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指才能移动的一美,直挺挺立着脖子的样子,简直不要太好看!
灵魂的倔强和受限的躯体合而为一,成为了浑然天成的气质!
电影的故事转折比较突兀,细节之处打磨的不能算精细,但是贵在人物情绪刻画之细腻: 当正常的成年人做出在酒吧happy、挑衅霸凌者、凌晨回家等等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会将其称为不负责任,但是坐轮椅的人不一样,当你享受不到和别人一样的任性选择,还要强行去追求这些东西,就会被认定为“对自己不负责任”。
即便是惹了麻烦事那又如何?
我早就准备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但是你们认为我是残疾人所以值得同情,并将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视为更高的道德,并因此而批判我不懂感恩——在真正残疾人士的眼中,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歧视?
如果是因为需要依靠他人,而永远成为无限讨好、低声下气的弱势者,或者是依赖他人同情进行全然利己的谋利,那这个明知道自己已经大限将至的年轻人,还能找到一点点生命应有的色彩吗?
内心纯洁的人,会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
他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朋友,让一个孤独的孩子感到温暖。
他第一次见他就知道他有麻烦了。
呵呵,是的。
他们就是天生一对的知己。
我们都拥有一样的人生,都会经历悲欢离合。
这些悲剧喜剧,在他们的眼中更加的无能为力,可他们却也活的自然。
老天给了我们什么,请安心接受。
是想找个不动脑子的电影的,以为是喜剧,看了以后,感动了……每个人都可以有爱,有恨,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在死亡面前,有的人那么棒,起码我看到的奥西亚的让人震惊的一面;面对无可奈何的爱情,麦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的一面,他什么也给不了她,只有心理的那份爱,这不现实。
最后,他释然的活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他有爱,对朋友,对那个女孩儿的爱……现实给了我们什么,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些,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哭了,没有稀里哗啦,起码觉得生命可以这么的大度、宽容……
无意中在优酷看到的片 ,看海报感觉像英国的小众片,点开看发现男主是詹一美,而且是盛颜时期的詹姆斯一美,看过这片理解为什么众口一词他就是一美,看X战警虽然觉得他非常魅力,但为什么是一美还是有点疑惑的。
再然后核对演员表时候才发现女一号是前两天看过BBC的爱玛里的爱玛,因此这个优酷才推荐给我的吧?
演员的古装和现代装相差太远,容貌体形上都判若两人。
另一位男主演技也非常好,只是核对演员表后还是没记住他其他角色。
几个演员那时候都还年轻,肆意汪洋挥洒自己演技,没有固化没有包袱,英国的小众片还是随手看一部赞一部,年轻时候的克雷格007的早期片就是如此,他演过007之后虽然型很帅了,但是到底不是演什么是什么,总带着007的味儿了。
故事开始发生在一家福利院里,病人各不相同,但都不大能自理,这时候来了一位戴着鼻环的沙马特金发少年,希腊雕塑般的面孔,狂放不羁的举止,这就是詹姆斯一美啦 ,他坐在轮椅上闯进福利院,只有嘴巴和两根手指能动,这样都禁锢不了他的毒舌,奇迹的他能听懂另一个脑瘫患者的话,能流利的代为翻译,脑瘫患者也坐在轮椅上,口齿不清,脸歪嘴斜,也坐在轮椅上。
他一直住在福利院里,他受到一美的影响,也想要自主的自由,而不是全靠别人照顾的病人 。
两人联手申请独立居住,又雇用了一位丰满貌美的看护。
开始他们独立的生活。
他们闯舞厅,用慈善捐款情女孩喝酒,享受能够自我选择的自由,但是随着他们与女孩关系的日益亲密而造成他们的隔阂,女孩说着只是她的一份工作,你坐在轮椅上就没有资格。
女孩非常尽责的照顾他们,她不能因为怜悯生爱 ,她给与了他们最大的照顾,却不能勉强自己的感情终于离去。
而詹姆斯一美鼓励同伴振作起来,有自我的生活。
他却终因淋雨转肺炎而离世。
朋友带着他的鼓励继续坐着轮椅继续生活。
几个人的演技都非常好,拿捏那种残疾人的劲儿很得当,特别是那个朋友,费力地吐字不清台难为他了,似乎他现在还不红,也许哪天做金牌配角就被挖掘了,这样的英国大叔层出不穷呢。
至于本片字幕,人家一直在谦虚了,一直很直白的说不明白,不理解上下语境,这样就不要再苛求了,有总比没有好一点。
有了死,才知生的意义。
死是必然的,但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我们可能对它太过麻木。
而活着的意义,在怀疑的作用力下,总是越来越抽象。
疗养院里的人们,活着和死去就个体而言又有何区别,对人生和自身的怀疑必然已『知天命』,孤独的活着,或者茫然的守着各种规矩发呆等待时间流逝,等待自然结束。
我们,也差不多。
罗里才到疗养院,就岔院长的热情,说没有前门钥匙,何谈为家呢。
随之而来的是特立独行的行事和犀利的讽刺言谈,同时他的到来,让因为语言障碍份外孤独但内心燥动的麦克,有了出口,成就了两个高度残障人士的友谊,还有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更让麦克理解了独立生活的意义。
到这里,励志,但罗里也告诉麦克,有缺陷的人就该安份守己,他的冷言相劝是他对自己、对麦克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独立生活,我们也许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心里总在找寻依赖、怨天怨己、自私麻木、情绪化、意志薄弱,等等。
对于不健全的人来说,独立生活的意义大概相对更单纯一点,可能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来面对命运就是意义所在,片中的罗里是在尽自己所能而为,因为他做不了的事太多,可做的就做,哪怕体验下进局子的感觉。
然而他对生命的这份执着与热情,原来全源于他已知自己死期将至,这像一种触底反弹式的狂欢,如果不知死期,是否还会如此对待生活,这是残酷的、是更悲剧的,是细思极恐的。
对一个健全的人,人生更多的主题是欲望,欲望也是永无止境的,与孤独结伴而行,即便看透了欲望,我们还是会因为某些不顺利而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沼泽,丧失生活的热情,进而失去活着的意志,如果童年或青少年再有些心理阴影,抑郁进而自杀的都大有人在,你、我、Ta,我们一起喝酒聊聊需要灌肠的城市、丑陋肮脏的人心、扭曲糟糕的童年、令人沮丧的现在、杳无希望的未来、和无数次想自杀的念头,最后彼此嘲笑下也仅仅有个喝喝酒穷蛋B的勇气。
别人的鼓励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人都是固执的。
而那些努力寻求出口的人,总以为向外求索,才能得到,不过是舍本逐末,空欢喜罢了,到头来只有更失落。
如何积极的面对人生、关键是对人生的定义,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平心静气的认真思考下,也许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和解,也是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也才有机会向死而生。
由于英语水平欠佳,看电影时还是需要借助字幕;可下载的字幕时间轴十分坑爹,导致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情绪基本是游离在外的,可惜了这么好一部电影,心塞。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仍然不失令人动容的力量。
Rory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其实十分可怖:他从一个像笼子一样的车里被运送到Carrigmore,他表情凝重显然是不喜欢这段旅程,亦或是这个新的“收容所”。
典型的叛逆期少年,可以想象他就是像那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被学校劝退又接收一样地辗转于各个疗养院。
他的确不是个好孩子,他的行为自我得简直令人讨厌(可惜颜值过高只能让人不疼不痒的说上一句:真淘气)。
事实上Rory只是在做他有权利做的事,他只不过是那类并不普遍存在的藐视规则的人罢了。
他带Michael寻欢作乐尽兴之后回到Carrigmore后还半开玩笑地把错推到他头上,而当他发现Michael真的会为管理员的批评而难过时便立刻严肃起来承担了责任。
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自私鬼,他只是个热爱生命的乐天派,他只是想体验一切他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乐趣。
我最喜欢的是Rory“驾驶”着他的轮椅跑得飞快连影子都看不清楚的样子,那份激情与活力让人内心禁不住也要欢欣不已。
Michael比Rory更可怜。
他的身体状况虽然比Rory要好一些,但他连一个会关心他的亲人都没有,疗养院的护士们虽然爱护他,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事实上这并不是多难的事,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后的Siobhan也能轻易地听懂他的意思,可见护理人员们的关心其实也并不走心。
Rory能听懂他说话这件事几乎点燃了他,而他当初申请独立生活的唯一原因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其实直到Rory病危之前Michael都还不太理解他所追求的“独立”。
而Rory教给他的却不止于此。
在他倾心于Siobhan时Rory痛骂他一顿,叫他明白什么是责任——可见Rory虽是一副花花公子做派,却绝对不会拿女孩的幸福开玩笑。
可以想象,在他色彩斑斓的交际活动中怎么会没遇到过令自己心动的女孩呢?
而他彼时的割舍之痛谁又能体味呢?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独立”的意义,太多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离不开长辈的羽翼瞻前顾后。
而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凭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面临的风险再大能大过残疾人无人照料的危险境地?
影片的最后,Michael凝视着Rory空荡荡的轮椅,却听见了来自他的spirit的那句:If you wanna have a walk? 如果你想自由地行走,那就勇敢推开家门,独自走向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从《成为简奥斯汀》开始,一直都在看jm这个萌大叔的电影。
《生命的舞动》收藏有些日子了。
中间停顿了近两个星期一直没看大叔演的电影。
前天计划昨天看一部电影,便选择了这部。
jm在里面饰演青年罗里,身体能活动的只有嗓子和右手。
但他的内心追求独立,人格的独立。
生命应有的色彩和光芒。
此外,脑性麻痹患者麦克,在罗里的鼓励下的改变,勇敢的走出卡里莫。
他们在酒吧里,坐在电动轮椅上跳舞,和女孩们调情,嬉笑。
罗里经常说的那句话,hei ,天气很好,出去转转。
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的表情是轻松的,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的残疾。
他在小区里和小孩比赛,谁更快。
他开着车疾驰在道路上,他对警察说,你抓我啊,你不要歧视残疾人,残疾人也应该享有公民被逮捕的权利。
他对失去爱情的麦克说,“未来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
”这就是那个梳着朋克头,带着鼻环的年轻人——罗里。
他的生命很短暂,甚至比麦克的还短,但是生命的短暂并不会限制它的宽度。
罗里在知道自己的结局时,仍然开心的活着,追求自己的独立。
jm大叔没让我失望,又一次为大叔掉泪了。
以前,看多很多励志片,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风雨哈弗路》、《喜剧之王》、《叫我第一名》......片子里的主人公和《生命的舞动》里的罗里有共同之处,他们认清自己的缺点,所处环境的弊端。
但他们从不自暴自弃,而是努力的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若生命长度很长,那么我们就坚持的走下去,若生命很短,那么我们努力的让它变宽。
-今天看了在2011年北大的毕业典礼上央视记者张灵泉的致词的视频。
她说,找到自己想要,知道自己谁,这个至关重要。
你想要什么呢?
你是谁?
———————————————————罗里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便那样坚持的去为自己争取。
你又为自己争取过什么吗?
你有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吗?
不要让自己后悔,你应该知道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一美当然是大名鼎鼎了,虽然当时他还没有那么出名,令人意外的是steven的表现丝毫不逊于一美,腐国果然人才辈出。
接近结尾的部分,当Maichael跟黑人看护谈着有关上大学的事情时,Rory独自坐在电动轮椅上,跟在他们身后,口中不停的轻咳着,看到这里就猜到一美很快又要挂掉了直到最后两人简短几句的谈话,Rory仍然在担心着Maichael,还有Maichael最后看着Rory坐过的电动轮椅,耳边回响着Rory惯有的欢快话语,但这些我并没有流泪。
真正流泪的是一美吵架后,被吊着放到床上的时候,虽然男女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从一美的眼神中感受到太多的信息了,Rory这样一个倔强的人,在自己喜欢的女孩(我认为他是喜欢她的)面前以这样的姿态被照看,那种痛苦与无奈让我泪奔了
看完以后,整个地状态就是不停地流泪,问我为什么的话,很难说清楚,是很复杂的感觉。
虽然rory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但是我不觉得这是悲剧,我尊重他最后的死亡,我同时也尊重他曾经的生活。
这部电影着重强调的——独立。
所谓独立,我懂得真的不多。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之所以存在于世界上很重要的一个立足点,我们的精神若是能独立,我们则是强大的,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世界,剖析事件,而不是被社会或是别的什么人强加于我们,这是很重要的。
这部片子是与众不同的,他用一个人坏的行为,来展示了他身上极为优秀的一面,如此的自然,因而拥有其强大的影响力,或者说破坏力。
rory用它自身的行为来阐述他所说的话:never give up!
【最喜欢的台词】麦克:我想回我家了。
罗里:是我们家。
不然你要我去跳河啊?
麦克:护栏太高了。
罗里:的确太高了。
给都柏林政府致信:亲爱的诸位,我抗议大桥没有为有自杀倾向的残疾人士提供方便的轮椅通道,剥夺了残疾人应该享有的自杀权力。
厌恶你们的:罗里·奥西亚和麦克·康纳利。
这节奏…… (8.7)
越来越冷漠。。。这类题材感动不到我
生命的舞动
这电影里的一切都太美好了。 虽然发生在一些命运不够美好的人身上的这个故事,却无碍它的美好。
爱尔兰的无障碍设施做得真好啊
Roy教会了Michael什么是生命的自由,Michael帮助Roy获得了能够独自生活的证明。
有点揪心
不是想象中那样 但也还行吧
hey u can live by yourself~u r ur own man...
当脑瘫儿麦可因求爱被拒而伤心欲绝之时,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看多了这类片,没感觉了。
轮椅成了人生道具...
若我能学你抛开一切,平静生死。
一美很美,但没哭出来。知道生命不长久就可以肆意吗?如果是我,可能会更加小心翼翼吧!终究还是不同人有不同选择。
三星半。一美小朋克儿
小麦的头发是黄色的
真是心酸
一看就睡着,看了四次,睡了三次。非常无聊!
还可以啊
喜欢这个英文名字。剧情还算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