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演技还是很渣啊,从头到尾一副受虐的样子,没有反差。
明明是你虐了别人好不好,后面真相出来后起码表现得邪恶点啊。
至于电影,可以看得出剧本很不错,可惜导演的编排不尽如人意。
真相晚一点揭开效果会更好。
男猪在给杀死自己朋友的凶手辩护时一点没有表现出怨恨和纠结的心态,所以当他的计划实现时却给人感觉不够畅快。
尤其是结尾很乱,导演想营造两个转折,但一个都没做好。
有些失望。
There is no client as scary as an innocent man。
众所周知,米国人喜欢看讨论法律的片子,尤其喜欢看讨论法律漏洞的片子。
比如说,当法律和正义不能兼顾的时候,一个人该选择维护法律,还是选择违反法律、维护正义?
这种选择,在法律意识淡薄的国人看来,也许是稀松平常;但对米国人来说,这可绝对是个百看不厌的题材。
特别是对维护法律的职业,比如警察、律师来说,更是如此。
我曾在“洛城机密”的影评里谈到,主角艾克斯利警官在最初的时候,坚信法律就是正义。
当上司问他,当你知道一个人是罪犯、但无法搜集到足够的证据、从而有可能导致他在法庭上逃脱罪责的时候,你是否会(在上法庭前)在背后开枪打死他?
艾克斯利坚定地说,不。
但到了影片结尾,艾克斯利选择在背后开枪,打死了大恶人。
这是全片中最震撼的场景,它代表着艾克斯利的长大、以及对法律和正义的进一步的认识。
有很多人看不到这一枪的震撼之处,看不到它背后的对人心的折磨、摧残,单单觉得这只是个“恶人该死”的结局,那我只好说,国情不同,不怪你们。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至今尚未理解,“林肯律师”的主人公米克,为何只肯为他认为的恶人辩护,他心中的道德准则是什么。
特别是豆瓣上的一些影评,说得相当的肤浅,只说了米克的模糊的善恶观念,其实这都是没看懂的表现。
米克只肯为恶人辩护,不是因为他道德感薄弱,相反,这是他道德感强烈的表现。
作为律师,总有打输了官司的日子,米克和他老爹都认为,没有比为无辜的人辩护而败诉、从而使他入狱更让自己难受的了。
最可怕的客户,就是无辜的客户。
所以,米克宁可给恶人辩护,输了没关系,哪怕是赢了,让罪犯逍遥法外了,也比让无辜的人进监狱令自己心里好受得多。
对我们来说,理解这一点是可能比较费力的。
我们要明白,法律的理想境界,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但在实际操作上,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偏向某一方。
米国法律的精神是,宁可放过一千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这句话精确的阐述了米克的道德观念,也解释了他的辩护选择。
当然啦,会有人跳出来说,让那些罪犯逍遥法外,他们会犯下更多的罪恶,伤害更多无辜的人,怎么办?
嗯,我也承认,这将是很不好的。
但我刚才说了,法律必须有所偏向。
显然,“宁可冤枉一千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也是一种选择,但它和“宁可放过一千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孰优孰劣?
我只能说,目前来看,多数国家的立法精神,是偏向于后者的。
这是本片的核心情感纠葛,理解了这个,我们才能理解米克的一切。
于是,当米克发现自己真的把一个无辜的人投进了监狱时,这对他来说,真真是最可怕的时刻。
他的负疚感潮涌般的爆发了,精神世界几乎崩塌。
他之后的行为,都是在为自己赎罪。
有人说,米克的搭档被杀才是他的动力。
嗯,我觉得吧,这也是动力之一,但远非主要原因。
单单“冤枉了一个好人”,这就足够了。
在电影结尾,我们可以看到,让米克恢复全部自信的,是那个无辜的人被释放的喜讯;而恶人入狱的消息,却并未让他有多大的反应。
他的私人司机重复说着“恶人已入狱”时,米克依然沉浸在无辜者被释放的狂喜中。
他可以继续无所畏惧的行走在黑暗边缘了,于是他再次答应了摩托党头目的请求,为一个恶人辩护。
他心甘情愿,而且主动提出免除一切费用。
这部电影有很多亮点,不过本文旨在讨论米克的道德困境,其他暂且不谈了。
男主直接让检方撤诉,反败为胜的转折点,就是当庭指出柯林斯是曾经做过伪证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影片本身故意没有说清楚,事实应该是这样的:1. 男主好友被杀,十分气愤,一心要报仇,决定检举Roulet之前的杀人行为。
但他不能自己亲自出马,这样违背了律师的原则,那只能找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Roulet的狱友柯林斯。
他让女助手调查了这个柯林斯,意外发现三个惊喜:1)这个人曾经多次上庭告发别人;2)他曾经被证明作伪证;(重要!
这点在影片这个时刻故意被隐藏,为的就是庭上拿出报纸的高光时刻,这个其实有点愚弄观众了,不过名侦探柯南里面也经常用这招,明明事实都调查清楚了,为了戏剧性,故意拖到最后才呈现出来。
)3)他在USC一个戒毒中心里面;(因为他碰巧认识一个在里面的女人)2. 于是他跑到戒毒中心,请求女人帮他一个忙,那就是让她告诉柯林斯,骗他,说检方给他们一个offer,能他们俩都出狱,那就是让柯林斯到时候出庭作证。
这里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律师骗柯林斯,骗他是检方让他这样做的;第二,要求他说谎,而且是两个谎言,说Roulet在监狱里告诉他,他揍了瑞吉娜,并且,之前还杀过另一个妓女,那个妓女身上有蛇的纹身。
这些证词,全部是男主编造的,这个可以有两个细节作证,第一,男主第一次去监狱见到柯林斯时,明确警告柯林斯不要再监狱里面讨论任何案件的细节;第二,Roulet在庭审之后,愤怒地跑到男卫生间,质问男主,为什么柯林斯会作证,这些事情是谁告诉他的(意思就是,是不是你告诉他的?
)3. 重点来了,男主之所以是冒充检方身份去怂恿柯林斯作证,原因是男主提前预判到,真正的检方,也会请他去作证,以减刑为条件,让他去做伪证!
(这点在开庭之前,在便利店里,女助手告诉他,柯林斯被传唤了,他们俩都说,太好了,可以证明他们俩是预判好的。
)那么BUG就来了。
时间线:1) 男主派吸毒女在监狱里,假装检方,给出offer,让他去法庭做伪证;2)真正的检方,给出offer,让他去法庭做伪证。
两次要求他做的伪证,是不一样的!!
男主要他检举Roulet犯了两次罪,而检方却只要求他检举本次打人的罪!
这个影片没有说,但以检方律师的出发点(只关心本次他负责的案件),和男主的出发点(既要帮当事人开脱,又要报复当事人),是完全可以合理推断出的。
另外,影片为检方律师塑造的形象,就是一个新手,一个小白,他甚至都没有搜索到柯林斯曾经作伪证的信息,那就更不会察觉到第二层乃至第N层的信息,那就是Roulet之前还栽赃过别人一次杀人罪!
你谈offer的时候,是不是要明确和对方谈,要求对方做什么,说什么?
那么第二次,检方要求他作伪证的时候,说的话,和第一次不一样,柯林斯竟然没有发觉!
也就说,如果柯林斯是个正常人,应该会发现,第一次,吸毒女找他,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因为真正的检方找他时候要他做的伪证,和吸毒女要他做的伪证,完全不一样!
而且第二次找他的人,既然要他作伪证了,我想肯定是有权威的方式,比如检方律师直接真人(或者派人,也一定是检察院的人)和柯林斯见面谈的,这远比一个拖地的女狱友,更加权威,柯林斯应该无脑相信检方律师,因此也应该按照第二次offer的要求,即,只检举Roulet这次揍人的事情,而不是说他之前还杀过人。
这就是本影片最大的BUG,这个BUG逻辑有点复杂,但十分致命,严重影响了本片的逻辑性。
The song made me dancing. The man can do anything he want cause' he already control the rule. He knew the future, he knew the man want to do. He play them like they are foolish. Better than "invisible guest". But I never fell in love with this movie ever. The style felt like "rain man". They are in the same time. And I have to mentioned "Frank" from "Shameless" appeared in this movie.
《林肯律师》。
8分。
布拉德·福尔曼导演、马修麦康纳主演作品。
接连赶着看了两部律师片,无独有偶,竟然律师的角色都亦正亦邪。
《愤怒的律师》那是正义中带着痞,而《林肯律师》则是在黑与白之间游刃有余。
马修饰演的律师米奇经常给社会底层客户打官司,名气也大到令很多人头疼,但他善恶分明。
瑞恩·菲利普饰演的年轻富有的房地产商路易斯·洛莱特找到他,受到指控强奸并杀害一名妓女,而路易斯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米奇轻松拿下这个案子,并且很容易就确认路易斯无罪的证据。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米奇发现这桩案件和他多年前接手的另一桩强奸案十分相似。
米奇的理性告诉他必须还当年误判的人无罪,而要亲手把路易斯送进监狱。
而他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也十分及时而恰到好处的帮到了他。
马修十分轻松就驾驭了这个片子,他的表演甚至让人认为他真的就是律师职业。
而那辆炫酷的林肯老爷车,真的深得我爱。
翻译:IvanHsiao / 校对:小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文章鏈接: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4411我喜欢那些讲述机智聪明的家伙与罪犯交锋中每每化险为夷的故事,我也喜欢法庭戏和古董车,因此《林肯律师》(The Lincoln Lawyer)这部包含了这三种元素的电影就深得我心。
而且和主演马修.麦克康纳利(Matthew McConaughey)搭戏的是一批非常优秀的演员,不像这年头很多惊险大片里尽是特效打造的孤胆英雄,这部电影里的角色起码有确切的对白,经历了《洛杉矶之战》(Battle: Los Angeles)这种片之后能看到这样一部片子也算是一大慰藉了。
先来说说那辆豪华的林肯古董车。
麦克康纳利饰演的Mick Haller律师就常常在后座上办公。
很明显他没有司机,结果因醉酒开车而被抓,电影里他喝了那么多酒,竟然还记得住车停在了哪儿,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他有了个司机(劳伦斯.曼森 Lawrence Manson饰),接送他来往于委托人之间,那些人大多是洛杉矶的毒贩、妓女、收赃人等社会底层人物。
Mick的特长就是帮人脱罪,有时还完全没有法律漏洞。
除非是时代戏,几十年来电影里的男主角往往青睐新款座驾。
汽车制造商也常常付钱植入广告,比如福特野马、法拉利GTO、道奇chargers之类的。
但近些年来,不少动作惊险片男主角开始改驾经典车型,或是悍马之类的奇特车型。
原因很明显——现代跑车造型大同小异,缺乏气势。
你能想象詹姆斯邦德开丰田凯美瑞么?
我开的福特Fusion有些年头了,但Mick Haller要是在它后座上办公就太滑稽了。
如今电影里唯一出镜的新款就只剩各种块头巨大、车窗漆黑的黑色越野轿车了,通常成群出现,负责尾随跟踪。
话说回来,身为辩护律师,Mick谙熟帮派,凡事谨慎,也生财有道。
他人脉广博,有个飞车族可以随时出现为他效力。
一天有位担保人(约翰.雷吉扎莫 John Leguizamo饰)带来一位不寻常的高级客户Louis Roulet(瑞恩.菲利普 Ryan Phillippe饰)——一个家住比弗利山的有钱公子,被控殴打女人。
Louis衣衫整洁、目光犀利,并坚称不惜闹上法庭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Mick察觉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我也意识到了。
要是Roulet委托金数目可观,并且确实清白无辜,为什么他会雇一个在自驾车后座办公的律师呢?
犯罪片我可看的不少,Raymond Chandler①和Ross Macdonald②的作品我也拜读过——就算Mick还没意识到,我也明白他显然被人利用了。
细节还是不剧透了。
犯罪片的细节大同小异,最大的看点还是精练的男主角,麦克康纳利在本片中就表现出色;犯罪片还需要一位抢戏的女角,玛丽莎.托梅(Marisa Tomei)就扮演了这样一位出挑的女角,她是Mick的前妻,也是他的法庭对手,而两人还维持着朋友关系。
当托梅在电影中出现时,宛如女王莅临,我只想起身行礼。
我知道为什么Lady Gaga想让她在自传片中扮演自己了,并不是因为她们酷似姐妹,而是因为每个女人和多数男人都希望能拥有托梅的动人微笑。
片中还有一些其他角色,如控方律师(乔斯.卢卡斯 Josh Lucas饰)、达成认罪协商而入狱的前客户(迈克尔.佩纳Michael Pena饰)、认为Mick奸诈的警察(布莱恩.克兰斯顿 Bryan Cranston饰)以及最有价值的角色,Mick的私家侦探(威廉.梅西William H Macy饰)。
私家侦探一角戏份不多,但梅西演得相当出彩,他演出了与Mick之间一种奇怪的熟悉感,无需过多铺垫便让人明白两人其实早已相识,这一细节值得留意。
最后的结局差强人意。
远非高明,不乏漏洞,飞车族二度出场的设置在我看来可以称得上是“神兵天降”,正验证了电影中“看似无关紧要的角色最后却发挥重要作用”这条不变法则,又将眼下的事件与过去发生的联系起来。
最后的真相让我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坦白说,就这样下结论实在太武断了。
很多犯罪故事中的桥段都已为人熟知,此片尝试在情节上有所突破,但也只成功了一半。
话虽如此,但就其本身来说,《林肯律师》实属制作精良、演技出彩的娱乐佳作。
譯註:①雷蒙•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1888年7月23日-1959年3月26日)是一名推理小说作家。
其写作风格和看法对现代推理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在过去60年间为相当多的同行所采用。
其小说主角菲力普•马罗,成为传统冷硬派私家侦探的典型。
参考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Raymond_Chandler②罗斯•麦唐诺(Ross Macdonald,本名为Kenneth Millar,1915年12月13日-1983年7月11日)是一位美国作家,主要的作品以冷硬派的犯罪小说为主。
参考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6%96%AF%C2%B7%E9%BA%A5%E5%94%90%E8%AB%BEIvanHsiao:小双:http://www.douban.com/people/wxs723/
看了一半, 有点看不下去了,总觉得不够严谨。
平时很喜欢律政剧,就纯粹的法律问题和情节有点不是很明白的地方。
譬如说当事人威胁他,他虽然是辩护律师,但是不影响他报警吧?
譬如说他们找到的证据,如果解除当事人和辩护律师的关系以后,特别是当事人威胁了他以后,不知道美国的法律是不是可以让他把知道的说出来?
我的感觉是,当事人威胁他是一个很不严谨的情节。
作为一个律师,应该知道人身威胁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如果去掉这个情节,然后调查员被杀了,那么他作为唯一知情者就会更加怀疑自己的当事人。
我感觉应该处理成他的当事人一直没有明面上和他挑明,但是律师知道了当事人知道他们知道了很多,也暗中威胁到了他的女儿这样,调查员也可以用一种更模糊的死法,难以确定是谋杀这样。
另外,要让解除客户关系这件事的逻辑关系困难一些,可以弄成他需要继续represent罪犯以获取更多的证据。
罪犯坦白地太快了,一般来说,如果律师知道你是有罪的,就会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辩护方式,总不能指望对方的检察官和警察一直找不到证据吧?
这个罪犯也应该知道,自己的作案也不是天衣无缝,为什么律师找到了,反而吃这碗饭的侦探不行。
这个剧搞得律师成了唯一的真相获得者,有点不符合逻辑。
另外,律师是不能指导当事人说谎的,我觉得就法律上来看,漏洞太多,让律师知道自己是杀人犯是个败笔。
片名:《The Lincoln Lawyer》(《林肯律师》) 年代:2011年 国家:美国 导演:Brad Furman(布拉德·福尔曼) 主演:Matthew McConaughey(马修·麦康纳 );Marisa Tomei(玛丽莎·托梅);Ryan Phillippe(瑞恩·菲利普);William H. Macy(威廉姆·H·梅西);John Leguizamo(约翰·雷吉扎莫)
洛杉矶的刑事辩护律师Mick Haller外号“林肯律师”,不是他跟从事过律师职业的林肯总统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是他继承父亲的一辆林肯老爷车。
Mick不仅跟美国总统毫无关系,相反Mick跟美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总统区别还真不小,Mick作为一名律师他的委托人大多为黑社会、吸毒分子、小混混等各种边缘人群,厮混其中Mick本身也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常常利用这些人和使用一些摆不上台面的手段挣钱。
Mick的律师业务很难发大财,他倒也满足于现状的小打小闹。
令Mick想不到的是,天上还有掉馅儿饼的事,年轻帅气的富家子弟Louis Roulet通过Mick的朋友找上门来,指定要Mick为其辩护。
看到有钱人找上门来,对于诉讼费Mick是狮子大开口,高昂的律师费没有让委托人退却,简单的案情高昂的诉讼费让Mick暗自窃喜。
Louis的案子并不复杂,他被指控殴打并企图强奸应召女郎,但Louis声称自己的清白,是有人故意栽赃他。
Mick从控方指控的证据来看,Louis无疑是无辜的,案情看起来是如此的简单,似乎不废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一笔意外之财。
为了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Mick随即安排进一步的调查,令Mick吃惊的是随着调查的一步一步的深入,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的Louis竟然是谎话连篇的凶手,让Mick更为吃惊的还不止于此,Mick在两年前曾经接手的另一桩强奸杀人案犯罪手法也跟本案有诸多相似之处。
原来两年之前,Louis杀害了一名应召女郎并嫁祸于他人。
Louis在这名可怜的替罪羊招了妓女,并且与她发生了关系后,悄悄潜入妓女的家中,施虐之后并将其杀死。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名无辜者是杀人犯,Mick基于控方掌握的证据,以及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并未从心底相信这名替罪羊是无辜的。
Mick规劝这名无辜的人,如果认罪的话,还有活命的机会,控方会同意15年的刑期,而拒绝认罪则有很大可能走上黄泉路。
这名无辜的受害者在绝望中妥协,Mick最后与控方达成诉辩交易,对于辩方和控方来说这都是省时省力省心的做法。
对于Mick来说这是一场胜利,他为一名杀人的死刑犯争取到活着的机会。
现在看来Louis重金聘请Mick原来是处心积虑的阴谋,Louis知道Mick是上一个案子的辩护人,也知道是Mick的不尽心力直接导致那名无辜的人被送进监狱,现在Louis聘请Mick作为自己的委托人,不但是对Mick的戏弄,而且让Mick知道真相却没有办法透露真相,愤怒的Mick成了骑虎难下的尴尬人。
根据美国法律,律师与委托人之间严格遵循保密义务的规定,律师不得将他从委托人获得的犯罪信息告诉任何人,除非委托人说的情况是即将发生的犯罪行为或者是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
也就是说排除即时的危险行为,律师是不得披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任何的犯罪信息。
对于律师来说,誓言是神圣的,他必须对客户绝对的忠诚,这是维护律师伦理道德的根基,也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
法律也严惩对于保密制度的破坏,如果律师违规透露信息,就会面临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相应的法律制裁。
所以即便Mick对质Louis,Louis也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上一个案子的杀人凶手,因为这个保密义务形成的事实障碍,Mick不仅不能举报他发现Louis的犯罪行为,而且只能保持缄默,用心为他提供服务。
另外美国的法律也规定如果委托人与律师建立了委托关系,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律师不得主动退出代理。
也就是说主动权掌握在委托人手上,只有他能够决定是否继续聘用律师,而律师是不能主动解除委托关系的。
Mick不能撒手不管,还必须按照委托人指示做无罪辩护,充满愤懑的米奇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代理Louis。
游离在规则边缘的Mick在失去调查助手后,决定奋力反击,他必须在揭发Louis的罪行和保住律师饭碗之间寻找一条平衡之路,Mick不是个真正守规矩的人,他就用不规矩的手段来解决自己造成的局面。
Mick买通了曾跟Louis同在一个拘留所的狱犯,这名狱犯被不明真相的控方申请出庭作证。
这名狱犯声称Louis曾经在监牢里向其吹牛,讲诉了Mick办理的前一个案子中自己杀害妓女的若干案件细节,这些娓娓道来的细节显然只有凶手与警察才能知道。
Mick还申请负责上一个案子的警察和检察官到法庭现场,一开始满脸懵懂的警察和检察官,在听完这名证人的详细叙述之后,恍然大悟后离席而去,都明白上一个案子制造了一个冤案。
Mick选择的是一名曾经做过伪证的污点证人,Mick站起来指责这名狱犯曾经做过伪证,他的证词自然不能采信,Louis无罪释放。
作为Louis的辩护律师,Mick成功帮助了Louis脱逃了法律的制裁。
但是他利用了这名污点证人,让曾经板上钉钉的案子再次回到控方的视野,Louis在走出审判庭之后又迎来另一场拘捕,相信路易斯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Mick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他手段不正当,善于利用规则,违法或者在违法的边缘游离,这或许是大律师不屑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但是在得知上一件案子的委托人是冤屈入狱,他承受着良心的煎熬,规则可以利用,手段可以卑劣,但是心底的底线一直横在那个地方,他不能逾越。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由于飞机的晚点,我有时间看了这部片子。
(以下有轻微剧透)这部电影不脱电影的律师片的套路。
一个看似混不吝,自私的律师,但其实内心有强烈的正义感。
接手一个案子之后,他发现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他受制于律师的职责,要为他的客户辩护。
但又受到良心谴责。
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观众会关心他如何能够保护自己,而又两全的解决这个困境。
虽然俗套,但是人性就是会被这样的纠结所打动。
哪怕知道最终主人公会脱险(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好莱坞的主流影片),但是观众仍然会关心他是如何脱钩的。
能够编剧出来让人想看的剧本也不过就那么几个原则。
其中之一就是:“让主人公陷入一个重大的困境,生死攸关,而他非要面对不可的境地”当然,这并不表示任何人能够熟记这几条原则,从而成为一个好编剧。
如何把这些原则运用到一个剧本中,才是困难所在。
此外,这部电影其他一些我所喜欢:- 主人公浓重的(美国南方?
)口音- 主人公的满不在乎的表面,和敏感有正义感的内心,让我想起卡萨布兰卡中的 Rick
陪审团制度最伟大和最悲哀的地方都在于他们基本靠猜。
现代司法制度默认人类永远不可能触及绝对的真相。
而经受过系统法律训练的法官并不比普通人在事实判断层面上拥有更多优势。
效率考虑+带引号的公平层面的考虑+法官试图从泥淖中脱身的鸡贼之心,最后催生了陪审团制度。
就像民主一样,我们知道它不够好,但它已经是我们可以拥有的最好的了。
修叔的金色小蜷发尾,很萌,来演林肯律师是清纯不做作的保险选择。
以及注意到他说all right all right all right了么!
Chinese ping-pong 字幕组翻译成熊心豹子胆。
被告又是纯洁天使面孔,邪恶魔鬼心肠。
纯粹的善与纯粹的恶一样,其实一点儿都不带劲。
律师与检察官是一对夫妻,对彼此身体仍然存着热望,似乎也有其他层面上的彼此吸引。
但是!
他们还是分手了!
而所谓不可调和的矛盾竟然是控方和辩方价值观的对立。
如果女主在law school待的时间足够长,为什么要因为这样理由去质问男主帮那么多人渣脱罪。
非常不合逻辑,情理。
法律题材的电影到最后就是容易只有法律没有电影。
很多电影就是……出来的时候……就是……不错的。
过几年看时会感到蛮平淡的,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兵荒马乱的一周……
这个7.6分怎么来的?整个故事内在逻辑混乱.东说西说但什么都没解释清楚.那个家族强大的护子老妈连个打手都没有,还得搭上自己老命... 擦!两星都给多了!
结尾有些突然。
虎头蛇尾,下了个很好看的套儿,解起来却是简单又粗暴。就当个悬疑故事看还成,但是影片所宣扬的道德感实在有些立不住脚。是说牺牲一个胜算小的案子,让路一个胜算大的案子就道德吗。只能说,道德永远是相对的,所以还是不要总是以正义使者自居比较好。
前面剧情不错,后面没推上去,高潮情节乏力了。三星半,最后想想还是给了四星,毕竟这剧情架构是我喜欢的,而且马修的演技在这儿。讲美国司法体系,亦正亦邪的律师,最后惯例,正义获胜
Matthew McConaughey的翻身仗
没有让我白忍受在七夕一个人去看电影
爱看马修麦康纳演律师,挑片能力一流! BD 11/05/16 重温BD 720P 14/08/29 重温1080P 22/03/29 为什么近些年都没有这么耐看的片了。
what the hell?
应该拍成系列电影
看到了“危险性游戏”里的小帅哥
“Devil’s Attorney”这款不知所谓的游戏就是根据这个来的吧?剧本扎实,麦克康纳利的手笔真是经典范儿。
好看
没有华丽镜头,主演口音奇怪,总的来说不错
拖,一个小时的电影,墨迹了俩点。
四星半 结局不够缜密啊
我承认我很多地方没听懂,但是相比较起来永无止境和洛杉矶之战那种烂片,这是我近期看的最好看的电影了⋯⋯
万达电影城经开店 2012.8.22 21:27 26*1
To be a lawyer like that is not bad...
看睡着了🤍🤍
太拖拉 几度想弃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