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小成本投入拍出了史诗片的感觉,很是了不起。
影片描述的是“马萨格泰”女王的传奇故事,抗击波斯帝国的大场面还算可以。
缺点是剧情模式很套路化,平铺直叙流水账。
优点是服饰装备还算考究,其前身“斯基太”民族的尖顶高帽,加无马镫的骑手还原度高,符合历史记载,这是一只可以追述到公元前的古老民族,在秦汉称其为“塞种人”,在希腊传说中他们有骁勇的“亚马逊女战士”。
如果哈萨克斯坦真认了“斯基太”为老祖宗,那民族历史一下子就晋升为古老民族之一了,在全球各民族宣扬自己文化的今天。
这种认同感可以理解,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和波斯的最终战戏份有点太少了,太精简了。
这不应该是本片的重头戏才对吗?
居鲁士最后喊了不下三次,派出不朽军团,然而愣是没给波斯不死军一个出场镜头。
正常来说,不是应该用镜头语言描述一下敌人的强大,侧写主角的英勇吗?
在《斯巴达300勇士》中,波斯和它的不死军就被黑得体无完肤了。
并且那种拿着双刀的形象和史实仿佛是完全不符的。
而在《托米丽司女王》中,波斯不死军仿佛又是以那种双手武器的形象出现的,有点像维京人在影视形象中的那种双手斧,尽管维京人这种影视固有形象也与史实相悖的。
看介绍的时候还说本片很考究,是只针对斯基泰人考究?
而每次都被动出场的波斯不死军,也快要被搞成双手武器的固有形象了?
伊朗真的不自己拍一部电影来为不死军正名吗?
第一次看哈萨克斯坦的电影,没想到还是挺惊喜的。
故事讲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个女王,托米莉斯女王的故事。
女王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父亲想要将她培养成一个勇猛、聪慧的战士。
但是,女王还没有成年,他的父亲就被族内的人叛变杀害了。
女王逃离到一个新的部落,刚好这个新的部落被女王的仇人威胁,于是,新的部落联合女王一起杀了叛变的人,女王因而重新获得了自己部落的王位。
她还和另一个部落的继承人,阿贡结婚生子,从而过上了平静的家庭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被普鲁士国王派遣的大使打破了。
阿贡听信了大使的话,只身前往巴比伦,却被杀害。
女王拒绝了普鲁士国王的求婚,决心为丈夫和儿子报仇。
最后,通过联合整个部落,女王英勇战斗成功将普鲁士国王杀死。
因为是中世纪的故事,整个片子都是灰蒙蒙的调子,除了女王和普鲁士国王的衣服,其他所有人的衣服都是灰蒙蒙脏兮兮的,甚至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另外,由于没有电灯,室内也是灰黑的,虽然有火把照明,但还是看不清楚,这个调子很符合实际情况,让观众的身心能够沉浸在中世纪的想象里,对于中世纪历史迷是一个享受。
故事的讲述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的制造戏剧冲突,因为女王的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
电影里面最激动人心的应该就是最后与普鲁士国王的战争了。
总的来说这个战争场面还是可以的,大致还原了中世纪骑兵作战的场景。
航拍的镜头对于展现这种骑兵作战是很合适的,帮助给予观众一个整体画面。
我们每个人看到这种战争场面都感觉激动人心,可能是正如人类简史这本书所说,我们都是杀人犯的子孙,我们的血液里面流淌着侵略、抢夺的基因。
毕竟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也正如电影中女王所处的时候一样,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大多数民族和部落生存的重要方式就是掠夺其他民族。
女主托米莉斯女王无疑是所有人都尊敬崇拜的人,她勇猛且聪慧。
从女王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统治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聪慧,能够正确判断形势,能够制作出合理的作战计划,是女王的勇猛和聪慧帮助她在自己崎岖的生命中获得了一次一次的胜利。
相比她的丈夫,阿贡,虽然勇猛,却没有足够的智慧,最后才惨遭杀害。
电影也是价值观世界观输出的重要方式,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女主,靠的是勇猛和智慧,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而不是像国内的伪女主戏,靠来靠去,还是靠的男人,而不是自己。
另外,一个女主,也应该是沉稳的,而不是咋咋乎乎。
感觉国内很多电视剧都需要通过女主的咋咋乎乎、圣母情结和愚蠢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部电影不仅重现了托米莉斯女王勇猛斩杀普鲁士国王的历史故事,同时给予所有人看到了我们想要的女性力量。
虽然由于世事艰辛,绝大多数女性都会同前辈们一样,走向平凡和平庸,但是,总有少数女性,她们生来是真正的战士,她们有能力有智慧有野心,能够在艰难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所理解的女权就是,世界需要给予这样的女性展示自己的平台,需要给予这些伟大女性应有的光荣。
网络上很多骂女权的男性,和许多骂男人的女性。
我觉得这些人,将生活本身的艰辛强加在了对方身上。
事实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婚姻都是互利共赢的。
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如果不结婚,其实会过得更不好。
离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也不会走向暴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只有我们男性和女性,和谐共处,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或者获得一个更容易一些的人生。
女权,是曾经没有的东西,女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本身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理性客观的思索,在述说自己的利益和付出时,也考虑对方的利益和付出。
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会探寻出一个适合我们新社会的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机制。
最后我想说,正如托米莉斯女王一样,智慧是我们每个人很重要的东西。
从《游牧战神》到《阿奴皇后》再到《托米莉斯女王》,哈萨克斯坦古装战争电影的水准一如既往的不错,尽管托米莉斯女王在希罗多德的记载中仅仅作为波斯居鲁士大帝的终结者存在,为了展示她的一生不得不脑补很多内容,不过,影片中的衣饰、铠甲、武器直到没有马蹬和高桥马鞍的骑马方式还原度极高(毕竟哈萨克斯坦有那么多斯基泰墓葬可以参考),真考据党福利电影。
不过,还是有三个缺陷,一是,无论波斯人还是斯基泰人,都是东支雅利安人,电影里一水的阿尔泰面孔真的大丈夫?
二是,根据历史记载,斯基泰人应该是用类似蒙古的骑射手放风筝战术击败波斯人的,而不是如电影中的正面肉搏,第三是,居鲁士大帝应该不是如电影中一样被阵斩,而是被俘杀,否则希罗多德记载中女王指斥居鲁士“你贪血,我就用鲜血寖泡你”然后砍下大帝的头泡在装满血的皮口袋里的桥段是怎么来的呢?
p. s. 女王年轻时真漂亮,原来阿尔泰面孔也可以很漂亮
小成本电影能拍出这个效果挺让人惊喜了!
让人有更多的去了解哈沙克斯坦的欲望,这大概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吧,挺佩服的!
给4星吧!
主演都还不错,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影片还特地去查了一下托米莉斯女王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况,嗯,怎么说呢,挺感慨的!
希望我们也能多拍出这样的片子,有利于文化传播🧐🧐🧐
首先给个五分,等了很久的电影,今天终于看到了。
说说感想: 按照希罗多德记载,托米莉斯的儿子是去袭击被居鲁士故意留下的一些弱兵防守的驻地,然后喝了大量故意留下的酒被歼灭的,并非是居鲁士诓骗他们去巴比伦城谋杀; 此战后借用托米莉斯的话,是消灭了马萨格泰人一半的军队,她希望和居鲁士求和,只是居鲁士选择了拒绝,因此历史上是剩下的半数马萨格泰人全歼了居鲁士军队,并非是双方主力对战; 导演还是很用心把马镫藏在皮革里面(比如图3就是),但在电影开头的画面就不知道为什么不谨慎了?
后面出现的画面,包括托米莉斯的策马狂奔腿部特写的确都是有意刻画了没有马镫;
这个还是铁的?
不知道为什么开始这幕这么明显?
马镫在皮革里面
真实还原
导演还特写了这个无马镫的细节,为什么电影开始时不谨慎?
最初迎战花剌子模人的这种粗糙简陋的战车,马萨格泰人居然心有戚戚,应该是站在车上放箭更稳定?
这种战车也不太可能是去冲击步兵,毕竟太轻便了,车轴两边也没有绑上镰刀;托米莉斯使用了人马俱甲的重骑兵冲击居鲁士的不死队,这个可能性多大?
我一直觉得这战波斯人应该是被使用反曲弓的马萨格泰轻骑兵绞杀的,如同卡莱战役; 波斯人和马萨格泰人打过仗,领教过斯基泰反曲弓,但是依然大量使用直木弓(降低成本?
中世纪英国紫衫木例外)同时也降低了杀伤力,直到以后面对重装冲击的希腊人。
尼布甲尼撒留下的巴比伦的伊兹密尔门和认真还原的居鲁士服饰,只是觉得居鲁士一个人坐在阴森的大殿里,是为了突出万王之王内心的孤寂?
值得一看,用心之作,把马背上的民族那种飒爽拍出来了,最初那个部落女兵出现,我还以为是亚马逊女战士呢?
用法拉比大师的笔讲述古希腊希罗多德写下的传说:托米莉丝女王从出生,复仇,婚育,再复仇。
流水账一般用两个半小时讲完了。
波斯语对白很国际化,惊现法语merçi,有闪米特口音,不愧是世界之都巴比伦。
古突厥语对白有点慢,建议调节至1.5倍速观看,塞种人的葬仪黄金人很独特,萨满引火自焚温暖了马萨革泰人民的内心,也符合腾格里的要求。
喜欢草原和马战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游牧-定居文明的冲突,可怜我花剌子模的人民,夹在中间被两边殴打。
长生天啊,保佑草原的人民吧,愿世界和平🙏
牛逼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
一个小女娃,本来官二代加富二代好好地生活,结果老爹被同事搞死了。
自己被迫走上流亡之路。
稍微大点的时候又自以为有个性,出走,然后再回家发现亲戚们都被别人干死了,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被迫流落到别人家打工。
慢慢成长,找机会干死霸占老爹位置的仇人。
虎躯一震,臣民拜服,重新登上王座。
本来又有个倒插门的好女婿,从此过上性福的生活,结果来了个能说会道的波斯商人,忽悠着老公去大城市铁岭溜达一圈,老公觉得是个好机会得带上儿子见见市面。
到了大城市发现不是铁岭,是巴比伦,很破很差劲。
可老公还得装着加过市面的样子,可别的兄弟装不住啊,一顿唱k喝酒,被人阴了干死。
波斯商人老头能说会道,带着老公和儿子的尸体回来跟美女女王说,妈蛋你老公被野蛮人搞死了,我们头儿看不过去给你报仇了,你看把野蛮人头皮都给你送来了,你一个寡妹子还挺漂亮,我们头儿觉得要不你跟了他得了。
波斯老头读书少,也不查资料,不知道人家是母系社会,一个女的能娶好几个爷们呢,惹恼了美女,只好被干死了。
波斯头儿一看,我靠我想上你,都没嫌弃你寡妇生过娃了,你还敢不从,那我面子往哪放,于是亲自来搞美女。
美女更不服,一顿忽悠,把左邻右舍都招呼来,说大城市的老板来要大伙都拆迁,猪圈扒掉,狗勒死,房子推到,鱼塘里训练航母。
大伙一听也努了,干丫挺的。
于是在美女女王的带领下,一起干波斯老板。
女王人美话不多,美人计以弱示敌,什么麻雀战,游击战,毛爷爷的8字方针用得贼溜,搞得大城市老板还没见着面就疲惫不堪了。
美女女王有个小弟很牛逼,据说是贴身的,功夫高也不怕菜刀,一路冲到这老板面前一刀干死。
把头放在垃圾袋里,好像是pvc的高高兴兴给美女女王送回来。
大伙一块喊“乌拉,乌拉”。
故事告诉我们:我是真喜欢这种纪实性的东西的,借着机会查查史料也学习学习。
tomyris,也不能算是哈萨克人,毕竟民族起源也不一样。
马萨格泰人,里海附近的游牧民族。
公元前500年左右吧,大概咱们那时候是春秋时期,秦国牛逼点应该能碰到这些人,可惜那时候都往中原挤,没人搭理荒无人烟的西北。
游牧民族的蛮荒和生活艰苦还是很明显得。
性格个性也很鲜明,我要你就得给,你不给我就干你,找机会阴也得阴死你,从来都没有太多的话。
崇拜的只有自己的实力,和高高在上的太阳。
游牧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拍的自家英雄史诗片,他们的骄傲,因为杀死如日中天的波斯居鲁士二世闻名的马萨格泰人女王托米丽司,从随着母亲难产而死的出生、到父亲死于叛变、到艰难长大后得以报仇归乡、到丈夫被波斯国王卑鄙地杀害、到团结草原战士和居鲁士决一死战。
用现代中国人的眼光看,这种政治斗争实在小儿科,就像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战斗一样简单,直接,但有效。
至于历史的真假只能说是他们的立场。
不过布景、服道化和宏大的战斗场面是下了本钱的,感觉是真实还原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物质贫乏但自由自在,好勇斗狠但也有自己的道德,中亚的衣食住行、婚葬仪式也让人一开眼界。
小孩姐从小就有当王的气势 勇气 信心
三人敌人的头颅可以“换”一个丈夫
你想选好丈夫了吗?
你知道答案的。
好战士,好父亲,可惜不是个好首领,别人夸两句就带着儿子送人头,劝也劝不住
巴比伦所谓的财富,全是靠剥削底层人民的财富 自由和尊严
女王身先士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
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按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一次次的失去至亲,母亲,父亲,丈夫,儿子,她没有被打败,反而越来越强大,说服并带领草原众多部落同仇敌骇,
挺大气
算是我看过的还原度比较很高的电影了对历史的尊重做到了令人惊讶谁都想不到这是一个人口都不到深圳的国家拍的
“愿你的白昼明亮,愿你的黑夜安宁。”哈萨克斯坦的史诗级电影大片,上古时期马萨革泰人与波斯帝国大战真实故事改编,放小厅可惜了!虽然有些复仇的环节太过简单粗暴了,但瑕不掩瑜吧,很喜欢这类女性题材的电影!就是女王作为一个人来说也太苦了,全片几乎就没有笑过。哈萨克斯坦电影周看的唯一一部了。原本上周的开幕影片《爱国者时代》莫明其妙取消了(据说改内部包场),只剩这一部有时间看了,全部电影周都安排的小厅。散场出来大厅《卡门》第二轮已经开始了。一开票就买了今天这部。某些并不好笑的镜头现场有人突然大笑或大声说话,似乎是坐一二排的哈国人。内嵌中字。应该是用哈萨克语吧,现在他们都用俄语了。阴天小雨,资料馆2号厅,售罄。现场有些空位。今天大厅又没开海报灯,而且小厅定帧滚动海报就没有哈萨克斯坦电影周的。
太棒了
剧情简陋,演技一般,叙事拖沓,不知道7.8分是怎么得的,也可能是配音弄得不好,对白极其尴尬
没什么大片感
令人惊讶的战争场面
史诗气质比好莱坞流水线产品强,不过复仇与御侮的主题表现得都很一般,再就是除了性别特征不明显的女战士外,看不太出片中这个公元前六世纪和公元六世纪乃至十六世纪的游牧民族有什么大分别,要不哈萨克人怎么能和斯基泰人攀亲戚。另,掠夺为生天经地义云云,再怎么美化也还是那么野蛮。
我只想说,要是石勒的羯族真的是斯基泰,穿着羊角头盔,一身金色,带着一只戴尖帽的军队,在十六国纵横捭阖——想想就吃鸡!!!(关于电影,看到F主义就有点…)三星给自己的YY
Blood for blood
这就是当年在河西走廊堵我祖先的那些人吗...在哈萨克人自己的镜头还原下都显得如此野蛮,也难怪当年的中原人会看不起他们
擒贼先擒王的托米莉斯女王
三星半。打斗和战争画面还蛮震撼的,就是故事有点流水账。家破人亡——复仇——再次家破人亡——复仇,我就说女主不会简简单单结婚生子安居乐业
扫盲片 感觉像看活动的博物馆 500年前古中亚草原民族冷兵器战争片 女王太好看了 节奏也是一起呵成 对古中亚史产生浓厚兴趣
马萨格泰人和当代哈斯坦的本质联系又有多少呢?只不过是占有了这个地方,就能够被称作先祖,其民族情怀堪比罗马尼亚与达契亚人
英雄就是孤独的
单说电影,挺无聊的。
看完眼泪都掉了,要是曹操也像居鲁士一样,当年也不用败走华容道,直接让人砍了,三国也就大结局了。看完觉得里面每人都是铁憨憨,阿贡在别人地盘挑衅别居鲁士;居鲁士快被人砍了英勇挨刀;女王的直击波斯王战略——在战场上直接杀居鲁士,关键居鲁士也配合!女王那么英明,那仗都不用打了,开始就应该派人跑去波斯皇宫把居鲁士干掉不就好了,反正居鲁士也会配合——我已经不怕面对死亡了!
吹牛不花钱
很套路的民族英雄片……英雄磨难成长伟业什么的,老公娃儿做炮灰,缺乏亮点细节……最后就那么轻易干掉居鲁士了(萨拉丁扮演者,不过这里不出彩)——喜欢斯基泰人的尖帽子,不如文明6里继续扮演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