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阅读了老妈的日记,得知自己的生父原来是三个老男人中的一个。
眼看就要嫁人,却没法让爸爸把自己送上红毯,女儿于是自作主张给三个老男人写了信让他们都来参加婚礼。
正巧老妈年轻时代的两个死党老女人也前来祝贺。
于是一场“一个女孩+三个老男人+三个老女人”的故事,快乐上演了。
不得不说自己是笑中含泪看完这部音乐剧的,事先虽然没有期望它超过舞台剧,但事实证明,拍成电影后,Mamma Mia的整体效果还是很成功的。
尤其是剧中穿插的那些ABBA的经典名曲。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生命中已成往事的感动?
应该如何面对自己以及父母的青春?
应该如何审视梦想和生活?
经历过这场快乐而感人的盛大希腊婚礼,也许,每个观众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
Sophie的那句:“其实你们三个人当中哪一个是我爸爸我根本不在乎……Sky,我们先不要结婚,我们先去看看这个世界吧!!
”就像一句宣言,将母女生活中曾经发生的无奈抛下,大家向着更光明的未来航行。
电影中的婚礼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ABBA的歌曲也从未如此好听。
说起电影的配乐,虽然貌似是ABBA的串烧,但实际上同剧情贴合地可谓天衣无缝。
开头处,女儿谈起母亲的往事时,充满甜蜜温馨的《Honey Honey》;老妈再次面对那三个男人时,无奈与憧憬交织的《Mamma Mia》;女儿同三个候补父亲共同享受假日,回忆甜蜜时光的《Our Last Summer》;皮尔斯普鲁斯南(候补之一)向母亲求爱时的《SOS》……有的热情澎湃,有的婉转抒情。
这一首首名曲连缀出了《Mamma Mia》,也连缀出了这一群人的爱情、友情和亲情。
和《红磨坊》《芝加哥》的华丽不羁不同,也有别于《发胶星梦》《校园音乐剧》的动感节奏,《Mamma Mia》完全是依靠情感取胜。
作为一场轻喜剧的音乐剧,它带给人快乐和轻松,就中还有一点点感动和眼泪。
就像简奥斯丁的小说,男男女女最终心想事成,个个happy ending。
生活就是皆大欢喜,皆大欢喜总归没错!
感兴趣的朋友去看看这部片子吧,真的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几日心情很差,丢下枯燥的数据,情不自禁的看完了这部音乐剧,全身心的就投入进去了。
身心都跟着它的音乐和节奏跳动。
生活真的是如此美好。
好久似乎都忘记了生活的色彩,听到那些歌声,看到那些舞蹈 ,似乎心慢慢的复活了。
生活在城市里,总是感觉很多东西枯竭,有这些有活力的电影真的可以冲淡生活的死板,很喜欢S0phie甜美的笑容,因为有爱,她全心全意,包括她的妈妈。
她的男友,多付出一些,才能爱得真实和快乐。
Donna一直单身,对自己说喜欢单身的生活,其实是不敢轻易再爱。
当旧情复燃时,她是那么的开心。
呵呵,也许当我们释放出自己,也可以像她们那样疯狂的舞蹈,疯狂的活出自己的精彩。
心。
被很多东西蒙蔽,沾满了灰尘,真的应该清洗了。
这几天,都在说自己和香港的连接,而中午盘《妈妈咪呀》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香港,当深圳音乐剧票价动辄上千时,香港演艺学院两三百的价格,真香。
那时候,下了班,到皇岗口岸坐上跨境大巴,直达湾仔(好像是),就可以过一个wonderful night 。
我就是这样看了妈妈咪呀的,还记得一旁西装小哥到最后忘我地跳着唱着。
说回《妈妈咪呀》,夏日必盘,快被盘包浆的一部音乐剧,光是听ABBA 的音乐就值回票价了!
slipping throw my fingers、dancing queen、chiquitita……最喜欢的是《our last summer 》,前奏一响起,夏日气息扑鼻而来。
这是属于暑期的歌,不是成为小镇做题家的暑假,而是一个walking hand in hand laughing in the rain的假期,在孩均小镇做题家的今日,这种快乐尤为珍贵。
这是一部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音乐剧,你的妈妈和上百个男人滚过床单,你有三个哎呀老父亲,你的阿姨结婚三次拿了三份遗产潇洒人间……那又如何?
哪有那么多正确与错误?
你好,热到流油的七月[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一直情迷音樂劇,由年代久遠的THE SOUND OF MUSIC到近幾年的ROMEO + JULIET,音樂劇不單是電影,還配上音樂元素令其生色不少坦白說MAMA MIA成品並非很好,區別於傳統的劇情配音樂,MAMA MIA是由ABBA的歌曲串編而成的舞臺劇再改成音樂劇電影,我相信這個顛覆的嘗試確實讓編劇絞進腦汁ABBA在那個年代可謂是引領潮流的鼻祖,樂隊本身就很有“顛覆”傳統的典範,所以這個編劇也不會讓人覺得唐突,反倒整齣電影給我的感覺都很ABBA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MAMA MIA的舞臺劇就圓滿了
妈妈咪呀一、多重爱情旋律的交响本剧囊括了关于爱情的许多主题,苏菲和斯凯的青春纯情恋爱;唐娜和山姆错失彼此的苦涩恋情;唐娜好友罗斯一直追求真爱却屡屡失败;另一好闺蜜坦亚则潇洒驰骋情场……仿佛是一曲内容丰富的交响乐,每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爱情的影子。
全剧最后苏菲放弃婚礼,表达了在当时看来十分新潮的爱情观:相爱却可以不急于厮守终身,而是让爱情在两人一起闯荡世界的过程中继续成长。
音乐剧以苏菲演唱I havea dream开场和结尾,开场用柔和的语调及对未来期盼的歌词表现了苏菲给三个父亲候选人寄信时心中的期许和忐忑,结尾则用歌词中排比的部分凸显了两个年轻人暂时放弃爱情,离开小岛追寻梦想的决心。
开场之后,苏菲的闺蜜阿丽和丽莎来到小岛参加婚礼,一首Honey Honey以其欢乐甜蜜的歌词充分表现了婚前年轻人幸福兴奋的心情。
Lay all your love on me中苏菲和斯凯互诉衷肠,斯凯借着酷劲十足、充满男性魅力的歌词表达自己对苏菲的深爱,并提出自己毫不介意婚礼上没有父亲把她交给自己。
苏菲发现寻找生父并不如想象中容易,而她的举动甚至引起了斯凯的怀疑,认为苏菲是借婚礼寻找父亲,爱情中的考验在Knowing me knowmg you中隐隐展现,也在向每个人诉说爱情交响曲中存在着的不和谐音符。
唐娜曾经的爱情故事是音乐剧的主线。
拥有明快曲调、却暗含忧伤歌词的主题曲Mamarma唱出唐娜与前男友比尔、哈利和萨姆时隔二十年相遇时的惊讶以及她对过去爱情苦闷结果的回忆,然后,高潮歌词“Now I really know I shouldn't let you go”凸显的其实是唐娜多年来心中对萨姆的真爱。
后续以爱情为主题的歌曲则多半充满了忧伤情绪,也许可以借用唐娜扮演者之一卡洛琳的原话加以解释:“如果你若干年后,遇到自己的初恋情人,你也会有和我一样遇到萨姆那种时光不再的惆怅”。
Our last summer中哈利唱出和唐娜共游法国的种种回忆,唏嘘不已,深切怀念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天;萨姆来找唐娜聊苏菲的身世,两人却吵起架来,但细细品味SOS,虽是争吵,但却体现着两人心中对彼此的依恋;结婚当天,在教堂门口,唐娜对萨姆演唱的The winner takes it all倾诉了这些年的思念和对感情的无奈;尾声部分一首I do I do I do扭转曲风,萨姆表述了当时错失彼此的误会,并向唐娜求婚,原来事实上多年来他们都仍是深爱着对方。
最终苏菲放弃了婚礼,却得到了三个爸爸。
而随着一曲悠扬的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唐娜和萨姆也收获了幸福圆满的结局。
主线外的剧情小插曲Take a chance on me诙谐有趣地表现了单相思比尔的罗斯勇敢倾吐内心,追求爱情的勇气。
Does your mother know则更加幽默,插入了在晒日光浴的坦亚被斯凯同龄朋友追求时霸气十足地劝他乖乖回家的大女人恋爱观。
二、光芒四射的友情华章“如果你有坦亚她们这样的闺中密友,你会感觉到有好朋友的女人有多幸福。
”——唐娜扮演者卡洛琳。
友情是《妈妈咪呀!
》的三大主题之一,苏菲和阿丽、丽莎之间的姐妹淘小秘密;唐娜的闺蜜们给予她的支持和安慰;斯凯的小兄弟们捣乱和调皮等都是这部剧引人感动又发笑的细节。
全剧伊始,唐娜在小岛上和三个前男友不期而遇,百感交集的她跑到罗斯和坦亚的房间,两位好友先是演唱Chiquibia温暖安慰,询问当年那个自信、无忧无虑的唐娜去哪了?
然后三人从床底下翻出以前组乐队时的海报、服装,配以三人唱跳经典曲目Dancmg Queen,回忆曾经携手尽情追求梦想的年轻时代。
此处群舞合唱造就该剧又一高潮,友谊的美好深深打动人心。
婚礼前夜到来,唐娜、罗斯、坦亚穿上当年演出服惊喜出场并演唱了当年代表作Super Trouper,唱出当代女性的自信美丽,好友合作无间表现对音乐梦想的追导。
三、余韵悠长的亲情流淌唐娜、罗斯和坦亚一起演唱的Money,Money,Money充满七十年代迪斯科音乐的韵律,节奏无比欢快,却不露痕迹地讲述了唐娜作为单身母亲十几年,独自经营不赚钱小旅馆的艰辛不易,为后续母女情谊的展开做好了十足的铺垫。
婚礼前夜,舞曲Gimme!
Gimme!
Gimme、The name of the game作为欢乐的背景音乐,反衬出苏菲借机和三个可能的爸爸聊天时心中的种种疑惑,而萨姆、哈利、比尔均认为自己就是苏菲的生父,这种勇敢面对多年未知其存在的孩子,一见如故的慈父情感和对往日错误的责任感,让所有观众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也会迷茫,也有幼稚的时候,但当你需要他时,他总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切。
当然,全剧的主题亲情依然是唐娜和苏菲互相谅解、互相依靠和互相成长的母女情怀。
卡洛琳曾说:“如果你是一个母亲,有个漂亮的女儿,你就能体验到我在音乐剧中那种母爱……如果你是个年轻姑娘,來看《妈妈咪呀!
》,你会明白你的妈妈有多爱你,是世界最伟大的妈妈。
”婚礼当天唐娜唱着Slipping though my fingers,念着女儿成长的种种细节,不舍女儿出嫁之情以及无法给女儿一个正常家庭之内疚。
当然母女间也不总是和谐而没有争执的,Under attack中苏菲梦见三个父亲都带自己走向婚礼圣坛,顿时觉得寻亲之路无比无助,忍不住埋怨母亲为何不告诉自己父亲是谁。
看完全剧,我们不仅佩服唐娜为天下母亲们树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榜样:她有着不羁甚至有点混乱的青春,却从不曾被生活的苦难击倒;虽然出于生活所迫,她不得不辛苦工作,承担起一个家,不惜为了孩子放弃原本无忧无虑的音乐生活,但她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姿态,还有所有单亲妈妈那坚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唐娜对生活也不乏嘲弄,然而,随着女儿的日益成长并走向婚礼殿堂,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更多的是母性的不舍和依恋。
剧末回归主题曲Mamarma,全体演员群舞狂欢,充满了喜剧色彩,呼应了全剧情节不乏心酸却激昂人心的基调。
至此,各条色彩绚丽的音乐和感人至深的语言完美编织成一幅充满感人爱情、友情、亲情的美好画卷。
梅姨在女儿婚礼前回忆从前,她们在床上笑闹的那一幕就跟我和我妈一样,或许那是母女相处的经典故事吧,我和妈妈也曾分享所有秘密。
听到她唱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其实还有好多想一起做的事没有做的时候哭了,妈妈也说过同样的话。
孩子成长和离开的速度总是超乎父母想象。
比起几年前有不同的感触,之前只是当作一普通喜剧片罢了。
第二次看深深被歌词打动。
很喜欢里面的女人在不同年龄面对不同问题时表现出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拥有美貌、爱情和了解世界的心,自己当自己是dancing queen,绽放异彩。
挫折来的时候也不抱怨,承受就是了,做当时认为对的事。
哪怕年纪大了,看上去也总是强韧和有热情的,追求着美和爱情。
最赞的是梅姨在悬崖边对布鲁斯南唱的那段,二十年前的心痛、不甘和委屈,在那一刻宣泄出来,随风飘去,只剩遗憾如阴影投射心中。
我觉得如果就在这里结尾也不错。
<妈妈咪呀>作为一部电影,显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一部音乐片,也没有很好的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些是因为演员本身的歌唱水平有限,有些是因为在外景,尤其是风景如画的地方突兀的放声高歌,总觉得没有<红磨坊><芝加哥>那般自然的舞台感.但是电影全篇轻松温馨,歌曲怀旧动听,加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做为一家人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这部影片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任务.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希腊小岛,年轻的女儿为了在婚礼当天有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出席,背着母亲偷看了她年轻时的日记,私自邀请了三个最有可能的人来到自己家,在一番热闹之后,母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女儿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合家欢乐.歌舞片的剧情向来不是其所传达的重点,尤其是<妈妈咪呀>这类轻松的歌舞剧,没有艰涩的政治话题,没有凄凉的历史背景,故事就像爱琴海上清新的海风一样单纯怡人,实际上看完影片,我们记住的也不会是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只记得他们唱唱跳跳的,开开心心的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而实际上,留下这样的印象就对了.要花大笔墨来说的应该是本篇的人物塑造,尤其以三个人物最为显眼,第一当然是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母亲,然后就是风流倜傥的007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演的准父亲,此外还有一个人,就是阿曼达饰演的小女儿,其自然真切的表演完全没有被梅丽尔所掩盖,相反,她表现的相当突出.先说说梅丽尔吧,出演完这部影片之后,美国媒体评价她说”还有什么是梅丽尔做不到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歌剧明星就此诞生了”由此可见对她表演的评价是多么的高.的确,梅丽尔的表演早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影片开始她第一次出场,对三个疯丫头的一句”stop growing!”那眼神和手势,那种母亲对于孩子的疼爱自然的流露出来.接着听到女孩们的回话有些怪之后,她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小家伙,又在搞什么鬼呢吧…算了,由他们去吧”这种瞬间完成符合人物性格又符合情节需要的微相表演,正是梅丽尔最厉害的演技所在.接下来梅丽尔的角色开始过分活跃起来,遇见三个年轻时的情人后,她有些手足无措,看她在房顶为了三个男人连蹬带踹的样子实在有点让人接受不了,后来又跟皮尔斯隔着墙,像少男少女一般的互诉心事,也着实让人寒了一把.这之后角色回归正规,观众逐渐接受这个活泼的老女孩.婚礼前唱给皮尔斯的一首歌让人很窝心,虽然对于我们,接受这样一种音乐抒情的形式有些勉强,但梅丽尔充盈的感情让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真切.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形象还是那个007的样子,怎么看都是007,虽然身材略微走样,可他举手投足还有那深邃的眼神都让他脱离不开观众心目当中那个优雅幽默,风流倜傥的邦德形象,这让他在塑造角色时很难和其他人保持在同一时空,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梅丽尔是新一任的邦女郎…皮尔斯的演唱功力也和大家不在一个水平上,和梅丽尔对唱的部分缺乏火花,相比梅丽尔自然充盈的感情,他的表演看起来要油滑和形式化的多,这个角色的塑造算是有些不足吧.除了外型之外.皮尔斯还是很帅的…很多人说全篇就靠梅丽尔一个人顶着,但我觉得女儿索菲的角色塑造的相当成功,阿曼达的表演绝对不在梅丽尔之下,那场母亲帮女儿穿婚纱的戏里,母女之间感情相当充沛,两个人的表演高度和谐,把这场母女关系的重要转折点诠释的堪称完美.索菲是全篇第一个唱歌的,也是所有人中唱的最好的.她在海边见到久违的好友之后,和她们一起分享自己寻找自己父亲的喜悦心情,一首
看名字以为是无聊的家庭剧没想到!
很好看。
终于出现了中年女人,并且是有皱纹有性欲的中年女人。
希腊好美呀。
阳光海滩还有神话中的楼宇……我一定要去希腊!
It's very Greek!哈哈。
我也幻想过这样浪漫的邂逅,但是,两条直线相交之后,离交点越来越远,也离彼此越来越远——毕竟本来就是很远的两条线。
能长久吗?
很浪漫的设置。
彼此的初恋,哪怕离婚了孤独了,也最终在一起了。
朋友三人组!
妈妈辈和女儿辈的很不错。
婚礼上父亲把女儿交给丈夫本来就是父权制下的交换,不要这个环节挺好的。
最后不结婚也挺好的,想明白婚姻不能让你想明白,只可能让你陷入更多的麻烦事中。
歌曲够多,很爽。
还在想三个父亲怎么收尾。
一个终成眷属一个出柜一个孤狼遇见孤狼。
没想到,妈妈是女魔头,唐雅是Lenard的妈妈,sky是钢铁侠老爸。
看了些电影之后脸盲好一些了。
想看007了。
看这部老片的原因是因为一首歌。
诉尽了一个倔强女人的软弱。
我一向认为求来的爱不值得。
爱,应该是互相吸引,互相靠近,在一起,去感受,去经历,去累积。
而当一方决定离开,那便是这段爱到尽头的时候了,再勉强下去只会玷污曾经的美好。
可是总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
所以相爱的人们哪,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珍惜彼此,好好沟通,不要试探,不要无谓猜疑,如果爱,请好好相爱,如果不爱,也请好好说清楚互相告别,各自珍重。
上帝掷了一颗骰子,人间有人便失去了它的爱。
虽然情节有点好莱坞化,不过,音乐歌舞剧本来不就应该热闹非凡妙趣多多高潮叠出吗?
影院里,后排一名大叔在黑暗中笑得四座侧目。
也许,他是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光荒唐事吧。
不是很喜欢。。音乐剧。。dancing queen倒是蛮喜欢这首歌的
40/100 蠢但是一点也不可爱。话说“想看”是2008年标记的,到今天已经十年了…
My mom doesn&#39;t know that I know.
哦 我的爱琴海婚礼!
歌还是很棒~但没有ABBA的入耳~
六星六星!
希腊真是美翻了!!!!!
我有罪……
毫无吸引力,音乐也一般般,剧情更是被淡化了。总是莫名其妙唱歌跳舞很无语
最后一颗星给看电影那天的阳光XD
本来是想补完妈妈咪呀下周去看系列第二部。这下可好了,我完全不想去看第二部了。只能说我现在非常不适合看这种类型的片子,闹腾得我非常头疼。不是歌舞片的锅,玛丽苏我都原谅了,能不能不要这么矫情得没眼看。全片唯一的悬念,你就这么不了了之了?然后还是皆大欢喜?我就当来看看这三个高颜值大叔吧
High翻! Meryl Streep, U ROCK!!! Mr. Darcy第一次放声——『Our Last Summer』!!!
7分
故事单薄就不说了,景色美,音乐动听。但是就是布鲁斯南的木呆表演,基本上毁了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
宝莱坞的逆袭。
这唱功,真tmd毁歌……ABBA的歌,从小听到大,搬了这么多回家手上的原盘仍不舍得处理掉,听这些人唱着怎么就这么不爽……ps:meryl长得很像。。。
大家都high就很好~~~~梅丽尔斯特里普真是老妖精~~~~还有那片惊艳的海吖……
糟糕
看热闹
如此大牌云集看得人肾上腺素直奔人类承受范围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