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1 16:21:31 当年,大鱼还是个小孩儿的时候,曾经中过俄国人的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来覆去看了八遍,如今,再次被这群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暴饮VODKA的熊男虎女造的猛药毒到七窍流血万劫不复。
2005年8月,第一次看《守夜人》(Night Watch)。
坦白的说,看傻了,一愣一愣的看完之后,发呆半天。
横竖睡不着,半夜三点多爬起来又看,结果还是看得脑子里一片空白。
今年,无意中找到了第二部,《守日人》(Day Watch),于是两部连起来,上周末循环看了两天一夜,这个周末又是循环的看,翻来覆去的看。
故事背景并不复杂,光与暗,恶与善。
时间地点很单纯,千年前,1992年,2004年,总是MOSCOW。
人物设定也常见,吸血鬼,法师,女巫,德鲁伊,预见者。
这是一杯毒药,是一杯以VODKA为基,中古魔幻标记与21世纪俄罗斯风情纠缠杂糅光怪陆离的鸡尾酒。
阴郁,焦躁,诡异,血腥,热烈,奔放,温柔,华美,女巫酒杯中的混合物,呢喃的咒语,鲜血淋漓扭曲的手指间挣扎的千里之外的幼小生命,幻化作西伯利亚虎的金发美女,冰箱中沾着残血的玻璃罐子,黄铜水管旁的NOKIA 7650,Moscow的夜晚的蛛网般的辉煌灯火——既不像曼哈顿那样张扬跋扈,也不似香港的娇小玲珑,正在人潮汹涌的马路上追逐,转眼间已是借着一束电筒的光,隐入幽暗荒芜的只听到蚊子振翅声的黄昏界之中,满脸血污的安东要借着镜子的碎片才看得到的吸血鬼安德烈,装着六棱柱形黑色灯泡的电筒射出的光对那些侍奉黑暗的臣民有着光子炮一样的威力,演唱会上妩媚如蛇的女歌手载歌载舞,用的是发音奇特的俄语,炭笔绘就童贞女的传说,螺丝钉传递三万英尺的灾祸,扎乌龙的3D电玩,安东腕上酷似Casio A168WA-1U的液晶电子表,叶戈尔家中的苹果电脑,赵尔酒吧的饺子和手抓饭,四处爬动的蜘蛛娃,巧克力球一样却能毁灭世界的“悠悠球”,还有,还有扎萨尔抽屉里的那瓶万年寒冰一般纯净的VODKA~ 守日人结尾,斯维塔拉娜和叶戈尔都试图把安东留在自己身边,一边是未尽父爱满心愧疚的儿子,一边是忠贞不渝柔情万种的爱人,安东脚踩即将崩析的大厦的裂缝两边,就像心在撕裂成两半;头顶数层楼上,一大块尖利的玻璃笔直落下,就在安东几乎被一劈两半悲惨毙命的千钧一发之际,光之臣民的首领——扎萨尔按动了手中相机的快门,刺目的闪光灯亮起,胶片开始曝光,所有正在发生的一切暂时都被凝固,安东抬头望了一眼悬在头顶闪着寒光的玻璃,把手从两人的争夺中抽出,“安东,你的动作最好快一些,这部相机曝光的时间很短。
”安东在静止的世界中飞奔,来到已然崩毁,唯余一面墙壁的小屋——十二年前,让他的命运发生彻底转变的女巫的厨房,在残垣之上,用命运之笔写下了那个改变自己命运,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字——“不”。
就像片头死而复生的铁木尔大将军一样,安东,斯维塔拉娜,西蒙,大熊,虎姬,扎萨尔,扎乌龙,当然,还有那个曾经在改变安东命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红衣女巫,都回到了十二年前。
女巫仍旧是用圈套引诱安东,但这次,安东的答案是:“不。
”于是,一切都改变了,安东没有成为“他者”,两部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必不再发生,红衣女巫不会被惩罚化作蟾蜍整整十二年,光暗大战不会发生,世界末日不会来临,不过,作为普通人的安东,在阳光灿烂的雨幕中,还是认出了斯维塔拉娜,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命运!
”路旁长椅上的扎萨尔和扎乌龙相视而笑。
很美满的大团圆结局。
然而,安东的儿子,叶戈尔,根据守夜人结尾扎乌龙对安东说的话,“注定要淹死的,必定淹死;注定要摔死的,必定摔死。
叶戈尔早已注定成为至尊,不过,是你令他选择黑暗。
”也就意味着,即便安东不会成为他者,他的儿子,十二年后,依旧会是光暗力量孰强孰弱的决定因素,不确定的,只是黑或者白而已。
况且,命运之笔这样一个如此讨巧的极品法器的存在,本身就给系列第三部《黄昏使者》的剧情以无限可能。
命运,谁知道呢?
这两部电影,饱含着强烈的质感,澎湃的张力,无数的符号和元素隐藏在里面,充满乐趣,耐人寻味,甚至可以说,每隔 10秒暂停,都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将超量的原著信息压缩到电影中并加以演绎,非但不是其他人所谓的导致情节混乱令人费解的败笔,对我而言,恰恰是其作为一部俄氏CULT电影最独特最伟大的成功。
俄罗斯,伏尔加,万里雪原,操着发音奇特的语言的或直率或狡猾的人民,纯净如冰又干冽似火的伏特加,在冰天雪地的高速路上带着微醺踩油门一脚到底,在炮火横飞下的泥泞战壕里倾诉着对母亲对恋人的思念的男人们,马铃薯地里白桦林边村庄中宴会上金发碧眼肌肤如雪或冷艳或奔放但都同样敢爱敢恨的女人们,俄罗斯三个字,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神秘的魅力。
这个寒冷的国度,尽管敞开着怀抱,却仿佛与整个世界毫不相干,如同她的人民一样,在卓绝的环境中,或许卑微贫寒,或许唯唯诺诺,但凭着如大地般广袤深沉的思想,如钢铁般坚韧不屈的信念,机智隐忍倔强顽强的生存着,孕育和发扬着自己独一无二魅力非凡的文化,享受着绵延千百年的快乐和柔情,坚定并继续坚定着未被拿破仑征服,未被第三帝国征服,未被冷战征服,并且永远不可征服的俄罗斯意志。
这个国家的电影风格保持了很多年,这个国家的电影沉寂了很多年,守夜人和守日人,带着很俄罗斯的气息,带着很不俄罗斯的气息,横空出世,惊艳绝伦。
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即听不懂俄语,也看不懂俄文,不能像了解美国了解纽约一样了解俄罗斯了解莫斯科,我不懂俄罗斯的习俗,也很少听过这个国家的传说,所以,电影中很多符号的涵义我无法破解,很多精彩的伏笔可能被我错过,当然,这对我来说,同时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记不清电影总共看了几遍,奔驰在大厦侧面的火红跑车cool得一塌糊涂,胶片曝光的瞬间重写乾坤拯救世界的情节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而守日人结尾,那个为让儿子变成人而获罪的吸血鬼,那个卑微削瘦的屠夫,那个镶着两颗假牙的父亲,被守日人带走之前,众目睽睽之下,他的短裤,和背心上的衣夹,每次都让我觉得透不过气…… 在猎猎风雪中,裹紧大衣,扬头灌下一口俄罗斯毒药,在寒冰蔓延烈火流窜的体验中,细细品味。
我可是仰着【通缉令】导演的大名而买的【守夜人】和【守日人】。
没想到是个类似于史诗型的光明和黑暗的较量的电影。
从头到尾没咋看懂……无外乎就是僵尸,猎人,混血……这俄罗斯片的特效做得不错 但我总结了一点……奏是…… 一切的起因都是一个男人小心眼儿造成的……
7分。
光明战士身穿工作服,手拿手电筒,奋战邪恶,守护正义~~为啥我总觉得这幅画面很搞笑呢?
这片算是俄罗斯版本的《康斯坦丁》了吧。
尽管是小成本,但钱的确花在了刀刃上,一些大场面拍得很不错。
故事线略微薄弱了些,特别是遭诅咒的处女这段,和主线没能联系起来。
飞机螺丝那段很精彩。
电影还是不错地,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只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流片子的人。
不过那个软广告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我就不信了,喝过“白鹰”的人怎么可能还喝得下雀巢?
通过这部电影以及阿布同学的经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俄国人想折腾,就绝对不比美帝差弱弱的问一句,他们是不是偷了哈里波特的猫头鹰?
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守日人。
本片守夜人只看了一遍,大致情节是清楚了。
唯一一个疑问:叶戈尔他爸安东为什么要去做“结扎手术”?
两种猜测:1、安东预见到了“逆子”?
2、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
本片好像是第一种。
如果是第二种: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安东深受打击,沿着电线杆所指方向找到一家私人诊所,欲做“结扎手术”,不料计生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阻止了人间悲剧。
其实,很多电影 说的都是因为 怨恨 比如很多恐怖片。
本片那个头顶有漩涡的女人为什么要诅咒自己?
再一个就是“犯贱”心理。
那个引诱小男孩的女吸血鬼之前好像是人类,是被转化的。
转化之后控制不住自己(当然这里可能有被人利用)引诱小男孩想吸他血。
在男友被杀,自己被毁容之后,劫持小男孩,居然还“埋怨”光明势力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被转化。
(注意这里有一组对比,安东去补充能量,是猪血。
)至于电影风格,个人不太喜欢。
但是比较“真实”,比如那人从桌子底下拿出保温瓶?
倒猪血,就好像生活当中真的是那样。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守夜人》讲述光明黑暗之争象个童话故事,让这个故事不俗的不只是他特别的影像风格,还有贯穿全片的伏笔设置,前后呼应。
电影的最后,决定命运的孩子选择了黑暗面,这是因为在电影的开始,光明一派用他做诱饵来引诱黑暗一派犯错并捕杀他们。
这个贯穿始终的线索指明所谓的光明其实也并非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光明”。
他们把无辜者送入黑暗一派的手中,讨好他们,让他们犯错,然后他们就有理由剿灭黑暗。
在光明眼中,众生根本无足轻重,那只是他们和黑暗作战的工具。
他们和黑暗一样的无情,眼中只有帮派战争。
所以男主角和邻居吸血鬼的友情会被监视,他会被迫利用和邻居的友情来剿杀吸血鬼。
这样的阴谋设置让这个故事脱离了一般常见的光明黑暗之争类的童话。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起,《守夜人》的小说和电影都来自俄罗斯,这是前共产主义政治斗争运动的圣地。
所以这个故事受到前苏联的政治形态的影响,才会描绘一个自称正义实际上却心黑手辣的党派。
他们歧视犹太人,他们和纳粹达成协议,他们和纳粹一起瓜分波兰,他们引蛇出洞再聚而奸之,他们搞阶级斗争把人送入古拉格群岛。
所以《守夜人》中有一队以无辜者为粮食的黑暗战士,有一队用无辜者做活饵来猎杀黑暗的光明战士。
众生在两者之前完全无力反抗,只能等着看他们谁来动手。
相应的,罗琳阿姨生活在欧洲,年轻时在人权组织工作,所以她的故事中充斥着无所不在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以及一小群为了平等自由而舍生奋斗的人。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巫婆跟男主说:她有了别人的孩子。
因为这个孩子,她只记新欢,遗忘旧爱。
于是男主决意要暗下药令她堕胎。
然后他就能和她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DNA鉴定盛行的逻辑基础。
“我才不要养那个无血缘关系的胎儿。
我才不要养那个不忠于我的女人”。
从理性来说,男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被非亲生牵累,几乎是理所当然。
对他来说没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任何后果的。
而大部分男人见到未堕胎成功的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抢回来。
他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当父亲的机会。
孩子越优秀可人,他们后悔就越严重。
反扑也更严重。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在孩子在母腹中,妨碍他行房,迫使他遵照世间的规则来承担责任,对他来说只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山。
根据快乐原则和有利自己的原则,他没做错。
即使看到一百个痛失亲子的例子,当面临他所面对的诱惑时,大部分男人仍会选择跟他一样行事。
谁知道盒子里是什么,是巧克力,还是空气。
因为孩子的母亲不是奇特珍物,孩子也不会更珍奇。
即使失去一个珍奇宝贝,世上还有许多女人,一定还能生。
哈哈哈。
这部电影从头至尾每个画面都能让我联想到那些伟大的俄罗斯奇幻画家的油画。
浓厚深沉,哥特式的黑暗,冷寂犀利,现实中的人间,残酷的写实与虚幻的梦境交织,似乎每个大而古老的民族都难免有悲壮的宿命情节。
思考与呐喊,摆脱不了宿命,据说原著更深刻,情节更完善细致,恩,有空找来看看
大体上比较创新,但是细节上不好。
首先,世界设定存在漏洞,光明黑暗好像就几位主角嘴上说说,而且这些人的超能也没表现的特别明显,特效更是低廉。
而且不明白,为啥男主开头想阻止巫婆却莫名其妙的没力气似得,这里也没交代明白为啥。
冥境进去后会怎么样也没交代会啥样,不是很懂。
而且男主到最后明明能几句话就对伊戈说明白也不说,看起来像个失语症是的。
反派脊椎骨那里不得不想起了火影的君麻吕。
被诅咒的女人那,既然诅咒的其实是身为超能人的自己,为啥还会出现大规模灾难的异象?
自杀啥的不行?
不是很懂,编剧太随心所欲故作高深,情节上和特效场面上都没两眼之处。
第二部由于我是先看的不懂,看了一小段,后来查了才知道观看顺序为2004年份的这部,之后才是2006年的守日人,但是刚看完第一部,觉得……还是有点迷。
可能原著小说好吧,没看过不能妄加评论,但是电影还是不好看,有些地方拍的很乱很磨叽。
设定虽然普通,但故事是个好故事,可惜导演讲的稀碎。
无用人物插得太多,删掉一半反而更紧凑;【罪者旋涡】和小【孩选择光暗道路】两条线完全没有结合起来,主角就像赶场子一样,这顿喝完了,去下一顿继续喝,结构就像是羽绒服外面穿大衣,臃肿;台词太废,表达不出来人物的目的和潜台词,更做不到把宏大世界观和光暗二元划分背后的暧昧给表达出来;结局的反转在之前就展示了,黑道头子成天玩的不明所以的电子游戏原来是为最后这一刻做练习。
乍一看呼应得很到位,但实际上你一个守日人王者等了几百年的这一刻居然一直在用电玩练习?
能想象导演希望塑造一个很有个性、老谋深算运筹帷幄的反派,但电玩和整部电影风格不能说完全不搭,但肯定不是最优解。
莫不如换成小玩偶啊、绘画啊、棋子啊,把明示换成暗示;剪辑还挺特儿的,尤其动作场面,之前真没咋见过这么零碎的。
高潮的两段戏,甚至都不如开头的钓鱼执法做的用心;第一场下跪请人喝酒,得出真相;第二场可能是喝多了,反手扎人没刹住闸就把儿子吓到反派身边了...这个演员倒是全程演出了一个海边曼彻斯特里的阿弗莱克染上毒瘾正在戒断的时期,身心都非常脆弱,看起来随时可能发疯,或者倒地抽搐。
总之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导演很努力,但是水平就在那儿了...
我的爱
男主拿镜子大战吸血鬼那段,俺整个人都Jojo冒险野郎了
先看了书,才想看电影。电影只是书的part 1,情节上也有所改变。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虽然场面不算大,不过故事还挺好,配乐也不错
哦哈哈哈,当第一句叫出Anton的时候我不得不笑,当知道作者叫Sergey的时候,我明白了。。。
没看过原著,总之剧情和细节都相当的2
莫明的土气
非常非常的喜欢,那特效,看过的人都该知道,那猫头鹰、那断桥、那螺丝、脊椎剑,mygod还有个大bug,指挥部移师的那居民家,那个拿着叉的男人居然眨了很多下眼也,^_^哦也
配乐太烂了吧
不看原著也许四星,看了原著在看电影就只有两分了,所以综合三分
技术精彩,故事凑合
如果没有小说那这部片还成 但是有了小说这就只能算进较差了
越后边 越难看
看不懂
飞叶子了吗
脏了吧唧
处女诅咒自己。光明使者曾想杀自己儿子。呃。导演的拍摄手法还是蛮有创意的。
看着憋屈死了。。。
原来俄罗斯也能拍魔幻~~~
守夜人和守日人,东欧风格的东西总是怪怪的,虽然都是高鼻子大眼睛的洋鬼子,可是拍出来的东西咋和好莱坞那么不一样呢?
相比第二部,这部做工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