时间来看这么一部言之无物的文艺爱情片?

26分钟前
  • Connie
  • 较差

真没看懂

27分钟前
  • 眼睛亮了
  • 较差

太文艺,没什么对白,很犯困~

32分钟前
  • 贪贪
  • 还行

rain and tears怎么能是披头四的呢,,,囧

37分钟前
  • 中分怪人
  • 较差

一星演员

40分钟前
  • sharonxgc
  • 很差

老侯的片子就是很耐人寻味。

45分钟前
  • susu/苏酱
  • 推荐

为啥大家都觉得这个是经典

46分钟前
  • ymo
  • 还行

越看越想睡觉。

48分钟前
  • 醉爱
  • 很差

这三段故事更像是他对以往自己的总结啊,回忆、历史与现在,真是有趣。细腻、浪漫且感动的第一部分,稳重远观的第二部分,以及依然是不安躁动的第三部分。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RAIN AND TEARS~~~

53分钟前
  • dent de lion
  • 还行

桌球,温暖,恋爱梦。南管,凄丽,自由梦。LOMO,迷乱,青春梦。最好的时光总是过往。

54分钟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