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痕如诗
Inimi Cicatrizate,受伤的心,少年诗人的心疤(港),心痕如诗(台),Scarred Hearts
导演:拉杜·裘德
主演:谢尔班·帕夫卢,Alex Bogdan,加布里埃尔·斯巴修,伊凡娜·穆拉德诺维奇,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伊林卡·哈特纳,索非亚·尼古拉斯库,Damian Victor Oancea,达娜·沃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语言:罗马尼亚语,德语年份:2016
简介:灵感来自罗马尼亚作家马克斯·布雷赫的同名自传式小说。故事发生在1937年,20岁出头的男子伊曼纽因患脊椎骨结核而终日待在黑海沿岸的一家疗养院里,全身打上石膏,动弹不得。在这期间,他与另一位病人索兰芝相爱,这里的病人们虽然身体在慢慢枯萎,但思想不肯屈服,他们谈论文学、哲学与历史,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1939年,这本..详细 >
别具特色的圆角画幅,精妙绝伦的摄影技术,唯美动听的古典配乐,四处都散发着一股文艺的古典气息,让人在不觉间便沉迷其中。黑屏时的字幕像是被隔绝的人生篇章,让观众停下来感悟和思考,一种有趣且生动的尝试。有一种万事皆为虚无的感觉,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纵使生活如此艰难,也不能阻止灵魂的舞动和肉欲的泛滥,被囚禁的是肉身,活跃着的是灵魂。掺杂着欢乐元素的悲剧故事,死亡不是他一个人的结局,而是宏大历史篇章中的一个微小片段,不易察觉,就像那颗受伤的心一般,一声不响的诞生,悄无声息的离去。
"我们病得这么重,不应该担心中产阶级的道德问题" 病床成了哲学温床 疗养院是诗人伊甸园 电影节盲看的 惊喜
因为多为固定镜头,很多剪辑都会有痕迹,甚至有跳跃的感觉。但无疑镜头是美的,不得不说打着石膏啪啪啪的两场戏是唯二的高潮了。诗人果然是独立于男人女人之外的另一物种!
很乏味
“我们已经病入膏肓,就不必考虑中产阶级的道德问题了。”生病是一种契机,一个喘息。爱情终将会消逝,生命也一样。
罗马尼亚少年维特之烦恼
风景太漂亮了
4.3吧,深度体现不出来,但本来也是青春片 没法太整体太深入时代,只能深入个人 情感 和诗歌的浪漫。画面真好
躺在病床上,读书,说笑,调情,做爱,躺在太阳下,躺在海边,躺在冬天,躺在墓园里,墓碑上的癣,笑脸,鸟鸣嘤嘤。
构图美镜头美,战争时代的医院戏,没有苦大仇深,却看到了狂欢之后的悲哀。二刷直接五星。
2018005 二星还行
一个不太有趣的爱情故事,拉杜裘德也证明了自己拥有布景精美,拍摄令人赏心悦目画面的能力,但可惜这种与当下完全没有联结的故事很难打动我,依然还是碎片化的,单场固定长镜头,但用纯文字断开画面挺影响连贯性
潮水一般的生活220521 电影中心
圆角画框和极美的大景深4:3构图,频频出现在画面正中的镜子和只能向远方一个方向延伸的局限空间,同一个镜头中见证病房里阳光的自然变化,甚至无需配上诗篇也会有促人看向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
诸位,路上小心。#siff2017
就着这么美的疗养院,谈情、读书、喝酒、假装跳舞、听音乐、晒太阳、写诗,躺着,夏天海边的暴风雨,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诗人怎么就死了呢?到底玻璃心比较容易死于心碎还是黑海疗养院是个黑店,诗人好可爱,哈哈哈。
一个不起眼的故事,在浓重的油画版的画面包裹下,以及形式感较强的镜头语言画幅比例中,变得别开生面,记忆犹新。
以年轻诗人的沉疴侧写法西斯主义在罗马尼亚的兴盛等战前史实。炫技不仅体现在布景用光调度,张口就来的典故显然能触到一些观众的G点,直接让角色大段诵读作品原文更体现导演的自信,后作中也有承续。
两分都给灯光 构图 色彩 造型 语言有时候太细碎容易开小差
电影的拍摄方式很有苏联电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