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镜头优雅轻缓拂过淡淡夜色中的楼群,就好像一双温暖的手,爱抚着这建筑。
这第一个镜头,在人还未露面之前,是给了这些房子的。
从来都很沉默的房子们。
在文德斯的那本摄影集里,我们看见过那些沉默的房子,如何以各自姿态表达着自己,并不需要言语。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幕接一幕上演,它们见证,也见怪不怪。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百万美元大饭店,住在里面的都是精神有病的人。
可能他们迷人的想法连100万都不止,可是,把他们都加在一起,也变不出100万美元。
这些精神上残疾的人,有种种妄想倾向。
但这饭店将他们聚在一处,自成一统,自得其乐,还以为他们互相喜爱。
弱智的汤汤是他们的“管家”,他喜欢照顾好大家,他以为大家都爱他。
有一天不再平衡,这里面的一个人死了,是汤汤最好的朋友伊兹,因为是亿万富翁的儿子,FBI探员介入调查。
人性开始上演好戏。
因为自杀对犹太人来说是很大的罪,伊兹父亲认定儿子是他杀。
探员急于去和老婆团聚。
而那些大楼里的伙伴们,他们刚有个机会和经纪人搭上,为实现他们的发财梦,他们串通之后,叫汤汤用录制录像带的方式招供。
匆忙之中,应和各人需要的汤汤被匆忙推到了聚光灯下。
汤汤很高兴做这一切,是因为,他怕心爱的姑娘被诬陷。
这个姑娘总是魂不守舍,像个影子,拿着本书晃悠,但是汤汤却看到了她的灵魂。
他会和她接近都拜案件所赐,既然他们已经讲过话了,他就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未满足。
被昔日的同伴出卖,他“招供”的录像带在电视上热映,他只是很惊讶,要求再见见爱洛漪丝。
最后他们仓皇逃回大饭店,对,就是这里,在惶惶不安的时候,它还是收留他,令他们觉到微不足道的安全。
他们躺在床上,朝向两个方向,只有头靠在一起,爱洛漪丝说着梦想,要和他一起去巴西,说那里会很热且潮湿……文德斯说这部电影可用三个词概括,恐怖、金钱和陷阱。
如果串联起来,我会这样理解,为了金钱,设下陷阱,人心真恐怖。
这就是那些伙伴们对汤汤所做的,他们并不是认为汤汤是凶手,而只是需要一个替罪羊。
相比之下,沉默的大楼,倒是某种永恒的朋友。
它从不花言巧语说爱,它静静聆听你的梦想,它在你困顿的时候依然张开双臂等待你,甚至最后,是它,和你一起迎接死亡,接纳你直到永远。
那第一个场景,也是最后又出现的镜头,在大楼屋顶平台,汤汤挥手和爱人告别,飞奔的脚步一刻不停,张开双臂跃出,直到融化在这黎明的最亮与最黑暗中。
只有那时候,才知道生命有多完美,这是你在其中的时候体会不到的。
这是汤汤悟到的。
汤汤是不是推伊兹的那个人?
即使是,他不过是捍卫了自己爱人的尊严。
而那些为他设下陷阱的人,并不会因此而被宽恕。
因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私欲。
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真相,而是钱。
而这大酒店,还会容忍着那些人,自私的、也是热情的,幻想的、也是凡庸的,他们继续热闹,继续过着非一般的人生。
汤汤,只会留在爱洛漪丝的心里,那正是他要的永恒,还有,这大楼,它记取了一切。
汤汤早知道,不会实现爱洛漪丝的梦想,离开去远方,他选择了永远留下,和他最完美的朋友在一起。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建筑,从来没有像在这里这样栩栩如生。
当我们将失望的目光转向它,才知道,它们也有生命、以及数不清的故事。
这次在文德斯回顾展上看的是4k修复版。
看电影之前还看了文德斯的一篇讲电影修复的访谈,很多技术用语,没看懂,大体是如何既改善品质又保留原影片的质地和风味。
看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修复的效果如何,新旧比较才知道。
而看老版的当时,和看修复版的当下,是不一样的眼睛。
清楚记得第一次在电脑上用VCD光盘放出电影来时的激动,哪里会觉得画质音质有什么不好。
所以除非现在把老版和修复版同时对比着看,修复得如何,怕是体会不出来的。
也许不是文德斯最好的电影,但恰巧是我最爱的那种: 文德斯风格化的电影语汇和Bono同样风格化的配乐。
雷蒙·钱德勒式的冷硬侦探故事,“吉屋出租”一样冰冷的环境和绝望的人,内核却是法式浪漫,“两小无猜”一样残酷的浪漫。
爱伊斯,一切都是因为爱伊斯,米拉·乔沃维奇的美丽对得起TomTom的痴情。
剧本是Bono的点子,一个都市童话。
没有米拉,故事难以让人认同,没有文德斯,片子就会流于俗套。
幸好他们都在。
2024.11.8 “直到世界尽头”文德斯回顾展
我是直到最後的一分鐘才開始哭的 差不多是片尾曲 就是tom tom 說他覺得失望 為甚麼fbi沒有明白過來真的是自己把朋友推下去的 弄清楚以後就忽然哭的不行一開始還覺得挺老套 挺無聊 也就這樣 其實不是啊tom tom 從頭到尾都貫徹了一種原則 那個才是我覺得感動的地方 "那些東西擊中你的方式真是有趣 就拿愛情來說 所有將我引導向愛羅伊斯的愛情 同樣也引導我殺了我最好的朋友 同樣的愛 不同的結果 你知道 我一直都很喜歡斯基納 也許因為我們真的是同類人 即使他想盡辦法去忘記 我感到幾分不快 因為他沒能推斷是我 順便說 我想是我的自我讓我做的 在遇見愛羅伊斯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自我 "全片高潮就在最後這些話裏了 前面全在鋪墊 原來真有這種美妙的類型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真的是非常棒的電影
我一直在等待.可我毫不在乎.--在生活的角落,总有让我感动的东西.有人说,爱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东西.有时候,它只是一个字.有时候,它是一生.在生命的尽头,我们往往会像tt一样,吟诵出那些自然而然的诗句."爱不能像树或海一样被描述.那是人们观察的眼睛,是圣徒眼中的罪恶,是黑暗最底处的光明"我知道,就像tom tom一样,这些诗句终有一天会为我信手拈来.因为我们经历的生活,除了恨,还有爱.有的人在尽头,有的人在起点.时间总是包含一切的载体.亦或仅仅成为一个载体.当时针一圈一圈的划过,我们什么都看不见.那些笑容那些眼泪那些喜悦那些悲哀那些愤怒那些踟蹰.但分明我们感觉得到.在欲望的最底层透视着绝望的光明.时间承载了一切,唯有一个人的历程,它无法左右.所以我说时间是无力的,因为它的承载它的流动都是有我们左右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如果你能看得清那颗击穿生命的子弹身后的轨迹.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永远.-其实无论结局还是开头.我们都错了.错在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其实海边还是很小,我丝毫不觉得海有多辽阔.反而是途中天边一朵云.给了我一种很广阔的感觉.这云那么大块不重阿!?
学生时代看过的电影影片类型分类有误差,如果你想看悬疑、惊悚、 剧情、 那么这部电影不是。
如果上映日期无误 ,到愿意在情人节时候再看一次 。
记得那个水流顺爆裂水管倾泻而下的楼梯口上 不知道是几分之几的慢动作分解里是有笑容的 楼梯间里 实现唯一的愿望-接近 醒来以后要记得一句:i have to go . 听过最美好的说话 像歌一样 捂住彼此的嘴巴 让他们在空气里 继续交谈 继续争论 所有美好不过如此 房间里近整个凌晨和清晨的逃亡假想 昏沉拥眠 后来留在吧台上的白色高跟鞋姿态优雅。
那个清晨 分不清黎明黄昏 奔跑中回头微笑挥手的样子 满手鲜血 满怀拥抱 灰色的 满是希望的 世界可以很美好 至少在纵身跃过后
为什么没有第二次观看mark…22年11月电影院电影院看,有的特效和纯真年代叠影一样老套,最后揭露谜底也老套,但反正还是很好看,中二又感人,美国社会问题有脸谱化也有好笑的化解,精美文德斯才能做到,美国人自己就不行。
对应当时高科技的一些细节,高糊ccd相片定格主要人物完全都是当代年轻人小红书典范就二十年后又先锋了一遍。
蹦跑坠落的画面当年被大家封神现在也是好看的,但很多地方正反机位画面剪辑看得累死,我空间感差都很难受。
前年文德斯拍了爱德华霍普,比起以前看他摄影展里过度的美国阳光灿烂,沙漠寂寥,这些光影对比构图都太霍普了。
很多好笑的地方,包括群像里一闪而过的Bono、海狸剃毛梗出现在这里也是没想到。
伴奏和台球桌和美国朋友又合上了。
最惨的是当垃圾人们想象也许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其实正常人可能也很难得到这样正常的生活。
文德斯的这部《百万美元酒店》太糟糕了,要悬疑没悬疑,要惊悚没惊悚,要文艺不文艺。
如果没有米拉•乔沃维奇的出演,这电影几乎无法看下去。
写小说的人要为小说世界构造人物角色,导演拍电影也是一样,文德斯为他这部电影构造的人物,很多都颇让人不喜欢。
男主汤汤那头发,一看就没什么胃口。
FBI特派探员斯基纳,穿着光鲜,但脊椎不知道为什么残了,要靠机械维持。
唯有女主米拉•乔沃维奇饰演的爱洛漪丝,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
尽然文德斯让她表现得有点神经质,但米拉•乔沃维奇的表现一点也不过分,比男主汤汤好太多了,她所表现出来的神经质,很有点像《时时刻刻》里的伍尔夫。
到了影片后半段,米拉•乔沃维奇穿起晚宴服,也是非常迷人。
毫无疑问,米拉•乔沃维奇是一位非常有气质的女演员,这一点文德斯看得很准,因此他为她设置的这个角色,虽然是一位妓女,但她不是一位普通的妓女,她是一位喜欢读书,白天泡书店,晚上为地痞流氓提供性服务的神经质妓女。
这种爱读书,有文化的妓女,现在应该是没有了,在中国的古代,倒是有不少。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有去青楼的爱好,这种流俗,即便到了民国,也还有,胡适之、徐志摩都有去过。
可见,在中国,禁娼应是直到四九年后才有的事。
我不主张嫖娼,但也反对禁娼。
食色,性也。
嫖娼是道德伦理的问题,不是法律社会的问题。
一个人嫖娼,可能危害他自身,可能危害他的家庭,但对社会的危害,很小。
反倒是,如果没有禁娼,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了,比如近日很受关注的雷洋案。
早前看的是不知哪来的刻录vcd,当我对这部影像的记忆开始模糊的时候,从一堆买来没时间看的dvd中翻出来,在做完金犊奖的第一个晚上拿出来重温下。
蓝色,城市的天际线总晕出如此迷人的蓝色,以至于不论是迷幻的诗人还是痴情的傻瓜,都忘情地融入其中,这世界也就剩下这两类人如此浪漫了。
虚构的百万美元旅店,正如名字的狂妄,里面住着不知从哪些角落来的怪人,精神病患者的乌托邦,却因为一个传媒大亨的儿子的坠楼身亡,变成了全城媒体焦点,整个旅店炸锅,为了掩盖犹太人自杀的丑闻,大亨雇佣fbi必须在这群疯子里头找出顶罪的杀人凶手。
tomtom,不,请叫他tom,一个极力想拥有爱的智力“不正常”的大男孩,被包围在这些成人游戏的中间,追求并幻想着自己单纯而美好的生活,在这个看不到真相的世界如一条孤独的鱼游荡在生杀予夺的人工池塘,拿来观赏或者果腹,活在自己世界却不懂游戏规则,张口说话吐出来的只是泡沫,他的单纯只能被正常人用来贩卖,这个世界不公平到令人窒息。
爱洛伊斯,赤脚沿着墙根行走如猫的女孩,最爱窝在书店角落的女孩,抱着书于窗前抽烟的女孩,有灰色眼睛的女孩,总觉得手足无措用双手在身上摩挲的女孩……如tom所说,她的灵魂白天呆在她的身体和她一起行走而夜晚适时离开。
我不相信有弱智,我只相信有自闭症的孩子,而那些孩子在出生之前没有洗净前世的记忆与智慧,因此他们再次看到世界的时候,一定觉得如此荒唐和可笑,不屑与之交流,也不想和他们分享脑袋里隐藏的美妙段落,他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遨游,而等待发现同样拥有这样美妙段落的孩子,然后他们开始用只有他们自己明白的方式分享各自在愚蠢世界收集的笑话,乐得前仰后合。
正如tom和爱洛伊斯在酒店共度的那个被fbi基斯纳窃听的神奇一晚,这种纯净被放大的感动足以令世人汗颜,正是这感动成了基斯纳改变态度帮助tom的强大力量,连冷若冰霜强悍如铁的fbi都无法抗拒的光芒,却掌握在被世人遗忘的所谓“低能儿”的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嘲讽。
television,影片里n次提及的单词。
以电视为首的传媒业笼罩着这个世界,媒介膨胀、迅速、野蛮、虚假、利益熏心却摆出一副正义卫道士的嘴脸,躲在监视器后面的操控者却为赢得收视率而沾沾自喜地数钱,当你所看到的东西变得更不能相信的时候,自古以来“眼见为实”的谚语成为了现代人自欺欺人的游戏规则,他们看,他们知道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但他们继续看,他们的良心在眼见为实与眼见不为实之间摇摆,最后也愧疚到失去标准变得麻木变成看的工具。
这股力量从“公民凯恩”开始就变得着实可怕,而它至今仍是信仰丧失的一大根源,就连那群本来自得其乐的疯子都懂得如何通过操控媒介舆论来改善生活(这也是讽刺所在,堂堂的电视台竟然被一群精神病人编造的谎言所左右),足以证明这股肆虐疯狂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也许这正是文德斯所讨论的“美国化”病症。
突然有个想法,如果把整部电影冒出“television”这个单词的画面剪出来接在一块,将会是一个治疗意识渗透的安慰剂,直到听到看到你想吐,哈哈,一个伟大的影像艺术方案新鲜出炉。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其实整部电影的构思来自于U2的bono,而正因为这是个音乐概念先行的影片,整部电影的音乐才显得如此流畅而带有叙事感,小号和贝斯不时出现在幽蓝的影调之后,勾勒出这座城市每个飘忽又执著的灵魂。
开片的那首歌很动人,排比的歌词一直是U2的强项:我有一个爱人,不同一般的爱人,她有着如此甜美的灵魂,她教我怎样歌唱,在虚无的地方让我看到色彩,在我无法相信的时候给我希望。
第一次,我感到了爱……我父亲是个富翁……他给我黄金满杯,他说我有很多豪宅,很多房间,但是我从后门离开,扔掉了钥匙,扔掉了钥匙……就这样,电影被带入了主题,而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是那首“satellite fly”,对,人造卫星,让我更肯定了关于文德斯的“美国化”病症的主题,只是这次他借用了这个虚幻的场景,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tom在那个曙光将至的屋子给爱洛伊斯念的那首诗:爱情永远不能像树或海,或者其它的神秘事物那样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是眼睛,我们用来观察的眼睛,是圣徒中的罪人,是颜料中的光芒……诗人和傻子,哪个更动人?!
穿上跑鞋,再环视这座废墟的城市,城市的废墟,毫不留恋,径直扑向空中,留给爱洛伊斯最后的微笑,在自由落体时看清世界。
有一天我踩着滑板来到百万美元酒店穿过Elosie迟疑着有些躲闪的腿真闹不懂爱是什么,“也许去南非……永远不会实现……听过最美的事。
”那种迷茫的天真使我酸楚和我关于她身体的所有记忆仿佛赤裸着,后退着穿过早晨所有人死一般沉睡着的脸当他们告诉我她不是Elosie爱是不能描述的,不能像树或海圣人眼中的罪——坠落在丧失了未来的天堂某处在我再一次见到Elosie之前我必须长出翅膀,在我给她的第六本书里,她的脚将在冬天变白,轻轻踩着白雪
2002年我就受到朋友推荐看这片子。
直到2010年的11月在看了这片子,8年了。
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我又改变了多少?
片子开始的时候还是颠覆了我看很多片子的习惯。
哪些打乱的敏感细碎的对话,象一个个哲理或者一首首诗。
特别中间穿插了很多美妙的音乐。
整片电影节奏基本是比较缓慢的进行着。
到汤汤面对摄影机说那些话的时候,念那首诗的时候,就逐渐将我的情绪加温,血液渐温起来。
片头跳楼的的镜头和片尾跳楼和伊兹的对话以及跳楼,还有女主角最终坐在窗台看相片,镜头拉远,百万美元酒店的远景以及城市的高楼,这样的画面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从片子里我更读懂了一些密码,一些周围朋友的密码,一些人和人关系的密码,城市社会阶层的密码,一些美的解读。
大话西游里紫霞说过:我的英雄是乘七彩祥云而来。
这意思是她心目中需要一个英雄出现。
而有些人心中需要的是一段感动。
最好是彻底悲剧性的结束,才能让她一辈子感动快乐。
这样的情绪是扭曲和变态的,但是却真实存在。
另外总有很多人计划这样那样,女主角说他们要到一个地方去,鱼从门里进来从窗外出去。
男主角对这些话的理解是,这些计划是美好的,但是她是不会去实现的。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朋友总是在计划什么,一逞语言之快感。
因为除了我看这部片子感动之外,在若干年后我已经是看过无数文艺片,看过无数感人肺腑的书籍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影片至少会让部分感性的(不一样的感性,带有神经质的)人深受迷惑和影响,中毒到影响人的一生。
所以这片子力量还是很强大的,看不懂的朋友,是没有读懂那些密码。
平庸、无趣又廉价的黑片,给我留不下任何印象。在国贸百丽宫影城观影,看完后误从安全出口离开,在空无一人又如迷宫般的多重防火走廊中绕了好几分钟才找到出口。
Jeremy Davies 8 October 1969, Saugus, California
影院的drama比影片的drama好看。我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谁疯了。看到最后我才明白,是我
nothing, but a jump.
莫名其妙,无以言语,以这部作为文德斯的开头实在糟糕……
20221120德国电影大师展。如果东野圭吾可以是个形容词,我只想说,这故事也太东野圭吾了吧。我可能是真的对文德斯无感,《柏林苍穹下》看到后半程懵逼,宏大叙事怎么突然就变天仙配了,这部就真的全程懵逼,按类型片看的话,每个角色的人设都不能自洽,真要拍好莱坞爱情片,这也太糟蹋俊男美女了。音乐非常好。男主的旁白是支撑我的动力,能心念这种呓语的人怎么可能是弱智……
美丽的怪物
米拉和配乐支撑住了整部片子,这次虽然肉身不再漂泊,但是破落凌乱的房间里是游走且自认为虚构的灵魂~赤足奔跑,跃后的幸福,残忍而浪漫
如果提前给我描述故事梗概我肯定觉得文德斯拍应该很好看,没想到看完只剩WTF,无疑是见过最差的一部导演作品
实在不想看半疯癫半深沉的角色了,对梅尔·吉布森的使用带着剥削。头尾百万美元酒店空间的展示较梦幻。
there's a "y"and an "n", the"y"stands for why, and the"n"stands for why not. 看得我挺迷茫的,一顿几个卡拉克斯啊 @文德斯展百丽宫
这个故事不是我可以理解的
正 到 爆
说实话我真不是什么文艺范儿...
看在片头那首歌的份上多给一颗星
太怪异了,看不下去了
文艺又无聊,每个人都神经兮兮
败落的百万美元酒店
第五元素-米拉乔沃维奇-百万美元-文德斯 大致是这样的认识轨迹 看了快10年了,曾经很喜欢;很想再看一遍,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All I want is to reach her,I did.I just need to turn the world up side down for one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