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吐槽看着电视里轰炸机般的宣传攻势,特别是经理,每天一开电视就看到,再这样下去要变脸很聒噪的sadame君了。。。
于是趁着这几天多云凉快点就一个人(不过几乎每次看电影都是一个人来着)去看了。
前半段青春啊纯粹啊还挺明快的。
北海道跟东京切来切去的。
后半段就感觉拖拖的。
松重丰(送中风么?
心脏病发作什么的太牵强了)莫名挂了,toma莫名就跟那个路人甲ritsuko结婚了。
gakki找不到工作就莫名去了newyork了。
经理莫名求婚了。
toma莫名被离婚了,gakki准备好答应经理了,经理又莫名死了。
难道你们不能不伦一下么。。。
经理干嘛非得死了才算清扫障碍呢?
你是要他做perfect man么?
人好,无懈可击,帮gakki很多,找不到拆散他跟gakki的理由就弄死他。
哼!
酱油君arata才是赢家。
种下一棵籽然后就有了电影。
gakki虽然英文蛮差的,不过笑的很治愈。
所以给个4分好了。
下下周beck上演了,4个月前就买了票,要是早上起得来就看第一场去。
唉,里面又有经理。。。
一直以来,日式纯爱电影以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风格始终担纲着日本爱情类型片的主力。
相比二十一世纪后好莱坞越来越多的「炮友」电影或者「一夜情」电影,日式纯爱电影的清新、阳光、纯净与含蓄显然更贴近东亚各国的文化。
因此,这样的一种无关物质、性欲,充满了乌托邦色彩的纯粹爱情也自然拥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无论当年的《情书》,还是后来的《只是爱着你》、《恋空》,都以同样的恬静唯美带给了我们回味悠长的余韵。
当然,日式纯爱电影也有着无法避免的硬伤,比如剧情、角色方面的程式化和套路化,以及某些逻辑上的造作和牵强。
以《花水木》为例,虽然人物一贯地养眼,风格也一贯地唯美清新,但从片名到剧情,不时出现的「牵强附会」多少影响到了这部作品的整体表现。
影片伊始,开宗明义地介绍了「花水木」这种植物,从生物学分类到花期再到花色,尤其是点出了「报答」这一花语,这便很容易让观众先入为主地以「报答」作为关键词来欣赏影片。
但莫名其妙的是,在占故事主体的爱情脉络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与「报答」有关的情节。
而花水木也只是女主角的父亲在离开前为尚且年幼的女儿种下的一株植物(留下的一个念想),就算删去这一桥段对整部影片而言也丝毫无损。
这一点与剧本本身的模棱两可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本片的幕后制作可知,剧本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一首同名歌曲,撰写剧本的吉田纪子先是由歌词联想到父亲对女儿的牵挂,然后写着写着又转向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恋情。
片名引出的是父爱,而影片的主题则是初恋,有此含混不清的剧本,也就必然导致了毫无因果关联的情节,甚至还舍不得扔掉「花水木」这个名字,实在牵强得紧。
不仅如此,男女主角间爱情的峰回路转亦是相当生硬。
从两人相识一直到男主迫于家庭重担而选择与女主分手还是比较正常的,之后双方作出各自的选择(男主与爱慕自己的家乡女孩结婚,女主准备和志同道合的学长结婚)也都入情入理,这样的情节很有现实意味,同时增加了爱情的变数。
然而,为了让这对鸳鸯最终破镜重圆,编剧不惜走向极端,一边让男主的妻子主动与其离婚,一边让女主的未婚夫死于战火,既牵强又狗血。
更重要的是,观众看不到两个人一定要在一起的渴望,如此虚浮的情感至少是无法打动我的。
日式纯爱固然美好,但若处理不当便极易落入脱离现实的窠臼,一旦偏离过多就失去了可信度,这样的作品是很难赢得观众的共鸣与认同的。
又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爱情的故事有的人生来就是那么的倔强,他们可以为了梦想放弃任何对于他们来说重要或不重要的东西。
凭着那股莫名的韧劲,按照自己设定好的人生轨迹,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他们所认为的成功。
在这过程中,他们眼里只有前进的动力,努力下去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思考身边人的感受,没有多余的经历去照顾身边人的想法,在没有获得成功之前,一切情感都被认定是阻碍而被无情的排斥。
这种信念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盘旋好久好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终于有一天,他们会突然开始怀疑,这种曾经无比坚定的信念是有意义的吗,这值得吗,值得为此远离深爱着他们的父母,和他们深爱着的爱人吗?
于是他们停下奔波的脚步,回到那个他们熟悉的故乡。
回想着那些曾经令他们无限温暖的记忆。
他们不再为了理想和事业而忽略感情,对于此事此刻的他们来说亲情才是生命最重要的寄托。
沙织是幸福的,因为他所怀念的人没有因为她的远离而忘记她,他们不断分离着,又不断思念着,他们成熟又理智的不干扰对方的生活和梦想,却又因为这种理智而一次又一次的心痛受伤。
幸好最后沙织和常平两人终于走在一起,这多多少少也让他们的人生显得不那么悲惨可怜,也许他们的重逢是必然的吧,因为他们对于梦想的释怀,因为他们对于人生的领悟,因为他们对于彼此的深爱。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兜兜转转,他们还是回到最初的轨迹,那么沙织拼命的考上早稻田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留在北海道,如果没有去美国,那么他们俩就不会相互折磨,早早的在一起过幸福平静而安逸的生活,可是如果沙织没有考早稻田,没去追寻梦想,那么她也会像朋友小南一样安于现状,嫁给渔夫,生活平淡却也乏味。
对于她这种性格的人来说,爱情会不会因为生活的无趣而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沙织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着命运,我想她可能曾经对于人生迷茫过,但她绝不后悔自己所经历的,她喜欢自己独立上进的性格,她欣赏同样独立不羁而充满爱心的纯一,然而最令她庆幸的就是在高三的那年夏天,能在那辆疾驰的火车上遇到这一生挚爱的常平。
他的人生并不波澜起伏,秀美壮阔,而是如同她甜美的长相和柔和的语调一样透着那么平平淡淡的真实,真实到让人心疼的地步。
谁也没有权利去评判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没有遗憾的,只要按照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吧。
表弟告诉我,他很喜欢摄影,他说不管是用相机也好、手机也好,他就是喜欢那种拍下照片的感觉,班级群里发的照片,不管是什么样的,他都会一张一张仔仔细细地看过去,他说他很喜欢那感觉。
我说那很好。
有一样能够让你喜欢的事情,那很好。
有很多人,都终其一生碌碌地在寻找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并为之不断地奔波在路上,一边找寻、一边思考,思考自己当下做的事情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做这些那些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思考很多时候并不会带来大彻大悟,恰恰相反,像是陷入了黑洞似的,你会发现越走越深,更加迷茫,更加不知所踪。
后来我想,其实人生或许没有必要弄得如此复杂,只是找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够了。
像表弟说的,他并没有打算做什么摄影师,只是喜欢看照片、拍照片,他觉得这就够了。
我喜欢画画、喜欢写字、喜欢看书看电影,那么我抽出时间来做这些,就够了。
01一开始看电影《花水木》是冲着“纯爱”的名头。
到后来,却觉得这并不单单是一部所谓“爱与梦想”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将它定义为是一部关于“喜欢”的电影,关于喜欢的人、关于喜欢的事。
纱枝一直想要去加拿大从事关于英语的工作,为之努力想要考上稻田大学;康平则是一直梦想着继承爷爷的衣钵,成为一名真正的渔夫。
两条朝着梦想奔驰的路上,意外的交错,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道理,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喜欢上。
就像每一部日本的纯爱电影一样,两人之间爱情的节奏舒缓而宁谧,偶尔的冲突也是导演可以柔化后的唯美。
那种最真最纯的感情,我想,每一个曾经经历过那样时光的人看到,都会像坐在屏幕前的我一样,心底某个角落轻轻悸动、微微感伤,回忆起某一段逝去的时光、走远的人。
然而,像每一对那个年纪的情侣一样,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够执子之后与子偕老,而是各自天涯。
在纱枝好友小南的婚礼上,当康平对回国的纱枝说自己已经结婚了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骗人呢吧。
然后纱枝抿抿嘴角,轻声道自己已经从小南的口中知道了。
那一刻,康平纱枝的对视、不自然地撇开目光,让屏幕前的我突然从心底涌上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那是对一段两情相悦却终不能成全的感情感同身受的无能为力。
——年少时懵懂未知情窦初开时,总以为有了爱情,就拥有了一腔天不怕地不怕的孤勇,管它山崩地裂,我自穿越千山万水和那个人携手老去;那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小说里电视电影甚至现实中,总是有那么多人明明相爱却不在一起。
待到明白时,心中已经荒芜了一大片,累得提不起半点力气来重温一遍那样可以毁天灭地的爱情。
婚礼之后,康平载着纱枝去了山上,在夕阳中望着下方的海。
纱枝笑着告诉康平自己打算嫁给纯一的打算,康平笑着祝福,纱枝笑着回以道谢。
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这辈子,都不能够嫁给那个自己心爱的他,或许,被他真心实意地祝福,也是不错的结局。
——呐,纱枝。
——什么?
——要跟纱枝结婚的那个人,是个好人吗?
——嗯。
——是吗?
那就太好了。
那晚,康平开车送纱枝回去。
夜色沉沉,狭小的车厢中,纱枝和康平道别,轻声让他保重。
我想纱枝是在期待着什么,或许是一句挽留抑或告白的话语,或许是一只突然伸来拽住自己的手。
我也以为康平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但是他没有。
纱枝抿着唇下车。
那株纱枝父亲在她幼时栽下的花水木突然被风吹开漫天的花瓣。
她在花海中回眸。
远处,是从多年以前就扎根在心底的男孩,而今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当康平冲过去将纱枝紧紧地拥抱在怀中,当纱枝双眼濡湿地用力回抱康平时,我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温暖,来自喜欢的那个人,唯一可以契合、充填心中那份空虚、寒冷的温暖源头,从气味、触感、厚度都和记忆中、和心底的渴求一一对应的味道,不可替代而相思入骨。
我想,有一个那样用力地喜欢着的人,真的很好很好。
02纱枝去东京上大学时,送她的是隔壁的大叔,大叔万分感慨地在车上告诉纱枝,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也曾这样开着车送她的母亲去机场。
那时的良子(纱枝母亲)比选择追梦而与康平异地的纱枝似乎更加莽撞和勇敢,孤身一人前往陌生的国度追寻自己的爱人。
即使后来失去了丈夫,也从来没有对爱情失望过。
当遇到女儿的爱人康平时,纱枝妈妈笑着和康平开玩笑:——你再待下去她很快被东京的男人抢走。
男主惊讶,对于这样一个和有些羞涩和清冷的纱枝截然不同的纱枝母亲完全不知所措。
——那个,身为她的母亲,会这样说自己的女儿吗?
纱枝的母亲乐得直笑,毫不在意地回答康平:——你说什么?
他还年轻,不多谈一两次恋爱怎能变得成熟——对方是你也好,是东京男人也好,任何人我都没所谓。
——不过,希望她能真心爱上一个人,谈一场不后悔的恋爱。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感动。
在国内看过了太多因为各种原因干扰自己子女恋爱的家长,相比较之下,这样的母亲是多么的开明。
——本就是这样,爱情这东西,一向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爱对了,是幸福;爱错了,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可贵回忆呢?
哪怕是一段遍体鳞伤的爱情,也有它的可贵和不可替代:伤痛让人幡然醒悟,跌倒又何尝不是让人重新思索脚下道路的一种提示?
只有经历过错的,才能遇到对的,或者说,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辨别出那个对的人。
在影片最后的时候,纱枝的妈妈良子还是和隔壁的大叔结了婚。
不管是之前向纱枝透露有人向自己求婚、还是后来让几人翻阅两人的婚纱照,良子都是一副更盛少女的羞涩。
当纱枝向大叔祝福终于追到初恋情人时,大叔亦是一副毛头小子的羞涩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让我忍不住想到,爱情这东西真的和时间没有关系,而只是和那个人有关,对的人,终究会走到一起,而那些不属于你的人,再如何执着,或许也只会徒增相互之间的伤害和隔膜。
在影片的最后,嬉笑过后,母女两人蹲在纱枝父亲种下的花水木下,良子第一次对着纱枝谈起了纱枝的父亲:——不过,最后你爸爸还是跟我说:——“能跟你相逢实在太好了,——“你替我生了纱枝,——“走到生命的尽头仍伴着我,谢谢你。
”——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的最后,良子脸上是淡然的微笑和释然的神情,彰示着和过去的彻底告别,亦是一段新的爱情旅程的开始。
03在稻田大学,纱枝遇到了喜欢摄影,为了拍照而不断兼职赚取去往世界各地旅费导致学业耽误一直留级的学长纯一。
相比于一直努力得似乎太过规矩的纱枝和康平,纯一更为地随心和为所欲为:他是那么热爱自由,是那么的不羁,像是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的鹰隼。
又一次旅途回来的时候,在咖啡馆,纱枝微笑着对纯一说:“不过我初次在纽约见到北见师兄,还以为别个人——是因为……你看起来充满生气。
”——不再有其他的牵绊,真正随心而活、自在追梦的纯一变得是那么的鲜活而明媚。
夜色中桥上的纯一,对着纱枝讲述着911那天自己站在桥上看着大厦坍塌时的感受,眼中像是有了光。
我想那份光芒我很熟悉,和表弟对我说他很喜欢摄影时那样,是因为自己真正喜欢而热爱的东西的绽放的光芒,只是更加璀璨夺目。
就是在那次见证911事件之后,纯一找到了自己想想要追求的方向,他热爱上了在战地拍摄孩子们的笑脸————我仍记得他经常说:——“尽管他们身处惊险环境,——“他们的眼神仍闪动着生命力,——“而我的使命,——“就是呈现其笑容背后的意义。
”最终的纯一,在伊拉克的战场上彻底和这个世界诀别,在梦开始的地方长眠,简直完美得像个传说。
我忍不住想起某一个著名的户外运动的创始人,热爱冒险、追求刺激,五六十岁还常常外出登山、漂流、冒险,最后在冒险的途中辞世。
虽说是一则死讯,但更多的人是为他感到高兴而不是悲伤,因为他是死在自己终其一生热爱的事情上,他,没有遗憾,亦无虚度。
这是许多人甚至奢求不来的圆满结局。
我想,有一样喜欢的东西,并为之不断向前、不断追逐,真的,很好、很好。
04电影开篇的时候,是一枝花的图片,配着花水木这种植物的介绍、花语,然后是对所有天下有情人的祝福。
很多时候,生活像是电影一样,有一个美好的开头,然后是看似波澜壮阔的起伏,但是往往到最后,却一刀横断在那粗糙的断面,而没有像小说、电影中最终完美、和美的结局。
但是我想,这世上始终是美好的东西多过于阴暗和悲伤,不管曾经的痛苦有多么多、多么深,过去之后的那条疤痕有多么狰狞,“曾经”这个词,总是美丽的,再斑驳的过去,一旦成了回忆,也有值得追寻的部分,毕竟,那是我们的过去,是构成我们这一个个个体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始终存着一份轻微的悸动,不知是被什么,始终触动着某一根神经。
但我想,不论如何,这部电影中显示出的那份干净和纯真,都值得珍藏。
以及,祝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祝,有朝一日,我可以拥你入怀。
今天SX说,他们学校的宿舍楼是红色的,太阳一照,整个宿舍就和闺房一样。
纯纯的粉红色,呆久了谁都当自己是Hello kitty了。
或许纯爱不是盘谁都愿意吃的菜,但是在乱世里生存就有种隐蔽的向往。
这个电影像是画了一个圆,也可以说是绕着地球走了一圈,不管期间见过多少美景,留恋过多少地方,最终还是要回到开始的地方。
我想爱情就是应该这个样子吧,因为相爱,所以想要相守,即使中间有很多困难,但是信念可以战胜一切。
2010年秋天,在杜克图书馆的一个下午,翻到一本日文杂志,介绍最近的日本电影。
那个时候就决定要看了,最简单的为了生田斗真和新恒结衣。
《花水木》。
大半夜的看完了。
无比亲切:最甜美的新恒结衣的笑容、那些曾经到过的地方,早稻田的钟楼、雕像、夜晚的纽约。
有些人把它和恋空比。
虽然我也喜欢春马君,虽然恋空的评价似乎总是比花水木来得高,但是,我竟然是这么喜欢如此平铺直叙的一部《花水木》。
我再一次深刻的觉得,看电影、对电影的评价,和看得人本身有太大的关系。
从最开始就喜欢它的基调,不知道是颜色还是声音。
那些在异地着的情侣们,也许很多都是这个故事中某一个过程的结局。
只是故事本身有太多的巧合,所以最后以一种最好的方式结尾。
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很多人却从某个出口走去,就再也无法回来了。
看另一部剧的时候,对着傻乎乎的女主,心里一直在说:这个白痴,她就不应该……,而应该……。
却忽然觉得可怕,哪里来的那么多应该。
那么多应该!
是那么多应该,让多少人都错过了多少本该不一样的事情。
之所以我们不是故事里的人物,正是因为我们都已经顺从了“应该”,打破常规的故事中的因素完全不存在。
从不改变的事情,只是在故事里才会出现的吧。
多年之后,如果我们再回同一个地方,那些人、那些事早已经面目全非,早已经无法找回,更不用说再次遇到,再次聊起多年前的话题。
姑且,让这样美好的故事和颜色留在心里作为一种纪念吧。
一青窈的《ハナミズキ》是首好歌。
像那歌词最后所说的:君と好きな人が百年続きますように。
PS:(>_<) 可怜的向井理才出来几个镜头。。。
就挂了。
少年的爱情就好像飘落在手心的雪花,晶莹却是速朽的,想要悉心呵护温暖却加速了它的融化。
那些不可琢磨的心事就这样被两个少年丢在萧索而温柔的海风中,美好的细小的,总能丢在柔美的海岸上让潮汐轻轻的拍打一个又一个来回,磨成柔软的沙子。
康平要留在北海道的海边照顾家庭,纱织要去东京寻找他们的未来。
再倔强的坚持总还是要败给山山水水相隔,再痴情的爱恋总还是会在不痛不痒的丢失再找回中彻底放手。
这两个可怜的少年啊,挂断了电话,从此再也没有见面了。
康平每天在海里劳作,时常隔着这浩瀚的海洋眺望那一端,他曾经的爱人,曾赌气站在风雪中似一株待放的水仙花一样美丽的纱织。
我想这个时候他可能是最思念纱织的时候吧,毕竟那么一颗真心,不得不的妥协和祝福,抓不住却只能处处和自己作对。
无能为力原来是一个男生对爱情最大的成全。
年少时曾认为可以为爱情奋不顾身,可以全世界与我作对,也一定要和你在一起。
我们都不约而同的输给一种叫岁月的可怕力量,那么炙热的信念被研磨成一颗颗小小的微尘,从指间溜走,风吹得满地都是。
康平此刻的心应该是痛的吧,就像远在纽约孤独一人打拼的纱织一样,不得脱。
终于,一年,两年,三年……就这样彼此记挂却杳无音信的过了许多年。
最不忍心的就是时间把那些稚嫩的爱恋一点点推成往事,康平可以熟练的开车了,他不再是那个为了纱织偷车无证驾驶最后开进田野里的那个单纯而莽撞的少年了。
康平的脸上明显多了许多生,海风好像已经抚平了他内心所有的伤痕,他看起来真的是个坚强的男子汉了呢。
他开始忘记了那段少年心事,娶了一个节省的老婆,独自支撑起自己的家庭。
他那年和纱织分开时在电话里说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他做到了。
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乎意料又无可奈何。
在好友的婚礼上,康平又一次偶遇了纱织,她站在香槟塔旁边拿着一杯香槟轻轻的抿着,依然好似一株水仙花亭亭玉立,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优雅和干练。
成熟的标志之一可能就是能自由压抑内心涌动的情绪而不是率性而为吧,从他们的眼神中依然流露出惊讶和期待,但是他们没有跑向彼此紧紧拥抱:他们分明已经各怀心事,可以把多年不想见的思念捂得滴水不漏。
康平笑着说他已经结婚了,和妻子相处还算融洽,她很顾家,而纱织也强颜欢笑的告诉康平自己也已经婚期将至。
一切好像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可好像什么都变了。
深深相爱过的两个人最好不要见面,这样的两个人不可能做朋友,不能如从前一样自然融洽,毕竟对于当年的爱恋,他们心照不宣却闭口不谈。
他们再次约见在灯塔之下,纱织将那只船模型亲手还给康平,并告之以后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这种诀别的方法显得如此合乎常理,她告诉康平这次回来可以与他轻松的交谈已经很满足了,看得出纱织对康平依然心怀愧疚,她依然爱他,看着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终于还是心安了。
再见,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再也不见。
电影到这里应该完了吧,虽然期待之后会遭遇命运新的安排。
缘分这个东西玄之又玄,它可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也会让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人拆的七零八落,同样也会让两个分开了许多年的人破镜重圆。
我期望这就是结局,略微有些悲观主义论调的爱情结尾可以让人学习到更多。
后来导演来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每个人各得其所。
出于电影情绪导向的缘故,他成全了所有的人,但现实常常是,康平在北海道的海里劳作,纱织在纽约有了新的生活,他们都各自老去。
可能中间彼此相见,可能不相见,可那已经不重要了。
新垣结衣原来长这样,这片之前只看过这个名字没见过人,齐刘海时的扮相没有后来的好看,看来也并不是每个女生都适合齐刘海。
男主角怎么长的像配角,没气场。
两个主演都不讨喜,辗转八年的恋情,HAPPY ENDING 的结局显得那么不真实和让人不喜欢,显得有点无耻,是建立在配角男女的痛苦之上的。
1号请假在家休息,终于看到了《花水木》。
说白了,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看新垣结衣同学最近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
其实我知道,这孩子可能不是什么天生演技派,也许可能甚至不是个非常有前途的艺人,偶尔看到她的采访什么的,觉得不是很善于言谈那种。
早一点在父女七日变前后,非常可爱,天真活泼,笑容耀眼极了。
再往后一点比如看到她在Code Blue的Item Check那儿就能看到她不太善于面对镜头,有点怯怯的,很小心的样子。
但是偶尔小心的笑笑的时候还是很耀眼。
在往后某一天看到《新垣结衣的情热大陆》,半年多的跟拍,镜头上的gakki同学有大量的茫然,思虑,紧张,不自信,回答一个问题常常需要很久的考虑,即使这样回答的内容也常常有大量的条件从句,复杂的补充,让步假设从句,等等等等。
我记得最后她回答记者的问题说:难道我以后非要做女演员吗?
我想做艺人成功的例子也有像我们家王老师那样不爱说话,不擅说话的,但是王老师一点儿都不少狮子座那种几欲爆棚的自信吧。
而新垣同学在宣番中做游戏时也常常会说:没有自信,不过还是会去做。
看看她再看看户田同学,户田是更明显是个做演员的材料。
但是gakki同志还是打动了我,比如她在回答问题时候那种长长的思考,也许不是很简洁有力但是很用力很真实的回答,比如她在《情热大陆》里面拍摄《花水木》中期心事重重的走过来对记者说,因为很紧张,是否能暂时不跟拍她。
回到主题,《花水木》是个不错的电影,给出7分吧。
比《恋空》当然好得多,但是肯定不如《恋空》流行。
导演其实不错,故事有头有尾,中间有一点故作惊人的转折但是处理得相当稳健不做作。
镜头运用没有一点突兀的地方。
最后的结局有一点点太童话,但是细细一想,也并不是不可能。
这么多年的分离也切不断的牵绊也许真的可以克服其它种种的距离。
所以其实是好作品,当然不算了不起的作品。
新垣结衣同学呢,也大概当得起这个评语。
不错,但是不算了不起。
不过想一想21岁的女孩子,来演这么一个19-29左右十年的经历的女性,“不错”已经是个不错的结局了吧。
花水木会让我想起甜蜜蜜。
当然其实有不小的差距的。
但是总有些相近的地方。
兜兜转转的两个人的十年。
起初的温暖相遇,其间的反复转折,周边的人来了又去,历经挫折打击,在异国他乡默默坚持,最终回头,时间已经改变了那么多的东西,但是心里能看见的还是十年前的那个人。
有两幕我最难忘,一是在某朋友的婚礼上的重逢,与甜蜜蜜中的某一幕神似。
当然张曼玉的表演精彩到了神作的地步,而gakki还是太稚嫩。
不过我觉得也难以苛求,说到底,21岁的偶像女孩子,对这些能理解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在我看来,新垣是个必须理解了才能表达的孩子,比如我觉得表达得非常精彩的白石医生。
所以她最终大概不会是个了不起的演员。
当然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她,有这样脸庞眼睛和笑容,太难得了。
最后一幕,两人交换了问候那里,阳光下的花水木之下,很温暖。
因为一次偶然,他们相识,进而相知相爱。
那似乎是一个特别完美的故事,女才男貌,在美得像仙境一般的北海道小镇,又是在一切都还那么纯真的年代,没有幽默帅气见识广博的学长,也没有时刻陪在身边的会计姑娘,还不曾面临大城市的华丽诱惑,也还没有悲哀得看不到未来的人生。
我们在一起,因为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多好。
很快,毕业,异地恋。
康平兴冲冲地去找远在东京的她,看到的却是跟学长开心打闹的女朋友,心里肯定是酸涩得不行。
看着女朋友变得高贵,变得似乎越来越遥远,再也不是触手可及的样子,大概任谁都会想放弃的吧。
后来的后来,康平说“从一开始,你的未来就没有我!
”,这样的结局才是现实。
异地恋要面对的东西太多了,走到最后谈何容易。
一边要忍受着自己一个人的寂寞,一边还要担心对方身边的花花草草,多累。
要不时地猜测对方在干什么,打电话为什么没有人接,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变心了?
何况,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敌得过时间的魔法,不计回报的陪伴,终究会打动一个人的。
所以最后,康平还是跟陪在身边那个声音很大个性很强的女孩子结了婚,纱枝还是决定了要跟多年相处的学长度过下半生。
如果结局就停在他们最后相见的那个地方多好,美丽而现实的初恋。
所谓持续十年的思念,不知道悲哀的是康平和纱枝还是学长和小会计呢?
主题曲据说是日本人结婚时常常会用到的曲子,恩,真的好美。
又是生田斗真又是向井理的。。。这可让我如何是好啊~
很真实的纯爱片,还好ED是青窈版本的花水木,新垣结衣的声音太单薄,青窈的更能打动人心。喜欢猪猪翻译的歌词,诗样
这样的剧情我还是看到了最后……证明我还有少女般剔透的水晶心哟~配乐喜欢~
“真好啊,可以和初恋情人结婚” 现在越来越享受闲来碰巧随机点开的电影,有自己喜欢的地点和人物的看电影方式,比如:新斯科舍省的灯塔,北海道的小车和雪地,还是花水木的话语是感谢和回礼。女主角看着看着慢慢才有的温暖和安静的味道。
日式纯爱片。前50分钟很棒,后来剧情开始失控,最后趋于平淡、狗血和俗套。潜力很大的一部电影最终还是莫名地变得平庸。叹息。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嗯 比恋空更成熟
注定在一起的两人
狗男女
就是有这么难看的电影。。纯你妹
女主角演的太假
这是今年日本电影周的展映作品之一,可惜当时没看到,今天才看,一部很棒电影。跟着感觉走吧,不要去强奸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猜到了过程,却没想到结局。婚宴那段让我想起了《玻璃之城》,但相比之下这片子真是理想主义了。。呵呵。。风景很漂亮
23349
最讨厌老大岁数的人穿个高中校服装嫩!亲是新垣结衣也不给好评!!整部电影就俩字:纠结!
5分只为生田斗真
剧情太扯.不过两主角都大爱呐~
2颗半,前半很期待,可惜节奏慢的没有条理,情节太没腔调了。如果不是主演,我都不会看介绍了。后悔了,浪费时间
我喜欢斗真 我喜欢新垣结衣 但是这个片不是很好
耐着性子看完。最终他们都跟初恋在了一起。可能是我没恋爱过所以无感。各种想吐槽。笑颜无敌妹子果然只适合卖萌,演得跟男主完全不来电真是奇葩。期望太高,番茄你是要挑战自己才总挑这么挫逼阴暗的角色吗。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