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

Maestro,大师风华:真爱乐章(台),伯恩斯坦,大师,Bernstein,Rybernia

主演:凯瑞·穆里根,布莱德利·库珀,马特·波莫,玛雅·霍克,萨拉·西尔弗曼,约什·汉密尔顿,斯科特·埃利斯,戈登·格里克,萨姆·尼沃拉,米利亚姆·肖尔,Alexandra 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音乐大师》剧照

音乐大师 剧照 NO.1音乐大师 剧照 NO.2音乐大师 剧照 NO.3音乐大师 剧照 NO.4音乐大师 剧照 NO.5音乐大师 剧照 NO.6音乐大师 剧照 NO.13音乐大师 剧照 NO.14音乐大师 剧照 NO.15音乐大师 剧照 NO.16音乐大师 剧照 NO.17音乐大师 剧照 NO.18音乐大师 剧照 NO.19音乐大师 剧照 NO.20

《音乐大师》长篇影评

 1 ) 没必要拍啊,也不紧迫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里面娜塔莎对于阿辽沙曾说过类似于“你无法要求他心灵已有的之外的东西”的话。

片中Felicia也有类似的感悟,只是想得不如娜塔莎简单和通透,她以为她能从他那获得的东西已经足够,但岂知此一时彼一时,人会变,想法会变,她可以接受但孩子们有他们的需求。

所以她在病重之后的想法是有说服力的:生而为人要有能共情他人的能力。

开头的引言说“A work of art does not answer questions, it produces them; and its essential meaning is i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ontradictory answer."--Leonard Bernstein. 说得倒是挺对的,但我深深怀疑的是,音乐家本来就是偏向感性的创造者,片中呈现出的伯恩斯坦又是一派热闹喧腾,他在另一端如何把弦拉紧从而体现出这种张力。

整个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拍也行。

如果仅仅是展现这人的一生,似乎也没挖掘出什么,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不说俗套吧,但也是有过的没什么特别,要拍也不急在一时。

相比一流的传记片比如奥本海默还差得太远,基本没看到什么存在意义。

这两年尤其对某些电影人产生些奇怪得念头:他们是那么执着地、投入地要挖掘某个人物得深度,或者身先士卒地倡导某种理念或者勇气正义,但对身边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却无动于衷中,比如俄乌战争。

这就让人对作者得热情与真诚产生别扭得感情,他们所撕心呐喊的那些,眼下并不急迫啊。

演员相对于音乐家通常就要更有规范一些,Felicia也算是个有想法的女性。

让人好奇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她步入中老年之后,看到自己的下一代们各种耍帅卖萌抖机灵,究竟是心中充满了慈爱的喜悦还是不耐烦不动容,尤其是在身体难以负荷的情况下。

如果是前者,是因为亲子关系让她区别对待吗?

有一点值得说一下,但以后再展开吧,就是很多领域大师消失了。

布拉德利库珀是不是在美国观众那里挺有魅力的,好像有这么个印象。

但看他将本来很短得镜头就能交代清楚,但为了让情绪冲上登峰硬是奋力演出了整段指挥,然而有并没有把情绪带动起来,就觉得也挺没必要得。

 2 ) 一点想法

首先我觉得这部片子挺好的,很艺术,而且感觉也讲得挺明白的。

我个人认为的重点不是纠结在lenny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上,也不是Lenny和Felicia的婚姻上,而是Lenny个人对于稀有的追求。

我认为他们的婚姻是开放式的,这是两个人早就同意的事情(结婚前),所以中间出现的Tommy对于Lenny来说不是出轨,这也不是他们婚姻的矛盾点。

真正的矛盾点应该是Felicia所说的“恨和愤怒”。

在Lenny的中年时期,他办party说自己创造的作品不够,这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他也时常觉得很抑郁,特别伤心,这种伤心让他没办法创作,(Felicia说的“summer doesn’t sing in him”)。

这都是他对自己的不满意所造成的,他的野心和雄心壮志可以让他同时成为很棒的指挥家和作曲家,但是同时也让他更加不满意,对于自己追逐的目标感觉不够,有更多想完成的事情。

这种情绪也让他逐渐忽视了家里面爱他的人,他的孩子,妻子。

所以Felicia会说他的责任不够并且Lenny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他们都觉得很累。

但是这种对于世界的不满意,一种愤世嫉俗,hate,都是激励他创造的动力。

还有一部分的hate也是来自于感觉不够自由,不完全是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度,应该还有一部分是他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他的才华,都欣赏他,但是很多人都是嫉妒他的,甚至想害他。

他感觉不够自由。

后来Felicia的离开让他意识到的事情是他没有办法真的很自由的活着,即使是没有了异性恋的对象,他对自己的不满意是不能完全消除的,社会给他的压力就更不可能了,他的恨意根本就没有被消除,而且他之前的发泄也是错误的,很伤害人的行为。

并且家庭这个已经成为他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他没办法完全抛弃,他是真的很爱他的孩子们,愿意做出这个牺牲与退让,把事业的一部分奉献给家庭。

所以后来电影中给了很长的镜头展现他指挥的一场交响曲(我对音乐什么都不懂,没有办法分析出任何东西),Lenny的神情是投入,专注,狂热的,他好像又找回了他的summer,这种热情与发自内心的骄傲和满意是他对自己的和解,他和自己的野心终于达成了平衡,这也是Felicia又和他在一起,的原因,他没有hate了。

电影结尾处,他和他的学生暧昧,并且说自己找回了summer,虽然和以前比不是那么热烈,但是足够支撑他继续纯粹的活着,热爱音乐和他的作品所展现的就是这个主题,不是被野心支配的自由,而是在自由的创作中展现了野心。

 3 ) The True Maestro here is Bradley Coopers Ego

What I was not expecting was this collosal, stupyfingly disappointing shell of a movie. Rather than try to tell coherent story or reveal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 somewhat overlooked but important figure, the creator behind this dismal effort--and that would be Bradley Cooper himself--decided to give us a turgid arrangement of seemingly random, uninteresting scenes that ultimately had nothing of interest to say about the character portrayed. Sure, it had the veneer of being technically polished, with lots of aging makeup in play and actors--Bradly especially--amping up their performances to Oscar-worthy levels. But there was no story, and even worse, no sense of engagement with the primary characters.It's like the camera set ups were deliberately planned to make the actors seem as remote and off kilter as possible. The events were random, the dialogue empty, banal and uninformative, the accompanying music frequently distracting.Overall, it was just such a "look at me, act, direct and write" vanity piece for Bradley Cooper that said far more about him, and his outsized ego, than it did about the long deceased and sadly overlooked subject that the film purports to be about.Maestro is a textbook example of style over substance, vanity over generosity, pretentiousness over authenticity, cinematic form over narrative function.

 4 ) 古典音乐与自由恋爱——《音乐大师》

古典音乐与自由恋爱——《音乐大师》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音乐大师》。

片名 Maestro / Bernstein (2023),别名大师风华:真爱乐章 / 伯恩斯坦 / 大师。

在布拉德利·库珀的这部传记片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最为传统的叙事方式,导演通过标准传记片的熟悉比喻和线性叙事,讲述了一位定义一代人的艺术创新者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故事。

影片讲述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他的妻子费利西亚·蒙泰莱格雷·科恩·伯恩斯坦(Felicia Montealegre Cohn Bernstein)长达26年的婚姻。

两人之间的爱情、信任、矛盾和分歧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布拉德利·库珀执导并主演传奇作曲家和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呈现了一部视听盛宴,尽管技术上令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在情感层面却差了点儿劲。

影片的剧本遵循了一种我们熟悉的叙事方式:事情如此这般发生,接着事情这般如此展开,然后事情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种线性叙事方式,在结构上显得完整,却难以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归根结底,这部电影和许多传记片一样,陷入了同样的困境,拍摄目的就是瞄着获奖去的,在展现一个广为人知的人物的生活时,过于追求表面的呈现,而忽略了人物的深度和复杂性。

起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考虑执导这部电影。

在布莱德利·库珀向他展示了《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的早期剪辑版后,斯皮尔伯格在欣赏完这部电影后,走到库珀身边对他说:“你该来执导《音乐大师》。

”最终,斯皮尔伯格执导了《西区故事》(2021),库珀则执导本片。

库珀精彩诠释了伯恩斯坦这一角色,精准捕捉再现了这位音乐天才内心潜藏的偶尔冷酷与深深的苦闷情绪,并将这些情绪投射到他妻子身上。

尤其是,他安抚女儿的场景:面对流言蜚语,库珀竭力向女儿保证一切并非真事。

当女儿表示释然的那一刻,库珀脸庞上悄然闪过的微表情宛如一次内敛的情感爆发。

《音乐大师》另一个优点在于,它大胆而独特地聚焦了那位在时光流转和辉煌事业背后逐渐褪色的女性——菲利西亚·伯恩斯坦。

凯瑞·穆里根赋予菲利西亚坚韧而不凡的生命力,她以个人生活的巨大牺牲默默坚守在家庭与爱情的前线,却在无情的悲剧面前被世人遗忘。

若要说不足之处,就在于对菲利西亚社会活动与政治立场的相对淡化处理。

她不仅是一位反战积极分子,更是对黑豹党抱持同情与支持态度的进步人士,这部分内容在影片中的缺席。

从美学角度来看,《音乐大师》无疑是视觉与听觉均很出色。

电影中的摄影、服装以及制作设计都精妙绝伦,将伯恩斯坦生命中40多年的时代变迁精准地呈现出来。

影片以伯恩斯坦夫妇在1946年的一次聚会上相识作为开端,五年后他们结为夫妻,随后生动描绘了他们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婚姻历程,以及他们在1978年费利西亚去世前的婚姻高潮与低谷。

尽管他们早年的生活是以优雅的黑白影像呈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的色彩逐渐变得鲜艳且充满颗粒感,这标志着他们关系的成熟与变化,颠覆了人们对一对夫妇“蜜月期”的传统想象。

布莱德利·库珀坦言饰演伦纳德·伯恩斯坦难度很大。

伯恩斯坦作为一位卓越的音乐家和指挥家,必不可少的就是拍摄指挥镜头。

无法做到全部展现,布莱德利·库珀决定专注于一场演出,那便是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

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这一作品,他花费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深入研究如何指挥21分的音乐,学习如何在指挥中展现出伯恩斯坦独特的风格与情感。

伯恩斯坦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在那个时代,有时即使拥有如此出色的才华也要面临着无法逾越的阻碍。

在他结婚之前,伯恩斯坦若想指挥管弦乐队,则被迫改变自己的犹太姓氏,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身份。

此外,伯恩斯坦担任指挥的职位,也需要他过上没有瑕疵的私人生活。

这部电影也印证了一个历史事实:费利西亚·蒙塔莱格雷早已知晓他的性取向,并选择接受这一事实。

尽管伯恩斯坦一生都对男性有着深深的吸引,她仍然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共同面对世人的目光与议论。

在他们结婚不久后,费利西亚曾写下一封信,坦然地承认并接受了伯恩斯坦的同性恋身份。

她在信中暗示,他们之间的婚姻是一种特别的安排,给予了伯恩斯坦充分的自由,让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情感与欲望,没有内疚,没有忏悔。

这封信在伯恩斯坦去世后被他们的子女发现的。

在那个时代,双性恋的身份被视为不道德和可耻的。

伯恩斯坦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他还经历过痛苦的“转换疗法”,试图改变自己的性取向。

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古典音乐的颂歌,更是对自由恋爱的颂歌。

伦纳德·伯恩斯坦与费利西亚·蒙塔莱格雷之间的情感纽带被刻画得如此动人,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传统框架、崇尚个人自由的爱情理念。

他们的关系宛如一首未经束缚的交响曲,每个音符都流淌着对彼此无尽的理解与尊重,他们共同演绎了何谓真正的灵魂伴侣。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强加限制对方的人生哲学,携手共舞于人生的广阔舞台。

线性叙事显平淡,人物内心欠雕琢,重现时代之变迁,讨爱与自由边界。

 5 ) 是不是刻意把大师往平凡了演呀?

极有天赋。

几乎没有呈现他有什么努力。

生活的日常也很接近大家的邻里。

可能对交响乐指挥家这一行太过陌生,所以在他教徒弟这一段落,调整了徒弟的一些细节,让徒弟指挥了几遍,然后自己又指挥了一遍。

似乎都有细微的差别,可这些差别能造成什么结果的不同呢?

搞不懂。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

主演们的呈现挺好的。

总觉得编剧把故事相对编得平淡了。

说不上来那种感觉,就是缺少一些闪亮。

 6 ) 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大艺术家的人生,注定是身边的人或者成为炮灰,或者成为蜡烛,很少能够成为阳光。

这次的作品,各种要素齐备,讲述指挥家音乐家艺术家的一生,但是自己更加关注的是,他这一生到底爱的是谁,是自己的妻子,还是自己的友人…其实如果是多年前自己对于这个话题反应会更加激烈,但是如今自己倒是对于这种话题的中心人物,会多一些理解和耐心,人啊,终究是会变得…有的时候,不做出选择,我们就拥有了最为有利的道德地位,一切的背德感,一切的罪孽,仿佛都是对方的,如果能够哄骗了自己的良心,更加可以高枕无忧…有的时候,如果一生奉献给了更加高层次的存在,那么情感也许从来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个时候,爱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也就更加不重要了…有的时候,也是最为沉重的模式,那就是,想要家庭美满外人艳羡,又要彼此理解相互支持,这个时候,会不会有些贪得无厌了呢…总得来说,库珀大帅哥的命题作文,冲着各种学院奖项量身定制的"八股式"作品,虽然画面色彩演技都属于上乘,但是每一种主题都是软绵绵的没有触及核心,不单单是求全责备丢失重点就可以解释的,更多的是没有彻底剖开人物内心去给观众了解的勇气,anyway看到孔雀和库珀两位帅锅的互动戏份,也算是很养眼就是了,个人评分8.6分,推荐指数四星。

 7 ) 【水库,你还是回炉重造吧】

总结起来,水库并非一无是处,但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远远没达到奥斯卡的水准。

他不值得的任何奖项!!!

不要说童姥了,随便选一个稍微会演戏的女演员都能吊打水库(真的不知道怎么有人夸得下去的... 这部电影这的浪费了童姥的演技!!!

) 导演方面,片子唯一的亮点就是开头的几处转场和一些拍得不错的镜头。

除了流水账问题外,整部片子的割裂感也很严重:伯恩斯坦的艺术家身份被当成了背景板以及书库自恋的表演场地;片子重点刻画的“爱情故事”中间最关键的一环——伯恩斯坦的身份纠结,缺失了!!!

而这一点是推动他跟费利西亚感情进展的主要动力,从开始的“满眼都是你”到最后的“两两相望,唯余失望”的转变是一定要有这一层的解释的。

然而水库就只是草草的描绘了出轨这个现象,并没有挖掘其背后的动机(伯恩斯坦究竟爱谁?

他的最爱是谁?

他的艺术家身份和他的情感观有什么关系?

),你既然都把重点放在了感情线上,你又草草了事,你想干什么???

到演员,水库不是没有演技,但问题是,他只会大开大合的外放型演技(影片当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前半段的笑,但问题是,他就连笑都能表现得很油腻,让人倒胃口...),一到需要表达细腻情感的时候,他就马上“现出原形”,暴露出他不会表达情感的短板(可以看一下他跟孔雀告别的那一段,完全没有演出离别的伤感和不舍,反倒是妄图用尬笑来蒙混过关,戏份少的可怜的孔雀就这么惊鸿一瞥,演技也好过水库)。

反观童姥,她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说,除了大家有目共睹的结尾抱着女儿哭,说着心目中的小小的愿望的高光时刻;她在前面和妹妹对话,不经意漏出的那种落寞和不甘,以及开头那种“满眼都是你”的怦然心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童姥的眼睛是会说话的!!!

(水库你好好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说话的吧,他是快到结尾的时候才多了那么几个“正常”的镜头!!!

) 最后再吐槽一下这部片子的台词:矫揉造作。

因为水库灾难式的演技,他在荧幕上呈现的并不是一个艺术家,而是一个油腻自恋狂,因此那些台词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得非常古怪,就像是小孩子偷穿了大人的衣服...

 8 ) 《音乐大师》短评

本片在名义上是美国传奇音乐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传记片,不过,本片几乎没有展现作为音乐家的伯恩斯坦在音乐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是将故事的重点聚焦于作为同性恋或双性恋的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这样的内容安排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整部影片却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且看得人精疲力尽,更糟糕的是,观众们在看完本片之后仍然不太清楚伯恩斯坦是个怎样的音乐大师(Maestro),也并未觉得对伯恩斯坦有了深入的了解,电影中的伯恩斯坦能够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他烟不离手,几乎一直在抽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知道布莱德利·库珀导演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不知道他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什么,难道是想说虽然伦纳德·伯恩斯坦是同性恋,但是他的真爱依然是他的妻子吗?

除此之外,本片的画面形式也略显做作,本片的主体部分是方画幅,而开头和结尾却是正常的16:9的画幅,另一方面,本片的前三分之一(伦纳德·伯恩斯坦的青年时代)使用了黑白画面,但是后三分之二却变成了彩色画面,这种做法实在是有点刻意并且毫无意义,库珀导演有什么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吗?

 9 ) 艺术大师就该孤独终老

艺术极重天赋,奈何天赋不持久,灵感不常有,于是需要不羁的自由与放纵的爱欲持续供给创作燃料,如果这逻辑合理,就注定与婚姻契约相悖,所以艺术大师越渣越是负责任的表现。

无论男女,见一个爱一个,对艺术有产出,对世界有交代,万不可择一人终老。

历史人物传记是历年奥斯卡的命题作文,去年是加菲的《倒数时刻》,今年是布拉德库珀自编自导自演音乐大师伯恩斯坦的一生,大笔墨写妻子菲利西亚在“懂事”成就丈夫与自己内心摧枯拉朽之间的苦痛挣扎,不如多给些伯恩斯坦的视角,艺术造诣的自我实现与情感背叛的自我批判,这之间的落差应该更具张力。

看电影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被动接收一些明知道好但总也提不上日程的东西,比如古典音乐,比钻石恒久远,却离你并不远。

所以无论剧情如何,都有一星是给配乐的,权当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观影了。

 10 ) NYFF61观后感

在伯恩斯坦大师执棒的nyphil演出场馆北美首映,伯恩斯坦的子女到场并且给我们介绍了影片,意义非凡。

男女主的表演非常喜欢尤其女主演的太棒了,现场杜比音响效果绝赞,音乐听的好爽。

故事没有聚焦大师伟大的音乐生涯而是把目光放在家庭生活上。

可惜感觉故事有些散稍微有点流水,不过全程还是聚精会神,值得一看。

《音乐大师》短评

这部电影打破了凯莉穆里根从来没演过烂片的记录…

6分钟前
  • Dublin苍穹下
  • 较差

大师不大师的吧咋也不懂。这片是咋入围最佳影片的?

10分钟前
  • 小煎
  • 还行

"A work of art does not answer questions, it provokes them; and its essential meaning is i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ontradictory answers."

14分钟前
  • Février
  • 推荐

3.75布萊德利庫柏相隔5年的第二部自導自演作,相比前作空間調度大躍進,開場從閣樓直達表演大廳的一鏡到底設計令人驚艷,前40分鐘的黑白影像復古又迷人,沉浸感極佳,成功將觀眾拉回古典好萊塢時代,後面故事轉彩色便不再驚艷,但仍舊有幾場戲的鏡頭設計極佳,傳記片時常會犯的流水帳問題,利庫柏適時透過年齡層跨度,減緩流水帳之感,敘事上的把持能感受到相比前作的進步。表演上凱莉穆利根極佳,費莉西亞三個年齡層的跨度,穆利根演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心境,相比之下利庫柏表演上仍舊難以擺脫自溺之感,只剩逼真的妝髮能凸顯李尼在各個年齡層上的轉變。難說利庫柏這樣拍能完全讓人認識李尼這個音樂大師,但是他的複雜、迷惘、矛盾是能讓觀眾理解的,藝術是矛盾的,人的內心也是矛盾的,藝術跟人心一樣都難以用理性對待,可以視本片為男版塔爾。

16分钟前
  • Puff
  • 还行

自我感觉未免也太良好,角色本身和Cooper都是,难讲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多情我惆怅全世界陪我认同自我,倒是也好好拍一下怎么就大师了。

19分钟前
  • 较差

其实逆取向结婚换位思考下很好理解。假如这社会只同性才正常,异性反常。喜欢异性的都要装喜欢同性,公众人物经营形象要挑合适的同性结婚。婚后看到悦目异性忍不住想打扮接近,会令同性伴侣十分敏感:你看他/她作甚?还要对子女解释、照顾公众形象,讲话注意舌头、莫泄天机。如此过二三十年,难道不该来一桩事先张扬的跳湖案?不过,这种杰出人物的生活重心肯定是工作,这个较难影像化,因缺乏激动人心的故事性。重心放在“幕后”家庭感情生活,作为“传记”略重心偏移。除非感情生活是他(某阶段)极大灵感源泉之类。两位演得很好,但火花别扭。基于剧中关系,许正是想要效果。穆里根属于我特别不中意的长相,这部戏才得正视。演出了优雅、苦处和善意。两人争吵一幕,她争吵重点竟是“这么多年爱一个不爱和不接受自己的人”,如此善意,令人印象深刻。

22分钟前
  • 闻人林
  • 推荐

一部maestro wannabe拍出来的电影的感觉…

24分钟前
  • 奥利奥leo
  • 较差

看过留痕

26分钟前
  • ajiang8081
  • 还行

--

30分钟前
  • R
  • 推荐

8/10@ Regal Majestic虽然看起来更像是卡拉扬在学伯恩斯坦指挥……但是能把这个故事放在大荧幕上真是太酷了。Bradley Cooper 剪辑和拍摄还是挺牛逼的,从 A Star Is Born 到这一部,未来出的任何片子应该都可以无脑冲!LSO马二那一段是对音乐最好的致敬。

33分钟前
  • 庸爻儿
  • 推荐

美国电影应该开一个新genre:用力过猛冲最佳男女演员的假先锋电影

34分钟前
  • Kinbote
  • 较差

@picture house southampton, with Lucy. 十一点看完,一起从海洋村走到了cenotaph乘公交,完美的夜晚!影评?此处无影评,我们已经在路上聊过了。

38分钟前
  • 钱自由
  • 推荐

2023最后一部电影

41分钟前
  • 晴晏
  • 还行

这导演水平怎么一点进步也没有,当然剧本也有很大问题,浪费了穆里根这么好的表演。打破第四面墙这种东西,用一次得了,用那么多次只让人觉得可笑,两人吵架那场戏如此重要给个大远景真不知道要干嘛。

46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作品整体非常工整,Bradley Cooper这两部看下来竟然有点学院派导演风格的感觉,叙事节奏很平稳精准。故事跟A star is born只能说各有千秋吧,Carey Mulligan的精彩表现确实给影片增色许多。

51分钟前
  • Po1arBear
  • 推荐

究极自恋狂,Bradley Cooper大概是只看了维基百科和Youtube上部分关于Bernstein的东西,盲人摸象拼了个没啥音乐在场的音乐家传记,Carey Mulligan好,马二作情感招魂仪式好,但也都算是某种作弊手法。

53分钟前
  • 一文字秀猫
  • 较差

化妆和镜头真不错 凯瑞穆里根何时能拿小金人啊

5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2023年了我还浪费我这宝贵的时间看这么老土的东西,传记、爱情、戏说四不像,隔壁《塔尔》教你做人!

57分钟前
  • 阿莫多瓦特了
  • 很差

库伯:我对这个故事没有兴趣,我只是想要奥斯卡,必须削尖脑袋拍这个命题作文。剧本连情节都没梳理清楚的感觉,没想好好去探讨同妻和婚姻,女主有演技也无处发挥,片子完美避开了任何可以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就是那种拍给异性恋看的同志片。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在瑰丽之下透露出人性无尽的复杂和矛盾,使人想到Jean Cocteau的作品,虽然当前评价似乎不佳,但我相信在之后的影史中它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浩瀚的素材里,电影惊人地抓住了认知Bernstein的关键,即“作曲家/创作者”和“指挥家/表演者”两种人格的并存,这解释了他涉猎广泛的职业生涯、他华丽而充满戏剧性的现场指挥风格、他在音乐上的天才、他相悖的性取向与婚姻选择、他为妻子带来的幸福与痛苦,在这里,Bradley Cooper其实回到了他在一个明星的诞生中就在关注的问题,即artistry和showmanship的相吸与相斥。电影的硬件部分也是无可挑剔,几处歌舞风格的场景非常惊艳,因为在伦敦南岸中心的音乐厅观看,声音效果也相当好,现场很多观众都被打动落泪,是相当令人难忘的一次观影体验。

1小时前
  • Viole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