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记不清剧情的走向如何了,但我清楚地记着女主一次又一次徘徊在路边盯着路边的餐馆一脸渴望又不敢吃时候的样子 。
小心翼翼地坚持减肥,战战兢兢地担心体重,怕一不小心又回到从前肥胖时候的样子。
身边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女生,与体重作战,与美食为敌。
那些同美食作战的日子孤独又脆弱,不敢与人提起,但还是渴望有人能懂这种感觉的吧,希望有人关心,希望有人陪伴,希望有个人对你说:“一起用餐吧!
”这部剧的意义就在于不再让人孤单吧,琐碎,平凡但温暖人心的故事,哪怕只是下班之后瞟过几眼也会觉得真的温暖,一个人艰苦奋斗的日子要么美食,要么好剧治愈你的心灵,嗯,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
自《舌尖上的中国》后,我们知道了面食要吃老张家的空心挂面,锅贴首选南京七家湾的清真牛肉锅贴,云南诺邓的火腿滋味绝不亚于更出名的金华火腿,总之,被舌尖一熏陶,国人在日常饮食上的逼格和民族自豪感显然提升了。
不过一味沉浸于所谓高超的厨艺中,并用一种旁白语言走到黑,也可能令人达到反效果。
如今年年初“仿舌尖系”的美食纪实电影《味道中国》,几乎要给肉燕和刀鱼丸馋出口水的笔者,硬生生被解说关于爱的矫情注解给倒了胃。
而《舌尖2》更是只管生硬地做加法,以及达到营销目的,而全然不顾如何体现美食背后的文化意境。
不过意境已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但国内美食类电视节目数量和种类都相当有限,跟风之作更不用说,很难评出高下。
相较而言,日韩不少电视/电影常常会将美食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和脉络,在故事的烘托下美食也更令人印象深刻。
近期,美食系韩剧《一起吃饭吧》第二季和日本电影《小森林》没有展示本国的满汉全席,就拍出了截然不同于“舌尖系”却同样令人向往的感官体验。
《小森林》:本味之中有禅意手造的暖意 任何工业化商品都比不过女主角市子因为无法适应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而回到东北乡村小森,在大自然的四季交替中体验自给自足的生活,她做的食物也透出不加修饰的淳朴气息:用面粉和酵母揉出面团,在200度的火炉烘烤,切片涂上自制果酱就是充满活力的早餐;将大米熬成粥加入酒曲,倒进密闭瓶中冷藏过夜,干完农活后大口喝下,全是满足;将夏季成熟的西红柿烫去表皮,煮熟冷却并腌制在盐水中,这样在冬天想吃意大利面的时候只要取出一些拌在面上即可。
有了自然的恩赐,市子一点都不娇气,仿佛什么都能做。
手造的食物究竟有多好吃,笔者不禁想到近日一则趣闻,一位外国友人在16个月里吃遍魔都的小笼包,依据(汁的重量+馅的重量)/皮的厚度这一公式,给小笼做出了科学的评分报告。
对不熟悉小笼的人来说,确实有了比某点评还可信的参考,而对土生土长的老吃客来说:旁友,侬老有空哦!
就像寿司之神要通过手的触感去和食材进行深度交流,手造的味道必须要通过时间的累积来增加其厚重感,个中的微妙差异用科学来解释实在有违造物主的一番美意,而对老吃客来说,吃了十几年的老店就算地板油腻就是比鼎泰丰好。
对于市子,她可能只是在复刻自己小时候的味道,面包不加炼乳可能不够香甜,意大利面只用番茄口感过于单一,但你一定会感叹于她采摘、制作和品尝食物时候,从表情到动作无一不透露出的对于季节赐予和食材本味的感恩,这真是身处都市的我们久违的一种原始情感。
在美食里接近禅意的生活日本料理在很多地方都透出禅意,比如怀石料理的“怀石”指的是僧人打坐时于腹上放置暖石以对抗饥饿,而日本料理普遍要求料理师要成为食用者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使得日料区别于其它任何一种口味和烹饪手法至上的亚洲菜系。
在《小森林》中,市子用极简的生活方式和随处可得的朴素材料,比如大米、核桃、地瓜,追求食物的本色与本味,却营造出一个心静如水、悠然自得的境界。
与最近一直被倡导的“断舍离”精神相似,市子放弃了大城市的利欲熏心,回到山野里沉静而坚强地独自完成了一场人生修炼。
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背靠大地、物欲节制的生活,因为无论是生活还是戏剧我们都已习惯于不期而遇的冲突和兴奋点,但观赏《小森林》会让人不觉时光流逝而达到心境平和,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电视还有《深夜食堂》,晚归的人们只消简单的食物和老板几句问候就能暂时打开心防。
与“舌尖”野心勃勃希望成为华人饮食的百科全书、却少了一股精气神不同,《小森林》和《深夜食堂》不用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昂贵鱼生和精致刀功摆盘做噱头,也不用大段故弄玄虚的台本,淡淡地就传达出了日本饮食文化中最精髓的哲学和美学理念。
《一起吃饭吧2》:用人情味炖一锅汤和偶吧一起用美食消灭孤独,有没有打动你?
如果说《小森林》是一杯清淡的米酿,那《一起吃饭吧2》就是一缸火辣的泡菜。
在大城市打拼的独居男女数额庞大,如何说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还要足够轻松愉快,韩剧编剧脑洞大开,设计了一位八面玲珑的保险销售王兼知名美食博主具大英和几位单身租客,由他用个人魅力和美食来消灭公寓内外大伙儿的孤独感。
从第一季来看,具大英解说美食的功力相对写实加鸡汤的“舌尖”别有一功,牛肉烤到什么程度是最好吃的,吃火锅放涮菜该是什么顺序,跌宕起伏的解说配合美食当前的颜技表现,具大英可以瞬间把深夜看剧的人们看饿了。
第二季里,具大英延续了这样亲和力十足的饭桌风格,将热心肠的李奶奶、性格古怪的单身女作家、爱钱的房东太太、矜持的高富帅公务员和爱打扮的便利店小妹这些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独居人群联系到了一起。
帮年近三十的作家制造机会接近心仪对象,和婆婆奶奶辈的邻居打成一片,让紧绷的双面人格公务员打开心扉……做到这些靠的不光是寻找美味屋的能力,更是考验对人心的洞察力。
朋友易找,饭友难寻,能在饭桌上让你眼界大开,在生活里对你有求必应,独自生活的吃货们一定会很向往有大英这样的“饭友”。
人与人的互动到位了,美食水到渠成在独门独户的当下,大家往往闭门不及,但李奶奶做菜一定会敞开大门热情地邀请闻香而来的左邻右舍。
她做的参鸡汤、炒杂菜、大酱汤其实只是韩国家常菜肴,但炒菜时食材与热油碰撞的嗞啦响声不由得会让人想起读大学时周末回到家里,爸妈准备饭菜时候热火朝天的气氛,鸡汤里一根普通的人参被谦让而传来传去的场面也让人不禁怀念起一家老小吃饭时看似“没事找事”的融融温情。
世宗市是韩国近年来为了迁都而新造的年轻城市,至今也只有八年时间,其饭店品类自然无法与首尔、釜山相比,不过这对于朋友和点子都很多的具大英来说并不成问题。
第六集中,具大英甚至为便利店小妹做起了豪华的速食食品大餐:通心薯条浇上芝士加热后兼具酥脆和柔滑的口感,饭团掰开后淋了酱汁摆上年糕和芝士,就是可口的韩式年糕焗饭……魔术般的观感逗得妹子笑逐颜开。
其实韩式美食相对于绝大多数中华料理实在寒碜,不管是蛤蜊刀面螃蟹年糕,抑或烤肉拌饭生鱼片,离开了泡菜辣酱就索然无味,你一定会说我们的兰州拉面就能甩开韩料好多条马路。
但是对于三餐依靠公司食堂的上班族和经常烹饪失败而只能用外卖打发饥饿感的料理新鲜人来说,“舌尖”固然有诱惑,但食材可能远在天边,做法可能难上青天,但《一起吃饭吧》所营造的人情感和家常味对他们来说会更有共鸣,当然也更容易实现。
撇开韩料的火辣饱含人情味,以及日料的本味而极富智慧,其实中华美食对于每个热爱食物和生活的国人而言,都有自己一套专属的哲学。
所以,想要成就好看的美食节目,或是希冀观众能和创作者产生有关美食的共鸣,还是像它们那样让人和食物自己说话吧。
文:solarocean[百视通总编室i评出品]声明:文章版权归百视通所有,转载及收看更多精彩评论,请联系百视通微信号:ibestv。
这句被说滥的话,在本片中彰显出真理一般的存在。
白作家和事务官的爱情虽然充满遗憾,但的确是不般配的两个人。
至少从最基本的一日三餐来讲,两个人吃不到一块儿。
白作家是美食家、大胃王、小馋猫,事务官却有那么点儿不食人间烟火,约会大半天也不会觉得饿,吃饭几乎只是为了生存。
而白作家为了给事务官留下美好印象,总是掩饰自己真实的欲望,饿着肚子约会。
后来,事务官虽然知道了白作家热爱美食,但他给的美食并不是白作家想要的,分子料理、龙虾料理、牛排,虽然都很高级、很昂贵,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它们还是比不过白作家和具大英一起享用的炒米肠、炒年糕、烤牛肠,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象征着白作家和具大英平凡而充满烟火气的爱情。
而食物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两人之间的契合程度,几乎测试出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收入水平、口味偏好。
也折射出了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尽管事务官是一个真诚善良又照顾人的男友,但白作家的自卑导致她不敢在事务官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一两次约会还好,如果要结婚并生活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
食物如此,其他事物也一样,两个人只有轻松自然坦诚地相处,才可能愉快地相伴一生。
所以,爱ta就是跟ta一起吃好多好多饭,其实不止关于吃饭,它代表你融入对方的生活,彼此投契,多美好的事情。
一起吃饭吧这么丧心病狂的剧居然还出了第二部,还有是在我节食减肥期间。。。
熬夜看完了10集以后,立马联系了宇宙中心的小伙伴去吃了韩国烤肉,连泡菜都眼馋这件事儿我都快没脸说了好吗。。。
(明天继续去大望京喝参鸡汤orz)我极喜欢这部剧,除了我是在太馋了这一大因素,这种以美食为主脉络的清新恋爱剧真的很耐看啊,特别是看一大波帅哥美女大口大口吃高卡路里食物的时候,本人内心那种极度的嗨皮:哈哈哈哈哈!
你们知道要跑多少步才能减下来吗!
徐贤真这种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美女,在这部戏里闪闪发光。
TVN好像真的喜欢小人物的故事,上一部的李秀景是离婚女,这一部的白秀智曾经的绰号是“白猪”,胖到简直不配称自己有过青春。
没钱没房连信用卡都办不了的白作家喜欢着名门出身的5级公务员李相宇xi, 威胁曾带给她童年阴影的前同学现邻居具大英帮她跟李相宇搞对象。
具大英同志真是个尽心尽力的好同志,居然真的在第八集末给这俩人转成loveline了!
不过什么叫男主光环,李相宇再好,估计白秀智也是要跟具大英欢喜冤家终成眷属的!
相较于上一部餐厅美食颇多,感觉这一部里的好像更偏爱家庭料理。
邻居李点伊奶奶的美味料理多次出现,天台上阳光下大家一起吃人参鸡的场景,简直让我念念不忘,还好我帝都真是不缺韩国美食!
要说这剧还有一点特别好。
虽然我在第一部的剧评里夸了韩国编剧们这些年来的良苦用心,各种题材真是一点儿不含糊。
但是当年韩剧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其实仍然有点儿遗传因子作祟,只是不再是白血病,而是一些稀奇古怪治不好但是丝毫不妨碍谈恋爱的各种病,什么匹诺曹啦,什么学者型自闭症啦,什么心脏移植但带着前一个的记忆啦blabla,总之,不得点儿说出来大家都不知道的感觉B格颇高的病,哪儿好意思做韩剧的主角啊。
一起用餐吧就没有这种问题,因为所有人的症候群都一样,馋!
贪吃!
吃货中的战斗机!
宁可晚上跑圈深蹲仰卧起坐也要流着泪吃大菜的主儿都是人才好吗!
写得有点儿饿。。。
只好坐等明天吃参鸡汤!
为了拍摄第二季,具大英只得与前女友分手,再次谈恋爱了。
他来到了家乡世宗市,与小学同窗白秀芝做了邻居。
虽然说是美食作品,但有些另类的是,剧集并没有介绍韩国的传统特色食物。
甚至第一集以中餐开始,另外出现的食物有西式、日式以及混合的现代食物。
看样子编剧的出发点只是介绍美食本身,而不涉及文化、历史等其他内容。
仅以食物本身的材料和口感为惟一标准。
当然为了推进这些食物,有着传统的韩国恋爱故事,还有一丁点悬疑推理的内容。
整体感觉还可以吧,只不过食物对我来说总体一般。
15集走向我就很不爽了,把我们事务官逼成什么样子啊16集快进着看到结尾说分手白作家和大英的感情我理解,可是。。
不现实啊,分分钟真的事务官和白作家在一起了就真的只退不进???
想不通啊,不要告诉我白作家一直爱着大英。。
呵呵哒要说是习惯的友情开始的爱情,难以理解。。。。。。。。。。。
反正我对男女主的感情不说话,毕竟是男女主,有的是点。
但是事务官呢,我们事务官错哪里了。。。。。。。。。。。。。。。。。。。。
TAT真的是“不合适”?
唉尼玛王子做了男二也是蛮作孽
从第一部,断断续续的追,到第二部,埋下了平民小白追王子,以及奇怪的柱胜的不同的线,让第二部拥有更多的可看性,不再只是流着口水拉进度条了。
但是到第15集、16集就很奇怪,编剧为了让不同的人回到各自该有的世界,生生的又让女主抽风了。
如果说之前女主是因为自信不足技巧不足释放魅力不足而去追逐男二,为什么在同修恋爱之美时又生生的切断这样的联系吗?
拥有王子的心就是恋爱成功了吗,拥有了王子的心便觉得玩玩了吗,不再有乐趣了 吗,在我看来男二可比一开始有趣的多多了,抛开外在条件不谈,男二是个很向往有趣平凡生活的人,从他能和巨大音做朋友,从他能屏蔽掉外在的声音,我觉得他不只是个很好的结婚对象,真的是个很好的男朋友。
因为他对平凡的你经历的平凡世界不了解,因为你终于装不下去了,就一切到此为止了,这不是很自私的吗,这真的是爱,这真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我呵呵,难怪嫁不出去。
貌似这剧有18集,还剩下2集,没有那么多的观剧兴趣了,好的爱情,是知道你我都有不足,但是我们努力的向对方的世界迈出一步又一步,直到我们可以长长久久的拥抱在一起,你我都需要学习,你我都需要走出心理的舒适区。
白猪啊,就让脏话男试着走进你的世界看看,那里并不是你嫌弃的样子,那里是美好热血的回忆啊。
看到中途,觉得2比1多了一些韩剧的浪漫,少了一些美食的治愈,但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脸上却会不由露出被治愈的微笑,原来第二季的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陪伴着观众一起温暖地生活。
很多人不喜欢第二季,是因为男女主感情线进展慢,时间短,但三个演员的演技实在太好了,充分能感受到他们在一点一滴中对相互情感的变化。
白秀芝在见到具大英前,就是一个想要远离社会,自卑自闭,表面身材很好,其实内心仍把自己视为胖子的平凡女生。
即便最初她把具大英视为嘲笑利用她的人,但具大英的真诚善良,还有开朗积极,都在陪伴她吃的每一顿饭里,在助攻她的恋情的过程中,渐渐让她敞开心扉,积极地面对生活。
让她敢于正视自己的自卑,逐渐强大起来的,正是具大英。
所以即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自己幻想已久的白马王子在一起,也难以抑制对真正带给自己快乐的人的喜欢。
而且,白秀芝真的有很多魅力啊,擅长游戏机、射击,力气大,对美食有巨大的执着。
只要正视曾经肥胖的自己,和普通的出身,大大方方地去享受爱情,就能收获到真正的幸福啊。
就像具大英所说的,“为什么要卑微呢,你性格好又善良,有趣又漂亮,你是个很棒的女人,你值得被好好疼爱”。
看到具大英回到熟悉的操场,突然出现在白秀芝身后,对她告白的时候,激动到热泪盈眶。
不禁感慨具大英真的敢爱敢恨,在坦坦荡荡地去追求着自己珍惜的一切啊。
所以即便有错过,但两个人还是及时抓住了彼此的手。
真的好喜欢具大英。
虽然职业所致,面对陌生人总是热情相待,但其实抛开利益相关,他对待邻居、朋友、同学,都是源于其真诚善良的性格,所以尚禹即便恨他阻碍了与白秀芝的恋情,却也还是视他为珍贵的朋友。
所以邻居即便与他只相识短短几月,也不舍他的离开。
所以白秀芝即便一开始视他为敌,却也感谢他给予的许多力量。
除此之外,两季里很多细节都能感受到导演和编剧的细腻想法,比如具大英回到首尔的路上,渐渐变多的店内一人食、单人ktv、可外送的单人餐,说明两季里一直在强调的一人食之困难,变得不再困扰美食爱好者。
还有一直在强调的独居女性面临的安全问题、离婚其实并不是人生的污点、女性拥有穿衣自由的权利…正是这些细节,让人更加感受到了这部剧的治愈之处。
总之看完第二季,印象最深刻的不再是美食特写,而是韩剧中常有的温馨情节了。
但也更加期待第三季,具大英又如何施展了他的个人魅力,他的生活中除了美食,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如果想要毁掉一部好剧,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给这部剧拍一部续集。
还好,《一起用餐吧2》没落入这个魔咒。
这是一部有些小众的韩剧,比起《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这些像病毒一样席卷亚洲的韩剧,身边知道《一起用餐吧》的人简直凤毛麟角。
但《一起用餐吧》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怎么说好呢,就好比在嗞啦冒烟酱料重口的韩国烤肉的热辣劲儿席卷而来的时候,这部剧就像一碗清新而又汤头浓郁的日式拉面的出现(哎呀,竟然用日餐的菜品来比喻一部韩剧的魅力,可真的,这部剧的气质更像日剧呢,想起《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了)。
不夸大,不张扬,丝丝缕缕,盈盈绕绕,每一口吃在嘴里都是幸福,每一根面、每一种配菜都有迷人的魔力,喝完最后的一口汤,还让人久久回味。
甚至刚吃过了这次,就惦记上了下一次。
暖了胃也暖了心。
几年前看《一起用餐吧1》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了,一道道食物穿插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
当然彼时更多关注的是剧里一道又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何况主演们还吃得那么香,虽然不能即刻吃到剧里呈现的美食,但是看着那些秀色可餐的卖相,光是想象那些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就已经让人觉得有幸福感。
在看完《一起用餐吧2》之后,依然被里面的食物摄去了魂魄,恨不得钻到屏幕里尝一尝那些诱人的美味。
但这一次剧情也大大的加分,虽然只有男主没变,但却是一个全新的并且更有烟火气息的故事。
女主呢曾经是个很自卑的胖女孩儿,长大后努力减肥瘦了下来,成为一名有些屌丝气质的自由撰稿人。
女主一边努力的减肥,但丝毫不减对美食的狂热钟爱。
虽然女主瘦了,也比小时候美很多,但女主心里那个自卑的胖女孩儿一直都在。
她迷恋剧中身为公务员的男二,却一直因为自卑不敢走近。
男主呢,还是第一部里的保险销冠具大英,也是女主的小学同学,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资深的美食博主,对美食一直很执着,并且是一枚暖男。
男二号呢,他是个公务员,但活得很分裂,上班时仿佛是个机器人,不苟言笑,和同事保持绝对距离。
但下了班却很真性情。
但他活得好累,他自己都觉得好累。
正如所有男二最后都要做炮灰的命运,虽然没能和女主走到最后,但这段感情却治愈了男二号分裂的自我。
分手了,他的两个人格却统一起来,会和同事在工作之余聚会,会让同事去自己家疯玩儿,他终于活得放松自在。
这剧除了吃还有个看点就是每个配角形象都很立体,都有血有肉。
比如那个市侩气息很浓的女房东,平时一副资本家的嘴脸,生意上绝不吃亏,还爱贪小便宜,提心吊胆偷租客老奶奶做的大酱,但其实她有一副热心肠,会默许偷偷借住无处可去的女孩儿住在老奶奶家,会在老奶奶出意外的时候忙前忙后;那个总在人前说自己幸福的女公务员,其实并不幸福。
他的老公不爱她。
伪装坚强了好久,她终于选择了放弃这段不幸福的婚姻,选择做回了那个心直口快乐天直率的自己;还有独居的老奶奶,偶尔像个小孩子,看到年轻女孩儿的服装也想试试,看到化妆品也想涂一涂,有时候又很慈爱,会照顾住在顶楼的男孩子,会给没有主人的小狗喂食,会为大家做好吃的食物,其实老奶奶心里也有痛,她的儿子在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她……
每个人都有痛处,每个人都有孤独无助的时候,而一张餐桌,一顿丰盛的美食就将这些男男女女联系到了一起,一份亲手熬制的草莓酱,一份暖暖的鲍鱼粥,一盒诱人的炸鸡,一锅鲜美的八爪鱼火锅……那些好吃的食物就这样填满了桌上人心里的空缺,抚慰了他们或深或浅的伤处,而奇妙的是坐在一起吃饭的人心的距离也渐渐地在拉近。
终于理解了“走,一起吃饭去。
”是人世间一句多么暖心的话。
正如你所料,男女主后来因为对美食的热爱,越走越近,几经波折最后走到了一起。
这样就对了吗,他们才般配呀。
女主不用因为自卑而畏首畏尾的暗恋男二,不用再因为患得患失而暴饮暴食,不用为了迎合男二而饿着肚子约会,也不用为了和男二有高大上的约会而花光几乎身上所有的钱去购置装备。
男主才是女主的真命天子呀,他知道她有胖胖的过去却仍然喜欢她,她为此不必再感到自卑,她在男主的面前可以愉快地做自己,他会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看同一档美食节目,并且在饥肠辘辘的早上会一拍即合去一起胡吃海塞一顿,这样的感情就在烤肉的嗞啦声中、在牛肉汤的鲜美里、在烤牛小肠要不要和蔬菜一起烤的争论中,在抢着吃烤大虾的比赛中一点点升温……那才是人间该有的幸福模样。
说真的,这世界那么庞杂,男男女女那么多,选择那么多,诱惑那么多,你肯定也思考过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和自己长长久久的走下去。
我慎重的思考一番,加上这部剧的毒害,深深的以为,如果你是一枚吃货,就应该找另一枚吃货共度一生。
你想啊,琐碎的柴米油盐可能会抹杀灵魂伴侣对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但吃是总要吃的,因为人活着就要吃饭啊。
当爱情的颜色渐渐褪去,对吃的热情却恒久永驻。
两个吃货一起手拉手吃遍城市的街头巷尾,一起在厨房尝试各种烹饪,一起周游世界吃尽世间美味……有一个吃货的伴侣你不用担心时间久了会渐失共同语言,对美食的狂热会让你们的感情历久弥新,哪里会觉得人生孤独漫长,都不知道时间够不够用呢。
假如,我是说假如你暂时找不到这样对撇子的吃货也没关系,不要灰心丧气,用心吃好每一餐饭,属于你的萌吃货说不定就在你寻找美食的哪段路上等着你呢。
“献给因为孤单吃很多饭的你, 献给因为厌倦睡很多觉的你, 献给因为悲伤哭很多次的你, 我写下, 把陷入困境的心当你的饭一样咀嚼, 反正人生都是要有你自己来消化的。
” ——《一起用餐吧》
并不是多喜欢第一部女主才讨厌第二部女主的,为了美食我坚持,但到公园卖帐篷那里实在受不了了,女主的表演让我从心底厌恶,没错,就是她的表演,一点都不美好。
美食我给满分,看了十分有食欲,会让人热爱生活,有所期待。
男主比第一部表现更讨喜,男二形象气质都挺好。
放弃第二部之后重新温故第一部,冬日里的温暖,很棒
女主又作又胖又穷酸 讨厌讨厌 不爱看
女主演技太浮夸 食物感觉也没有让人有下饭的欲望
颜值不高,剧情来凑。我天啊 看到女主我也有些倒胃口。。还让人吃东西吗。为什么这剧有时候画风突变阿哈哈哈好紧张。。。 男2号感觉演的太克制了。。。没第一季好。结局两集悲伤阿
好吃!
没有第一部好
啊啊啊!!!!!男一女二的感情线看得我想骂人啊我的天!!!!!韩剧都擅长让人揪心吗!!!一方面觉得女主终于和暗恋的人在一起了很为她开心,另一方面女主每次和男二约会都要勉强自己又很为她揪心!!!女主的心情很有代入感了!!!权律真的好帅啊!!!!!!!妈妈,我恋爱了(⑉°з°)-♡
大英欧巴真·单身女邻居杀手
一部通过美食治愈心灵消除孤独的暖心剧 好喜欢李奶奶 男主真是口才了得 一看了让人食欲大增的剧 有些人不喜欢第二部的女主 我却觉得她不做作的现实很可爱 抛开一切 这部美食番还是不错的
女主真是让人受不了
比第一部的剧情多了,但是饮食弱了~~~希望具大英能继续演下去
很多东西没有第一季精细 最初很讨厌女主的性格 最后居然渐渐在女主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定要是男女主才能在一起吗
女主角比起女二简直讨厌,以及这一部女主吃饭没有第一部女主吃得香。
看了五集要弃剧了,女主已经一路恶心五集感觉还会继续下去,真的是要骂人了,还不如让吴律师来演,男主和男二在一起吧,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饭挺好就是吃相太丑了
女主很作
食物的镜头增加了好多
好吃
女主一点也不可爱 和第一集比差好远
女主太丑了!这么丑的人还能演电视剧!真服了!比第一季差很多,除了男主,其他所有,人物道具。还有情景,编剧不会是白痴吧,怎么什么都和第一季一样,小狗,变态男,等。太吃干饭了!一般。
不喜欢女一号,男一号长丑了,唯一觉得很好玩儿的就是洪老师和酗酒大叔,他们俩才应该去当女一和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