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此片大名,一直鄙视着没看,这回看是因为俺偶像出演的贾德阿帕图的新片要上映了,禁不住要提前侦察一下这位导演的风格。
没想到,这一看就喜欢上了,还感动得掉了眼泪。
对充满性玩笑的喜剧电影一向不太喜欢,好笑倒是好笑,但有时玩笑开得太露骨,和我们的文化差异太大时,笑得就不大舒服,比如《疯狂店员》、《我为玛丽狂》,以及非常恶心的《波拉特》。
而本片完全就是围绕如何让一个四十岁处男破处的情节展开的,所有话题自然离不开性,但伴随着丰富多彩的友情与清新质朴爱情的裹挟,影片对于性与爱的探讨充满诚意且不失深意,给了观者重新思考该问题的念头。
整部影片结构紧凑,内容繁杂却一环套一环,笑料多且充满智慧,回味无穷。
最搞的是Andy撕了一床避孕套之后被Trish的孩子误解那段,太囧了。
那些集中在Andy身上的笑料都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比如和一位位女郎的邂逅,和意中人的交往,对朋友热心主意的半推半就,让人觉得这人忠厚得可爱,又非常能理解他对爱情生活的渴望。
那几位朋友的性格也一样突出,吸大麻的热心小伙儿,失恋后难以自拔的衰男,爱老婆却又管不住自己的黑哥门儿,个个都是为了Andy好,也正是他们绞尽脑汁创造出的一个个机会,在关键时刻推了Andy一把,令他鼓起勇气找寻属于自己的爱情。
满载着真情实感的可爱角色,细腻得让人从心底发笑的情节,摆脱掉爱情电影与性喜剧的种种俗套,怪不得这片成了05年最火最赚钱的小成本影片,也让贾德阿帕图与斯蒂夫卡瑞尔一鸣惊人。
好温馨的片子,觉得并不比《朱诺》差。
结尾处Andy说“because I was waiting for you”,我哭了。
首先抱歉这个题目,因为这部片子顾名思义,本来就是一部性喜剧,而却又不是这一个名词所能涵盖得了的。
《The 40-Year-Old Virgin》与以前很多青春性喜剧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它成功之处,便在于它不是以那些无聊粗俗的话题为噱头。
之前我们看过很成功的《美国派》也有这个特性:以性话题为落脚点,其实是讲当今美国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只不过这次,主人公是一个40岁的男人。
他并不是同性恋或者性冷淡,他渴望性,但更渴望爱情。
这也许是成年男人很正常的愿望。
他有收藏各种人物模型的爱好,他的家干净整洁,他善良而懂得情调。
可是他的朋友们替他着急,于是讲述各种经验,创造一切机会给他,让他告别单身。
谁知这才是扰乱了他的生活,真正走进他生活的女人还是因为爱情。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与众不同在于对于男人心理和当今美国社会对性的普遍态度的讽刺。
我喜欢那一幕几个男人一边玩儿游戏一边对侃对方是同性恋的对白,他们并不是以谩骂为底稿,而借助于美国当下的流行生活和社会现象,从电影《星球大战》、热门家庭剧《Everybody loves Raymond》到流行乐队Coldplay,指桑骂槐的把它们讽刺了个遍。
剧本编剧出自著名晚间时事脱口秀节目《Daily Show》的撰稿,因此电影对白辛辣、荒诞却又深刻、讽刺。
我们也许看过《The Girl Next Door》或者《Eurotrip》那样的性喜剧,它们单纯的以“性”作为噱头,由此开始荒诞离奇故事,最终不免俗粗和赤裸的评价和"R"的评级。
《The 40-Year-Old Virgin》借“性”展示一个40岁男人的生活轨迹,讽刺当下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现实,又使这部戏的内容性和思想性远远不是一部“性喜剧”所能涵盖了得。
这便是为什么主流的媒体都对这部喜剧做出了极高评分的原因。
Steve Carrell好像演了这部之后才正式进入大众视线,算是大器晚成型的吧。
刚看电影觉得好无聊,于是没有看完。
三年之后看了THE OFFICE,突然发现Steve很高手呀,演啥像啥。
于是在电视上把这部电影又重新看了。
有了The office的反差之后,竟然觉得越看越有趣。
这个应该是我看的Seth Rogan的第4部片子了,这个犹太人很有才,剧本写得不错,自己还客串,宁浩走的他的路子,只是故事不敢太带颜色
phoebe老公你好!
又见到你了!
好像今年有你的蚁人,希望再也不要一直打酱油了毕竟长得这么萌。
第一个把上的妹子是情敌复仇战的神经质原配?
准备看av那段太虔诚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片也有点神经质啊各种一本正经莫名其妙的胡说八道。
最后宝莱坞歌舞结尾真的大丈夫?!
两个多小时太长了,看得我好累。
也不是节奏拖沓,是情节太多了。
有些配角对话还挺有意思的。
总之用来打发时间不错。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片子的,虽然它在表现手法上比我们国产片大胆的多,但是相信如果结合美国的现实来说,这点暴露就不算什么了,而且片子本身就是对美国性开放的一种讽刺,就像男主角跑着离开公交车一样,我想大约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把现实与片子结何起来,就会有些新的感触,对于性的开放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过程,就像我们身边一样,现在不也朝着这样的方向进展,即然无法改变这种潮流,那么就只能反思在这种潮流中我们应该如何独善其身了,不是说反对性的开放,也不是拥护传统的三从四德,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四十岁的老处男》,看时总有些共鸣。
两个片段印象较深,一是男配对男主说四十岁就是两个二十岁时,男主落寞的神情,是因错过人生中最美的两个二十岁而无法挽回吧。
二是男配认为男主把pussy神圣化了,我想我也有这个问题。
当然如男配们一般物化女性是一个极端,不过男主和我共同的问题恰恰在另一个极端,对待女性过于审慎。
喜欢一个女孩时,把她想得过于完美过于圣洁,交往时希望给她留下绅士的形象,连想拉手都担心她认为我轻浮爱占便宜。
结果女孩反而认为此人温吞,是不是男子汉。
其实我也知道,人性都有两面,女孩们矜持平静的生活背后,也许有一个声音在渴望着刺激与反常,硬币的一面自然喜欢被尊重,另一面也期待你说些dirty words做点下流事。
所以作为男人既要尊重女性,又不能尊重女性,生活本就有很多矛盾体,这个火候的掌握不是新手可以做好的。
我对relationship追求完美,认为一定要等到那个Miss Right,否则是浪费感情,这不符合男配们广播种,多收获的准则。
别说搭讪了,甚至面对女孩的主动示好,如果对她没感觉也会视而不见,这真是把发芽的种子从土里挖出暴晒啊,不得不说,这十几年的做为,哥真的错了。
四十岁了还处,没什么,用他的话说,这是个人习惯问题。
不过我还是觉得应该正常点好,好在他也找到了自信,敢于面对这个问题时,这已经不再是问题 了, 战胜了自己。
他的同事也有滑稽,有知错改的,有执着的。
四十岁老处男:很有趣的小片子,男主角怎么摔都不会受伤,女主角是个性感的祖母,开的的店名叫做“我们在易倍上买东西”,说话间总是爱不停的笑。
男主角的同事很爱闹,男主角的主管恶心到搞笑。
爱情小片子的记忆片段:男主角胸口浓密的毛发在蜜蜡除毛之后衬衫上渗出的点点血迹。
非常奇特的设定,四十岁了还是一枚老处男,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我。。。
从老处男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年轻时候是一个特别孩子气的一个人丝毫没有成熟的影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买喜欢的玩具、喜欢的游戏,过着无忧无虑的“天堂生活”,而年到中年,都过了大半辈子的主角,从一早起来的精气神,到跟朋友相处,感觉这个变化是真的口怕,非常感谢导演拍出了这样的一部作品,其实也没有太黄太暴力,也讲了部分爱情的东西。
虽然不能拍手叫好,但我觉得非常赞!
深受启发。
真是白痴的电影。但Andy那句for so long i thought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 because it never happened. but... i realise now that i was just ... because i was waiting for u...无敌动人!
什么叫衰,这就叫衰
多可爱的。
傻X一样的海报
黑人兄弟很真挚地说 “From now on,your dick is my dick,i‘m getting you some pussy”
哈哈哈he is just like Luke Wilson!看到“老朋友”们还是开心的;
绝对经典……我都快变成老处男了……
谨用看此片来坦然面对人生第23个光棍节
乐而不淫的老处男。
那段在家里自娱自乐的镜头还有最后那段破处的镜头很则进。。。
三俗了小半截,最终还是探讨真爱,所以后面也无聊多了。但能让一个收藏绝版玩具手办漫画多年的宅男放弃这一切而去追求按部就班的“人生梦想”,那得是真爱到什么地步啊......或者男主就是伪宅啊!!保罗路德和塞斯罗根那时候看起来真像坏人...现在这两人都转型当温油大叔了。
我爱阿帕图的喜剧,它的喜剧总是一路欢笑地带给人深深的感动。不论是《滑稽人物》、《超级坏》还是这一部《四十岁的处男》,影片那喧闹的外表,各种低俗的语言与笑料背后是一颗纯真的心,坚实的友谊,美好的爱情,不能轻易放弃的人生,这才是阿帕图最后想要讲述的东西。
C'est moi。
居然纯真到还打动我了
挨了四十年他终于破处了,结尾的时候所有人都激动得载歌载舞。说到底美国佬的性观念还是很传统的。乔纳.希尔亮了。
典型的爆米花电影,没啥可说的。打发时间看看还是挺不错的。电影仍在教育大家真爱难求,上床只是浮云。另外像大叔这样骑自行车上班下班就回家看电影家里堆满限量手办周末就自己在家烤面包吃的技术宅,到四十岁还是处男的风险真是太大了。
这个造型,喜欢玩偶,居然不是GAY,简直是个神话啊
男主就是演crazy stupid love的。。越来越有味道啊
i think it's gross.....
也不是说拍的特别好,但大部分的点都恰到好处,这个题材拍的既不俗烂也不无趣,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