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电影嘛,好像是吧,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总觉得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朋友很喜欢吴卓羲,所以一直在追这部剧,我觉得一般吧
接档《宫心计》的《巴不得爸爸…》曾被视为炮灰之作。
小制作的小品剧,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卡司上来讲都无法与万众瞩目的台庆剧相提并论。
在经历了两部连接失败的台庆剧之后,加上旷日持久的台庆颁奖,多多少少都让观众有些关注疲劳。
再遇上横跨圣诞、东亚运动会和元旦,《巴不得爸爸…》此时上档,可谓是时机欠奉。
出乎意料的,这部改编自电影《新难兄难弟》的剧集,和潘嘉德监制的另一部古装剧《王老虎抢亲》一样,愣是将涣散的人心拉拢了来。
剧名《巴不得爸爸…》,很有点让人费解。
但看完了这部剧,总算明白了当中的意思。
巴不得,应该是“恨不得”的意思,剧名后常常被人忘记的省略号,很是意味深长。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罢。
恨不得老爸有钱有势有型有款还有这样那样的能力,然后荫庇到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这部电视剧与那部电影《巴不得爸爸…》明显是改编自陈可辛的电影《新难兄难弟》,连主角的名字都照搬了一个来。
当中情节还有很多与电影相互呼应,比如”三间大学的毕业生”,比如高山泉半夜放的那首忧伤歌曲……虽然故事发展各自不同,但这些情节无疑在加强了笑点的同时更显怀旧意味。
《巴不得爸爸…》是一部借鉴之作,也算是一部致敬之作。
想来也应是编创人员为电影《新难兄难弟》的主题深有所感而至。
《新难兄难弟》讲的是一对父子如何抹平代沟、推己及人,讲的是人间真情。
电影的开头,楚原抱怨自己的父亲没有钱,不止没有钱,还自不量力地借钱给别人。
父亲楚帆那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金句听起来那么不合时宜那么可笑。
电视剧开头的楚帆也是这样,天天将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对儿子楚慈的追名逐利和趋炎附势恨不成钢。
父亲与儿子之间,似乎始终隔着一条鸿沟。
时代的交错造就了心志的悬殊,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相悖。
电视剧里的父亲说,这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电影里的儿子说,你太老了,你已经过时了…… 穿越的桥段其实早已泛滥了,成为了无数言情小说的基本YY技能。
无数的男主女主穿越到过去或者未来,将自己的人生重新洗牌。
其实这样的故事只是为了迎合现代人对现实的不满心态,即使再过天花乱坠,始终缺少坚实基础,越是看得多,越是没意思。
但像回到父亲年轻时代这样的穿越,在不落俗套之余,颇显编剧的苦心。
当身份从儿子变成兄弟,与父亲一起经历面对一些事情之后,心扉也自然打开了。
就像电影里的儿子楚原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一切都往自己身上扛,直到楚原自己犯下一个后果严重的错误,楚帆都一声不吭地帮他认了下来;电视剧里的儿子楚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那么热心为别人排忧解难,直到他看到楚帆为了筹钱给他寻找那个随口胡诌子虚乌有的家传之宝不顾性命地去打黑市拳……那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感累积。
所以当《新难兄难弟》的英文名字“He Ain't Heavy, He's My Father!”变成《巴不得爸爸…》中楚慈的台词时,真的让人很感动!
那时他无意穿越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年代,尝尽人情冷暖,孤助无援之时,只有年轻的父亲不计一切地向他伸出了手…… 关于父亲,我们曾有过那么多的误解和抱怨。
抱怨他守旧、固执、不近人情,其实在抱怨的同时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不懂体谅?
我们都忘记了,父亲也曾和我们一样年轻,一样意气。
我们已经被日渐趋利的现实潜移默化,但六十年代的他们比我们更为简单也更为淳朴,我们的任性自负往往都是自作聪明。
所以电影里的楚原,最终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再也不会吊儿郎当;电视剧里的楚慈,也会发自内心真诚地向父亲说声对不起。
父亲依然是那个固执的父亲,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却已今非昔比。
看到最后一集里楚帆夹菜给楚慈,楚慈抱怨说我不吃鸡屁股,楚帆略有些生气地说“你不吃我不吃,那谁吃”时,顿觉浓浓温馨。
天伦之乐,不就隐藏在这些生活细节里么?
其实我们不是不懂得珍惜,只是在拥有的时候太过任性,不曾在意。
亲情,只有亲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比爱情更为永恒的主题。
二、关于风水里的那群人这部剧的灵感毫无疑问应该归功于电影。
电影起了头,给了主旨,剧集所做的是铺陈和深化。
能将这个故事讲得更深入更透彻,才算成功。
《巴不得爸爸…》看到最后,你才发现那不止是一部笑完即止的喜剧。
在看似荒唐搞笑的剧情后面,是赤纯亲切的人情。
那些人,无论是善良宽厚的楚帆还是小气自私的高山泉、是飞扬跋扈的警察牛精荣还是嗜赌虚荣的败家子拾义少,是百变拜金的苏凤妮还是霸道泼辣的包租婆……他们身份不同、信念不同,他们全都是市井小人物,成天为了点小钱财锱铢必较,为了点意气争斗不休。
他们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围着风水里这么个小地方团团转。
每天无非是你骗了我,我欠了你……那个做梦都想讨老婆的高山泉,可以因为女人好不好生养而喜新厌旧,却也会为了隔壁被遗弃的寡母孤女做百鸟朝凤偷偷留下烟屁股;那个平时收茶钱不眨眼,临阵就退缩的牛精荣,也会因为女儿对同学的一句“我爸爸是个好警察”而孤身犯险勇破劫案;那个自小就学炒牛河陪妈妈开档,大字不识、粗鲁野蛮的牛王妹,也会以为妈妈喜欢而去穿裙子学芭蕾做淑女;那个只认钱不认人,鸡蛋过手都轻四两的老千苏凤妮,会为了搞到一栋房子牺牲色相,却也会为了成全宝宝母女相聚而将原本用来买楼的五千元钞票当街抛撒;那个家财败尽之后还要死撑面子,为了一顿饭而去百货商场骗衣服穿的拾义少,却也愿意为了两个对他不离不弃的老婆而回来跪地求人……他们看起来优点少少,缺点多多,但却也是这群人,将人间的喜乐聚散、爱恨悲欢演得淋漓尽致。
所以看到牛王妹和包租婆一起唱《月光光》时,看到四十年后的牛精荣误将外孙女当作女儿时,看到苏凤妮和楚帆在放映《金玉盟》的戏院重逢时,生生被催出了泪。
因着这些沉实而真诚的情谊,故事再有怎样的漏洞,都可以被原谅。
三、新面孔与旧面孔新面孔有两种。
一种是新人初出茅庐。
长相酷似贾静雯的落选港姐黄智雯,在这部剧里戏份不算多,但很是出彩。
演视力奇差的大眼妹,简单却又逗趣。
难得的是演技自然不做作,将这个四处磕绊又总是坏事的单纯姑娘演得可爱之极。
日后加以磨练当有发挥机会。
一种是戏骨颠覆形象。
姜大卫和黄淑仪,两人甫一出场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一向以儒雅形象示人的姜大卫,演过豪情睥睨的大侠黄药师,演过凶狠大恶的郑永发,还演过慈爱和蔼的康青杨,好似从未演过如高山泉这般的世俗老男人。
这个毫无器量毫无风度的老男人笑时狡猾,闹时无赖。
一幅眼镜架在鼻尖上,时时不忘精明算计。
只有他占别人便宜,自己就绝对不会吃亏。
小心思不少,却也真性情。
刚开始面目可憎,看多了却也觉得有点可爱。
姜大卫演高山泉完全拉下了身段来,将这个市井小人的没心没肺没完没了演出了味道。
黄淑仪演这个大嗓门兼大耍泼的包租婆,比起《王老虎抢亲》里的王夫人更有戏。
以前见惯了她的端庄贤淑,原来放开来演喜剧也颇具夸张笑点。
看她扭扭捏捏地扮未嫁女骗高山泉,看她意气风发地追讨房租,看她不依不饶地得寸进尺,看她可怜巴巴地委曲求全,无一处不增笑意。
这部剧集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这两个老戏骨一改往日形象,针尖对麦芒地同台飚戏。
旧面孔们也颇有点意思。
胡杏儿在剧中扮老千,形象百变可谓目不暇接。
一改往日或清纯或天真的扮相,妩媚而风韵。
她其实挺适合喜剧路线,比起《烈火3》里那个圣母得招骂的高惠盈,这个心机深沉善恶难辨的苏凤妮可爱多了。
胡杏儿就算夸张地演出来,也很是讨喜。
吴卓羲的演技渐趋成熟,表情丰富自然了很多。
他演毛头小子楚慈,聪明之余不乏莽撞,骄傲同时仍带真诚。
只不过还未能完全放得开,喜感还欠缺那么一点。
陈锦鸿却老了,笑起来眼角皱纹丛生,再意气满怀也无法英气逼人。
其实楚帆这个角色予他发挥不大,但剧集头尾扮老人痴呆的父亲却真是到位。
眼神身形都颇有沧桑感,与吴卓羲扮完父子再扮兄弟,一点都不突兀。
杨思琦则差了许多。
演惯了清纯甜美的角色,很难投入到这个不修边幅、野蛮粗鲁的牛王妹身上。
演起来不仅吃力而且略显做作,之前在《突围行动》的奸角尝试尚算成功,但是论及喜剧要求的功力显然还远远不够。
总的说来,09年收梢的这部轻喜剧,算是诚意十足。
回忆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大多数人觉得灰暗的一个年代,而对于一个留恋它的人来说,什么都是美妙的:爱屋及乌到哪怕是一个令人咬牙女骗子,土匪一样的警察,嗜赌如命到卖儿卖女败家子都会显得那么可爱,邻里间的互相吵闹和讥讽都显得那么充满情趣。
TVB二十集左右的剧集总是值得一看的,尤其这一部《巴不得爸爸》重现了六十年代香港的风貌,用喜剧的形式部分还原了当时风水里的一些寻常人的生活,拍的很有诚意。
虽然是时下烂大街的穿越题材,但是很争气的没有走两条恶俗的老路:一是没有描写主角没有执著的寻找穿越回去方法的老路,而是淡化了主角,重点描写60年代的人物,这也是观众想看的,否则全剧楚慈都会在找柜子。。
;二是没有可以选用过多的现代流行语(这如同春晚时候姜昆或者冯巩蹦一句“给力”或者“小月月”一样反胃)和现代的元素去做噱头。
陈锦鸿的原则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自然驾轻就熟,胡杏儿的苏曼妮(很60年代的名字,想起王家卫片子里屡次出现的苏曼珍)魅力十足,夺人眼球,几个配角都很出彩,看到年轻时候英气逼人的姜大卫把一个猥琐大叔演的活灵活现,不禁令人唏嘘,唯一略显不足的是牛精荣的小女儿,几乎是小号的刘亦菲,全剧几乎就一个表情。
在这段甜蜜的回忆里,所有严酷的现实都能被一笑而过:刑房里的刑讯逼供变成了过家家般的吃冰棍,出卖色相的女骗子次次都能全身而退,守身如玉;楚慈面试时遭遇国人熟悉不过的任人唯亲的潜规则,三个考官并不避讳的娓娓道来。
经济腾飞之前的香港,跟一个传统的中国小城并无两样,闹哄哄,但是充满人情味;有点小混乱,但是蕴藏着发展的生机。
国内与之可以相比的年代大概就是80年代,同样在飞速发展前夜,民风正在收到各种观念的冲击。
回忆里,仲夏夜,弄堂内,家家户户都在屋外乘凉,几位大叔聚拢一团唾沫横飞吹着不知哪来的领导秘闻,七姑八婆笑成一团的说着家常里短,小屁孩们,呼啸成群,追逐打闹。。。
而今,香港,上海,家家户户,铁门紧闭,隔壁邻居别说名谁连姓啥都说不上来了。。。。
同样是穿越剧(看来要掀起新风潮了),TVB的《巴不得爸爸》就很赞。
人家香港人没那么大想头,穿越上下五千年啥的,只是从08年的香港穿越回了60年代而已,水电管制、二房东、细蓉、口音浓重的老式粤语……用穿越的新瓶装集体回忆的旧酒。
虽然剧情同样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我也爱看,坚持不懈地用小成本剧集来传递核心价值观,人家的娱乐圈人比我们的,其实有社会责任感得多。
当然啦,你们也应该看出来了,我对电影和电视的标准是完全二重的,对电视我喜欢溢美,人家本来就是杀杀时间而已;对电影我要高标准严要求得多。
有人说,从《阿凡达》以后,电影人总算看到把观众从电视机前拉回影院的希望所在了,如果仅靠3D效果、视觉刺激,那让我银牙微启、吐气如兰地说一句:“呸,瞧你们这点儿出息。
”
有幸參觀過TVB的民初街,一眼就發現《巴不得爸爸》的場景大多取景于民初街,也奠定了它只是一部小製作的事實。
巴不得的播出時間在台慶之後的炮灰檔期,宣傳活動安排在在上環的餐館,都反映了劇集的低調。
但無論是小製作還是炮灰檔期,都阻擋不了我對它的喜愛。
感動阿慈不明白楚帆為何對所有人都那麼好,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如何苛刻。
但當回到60年代後,卻發現父親對一個外人卻如此關心。
在2008年那個自私自利、凡事向錢看的楚辭,到了60年代會背著他的爸爸,說“He isn't heavy. He is my Father”牛精榮是那樣的疼愛寶寶,卻為了寶寶的前途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讓寶寶與媽媽團聚。
40年後,牛精榮看到兒時的寶寶情不自禁卻發現認錯。
“唔使讀三間大學都知,咁多年過去,寶寶又點會咁細個”,在牛精榮心中,細個的寶寶還是那個可愛、美好,未長大的樣子,而自己40年來都未停止過對寶寶的思念。
阿慈提早兩日回到2008,去拜見肥婆蘭的墳墓。
以前沒有的感情,在經歷60年代的共同生活,也變得深厚。
搞笑最喜歡看楚辭教功課;芬女和寶寶爭楚慈;牛精榮用最冷酷的手段對付楚帆和楚辭;牛精榮招租時一班街坊一齊賞月;
刚看完大结局的《巴不得爸爸》说实话,这个剧但就单单说故事的话,它不失是一出诚意十足的喜剧。
戏中楚帆和楚慈这一对父子真可谓是一对冤家,父亲楚帆古道热肠,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从不介意被人占便宜做水鱼。
而儿子楚慈恰恰相反,他口甜舌滑,追求功名利禄,不过对人则漠不关心。
由于父子间这样天差地别的性格,经常会看不顺眼对方而引起争吵。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在一次8号风球时的意外,带儿子返回了60年代,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开始。
在60年代,楚慈生命中的人物一一出场,所有的场景,无外乎都是在多多百货公司以及风水里发生。
尤其是在风水里这条小小巷子中却演出了一幕幕嬉笑怒骂悲喜交加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不完美,可以说都有著各式各样的毛病,但人无完人,人本来就会因为不完美而显得更真实,更可爱。
在整个《巴不得爸爸》这出戏中,哪怕恶搞,哪怕kuso,它依然突出了一个"情"字。
个人感觉,唯一的遗憾,就是戏在最后有点赶。
不过还是那句,无论从故事到演员,《巴不得爸爸》都是一出诚意十足的喜剧故事,不失为一部阖家观赏的有趣的剧集。
桥不怕旧,最紧要受编剧连名字都懒得改,“楚帆”。
一上来就知道是电视版《新难兄难弟》啦。
这不就是光明正大搬桥过来咯。
其实,桥段嘛,来来回回那些个,关键能否来点新意思。
两个Tony 梁。
梁家辉+梁朝伟。
再加个扮梁朝伟阿妈的刘嘉玲,现在看这个卡斯,足够让你O嘴的啦。
一样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梁就走重义气的江湖味,陈锦鸿就走戆直feel。
陈生同款的人物实在不胜枚举,较近的可参见《大冬瓜》。
反倒是吴卓羲,比起以前的莽撞少年,这次表情多多,生动了好多。
不知是不是被派到大陆放羊后历练的结果呢。
总之都算是有小小惊喜啦。
其实,这套小成本剧能出彩,多多少少都要归功于那几个绿叶,真的抢了主角镜。
姜大卫的高山泉猥琐、市侩,gigi姐的包租婆泼辣贪小利入型入格。
吴家乐的拾义少真的感动到我,祥仔个句“最憎。。。
”同他衬到绝。
我一直都觉得胡杏杏不属于有天赋的演员,甚至是属于至今都尚未开窍的那种。
以她本人性格,做叛逆的问题少女这类型的再适合不过,可TBB最喜欢派给她些要么天真烂漫要么大好人要么苦大仇深的角色,演的人进不到状态,看的人就更难受了。
这次转型做老千效果好好多啦女演员的演艺生命能有多长,希望别再浪费光阴了。
TBB想捧她的时候,偏偏网路一直反对胡囧囧,真是惨。
现在TBB转攻杨怡了,胡同学就和吴阿ron一起到大陆放羊了。。。
(好像偏楼的有点多,咳咳)虽然是部轻松小品,但是可以感觉到各个演员都很用心在演,所以,这部小品都有好几处闪光点,可以感动到人。
但话是话,作为个穿越戏,对于它的时空观可真是难以认同,吴阿ron回到09年的时候怎么可能再看到自己呢,撞鬼咩怎么可能凭空多出来个人嘛。。。
虽然结局铺排的“下回分解”,但TBB新一年的节目巡礼上就未看到要拍的迹象啦。
希望有的睇。
想来60年代香港的片子,都是欢笑的,所以对于60年代的香港,便也会觉得那是一个欢乐的年代。
但是却完全忽略掉了那个年代中的黑暗,这次才猛然想起,那时的香港还未有ICAC,是一个兵贼一家的年代,想必那时的民众生活的并不是很好。
所以那时非常需要这种欢笑的片子,来让人们在欢笑中暂时地忘却掉现实中的黑暗与无奈。
在黑暗的60年代,帆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该是多么的温暖人心。
相信着人终究都是善良的帆哥,什么都包在自己身上的帆哥,真的是很憨直,与功利的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却是那么的可爱。
帆哥相信着自己拿个心出来对人,别人也会拿个心出来对他,相信着好心不怕做,好心有好报。
其实楚帆并不是真的傻,他该是叫做大智若愚吧,他的心水不知道多么的清,只是他始终相信着人性的美好,愿意帮助人。
好心确实是有好报的吧,毕竟连苏凤妮这样的老千他也感化到了。
对于苏凤妮而言,软肋便是她的妈妈,从乡下跑到城市,当老千,努力地存钱,也是为了可以接妈妈出来住。
而后改邪归正了,明知继续做老千的话会断送掉她与楚帆之间的情谊,但却还是做老千,就是为了可以带妈妈去美国医病。
看到宝宝两母子骨肉分离,心中的怜惜与正义感不断爆棚,当街抛洒5000元,那可是一个房子的价值,虽然事后好像失去贞操般的痛苦(额,原谅下这个比喻,胡杏儿的表现真的让我联想到),而后宝宝被当犯人一样地被牛精荣关在房子里,看不过眼的苏凤妮就算是被牛精荣拿枪指着也照样大声地骂。
如果不是从小受到父亲的虐待,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妈妈和妹妹过好日子而当老千来赚快钱,那么苏凤妮或许仅仅只不过是个算盘打的很精很精的女人吧。
像帆哥不断地说的金句中的那句“社会的错”,很多时候或许是生活逼迫,走上了自己不想走的路。
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吝啬缩骨的高山泉也是善良的,从路边捡回楚帆来养,在牛王妹小的时候用各种法子来哄她开心。
市侩的肥婆兰,什么都算到尽,不肯吃一丁点的亏,吃了亏那就一定要从别的地方赢回来。
而一个女人含辛茹苦地带大个女儿,如果不是如此地过生活,怕且日子也是很难过的。
动不动就拔枪出来的牛精荣,面对宝宝,那是含在嘴中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话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牛精荣为了这个上辈子的情人,愿意扮女人,愿意勇擒悍匪,愿意为了她的前途忍痛送去大马跟妈妈过生活。
烂赌的读过三间大学的二世祖拾义少,看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自己的面子。
出门一定要穿三件套,一定要把头发梳的漂漂亮亮,走路一定要有型,姿势一定要摆好。
为了漂亮,开空头支票也是要买东西,为了去喜酒喝翅,偷也要穿的光鲜亮丽。
如此爱面子的拾义少,为了自己的老婆对着包租婆下跪(拿个手绢垫在地上,跪也要贵的高贵!
),为了自己的老婆最终也都戒赌。
他也算是一个理性的赌徒吧,知道来算自己中马的概率。
某种程度上来说,觉得巴不得爸爸或许是可以叫做阿慈寻母记。
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自己妈妈是谁的楚慈,来到了60年代当然是要好好查探下自己的妈妈是谁,从苏凤妮到芬女,最终也都在误会中挞出了火花。
觉得楚慈的回去,在60年代中也并没有学到多少他爸爸身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更多的是体谅吧,知道顾全人家,不再只想着自己。
对于从前,我们怀念的是那些单纯美好,就算是只有下欗菜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是越来越疏离,原来住在一起的邻居虽吵吵闹闹,但却彼此关怀,现在根本就不知道邻居是谁。
来到了2029年,面对着拿着玫瑰花的雄性人类,分析出来的结果是三个可能性,A你是买花的,B你是种花的,C你是杀手。
人情的淡漠。
现在还是会有多少个楚慈的?!
毕竟现在你在马路上扶一个陌生人是会被告上法庭的,捡钱还给人家也是会被告上法庭的,好心送人去医院是会被钓鱼的,还有多少人敢于做一个好人?!
后面剧情的进展有些快的说,有些事情完全没有铺垫的就发生了。
苏凤妮骗董事长的过程,原因也只是后来凤莲的口述而已。
楚慈在60年代的时候完全就没有告诉过楚帆他是他的儿子,但是40年后的楚帆却是知道的,还拼命地阻止楚慈穿越时空。
觉得时间上穿越30年,故事会更好些的说。
和当初的那个新难兄难弟,虽然许久未看,但是剧情还是记得些的。
模仿的痕迹是有,但是很多也算是原创出来的东西。
这种剧,大家看的开心,那么也就好了。
如果说《宫心计》抄《大长今》抄得有所顾忌,那《巴不得爸爸》摆明了就是复制电影版《新难兄难弟》的大纲、桥段、台词。
潘嘉德监制的作品风格不定,近来专拍喜剧,前有《大冬瓜》和《王老虎抢亲》,现有《巴不得爸爸》的诞生。
潘嘉德三度尝试喜感风格,如今功力大增。
看一群人吵吵闹闹,各显其法,却又不显得折腾,可见他在喜剧上的处理恰到好处。
故事开端以时代穿越为线索,放在早些年就是稀有桥段,而今毫无惊喜可言。
楚帆从第一集开始一直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台词挂在嘴边,不厌其烦的念叨。
柴九喊的“人生有几多个十年”成了金句是因为与观众达成了共鸣,那么刘三好的“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算什么呢,意图打造成金句口号?
TVB的编剧近来真有“金句偏执症”。
一群演员演回上世纪60年代的人物,饶是有趣。
陈锦鸿演的楚帆,为人重情重义,有恩必报,一个老好人的形象至少比刘三好真实一些。
不管是2008的老人版还是60年代的青年版,陈锦鸿的演技一向无需观众担忧,可惜他的运道并非顺风。
饰演卓一鸣的罗嘉良再也演不回叶荣添,当年的许文彪也一去不复返,想必这就是香港电视人的“杯具”。
30出头的吴卓羲依旧还像刚出道那年,演的还是个滑头的冲动少年,毕竟不是少年了,该是转型突破的时候了。
胡杏儿做坑蒙拐骗的百变女郎,人物的把握是准确的,囧在眼影太重,表演痕迹也太重。
本身角色发挥空间很大,但始终不及同剧种《我的野蛮奶奶》里的表现自然。
再看31岁的杨思琦揭斯底里的演辣妹子,和“猥琐老男人”姜大卫、“刻薄包租婆”黄淑仪相比,演技差了好几条街。
不是专职喜剧角色,却依旧演得信手拈来,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也难怪无线不得不器重资深前辈。
《巴不得爸爸》在故事上并不是很注重细节,漏洞多多。
即便如此,它还是打好了剧种旗帜,发挥了特色,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笑料,达到了喜剧效果。
八集下来尚算不错,若中间成了鸡肋,到最后才想到力揽狂澜也无计于事。
但愿此剧不要留下这类诟病。
既是翻版,又何来惊喜。
定位如此,索性就抄《新难兄难弟》抄到底,再丰富剧集内涵,在一阵嬉戏之后带来温馨感人的场景,甚至升华父爱也算圆满收场。
原文发表于TVB剧评者网:http://www.ontvb.com/
虽然这部剧的阵容和笑点都是值得一看的,但是最大的槽点应该就是编剧了。
本剧故事线过于混乱,编剧大构思是想让陈锦鸿饰演的楚帆不断给身边的人洗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主线,然后吴卓羲饰演的楚慈由不理解到穿越到60年代之后,经历过一系列事情之后,终于有了“人情味”。
但是中间好多的剧情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一点,编剧想写群戏,但是功力不行,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剧集进行的中间的时候,如果不是楚慈拿出手机,已经忘记他穿越的事实。
第一集设置悬念就是“楚帆和郑坤棉之间的纠葛”,只在大结局略微提了一下,郑坤棉作为一个大boss,让风水里里面的居民买“咸水楼”,应该着重刻画的,但是编剧在这个时刻草草的大结局了。
即使在60年代解决不了,也应该讲一下风水里居民后来的生活情况,只是在后来楚慈去偷《自转》又穿越回来之后,由老了之后的楚帆简单的一句话带过,头重脚轻。
如果换成张华标编剧,绝对会在20集即将进入“结局篇”的时候,用较大笔墨叙述郑坤棉如何坑人,以及风水里的街坊命运的走向。
穿越的地方也有一些突破,不像其他穿越剧穿越之后其他人都会忘记这段记忆,这部剧在楚慈穿越回来之后,风水里里面的所有人都记得60年代的楚慈,包括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最后两个楚慈同时出镜,又有点像外国电影《恐怖游轮》的处理方式。
恐怖游轮 (2009)8.52009 / 英国 澳大利亚 / 剧情 悬疑 惊悚 / 克里斯托弗·史密斯 / 梅利莎·乔治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还有就是,监制退休了,什么时候能看到“下回”!!!
2009年的TVB,仍然还是热闹非凡,从《巾帼枭雄》柴九哥的“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最重要係活得痛快。
”到《宫心计》刘三好的“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再到《巴不得爸爸》楚帆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部剧从09跨年播到10年,TVB也在2010年迎来新千年的巅峰之作《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巅峰之后,尽是落寞。
只留下一句“吔屎啊,梁非凡”在鬼畜区发光发亮。
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 (2010)9.42010 / 中国香港 / 剧情 历史 / 李添胜 / 邓萃雯 黎耀祥
又幾正喎
我最近对亲情的剧很没有抵抗力
本来很喜欢姜大卫吴卓羲,陈锦鸿也不讨厌。一直看下去,胡杏儿出场,坚决弃了。。
不知道为什么好不喜欢这里面的胡杏儿,搞笑加感动!
添加巴不得妈妈,顺便把这部也加上了。。
開頭還覺得不錯 越到後面越覺得傻逼 (X2是亮點)
第一集楚帆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就想起了伟仔的《新难兄难弟》
大爱尊在街上的那支舞!
具有想象力的编剧,时空旅行。最后两集很精彩,关于时空错位的。
还是很有催泪效果的,虽然抄袭的比较明显
更像是每个故事串起来的,但串的却有那么的和谐~,但是结局很蛋痛,期待下一回~~
好看是好看,可是,结局一定要这样吗。
轻松搞笑,结局弱了点
TVB又一经典
随便找来看看的老港剧,虽然剧情冲突有点勉强,但还挺好笑的,最后三集太赶了
结局拍得很无语啊,还要拍第二部啊
电视剧版难兄难弟……胡杏儿好浮夸的演技
穿越~还是不枕马喜欢胡杏儿
受不了这个主角帆了,总是烂好心
暑期消暑剧...模仿新难兄难弟,穿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