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人说,欧美的horror大师们根本不懂怎么触及正常人的恐怖神经, 这句话,也许说明这样的人是个只有小情感小世界的普通的食肉茶香状的小思维。
同样,以此观点我同样会遭来质疑。
本来东西方就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维差异,西方注重整体感和理性,东方擅长刻画场景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所以,看待事物的方式和以此取得的经验不一样,面对未知的恐惧感的由来当然也就随之不同了。
况且,就拿鬼影来讲,除去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如光影效果,剧本增减,配乐创作,镜头组合等等(这些无疑能为本片增彩),鬼影向我展示的是一个关于吃男怨女的故事。
我提到了我,就是明确会有更多的启示和看问题的角度的存在。
但个人只是通过创作者那里得出情感纠结,痴女弱男,因果报应等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蒸汽电影”欢迎关注。
了解豆瓣评分机制的读者都知道,恐怖惊悚类的电影分都不高。
原因很简单,豆瓣评分又不是考试,看完电影随手一点而已,何必认真?
别的电影再难看再无聊也不会有什么生理不适,恐怖片可不一样了,画面太血腥,恶心的人吃不下饭,打个一星。
电影太吓人,看完了不敢去洗手间,打个一星。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超过及格线6分的恐怖电影都不会太差(昨天看了《危笑》,惨遭打脸)电影存在的年限越久,越符合这个规律。
还有个有意思的观点想跟读者探讨,什么是好的恐怖片?
如果一个好的恐怖片必须要有几个硬性标准,它是什么?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
首先故事要完整,不管是因果报应,还是邪教作乱,不能因为是怪力乱神就可以不把故事讲好。
其次,电影角色尽量不要反智。
比如家里闹鬼,就应当尽快去朋友家,或者报警,别傻乎乎的去看衣柜里的鬼究竟长什么样。
最后就是大大方方的给我们看鬼,不要给太多朦胧的场景,看得人难受。
(比如知名怪兽IP哥斯拉,一直被观众吐槽永远是晚上出现,观众看不真切,非常不满意。
)今天要讲的电影不仅满足了上述几个硬性标准,还在鬼的出场方式上复仇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它就是04年的泰国鬼片《鬼影》,它在我心中是泰国最好的恐怖片,而理由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吓人。
(本文尽量不放恐怖图片)
帅气的东跟女友一起参加聚会,散场后女友驾车撞到一位白衣少女,不知为何,东不许她报警,二人匆忙跑了。
次日,作为摄影师的东受邀在大学拍摄了很多毕业照片,但洗出来以后每张都有点问题,不是这里糊了就是那里看不清。
同时,因为逃逸心里各种不安的女友简则在家里的暗室(洗照片专用的房间)遇到了离奇的场景。
大白天的,简发现暗室的门被反锁,怎么也打不开,突然门把手一阵强烈的抖动,门自己开了。
简以为东在里面,进去以后发现没人,但水龙头是开着的。
关了水龙头以后门又自己关上了,简当然想走,可惜门无法打开。
与此同时,水槽里冒出无数的黑发,一双苍白的手伸了出来。
还好只是一个午休时的噩梦,简平安无事。
晚上东回到家给简看了那些照片,简在其中一张里看到鬼脸,这脸像是被她们撞到的女孩,两人都有点后怕。
第二天她们来到寺庙烧了些纸钱,求个安慰,也去交通局确认了最近的车祸案件里没有这个女孩,东安慰简,也许她被人救了,不要太有心理负担。
东继续研究这些照片,那个鬼脸突然看向她,东被吓了一跳,好在只是幻觉,东立刻带上照片去了专业洗照片的店铺跟老板聊了起来。
老板最后只输出了一个结论,你被恶鬼缠身了。
简听说是恶鬼,决定去知名恐怖杂志社找老板聊聊,路上东说上次车祸之后自己脖子一直不舒服,找这些骗子聊估计也没啥用。
虽是这么说,但还是来了。
社长说自己杂志上的闹鬼照片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如果是拍立得(一种相机,拍照以后立即吐出照片)的照片那就是真的,因为那个很难做假。
还讲了一个理论,如果你看到鬼了,那一定是干了坏事,害死了谁,它变作鬼来找你。
其实跟我们中国的俗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是一样的。
闹鬼归闹鬼,生活还得继续,这天东正在给客户拍婚纱照,突然跳闸,忽明忽暗间,那个被撞死的女孩坐在沙发上,幽怨的看着他,老样子,电路正常以后,她就不见了。
东的脖子越来越痛,他去医院拍了X光,也没检查出什么来。
他去找朋友A聊聊,结果A反而先说自己快要死了,果然没多久A就自杀了,A的女朋友找到他,他才知道聚会的几个朋友全都自杀了。
简通过照片上的模糊处发现了一个教室,深入追查下去找到这个被撞的女孩,她叫娜塔,已经失联很久。
她原来是东的女朋友,因为性格孤僻,没人跟她说话,跟东在一起后,非常爱他。
但懦弱的东有一帮狐朋狗友,他们欺辱了娜塔,还让东拍照记录。
娜塔自杀后一个一个开始复仇,现在终于轮到了东。
东想起了杂志社老板说的话,用拍立得把家里拍了个遍,最后终于拍到了她,她坐在自己的脖子上,像过去相爱时那样。
东吓坏了,从窗户跳了出去,脑袋摔傻了,在疯人院里度过余生,陪着他的,还有娜塔。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因此他们的很多电影也都讲究报应轮回。
似乎恐怖电影除了吓得人心惊胆战之外,还能起到社会教育的作用。
不过现实就很有意思了,由于泰国枪支管理不严格,所以凶杀率在东南亚排第三,枪杀率则处于整个亚洲第三,恶鬼似乎更怕恶人?
回到电影本身,不管是相机拍到鬼,还是水槽里冒出头发,再或者是鬼在天花板上爬行。
似乎都是恐怖片里司空见惯的套路,没什么特别的。
我不了解这些是谁在哪部电影里第一个用,但用得最好的一定是这部。
截止到发稿,《鬼影》的分数高达7.7,有11万多人评价。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恐怖电影,还没有看过泰国电影,我都推荐你看看这部,一定不会失望。
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恐怖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半年后的现在,想起来最后的结局还会打冷战.这就是是所谓的心理恐怖.不是美国血腥电影制造的视觉冲击所能比得. 让恐怖留在心里,这部电影做到的相当高的程度.亚洲的恐怖电影算是追求心理恐怖,比欧美的电影强很多(虽然后来美国仿照他们理解的心理恐怖拍出了电铃惊魂,但是说实话,真的一点不成功.不光是他们始终不能接受"鬼不是人"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是照猫画虎的拍了"心理恐怖"电影的表相,而没有真正理解,到底什么能触动人的恐怖神经.)但是亚洲的电影也分不同.现是日本的,算是大哥了,但是看过类似咒怨,午夜凶铃之类的经典后不难发现,日本的恐怖电影铺垫太过冗长.真正的恐怖瞬间其实很少. 他们大多不屑于过程的恐怖,就是说,前边就算你感到气氛再可怕,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不到最后,真正恐怖的鬼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看日本电影,一定要有熬到最后的耐心.然后是韩国的,其实我都不太想提,在韩国电影里,恐怖的成分不多,顶多营造点气氛,真正向咒怨里的鬼爬和午夜凶铃里的电视这样的超经典镜头基本没有.没有新意,而且鬼的感情都十分丰富,一不留神就发展成人鬼情未了了. 还有中国大陆的恐怖电影...这个...就更不能说了..其实这种电影很适合在电影院里看的,因为配合这强大的音效和视觉效果,国产电影特有的一惊一乍还是挺有效果的。
但是这种电影就跟欧美的血腥片一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然后说这部鬼影。
鬼影与众不同,它属于那种从头恐怖到尾的恐怖片。
从开始的铺垫,很快的营造了恐怖气氛,这是间接恐怖。
然后就接上日本恐怖电影中的高潮——来自鬼的直接恐怖。
不论是床上的鬼,楼道间的,墙外顺水管而下的,都十分有震撼力就是这时,当看惯日本片的我们认为高潮已过的时候,它才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恐怖——心理恐怖。
当影片最后揭开一切悬念的时候,没有面目狰狞,没有尖声惊叫,没有生死时速,只有一张飘落的相片,以及一连串的回放。
让你从心里发冷的恐怖恐怖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
http://musescalliope.blogspot.com/
一开始想着关了灯带上耳机看的,但实在是没坚持住,然后便将耳机摘下变成外放音响,后来还是受不了,又将灯打开。
最后在一惊一乍中终于看完了。
就鬼片来讲,这部片子真的是将音乐,节奏,画面调度到了极致。
Jump scare之王非它莫属。
其实真正吓人的不是鬼一直出现,而是时不时的出现制造未知恐惧,配合上音乐慢慢的寂静无声与突然爆炸,这个搭配着实无解。
日式恐怖是深深的压迫感,是精神上的,而不是通过这样的突然惊吓。
美式恐怖其实就是血腥,大部分都不存在像亚太地区这样的精神冲击。
韩式恐怖其实有点像是美式恐怖+泰式恐怖,既有精神上的鬼,也有血腥的氛围。
但是上升不到日式恐怖那样的压迫感。
港台恐怖更多的还是结入了浓厚的乡土文化与上古传说,让人能对悠久的历史产生敬畏之情。
中国大陆?
抱歉,这里没鬼!
😂
这部鬼片拍得很成功,颜色不是邪恶的血红,就是惨淡的灰,绝望的黑,还有贯穿始末的罪恶和恐惧,就算是在白天看也很毛骨悚然。
我看得时候都不敢开声音。
90分钟的时间,我最期待看到的就是Jane的戏。
Jane只是配角,可是她对爱人的爱、对娜塔的同情,却是这部影片中唯一的亮色调,让这部充满怨念与罪恶的电影有了一丝感动一点希望。
Jane对东的爱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爱,所以勇敢去寻找东的过去,发现东被鬼缠身也不抛弃。
我很喜欢的一幕戏是Jane坐在沙发上,轻抚着躺在她腿上的东。
那一句“睡吧,今晚我会留下陪你”有多温柔多宠爱。
我觉得对于两个相爱的人来说,最温情最贴心的不是惊喜也不是对方无尽的付出,而是陪伴。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有矛盾有困难,会心痛会有严重的后果,相爱的人还是想在一起。
陪伴是爱最直接的表现了。
娜塔爱东,就算看着东的新女朋友和东的亲密,娜塔也一直在东的“身边”。
Jane爱东,就算她多么多么痛心东犯下的罪行,她也要去病房探望她的爱人。
Jane对娜塔的同情有种正义的光明色彩。
同样都是年轻女子,Jane为这一个如花女孩的遭遇而难过惋惜,更令Jane痛心的是自己的男友竟是如此懦弱与残忍地对待娜塔的爱。
女孩子能想象,被QJ,被不止一人QJ,当着爱人的面被不止一人QJ,爱人眼睁睁的看着绝望无助的自己,不仅不救自己还把拍下照片来阻止女孩为自己伸张正义,灭了她的最后一条后路,痛苦甚于凿骨锥心。
Jane能感到娜塔有多痛苦,可因为她爱东,她希望能够有个解释可以让自己原谅东,直到她听到以“年少无知”作为借口推脱责任,她的良心、同情心让她推开了东的手。
爱都是自私的,都是很难公正的。
我看到东和他朋友们做了错事,第一个想法就是Jane把他们告上法庭。
Jane爱东,她没有或者从来没想过这么做,她以对东、对自己的绝情来弥补。
Jane并不是一开始就以亮色登场的。
甚至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开始,就是因为Jane的车祸事件。
她是带着罪恶感的。
可是当他们知道车祸并没有死人的时候,Jane的角色转变了。
我很喜欢Jane自己拿着傻瓜相机去实验室找娜塔的鬼魂的那一幕。
一个爱着东的人,一个爱着东的鬼第一次碰面。
似乎是同为女性,娜塔以自己的方式向Jane传递“东不值得爱”的信息,此刻她不是复仇的女鬼,而是以自己惨痛的经历对Jane发出警告。
Jane也心有灵犀一般,开始看到照片里那一团影子很还怕,却勇敢地去了解女鬼想表达什么。
一人一鬼的几次诡异的交流每次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害怕,但更多的是期待。
我好感谢这部电影里有Jane。
她像冰冷的水里的一股暖流,带来温暖,更使罪恶与怨恨显得冰冷。
电影的恐怖不仅在于画面,更在于背景的声音,镜头的剪接和观众的心理。
很多场景如果没有特殊的制作可能很普通甚至很温馨。
电影中有个镜头:电视上在讲螳螂,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从头部开始把雄螳螂吃掉。
这在螳螂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你饿了去吃饭一样正常。
如果作为人看来,恐怖吗,我想想觉得比这电影恐怖得多。
电影中的报复来源于强奸,有很多由强奸引起的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报复。
强奸是对女性心理的极度摧残,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贞操观念下,是一种难以饶恕的罪过。
犯下罪过就要接受惩罚。
如果想逃过惩罚,鬼就已经在心里出现。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鬼也基本上没有真实出现过,除了最后照片中的影像和体重的异常,鬼一直都只是出现在男主角的心里,在他的臆想的世界里。
《门》里也出现了鬼,看到最后才明白所有的鬼都是陈坤的臆想,都是来源于他犯下的罪。
鬼没有实体,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就像你不能把空气怎么样,你也不能把鬼怎么样。
犯下的罪过又没法悔改,所以鬼不可战胜。
鬼可能存在,就像电影中那样平常人看不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内心要有所敬畏。
西方宗教的神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一种敬畏,鬼也是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一种敬畏。
只是要人知道,其实它一直在看着你。
如果犯下罪过,惩罚不可逃脱。
如果心里有鬼,鬼就无处不在。
最近时常感到疲惫,颈椎酸痛,有时会压迫神经,引发头痛,于是想起前几日刚看的泰国电影《鬼影》。
除了各种诡异现象,男主角还时常感到颈椎酸痛,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出原因,后来偶然发现原来是自己脖子上一直背着的前女友的冤魂所致。
冤魂之所以如影随形是因为在女友受伤害时,他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为了所谓兄弟情意间接残害了女友。
曾经参与罪恶行径的人一个个跳楼自杀,影片结尾男主角也从楼上摔下,却没有死,头上缠满纱布,目光呆滞地坐在精神病院里,可脖子上仍骑着那个冤魂。
我们每个人的肩上也许都有一个鬼影,它可能是自己无法面对的一段往事,不曾告人的一个秘密,曾经亏欠过的人,也可能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对社会的一份担当,或是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
这个鬼影都是我们自己背上的,但是一旦扛上就没那么容易卸下。
无法面对的往事总要面对,曾经亏欠的人总要偿还,担负的责任无法转嫁于人,压力与困难也很难逃避。
鬼影,今天你背了没有?
“你们知道吗?
有时候,鬼魂会舍不得他们的挚爱。
” “一个死去的人,要回到生前的世界,不是为了传递讯息,又是为了什么?
” ——鬼影 我以为《鬼影》是泰国恐怖片的顶峰之作。
这部04年的电影,当初创造了泰国电影的票房神话,更是捧红了男女主角。
这是一部以“爱”为名的恐怖片。
爱情是个老套主题,片中的女鬼生前对负心男友一网情深,付出了所有之后,因无法接受分手以及他的绝情跳楼而死。
死后仍对其不离不弃,甚至在男主角精神失控之后,依然追随着他。
不过,这样的一部爱情片,却因为剧情的巧妙编排、造型的夸张设计、悬念的精妙设置、细节的充分考虑、音乐的恰当处理以及表演的真实到位,而拍出了新意。
这样的恐怖片,有别于日本只重造型缺乏完整剧情鲜明主题的视觉恐怖,不同于韩国讲求画面美感而在恐怖设计上稍逊一筹的唯美恐怖,令嗜恐如命的我大大过足恐怖电影瘾的同时,还收获了一个令人感慨的爱情故事。
娜塔是片中的女鬼。
在世之时,她是一个医学本科在读生。
孤独内闭,却成绩优良。
偶然邂逅了爱好摄影的大学同学东,她的内向和孤独令东动起了男人最容易对弱小者产生的怜悯之心和疼惜之情。
而身边没有任何朋友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异性的关怀,那种感恩以及犹如抓住一根救命草般的心态,令她对男友的爱达到痴狂的地步。
尽管他们也有过开始的美好时光。
但是这样的一段恋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注定无果而终的。
东对娜塔的爱里更多的是同情的成分,娜塔的爱却是完完整整的精神感恩和行动付出。
片中的东,除了娜塔,生活中还有朋友、爱好与其他。
而娜塔的生活里,除了医学实验,全都是东,她精神的惟一寄托,就是男友东。
可以这么说,东对娜塔,爱里掺杂了男人的一点点同心情作祟,而娜塔对东,却是女人在当今社会中自觉不自觉甘心处于第二性的表现。
很难说谁是谁非。
当大多数人谴责片中的男友负心痴心女时,我却为东感到难过。
他真心喜欢过娜塔,也并不是以游戏的心态开始这段恋情。
但是真正能够持久的爱情,并不能靠其中一方的完全牺牲来成全。
这样不对等的关系,使得东开始感到负担,娜塔的爱已经超出他所能承受的界限,从一开始的感动转化为害怕。
因为他无法像她那样付出,他问心有愧。
随后的深入交往和相处,他开始发现娜塔性格中古怪偏执的那一面,这加重了他的负担感和焦虑。
娜塔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她的爱是不理智的,她在两性关系中失去了自我,太过依赖对方。
这不仅是娜塔的悲剧,更是东的悲剧。
娜塔以死相逼、大学弟兄的推波助澜、东本身的胆小懦弱,使得事情急剧恶化。
其实东的心地善良,他会做出那样龌龊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娜塔的极端手段相逼以及兄弟的无良教唆。
他太想摆脱这沉重的枷锁了。
这个以“爱”为名义的枷锁,常人背负不起。
他想逃开她,她却以更加沉重的枷锁试图锁住他。
悲剧无可避免。
娜塔的畸形恋,跨越了生死,将男主角逼入困境死角。
娜塔的魂魄,无休止地纠缠他。
片中的男主角酷爱摄影,于是电影便以摄影、照片作为鬼魂传达讯息的手段,这是其高明之处。
娜塔利用照片,将东的现任女友珍,引入一个接一个谜团,又引导她一步一步地深入调查,最终真相大白,成功地将他们俩分开。
当东明白到,他这一辈子永远无法摆脱娜塔的时候,精神崩溃的他从窗口跌落,最后被送进精神疗养院。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女主角,也就是东的现任女友珍,与娜塔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
她,敢爱敢恨,理智而且独立。
当男友陷入困境时,一直陪伴在苦闷的男友身边,支持着他。
当她通过调查而最终发现真相时,世俗道德以及对娜塔的同情,令她当断则断,决绝而坚强。
不管编剧是有意还是无意,令这样的两个女子同时爱上一个男子,选择谁、谁才能够拥有持久的爱,其实我们不难作出判断。
更多的时候,恐惧不是来自视觉冲击,而是来自故事本身令你绝望无助的那些关系与片段。
鬼影/ชัตเตอร์ กดติดวิญญาณ📸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柏德潘·王般🎥以下是观影评价(极其主观🆘):作为泰国经典恐怖片,这作的恐怖氛围营造得极其出神入化,几乎在片中的每个场景都有鬼影的出现,从校园毕业典礼的室外、化学实验室的墙角,到Thun独居小屋的客厅、卧室或是胶片冲洗室,都有极为恐怖的鬼魂游荡。
然而,这一切的鬼影真相其实是被Thun辜负的那个女孩Natre,Thun与Natre曾经谈过一段地下恋爱,可是当Natre被Thun的好兄弟欺辱时Thun却冷血而残酷地拍下女孩的照片,Natre心灰意冷选择了自杀,从那天开始,女孩的复仇将缠绕Thun的一生。
影片最精彩的画面出现在故事结尾,当Thun与女友Jane终于说服Natre的母亲将Natre的尸体火化后,Thun以为这一切如影随形的鬼影骚扰即将结束,等待他的却是更为变本加厉的侵袭。
Thun在独居房中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地拍照,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鬼魂踪迹,当他松了一口气时,照相机无意间拍下Thun的身影,在他的脖子上赫然骑着一个恐怖的鬼魂,那便是日夜纠缠不愿离开的Natre,而之前Thun体重增加、总是脖子酸痛的情况也有了解释,那是Natre对Thun永无止息的复仇。
📍剧情简介:年轻的自由摄影师Thun这日携女友Jane与大学同窗聚会完毕开车归家,途中Jane将一名飘忽而至的女子撞倒在地。
Jane欲下车查看女子伤势,被Thun劝阻,两人匆忙逃离肇事现场。
Jane开始终日坐立不安,并指责Thun冷血,Thun只叫她放宽心莫多虑。
Jane的担心并非多余,一连串怪事紧接将他们找上:Thun所拍的许多照片上多出一个模糊的女影、颈部莫名疼痛起来、那日聚会的同窗先后跳楼死去……两人更在暗室多次突然陷入恐怖氛围中。
为了摆脱噩梦,Jane决定展开深入调查,与Thun有关的一个女子的悲惨经历慢慢浮出水面。
UU推荐了好久的片子,作为一日一摄忠实践行者的他据说看得很有带入感。
前几天见有人在网上分享,趁着UU也回来了,酝酿一下见他的情绪。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是警署必备啊,凡是遇到肇事逃逸的就给其看,边看边讲:喏,像你这样干,受害人变鬼都不会放过你哦。
等看完之后,啊呀呀,原来女一号是她不是她噢!
而且,这个女一号做人挺失败的,做鬼还很幽默很成功。
啊,对,我说的女一号是男主的前任女友。
本来嘛,遇人不淑之后顶多感叹一下自己运气背眼光差,把对方该甩多远甩多远就行了,最好甩到十八层地狱让厮永世不得翻身。
可是我们的女一号咧,偏要玩玩非死不可的地下情,玩够了还不放手,继续扮人鬼情未了。
幸亏她扮了,于是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辉煌人生啊——哦,鬼生!
女一号同学日以继夜地陪着我们的男主,眼见着男主有了新欢,大概觉得没什么,新欢一定是炮灰。
可是喔,这个不知死活的男主居然在车上对着新欢玩深情,于是,女一号吃醋了,要给自己找点存在感——于是,飞到车前,吓你们一跳。
啊,不知道是她故意的,还是新手上路没有掌握好,这一吓就吓变了味。
但是我们的男主果然没有让她失望,迅速将这个玩笑变成了肇事逃逸。
这么一来,女一号开心了,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比如,在影片的后半段,男主开车的时候女一号就跟他玩飚车啊。
你不是开得快吗,我飞得也快,边飞边跟你打招呼——待玩够了,直接飞到挡风玻璃前:呐,你开得真是太慢了!
事实证明,女鬼的醋劲真的很大。
又比如,女一号见炮灰新欢睡着了,想来跟男主再续前缘。
首先呢,掀被子,然后呢,爬上床(原来这片这么香艳啊!
)。
这时候男主又开始不知死活了,他居然开始猛烈地摇晃炮灰新欢!
于是,女一号又吃醋了,先消失一会,稳定一下情绪。
这么一稳定,幽默感又战胜醋劲了:首先,扮扮蜘蛛侠在天花板上玩倒立,然后咧,鬼打墙这种基本款也玩玩嘛,反正没事干不是吗?
终于,炮灰新欢彻底炮灰了,女一号开心了。
男主问:你在哪呀?
女一号心想,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于是男主拍呀拍,女一号骑在男主肩膀上笑得很开心。
正开心之际——啊哦,不小心被拍到了噢。
没有关系,我蒙住你的眼,不让你看,不让你看,就不让你看~什么实验室里的怪女生啊,什么孤单不合群啊,人家不是挺萌挺捉狭的吗??
顺便再多扯一句,看到一篇影评说这女鬼很善良,绝不滥杀无辜——真的,她真是女鬼中的楷模噢!
最后再来点小观后感:1、其实这片也是佳能广告片;2、拍立得相纸好贵的,不要这样浪费好吧,看得人肉痛啊!!
3、几个蒙太奇很赞,好几个反打也很漂亮;4、人妖那镜头太幽默了!
5、炮灰女主至少在发现真相的那一段戴了个十字架,十字架下面的挂件疑似佛牌?
真是多种文化和谐共存的典型展示啊~
别总整那音乐吓人!大哥生命力真顽强 摔两次都不死!
猜到结局啦
评价有点太over了吧,居然还有人说是看过的最佳恐怖片。看得我好困,而且男主长得太偶像,很出戏。
27 Apr 2013。我了個去昨晚靈光一閃倆人搬張椅子湊在宿舍看鬼片 挑了這部 無聊到跟什麽一樣 身邊閨蜜一直時不時驚呼捂眼睛 整一部就像和諧社會主義下的片 好端端的鬼片弄個主旋律弘揚 所謂害怕點都在“哎喲他怎麼突然就把一張臉dui向你”這應該被標記為噁心片不是鬼片。
不愧是泰国第一力作。先看的美版翻拍的再看的这个,觉得这个好厉害,原版就是好看。
做了坏事,我就让你生不如死。我会不停的折磨你,折磨你……
扯淡
我觉得到最后我真的觉得恐怖了~~~剧情设定真的蛮不错~~至少我确实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没那么恐怖
泰鬼片典型,先看的美版,泰版就看的没精神
如果这都不算爱。
被严重剧透了了
原来我看过啊,- -,跟师大男看的嘛,就结尾吓人点吧。
没有想象中的恐怖。。。
情节设置上不算是有新意,但是惊悚效果上却有韵味。特有的泰国恐怖片味儿。
现在看来有点俗套,但在恐怖片历史上可以列入佳作名单了。
我只想说 男主角好帅!哈哈哈
当所有桥段都用完时,影片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给好评的那些人,你们都怎么想的?
我承认,这片把我吓到了,现在还心有余悸,恐怖之外的那个故事有颇为感伤,覆水难收,唯有鬼上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