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地,静默肃穆,注视这场绝杀。
一黑一白,纵马错身,停驻几十步开外。
风沙止息,对手坠下马来,表情凝固在僵死的脸上。
他牵起唇弧,眸子透出明媚,仿佛笑意再深些,便会有阳光从眼角挤落。
白色盔甲,白色战马。
他像最后一位天神,傲然微笑看着人世间,临别一眼。
而后,他缓缓倒向冰冷的黄沙,胸口赫然一道绝命伤。
战场二十春秋,火里来,血里去。
他的佩刀曾无数次抵进敌人的心脏,骨肉碎裂的声音,腥血喷溅的触感。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一身杀孽,迟早要如数偿还。
只是不在乎。
从失去那个人开始,他已然万劫不复。
业火三千,焚心成灰。
他甘愿倾尽天下,为那人的裙裾绣上血染的江山。
这一天早得有些猝不及防,他却等待了太久。
那致命的一刀,剖开心脏,他感到痛楚骤然消失。
那是一种以岁月为弦、以人事为镰,在心口生拉硬割,一照见月光便会溃烂的暗伤。
此刻,身伤正流血不止,心伤却在迅速愈合。
那么多那么多年或尖锐或缓钝的痛,终于要随着死亡,一起结束了。
他探手入怀,取出那只红透了的荷包,贴于唇间。
斑驳浑浊的年代刹时剥落,世界还原为最初的模样。
草原把他渐次冷去的身子染得翠翠的,天空仿佛在他即将涣散的眼瞳里种下两块蓝田玉。
他终于笑了,纯净无邪得像个孩子,一如与她初见。
一笑生,一笑死,一场孽缘的开始与结束。
往事云烟升腾而起,一重重掠过。
他将自己从爱恨中剥离,旁观曾亲身演绎的剧情,局外人般淡淡笑着。
当最后一滴泪风干在眼角,映照出的人影,又会是谁呢?
是谁二八年华容颜如玉,谁又在科尔沁马踏春风少年?
是谁手拈兰花飞针走线,谁又首次出征穿行烽火狼烟?
是谁心若死灰一念之差,谁又浴血归来染她嫁衣凄艳?
是谁新婚之夜含泪承欢,谁又在夜枭声里把心脏疼穿?
命运是个荒唐小人。
赖掉缘起时所有的风花雪月,再挥一纸无法算计的轻狂,叫你百口莫辩。
大玉儿的梨涡斟满了女儿红,多尔衮醉心于她追魂索命的温柔。
只这病酒一回,便注定了日后多少心酸,他都要倾杯饮空,不得清醒。
首次出征前夜,他与她坐拥敖包。
他说,你不忍心将我一个人孤伶伶地抛在旷野中,我也不忍心把你孤伶伶地抛在这个世上。
她说,我会守着月儿缺,守着月儿圆,天天数,天天等,等你回来。
之后,她没能逃脱母仪天下的那一卦,成为他的四嫂。
他命悬一线战场归来,一口血染红了她的嫁衣。
唱尽风烟,劫后余生再相见,已是悄然无话。
谁都没有背叛十七岁的月光。
不过誓言如花,自在凋零,何时知会过篱前惜香人?
江山分明还似旧时温柔,只是命运早已不复宛转。
箬叶雨浣黄了青梅,剑兰风折断了竹马。
曾经两小无猜,只因了那一段碧色玉质的年华。
岁月的无辜,总会被人事的无奈摧残得面目全非。
他为了爱情誓夺江山,她为了儿子机关算尽。
亦爱亦恨,亦友亦敌。
他除了失败,无路可走。
大玉儿总能恰然掐中他的软肋。
她清楚那道旧伤疤,在他心口几寸几厘的位置。
纤指挑一下,再抚一下,多尔衮便哭笑失了常。
他不恨,甘愿将自己本该成龙的身子蜷缩为她掌中的春蚕,任她翻覆晴雨,为她作茧自缚。
有多少欲语还休,被裹在情丝里,冷硬,石化,如一枚古莲子咯在胸口,坚无转移。
惟待你故作淡然时,把心脏绽裂开惊艳的血花。
爱,根植愈深,伤痛愈枝繁叶茂。
恩,若与怨做了嫁接,无论输赢,皆是惨痛一场。
痴缠纠结至这般地步,已经分不清谁在逼谁。
仿佛她擎着匕首抵在他的胸口,一步一步,将爱走到末路。
她的眼底再也藏不住泪光,一颗一颗砸下来,刻意高筑的城池轰然倾塌。
是的,她在杀他,却也在自戕。
这一芯情焰,在如晦风雨里扑朔了二十余年,终于燃得冷寂而落败。
那一夜,天光微微,旷野中泛起苍莽的紫烟。
他们同骑一匹马,得得的马蹄将绝望踏得清晰刻骨。
天大地大,这小小马背,是唯一容得下他们的地方。
他心灰:若我与福临同时遇险,你会先救谁?
一定是福临。
她含泪:是的,是的。
可是多尔衮,我会和你一起死。
他死命地拥住她,唤道:我信,我相信。
我可怜的玉儿。
她爱他,太久太久,久到自己都开始模糊;可她爱福临,太深太深,深到刻进毕生的骨血。
大玉儿不是平凡的女子,注定无法爱情至上。
多尔衮,输给了她的儿子,输给了大清江山,输得一无所有。
权倾天下的两个人,万丈荣光里,谁比谁更命苦,谁比谁更可怜。
刺龙绣凤的朝服,明黄色包裹的是怎样一副枯槁。
终其一生,山河叩拜前,她是他心上不能唤出的名,他是她眼底不能落下的泪。
他终于放了手,让马儿载她离去,把自己孤零零抛在冷冷的旷野中。
他说,这是你的命,我的命。
这个修罗舔血,叱咤了一生风云的男人,到底认了命。
爱到把一生都葬送,亦是不枉红尘一遭。
紧紧相扣的十指,松脱。
离散的两手之间,恰是一轮明月皎皎,圆满正好。
其实月儿从不曾残缺。
残了的只是人的眼神,缺了的只是沧海初心。
最后一次,他请缨征战,存了赴死之心。
请原谅,爱到认命,便不能为你而生,只能为你而死。
终于如愿,他静静躺在草原上,浅笑着,看天际两只鹰,将孤独换了双飞。
死别时,他容颜如睡,而她正从梦中惊醒。
2010/06/06
最近在看北京卫视的孝庄秘史,现在再看感觉就不一样。
小时候和评论区想的都一样,觉得是命运弄人爱情悲剧啊云云。
现在看只觉得有几重男性的寄生。
皇后用家族荣耀绑住玉儿,而玉儿本人也在儿子出生后只为儿子打算,放弃真爱(I doubt its existence但是剧里多尔衮真是顶级恋爱脑了,编剧呐喊:这就是真爱!
),为父权夫权皇权添砖加瓦,立马丢掉自我了。
而且这个弃明投暗的过程还是自愿自动自主的!
就跟中了邪似的。
看来人说生儿子y基因会入脑操控,真的有儿子的寄生!
玉儿说,福临毕竟是她自己的儿子。
多尔衮:可他更是皇太极的儿子。
任凭玉儿再怎么给自己洗脑说“这是我的儿子”云云,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当她在维护自己的儿子时,她在为强奸自己的男人输送利益。
再怎么忽悠自己是在为自己的血脉打算,都不能改变她在造夫的本质。
皇太极要是泉下有知可不得乐死,情况再怎么危急都能用儿子挟制玉儿,轻轻松松赢过多尔衮了。
只需要一枚精子和一纸婚书,就能让恨自己的女人,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免费打工做事,实在太爽了。
这是丈夫的寄生。
英雄钢笔创始人之一汤蒂因即因为明白这一点,拒当小妾,否则白天出力,晚上卖身。
虎扑论坛上有弟兄们交流婚恋经验,说要找有独立自主的女权意识但又没完全清醒的女人,这样她不仅往家里面带钱,还听你的话,太美了!
所以这里就显出美狄亚杀子升天的清醒和果决。
然后还觉得那些离婚时不带小孩走的女人太狠心,现在看来她们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之前看豆瓣网友发帖,讲自己的奶奶原来和一个军官情投意合,结果在医院看护家人时被小混混强奸并因此怀孕。
因此拒绝军官,并且和小混混结婚,过上了被家暴+做苦工养家+不停生育=为奴隶的母亲的一生,只能在混混快病死时打他泄愤。
她并没有得到儿子们的体谅,儿子们反而觉得自己的混混父亲很可怜,得不到母亲的看护。
再说一遍,男男相护,这一点咱们女的的确该跟他们学!
再谈谈多尔衮这个角色,我觉得他真的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传统意义上masculine的男性,在我看来他都已经快非人类了。
很难说是爱啊什么的,我觉得是执念。
玉儿恐怕也对他说不上什么多少爱,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他是自由和青春的象征。
不过只从剧里来看,玉儿玩多尔衮玩的有点太过了,把人家耍得团团转,以至于看起来很降智。
不过…我说最初玉儿是一命换一命,倒也公平,只是后来钝刀子割肉割人家几十年要人当牛做马,也未免不厚道些。
也不看看您那好大儿适合当皇帝吗?!
扯远一点,由于90年代风气总体如此,片子就拍成这样,爱情是女性寻求自由的主要/唯一出路。
跟20年代鸳鸯蝴蝶派大喊我要爱情似的,这条断了的文脉在湾湾重生:在禁锢于夫权父权的女人眼里,爱情即为自由,可我还是要说:这是情人隔断了女性和世界的自由的直接接触,这可算是情人的寄生。
写到此处时我还没看完,剥夺自由只是我的设想。
后来补看了后面的剧集,才发现真的是这样,我的预想是对的:多尔衮一次大喊“我要你仅仅是个女人——”,场面十分激烈以至于声音再大点我怕他会家暴。
他罔顾玉儿有她的责任和梦想——她的梦想是替她的夫家培养好皇帝好传宗接代,可笑的是儿子福临的爱新觉罗意识都没她多。
她的梦想只是守护好夫权的传承,夫死从子。
虽然如此,多尔衮也不能也不应当剥夺她的“梦想”。
剥夺她的社会属性,她便成了豢养圈养的宠物。
这便是“真爱”多尔衮想要的。
那么那时她的魅力光环还会存在吗?
总的来说,演技都挺好的,全员演技在线。
可能因为画质粗糙,所以三四十的演员们演起20多岁,只要神态拿捏到位,竟然也天衣无缝。
不过有时突然切镜头,背景音乐也戛然而止掉,看着制作有点粗。
而且演员老是说着说着就把身子转过去,可能便于拍摄让观众看全脸吧。
对了,马景涛前面还能强撑着说普通话,飙戏到后面大喊“豪格你去死啦!
”就切了湾湾腔,还切出幻影来,承包了我一晚上的笑点。
此剧还有一些雷死人的问题。
皇太极问玉儿,假如董卓和吕布两人都是一样的有才且真心,你是貂蝉,你选哪个?
你问一个正常女的选哪个?
选一个老胖爷还是青年才俊?!
这是什么愚蠢的题目啊怎好问出口的?!
多尔衮问玉儿,假如我和你儿子都掉水里,你会选哪个?
玉儿说我会救儿子,然后和你一起死。
果然是承袭了湾湾文脉啊…编剧还能更离谱些?
本剧最尬的就是台词了,剧迷还尬吹,不亏心么?
风沙止息后,对手坠下马来,表情凝固在僵死的脸上。
最终是我赢了,我应该骄傲,我知道此刻我一定嘴角上扬,眼里有明媚的光。
我是那草原上的鹰,最凶猛的那只鹰。
可是而后我的身体竟然不受控制往后面的黄沙一倒,我低头一看,原来我胸口亦中了一刀,致命的一刀。
我伸手入怀,取出那只红透了的荷包,贴在唇上。
我笑了,一如与你初见那日一般。
记得那日蓝蓝的白云天,太阳照红的美人脸,赠荷包予相思,是上天让你落在我的马背上。
那时我是正在长大的苍鹰,发誓要带你去看天下。
那时候我想,我将来一定会是整个草原的英雄,像汗父那样。
做最爱人的骄傲。
那年,汗父伤重,对额娘说传位给我。
然后额娘却被皇太极害死。
我拿刀去找皇太极的时候,是你拉住了我。
你告诉我只有忍才有机会。
玉儿,你是对的,你总是对的。
我只有忍,才能做你的英雄。
为了做你的英雄,我答应阿敏出征,却被他陷害,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九死一生的逃回来,嚼草喝马尿,只不过为了回来见你。
未曾想,等我回来时,你却嫁给了我的四哥皇太极。
未曾想那个我最深爱的女人我要喊她一句嫂嫂。
我怎么甘心。
你说过等我回来的时候就嫁给我的,为什么你没有等我。
我当然明白你的苦衷,玉儿,你总是对的。
我还可以做你的英雄,我要忍。
我比皇太极年轻太多,我一定会把他熬死的。
但是我没想到,这一熬,会是十八年。
从雏鹰到雄鹰,我等了十八年,也终于等到皇太极死的那天。
我要取回属于我的皇位和我的玉儿。
偏偏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要跟我抢。
父汗,额娘,你们看见四哥了吗?
你们问问他他到底欠我多少,他到底欠我多少。
既然我当不成皇帝我就让你的儿子当皇帝,我要让你母仪天下,我要你在那人群中央闪闪发亮。
我原本以为皇太极死后你可以回到我的身边,后来才发现我们早已沿着命运的轨迹流离,相遇,又渐行渐远。
我们竟然是再也回不去了。
玉儿,我们竟是再也回不去了。
世俗礼法不允许我们在一起,你的儿子福临我们的皇上,他不喜欢我。
既然我不能还你幸福,就给你一个天下。
我要你在最高的地方,发最亮的光。
我为你从关外杀到关内,我有无数次自己当皇帝的机会都放弃了,毕竟那个当皇帝的是我最爱的人的儿子。
我和福临的关系越来越糟,我知道他想让我死。
四嫂走的时候对我说让我善待福临,他是无辜的。
可是,我多尔衮又有何辜。
在天下和你之间,我选择了天下。
可在我和你儿子之间,你却选择了你儿子。
玉儿我们是回不去了。
我不怪你,只怪这该死的宿命。
贴着我唇的那个荷包,是我第一次出征前你为我绣的。
那次没有等我回来,皇太极就娶了你。
这个荷包,你隔了十八年才给我。
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捉弄我两。
如果可以,我宁愿是当初那只雏鹰,飞翔在科尔沁的草原上,上天让你来到我的马背上。
我要睡了,玉儿。
大清,天下,皇帝,再也和我没有关系了,我现在只想做一个梦,去见一见我曾经心爱的姑娘。
——2016.8.26
总是说大玉儿负了多尔衮,有多对不起他。
可是要明白,孝庄不是甜宠言情小说的女主啊,爱情就是她的全部……她背负的是整个江山和天下,又夹在三个权者中间,一个是挚爱,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孩子,你们让她作为一个女人该怎么选?
作为一个妻子怎么选?
作为一个母亲又怎么选?
最重要的是,她作为“母仪天下”又该怎么选?
她不是玛丽苏女主,有无限的金手指,可以随心所欲(丈夫敢辜负我,我就绿了你;女人敢欺负我,我就要了你的命;胆敢动我深爱的男人,哪怕是天下之主,哪怕是个优秀帝王,老娘也无所畏惧,照样杀了你。
)孝庄没有外挂,她有很多无奈,不是她在操纵宿命,而是落入了时代的渊薮,被宿命所误伤。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也只剩下沉重的一声叹息!
生命之中多么多的不可承受之重!
【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如玉的模样 清水般的目光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大玉儿,那个草原上如精灵般的玉人儿不经意间就撞进了同样不经世事爽朗少年多尔衮的心里。
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紧紧地拴住了多尔衮的心,青梅竹马互生情愫互许钟情。
在多尔衮相继遭受父皇崩逝、母妃被逼殉葬、得知骨肉兄弟迫害时,是大玉儿在支撑着他,给他鼓励给他动力给他奋进的力量,身为看客的我多么想这段美好的感情得以终成眷属!
【你头也不回的你 展开你一双翅膀 寻觅着方向 方向在前方一声叹息将我一生变凉】大玉儿深爱着多尔衮毋庸置疑,但是这份爱在亲儿子福临面前也要退让,于是她只能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下去。
她希望儿子坐稳江山,大清朝得以稳固,但是面对日益权重、对她用情至深、念念不忘要把她拥为己有的多尔衮,她只能对他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他称帝的野心。
两人彼此相爱渴望,却又偏偏不得不彼此算计,让人叹息惋扼。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看不见你的眼睛是否会藏着泪光】多尔衮是情痴,在这部戏里致死都被大玉儿的爱困着。
他骑上战马踏上征场攻城略地手握权柄,他有野心有能力有威望。
但是通通都不敌对大玉儿的爱,他可以为她抛弃野心放下江山,只因不愿她的眼里含着泪光。
【我没有那种力量 想忘也总不能忘 只等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然而倾尽一生也是爱而不得,多尔衮只好转身避走战场,当他在战场上轰然倒下时我觉得这部戏也走向尽头了,看着他手里还紧握着爱人送给的荷包时,心里无限悲凉哭成狗。
当大玉儿听闻多尔衮死讯时怔怔地坐在床上,一滴眼泪都掉不出来,那种难以名状的悲痛似乎从屏幕里穿透了出来。
一段刻骨的爱恋多尔衮选择了解脱,他回到自己的梦中去寻找那个大草原的精灵,而大玉儿还在坚韧行走着经历了勾心斗角,经历爱人逼迫亲子猜忌,经历生离死别,一个女人的心还能承受多重的苦痛费尽一生思量,换你一声叹息。
当他拔剑出鞘——“只要我活着一天 我是永不会服输的 这一点曾经成就了我 或许也会毁灭我”当她搂着他的双肩 他的百炼钢融化在她的绕指柔 竟不是欢情 反而那么悲凉——“玉儿 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 能不能告诉我 我这半生马上鞍上 刀里枪里 所为何来 该我的 竟然一样都讨不回”当她在他离去之后 她喃喃念着——“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未可知”我仿佛 已经预知了这结局他倒在旷野中 一生不服输的英雄 最后握紧在手中的竟只有那荷包 她从睡梦中惊醒坐起 他的死讯传来 那一瞬间 竟没有掉下泪来 原来流不出眼泪 才是大悲吧史书上 对这段爱情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是的 历史的责任 只是记载事实让后人知晓 而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也许本来就不该占有太多的篇幅历史记载的 永远是冰冷的一面 线装书里的她 是政治漩涡中心的女人 主动勾引皇太极 为的是家族地位和荣耀 后来屈从多尔衮 为的是保住福临的皇位 还有传说 她玩弄他 使他死在她的阴谋里可是那又怎么样 就算真是这样 他心甘情愿被她玩弄 即使被她玩弄 也是开心的历史终究只是既成事实 而她心中的千回百转 却无从知晓 任凭各人想象了我却宁愿想象她只是一个女人 不是庄妃 不是圣母皇太后 只是玉儿 从天而降的玉儿 落在他的马背上却不同于一般的女子 隐忍了多少委屈 斩断了多少长情 只藏在历史一个黑暗的角落她说过 既然是该受的 那就不叫委屈也许 一切都是命运的玩笑 造化在弄人 阴差阳错她成了庄妃 阴差阳错她有了福临 阴差阳错她成了圣母皇太后 唯独老天吝啬 不能阴差阳错 让她成为他的妻子每一次的相见 片刻的欢愉 却还噙着泪水 既然如此 生亦何欢 死亦何苦天大地大 属于他们的 却只有那旷野上的马背他是英雄 永不会服输的英雄 却将额娘之死 夺妻之痛 汗位之恨 拼命藏起 一次次去刀尖上舔血 所为不过是她 他想要天下 便唾手可得 为什么心甘情愿一次次输掉 只因为那对手是她出生入死几十年的汉子 在她面前却像个孩子一般幼稚的问出那古老的问题 而她颤抖的回答“是的 是的 但是多尔衮 我会跟你一起死”是我听过最辛酸 可也是最完美的答案了 所以他说“今夜你来看我 这一生也不算枉过了”是的 纵使没有一切 只要有这样的情分 就不算枉过了 娇妻美妾 登峰权势 都抵不过她浅浅一笑福临一天天长大 他们将势必迫不得已成为敌人 也许 他早知晓了这种结局 所以 借剿姜襄之名出征 他又何尝不知这一去凶多吉少 只是宁愿一死 也不要与她为敌如果当初 她将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抛在那旷野中 或许就什么故事都不会有了 可是 历史没有如果 命运不由人 人却情愿受命运的摆布
我特别理解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
虽然弹幕里全是骂海兰珠的,大家都不理解为啥会有人喜欢海兰珠。
但是我把男女性别互换了一下,想象了一下如果我是强大无比的女皇帝,我坐拥天下,也会喜欢一个卑微的、眼里全是自己的小男人。
皇太极是皇帝,但他不止是皇帝,他还是个人。
哲哲、大玉儿,所有人都拿他只当皇帝,开口闭口“你的身体会影响江山社稷”,仿佛如果他不是皇帝,他就不再有人关心。
就算哲哲爱他,也是用爱皇帝的方法爱他,用敬皇帝的方法敬他,他每次帮皇帝做事,总是先考虑皇权和国家。
换句话说,皇太极从登基之后,无论在哪,无论对着谁,从来没下过班,一直是终极打工人!!!
直到海兰珠出现,他才终于下班了一会!!
因为海兰珠不懂规矩,不知道怎么把他当皇帝,就只好把他当个人!!
当个人,有七情六欲,不管皇家规律,爱咋咋地!!
爽啊!!
海兰珠把皇太极从唯一身份——皇帝里面拉出来。
所以皇太极对着海兰珠,完全不管什么后宫平衡,不管祖制法规,封宸妃,立太子,独宠一人,战前回宫。
色衰爱不驰,抱着怀里的疯女人,“别怕,别怕”。
皇太极在海兰珠死去的时候,一直在说“原来我也只是个凡人”,他就这样,被海兰珠一步步拉下了皇帝“天之骄子”的心理构建,成为了一个体会人间情爱苦痛的人。
皇太极的死令人震撼。
他出去跑马的那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有时候我在想,我和他一样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想要让一切人和事在我的计划之内,其实不对。
凡事过犹不及,做平凡人也许才是最快乐。
更深刻的是,他跑马回来坐在桌前,就睁着眼睛,以批阅奏折的姿势死去,这印证了他的一生,终极打工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皇帝的一生。
好的剧就是每个角色都鲜明,有极强的戏剧冲突,是现实世界的进阶版。
好的演员和好的bgm,让我明明也没几句台词,一看到马景涛哭宁静哭,我就跟着哭。
由头哭到尾。
尤其是多尔衮死的时候,哭的脸都裂了——他在战场上倒下,镜头切到玉儿的那一秒,感觉太心碎了。
一生的羁绊,多尔衮死的时候,大玉儿说的话和二十年前一样:“他就这么死了,都不跟我说一声”。
感觉那一刻,她还是那个小女孩儿。
就算她成了女政治家,她对多尔衮最原始的爱,其实还在。
这个剧很多地方可圈可点,不一一说了。
《孝莊秘史》最後一集,大玉兒看見已然斷髮的順治,說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她這句話是對福臨說的,更是對自己說的吧,早知道到頭來你還是不想做皇帝,當初我何必事事考慮,機關算盡,和我愛了一輩子的那個人反目成仇,只為保全你的皇位。
初看時,我總以為,對大玉兒而言,從福臨登基,她便不再愛多爾袞,往後的柔情,都充滿了算計。
如今再看,她不是不愛多爾袞,而是捨棄了那份感情,成就大清王朝。
她曾說她的命運如此荒謬,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喇嘛隨口而出的預言所左右。
可實際上,是她一步步選擇走向了那個被預言的命運。
事事周全,人人考慮,唯獨沒考慮過讓自己快樂。
二十多年前,大玉兒無論得寵還是失寵,她都不在乎,因為那時她是多爾袞的大玉兒,他出征,她每天晚上癡癡傻傻看著月亮,心裡算著日子,什麼時候他才能回來呢?
大婚當晚,她無法入睡,聽說鳥叫其實是在拔病人的眉毛,她拿著鞭子不顧旁人眼光,一直鞭打,不許叫,不許拔他的眉毛。
一年多未見,再見時她居然在踢毽子,她懊惱,這般羞態被他看了去。
多爾袞過生日,即使皇太極就在身旁,聰慧如她,也沒法掩飾看向他的眼神。
可是,那個時候,她只是大玉兒,她並不是一個母親。
或許她對皇太極沒有愛,但眼看著自己的姐姐集寵一身,她的心裏真的不難過麼?
所以她才會對蘇沫爾說真想要個孩子啊。
當初大婚後,她對哲哲說:“姑姑,我這輩子,還有什麼未來,還有什麼幸福” ,既然這輩子已經沒有未來沒有幸福,有個孩子,便多了一份期盼吧。
福臨誕生那一刻,她成了一個母親,她的心還是多爾袞的,但已經再也不只是多爾袞的了。
為人母,當上皇太后的大玉兒不再只是多爾袞的大玉兒,她開始算計甚至提防她最愛的人,最後反目成仇。
不過,或許因為她依舊是愛著多爾袞的大玉兒,所以她才會一次又一次那麼篤定地說多爾袞是大英雄,才會只在他眼前變得脆弱,變得無助。
“我沒有那種力量,想忘也總不能忘” 都說說的是多爾袞,又何嘗不是說的大玉兒。
不然,她不會在試探多爾袞後因為他的猶豫嚎啕大哭,那場勸說,如果他沒有猶豫,權利回歸福臨,她真的會跟他走,從此天大地大。
她不會在聽說多爾袞寵上一個小姑娘後,幾分難過又幾分羨慕地說“她一定很年輕吧”。
她不會反目成仇後一聽聞他又犯病了立即出宮找他,因為她的沒法心如止水,心如死灰。
理智告訴她不應該再見,她做不到,她好像變回了二十多年前的小女孩,無助地問多爾袞,我該怎麼辦,我要怎麼辦。
她不會在說完那句 “多爾袞,我愛你太久太久,可是福臨是我的兒子,我愛他太深太深” 後緊緊抱著他。
她不會在馬背上說“多希望這一刻我們都死了”,馬兒停下不走,多爾袞下馬轉身準備離開時一直緊緊抓著他的手不願鬆開;她不會在聽聞多鐸快不行時,哭得不能自己,滿腦子想著多爾袞該有多難過,多爾袞會怎麼樣。
她不會在明知他死了事情都能解決的情況下,去勸他不要出征,摟著他默默流淚;她更不會在多爾袞出征後,在宮裡又一次次地數月亮。
即使多年後,順治大鬧出家,她脫口而出的是“皇子都小,選出一個幼年皇帝容易,卻再也找不出一個忠心耿耿的多爾袞輔政了” 這種時候,她想到的依舊是多爾袞。
皇太極死時,她不曾難過;姑姑死時,她雖悲痛卻很快打起了精神。
可是,像是有預感般,她在多爾袞的死訊傳來前驚醒,一滴淚都流不出來。
和多年前第一次聽說他死訊時一般,除了悲傷,她還憤怒,她說蘇沫爾,他死了,一個我愛了一生的男人,他都不跟我說一聲,他自己就死了。
過去許久,再看到月亮時,她依舊會想起他,月亮再圓一千次,一萬次,你也不會回來了。
多爾袞握著荷包含笑而死時,是否也會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早知奉上大清的江山也換不回心愛的姑娘,當初是否不應該把她的兒子送上皇位,還多一絲希望。
早知她會愛她的兒子這麼深這麼深,當初為何還要費心為她送安胎藥,冒險安排人替她接生。
他這輩子只大敗了那麼一次,可就是那一次,他唯一在乎的東西後半輩子無數勝利也再也換不回。
哲哲死前,勸他:“福臨何辜?
”多爾袞抬頭,那麼悲涼地反問哲哲:“我又何辜?
” 二十多年前,失去額娘,失去汗位,失去玉兒,二十多年後,權傾朝野的他依舊沒有額娘,沒有皇位,沒有玉兒。
這個江山,是他汗父的英雄夢想,是他的英雄夢想,更是他送給心上人的禮物。
他用行動證明了他是個英雄,逐鹿中原,定鼎北京,實現了汗父皇太極兩人一生也沒實現的夢想。
從小被寵壞的多鐸總勸他稱帝,他考慮的卻更多是八旗內部的團結,大清根基未穩的江山。
即使這個江山他坐不得,他願換心上人的笑容。
可是,他們彼此之間的笑容,卻變得越來越少。
一諾千金到盡頭,他做到了,只是他求之不得的,依然不得。
那年,玉兒對他說:“讓我們的愛情和我們的意志力一樣堅強”多年後,玉兒看到的他的幻影對她說:“讓我們的意志力和我們的愛情一樣堅強”玉兒不能總是他的玉兒,但是他卻一直是玉兒的多爾袞。
她得寵,他失意;她失寵,他更難過。
懷胎十月,沒有丈夫關心,卻是他一直在送安胎藥,甚至冒險派人給她接生。
他娶小玉兒因為蘇沫爾那句三分像格格,他寵幸的每一個女人都或多或少像大玉兒,就連所謂最得寵的小霓子,也始終只是個丫頭。
一生無子,他卻真的那麼認真在思考怎樣做一個好父親,哪怕這個兒子是仇人的兒子。
在外他是至高無上的攝政王,當有人提議改稱號皇叔父攝政王,他第一想到的並不是權力的進一步鞏固,而是更親近了。
皇父攝政王,或許從一開始他想的便是終於可以和玉兒一起,權利才是順便能得到的東西。
那場試探,他猶豫了,他掙扎了,但他依然會選他心心念念的玉兒。
他用一生殉她,“我愛了一輩子的玉兒,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兒,能不能告訴我,我這半生馬上鞍上,刀裡槍裡,所謂何來” 他不明白,該他的東西,為何竟一樣都討不回來,我也不明白。
收到他死訊時,大玉兒一滴淚也掉不出來,第一次,蘇沫爾沒有擦乾眼淚安慰大玉兒,而是坐在地上痛苦失聲。
她心裡嫁了的那個人,死了。
這輩子她都在為主子和那個人操心,幫忙,現在她連為他哭一場的權利總當有吧。
如果大玉兒不能一直是多爾袞的,蘇沫爾卻一直是。
玉兒出嫁,他在她懷裡痛哭流涕;他被問罪,她甘冒大險扮鬼嚇宸妃,只為能救他;她勸說玉兒下嫁,我總認為她是真心希望他們能一起。
她這輩子,兩個最愛的人能終於一起,大概便是她最大的幸福。
暮年,玉兒問她還記得嗎,就是那年多爾袞和姑姑回科爾沁省親。
她說怎麼能忘呢。
每次望著月亮,默默思念多爾袞的,還有她。
我總想,如果順治知道原本奪人所愛的是他的阿瑪,本該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是他的十四叔和額娘,他會不會理解。
大概會吧,當年多爾袞雖然怨恨因為宸妃,玉兒日子不好過,也理解皇太極對宸妃的那份真情。
都說哲哲沒有兒子,如何能一直穩坐皇后之位,被皇太極敬重,安享晚年。
她或許沒有大玉兒聰慧,卻更多一份婉轉,亦深知顧全大局。
人太理性,總是會顯得有些無情。
這輩子,哲哲都太理性,她或許才是一直利用多爾袞和大玉兒的感情保大清江山的人。
康熙登基,大清朝迎來了千古一帝,大玉兒似乎又可以徹底做回只是多爾袞的大玉兒,開始肆無忌憚地想他。
歷史記載,大玉兒暮年時去了多爾袞死去的那個地方,大概如結局一般,她會坐在地上,跟蘇沫爾閒聊起來,不談皇太極,不談福臨,不談大清朝,只談那個她愛了一輩子的人,她的大英雄,她最勇敢的獵人,多爾袞。
願來世,他們能是一起自由自在飛翔的鷹。
本人一直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和片尾曲……特别是歌词。
也曾经为一句话感动,就是孝庄身边的丫鬟的一句话:“她不能哭,那只能笑了。
”以前总觉得,以前的达官显贵总是无病呻吟,总是以爱情作为自己的生命,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幼稚的可笑。
但是看完这部电视剧,我却似乎有了新的认识。
记得妈妈曾经和我说:“人这一辈子,会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拒绝。
”以前还以为只是妈妈为自己找的借口,但是渐渐长大,我终于明白了很多的东西。
很多事,明明想做,可是不能做,因为你不是为自己而活,生活中的阻力,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让人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有很多事情,你不想做,可是不光光为了自己,你必须去做。
这就是人生。
不能哭,就只能笑了。
有时候,玉碎瓦全不是无奈,而是必做的牺牲。
为了他,为了江山,为了比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
初高中第一次看,大学重看的时候发现感情观完全受这部戏影响,这两天无意再次入坑,已经进入虐心戏看一分钟BGM一出就立刻唰唰唰哭瞎的节奏。
除了发现自己全面接纳“女人就该像大玉儿、苏茉儿、哲哲,宛如的理性克制,男人就该像多尔衮顺治的深情专情”且把其充分贯彻于自己的人生之外,有一丢丢新的感想。
大玉儿后期已经不太爱多尔衮了,她爱儿子,爱权力,爱自己(身担责任也是一种爽),爱多尔衮作为备胎可以被自己随时召唤的存在,唯独不再爱他本人了,否则她不会一直要求他付出,向他索取却不给他一丝一毫。
她当年爱的是他英雄的一面,不是他的坏脾气和冲动,他对她的忍是典型恋爱时的表现,真的拥有她之后应该会原形毕露。
如果他们在一起,应该很快就会吵崩吧。
剧情太太太虐,受不了的时候去看正史居然舒服了很多,不论是“历史上真的有下嫁,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他们不可能爱上,蒙古女人都是政治婚姻没有爱情”“还是“多尔衮其实根本不痴情,娶了十个老婆,只是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生不了孩子”乃至“多尔衮做了那么多坏事不值得同情”,都比剧里这苦恋一辈子而不得舒坦得多啊。
历史上的所有叱咤人物,都变成了史书上那寥寥数笔,绝大多数人一个字也没留下就消失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写了自传还能有人愿意看的人真是一种幸福。
比如我就多希望我写过未寄出的信能让对方看到啊。
Anyway, 看到多尔衮苦苦求额娘求皇位求玉儿而不得,还是觉得心疼心疼心疼,心中呐喊“啊我要是玉儿就放下一切陪他去了啊!
”最近最大的感想,如看《身份的焦虑》时所说,古人活得好惨,联系如此不便,多尔衮打个仗满心期待回来发现女朋友变自己哥哥老婆了,生活中又随时有夺人性命的灾祸,应该是默认“生活就是苦难”的设定吧。
女人更惨,没有自由恋爱,没有离婚,完全依附于男人,嫁人的那一刻决定下半生,大多数人童年最快乐,随后是一辈子的苦难,一个人操持所有家务,生个孩子随时会死,之后各种妇科病治不了,真正的第二性。
上天给了人智慧,又不给人长生不老事事如意的眷顾,这才是人的原罪吧。
当然啦,几百年后的人看现在的我们一定也是无比同情,不知道他们能发展成什么样呢。
当然福临宛如和孝庄之间也有给了我很多很多启发和感动的戏码,好几个片段看了几十遍,以后看心情要不要记录吧。
去年宁静和马景涛节目上重聚的那场戏,宁静是刚打完针上的吧,脸和嘴唇都肿得不能看(弹幕是真的没人发现还是没人敢提?
),马景涛突然无比深情地看着她抱住她吻她额头,能看出也是一个爱起来甚讲义气的男子。
喜欢多尔衮第一次出征前“我们的意志力要和我们的爱一样坚强”和最后多尔衮的幻象说“我们的爱要和我们的意志力一样坚强”的对应,很有琢磨头。
我如痴如醉地看了好多年,又如痴如醉地买了套正版DVD收藏。。。
这剧我居然百看不厌,太喜欢里边的宁静了。
皇太极的人格魅力多尔衮是比不上的,多尔衮只想和他的玉儿长厢厮守,而福临即位后孝庄对多尔衮只剩利用,小玉儿爱而不得却问多尔衮为什么娶她,难道她不记得当初是她铁了心嫁多尔衮的吗?还有马景涛的一些动作自以为很酷我却觉得很尴尬。
今天突然又听到这里面的音乐,真是好听。虽说是古偶,可以前的古偶都好良心,个个演员都出彩。(我觉得自己说这话的语气已经是个老人了)
谢谢谢谢,看完这部剧把我半年该流的泪差不多都哭完了,马景涛的多尔衮真的太帅了,以前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他的剧,原来他真的有帅成这样,我为我年少不识金镶玉的幼稚行为说声抱歉。还有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宁静的剧,感谢我自己当初点开了《孝庄秘史》,里面宁静太美了太美了,怪不得《浪姐》里大家都爱宁静,我也好爱啊,他妈的!然后就是我可怜的多玉CP了,多尔衮怎么可以这么痴情啊,就算明知道大玉儿骗他利用他还是爱她,尤其是那句“我不忍心 你不要去”我真的太想哭了,这么温柔的男人哪里找?!!相比那句“玉儿 我们这样的情分 你居然咒我短折而死”还来的让人痛彻心扉。他一生在追逐权利、爱情、亲情,可是却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太惨了太惨了,以后就凭多尔衮这个角色马景涛在我心里就是男神级别,我从未想到自己有天这么上头!!😭
不够勾心斗角啊。
多尔衮: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儿,能不能告诉我,我这半生马上鞍上,刀里枪里,所谓何来? 玉儿:这次是真的了,任凭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他也不会回来了[流泪]
宁静,很喜欢。历史,这么多的经典,心里依旧有这么一个。
我只是来看宁静的!!
真正的大女主戏,极度克制感情的爱情戏,重温依旧感动。美中不足是哲哲贵妃等演员台词不流利口齿不清,海兰珠的刻薄容貌和尖酸性格感觉不到任何可亲可爱之处,比其他宫斗剧中的反派还让人恶心(说到底还是脸和声音的问题)。给人的观感是不辨善恶、自私自利,设定只有她爱着作为男人的皇太极,难以共情,只觉得皇太极被下降头了,看到那几集总要跳过。入关后美化满清,加上顺治形象差劲,不爱看。
2014年历史老师批评这部剧,孝庄是谥号,不可能像剧里动不动“我孝庄怎么怎么样”,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五星给舒畅~这部戏里面好像教主不是很咆哮呢?。。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
男女主完全get不到,小时候一直觉得苏茉儿才是女主……
每个人都很悲剧的活着。。。。。。心中原以为是经典,却是越看越累
我在敖包前,许下过心愿,我已经等了这些年,我相信你,我会等你的,我当然会等你,我会天天数着月亮,天天等、天天数,月亮要圆几回,你才会回来呢。
补标记小时候就不爱看,太悲了,不过演员选的不错,屠洪刚的主题曲我也喜欢
这部剧里美人儿特别多,大玉儿不多说,董鄂妃特别惹人怜爱,全剧我非常喜欢苏茉尔这个人物,最后长伴青灯很遗憾。很不错的剧,就是有一些台词细节没有注意,比如说太后自称“我孝庄xxxxx”,孝庄是谥号耶…
现在想起来,原来清戏几十年前就开始盛行了?我几岁时看的第几次重播了
宁静的气场,刘德凯的气场,小马哥演技爆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