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院会不会就是刘老师下的手,理由如下: 1.刘老师看到众人被害,不想着报警,而是骗女主说众人都在祷告,这点很反常。
2.之前因为祈祷院众人自发给刘老师钱买土地,但是后来又反咬一口说是刘老师胁迫的他们交钱(虽然有可能是被院长恫吓才举报的刘老师),让刘老师感到被出卖且坐牢会怀恨在心,又遇到千刑警刁难。
自己设想感化他人,众人也表面被感化使刘老师内心得到满足,但实际上众人还是我行我素,背后出卖他,使其作为‘神人’的愿景破灭而走极端,就下了毒(后续类似的刺杀村长也一样,愿景破灭而走极端)。
3.村长死都不怕,死前应该会说实话,如果是他做的应该会承认。
而英智和祈祷院的众人没有交集,没有理由做这个。
祈祷院下毒事件发生在刘老师出了监狱后,看了一眼中毒的众人就和英智下山,途中遇到了村长,村长已经看到了众人中毒,从院长口中得知是刘老师做的。
明白了刘老师也不是‘神人’,也是受情绪所支配的人,反倒是可以好好利用的人。
一开始以为刘老师像地藏王菩萨,不渡尽地狱的恶鬼誓不成佛。
后来发现终归是个人。
4.刘老师儿子查房地产时,查出刘老师名下很多土地值2亿,在某一天突然全部转给了村长。
这个土地应该就是祈祷院众人给他钱买下的地,被村长抢走。
村长因为知道刘老师下毒的事,所以刘老师对村长及其几个罪犯几十年做的坏事都默不作声?
《苔藓》—畸形拯救影片开始,上演了整治老顽固,欲实现“强拆”,却发现整治的过程中,暴力无法解决问题,村长于是和刘老师开始了新建村子。
这个开头,让我隐约猜测后边的剧情是要开始罪恶忏悔及灵魂拯救了,可是突然画风一转,回到现在,通知刘老师死亡,有点不明所以了……看到片名《苔藓》,不知道要讲什么?
当影片中第一次“像苔藓一样安静的生存”,猜测说这些人要安静的与世无争的生活和忏悔么,可是刘海国回到村里,为刘老师办理葬礼时,村长一些举动显示出在当地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以及刘老师的死因尚是谜团,这完全不是“苔藓”似安静的生活啊,又是不明所以……
刘海国开始调查谜团,以及村长一伙儿的阻挠开始了。
先是秃头,去刘老师仓库中,想寻找证据,被刘海国发现秘密通道,刘海国穿过秘密通道,被秃头发现,秃头欲杀人灭口。
并说了一句话,“想问你父亲的死因,去见你得父亲吧”,在之后影片的回忆部分,秃头也曾说过“我对现状没有什么不满啊,还有,不要天天罪啊罪的,每次看到您都觉得自己是罪人,真的很累。
”而且导演在这一幕中,镜头转换也十分精妙,罪犯在说自己对现状满足,想过新的生活,而说到看到您都觉得自己是罪人时,镜头给了刘老师,这也说明,刘老师的拯救不是对施害者进行灵魂救赎,错误忏悔,而是想让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罪恶,活在痛苦中。
秃头一句“真的很累”道明了“拯救”不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痛苦。
<图片2>
第二个少女监禁犯,看到秃头死后,激起了对刘海国的杀意,将其约至家中,想进行杀害,可是绑起来后,他想要用镰刀进行一击杀害。
这种对镰刀杀害的心态说明了他对刘老师的“拯救”感到仇恨。
刘海国用打火机引燃房屋想要逃走,此时少女监禁犯过来想用镰刀砍杀刘海国,却两次被女主制止,杀人犯的内心已经不是之前的极度冷漠,内心开始有一丝良知了。
最终少女杀人犯却因回火屋拿与村长的合影还有屋顶隐藏的文件而被烧死,本来他可以安全逃跑的,却为了拯救村长而死,是因为村长拯救了他么?
村长的拯救是正确的么?
第三个智障,是第一个向刘海国和检察官诉说案情的人。
一直强调“我只做了村长让我做的事情,其他的什么也没做”。
对村长给他安排的任务的回忆,一度让他精神崩溃。
而村长杀死他时说给他的话也值得思考。
别人都是有颜色的纸,你是一张白纸,别人的纸需要重新染色,我不想让你染上其他的颜色,我打你,不是因为你有不足,而是想让你一直留在我身边。
这句话也说明了村长想带这些罪犯一起生活,实现对这些回不到过去的人的“拯救”。
整部影片中,我感觉这个智障不傻,反而心眼不少,只是很懦弱。
村长当刑警的过程让他对监狱拯救犯罪感到失望,于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
而当他遇到软硬不吃的刘老师时,似乎看到了一种新的拯救方式,于是想和刘老师共同建立一个村子,进行灵魂的救赎。
一起忏悔,一起吃素。
可是慢慢的意识到,刘老师的拯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而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审判和判决,他想让那些罪犯活在忏悔罪恶的痛苦中。
他认为刘老师是和他们其实是一类人。
秃头说过的一番话也代表了村长一伙儿对刘老师的判断:刘老师早就了村长,村长早就了现在的村。
村长到最后用枪自杀,也反映了他对韩国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拯救”方式的嘲笑。
刘老师刚开始的“软硬不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导致我以为本片要对一众罪犯灌鸡汤,进行心灵的洗礼。
可是后来,慢慢发现并不是这样。
先是村长一伙儿对刘老师难以诉说的情感,肯定、害怕、蔑视、反感。
肯定确实刘老师做了一部分灵魂救赎的事情,害怕是因为对这种软硬不吃的态度感到恐惧,蔑视是因为发现刘老师也是“看到不爽就杀人”;反感是因为刘老师对罪犯的各种限制。
刘老师对村长送的礼物,震惊之余,首先想到的不是报警,而是逃跑,而且还对女主撒谎并说大家在聚精会神的祈祷。
并没有显示出对生命的一丝怜悯之情,罪犯也是人,如果刘老师真的想拯救他们,最起码会感到一丝同情吧,后来的女主的话也说明了一点,村长只是替刘老师办了刘老师办了想办的事情。
当刘老师刺杀村长失败后,面对村长对女主即将施暴,也未进行制止,也没有以暴制暴,这是对上次自己刺杀行为的救赎么?
是对自己的一丝拯救么?
是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救女主的无可奈何么?
刘老师想用灵魂的救赎去从痛苦中拯救女主这个受害者,却想用”痛苦的绳索“拯救”那些加害者。
村长用自己的方式,恐吓、殴打、威胁、贿赂等手段来“拯救”这些罪犯。
而女主也通过自己做性奴来保全刘老师。
这种畸形的拯救弥漫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影片末尾有几处颇有意味。
一处是禁止右行标志,禁止人们通往这个偏僻的山村,另一处是,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刘海国看着村里到处新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可是看到“监视城堡”又在修建时,感到有些担心,直到看到站在“城堡”上的女主时,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想起收到父亲死亡通知的电话,才细思极恐,女主意味深长的笑容,刘海国震惊不已的表情,是的,是女主织就了这张复仇之网!
有些人真的被拯救了吗?
让我想到开始时一句话,撒旦并非在远方,而是常常在我们身边,用一些甜言蜜语,会让大家陷入痛苦的深渊,请看清楚吧,恶魔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审判的日子即将到来……
片子很拖,这里就不废话了:1,三德祈祷院的凶手是英智。
若凶手是村长,他本人不会隆重地将这一事件当做“更加难以承受的故事”,准备给次夜牧师儿子听;村长的祈祷院回忆非常详细,英智的祈祷院回忆也非常详实,但在英智说牧师回忆的时候,村长非常吃惊+气愤,辩解“耳朵有血就能说明杀人了吗?
”(很可能是垂死院长喷的那口血)。
所以其实很简单,村长和牧师的祈祷院回忆都是真相,而且两者并不违背。
两者并不违背,而且能推出最重要的,凶手另有其人,但当时在场有人喊“你撒谎”,堵住了所有人考虑第三者杀人这个环节,喊话的人就是英智。
祈祷院所有人死因,中毒,人手一只咖啡杯。
全篇各种咖啡杯特写,村长手下:“还是英智的咖啡煮的好喝”。
动机:惩罚。
台词原话有,如果没有人做,牧师很可能会亲手惩罚。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标注红线和红字的圣经,是英智贴身之物,村长也就是年轻的刑警借看时候,英智非常不舍,惩处之名则是加害过英智的四人。
个人看法红字不是牧师而是英智所写,英智说牧师给了她救赎,所以部分出于报恩,更多考虑牧师经后还能布道方面着想(良心+案底),实施惩罚者必须由他人出手。
后来添上村长之名,大概也是英智所写。
这也解释了全篇的人性构造,为何牧师能一如既往理直气壮的布道而村长能一样理直气壮的施暴。
其实从始至终牧师信念都未变过,为了越战赎罪而传教,自成为牧师起他都未做任何亏心事,只不过被极度的负罪感所束缚;而村长一直认为三德祈祷院事件的凶手是牧师,所以认为村民口中的神也其实和自己一样伪善,甚至还有点惺惺相惜以至于拉帮建村?
村长其实仍存有善念,所以再三不谈祈祷院,只在最后将牧师之子认定为杀害手下的“恶人”,才说起这一事件。
此时的三人,牧师、英智和村长,所作所为都是有理可循的,并不能单纯的从善恶所评价。
但接下来村长和其手下对于英智的X行,从村长角度可能更多是希望权力的彰显,也是本片重要的情节推进条件,英智的变化。
引出2,牧师之死的凶手是英智。
(1)开篇牧师尸检时,法医检查到口腔时突然停顿,同时回答不上其子对于具体死因的问题。
这里村长有两个态度很有意思,一个是前夜马上干脆的打电话给法医喊他明早来检查,可能此时村长并不知情或者自信能掌握法医,个人认为并不知情;二个是结尾儿子质问村长“牧师是你杀的吧?
”时候,村长不辩解“不是我杀”(原台词根本不用杀他就能制服他,大概把柄就是自认为的祈祷院事件),也不说明“自然死亡”。
而是风轻云淡隔岸观火般地告诉他,他父亲曾经杀过N多人,死也是罪有应得。
为什么?
因为尸检之后已经知道并非自然死亡,同时不辩解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凶手村长本人认识而且还要偏袒。
(2)电影最后镜头,儿子回想起来那个电话,就是英智第一时间打给他的。
牧师只给儿子打了唯一一个电话,想谈的是他妻子。
而其他村民自然都是不想牧师儿子回来打扰他们的敛财计划。
所以要在牧师死亡的第一时间通知到他儿子,让他赶在下葬之前回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英智自己来设定牧师的死亡时间,而且之前还要想办法拿到牧师儿子的电话,这就需要很早的预谋。
为何说是英智早早预谋拿到牧师儿子的电话?
这问题也关系到为何英智那句“你父亲希望你回来终结这个村子”是假话,以及为何英智能狠下心来杀掉救赎过自己的牧师。
--原因在于“神的崩塌”。
牧师初衷是为越战赎罪,之后将村长认定祈祷院的凶手,所以跟他来建立村庄希望能感化众人。
直到他已经了解到无力感化,杀村长未遂之后,他的负罪感到达了极值,从此不再做任何布道,所以英智被侵犯时候他也无动于衷。
给儿子打电话时候就看得到,一个人的信念崩塌之后有多茫然。
(3)牧师的救赎已经终结,而正如本片对“苔藓”的解释一样,英智的个人救赎就开始了。
任何人都是她的“石块”,包括垂老的牧师。
最后英智通过其他人的命获得了自己被囚禁奴役的解放和村庄遗产,不知道如何评价。
片子其实挺发散思维的,可惜冗长的情节以及牧师儿子和检察官白水一样的演技。
这片要是交给园子温估计又是神作,现在想起同宗教色彩的《爱的曝光》,3个多小时毫无疲倦才意识到是多么伟大!
个人认为青苔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才展露无遗,片中女主角受尽压迫,默默承受苦难。
正如电影开场不久中所说的:像苔藓一样依附在石头上,默不作声的活着。
同时我对电影的剧情有一个小小的猜想:刘牧师其实是被女主角所杀害,以此引来了刘牧师之子对案情进行调查。
而女主角又大量收集证据,虽然被焚毁,但最后指出仓库中存放的证据原版,打垮了村长,从此自由的活下去,或许还支配了村长遗留下来的全部的财产。
村长倒了,爪牙死了,村中的情况变了吗?
我觉得没有,从结尾看来,女主角似乎用村长的巨额财产兴建了许多的设施,让孩子玩耍,让大人休息,但是这只是表象。
其实实际统治者不过是由村长变成了站在全村顶点的女人罢了,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在刘牧师的精神控制、村长的威逼利诱下生活的村民其实内心仍没有改观,即放宽了的藩篱依然是藩篱,并没有脱离对精神权威的依赖。
男主人公最后僵立的表情似乎明白了幕后操纵者是谁,但是有没有别的更深的意思在里面?
我想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意识到了人们仍未自由。
故事从一个女人开始,每晚都被 男人强制发生关系,整个村子里都是坏人,牵扯上百条人命案,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女人活的如行尸走肉,这不是她想要的,到底是阴差阳错还是故意安排呢。
女人受辱10年,复仇后与坏人成了一伙!
最后她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其实一开始,女人被救赎也很像苔藓的初期的生长吧, 经过科普得知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其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的生态环境。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的一些影评,有人说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 为了生存而依附于一块石头。
我其实还蛮认同的,因为这跟本剧主角发生的情节很符合人物特点。
然后在另一个时刻 仍然是为了生存却毁灭了曾给予它支撑的石头。
跟电影《苔藓》很相符,主角的思想和遭遇也很凸显苔藓的生存方式。
韩国犯罪悬疑片《苔藓》其实还蛮值得一看的!
苔藓 (2010)7.12010 / 韩国 / 悬疑 / 康佑硕 / 郑在泳 朴海日
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地位的时候只能像苔藓依附于石头一样依附于别人 当所依附的这个人失势不再能给苔藓有力的支撑 它就要重新选择新的石头 当苔藓自己的力量和野心随着石头的更换逐渐变大 它就会想要一片自己的天地 不再受制于石头首先它要计划好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存环境然后它要计划好如何消灭掉所有阻碍它的东西当然也包括把苔藓当作自己的附属物的石头们最后还要计划好如何在石头们都被消灭掉以后它怎么才能顺理成章的把这个大环境据为己有最后看似最渺小最柔弱无力的苔藓才是最阴险毒辣的那个人看似最安静最安分最不会反抗的只会贴着石头活着的苔藓才是最躁动的那个人看似最没有野心的那个人得到了影片中可以俯视整个村庄的“宫殿”那就是苔藓一直想要得到的天地拥有了这个天地就拥有了权势就再也不用只能依附于石头那样卑微的活着再也不用被凌辱时却无力反抗 应该是再也不会被凌辱了吧这就是苔藓最想要的 也就是女主角英智最想要的吧祈祷院的案子究竟是谁干的片中没有明确表达但这个案子就是英智所利用的一个武器俞老师从被人膜拜到后来变得极其被动大概是因为他太急于把那些有过罪的人变成虔诚的神里长变得歇斯底里大概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禽兽与人的合体他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天下利用村民对俞老师的膜拜借助俞老师的力量里长创造了属于他的天下里长把那些有过罪的人变成心和思想能完全受他控制的苔藓但是这些被扭曲了心智的依附里长的人内心对里长其实是一种恐惧而不是心甘情愿的依附于是 总有那么一个野心更大的苔藓将里长打败并占据了他的位置也许 每个人都是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 为了生存而依附于一块石头而在另一个时刻 仍然是为了生存却毁灭了曾给予它支撑的石头又或许 每个人都是石头在某个时刻 借着自己的力量支撑着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 嗤笑蔑视这株苔藓的渺小无力而又在某一个时刻 猛然发觉自己已经在无意中帮助苔藓壮大了并且回过神而来的时候 已经被苔藓击碎
片尾隐示了她才是这场“审判”的主角,而从一开始刘老师去世,儿子回来,到村中事件挨个被审判直到千永德终结,只有她没有被“审判”,也就是苔藓的象征(生存环境),其实一开始,她被救赎也很像苔藓的初生长, 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 ,这种特征恰恰就像是最初村子建立(还有阳光)到村子“变样”(阴暗潮湿),助长苔藓。
苔藓,卑微的存在,依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伴随着强大势力存在,其实又能将自己活出不一样的颜色。
剧透线……………按照线性顺序我是这样梳理这个故事的:从越战归来的刘木刑老师,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成为了一名牧师发誓身体力行拯救信徒,刘老师的无私奉献触犯了原来修道院院长的利益,他找来了刑警千永德来修理刘老师,并许诺给千永德低价土地,千的还价过程正体现了其的贪婪。
(注意一下:此时刘老师在为信徒买地,这也成为后面教堂惨案的伏笔)。
刘老师被抓之后,出现了奇诡的事情,千派去修理刘的人纷纷崩溃,让千见识到了刘的感召力。
于是千决定和刘木刑聊聊,聊的结果就是帮助他给一个十几岁就被五人轮奸的女孩英智报仇。
然后女主英智坐在车里看着千刑警在河里暴打曾经欺辱她的那四个人(书上的名字有5个,挨打的是四个人,这一点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千开始招揽自己的势力,吸收了石万(杀了欠钱人)和星魁(烧死了多名舞小姐)两个把柄握在他手里的死忠,再加上刘海镇大叔扮演的弱智,组成了千刑警的四人组。
而站在刘老师身边的只有受到侮辱的英智,这时千刑警提出了一个设想,让刘木刑和他共建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能够让犯罪的人重建人生的乌托邦,这个想法对刘木刑也充满了诱惑,于是迅速答应了。
然后就是千刑警引荐这两个罪犯与刘老师相见,有了录音中的那段情节。
这时刘老师就要带着他的信徒进山修行了。
在进山之前进入了本片最大的那个罗生门,究竟修道院中的几十人是谁害死的。
在之后的诉说中,千刑警说到现场时修道院院长说出来刘木两个字就断气了,他指认是刘木刑害死的这些人。
而英智则指认她和刘老师去修道院时刘老师很快就出来,不可能害死这些人,而在千刑警的车上她发现千的耳朵上和包上有血迹,她认为是千刑警干的。
通过片中的一些细节,我倾向于认为是千刑警干的这事,石万和星魁死后德川自白中提到千刑警让他杀人他就杀人,而且杀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再有就是那些按着血手印的账本,最大可能是人死后用手按上去的。
隐居山林后的生活太苦了,那些跟随刘老师来的修行者陆续离开,只剩下了英智和千刑警四人组,英智是刘老师的铁杆追随者,千刑警四人组有着他们自己的目的,她们想通过刘老师这杆大旗能招揽更多地信众,并攫取更多地利益,所以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逼的刘老师也起了杀心想要千刑警的命,不过被千提前防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的威胁英智(相继失身于他们),刘老师此时已颓,想起了多年没联络的妻儿,英智知道了刘老师儿子的电话,在刘老师去世后联络刘海国来改变她的现状。
千一伙还希望依仗刘这杆大旗忽悠人呢,所以没有杀死刘老师的动机,而英智很可能在被侮辱纠缠的境地下,不得不狠心害死了刘老师,用以引来刘海国,借他的力量打败千刑警。
因为刘海国是英智秘密通知来的,所以千刑警等人很诧异,生怕被他发现秘密,所以才有了各种怪异举动,而每当关键时刻英智都会救他,并引导他接近真相。
刘海国和朴检察官的关系没有细致交代,不过应该属于相爱相杀类型,应该是有很深交情的,不然遇到问题刘也不能一直联系他,所以千刑警等人才会很惧怕,因为韩国检察官的能量大家是了解的。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全都是顺序发展的了。
最后各方势力全都被打到了,英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这个地方的权利最高拥有者,站在千刑警曾经站过的最高点,用胜利者的姿态看向刘海国。
片名苔藓,指的应该就是像英智这样弱小,隐忍生活在压迫中的人,她们最终将会爆发出无尽的力量。
《苔藓》在开篇又是让人熟悉的韩国犯罪电影风,冷峻、黑暗、人物复杂,血腥依旧但好在这次使用的相当克制。
故事发生在1978年,对于韩国电影每一个出现的年份都有他特定的含义,几乎就没有不夹带私货或政治隐喻的韩国电影。
普通影迷看上几部韩国电影就能大概了解到韩国的近代历史,1978年朴正熙遇刺,而后不过两年就发生了光州事件,而千永德这个村长的形象正是独裁统治的具象化存在,刘木刑老师则是充满理想化思想的民主运动人士,英智就是那些被民主化运动启蒙,但最终走向苟且的韩国政客。
看清这些形象的指代象征,再看电影内容,你就会发现韩国电影人的独特视角。
2010韩国了悬疑片《苔藓》,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豆瓣评分7.1,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7。
标准的悬疑片模式,最后一刻揭晓真相,“一句话剧透”模式,看之前不要看网上的影评,一旦知道了结局,影片看起来就毫无悬念了。
看完后回头想想,女主是幕后策划者以电影套路来说并不意外,女主少女时代是个不起眼的女演员,而成年女主却是个美女,如此选角女主怎么可能打酱油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看完全片才会明白片名的含义,看完全片才会明白苔藓指的是女主,女主堪称“卧薪尝胆”的电影版释义,25年来一直在等待时机。
女主不仅是在借刀杀人,也是在伺机上位,是个有足够隐忍之心的野心女人,片尾女主重建居高临下的居所,代表她要执掌这个村落,她的动机不仅仅是复仇。
悬疑片的共同点是前面的绝大部分剧情都是拉扯观众思维的障眼法,等结尾最后一刻揭示真相后,你会发现前面绝大部分剧情似乎都在浪费时间,这正是悬疑片的精妙之处——知道了真相就没人会看主体剧情了,主体剧情全是最后豁然开朗的铺垫。
只能说这个名字用的很好,很打眼,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但是看完了又不知道主题在说什么了。
不知道怎么往这个标题上靠。
这片子既不悬疑,也不恐怖,也没有情色,似乎在单纯的讲述一个故事,但就算讲故事的技巧也没有突破,因此只能算作一部普通商业片了。
但是故事似乎太大了,导演没有把握好该讲什么,什么该留给观众思考。
我总感觉看这个片可想的太少,所以不悬疑;血腥太少,所以也不恐怖;美女的感情戏太少因此连情色或者情也算不上。
因此我觉得这是一部没有特点的“三不”类型片。
如果您一个月也看不上一两次电影,建议您就别看了。
哈哈
无聊
相对于韩剧来说还是不错的
靠,原来是女配
苔藓卑微,却能致死参天大树;孤女赢弱,却能编织缜密复仇。
英智才是那可怕而沉静的苔藓啊!!!
和很多推理惊悚电影一样,看的时候蛮爽,完事回想逆推时则多不合理,拖宕铺张之处也令人无奈
说实话我最后没看明白的是女主角为什么是主谋
没劲
太长了篇幅 都说有反转我才撑到了最后 但是说实在的剧情很单一 故事也简单所谓的反转并不反转 无非是个可怜女人利用一下别人的复仇故事
剧本是没问题的 冲突性足够 可是这个导演压根不会拍悬疑片 所有的线索都是通过刻意的桥段去引导 那还有什么意思
没啥感觉
铺得挺大,内容足够复杂和模糊,可以从多角度解读
这种结尾怎么对得起之前两个半小时的铺垫铺垫再铺垫!
除了结局那一点点的出彩。。其他都很weak啊~~还这么长!!
也是败在了故事上...最后未能自圆其说...戏剧冲突未免太小儿科了吧...故弄玄虚的嫌疑...
两个小时的秘密,最后看两人的眼神就全解开了。也太拖沓了
人终究只是人。。。
烂片烂片烂片!
啰嗦,牵强,没必要的肮脏,
很好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