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布里的美国生涯简单一笔带过 其实他在NBA时的故事如果加入电影会更有戏剧性 主要剧情就是交待了马布里加入CBA的过程 轻松在三十多岁的老将年纪吊打CBA最强广东队 四年三冠基本也是一笔带过 (篮球电影确实不好拍 全拍成球赛转播观众不可能都买账 )算是一部很普通的叙事手法 何冰训练时的表现和留住马布里的语气气场十足 马布里哭泣时给母亲打电话时和看着观众席上若隐若现的父亲那神情不是演出来的 那就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马布里一次次拿着北京给他的荣誉他开心真诚的笑着 结尾和艾佛森开着玩笑看着自己的雕像 那就是我 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爱着这里 他让我修复了灵魂和信仰 中国北京!
2020-2-19马布里曾经效力于雄鹿队 后来在纽约 马布里父亲在看比赛时心脏病发而死 但是球队并没有告知马布里 马布里比赛结束后才得知 因为与球队交恶 马布里曾经想到过自杀 李楠找到马布里让他来中国打球 很多人不理解 他的母亲支持他因为他能从打球中得到快乐 马布里来到中国独自吃饭 一女孩过来搭讪其实是他经纪人杨晨 马布里首先去佛山队 但是没选上还是为什么 马布里来到北京队到何冰家吃饭 何冰是主教练 父亲曾经也是北京队主教练 住在一个豪华四合院 杨晨喝白酒喝多了 李楠让马布里自己回酒店否则怕媒体有误会马布里开始试训 与艾佛森订了约定 马布里一直以成为冠军而当做目标 有自由球员看不惯他 李楠带马布里去凯迪拉克中心 李楠说北京队还没有资格来这里 马布里跟教练商量打球方案 广州队找到马布里让他来自己球队 马布里拒绝 因为广州队是七连冠北京队获得十几连胜 广州队一位球员以前是北京队的 何冰一番激励队员的言论使队员们团结一致 一次比赛广州队外援把北京队队员弄伤 马布里与外援是学生时代的朋友 马布里去广州队更衣室质问 外援说马布里父亲是因为在比赛现场维护马布里所以心脏病发 马布里不知道此事 马布里回国又回来了 何冰父亲一直不看好外援 他的见解是团队力量 何冰是说一个球队也需要核心球员最终四场比赛北京队赢得三场胜利成为冠军 北京队给马布里立碑 马布里与艾佛森在球馆单独打球 经纪人李楠去了别的球队
没有《战狼2》那么耀眼,也没有《三生三世》那么自带话题和流量,《我是马布里》只是一部普通的体育电影。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曾经的NBA球星马布里本人亲自饰演,他还凭这部电影拿到了上海电影节的最佳新演员。
他也许会感叹,中国,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马布里率领北京首钢队夺冠的前因后果。
马布里出生于纽约的贫民窟,如果没有篮球,纽约也许多了一个瘾君子或毒贩。
但有了篮球,他就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进入NBA联盟,成了一位2000万美元年薪的顶级球员。
来中国之前,他正值事业的谷底,在NBA已经无球可打。
丑闻缠身的他除了靠直播吸引眼球之外,渐渐失去了球迷的关注。
还好,来自中国的经纪人找到了他。
来中国之后,他的CBA之旅也并不顺利。
山西、佛山各打了一年,自己的状态和球队的战绩都不理想。
中国球迷和CBA老板对于这位NBA过气球星已渐渐理性,他的光环也慢慢褪去,他个人也准备打道回府。
这个时候,北京首钢队给他拋来了橄榄枝。
那个时候的CBA,广东队一家独大。
新疆,辽宁只有挑战的份儿,更别提进前四都是奢望的北京队了。
实事求是论,北京也就是边打边看,签约马布里也想试试他的油箱里还有多少油。
但马布里不这么想。
他急需在CBA证明自己,能证明自己的只有总冠军。
广东队自然不是首选,他们的心不诚不说。
正如老马所说,拿到冠军也只是他们的冠军,不是属于他马布里的。
但你让一个CBA成绩最好也只是第八的北京队有总冠军的心,谈何容易?
这个时候,马政委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教练给足马布里的特权,他从训练方式开始,让球员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场一场赢。
赢着赢着,队员们的信心就起来了。
最终,终于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广东队,北京队四年三冠,CBA彻底改朝换代。
可以说,没有马布里,就没有北京队的总冠军。
导演肯定是马布里的粉丝,完整地向大家呈现了马布里从独狼到北京英雄的整合过程。
请了一帮爱好篮球的台湾演员诸如高云翔、王阳明、吴尊来助阵,大家嘻嘻哈哈拍完了整部电影,结束时队员们将马布里高高抛起庆祝胜利,也将马布里捧向神坛。
导演尽力了,但天资所限,如果换成《破风》的导演林超贤,影片肯定精彩很多。
影片更多的是流水账式的描述,缺乏起承转合和戏剧冲突,如果改成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会好很多。
但在大银幕上呈现,也许只有赠票和马布里的死忠粉才会去看。
影片还有老戏骨何冰助阵。
对于何冰,刚从电视剧《白鹿原》走出,各大公号把他一阵猛夸。
但他还是他,又回到人艺,仔细挑剧本,拍自己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下一部影视剧。
何冰的演绎,给这部平庸的电影增添了几分亮色,尤其是那段冠军动员令让你动容。
现今的马政委已40岁,他还想再打一年。
可首钢队只想让他做个助理教练之类,对他的能力没有信心。
于是,马政委与首钢队闹掰分手,马政委加入了首钢队的同城对手北控队。
这位拿到中国绿卡的首位外籍球员马政委在北京的故事仍在继续,CBA新赛季敬请期待… 肯定的是,北京首钢队明年拿不到总冠军。
『我是马布里』作为一部体育电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半传记的性质下,剧情上前后跳跃太大,从NBA到中国铺陈不少,经历广东、佛山到北京也下了笔墨,但之后带领北京队三年四冠的励志过程全靠台词和比赛解说支撑,对于赛场的表现蜻蜓点水,最后放上夺冠录像草草结束,总让人有种心中刚要燃起来却又瞬间熄灭这团火之感。
【6分】
NBA96黄金一代合影 开门见山,先上图。。。
相信所有的篮球爱好者,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图中雷阿伦、马布里、科比、纳什、小奥尼尔等”96黄金一代”球员,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功成名就,有的缔造了NBA的传奇,这其中,唯有马布里另辟蹊径,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书写了一段传奇。
体育题材类影片在国内是比文艺片还要稀缺的存在,这次把“马政委”的CBA生涯搬上大银幕,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此前来自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已在华引爆,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这也让我对本片多了些期许,好莱虎咱打不了,但三哥这头宝莱虎咱还打不了吗?
然而事实证明宝莱虎绝非纸老虎,本片仅取得889.8万元的票房,连《摔跤吧,爸爸》的零头都不到。
其实从演员阵容方面就可以看出点端倪,除去男主马布里以外,吴尊、锦荣、高云翔、王阳明,都是清一色的帅哥鲜肉。
无论从形象到气质跟篮球运动员都是相去甚远,让人不得不怀疑制片方拍摄此片的“诚意”:打着“马布里+96黄金一代+北京王朝”的幌子,聚集一众当红偶像明星,消费一把广大球迷朋友的情怀。
剧情方面,体育片是最善于营造血脉贲张,激情四射的氛围的。
可因为老马率领北京4比1击败广东夺冠的历程早为球迷们众所周知,所以尽管影片中极力渲染广东队如何如何的不可战胜,北京队如何如何的不可能,但熟知剧本的我们在观看最后的高潮时刻总决赛时也味同“鸡肋”,嚼之无味。
当然,该片也并非一无是处。
烂片不是缺乏亮点,而是缺乏发现亮点的眼睛。
吐槽君我就有这样的一双慧眼,剧中北京队一生之敌广东队队长王烈麟,一身纹身,联想到此前中国足协即将在整个足球圈整顿纹身问题,导演真是先知先觉啊,通过王烈麟的一身纹身来表达对天朝体育体制的不满控诉,抨击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束缚。
以下内容均为吐槽君另一重人格的创作,画风突变,读者如有不适,可通过点赞转发朋友圈来来缓解症状,谢谢。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纪念马布里同志 马布里同志是一名NBA球员,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篮球事业,只身一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先是去了山西中宇俱乐部打球,后来到北京首钢。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的篮球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职业球员的精神,每一个CBA球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马布里同志出生在美国的纽约布鲁克林区,父亲是一名工人,他还有6个兄弟姐妹。
马布里自幼热爱篮球,虽然家境贫困,但他父亲还是在后院给他安装了一个篮筐,让他练习篮球。
马布里自小就树立起了要成为NBA职业球员的远大志向,他的篮球生涯是从街球开始的。
彼时,黑人兄弟在美帝、白人、资本家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生存艰难。
但马布里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成功打出一片天地,进入了NBA。
可在NBA这个“金钱至上”的商业联盟,马布里同志因为坚持自己的街球球风,触动了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被冠以“独狼”的污名,被迫辗转于各地,期间,资本家不断操纵媒体,雇佣水军,造谣中伤抹黑马布里同志。
马布里同志在认清美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后,毅然决然来到中国,投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怀抱当中。
马布里同志对比赛极其认真,对教练对队友态度真诚。
每个CBA球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球员在比赛中态度消极,一到关键时刻,就扔锅给别人,自己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投进一两个球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比赛没有热情,而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职业球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职业球员。
凡是看过北京队比赛的人说到马布里,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场上表现点赞的。
每一个CBA球员,一定要学习马布里同志的这种真正职业球员的精神。
马布里同志是个职业球员,他以篮球为职业,对球技精益求精;在整个CBA中,他的球技是很高超的。
这对于一班急功近利的人,对于一班鄙薄篮球运动以为不足道、以为没出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没有见过马布里同志,但一直想为他写篇文章。
可是因为忙,到现在才有功夫写。
对于北京男篮和马布里的解约,我是很悲愤的。
现在他以自己的经历拍了这样一部电影,可见他对于篮球是多么的热爱。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8.4.6于家中 最后感谢“马政委”为中国篮球事业做出的贡献,并祝贺“马政委”获得成为继我科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之后,“96黄金一代”又一位进军影视圈的成功典范。
马政委获奖奖项
关注以剧之名公众号,更多犀利吐槽,精彩影评。。。
对于马布里我是比较熟悉的,从NBA到CBA马布里所经历的心路成长是电影难以完全展示的,初来CBA的马布里最初的两个赛季在山西汾酒队和广东佛山效力,两个赛季后辗转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他在CBA生涯的四年三冠的伟业,老马对于北京有着独特的感情,用他的话来说,是北京这个城市唤醒了曾经抑郁的灵魂,让灵魂重见光明,使得自己知道这个世界除了NBA和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地方让他有家的感觉那就是-北京。
《我是马布里》这部电影,看得不是演技,不是剧情,而是满满的情怀。
论演技,不精,一个篮球运动员,感情无法把握好,吴尊、郑秀妍,不得不说有点做作。
论剧情,一般,没有一点跌宕起伏,甚至连一个反转也没有特别明显。
但就是这种情怀,我最后看哭了。
电影中,除了马布里是真人,其他都是虚设。
但是,却能在现实中找到每一个人的影子!
CBA1314赛季,北京金隅,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电影中看到他们。
北京的第一次夺冠,情景历历在目。
三连冠,北京王朝,老马一手缔造。
有一句话,感触颇深:"God is everywhere." 想说更多,但却不知从何说起。
就写到这里吧。
作为第一波走进影院观看首映第一天的《我是马布里》的观众,近两个小时的光影切换之后,走出影院,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突然时空恍惚,满怀欣喜。
我为中国的体育电影欣喜。
自《女篮五号》、《冰上姐妹》之后,尤其在多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体育电影又重新走回来人们的视线,马布里、篮球、体育精神,慢慢变成了这个时代兼容并蓄吐故纳新的舞台,我们是体育强国,我们是奥运强国,我们的体育电影不应该是软肋,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戏剧的人生,奥运征途上的每一分辛酸每一滴泪水,都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回味,体育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拍故事的人,那么,今天,《我是马布里》来了,尽管有种种瑕疵,但看在中国新时代体育电影的名义上,我给《我是马布里》打援!
我第一次为中国国产片的满分英语而欣喜。
马布里满口地道的布鲁克林区口音,家人全部英语对白中文字幕,不再让外国人嘴里冒出来一口“铿锵有力”的中国式英语,没再出现外国人直接在国产片中说中文的尴尬,不是强奸耳朵嫁接版配音腔,中国电影的胸襟,中国电影人的整体实力,无形中凸现,我们终于有了一部拿得出手的不尴尬的涉外电影,我欣喜。
我为一部星光璀璨的群戏而欣喜。
这是一部以《我是马布里》为名的个人影片,也是马布里一人为主带出一片浩瀚星河的电影,马布里,是真的马布里本人;球员,都是真的有职业篮球背景训练的“四大秘密武器”,史上海拔最高剧组;何冰老师,是真的敢吐槽老队员“(纹身)这玩意儿特么的不疼吗”的何老师;王庆祥老师,是真的“国民公公”;连马布里的美国父母家人真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剧熟面孔,而不是随便在国内拉几个群演敷衍了事。
一部电影敢打出这个阵容,敢以这种演员配置,再拉来艾弗森,插进很多历史性NBA、CBA纪录片真实镜头,其严谨、扎实,已经算成功了一半,为这种踏实严谨点赞,为国产片的日臻完美而喝彩。
我更为国民绅士高以翔不惜脱掉“时尚贵公子”头衔而惊喜,一向“千年修得同船渡,亿年修得王沥川”的旷世暖男绅绅君子形象的高以翔,此片里完全突破自己,没有了华丽衣饰香车宝马,不再是型男帅哥时尚美男,他胡子拉碴甚至蓬头垢面地出现,他片中的造型,好多他的粉丝都吐槽是看过的含街拍偷拍在内的最差的一次,他就这么意外地洗心革面,彻头彻尾变身成了“中国的马布里”杨西亚,变成了一个连主教练都得“哄着”的自由球员,一个桀骜不驯说怪话发牢骚耍霸气的“大前锋”10号,让人全然忽略了那公认的“全球第七帅”的高颜值面孔,他任性,他“独狼”,他“制造麻烦”,他公然被队友指责“不指望下一个赛季还能在队里见到你”,那又怎样呢?
赢球才是硬道理!
被演艺事业耽误多年的篮球高手终于露出了多年深藏不露的童子功,被导演公认“技术最全面最厉害”的灌篮高手高以翔,在片中关键时刻,三次远投三分球命中,他“标准的教科书般”的投篮得分,他就是那个口头上说“来工作的,不是交朋友的”,却偏偏在赛后悄悄给下一家球队发出拒绝的那个自由球员,是什么让他选择留下来?
是感召?
是信任?
还是……请注意高以翔的每一个眼神,他的内心,他的情绪,他未加掩饰的恃才傲物,基本不必靠台词,全在他的双眼里,在他的肢体语言上,此片一上,还有人非议他只有光鲜亮丽的时尚贵公子光环吗?
还有人怀疑他的演技他的球技他不为人知的过人才艺吗?
他往那里一站,他就是霸气!
他就是刺儿头!
他就是杨西亚!
做演员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观众忘记演员自己。
高以翔,这一次,你做到了!
我欣喜。
虽然经纪人这条线故事始终有点单薄,场内场外其实可以连贯得更好,而且我发自肺腑说一句:高以翔的戏,包括铺垫、冲突、内心戏,其实还可以多些,更多些……还是欣喜这样的一个八月的来临,我欣喜我看完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欣喜自己还有梦想,还有能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八月里。
我为中国体育电影而鼓掌!
为高以翔的精彩表现而欢呼!
《我是马布里》,让热血来得更猛烈些吧!
燃情八月!
热血狂篮!
个人推荐指数:⭐️⭐️⭐️⭐️⭐️我是马布里,我就是冠军!
其实一开始朋友说要来看这个电影,我是拒绝的,原由很老套。
第一:关于中国篮球在影视界里没有特别出彩的。
第二,从片子介绍来看,这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援球员。
所以,先入为主的,我认为这个影片同别的国产励志电影没有什么区别,我都已经能够想到这个电影的大概架构,无非是籍籍无名之辈通过不断训练最终获得教练认可,再到获得团队认可,然后成为黑马,一举拿下奖杯的故事。
可是,当我下这样的定义的时候,我的朋友反问我道:你有用心看过影评吗?
你知道马布里是谁吗?
这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好吧,我承认对于真人真事,我永远保有着极大的热情,我也期待着在这个疫情期间能够收获到一些振奋人心的正能量让我暂时远离冠状病毒带来的苦闷,及担忧行业未来走向的苦痛。
我决定看这个电影,并罕见的没有跳过任何一个字节。
在本片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全程马布里与他的教练对于冠军的渴望,还有他们的行动,这多像生活中茫然但依旧坚持,哪怕孤单也要开启追寻之旅的我们。
我们常说先有伯乐才有千里马,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一个版本,有时候只有当我们先成为千里马了,才能被社会、企业所发现,当我们准备好成为一个学生了,老师才会出现。
有时候我们也常常抱怨没有伯乐的出现,那有没有想过让我们自己先成为一个准备好的千里马呢,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作为一个34岁的NBA退役球员,为了追寻自己的冠军梦,离开自己熟悉的世界,孤身来到中国并投身CBA中成绩平平的北京队,没有多少人能理解,甚至还会有嘲讽。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找到了团队,他们双向做了"yes"的选择。
马布里说: I am champion !
(我就是冠军)他的队友不信,他的教练一开始也不信,因为这么多年来连冠军的边缘都没有摸到过。
可是,马布里通过他的行动证明着他要获得冠军的决心,让教练同队友看到了一丝可能。
于是教练下定决心改变训练方式,他认识到:同样的行为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过去一直沿用的训练方式从未得过冠军,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它。
因为教练意识到了这一点,跨出了这重要的改革创新的一步,所以改变了球队未来的命运。
从本片中,我看到了一个团队在一个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处境下,仅仅因为有这样一个"冠军"的梦想,一步步磨合,一步步改变突破,这当中也有许多困难阻碍,但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辛一一跨过了,最终拿到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荣耀。
联想到当下有一些企业也笼罩在疫情的恐慌中,面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企业面临着倒闭和破产,有些企业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前行,他们勇于创新和面对挑战最终成为赢家,如海底捞、淘宝、顺丰等等,比比皆是,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在那个时代他们成为了准备好的千里马。
有时候大环境的好坏并不是成功的必然的因素。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准备好的千里马,那就同我一起细品《我是马布里》吧,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有一个相互信赖彼此信任的团队在,就会如同将球从右手给到左手,你就是团队,团队也就是你。
所有人不断为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努力,敢于创造创新,一定会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最后,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先见者明,先行者力。
有梦想又敢于为了目标不断调整自己不断追寻的人儿,恭喜你!
你已经走在了前列!
如果你也想与我们一起看电影共同学习成长,可以私信或者留言给我,我们一起品味电影里的人生。
我是马布里 (2017)6.22017 / 中国大陆 美国 / 剧情 运动 / 杨子 / 斯蒂芬·马布里 吴尊
《我是马布里》军军给7分。
体育题材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比不上《摔跤吧,爸爸!
》。
型男太多,军军作为直男癌,对黑人球星虽然不待见(从不看NBA),但是军军对篮球还是颇为喜爱的,毕竟军军在大学的篮球考试得过一项全班第一(罚球线立定投篮十球十中)。
为了培养小军军对篮球的兴趣,就带他去看了这部电影。
马布里演技不错,哭起来还挺打动人,型男太多,吴尊、王阳明(好像张震哦)、高以翔等起码有七八个以上。
唯一的美女就是少女时代的前队员秀妍,虽然她姿色平庸,但胜在声音好听,英语特别溜。
看了此片,对篮球的团队合作精神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一些金句我也记录了下来~56年,83年冠军。
缺少一个能胜利的球队,缺少一个能和球迷分享信念的球队。
这孙子太认真了,NBA顶薪球员,有必要这么认真吗?
不是传到另一个人,而是左手传到了右手。
得冠军不是口号,不是目标,是信念!
马政委小军军很喜欢看这部电影,他从幼儿园就培养起来的篮球兴趣更加高涨。
缺点在于比赛的高潮部分看起来还是像篮球比赛转播,没有给型男们的肌肉线条、挥汗如雨等特征来个大特写,毕竟这不是纪录片,得有大电影的范儿!
导演杨子还是太嫩!
可惜老马今年没留在首钢。这样一部电影可能十年二十年之后拍会更好
1、你有什么?技术。需要什么?练习。怎么玩?动脑、用心。最重要的?团队。怎么赢?比对手强。比自己强,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强。好领袖?让队友更好。伟大领袖?激励队友。没团队的领袖什么都不是。2、三不准:解释。理由。谎言。委屈了?忍着,别写脸上。脸上只有一个表情:我行。3好故事烂片
老子就给5星,打你们丫这帮外地狗逼的屌脸!
两星给梦想吧,片子拍得过于煽情,很多片段都不细致
本来挺不看好的,但是依然要给高分。宣传做的不咋地,片子还可以。纪实感很强,很燃!
国产体育类型片还是太少,剧本起伏的反差不明显,倒是老马自己演出很到位
多花点儿钱的网大水平,说之前没拍过体育电影,励志电影都是借口,如果为了赶紧做头一个那这一个肯定不怎么样,努力肯定是努力,但是你不琢磨不带脑子。瞧瞧那几场篮球的动作拍的什么玩意,斯坦尼康一圈一圈搂呗,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好的效果,但是前提是你要做出充足的准备和思考,这需要大量的时间
总的来说是国内难得的不错的运动励志类型片,但是反面人物脸谱化,毫无存在感的女性角色,重要演员演技生硬也都在拉低整个水平。演技在线的何冰在一众票友中显得过于突出,马布里比吴尊演技还要好……
真心觉得老马演的还是不错的,演自己可能本身就比较轻松吧~
7分,感觉全场电影演技最好的是阿伦艾弗森。。。
高三那年看的直播,还记得北京夺冠捶打书明的胸口。哇哦,六年就过去了。剧情方面肯定有戏剧化的呈现,所以几乎是没有可未知性的。当然,中国电影需要多样化。给个及格的支持吧。电影感,真的很差,其实也许拍纪录片会更好
何冰演技担当,一伙男模演员颜值担当,老马还行,这里可以拍掌鼓励一下杨子,语言不通还能调教好演员,搞笑担当郑秀妍,尬里面还带点笑,至少在铺剧情的前半段充分体现了作用。中国很难得有的体育电影,先不谈剧本硬伤,镜头的运动的剪辑还有叙事结构是及格的甚至到了线以上,鼓个掌以资鼓励然后结束
观看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部纪录片堆叠起来的传记电影,没想到竟然是完成度这么好的体育励志电影,非常热血非常燃,很感动。欣赏马布里,曾经的坏小子,最后成为了北京的英雄,虽然未曾达到同届球星的高度,但仍有属于自己的荣光,母亲的一句honor him真的打动到我。另外一个惊喜当然是艾弗森。
不是人人都有人生中第二次机会的,好好把握。
你们就算了…我只是来看我艾的。
体育题材的片子很不容易,完成度还算高
羡慕有球队可以追随的城市。
电影主题关于信仰,这个切入点很好,也算贴近现实吧,而且这又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流行元素,观众能有共鸣。“他们老外怎么个个来这说拿总冠军,跟买白菜似的。”缺点也蛮多的,比如广东队的教练,这就一个表情帝,各种多余表情;比如决战时的背景音乐;比如滥情太多;比如决战快速带过,缺少功力等等。
心跳得像当年总决赛最后一场站在万事达哭成狗一样。
拖到现在才看的意外之喜就是发现十二时辰里的元载在这里演了李春江哈哈哈!其实还是觉得自己演自己的电影稍有点奇怪,文戏拍的剪的也挺网大范儿的,所幸篮球的部分还不错。除了老马之外,冲冰叔我要给三颗星,这闵鹿蕾演的超神了简直是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