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我一直也没怎么看,只是因为女朋友在看,一起在家里粗略的看了一点。
然后女朋友一直在说这部剧怎么感人好看。
我没仔细看,也许确实里面有让人感动的关于对父母的情感,孝心,让人感动,但是这不是这部剧把大家的智商按在地上碾压还让一群人吹捧的资本。
我没仔细看,就拿我看到的说。
首先,一个海归公司老总的儿子,去上班需要滴滴,而且还是拼车,这我们可以说是贵公子比较低调,然后呢,一个董事长秘书,在滴滴拼车上,穿丝袜,还不许让人看,觉得男主是色狼,我姑且问一句,凭什么?
你一个在滴滴拼车上换丝袜的凭什么还去命令别人?
其次,到了公司,电脑坏了,男主进来,女主以为男主是修电脑的,我不知道大城市是不是跟我们不一样,但是,我真的没见过哪一个哥们儿去修电脑会是头上打着发胶,穿着西服打领带去修电脑的,我没有歧视的意思,如果有人从这里喷我,请回想一个场景,吃泡面,专家告诉我用纸盒不健康的那个视频,不切合实际。
咱们接着说,然后是开懂事会,女主刚让男主修了电脑,咱们姑且当女主以为男主是维修部的,然后,男主坐在董事会上,您心再怎么大,也不能让维修部的坐在董事会上吧?
这种失误都能犯,您的董事秘书是充话费送的吗?
然后呢,我记得,这部剧里一直在说,女主家里怎么不容易,但是电视剧里我看到的是,在上海,各位,划重点了,上海,住的越层,家里儿女,一个外科主治医师,一个公司董事秘书,你告诉我,你家特别困难?
不好意思,你可能对普通老百姓这几个字有什么误会。
弟弟那里的爱情线,我就不多说了,没怎么仔细看,今天这篇吐槽也是因为我在家说这部剧有点扯淡,我女朋友不太开心,我又不好跟她掰扯,跟女朋友非得把这些没用的分个一二三,我这不是有毛病么?
您瞧,这事我都懂,这剧的编剧怎么就不懂?
好了,我吐槽也够了,最后一句,你可以狗血,可以温情,但是,你不能把我的智商放在跟你一个水平线上,写完这些,我的心情好多了,谢谢!
幸福一家人 (2018)6.92018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家庭 / 冯凯 / 董洁 翟天临年度催泪大戏。
我也看了一些评论,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部剧是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看的,看到二十几集,开学五天把它全部补完。
不记得哭过几次,泪点满满。
有些地方确实有些不妥,比如小龙演技(得知父亲癌症时),比如以不让对方担心而隐瞒过程漫长的癌症,一开始房永福的心意倒是可以理解,但之后对永芬和小雪妈妈👩隐瞒就没太多必要,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东西是逃避不了的。
过度隐瞒有丝矫情。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跟天忆很像,特别是这个假期和父亲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在自己长大以后看过更多东西之后,学识不高的父亲在我面前已经不够看了,可能是长大与小时候落差过大,发现了父亲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伟大……有丝别扭,与家人也慢慢到了无太多话可说的地步……这部剧很戳中我这种矛盾的心理。
至此,我也像一开始的天心一样不想结婚 。
当然,最主要原因是二十岁的自己依旧没有谈过一次正经恋爱,加之看够了家里为了芝麻蒜皮小事争论不休,觉得不想这样生活,可有人说这才叫生活,我不知道,等那个适合的人出现吧。
傅晓龙房小龙李月月的剧情有点狗血,他们是俩兄弟也狗血。
李英妹和高帅倒也挺搞笑。
房永福去世真是一个大反转,本以为治好了,当时还在想,折腾了那么久终究是治好了,癌症竟那么容易就治好了有点假。
哈哈,所以又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啦。
虽然我很多地方是加速看的,这主要是因为看惯电影觉得电视剧有点“故意绕长剧情”的味道,所以只能快进。
总而言之,最喜欢的就是三姐弟与父亲相处方式变化的这条线。
编剧和导演想一上来就让戏剧冲突集中爆发来吸引人,结果根本没处理好,感觉剧情很混乱,不知道是不是能力不行。
而且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完全不合常理。
一上来早起抢厕所,至少是五个卧室的跃层豪宅,居然只有一个卫生间,😓巨汗。
接下来重要会议的电脑出问题了,要等董事长秘书来安排处理,这种处理问题的能力,早就直接开了。
而且作为重要的董秘,并且还干了11年,能把总经理儿子当成网管,也是醉了,虽然后面由公子爷点出了问题,但其实这种问题就不应该发生。
再说晚上堵车,三个多小时,司机不用回去接董事长吗?
难道上海的小伙伴们经常是六点下班十点到家吗?
细节决定成败啊,两集看下来,觉得心口非常堵,原因就是细节处理的太随意太不合理,看的太不舒服了,和上一部《正阳门下小女人》相比,差距太大了,虽然后面的冲突可能更戏剧化更好看,但是我实在承受不起,准备果断弃剧。
看在有李立群和翟天临,给两颗星吧。
不怕电视剧慢热,但是开头一定要交代的有条理,背景、人物、关系要让人看的清楚,而且合理。
能给零🌟我都想零,真的。
是翻拍还是抄袭咱也不敢问,关键就是能不能拍点符合国情的东西。
1)老二。
就说一个学医的,还是国外留学回来的?
医科生体制就不讨论了,但是怎么说七年本硕要读完也就二十六七岁了,老二也就三十出头,工作五六七年就哭着喊着要当主任医师,不给当就要入赘换职称???
敢情你留学学的是宫斗专业,过两天你是不是还要生个孩子争夺皇位。
我就问你上海除了那一家私立医院就没别医院了是不是,你真觉得那家医院不能善用人才,那要点脸争点气换个别的医院试试,何况你才三十出头大哥,当上去副主任医师已经算可以了吧。
2)老大,一个三十五岁的大龄女青年老师,一个劲儿都在那里想他是不是喜欢我?
不可能吧,怎么可能呢?
不会吧。
又不是十五二十的小少女了,装什么少女心,喜欢不喜欢看不出来就不能问问吗。
然后跟姑姑表妹也装,我不可能喜欢他,我怎么可能喜欢他呢。
不是情商超高御姐金领人设吗,活活又变成沉迷爱情无法自拔的小白花。
3)高帅和白雪妈,你俩几岁了还在曝初中黑历史,白雪妈还害怕。
大姨你没有六十也有五十八了,别说初中是问题少女,你就是打家劫舍都过了刑事追诉期了你到底怕啥。
4)付小龙她妈。
是钱多到把脑袋堵了,王总要给你儿子投资你给整黄了,最后是不是你还得自己掏钱。
而且,你儿子这种智商连个饭店都开黄,你还让他回去跟你做生意,你是怕你有生之年看不到自己家里破产还是咋的。
三小只三角恋尬到吐血有没有…月月莫名其妙爱老三,小老板莫名其妙爱月月…反正就是这个男孩子好酷我好喜欢,以及这个女孩子好不做作我好喜欢…00年韩剧套路用到18年,编剧一定是喝82年雪碧长大的。
其余人吧,姑姑可可白雪还都正常范围,房爹我就不评价了,我真心不懂他那么看不惯这几个孩子居然还忍了那么多年,服气。
结论:孩子有点能力就搬出去,哪怕是跟别人合租都好过赖在家里,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没必要再照顾成年子女,总搅合在一起早晚会相看两相厌。
当看到三姐弟为了父亲的房子中可以捞到好处,而以表面的为父亲着想,让他以后的生活不用过的那么辛苦。
让我看到了人性。
在我看来其实,七十年代出身的大多数在年轻的时候都奋斗过,拼过,就像房永福一样靠着一项讨生活的技能奔向小康,拉扯子女长大,不管当初对这份工作,事业是否喜欢,日复一日的重复精进,对这份事业是有感情的,即便他们说没有感情,你试着让他们不再做这件事,他一定会想念做这件事。
在现在的90后00后看来,工作是可以不停换的,兴趣爱好是可以不断探索追寻的,或许不能理解父母那件看似仅仅是讨生活的工作有什么可留恋的,如果能过上更舒适的生活,这样的工作甚至是可以弃之不顾的。
父母的这份工作或许是习惯或许是慢慢变成的成就感。
所以要多多了解父母的内心。
发现我丈母娘真是个人才,也是个标杆 —— 只要她喜欢看的必是烂剧!
我给她介绍的豆瓣高分剧她说看不懂……这部台剧一贯的小制作室内风格,加了两个大陆演员而已;剧情狗血不合现实逻辑。
说董洁有演技的我只能呵呵,她演什么都是一个样子 —— 也就是只会演她自己。
喜欢本剧的要么是中老年妇女 ;要么就是综合文化素质及欣赏水平低下。
别和我争论,因为我从来不和丈母娘争论这些问题。
刚毕业,一直忙于工作的我,虽然回家工作,每天都和爸妈一起生活,但是爷爷家离我家不到1公里的距离,却没有时间去看看他,每每他打电话问我近况,想让我去他家一趟,可我都说忙,忙的中午能回家吃饭,都没有去他家看看他,陪陪他,我不是好孙子,不是好长孙。
奶奶04年秋去世,两年后,他重新找了一个老伴儿,而这个老伴儿比他小15岁左右,虽然我知道奶奶去世后,他也是不想给他的儿子女儿、给我们添负担,但是我知道他这么多年其实过的也不好,因为爷爷和她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明显是有不同的……明天早上一定要去爷爷家,如果有一天爷爷去世,我想我会崩溃的,时光慢些吧,让我好好爱他。
最最要感谢李立群老师!
就看了今天两集,两集结束了,还让我久久不能平息,真的是无痕表演!
以后会经常关注李老师的生活,关注李老师的作品!
(电视剧播完后紧接着的《大戏看北京》节目也很不错,实力点赞!
)现在越来越讨厌流量明星,所谓的“小鲜肉”演电视剧电影!
他们只适合上快综艺,去搏我一笑!
而李老师等老戏骨,给予我的是精神乃至灵魂深处的触动。
垃圾、这样的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很难想象可以在社会上担负起社会责任、题材不错、剧情超级垃圾、大姐、二哥、被人抛弃、结果因祸得福、一个娶了千金小姐、一个嫁了富二代、最离谱的是抛弃他们的都悔青了肠子、是要告诉我们老大老二好优秀吗,都吃回头草啊,老三我们来来来、找个放大镜、搜索一下优点、烂剧!
要是有0.000001颗星、绝对匹配!
室友万万没想到我会变成这样,一个从来不追剧的人,如今竟每天雷打不动的守候着两集剧情的更新,是的,这一切正是源于最近热播的一部剧《幸福一家人》。
和许多人一样,最开始听到这名字的时候,条件反射便是千篇一律的无聊家庭伦理剧。
然而冲着董洁、翟天临这两位演员的演技,我还是象征性的点开了第一集,没想到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踏上了于我而言极为罕见的追剧之路。
事实证明,相较于如今娱乐圈的大批流量小花与小鲜肉,还是演技实力派更深得我心。
01剧中爱情线与亲情线交相辉映,一位名叫房永福的老父亲独自辛辛苦苦把三个子女拉扯成人,在这个大家庭里,三个子女各自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大姐房天心是公司的首席助理,因为8年前一段失败的恋情而封闭自己的内心,宣称不婚主义;二弟房天忆是医院最优秀的医生,却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在晋升时屡屡受挫;三弟房小龙是最不让人省心的孩子,总是会闯祸,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什么事都这么失败。
在剧中,三个子女都有一条特别的感情线,或欢喜冤家,或疯狂倒追,或十年约定,这些偶像中应该算是屡见不鲜了。
但感情线之外,更令人称道的便是房爸爸与子女们的亲情线,这条线在老戏骨李立群的演绎下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02在剧情开头就有一幕令人唏嘘不已的场景:在房爸爸生日那天,大姐方天心在公司贴心的为董事长庆生,晚上又陪董事长吃饭,很晚才赶回家;二弟房天忆照常在医院加班,临时的手术拦住了他回家的脚步;三弟不仅不记得爸爸的生日,还因为上当受骗被抓进派出所。
就这样,在定好的饭店面对着蛋糕等了一晚上的房爸爸,等到的不是子女,而是派出所的电话。
房爸爸从一大早就把手机揣在兜里,生怕错过儿女们的生日祝福,最后却连外人都记得的生日,子女却不记得,换做是谁都会很失望吧。
一边是连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三姐弟,而另一边呢?
是大冬天一大早去为子女买早餐的父亲,是子女加班坐在板凳上等到睡着的父亲,是一大把年纪为了子女的事情依然低声下气求人的父亲,是一位为子女付出所有爱的父亲。
这样一来,爱的天平似乎已经倾斜了。
03更为气人的还在后面:在房爸爸因小龙的闯祸不慎摔跤住院后,大姐天心的电话一直打不通,二弟天忆说要在医院值班,小龙则因为闯祸进了派出所。
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儿才打来电话说还要上班没办法去医院看望,他连声理解没关系。
挂完电话后,他开心的与别人炫耀女儿关心自己时,却发现同病床的人床边都有儿子女儿请假来陪伴。
三个子女对父亲的态度让旁人都觉得不能接受,父亲本人的心酸更是可想而知。
在剧中,房爸爸一直是一个温暖的存在,他为子女提供了一个随时可以放松与饱受关爱的家。
他理解孩子的自私与冷淡,无限的包容他们,为子女他甚至愿意付出一切。
但或许正是房爸爸太过爱子女,而子女们呢,似乎已将这份爱视为理所当然,习惯了毫不费力的被父母爱,却忘记了要去爱父母。
汪曾祺曾说过: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那么父母呢,父母先爱了你,你又怎能不爱他们?
我对象因为翟天临开始追这部剧,我是没觉得翟天临哪里好,长得男人女相,脸有点像老太太,演技还很捉急,所有角色都是同样的表演技巧。
其他演员也一样,塑造的角色一点都不立体,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个场景下是这个性格,换另一场戏,又是另外的性格了。
就连演技鹤立鸡群的李立群,塑造的也是个现实中绝不会存在的父亲形象。
这个“父亲”在子女面前展现出的卑微和退让,在李立群生动的演绎下显得更具割裂感。
别看剧中有那么多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在推进自己的故事脉络,可是整体看下来,整部剧给我的感觉就是空洞和乏味。
“无巧不成书”说的没错,但整本书都要考“巧合”来凑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其它评论都在说,这部剧的精神内核是“孝顺父母、家庭和睦”。
呼吁广大年轻人重视亲情确实具有实际意义,但这个道理我们都懂,用这样一部电视剧来灌输,实在是太过于费尽周折,除非是和家人一起看,否则真的不如拿追剧的这几十个小时用来陪陪爸妈。
总之,这部剧在我看来不及格。
微博上看了片段,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结果一口气看到凌晨三点,看了18集。有感动,有心酸,很真实的一部剧。
7 略狗血 但是比很多职场剧 家庭剧好看多了 虽然不明白天忆的感情线 最喜欢王烁和天心这对cp 爸爸真的好好啊
跟爸妈看的。喜欢翟天临。
哈哈哈,这个剧挺搞笑的
里边好多我喜欢的优秀演员,董洁真的好漂亮,演技很好!好久没看这种类型的剧了,空闲时间,追的下去
中规中矩的翻拍
为什么他们家的孩子都是别人追着他们?房天忆真的好刻薄,小儿子更不靠谱,这两个人还有人这么喜欢,真是瞎了狗眼了。大女儿整天说公司公司,好像公司没了她就不运转了。建功集团也够搞笑的,翟天临啊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没头没脑的。爸爸真的好惨呀。
台剧风格有点浓,不过演员是好的,剧本也不错。很喜欢李立群老师,邱泽这回角色很讨喜,以后少演点偶像剧
婆婆跟小姨天天追,已然疯魔,我没看,但是剧情一集不落的听她们说完了。貌似还不错,另外我以前非常喜欢董洁。
还行吧,剧情一般,主要是不喜欢董洁,翟天临还不错。
我觉得董洁演的还不错,翟天临有点不自然,剧情还行,再看看
剧情还是可以的,老演员演得不错我喜欢,年轻线一般般。
连续看了几集,还满好看的。尤其是李立群演得太感人了,就像看到我爷爷一样。剧中的台词又有部分很接地气,有些都是我爸和三姑六婆日常催婚的话。虽然爱情线还是有些狗血,很台剧,但邱泽、董洁、翟天临都演得还不错,并且都用了原声,没配音(这个值得点赞)。相较于最近隔壁的尬吹剧好看太多。
年度价值观最傻X的电视剧
演技不错
梗比较烂,董洁有点老啊。
垃圾!!还幸福一家人 现实中早就撕逼散伙了
2014年,北京。27岁的我独自在帝都打拼,因为高烧不退,辗转跑了好几个医院。医生开出住院并需开刀诊断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候诊大厅里哭,手抖着给公司请假,然后和父母报备。当下的无助感难以言表。恰逢爷爷老家病重,爸妈也顾不及我。我匆匆在租住地收拾了东西,一个人在朝阳医院度过了那段时光。术后恢复的那段时间,是追着《家族之间何必这样》过来的,那时我也在反省自己,对家人顾及太少,太过自我以及自私。平凡而感动,愧疚而相思。很多道不明的情绪夹杂着过往的经历。那一个月我沉淀了很多。今年,它被翻拍了。《幸福一家人》,依旧还是原来的配方感,无意瞥见,那段住院时光又鲜明了起来。好剧是让人深思、自省、完善的过程。我希望这部翻拍剧能延续往昔它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给更多人“家·亲情”的概念。
这是幸福一家人吗?父亲得癌症都没人知道,最后三个月,对他再好又有什么用,养了三十多年,换来用官司打来的三个月? 你说是悲剧一家人,我一定给五星。
剧情很真实,演员演技也都在线,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