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两分钟的时候我对着熟悉片头(仿佛AE模板)有点想走。
前五分钟,我被演员的演技吸引开始期待。
前十分钟,我看着了一段很接地气的妇女吵架场景开始愈发期待后面的转变。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看前两分钟的时候我对着熟悉片头(仿佛AE模板)有点想走。
前五分钟,我被演员的演技吸引开始期待。
前十分钟,我看着了一段很接地气的妇女吵架场景开始愈发期待后面的转变。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镜头,整部剧镜头时好时坏。
我知道演员演技很好,真的很棒,你想烘托气氛的时候给特写给特写给特写。
但是,好歹注意一下镜头好么,这么???
推移的镜头可以用的么???
认真的么???
怕不是只拍了一条没有备用的?
至于镜头语言??
不,我看到的只有演员的演技。
其次,这后期剪的也有毒。
蜜汁转场好么!
河面已经浮上来了,上个镜头的人脸还在缓慢缓慢缓慢地消逝???
这个认真的么?
真的看着很难受昂,他们颜色不搭混在一起简直可怕。
这背景音乐。。
真的就是全程出戏了,不是单单一个有毒可以形容的。
最后,大概也是最重要的,这个剧本有毒。
立意很好,题材也是好题材,群像剧,这么看来真的很不错。
但是,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
蜜汁剧情。
情节转折极其生硬,节奏前期拖沓,后期???
人物形象真的是全靠演员立起来的。
有些东西交代不清,人物改编不合常理。
叙述方式,表现手法令人全程无语。
真的。。。
我感受到编剧大概是想写出点什么,但是。。。。
所以,我的评论总结一下一句话,三星给演员,演员辛苦了,虽然都是戏骨,也挺不容易。
看到这个电影名字,起初很好奇,但我是觉得可能不会好看,鬼使神差的还是点开了简介和演员表,对于本身很喜欢战争片的我来说,演员的阵容俘获了我。
在那个年代下的女人,大多数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朴实,刚毅的,但在这部影片中,刷新了我很多的认知,大多数谍战片都是以男性为主,这部影片更侧重于战争时期的女性,每一个角色都有她不同的坚韧。
给我最大感触的是殷桃饰演的惠姑娘,虽然是个妓女,但她总是用别人鄙夷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所从事的是什么,我们更多的不应该看表面而应该看清她是否是心地善良!
“婶婶,我身子脏了,但是我的心不脏。
”所以什么是干净?
为什么一个女人和很多男人发生了关系就是脏呢?
是谁定义的?
谁说这是脏?
那一个男人和很多女人发生了关系,那个男人脏吗?
凭什么社会有这种歧视?
然后这几个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真的有一点点震撼到我了。
无论是姚晨饰演的店铺老板娘,还是何赛飞饰演的一个如此悲惨的女人,还是殷桃饰演的那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还是马伊琍饰演的那个尖酸刻薄的女人,还是周冬雨饰演的那个汉奸的老婆,还是老太太饰演的那个义薄云天的女人....她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曾经在二战期间精彩地绽放过,都曾经在二战期间顶起了半边天,都曾经在二战期间让人震惊,也都曾经让人看到之后为他们默默地哭泣,默默地流泪,默默地心神伤痛不已。
老太太没有裹小脚,日本人说:“你和我们一样,没有受封建社会的束缚,没有裹小脚。
”然后老太太一句话,说得很让人震惊了。
“脚是一样的脚,走的路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
”是的呀,我们跟日本人,从来走的可就不是一条路,国仇家恨面前,我们中国人,在某一个时刻,真的心连心,互帮互助过。
殷桃说:“婶婶,我身子脏了,但是我的心不脏。
”在何赛飞饰演的那个女人的丈夫死掉的时候,殷桃拿了一枚戒指出来,说:“这是我娘留给我的,不脏。
”简简单单一句话,中间到底有多少的无奈心酸呢?
殷桃那么可怜,还那么坚韧不拔;殷桃那么可怜,还尚且内心深处残存着温柔与善良,停留着很多很多的良知,我觉得善良的人,无论平时做派如何,还是很善良很善良,还是很勇敢很勇敢。
她的勇敢,值得所有的人铭记,她的勇敢,值得所有人在内心深处为她赞叹很久很久。
何赛飞饰演的那个角色实在是太惨了。
丈夫死了,儿子死了,女儿也险些被占有,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里面,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朝不保夕,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悲惨命运,所有人都是如此,所有人都在苦中作乐,我是无法想象这样苦中作乐的生活到底应该如何继续向前走下去,但是呢,我现在正是出于这样的生活苦痛之中,毫无作为,一无所有。
现在我需要冲破这个牢笼,继续往前走。
但是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我退却了,我害怕了...这就是现状。
我既没有家庭妇女一般的果敢温柔,也没有城市白领的破釜沉舟,我就是我,一个极其懦弱的我。
何赛飞愿意吃苦,愿意经受那些不平等的难过,他给刘家挑水,不小心窃听了秘密,那个老头子就污蔑何赛飞偷东西;因为这样,他们母子三人丢掉了生活来源,最终只能怪做一些更苦的活,给死去的人换衣服,整理行装,收拾后事。
一个女人,哪里见过这样的事情呢?
一个女人,得有多大的力气才能够背得动别人的尸体呢?
一个女人,得忍受着多大的难过,才能够干这样的活?
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到头来就是一场空,儿子死了,丈夫死了,最后自己也死了,只剩下女儿一个人尚且还活着,其余的所有人,都在抗战的过程中死掉了。
所以,和他们的惨烈比起来?
我其实也没有多么的惨。
马伊琍饰演的江家嬢嬢,她那个讨人厌的气质,真的是让人发指。
但是当何赛飞没有工作的时候,无法养家糊口的时候,她还是顺水推舟给他介绍了一个工作。
何赛飞的事情让我觉得,所有的悲伤、愤恨、不如意、痛苦,其实都可以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找到出路。
周冬雨饰演的小太太,周冬雨长得真是有特点。
她不知道怎么样嫁给了一个汉奸,而且这个汉奸,居然让他的老婆去陪日本人。
周冬雨直言不讳。
其实人心隔肚皮,到底怎么样人才能够得到幸福,才能够不继续痛苦,到底怎么样我们最终才能够找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切。
周冬雨这个生不如死的困局,选择了运用死亡来解决,但是我的生不如死的困局呢?
应该怎么解决?
我要选择死亡吗?
倒是也不必,我好像还是拥有活下去的机会的,我好像还是能够逆风翻盘的。
姚晨饰演的店铺里面的老板娘,真的是风情万种,我真的好爱她啊。
我觉得姚晨衣品一直在线,即使怀孕了也不输以往;演技更加不用说了,炉火纯青,我就是特别喜欢这样的女人,怎么样,可能以后姚晨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了。
可是首先个头上我便是输掉了一大截,我也没有人家那么瘦,所以我现在需要先减肥。
我现在得问题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加地好,逆风翻盘,向阳而上。
然后回归殷桃的那句话:“婶婶,我的身子脏了,但是我的心不脏。
”你说,什么是干净呢?
水干净吗?
倒也未必!
但是不是照样喝下去。
这样一想,原来生命早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脏”和“干净”只是一件事物的两个面,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一切都是如此。
争执的人当中,也没有说谁对谁错,也没有说结果是谁对谁错,我的以后,打的就是这样的一生了吧。
但是王维说:“行动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送给自己。
其一,我是奔着题材去看的。
其二,我是奔着演员阵容去看的。
我也是真的不忍心吐槽抗战题材的片子,可是....首先,平实的标题,人人皆是主角的设置,让我对它饶有期待。
本以为它可以成为《色戒》《金陵十三钗》那样的经典,但貌似,我是高估它了,而且是大大地高估了。
导演把一把好牌打的稀巴烂。
看了介绍觉得,这一部电影的抗日题材跟以往的题材貌似不太一样。
因为以往抗战题材得片子都是大团战模式的,表现市井小人物的影片比较少。
本以为这场“柔弱的抗争”会很有力量,抱着稍许期待,我才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
刚开始,那些市井乡邻相互斗嘴,相互挤轧的场景还是让人觉得满接地气的,也是抱着期待想看看接下来人物的历程是如何转变的。
一幕幕的看下去,一个个的失望接踪而至。
马伊琍、姚晨,都是打酱油的。
姚晨至始至终就没出过那个小铺。
马伊琍在剧里没有任何关键性的作用,就是刚开始斗嘴的时候叨叨了那么几句市井台词,后面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作用。
城楼上认领尸体那一段,鬼子下令说谁敢来领尸体就扫射谁,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惧怕鬼子的机枪,你说这是民族精神我可以理解。
但鬼子莫名其妙的扭头走掉,随后又没下文了,是什么鬼?
鬼子看到姑娘肯定是成批量的带走,而且是越多越好,还会跟你个市井小民讨价还价?
好吧,这些我都忍了,安慰一下自己,也许是这部电影筹备时间比较短,也许是演员都很大牌档期都比较满,剧情节点设置的才显得格外仓促。
但是接下来的桥段简直是让我欲哭无泪。
周冬雨帮了新四军,之后又莫名其妙的跳了濠河,死的糊里糊涂。
汉奸老公带着伪军去抓人,结果四个人都是间谍,这些街坊邻居是怎么混进宪兵队的?
几十年的街坊邻居站在他身边他居然不认识,还让人反过头来一枪把子把他打河里去了?
剧情不紧凑,逻辑不严密,这些都可以原谅。
但是拜托能不能稍微尊重一下历史啊?
你是否知晓鬼子的徒手拼刺在二战时期世界上都是稳坐第一的吗?
别说几个老娘们,就是国军的王牌军,徒手拼刺也没几个是小鬼子的对手。
被个老娘们拿个生锈的叉子就给插死了?
那个满洲国来的“日本女人”你确定是川岛芳子的人设?
跟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农村妇女打架,打架打不过农村妇女我就忍了,最后一枪把自己给崩了是什么鬼?
结尾更是狗血,本来最后的决战鬼子一共10来个人不到,我方为鬼子设置了埋伏,结果却落得一个“全军覆没”。
我方以老娘们为主力,一个个全都站起来扔手榴弹,手榴弹没扔出去,憋了八屈的全让机枪给突突死了。
请问导演你是故意的吗?
这部电影沦为了“抗日神剧”,编剧不管责任在不在你,我都想替你大哭一场。
本来很好的一个立意被拍成了“夹生饭”,虎头蛇尾。
编剧和导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挺好一盘棋,楞是叫你们给下输了!
真是一把好牌让导演打个稀巴烂,不煽情不会演戏,草草收场,影评也只能草草收场,在我心里只值两星。
值得看👀。
1937年的故事吧故事以水芹的视角讲述了1937年起,日本侵略中华期间的故事。
影片讲了几个互看不惯的女人,有水芹,开水西施,水芹娘,姜家孃孃,慧姑娘,有新四军张家大小姐水芹家以捕鱼捞虾为生,慧姑娘早年配客,姜家孃孃给富人家做佣人,几个女人各自命清高,彼此看不上水芹家里遭日本人搜查,水芹跑出来了,后来水芹爸被日本人打死,水芹卖烧饼补贴家用。
水芹娘为了生计,在水芹爸去世后,帮人倒过马桶,挑过水,被翻译家的人欺负偷钱,被老翻译官看上自己的女儿,去替死人擦生来挣钱维持生计,水芹弟弟去电厂当小工又被日本人打死,水芹娘很奔溃,奈何日本人面前也要忍辱负重。
小龙也是一心对着水芹好,可惜故事的最后水芹的鞋子都没有送出去。
那些女人各种演技好开水西施(胡可)人美心善人灵活水芹娘(何赛飞)演技一流,辛苦但也能吃苦有志气慧姑娘(殷桃)风情万种,也心善少奶奶虽说嫁给翻译官,但是是非善恶分明张家大小姐加入新四军,为中华解放而努力影片里的演员的演技值得一看,那些女人,在大局面前都能放下自己的小恩怨仇见,最后火烧篱笆,解围新四军。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河海平原通州濠河边一群女人,在家仇国恨面前勇敢的担当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面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奋勇的抵抗的故事电影开篇是日军攻入姚港镇的景象,屠青壮男性和反抗之人,掳掠虐杀老者妇孺。
而侥幸逃生去南通城投亲的人们还在庆幸躲过一劫。
汪伪政权统治下,南通无战事,人们在各忙生计的生活中。
市井人家吵吵闹闹过着平常日子。
发生在1938年的痛苦暂且搁在心里面,为了生计先要活下去,等待复仇的机会。
张家小姐与未婚夫保先生都投身了革命,一次执行任务时保先生不幸负伤,被日军追赶的他路过水芹家,被水芹娘藏匿在草垛里。
面对凶残的日军,水芹娘机智地耍着“花腔”支开了他们。
可是,第二天日军又来搜查,保先生不忍水芹爹被殴打,选择了挺身而出。
保先生英勇牺牲,水芹娘也失去了丈夫。
此后,一个个悲剧接踵而来。
保先生的奶奶不肯屈服于日本人自尽而亡;
刘家少奶奶小玉受够了在汉奸丈夫的压榨下卖笑求荣身着和服为日军跳舞,得知刘二要把水芹送给日本人的时候急忙通风报信,在提前报信给水芹自知难活后穿着一身传统的汉服跳河自尽;水芹10岁的弟弟为分担家庭的重担去做童工,却在大雨之夜被日军一枪打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逐一离去。
水芹爹死的时候,惠姑娘拿出了娘留给自己的戒指去帮忙置办棺材,舍身去救年幼的同胞小妹,日军要带走水芹的时候挺身出用自己换下了水芹。
惠姑娘颤抖着跟铜匠嫂嫂说“我身子赃了,我心不脏” 。
在这纷乱的世间,除了那悲怆的泪水,仿佛就只剩下她们之间无法磨灭的情谊。
平常时候,她们互助友爱;遇险时刻,她们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
她们也有过嫌隙,看不起风尘女子惠姑娘,也与丈夫是汉奸的刘家少奶奶小玉并不和睦,但在国仇家恨面前,她们又不计恩怨,是惠姑娘与小玉以及她们共同拥有的善良,打破了她们之间无形中架构的“藩篱”。
她们一起与日寇、汉奸巧妙周旋、斗智斗勇,最后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新四军一起摧毁了日军所筑的竹篱笆封锁线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吃瓜群众(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66493/唯一的一星给演员, 阵容是相当豪华,基本都是熟脸老戏骨,个个能担主的,比不上建×系列,也没差太多,王千源,姚晨,夏雨,马伊琍,周冬雨,佟大为,老中青三代基本都全了,随随便便一个路人都是叫得出的演员,甚至还有巩汉林。
除了个别年轻演员,其他演员基本都hold住了。
何赛飞饰演的女主,殷桃的惠姑娘,夏雨的狗腿跑堂,马伊琍的江家嫲嫲,尤其出色,这4个是唯一融入角色,和本身气质差别比较大的几个演员,台词口音身段都极为到位,王千源戏份太少就不算入了。
其他演员不是不好,只是相比这几个真的差了一截。
全剧最差周冬雨,演技真的好烂,还配音,吵架戏,情绪上来只会瞪眼,而且非常不贴角色,一个唱戏出身还会跳舞的角,她一不媚,脸小气,身段还不行,那脸日本人被迷住真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这剧用如此豪华的阵容,却用敷衍的剧情,敷衍的后期,一般的选角,囫囵吞枣的来完成这部电影,大框架随便一架,细节一塌糊涂,产品堪比小作坊出品的成本不到50万的抗日剧。
先说演员口音问题,故事发生在南通村镇,扮演当地老乡的口音真是五花八门,普通话,儿化音,上海话,还有配音,五花八门。
不走心程度可见一斑,几个主演要不是演技撑住,真是违和的不得了。
部分选角失败,陈龙根本不适合汉奸,他的脸真的太憨直了,张一山的小兵一出现就想让人想笑,水芹的扮演者太一般了,一般到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和老太爷看上他啥了?
剧情简直是烂到发指,如果说前面人物关系和角色性格展现,导演还算认真拍,后面抗战部分简直跟闹着玩一样,新四军前面被追着打,后面怎么逆袭根本就没拍出来,好像只是剧情需要你逆袭,打死日本人,就可以打死,剧情不允许,你就赢不了,不和逻辑,没有铺垫。
周冬雨扮演的小玉前面还粗蛮无礼,贪生怕死,没有任何铺垫,突然就醒悟帮助新四军了,莫名其妙就自杀了,自杀前还给了那么多单人镜头传达悲伤,只想问:这么需要人的时候你死什么啊?
帮忙啊大姐!
最后的全体牺牲,画面处理之粗糙,bug到令人发指,强行集体领盒饭没有带来一点悲壮感和感动,有的只是和一般不知名抗日剧一样俗套的结尾,让人无趣和翻白眼,这部分剧情烂的连演员都没有办法挽救,毕竟每个人的死法都是啊啊啊叫着拿着枪扫射一波再两三枪被带走,连倒下的面部表情都差不多。
其他剧情细节不衔接,强行煽情的还有很多,简直吐槽不完。
只能说,除了殷桃扮演的惠姑娘还和电影名沾点边,成功完成人脏心不脏的角色任务,其他都是什么鬼,不壮烈,不感人,不值得
虽然故事是围绕水芹一家展开,在剧本上略显套路,不够精彩。
但是群像电影本身就是很难的,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出色了。
几个人物的刻画很成功,何赛飞的水芹娘,殷桃的惠姑娘,开水西施,保家奶奶和马伊利的江家娘娘令人印象深刻。
但还有很多角色可能由于剪辑和演员的问题不够饱满,虎头蛇尾。
比如杂货铺的老板娘,伙计,铜匠夫妇,刘二奶奶,江家娘娘,张大小姐,卖货郎,保家公子和水芹。
请来了很多名演员助力,阵容强大,但是编剧和导演很烂。
看起来很像南通市和保氏家族有出资的宣传作品。
不过编剧再认真点就好了。
抄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一出,是欺负南通宣传部门没看过历史电影吗?
那音乐配的,真是玷污英雄!
导演,江平,男,江苏南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曾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
怪不得能搞定那么多名演员,怪不得导演的这么烂。
不说了,凑140字。
真替南通出资方心疼
18年上映的一部以女性视角讲述战争的家国情怀电影,全明星阵容强大到连路人和群演都是大青衣级别的老戏骨,但是票房惨淡,不知道为什么演技和阵容都很在线却被埋没的这么厉害,大概是宣传不到位叭。
电影从头到尾都比较压抑,有一种透不过气的窒息感和无力感,100分钟的时长,前80几分钟都在描述被压迫的市井生活,只用了十几分钟奋起反抗。
何赛飞老师的演技真的是炸裂,丈夫为救新四军被日本人杀害,十岁的小儿子为了生活去电厂做工,下着雨的半夜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日本人一枪打死,作为母亲安葬孩子的时候从目光呆滞一下子迸发情绪,那种突然爆发出来的悲痛真的演出了丧子母亲的绝望。
还有殷桃饰演的风尘女子惠姑娘,风情万种又有情有义,身陷风尘被周围人所不齿,与良家妇女格格不入,然而在面对日本人对小姑娘的迫害时总是挺身而出,以另一种方式拯救身边的人,她说“我身子脏了,但心不脏”,得了脏病所以才肆无忌惮的接触日本人,想以传染的方式报复他们,到最后代替水芹被带走才被大家理解,这个人物的塑造与《金陵十三钗》里的女人们如出一辙,作为女生也同样赞叹殷桃的韵味。
还有开水西施,张大小姐,江家嬢嬢,老板娘,铜匠嫂嫂,这些弱小的江南女子,在战乱炮火中相依为命,身份不同,性情各异展现了四五十年代濠河边上的市井生活,不计前嫌与日寇斗争直至牺牲,让我们看到了弱小女人们的强大。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很注重故事性,有些展现文学情怀的电影也很值得被推荐,就像这部电影,有些情节细究起来确实不尽如人意,话剧氛围更重一点,但它带来的那种生活气息、鲜活的角色还有引人入胜的配乐和镜头节奏都足以掩盖这些不足。
就像导演说的“战争题材电影,不要一味的枪林弹雨,尤其是不能只一味的炫耀烟火的实力,而忽略了文学的力量,不能够把自己鲜活的人物,淹没在硝烟炮火当中”。
比起很多暴力战争的刻画,这部电影也算是另辟蹊径了吧,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更让人回味无穷。
可怜,都没有评分。三星,一个女性抗战片。演员们的演技很耐看,偶有剧情尴尬之处。但比一些冲着票房去却浮皮潦草的商业片要好很多了。
金钗们
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是是当年那些女性们的抗争 阵容特别强大 老中青三代影视演员参演 一部悲壮的抗日故事 特别燃 非常的感人 情到深处让你不禁落泪 生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无奈之处 结局虽然悲惨 却也死的光荣与英勇 平凡且短暂的生命也算是有意义 小人物也有其伟大之处 铭记历史 前进
居然是去年的电影,一点水花都没有…导演不知道是何方神圣,让众多知名演员演伪军甲乙丙丁…选角、题材都很优越,剧情简单、叙事手法简单…可以拍的高级点噻
浪费了那么多老中青三代明星脸,影视大佬有号召力有屁用,戏烂多少张明星脸都没用!整个戏只有殷桃演的惠姑娘的人物形象靠着一句台词“身子脏,心不脏”立住了,何赛飞老戏骨与新晋影后周冬雨都没她演得好!
有一说一,演技挺不错的,街巷生活的场景刻画的还比较真实。
题材是稳了,演员阵容强大,导演编剧不行,也是白搭,真的很尴尬了
看了眼导演的年纪全明白了,都是上世纪的拍摄手法,演员肯定要按照导演要求来
演员阵容虽强大 但制作却不够精良 好歹剧情相对紧凑 红色题材电影 为抗战中受苦的中国女性加一星
918当天居然看了这个 何赛飞用力过猛 身边死了那么多人了儿子死了直到被埋完了怎么还那么激动到去扒坟这么有劲 杀人不眨眼的女日本鬼子居然被上吊的老太太吓得花容失色 周冬雨究竟是被欺负的小媳妇还是河东狮…… 相比之下殷桃的戏好一点 居文沛好美啊 给老演员们的三颗星 配角比主角好
妓女也有情只是将军…
多给一星纯粹是因为引发了思考。本来挺好的一个题材,看了十分钟赶紧打开确认到底是不是近两年的电影,要不是看演员还以为是80年代的电影重新上映了呢。一看导演是城南旧事的导演。18年竟然有和80年一模一样的镜头和演员表现。如果同一个导演40年都用固定的手法拍摄导演,是艺术还是过时。
分这么低编剧剪辑的锅…真的是没办法了
何赛飞和殷桃演的好 马伊利好刻意 感觉有点憋着劲的用力过猛 周冬雨也有点拉垮 其实没必要搞明星拼盘的 反倒出戏
戏又赶又作,概念电影
千万别让艺术官僚拍电影了,尴尬死了
主旋律,不过何赛飞撕日本国旗时候真解恨啊!
No.1710 单位组织看的,这演技服装也是没谁咯,那些女人都是漂亮干净的脸蛋子,日本人没想法?
各位女演员表演都可圈可点
三个男人拍的女人戏。看电影是因为片名,想看看别人怎么做女人,也看看男人欣赏的女人和男人眼中的好女人怎样。开场我笑了,原来是女人打鬼子的电影,学不来啊。主旋律,从景色、对话、情节上看是一部很上海的电影,从电影里看到79岁的老导演吴贻弓的梦想和内心深处的花园,他的电影《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和《阙里人家》已经载入历史史册,成了不忘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