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拖到2020选举国会确认这一天看完,比较完整的还原了科米的A Higher Loyalty,这真的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传记,他在餐厅遇到还不认识他的员工问“Director of which department?也拍了哈哈哈,到邮件门和通俄门,书中和川普单独吃饭的经典场景很还原了,对于一个缺乏political instinct又非常坚持原则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如何权衡如何不犯众怒每一步都很艰难,临近大选前重启对希拉里的调查,内部会议员工的分歧妻子的恳求女儿们的偶像,客观上或许真的影响了大选,可科米说他要tell the truth,如果如果,科米没那么坚持,2016的结果会不同吗?这个世界是不是也会不同。还是很棒的,期间数次泪目。
新闻编辑室里McAvoy说过一句you know why people don’t like liberals?because they lose.本剧很好的展示了这点 剧集本身其实没什么可聊的或者说我不太满意但又不想批评 就这样吧
头晕 眼花 心不在焉
从邮件门到通俄门,故事的脉络陈述很《建国大业》,那些事情的细节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不管影片的内容是真是假,但导演选择表现的主题还是喜闻乐见的:本本分分还有点威望的打工官遇到了这样的领导就得认命。
挺好看的,但是只能打三星。属于看似说了很多,实际啥也没说的那种,过于浅薄,人物很脸谱化,扮演奥巴马和川普的演员令人难以忍受,劣质的parody. 唯一能让人思考的就是描绘出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即使希拉里是crooked,川普依然是死亡选择。很想看看几十年后文艺作品对川普的描绘
真不知道该以如何的心态来看这些明显是黑一方而编剧出品的剧。就…不喜欢吧,和真相无关,和演员表演无关,也和川普无关,也和希拉里是个女的无关。没有戏剧,都是工具。没意思。那句“你不知道你女儿若能看到希拉里当美国第一位女总统时会有多么激动”的台词简直无耻,现实里官方都出97个性别了,大漂亮早晚被自己这套贴标签系统整死。
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人心。
一部洗白情报界艳星和希婆的短剧,内容和时长都完全可以作为电影上映。说到底,科米低估了Trump,高估了他自己。
道德感太强的人,在政坛很难生存。“法律的终点便是暴政的起点。”警醒时代。“当前政治气候的毒害性”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了。能对美国在位的总统如此大胆直接批判的影视剧,不多见。
拖延症拖到2020选举国会确认这一天看完,比较完整的还原了科米的A Higher Loyalty,这真的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传记,他在餐厅遇到还不认识他的员工问“Director of which department?也拍了哈哈哈,到邮件门和通俄门,书中和川普单独吃饭的经典场景很还原了,对于一个缺乏political instinct又非常坚持原则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如何权衡如何不犯众怒每一步都很艰难,临近大选前重启对希拉里的调查,内部会议员工的分歧妻子的恳求女儿们的偶像,客观上或许真的影响了大选,可科米说他要tell the truth,如果如果,科米没那么坚持,2016的结果会不同吗?这个世界是不是也会不同。还是很棒的,期间数次泪目。
不被己用必摧之,这不就是全人类共同达成一致的职场老套路嘛?牵扯上政治又怎能幸免? 1269
自大傲慢而不自知.将政治的失败缘自反对党和敌国.视角乏味且大概率失真.人设简陋。
指向性明确
还是黑的比较刻意,没黑出新意。冲杰夫丹尼尔斯加一星
左胶洗脑教材
就那样吧
再次说明关于特朗普的一切都是场闹剧,所谓的法制在错误的人手里也变成了闹剧
workaholics make soulless choices
16年大选前,希拉里爆发邮件门事件,联邦调查局在大选静默期却调查此事,影响大选结果,男主就是联邦调查局局长,原著就是他自己写的,讲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很有为自己开脱的意味,第一集主要是事情经过,第二集是事情对自己影响,主要是诉苦,第二集的篇幅比第一集长。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还是可以,虽然没什么叙事技巧,但是节奏还是很稳,7.2,把川普黑的有点惨了
《科米的规则》,这是美国版的「时代报告剧」啊。没过去多久的真人真事,就这样热乎乎地端上来了。没想到,在好莱坞影视剧中的大反派——FBI,在这部剧中成为灯塔国最后的底裤,然后被「懂王」全部扒掉。像是给川普竞选添堵的作品,但好像没有什么卵用。
忘了哪天看完得了,12.2或者9,好像应该是周二看完的。中规中矩吧,“道格”也在倒是蛮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