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理解剧情,先要理解本剧中的几个设定1、每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一个真实,一个虚拟,虚拟世界的你也会有一切生命体征,有时间感,有情感,虚拟世界是不断重复的循环,但是你自己是不知道的,在后面的某个时间节点会忘记前面的记忆(35岁左右)。
2、虚拟世界的你如何生活,决定了真实世界的你生活的质量。
你在虚拟世界里认真努力,真实世界的你健康幸福,虚拟世界的你浑浑噩噩,真实世界的你必然处于困境3、按剧中的设定,真实世界的你和虚拟世界的你在某个时间点会分开来,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生活,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小时候一次,35岁左右一次,时间点的产生来自于某次意外事件,在真实世界里,意外事件不会导致死亡,而虚拟世界里,意外事件的受害人会死亡4、35岁时间点的产生,是和你一起在虚拟世界生活的人去世了,而在去世的时候,虚拟世界的人会记起35岁前的所有事情,同时給你忠告在理解了这3个设定后,我们来看下剧情剧中主要人物是3个,弟弟,红衣大叔,警察电影里经历过完整的一辈子,也就是2次意外事件的一共有2个人,红衣大叔和警察红衣大叔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35岁时,由于虚拟世界的船夫去世,红衣大叔来到了第二个节点,船夫记起了所有,告诉了红衣大叔,同时警告他不要进一辆SUV,(也就是载着警察一家的那辆),红衣大叔没有听,上车之后忘记了所有记忆,遇到第二个意外事件
虚拟世界的红衣大叔临近去世,和船夫一样回忆起了一切,告诉和他一起生活在虚拟世界的警察不要上警车,然后去世警察的线索在电影中是最完整的,完全呈现了出来,不需猜测,是这样的警察的第一个意外事件是妹妹哮喘,此时产生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
警察35岁时,虚拟世界的红衣大叔去世,他来到了第二个时间节点,这次的意外事件是不小心误射了兄弟两人中的哥哥
而弟弟的时间线是这样的,第一次意外是警察误射了哥哥
弟弟35岁时,一起生活在虚拟世界的警察去世,和红衣大叔一样记起了一起,告诉弟弟不要进入电梯弟弟也没有听劝告,走进了电梯,忘掉了之前的记忆,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意外事件,导致一对新人中的新郎被蛰过敏,产生自己的第二次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影片一开始穿着新娘服的老人应该是弟弟第二次意外事件中的新娘顺便说下,每个人的第二次意外事件都是无意产生的,红衣大叔不小心打碎了警察妹妹的哮喘呼吸器,警察误射了弟弟的哥哥,弟弟不小心导致了有过敏的新郎被蛰,但这些事件又是必然会发生的,主要看虚拟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如何应对,如何生活为什么虚拟世界的生活如此重要呢?
电影里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真实的反面,真实的你和我在别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很快乐。
而我们困在永恒的地狱里,我们之所以有意识也能动,就是为了产生出能量和快乐,让另一个我们生存下去,那才是我们在的地方,真实的世界。
不只有生理运动才重要,情感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人的牺牲来唤醒事故,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35年。
他们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会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开心。
由于生理和情感的推进,我们从这里离开。
可是老人由于无法再享受,就会永远困在过去,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在真实世界里,年轻人比老年人要更快乐,因为我们会走出这里。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自己是谁,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等你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会像我一样后悔的 ”电影之中,虚拟世界里的年轻人通常活得更好,电影之外的世界其实也很相似,年轻人快乐,充满激情,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美好的校园生活,为什么?
在电影中是因为虚拟世界里有一个一直暗中默默努力的自己,现实生活中则是父母亲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有人为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恋情坐立不安时,他的父亲可能正为了一笔业务在酒桌上和人拼酒。
有人在为如何追求隔班女生绞尽脑汁的时候,家境不富裕的哥哥可能正考虑提前辍学打工补贴家里供他上学。
而那些经常秀收到的贵重礼物的女生,每一份礼物后面不也都是老公、男友顶着压力,拼命挣回来的某个时间点后,你一直可以依靠的亲人(比如父母、老公、男友)已经过了壮年,也许不能给予你更多的帮助,所以此时,有人开始抱怨、开始恐惧、开始虚度,不敢再承认年轻,开始嘲笑所谓的油腻,因为静好的岁月已经过去,你需要自己负重前行认清自己,不要以为眼前一切安逸都是理所当然,拥抱家人,你眼前的岁月静好,很可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这是一部时间无限循环的科幻悬疑电影《意外空间》。
有点类似于《前目的地》,首尾相当,形成闭环。
(内含剧透,深度解析,介意勿看。
)镜头反方向跟随着一个个往下“延伸”的阶梯。
一直往下一直往下,终于镜头前出现了一双脚。
镜头继续向上移动时,才发现这是一位穿着婚纱的老人。
枯老的手上还牢牢按住了一个红色的笔记本。
画面一转,一对新婚夫妇带着甜蜜的笑容走进一家酒店。
来到电梯口,新郎抱起新娘,忘情的亲吻着。
他们面前的电梯缓缓打开,又缓缓合上。
画面陷入了黑暗,开启了整个故事的篇章。
故事开始,一个警察去追两个小偷。
追到一个楼道里面,警察开枪打伤小偷哥哥的脚。
突然听到一声大爆炸。
警察想带着他们回到警局。
却意外的发现,所有的门都打不开了。
而且从楼道下面扔钥匙,钥匙会从上面掉下来。
警察和小偷兄弟二人被困在了楼道里面。
额...... 是那种从“1”楼走下去是“9”楼,从“9”楼走上去是“1”楼那种“困”。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
楼道里面有一台自动贩卖机。
惊奇的是,今天从里面拿了食物和水。
明天又会继续复原。
最后小偷哥哥死了,小偷弟弟拿枪指着警察,画面一转。
镜头跳转到一个小家庭,一只仓鼠在跑轮上玩的不亦乐乎,一个男孩在写作业,一个小女孩和中年男子在床上玩着魔法游戏。
小男孩的名字叫丹尼尔。
中年男子是丹尼尔和妹妹的继父。
他们一家要出远门,去旅游。
收拾好了行李,就开车出发了。
途中又听到了一声远方的大爆炸。
妹妹的呼吸突然变得困难,哮喘发作了。
不料哮喘器被继父弄坏了,备用的丹尼尔忘带了。
妈妈想着救治妹妹,提议掉头回家。
然后,不断经过“雅各布小屋”路牌,没错,是“又”......
“又,又”经过了加油站。
最后丹尼尔的妹妹死了。
继父下车看看是否有人,去寻求帮助。
妈妈疯了。
第二个故事也是陷入了“公路”无限循环。
一个看似不远的地方,却永远都到达不了。
画面突然又跳回了楼道。
楼道里堆满了零食。
堆满了书。
和堆满了排泄物。
字幕突然显示“35年”后了。
警察和小偷弟弟整整被困了35年,警察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
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和营养,加上年纪上去了的他。
已经没有办法站立行走,只能慢慢的爬过阶梯。
小偷弟弟就非常的自律。
在楼道里跑步,做俯卧撑、做深蹲。
养成了健身的良好习惯,造就一副饱满的身材。
虽然警察和小偷弟弟以前有些恩怨,但是总归彼此陪伴了35年。
警察想要去两人规定的楼层上厕所,小偷弟弟也会帮忙搀扶。
画面又跳回了第二个“公路”的故事里面。
车里和公路都堆满了垃圾。
这里也是同样的度过了35年的漫长时光。
妈妈精神崩溃,继父每日游荡无所事事。
已是中年男人的丹尼尔却在认真的生活着。
搭了个帐篷,饿了吃营养食物。
无聊还可以听听歌打发时间。
丹尼尔带着背包去爬山。
丹尼尔从背包里拿出今天又出现的哮喘器,将它扔在他每天都扔的位置。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忘记给妹妹带备用的哮喘器该有多好。
老年的继父找到中年的丹尼尔。
这时候镜头第一次给到正脸给中年的丹尼尔。
丹尼尔就是第一个故事里面的警察。
继父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丹尼尔。
人老了就是这样,丹尼尔”....楼道内的警察竟然说出了继父后半句话。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丹尼尔?
他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警察想起了很重要的事情,大喊着小偷弟弟的名字。
警察意识到自己快死了,临死前他想起了所有事情。
他画的都是他脑中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这35年的迷失也都不存在。
他记起他自己真实的姓名不是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而是丹尼尔。
他之前一直在睡前念叨的名字都是错的。
正是他开枪打中了哥哥,造成了楼梯这一困境。
改变了现实中自我的后半生。
这是他进入的第二个困境。
第一个困境是在一条无尽的公路上。
那时,丹尼尔还能像小偷弟弟一样好好的生活。
当他的母亲死后,他和继父一起安葬母亲。
丹尼尔快死了。
和继父快死时一样,只有这时,他们才能记起所有的事情。
继父当时告诉丹尼尔,丹尼尔一直活在忘记给妹妹带哮喘器的自责中。
但是他并不需要一直这样愧疚,这些都是假的。
一切都是谎言,他们只是一直生活在谎言中。
所有的困境都有类似的地方。
继父的真名叫鲁本。
在他十岁的时候和朋友胡安坐竹筏,但是船夫造成了意外。
正如公路困境中,继父弄坏哮喘器。
楼梯困境中,丹尼尔开枪打伤小偷哥哥时一样。
一个人生命受到威胁后,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宣告着困境开始。
在无尽的大海中,胡安流血死亡。
妹妹窒息死亡。
小偷哥哥流血死亡。
所有困境都需要人的牺牲去唤醒。
继父在水上漂了35年,当时他将一块竹截取下,放在身上。
可是当他坐上红色的汽车,载着丹尼尔一家人时。
看着竹截却没有想起过去的35年。
丹尼尔将小扑克牌中“红桃k”放在包里。
但是当他进入到新的困境中,他看着纸牌,也想不起曾经的35年。
船夫临死前也告诉继父一切。
前35年船夫在一辆无尽的火车上度过。
直到快死时才想起真相。
他劝告过继父,不要上红色的车。
否则会忘记之前的一切,进入到下一个困境。
但是继父没有听劝。
船夫死后,水上困境就结束了。
到达陆地后,他上了一辆红色的车。
至此,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
然后按照车上红色笔记本上的设定。
载了丹尼尔一家,然后造成了公路困境。
70年就这样浪费了。
继父劝告丹尼尔不要上警车,否则丹尼尔也会和他一样接受新的设定,开启下一个困境。
丹尼尔也这样劝小偷弟弟,一定要写下自己的名字,不然会忘记。
也让小偷弟弟千万不要坐电梯。
继父和丹尼尔都陷入了两次困境,一共是70年。
但是这70年也不能说是白白浪费。
因为这一切都不是现实中发生的。
他们都存在生活的反面,真实的他们都在别的空间。
活得快乐而幸福。
而这个空间内的他们被困在永远的地狱中。
丹尼尔之所以在两个困境空间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那是因为在公路困境中他还年轻。
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前35年。
就像小偷弟弟一样,即使生活中有各种不如意。
但是年轻人依然能够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可是第二个楼梯困境中,丹尼尔45岁(丹尼尔十岁开始困在公路困境35年,出公路困境就是45岁)开始困在楼道困境。
对未来的期待都消失殆尽,无法再享受生活,就会永远被困在过去。
像之前丹尼尔画的画展示的那样。
年轻的丹尼尔画的是当下,而年老的丹尼尔画的是过去。
他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一直活在过去的困境中。
丹尼尔将一切告诉了弟弟,希望弟弟不要重蹈覆辙。
帮他结束这一切,不要再开启下一个困境。
否则,当他再次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就会像他现在一样后悔。
说完所有的一切,继父从裤包里拿出属于他的红色笔记本,然后就离开了人世。
同样丹尼尔也是这样。
那时丹尼尔将继父安葬后。
起身往帐篷走,果然公路上出现了一辆警车。
丹尼尔看了一下车内,没有一个人。
因为继父的劝告,他还是走开了。
如果一个人从未见过光明,或许他能够一直安于黑暗。
但是丹尼尔见到了可以让他摆脱公路困境的希望,他便无法安于现状。
背着包带上仓鼠,来到警车前。
在他开门的一瞬间,他像着魔了一般。
放下了仓鼠和包,坐上警车。
弟弟也一样,困境中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
逃离这个困境的唯一希望出现了(电梯)。
因为有劝告,所以他一直想让自己静下来。
不要去想电梯,也挣扎着。
想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但是最终还是拒绝不了逃离困境的诱惑,按下了电梯。
警车上的丹尼尔停下车,看向副驾驶,那里有着他新身份所需要用到的一切。
同样弟弟在电梯里看见属于他新身份需要的一切。
酒店服务员的服装,一个用小盒子装着的活体蜜蜂。
丹尼尔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小偷弟弟和哥哥的信息。
以及手枪的使用方法。
小偷弟弟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影片开始出现的一对新婚夫妇信息。
以及如何摔坏包里的药,放出小盒子里蜜蜂的方法。
丹尼尔剪去自己的长发,剃了自己的胡须,穿上衬衣和西装。
变成了警察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小偷弟弟穿上服务员衣服,变成了服务员卡尔。
完完全全接受了新设定,等待着制造新的困境。
画面一转。
正如继父和丹尼尔临死前说的那样。
困境中的他们都不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世界中,虽然路途中妹妹的哮喘发作了。
但是他们顺利到达了酒店,妹妹也没有死。
丹尼尔长大后,找到了爱的人。
顺利完成学业,当上了警察,娶妻,然后还拥有了三个女儿。
但是继父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如意,因为继父总是冒冒失失的。
他们的争吵也多了起来。
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
家庭生活不顺的继父,又投入到酗酒的怀抱中,最终选择自杀。
为什么公路困境会以妹妹哮喘发作,哮喘器摔坏而开始呢?因为一切都是因为继父的冒失、大意而造成的偶然中的必然。
虽然那次事件,在现实中并没有造成了妹妹的死亡。
但是无论是母亲心里还是继父心中,始终不能忘记那次偶然中的必然。
一个无尽的抱怨,另一个无尽的自责。
始终活在那次事件中,最终只能选择结束痛苦。
而楼梯的丹尼尔打伤小偷哥哥后,他们从一楼走了出去。
顺利将他们带回了警察局。
弟弟参加互助会,决心重新做人,还组建了家庭,享受新的生活。
而长期在外办案的丹尼尔,有一天突然回到家后。
发现妻子出轨,愤怒的掏出枪,杀了奸夫。
楼梯困境是因为开枪打伤哥哥时开始的,对应到现实中。
丹尼尔开了一次枪后,心境产生了变化,似乎用枪能够解决很多事情。
那一声枪响后,丹尼尔被判入狱。
倘若从来没有开过枪,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丹尼尔在狱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刚刚出狱便倒下,与世长辞。
镜头再次回到弟弟走进电梯后。
影片最开始出现的新婚夫妇进入了电梯。
甜蜜的亲热着,新娘问起小偷弟弟他住在这里多久了。
小偷弟弟说20年了。
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
因为他已经接受新的设定。
他叫卡尔,来自俄罗斯,已经在这里生活20年了。
新婚夫妇要到13楼去。
小偷弟弟主动提出为他们拿行李。
新郎欣然接受了小偷弟弟这个提议。
到了13楼,新郎抱着新娘走出电梯。
小偷弟弟在他们身后,按照红色笔记本上的指示。
放出蜜蜂,然后将新郎的包扔在地上。
新郎走进包,弯腰想捡起包时。
手被蜜蜂蛰了一下。
小偷弟弟开始慌张。
像之前丹尼尔一样,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那样做。
新郎对蜜蜂过敏,新娘准备从包里拿药,但是药已经被摔坏了。
新婚夫妇的行李袋中,一个透明盒子里装着一只仓鼠,望着惊慌失措的三人。
恢复神智的小偷弟弟开始和新婚夫妇寻找出路。
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可以打开的门。
无尽的走廊,是小偷弟弟第二个困境。
无尽的火车。
无尽的湖。
无尽的公路。
无尽的楼梯。
无尽的走廊。
无尽的自动扶梯。
影片最后又回到了影片开始。
困着他们的是人的心灵。
真实的人还是生活在外面。
整部影片用一个词表达“细思极恐”。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在无尽中生活。
三点一线,除了我们人类 。
似乎万物都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更新,“重生”,在这个无尽的世界中。
我们开始以为能改变世界,踌躇满志的投身奋斗。
到最后,却在不经意间开始接受各种设定。
被世界改变,我们又何尝没有心灵上的困境。
这是部烧脑的片子,但让我感到煎熬,尤其二刷之后,我企图为这个片子找无数的藉口,始终说服不了自己,结论是,这真的不好。
以下,我先排列一些节点,理一下这故事到底说了什么。
前提设定:有两个空间,一个是真实的世界,另一个是片中描述的,循环而无法逃脱的困境,人遭遇重大挫折,负面的自责的情绪会将人心中,类似灵魂或者潜意识的东西,关到这个“不存在”的困境世界里去,为期35年。
困境部分:船夫离开火车困境(火车部分简单带过没细说)船夫、小孩、鲁本小时候,共同进入木筏困境,因为小孩的意外致死船夫和鲁本在木筏渡过35年,船夫老死于困境船夫一共经历火车+木筏70年。
鲁本35年后长大成为胖子,改名为罗伯特罗伯特、妈妈、丹尼尔、妹妹,共同进入公路困境,原因是妹妹意外致死35年后罗伯特、妈妈老死于困境胖子罗伯特一共经历木筏+公路70年。
丹尼尔35年长大后,上了警车化身成警察警察、弟弟、哥哥,共同进入楼道困境,原因是哥哥意外致死35年后警察老死于困境警察一共经历公路+楼道70年。
丹尼尔35年长大后,进了电梯化身成服务员卡尔卡尔、新娘、新郎,共同进入酒店困境,原因是新郎意外致死结尾,新娘老死于电梯上。
丹尼尔经历了楼道+酒店70年,是否死于困境未知。
现实部分:1、小鲁本因为小伙伴意外溺水,感到自责(大概是没能救起他)而经历人生低潮,长大后变成了胖子罗伯特,为踩碎妹妹的哮喘药而自责,再次经历人生低潮,虽然现实中妹妹没有死亡,接下来的生活中和妈妈争吵不断,走向了酗酒嫖娼、自甘堕落的不归路,最终割腕死在了浴缸。
2,小丹尼尔因为没有带备用药感到自责,经历人生低潮,长大后结婚生子,还蛮幸福的。
突然变成了警察,警察因为误伤哥哥而自责,再次经历人生低潮,虽然现实中哥哥没有死亡,接下来的生活中因为捉奸杀人入狱,出狱后跳楼自尽。
3,弟弟因为哥哥中枪而感到自责,经历人生低潮,长大后学业有成,结婚生子。
突然变成了俄罗斯服务员卡尔,卡尔意外导致新郎被蜜蜂蛰而感到自责,再次经历人生低潮。
主旨:电影要表达的东西其实很清楚,通过老年警察和老年罗伯特的口说出来了,我们的内心会因为一些事情受到折磨,但是人生很长,年轻人长大后会更积极乐观,可以忘掉过去的不开心,这象征着心理阴影的困境,随着35年期限的到来,年轻人的潜意识便可以离开困境,现实生活变得幸福美满,但老年人没时间了,只能在悲观的情绪里沉沦,而潜意识也只能在困境中老死。
您看,您的内心多苦,请乐观向上,放过您的内心。
自问自答:1、为什么老年警察和老年罗伯特都向对方请求帮助,不要进入电梯/警车?
答:就算真的不进入电梯/警车,并不能帮助他们什么,这是象征着他们现实生活中对帮助的渴求,最终双双进入,也象征着现实对两位老人的爱莫能助,老人只能在绝望中自尽。
2、为什么困境中警察要进警车,弟弟要进电梯?
答:如果放弃警车和电梯等于帮助的话,警察捉奸杀人轮不到弟弟管,更何况你还流氓办案射伤哥哥,那为什么弟弟进电梯前要用枪挣扎?
大概是想表达弟弟的善良吧,为幸福生活做铺垫,这样的人才值得拥有幸福,曾说要哥哥死了要杀警察全家,曾用枪指着警察,不也一样屁事没有。
罗伯特两口子吵架弟弟不想管,剧中“我没有妈妈”表明他对两位是有恨意的,罗伯特走向堕落恐怕也是弟弟喜闻乐见的。
3、两个困境中的前后两个35年是同一个人吗?
为什么是35年而不是其他的数字?
答:我认为不是,小鲁本和胖子罗伯特,小丹尼尔和警察,尤其墨西哥人变俄罗斯人的弟弟和服务员卡尔,没有是同一个人的明确证据,如果是同一个人会引发更多不合理点,最直接的是名字都改了,同个球啊?
那导演为什么要做,小鲁本是胖子罗伯特也是胖子,困境与困境之间紧密相连这样的处理呢?
不知道,我估计导演自己也不知道,也可能是他觉得这样拍,你们就看不懂,看不懂你们就觉得牛比。
如果把他们理解为完全不同的人,35年便有一种轮回的感觉,每个35年都意味着一辈子,他们进入困境之前都会有喝孟婆汤似的懵了一下,丹尼尔上一辈子是小的时候遇到大挫折自责,而这一辈子是人到中年做警察才遇到大挫折。
老年警察喊得“我就是丹尼尔”是什么意思呢?
对,这样看起来就又像同一个人了,我只能解释为人之将死,看到前世。
那万一导演设定就是纯粹的他们潜意识,就是有突然忘记事还改名的习惯呢?
所以这一个逻辑环是我认为的败笔,无论如何我都无法说服自己去认可整个事情,以上解释其实都很强行。
4、故事的主旨怎样?
答:故事讲得稀烂,晦涩难理,充满了象征性、寓言性、传说性的东西,逻辑又没圆整。
至于主旨表达,简单的劝人乐观积极,缺乏升华,全片侧重在表现惊悚,乐观得幸福是内核,惊悚循环空间只是包装,全片都在讲包装,内核在结尾ppt你说难不难受?
我的天。
请不要告诉我全写悲观得深渊能更好得衬托另一面,接受不能。
请不要告诉我导演就是为了表达悲观得深渊,抱歉,如果是,这就叫缺乏升华。
5、该片人物塑造怎样?
答:中规中矩,有优有缺,两遍下来,不用多久就会忘记剧中角色。
如:妈妈性直话糙,这为后面现实生活的争吵提供合理性,这是优点。
而对孩子这么有耐心的胖子罗伯特都忍受不了,这段关系后续让罗伯特受到的打击远大于踩坏小女孩的哮喘药,因为小女孩没死啊,凭什么因为这个让灵魂进入自责深渊?
通过只言片语能看出这警察办案是不讲规矩的,威胁可以作为手段,是个警界老油条,这样的人能为了射伤哥哥进入自责深渊?
怒杀奸夫坐牢怕绝望多了吧?
其他所有人的性格可有可无,全部换一套也没有影响。
6、该片象征的事物分别是什么?
答:35年对应一辈子,最终是死在困境还是走出困境,取决于人的积极程度,像弟弟这种被哥哥上了buff的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红本本对应命运,全在记录,无法逃避。
仓鼠对应困兽的状态,很难逃出命运的滚轮,而当弟弟上警车的时候,仓鼠掉出了笼子,象征弟弟这辈子解脱了、救赎了,而警察开始了下辈子的折磨。
新娘新郎那也出现了仓鼠,莫名其妙,强行放仓鼠。
楼道里突然出现的售卖机,没有对应,这个包吃包住的事情没有象征,是强行加的,完全可以忽略饮食问题,这个空间就是不会饿就好了,但是没有无限的瓶瓶罐罐,就不好营造惊悚气氛了。
公路垃圾包括车震,对应罗伯特糜烂的生活。
小兔子玩偶,象征着妹妹,妹妹是弟弟和两个大人还能对话的理由。
止疼药,对应警察高压的职业生活,也许是领导压力让他不得不流氓办案,其实本心有善。
丢掉的竹筏壳子,扑克碎,仓鼠笼子,对应着丢掉黑暗自卑的过去。
弟弟从背包里拿出美元,书本,耳机,苹果,外套,薯片,针线,信封,小瓶胶水?
钱包,复制粘贴用的。
7、为什么片尾是新娘老死在了电梯上?
而不是卡尔?
答:不知道,确实按照前面得规律,卡尔得第2个35年应该老死,新娘应该离开。
我只能给一种猜测,谁乐观谁走,谁悲观谁留,不一定都得70年。
然后正当我这么想着,突然发现新娘手里得红本本,卧槽!
红本本不应该在卡尔手里啊?
难道这电梯不是酒店的而是另一个新困境?
难道中间直接跳过了酒店困境卡尔的老死?
为什么?
拿过新娘手中仓鼠的小孩是谁?
小孩是新娘的?
怀孕了?
为什么导演这么有信心观众能注意,能懂?
抱歉,可能真的是希望你不懂。
8、这片子就没有什么优点吗?
答:有,细节安排,不算尽善,贵在用心。
此片道具之多之零碎,令清洁人员发指,特地点名丹尼尔的房间,一个镜头过来,小火车,画竹筏,小警车,着点小趣味还是能认同的。
开篇警官脖子纹的LATE FATE,迟来的命运。
9、片中仓鼠名字是加门,开篇弟弟说警察是加门的人,着什么意思?
答:这片子有太多这样似是而非的东西,让你感觉有联系,实际上又没证据,就头很大,说难听点就是做作,故弄玄虚。
总结下就是,这种题材的电影很吃逻辑和细节,而逻辑都说服不了的话,我只能认为它是不好的,主旨没意思,循环空间这样的梗早有09年恐怖游轮的精彩在前,14年这个程度是给不了人惊喜的,人物塑造马虎,画面一般,音乐一般,剪辑让人看得很吃力。
两星,合理吧?
刚看完电影,看了很多人的分析和评论,总觉得有一些不符合电影剧情的细节,其他影评中关于电影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没有解释,比如为什么每个空间都有爆炸声,丹尼尔上了警车为什么会笑,继父大叔扔掉的竹节,丹尼斯撕掉的纸牌。
以下是我个人观点结合我注意的细节,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和真相,有不对的地方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电影基于两个论点,从影片的发生时间,世界论来看,不存在高科技,平行世界等因素,影片发生的世界就是我们存在的现实世界。
同时,也不存在虚拟的世界。
在虚拟的世界中,另一个你困在空间内,每天锻炼,积极的活着,为真实的你提供生理,情感上面的补充,让真实世界的你生活的更好,如果是这种设定,你能够安心的接受吗,我觉得健康的人,是不会接受的。
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三点:1、影片不存在死循环,是线性发生的,看似有联系的丹尼尔(小男孩,警察),继父大叔,懦弱弟弟(奥利弗)等,都不存在循环。
2、影片结尾时放的倒序相片都是真实世界发生存在的(警察杀人坐牢自杀,继父大叔离婚自杀等),所以真实世界中的时间线:船夫年轻的人生→继父大叔小时候坐船时朋友发生意外的经历→小男孩一家出游→长大成警察抓兄弟→警察丹尼尔杀人后坐牢自杀→懦弱弟弟奥利弗在电梯中不小心摔坏新婚夫妻的拎包→片头老新娘。
3、名字很重要!
非常重要!
记住自己的名字,代表的是直面过去不好的意外(失手发生的错误)!
开始放干货。
第一,丹尼尔一家开车去生父那游玩,继父大叔失手摔坏了哮喘药,丹尼尔忘记带备用哮喘药,然后母亲决定返程回家。
这个节点非常重要,在车调头返程的时候,爆炸声来了!!!
为什么会有爆炸声,因为爆炸声之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现实存在,并真实发生的!
按照真实世界的时间线,小女孩事件发生后:继父大叔:俩人后来离婚(母亲在电影中也说过,就不能让你和孩子们独处),继父大叔选择逃避(小女孩在加油站和继父大叔的对话,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而因为他的粗心大意,小女孩肯定受了一番折磨,产生内疚),忘记自己(前面35年因为好友的意外,选择勇敢的面对,生活),颓废生活,最后自杀。
丹尼尔:积极进取,娶妻生子,做了警察。
让我们再回到爆炸声!
爆炸声之后的35年循环,其实就是继父大叔和丹尼尔的生活态度写照,其实就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为小女孩事件, 继父大叔非常内疚,忘记自己(为什么忘记,影片中继父大叔在路上扔掉了竹筏节!
证明忘记了前35年直面惨痛意外的自己),逃避,在公路上酗酒,疯狂做爱(都70了还和行尸走肉的老太婆做爱),也是现实世界中他的生活常态酗酒和妓女做爱;反观丹尼尔,没有忘记自己因为忘带备用药的错误,深深自责,直面错误,每天扔药瓶,提醒自己,所以现实世界中,他活的真实,敢于面对的人才能活的更坚强,幸福!
接下里的时间线,丹尼尔上了警车,有个镜头,他笑了!
为什么笑呢,因为他要去抓那两个兄弟!
懦弱弟弟在楼梯和哥哥说过,丹尼尔威胁他要杀了母亲,还说丹尼尔是加门的人!
警察除了是政府的人,还能是谁的人!
明显丹尼尔忘记了过去小女孩事件,自己坚强面对错误时勇敢积极的自己,和兄弟作案的对头黑老大加门(或者其他不法分子)有勾结(也印证了,他的笑!
),还有一个细节表示他变了,他给了中枪哥哥的药,说是私人药品,并能止痛,还说给的药量比较大!
一个警察会随时带止痛药吗!
明显是含有大麻性质的药品,也侧面反映了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妻子偷情也也算是下文吧),家庭幸福,事业不错的人会没事吃这种药吗!
第三,在丹尼尔开枪之后!
又发生了爆炸!
让我们继续真实世界的时间线,兄弟俩被带去警局,懦弱弟弟改过自新,娶妻生子,因为有前科,所以后来只能当服务生!
丹尼尔发现了妻子偷情,杀了奸夫,坐牢,自杀!
回到并行的心里世界:丹尼尔:在脖子后面摸到了头发,后来又在楼梯中捡到了小时候心爱的纸牌!
但是他撕碎了(证明了他彻底忘记了自己,在片尾的一个画面中,他在年轻的时候还曾和一帮朋友玩纸牌游戏!
时间是能够改变人的!
就像年轻人愤青积极,中年人沉稳,老年人保守!
同继父大叔扔掉竹筏节一样!
)!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
丹尼尔和继父大叔都忘掉了自己过去35年的励志人生(直面惨痛回忆的意外)!
懦弱弟弟为什么能改过自新,因为哥哥抗下了罪名!
(在家里的时候,哥哥就说过他一手带大弟弟,感情非常深,并往自身拦罪)哥哥中了枪,还要坐牢!
在内心的循环世界中,哥哥让弟弟坚强的活下去,所以弟弟35年来一直勇敢积极的生活,也是在为哥哥完成自由的人生!
第四,继续故事发展,懦弱弟弟的职业是服务生(注意名字,卡尔!
不是他的本名奥利弗),在电梯间帮客人拎包,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意外!
),打破了过敏药,客人也在走廊被蜜蜂蛰了!
这时候,他解释了,走廊怎么可能有蜜蜂!
并且非常惊慌的和夫妇找出口!
证明这是一个意外!
(印证电影名,意外空间,发生的都是意外,不是策划好的!
事件都不是策划好的!
都是按照红本执行的计策!
因为是内心世界的发展,红本的设定只是一种图腾,一种象征,而非实物!
)请注意!
爆炸声,又响起了!
而这时候,你应该想到了,每个35年老死的人,都是忘记自己名字的人,懦弱弟弟现在的名牌叫卡尔(影射他也忘记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他也会如继父大叔和警察丹尼尔一样,自责,内疚,自杀!
)!
到此,影片开头的老新娘和片尾的夫妻结合一起,故事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发生意外的人,经历各种心路历程!
所以,这个影片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在面对惨痛的意外事件(也契合了电影名字,意外空间,真的只是意外!
),年轻人的心态往往能直面困难(毕竟年龄小容易犯错,大家也能够接受改过),中老年人往往在发生不好意外后,很难走出困境(契合丹尼尔死前说的话,年轻人在真实世界中能更好的生活,老人则不行,因为年轻人一般选择不忘记意外的发生,直面自己,老年人总是选择逃避,忘记自己,虚度人生)。
最后,其实35年只是一个代号,一个时间过程,影片中现实世界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长度。
你也可能会说,既然循环空间其实就是你在现实生活中每天的内心状态(生活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交集(继父大叔和警察丹尼尔一起,懦弱弟弟和警察丹尼尔一起),我觉得这只是电影的表达手法,这样呈现的手法更牛逼一些吧。
看电影之前有朋友给我推荐说是墨西哥版的《恐怖游轮》,所以看的时候就大概有心理准备这是一部烧脑与及时空虫洞循环的电影,但直到看完电影内心里的恐惧久久不能平复,我所恐惧的不只是假如我掉进这样的循环空间里会无聊死,而是电影里所折射出来的,人生仅触发两次35年的意外,就已白发苍苍悔恨过往了。
想到这里我恐惧地看看自己还有几篇稿子还没完成,生怕自己在还没写好稿子的时候掉进一直循环写稿子的时空里,那就惨了(认真脸)。
言归正传,电影开篇就是一个垂死的老奶奶拿着红本子瘫在电梯上,下一秒很快就切换到一对新婚男女正欢快地准备走进酒店电梯。
来,正片来了:1,再下一秒镜头就切换到弟弟奥利弗和哥哥为了逃避警察(即另丹尼尔)的追捕而躲到楼道里,然后跟警察一起陷入9层楼的循环空间中;2,镜头到了橙衣大叔鲁本带着小丹尼尔一家驱车陷入永无出路的公路循环空间里;然后三十五年过去了,年轻人长大成了中年人而中年人成了老年人,而两个时空里的老人(老年警察即丹尼尔和鲁本大叔)也在垂死前才想起来自己是谁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划重点了):我们在真实的反面,真实的你和我在别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很快乐。
而我们困在永恒的地狱里,我们之所以有意识也能动,就是为了产生出能量和快乐,让另一个我们生存下去,那才是我们在的地方,真实的世界。
不只有生理运动才重要,情感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人的牺牲来唤醒事故,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35年。
他们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会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开心。
由于生理和情感的推进,我们从这里离开。
可是老人由于无法再享受,就会永远困在过去,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在真实世界里,年轻人比老年人要更快乐,因为我们会走出这里。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自己是谁,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等你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会像我一样后悔的。
我们受苦受难只为真实生活里的自己涅槃重生。
所以才有了第一空间里,奥弗兰哥哥的死亡触发了意外的唤醒,然后年轻的奥弗兰才会更好地在逆境里度过35年的岁月,他活着只为答应死去的哥哥而已是中年的警察丹尼尔呢,已经无法再享受过往幸福的记忆,终日把心思寄托在回忆里,结果就永远困在过去,晚年潦倒失意在悔恨中死去;而第二空间里,小丹尼尔妹妹的意外死亡也唤醒了丹尼尔身上的意外,丹尼尔一直为当初忘带妹妹哮喘器而自责,风餐露宿,朝气而有魄力地生活着只为对得起死去的妹妹。
而鲁本大叔跟母亲呢,只能活在对女儿的自责,行尸走肉般每天重复着吃喝拉草的生活,直到潦倒死去。
电影最后丹尼尔跟奥弗兰还是做出自己的选择,上了警车打开了电梯,打开了红本子,本子上面印着下个35年的人生构图。
下一秒回顾了他们选择后所带来的真实人生:1,正是因为在公路的循环空间里小丹尼尔积极向上地生活给真实生活的自己积攒能量和快乐,真实生活里的他大学毕业与女友相恋结婚生儿育女当上警察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又正因为步入下一个35年时再次触发意外却忘记自我,一生只能困在过去而虚度了剩余的没有产生任何能量的35年,真实生活里的他一枪蹦了捉奸在床的奸夫后锒铛入狱,白发苍苍出狱后倒在监狱大门;2,从漂流的木筏上逃生出来的鲁本大叔忘记了自己是谁,在人生下一个35年的时候还是坐上了命运的红色大篷车,步入了他人生第二个意外,在公路时空里无限循环虚度了仅剩的晚年,而真实生活里的鲁本跟妻子吵架分居宿醉酒吧受伤入院最后浴缸里割脉自杀,多么凄凉的一个晚年。
可在真实的反面里,垂死的鲁本终于想起自己是谁,才发现他已潦倒失意虚度了一生,整整70年呀!
3,由于在循环楼道空间里积极生活了35年积攒了能量,真实生活里的奥弗兰从警察局出来后洗心革面偶遇女神步入教堂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当被告知真相以后,我原来不是真实世界的存在,我只是真实的反面,只是用来受苦受难渡劫只为真实的另外一个空间的自己能过得更好。
为什么说被带入困境的年轻人反而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快乐呢,那是因为他们承认困境客观的存在,有意义有目的在为了死去的人而好好活着。
他们在这相同的成长轨迹里,已经成了更好的自己,无时无刻都牢记自己是谁,就像奥弗兰每年如一日在哥哥骸骨上的亲吻和丹尼尔每次从包里拿出来的哮喘器。
由于生理跟情感的推进,我想我们注定要离开,我能预见奥弗兰打开电梯拿到新的剧本红本子后的生活了,剧本设定新婚的新郎被蜜蜂蛰了过敏“意外”死了,然后奥弗兰成了科尔,与新娘在循环的酒店走廊空间才能解决生理跟情感的需要呀,而这时候的科尔就是当初告诫他不要打开电梯门的丹尼尔,也是当初告诫丹尼尔不要坐上警车的鲁本大叔。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生命是一次单程旅行,生老病死,我们都难以摆脱,渺沧海之一粟,人类是多么渺小的存在呀,活在当下,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才是唯一的解救之道。
庄周梦蝶, 庄周变为蝴蝶步入极乐,乃人生大幸;蝴蝶变为庄周步入喧嚣,乃人生之不幸。
真实的我们跟反面里的我们,我想就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吧,可能另外一个维度另外一个空间还有同样的我们在做不一样的事情,但既然我们已经在这个或反或正的空间里,倘若一味在寻找脱离困境的方法的话,我想再多的方法也只会是奥弗兰打开的电梯门,丹尼尔上的警车吧,然后步入新的困境,周而复始,直到白发苍苍悔恨终生。
我想人生也有四种境界吧:中二年少,自以为是世界中心;懵懂少年,开始认识到自己不是中心,只是中二;追风少年,有方法有门道地满世界追逐成功;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着前面两种或者一小部分经历着第三种吧,很多时候我们平凡人生里都充满各种问题,但其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是情绪,情绪化很容易让我们迫切地从一个困境脱离到另外一个困境,就以为问题解决了,其实并没有的。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聪明,但记住,智慧是让人回到简单,而最简单的是,请记住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探究自己的内心需要,人越简单明白了,事情就越容易处理。
迷则行醒事,明则择事而为,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意外空间》,在没有出口的空间里讲述人性。
35年一循环,也是人一生中最值得拥有的时光,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导致迷失自我,造成终生遗憾。
电影手法不算新颖,可是讲述的哲理却值得思考,当生活发生爆炸时,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放弃,还是选择按下“电梯”或走进“警车”?
电影最后阐述了,无论怎么选结局都是一样,区别在于是选择自我独自毁灭还是带着身边的人一起。
老人用一生的经历给予我们忠告,而很多人再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对与错,而得不到的终究还是得不到。
1.船夫小时候跟另一个人在火车上的35年循环(片中未演,红衣服继父听船夫死前口述)2.船夫跟红衣服继父在船上的35年循环3.红衣服继父跟警察在公路上的35年循环4.警察跟死了哥的弟弟在楼梯的35年循环5.死了哥的弟弟跟新娘子在酒店过道的35年循环6.新娘子跟不知道谁(电影里一闪而过,是个小朋友)在电梯上的35年循环(这个最惨,连睡觉都硌的慌)影片大概得意思就是人生有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结局。
当发生不了悔改的问题时,不管多痛,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
还有就是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听人劝吃饱饭。
然而人类就是一个好奇宝宝,所以无一例外都中招了,终止循环的办法就是得有人做出牺牲,抵挡住诱惑,既然已经不可挽回,那只能壮士断腕。
路只有两条,继续过绝望的行尸走肉般孤独的余生,或者去另一个明知不该去,却又不得不去的未知。
因为在这里太久了,即使收到了警告,但又抱着一丝侥幸,离开了原本的绝望,去了另一个。
无论哪条路,结局都是绝望,根本没的选。
小孩逃离竹筏有了公路,哥哥逃离公路到了楼梯间,弟弟逃离楼梯间去了酒店,新娘逃离酒店去了扶梯。
无一例外,大家都选择离开,也不得不这么选,待在这里太久了,身边唯一的生命也离开了,只剩独自一人,无论是谁,都会选择离开吧?
虽然35年来身边也只有一人,但好歹也有陪伴,当最后的陪伴也不见时,那一丝丝的精神寄托也没了,只剩孤独。
没有吞枪的勇气,因为还有条路可选,为什么不远?
不试试永远不知道结局。
大家以为的有的选,其实本质来说根本没得选。
本想着电影太绝望了,最后来段平行世界,展现他们没有被困的日子,好给观众安慰和希望,但细看,他们的结局也是悲剧的,其中一个还做了一辈子牢。
凌晨看的这部电影,恐惧无助和绝望涌上心头,突然想到同学的父母互相防备不信任各管各的,即便如此他们也没分开,他们怕的是孤独吧?
即使同床异梦也比一个人的孤独好吧?
也想到为什么有人会生儿育女,也是怕孤独吧?
孤独,病痛和年老想想就可怕。
异次元杀阵第一部,黑暗侵袭第一部,也都类似这种感觉。
孤独和逃脱不了的恐惧绝望。
《恐怖游轮》这部电影,在我脑子里面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那种看完之后你会惊讶于“电影居然还能这样拍。
”今天说的这部电影也同样是用了循环梗。
《意外之地》影片一开始用了两条平行的线索说了两个关于循环的故事,一个是循环的公路,一个是循环的楼梯。
把故事的主人公放到一个循环的世界里面,任其发展,到最后点明主旨,这两个人故事是有关联的。
但是中间那句中心思想“四十五岁是一道坎”中间只是一笔带过。
如果没有及时了解到这句话的话,整部电影就只是单纯的炫技,炫耀导演自己的逻辑感,炫耀导演在这种循环梗的处理。
我觉得一部完整电影是需要立体的人物形象,完整的事件描述。
而一部好的电影则世界需要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主旨。
这个电影完成了冲突,但是主旨缺乏,冲突不够强烈。
让人看完了之后总有点牵强附会的解释,看了豆瓣影评之后发现大家说得都还有道理,但是并没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而悬疑反转部分步伐也不是足够得大,只是很顺畅把两条线连起来了,仅此而已。
在我心中,《恐怖游轮》仍然是玩循环梗玩的最好的电影。
这部电影作品发人深思,其中蕴含的意义与回想经久不息。
纽约,四月初,外面的空气晴朗又清新,路上不见一个行人。
我离上一次出门,已经过去整整53天。
其中的日子里, 我经历了担心、害怕、焦虑与恐惧。
尤其是当我先生的症状与COVID19完全相符,面对家里的孩子与老人,我倍感焦灼。
似乎从2020刚刚启动没过两周,这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灾难就已经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
1月底到2月中,我们面临中国每日的疫情更新,我们曾经焦虑与害怕,彼时的我们,隔岸观火,难过的是祖国深陷不幸,庆幸的是我们侥幸免灾。
虽然也有焦灼,但那时的我们,感恩健康与和平还在四周,感恩我们还能过一个虽然不红火,但也还算热闹的中国新年。
日复一日,我曾梦见自己离COVID19近在咫尺却又庆幸逃过一劫,看到活生生的生命在挣扎与困惑中逝去,我不敢相信这是眼前的现实,若即若离若远若近的现实。
直到有一天,3月1日,纽约的第一例COVID19被确诊,内心有波澜,但也有希望。
终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幸来到的身边。
从社区传播,到百倍增长,到数以万计的增长,到每两分钟都有人死去,这一切发生的速度,让每一个人都措手不及。
是因为人们的大意、傲慢与无所谓,导致了这一次深重的灾难,最后牵连到了每一个完整的家庭。
故事设想是完全解释不通的,如果只有被困后积极的活下去才能换来真实世界的快乐,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被困住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责到时候,为什么偏偏困住的是他们,而一困无论是不是三十五年,都会死在困境里?那么,究竟困境是现实还是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现实?
我是来看我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爬不完的楼梯的。
一部叫人不要浪费时间的电影,让人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高概念
云里雾里
不喜欢把现象和意义分层的作品。本片和《心慌方》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心慌方》虽然探讨了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也隐喻了社会的自组织性(「没人对此负责,大家只做自己的事情,但恶就是这样形成了」)但是,《心慌方》就算只取现象层,它也是完整的。而且,《心慌方》的现象层和意义层嵌合得很好,意义层放得恰到好处,就像一幢大酒店的中央空调一样,它不是建筑本身,但又很重要,保证了建筑的人性化。本片是什么,是釜底抽薪说兄dei们我这是在隐喻灵魂的困境啊!隐喻个锤子,再见
一般
无限轮回的循环空间
故弄玄虚。既然是说虚假的内心世界,潜意识,就不要加前后事件的联系、吃不完的食品饮料,搞得真的一样。更不是科幻片。
拍的特别烂(手法各种)
看完之后呆了半天,细思恐极,一次自责就将带来某一部分灵魂的围困,且不断循环无法救赎,真心恐怖!是一部相当让人惊艳的作品,循环梗作品目前心理排名已超《恐怖游轮》。首尾呼应赞!
超级棒
愿岁月循环在可回头之时
看完就去洗澡了,刚洗澡想到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相同题材电影中的“劣质老太婆裹脚布”
导演想法太多,但能力不足,手法太单调。故事框架还不错。两段人生,后段人生是为前段的行为买单。人总是为自己某个不经意行为所造成后果,而懊悔终生。三对人物,三段人生,但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就如埃舍尔的画作一样,第一个故事直接脱胎于此,而第二个故事的房间,亦挂有埃氏的画作。
同样是一部体现出惊天设定中前期探索利用规律时引人入胜/末尾则难以收场的优略势的典型作品。除了前面吵架比较烦,其他都还不错,在逃生梯空间自律生活的那哥们太帅了,连排泄都做好了管理规划。
揭秘的方式相当失败啊。
想了个大脑洞却不知道怎么玩出趣味性,真的就是让观众干巴巴的看了100分钟被困着的角色
不要上警车,不要上电梯的意思就是维持现状,另一个自己才会一直快乐。出去的话人生就进入急转直下的后三十五年了🌚🌚
设定有点意思,但剧本写得太差了,前面铺垫了一堆,最后竟是靠角色一大段念白来解开谜团,最后又续了好长一段PPT...... 这能叫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