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较狗?
不都想有点儿付出有点儿收获吗?
都是做梦的,只不过有些人,梦醒了手里拽着点梦里的东西,有些人,梦醒了手里还是空空的。
挺好的,何必那么愁眉苦脸呢?
即使知道被人宰,也是为了寻开心去的不是?
喜欢那群学探戈的男男女女。
就是看明星的。
陈冠希垮垮地坏笑,难怪那么多女人被迷倒,而且是老少通杀。
算梅艳芳最后一部片子吗?
大家拍这个电影其实就像在一起玩游戏,可能是太熟吧。
肢体语言已经跨越剧情的需要,有时候还能感受到隐隐约约的笑场,是为圣诞节推出的片子呢。
最后的处理,似乎编剧有点赶时间,所以收得很慌张,有狗尾续貂的感觉。
刘德华身段修炼得好,掀起衣服擦汗时,还有腹肌块块。
吴君如看起来一直都没有放下练功,穿舞裙时,后背看起来很紧致。
看来,要做好明星,平时还是要下苦功的。
早知应作为圣诞节的仪式感放在当天片单,edc版圣诞老人多surprise。
“开心不过能做梦。
”这部影片实在很能满足我的某种情怀。
刘德华模仿张国荣唱《风继续吹》,梅艳芳在台下观看笑得开怀。
20岁的陈冠希演梅艳芳弟弟,顶着招牌微笑满满的小少爷气质。
隔着厚重的时光翻看那时的故事,品出一抹温柔的忧伤,唏嘘长叹。
《爱君如梦》,无论怎么断句都如诗如梦的片名。
爱君/如梦 爱/君如/梦吴君如的演绎太有代入感了,爱的感觉~梦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跟着内心小鹿乱撞,跟着欢天喜地转圈舞蹈。
在电视上看到刘老师和天娜跳舞而心动的阿金,用攒下的钱为自己实现一个梦。
喜欢和追逐都那么直白不加掩饰,开心和满足也很容易。
满心满眼是一个人的小心思剔透可爱,热情纯粹的奋不顾身总是动人的。
“你是最好的!
”你是会发光的!
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过的刘老师,最终用与阿金的一支舞成全这场梦。
“相恋要多英勇。
”一直很喜欢影视剧里的歌舞桥段,虽然我自己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但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总有种冲动:去歌唱,去舞蹈,然后,看到自由。
——她们的快乐是有感染力的。
看之前没料到阿金和天娜不是从头至尾的陌生情敌关系,而是从陌生到朋友,相处得那样美好。
“相拥一刻,梦不梦想。
”伴着edc的“Marry Christmas”,就那样,做一场梦,只要开心就好。
一直很想看这部片子,记得是在初中梅艳芳的去世沸沸扬扬的时候,看到了她和华仔的那段tangle,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那四个字“爱君如梦”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昨天生某人的气,就看了这部片子。
今天满身发臭的回到宿舍,吃饭时,我说:“我觉得我好脏”BENNY说这样很想被XX的少女说的话。
到宿舍蒙头就睡到了五点。
辛苦了今天的大家,好姿态,王妃,BENNY还有呆呆ROLLING。
见识了这个城市的肮脏。
发现我也有妈妈的神经性呕吐。
跑题太远,继续回来,回忆昨天的爱君如梦。
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阿金的悲剧。
Tina的压倒性的优势会让我觉得这个傻傻迷恋刘老师的人很可怜,一直沉浸在笨笨的梦境里面。
通常我都会不喜欢那个强势的富家女,但是这一次例外的非常喜欢梅艳芳,当她穿着黑色风衣从车上下来的那一瞬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梅艳芳这么美。
梅艳芳漂亮,身材好,单纯,喜欢偷偷笑,善良。
和阿金的平民路线相比,我其实更ENJOY天娜的低调的高贵。
所以我几乎觉得结局就是那个傻傻的阿金要受伤了。
但是渐渐的,仿佛有些笔锋一转。
可是,我还是坚定地相信天娜爱着刘老师,但是她真的好善良,她没有去争,因为她来跳舞的初衷,就是获得快乐,其实她已经得到很多了。
反而有点不喜欢这个有点俗套的结局,最后男猪脚选择了那个傻傻的单纯的女猪脚。
但是阿金的“发完这个梦”会使我想起,星月童话里那个神情望着张国荣的女孩,她说:“俾我发梦……一次”。
其实我很喜欢阿金的梦想,她说:我的梦想,就是和你跳舞。
这部片子让我深深爱上的,还有那大段大段的tangle,天娜穿着吊带和纱裙,和刘老师共舞之后,说,那种感觉,就像两个人融为一个人,就像是在做事。
舞蹈的魅力,让我觉得深深迷恋。
刘老师骗钱无数,也是为了自己的舞蹈梦想,所以一切似乎都有点可以原谅了。
不得不提的是,歪着嘴角笑的edson,那个爱笑的关系自己姐姐的弟弟,不惜一切的笑容真的很可爱。
爱君如梦。
那种如梦的迷恋,或许就像舞蹈中的旋转,裙角飞扬,天旋地转的晕眩。
希望以后的人生,可以有一段,是一个美丽的舞蹈老师,天旋地转的晕眩。
从吴君如出场,就觉得她的卑微但不卑贱的笑容很熟悉,甚至熟悉到梦里依稀的程度。
所以看这个电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过程,心里一直在琢磨,到底像谁来着?
直到吴君如去学跳舞,才忽然想起来,原来是像周星驰演过的尹天仇。
后来,应采儿的舞女角色更印证了我的判断:《爱君如梦》就是女版的《喜剧之王》。
在《爱君如梦》里,梅艳芳显然是《喜剧之王》中莫文蔚的再现;吴君如+刘德华=周星驰,他们身上挂满小人物的梦想;刘德华最后的踌躇,跟周星驰在张柏芝与莫文蔚之间的左右为难,包括最终的选择都如出一辙,只不过多了一点花活而已。
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电影《喜剧之王》像是给他的加冕礼。
而吴君如作为香港最好的女喜剧演员,《爱君如梦》为了向她致敬,不惜把她的名字镶嵌在片名里。
很喜欢电影的前半部分。
每个角色都是那么贴切,吴君如的餐厅服务生,刘德华的舞蹈教师,张家栋的经理人,梅艳芳的冷艳小姐……除了他们,我想象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刘德华模仿张国荣唱《风继续吹》,《两爷仔》歌舞,还有刘德华和吴君如最后共舞时的配曲《爱君如梦》,真是好听到爆。
尤其是《爱君如梦》的那几句响起时:别又何哀,聚又何欢,相拥一刻,梦不梦想。
此情此景此词此曲,几乎悲过《大话西游》的《一生所爱》: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离命运……极爱此首《爱君如梦》,遂拷贝歌词至此。
吴:不准我讲 请准我想象梦到底 比真实欢畅 别又何哀 聚又何欢 相拥一刻 梦不梦想 刘:知得太多 便换来失望 梦至少 比醒来开朗 醉亦无伤 累又何干 合:只想找一双手臂当床 暂时让我躺爱若是沉重 开心不过能做梦就算超出可担当的体重吴:巴掌也都不痛刘:分手也都不痛吴:但掠过梦中刘:亦会面红合:爱字极沉重 因此只要能做梦 就算穿不起新衣都不冻吴:相恋要多英勇刘:分手有多苦痛吴:暂时就当我们都愚蠢刘:何必被猜中刘:我只记得 快乐如闪电梦里摆 一千场喜宴要是明天 再没明天不必想起 爱的缺点吴:不敢妄想 被别人倾慕但至少 可真实一舞美梦成真 美梦成假合:不管真假举起了脚步 暂时未跌倒(作曲:peter kam 作词:林夕)
这里有梅艳芳、刘德华、吴君如和陈冠希。
陈冠希确实是个花一样的男子。
越长大了,便越挑剔,觉得好的东西渐渐少了,倒是喜欢看好皮相了。
陈便是可以养眼的,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吴彦祖。
不过电影里他总有些面目模糊的感觉,仿佛没什么性格可以感觉得出来得,也许剧中配角原本如此,不便苛求。
最惭愧我从这部电影才觉得阿梅好看,之前她的电影只看过《胭脂扣》,可惜其中哥哥妩媚,阿梅却原本大气,以致深受李碧华原书影响的我颇不赞许这种感觉,顺带着一直不觉阿梅的美。
如今觉得了,却因为时光里遥远人事的变故,而更觉得了伤感。
同样惭愧的是这是自己第一次看吴君如担当主角的片子。
十分喜爱这样草根的角色。
其实这戏比较老套,结尾也是一律地温暖可人。
但不知怎的,剧中那刘老师,那么用心地使尽了手段地去追一个梦想,老觉得便是刘德华本人了;剧中的张天娜,能干大气而不开心着,老觉得便是阿梅本人了;当然原因并不止于此。
以致于忍不住向室友感叹其实这也许是阿梅和刘德华最本色的演出了。
看到片中刘老师在明了阿金喜欢自己之后,跟同伴商量,被同伴不断教育“有老板,有梦;没老板,没梦”之后,忽似痛下决心般地飞奔出去。
以为他是想清楚何去何从并立意选择阿金,却不想自己落入了白马王子和灰姑娘那样浪漫的俗套。
倒是在明白他其实拦的是张天娜之后,心里黯淡,却同时觉得本该如此,只是自己在想象中让那人物奢侈了一回。
很像许多回周星星的电影中,喜剧后面的悲哀。
《愛君如夢》票房2000萬 吳君如鹹魚翻生新華網 (2002-01-17 08:37:37) 現在新一輩的影迷心目中最搞笑的女明星應該是黃嘉千,最無厘頭的女星則是ASOS姊妹,殊不知早在10年前吃遍港臺,比ASOS姊妹更無厘頭、比黃嘉千更搞笑的祖奶奶就是有“女周星馳”之稱的大笑姑婆吳君如。
這一次為了回報劉德華的知遇之恩,特別在劉德華監制、主演的歌舞喜劇片《愛君如夢》再度發功,暗戀舞蹈老師,而願意以當廉價女工抵繳學費,一償與舞蹈老師共舞的心願,頗有現代灰姑娘的童話意味,這個女醜角色果然讓吳君如再度翻紅,也讓新一輩的影迷見識到吳君如的笑匠威力。
香港有傳聞,説梅艷芳演出《愛君如夢》是執鄭秀文的二攤,吳君如自爆內幕,真正執二攤的是她,雖是執二攤但吳君如卻一點也不介意,她説就當拍片有錢賺就好了。
原先這個角色是找了鄭秀文,劉德華和鄭秀文一路從《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合作下來部部賣座,絕對是賣座保證,但是因為這一次《愛君如夢》由不同的公司合作投資,所以他們才決定換卡司。
吳君如説今次接拍該片,內心頗矛盾,因她停了幾年不演喜劇,意圖洗底,故此華仔找她時一度很抗拒,她實在不想再走回頭路,但華仔解釋不是以前的搞笑形式,更且她與華仔合作過多部電影,惟沒有一部是情侶,因此覺得很有新鮮感,便決定接演。
劉德華説他説找吳君如搭配演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吳君如曾經在他的演唱會上和他大跳熱舞,令他覺得很驚訝,于是才想到找她演出這出電影。
他打趣的説:“我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吳君如都可以跳得好了,那麼大家都一定可以做得到。
”吳君如則大笑説:“每次跟劉德華談情説愛或是一起跳舞的時候,我都會有生理反應啊,噢!
再説下去是兒童不宜嘍!
” 作為香港某電臺的鎮臺之寶,吳君如為了拍《愛君如夢》將電臺的現場節目停了數日,引來高層的關切,吳君如撒嬌地對劉德華説:“我為這部戲付出很大的代價,如果我沒工作你要養我一輩子,你只知道阿梅愛你呀!
其實我也好愛你的!
”吳君如大大稱讚劉德華人好的不得了,除了拍片時全程陪她,也會主動幫助她,即使到外地拍戲也會打電話問候她,所以讓她感覺拍《愛君如夢》的每一天她都像在跟華仔談戀愛一樣,拍完了也覺得自己已經愛上他了,説得劉德華在一旁冷汗直流。
这个片子,至少让我们懂得有梦就有追逐的动力,人生还有希望的目标,就算梦不能如愿实现,但至少还有做梦的权力的!!!!
有时生活就那么现实,何尝不可以在梦里实现它呢?
——我低低的吐出这四字,你可听见我的哀怨与希冀。
爱君如梦。
爱君,如梦。
爱君……如梦。
是美好憧憬的希望,还是无可奈何的慰藉?
从小我们都被当成独一无二的宝贝,直到渐渐成长渐渐接受世界上千百万的人都一样的平凡我其实不过是其中之一。
原来少年时许多美好的梦想——真的就只能是梦想。
我梦想万众瞩目。
我梦想左右逢源。
我梦想天道酬勤。
我梦想吉人天相。
……我梦想,一切完美。
梦想离我真远。
我想我永远不能达到吧。
亦因为如此,方可以长久地、永远地拥这样的憧憬进入梦乡。
你是我的动力,我的追求,我的方向。
或者对你而言我微不足道,但你出现于我能想到的一切。
可是我不敢说,你是我的梦想。
我说,你知不知道,你是最棒的——然后大笑而去。
其实是落荒而逃。
我不敢挚情的说。
感人的台词和动情的对视应该出现在王子同公主的桥段,而我只是尘埃。
用尽我生命的力量敢奢望的只是接近您,仰望您——再抱着幻想甜蜜的睡去。
有没有过,三姑看老华仔跳舞的神情让你想流泪。
原来倾慕一个人竟是这样的。
原知道你心里没有我,亦知道你在拿我开心。
你们这些光鲜的人,或者就是靠我这种没有骨气的小虫的崇拜而意气风发;我不是不知,是我甘愿。
要拿我开心那就开吧,至少我令到你开心,至少这一刻我可以以为我不是世上千百万平凡人之一。
你让我觉得自己不同啦,我还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爱君如梦啊。
“你知不知道 你跳舞的时候 是会发光的”。
前日与邻居们聚餐吃火锅,拿着遥控60多个台里轮番转的时候,看到了刘德华、梅艳芳还有吴君如主演的这部《爱君如梦》。
故事虽然是从半路开始看,却有种感动的满足感。
这里,简单分享几个亮点吧。
亮点一:快乐就好 交际舞老师阿华和“舞之林”的伙伴们每天都很快乐,每一场练习都会爆出许多的笑声。
他们想出各种可爱的点子,让枯燥的练习都变得非常生动。
初来的阿金很拘谨,慢慢笑容也多了。
那张亲切而真挚永远微笑的面孔,笑出更多源于心底的快乐。
为出席名嫒舞会的T ina(梅姐扮演)来到阿华这儿要求他做舞伴时,板着脸一点都不快乐,有钱人的派头,一开口三千的学费不容商量地砍到1500。
阿华有些愤怒不想教,不过“快乐就好”几个字让他转换了心境,跳舞嘛,开心就好。
阿华又回到那个开心的阿华,有点小恶作剧的阿华。
梅姐,是冷艳容不得一丝怠慢的有钱家小姐,不过在吴君如的发自内心快乐的感染下,慢慢放下身段打开心灵,有了笑容。
与阿华的配合也越来越有感觉。
她独自一人微笑的模样,有丝恋爱般的感觉。
快乐就好,简单生活着,开心着。
亮点二:你是最棒的 吴君如扮演的待应阿金,初次来到交谊舞老师和他的伙伴们所在的“舞之林”时,正赶上阿华教一位中年妇女摆姿势转圈。
阿华鼓励着她:你是最棒的。
吴君如铭记在心。
那一刻,喜欢的苗儿发芽。
上下楼,阿华烦恼着,吴君如正好向楼下走,告诉他:你是最棒的。
那表情,正是恋爱中的阿金呐。
你是最棒的,多好的鼓励呀。
亮点三:舞鞋,舞者的灵魂 名媛舞会前,梅姐换了阿华穿习惯的舞鞋,理由:料子更好一些。
阿华与梅姐的舞跳得很成功,阿华因为舞鞋的事,还是离开了。
在门口,碰到了专程送舞鞋来的吴君如。
在午夜的街头,阿华为吴君如激情跳了一场,路灯都成了他的舞伴,结束时的经典姿势。
“舞鞋,舞者的灵魂”吴君如第一次来到舞之林时,阿华送给她一双漂亮的白色舞鞋时,就这样告诉她。
他们因为舞鞋,心灵走得更近了。
亮点四:白玫瑰和红玫瑰 名媛舞会之后,阿华送给吴君如一身红的舞衣。
犹豫之后,吴君如穿上了这身舞衣,打扮一新地走上舞台。
就像脱去了外壳的蝴蝶般起舞,曼妙的舞姿是与梅姐与阿华的那一场不同的完美。
舞罢,失声痛苦。
每一个男人都希望身边既有白玫瑰又有红玫瑰。
阿华是幸运的,他拥有。
亮点五:风继续吹 舞之林的伙伴们,开了几场快乐的PARTY,其中阿华为自己开的开心PARTY上,以张国荣的扮相唱着《风继续吹》出现,穿裙、梳髻,观众手拍烂了,大伙开心地笑,包括梅姐。
因为舞,因为用心,开心而快乐。
《爱君如梦》,两个灰姑娘的故事,一个半欢喜半惆怅的结局。
3.5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Cannes2023
3.5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0421北影
3.5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