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打动人心的我想应该是真实的感动,就像我们现在已经被荧屏上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感动了一回又一回,甚至有些麻木了,这个时候看到一部影片,特别是貌似很感人的片子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一些戒备的,什么才能打破我们的这道防线呢,还要回归本质,那就是真实。
《下一站再爱你》这个看似浪漫的爱情竟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而且在影片最后他们真实地出现,慢慢讲述他们的故事,你能扛得住吗。
“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看完电影之后,这首插曲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着。
电影最后的那一幕,当万豪喝拿着一年前两人共同酿造的葡萄酒,久久的凝视着这片见证过他们的幸福的草坪,天边仿佛是化作天使的萱萱在看着他,带着微笑,或者笑中有泪。
萱萱,就是一个人间天使。
为了支持丈夫,她曾经甘愿放弃事业成为全职太太;为了帮助她人,她主动去医院当义工为病人们做心理辅导;而当病魔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也以一颗天使的心对生命勇敢的微笑,帮助起了别的病人。
美丽,善良,坚强,乐观,它们就是萱萱的天使的翅膀。
看完电影后我跟闺蜜跟说,好希望有一个万豪这样完美的男人守护着自己,闺蜜的回答却狠狠的击中了我,她说几乎每个女人羡慕万豪对萱萱这么好,可是有多少女人拥有萱萱的优雅美丽自信吗?
就像去年我们刷着求张亮这样的暖男时,我们自己是不是那个甘愿站在张量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寇静呢?
是啊,有多大的付出才能收获多大的回报,有多大本领才能有多大的收获。
门当户对四个字有时候是对的,两个人只有拥有同样质地的灵魂才能真的心灵相惜,才能上演出这样令人动容的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所以,在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的道路上,每个女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萱萱这样的天使,坚强乐观善良阳光自强。
因为只有凭着这双天使的翅膀,白马上的王子才能辨认出你。
我妄自以为,这样的相遇,便是一辈子了。
对生活抱有善意的人总是很美。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电影的名字《下一站再爱你》,却最先想起了火了一个夏天,被动洗脑的歌曲《小苹果》里的那句“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到底爱有没有截止日期,爱情有没有可以计算的数量,一辈子已经如此之长,能有多少人爱一辈子不够还愿意许下一个天堂相守的愿望。
这样的乌托邦式爱情本身就充满魅力,虽没有太浮华的画面没有星光闪耀的阵容,但他们塑造的人物和讲述的故事却成了最简单的打动。
《下一站再爱你》充满了善意,把人类情感进行了那么极端的赞美,更成为一次善男信女的爱情朝拜之路。
电影中杨梓嫣扮演的角色虽然是影视作品里常常出现的“癌症患者”,但是林子萱这个人物还是有着与其他同类型人物不同的一面。
她有着一个特别独特的视角来贴近这个人群,首先她就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善良热心的她是癌症治疗中心的一名义工,其工作内容是对癌症病患进行心理辅导。
在电影中林子萱与形形色色的癌症患者交流,她帮助他们去更坚强和乐观的面对生活,不要丧失爱的能力。
造化弄人,她发现自己也身患了癌症,这样的戏剧化转变看似过于巧合,但是当知道这个电影是真实故事的改编,相信很多人只能感叹生活真的是比戏更加出乎意料。
是的,女主角从旁观癌症患者的角度变成了直视,但是影片最美好的善意就是相信爱,她有着自己的坚强,更有着一个爱她的丈夫的不离不弃、相守相依。
马浚伟饰演了这个好男人,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丈夫。
没有什么爱情比大难临头紧相依更动人的了。
没办法,马浚伟给我的印象这么多年了还是深深刻在陈小春版《鹿鼎记》里的那个康熙形象,尽管他之后在古装和现代剧里都有过很多不同的角色但是终没有超越那个角色的深入人心。
但是,这次《下一站再爱你》让我会很深地记住这个好男人形象,可以说电影中他同样撑起了爱情的伟大。
一部纯爱的电影,慢慢写下这段生命最后旅程的爱情信仰。
爱不是随口的誓言,而正是这样经得起苦难和磨练的考验,即使上天不能给你完整的一辈子,但是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下一站去往天堂还有爱情,来生相遇更是厮守。
被称“中国第一部基督教电影”的《下一站,再爱你》成功在中国上映了。
微信不同的基督教订阅号流传“此片三日内票房不达标将被迫落画”的消息,人本地促使大量有基督信仰的群众组织观看。
可惜该片福音模糊、扭曲,可说是宣扬“人的爱”的电影。
亢长描写的是主角夫妇理想化的恩爱生活(以一起吃喝玩乐的方法表现)。
片中循环播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这首宣传人爱的情歌进行洗脑,奠定了在患病女主角弥留之际渲染的“人的悲情、人爱的伟大”的基调。
这狭隘的人爱!
人错误地切切追求,并以它为救赎的偶像!
片中医生甚至自私地说“永远不要医你爱的人”。
在爱得越深,分得越惨的事实中,我们被警醒:有多少信徒并没有天国的切实盼望,更没有在地上体验过属于神儿女的天国祝福,活得贫穷彷徨!?
在教堂遇到的老奶奶对女主角说的“不要着眼苦难”成为女主角心态转折点。
但对处于癌症晚期的恐慌痛苦中的人,除了主耶稣赐下的永生盼望,还有什么能够完全安息和释放她呢?
也许是审查上有难度,但如果这样就在传播福音上妥协的话,还远不如那无数为了传播黑暗文化倾注心血的电影人!
请翻开《使徒行传》,基督徒应该是世界上最勇敢灵活的人!
用光明文化挽救这末世时代,将人引导归主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
求主加力!
并且我知道您已把这山地赐给我们,阿们。
这部内地电影,是根据港片《生命因爱动听》的架构改编的,编剧是关信辉,原著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编的,看过《生命因爱动听》(关信辉执导),再看《下一站再爱你》,就感受到两个导演的水准差距不小,当然,演员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差距。
不得不承认,关信辉执导的福音电影,拿捏得真的可以,期待关导即将上映的新片《热血合唱团》!
描写生死别离的爱情电影太多,却很少有能如《下一站再爱你》让人感觉这么真实,这么接近心灵,冲击又是如此强烈,可以让观众静下心感受这种超越生命的爱情,为之伤感,为之泪奔。
从技法和风格来看,《下一站再爱你》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炫目的特技,也没有宏大的背景,没有复杂的情欲,影片的画面像速描一样清新淡雅,勾勒出一幕平实但催人泪下的爱情画卷,这是创作者的高明之处,面对一场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任何华丽的修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片中,沈万豪和林子萱和很多现实中的夫妻一样,原本过着温馨甜美的生活,对未来满怀憧憬,万豪的生意即将有所突破,子萱也为怀孕做好了准备,可以突如其来的癌症报告无情的撕毁了一切。
在死神面前,子萱尝试着最后的努力,万豪的不离不弃,反而让她陷入了更痛的纠结中。
在为了能让万豪能在自己百年之后有所依托,子萱在甚至撮合他和闺蜜青青约会。
嫉妒是女人的天性,试想哪个细腻敏感的妻子,可能做到如此的胸怀,我们看过太多闺蜜成为小三的撕逼故事,但是看到子萱这样把老公推向别人身边的情节却并无违合感,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到深处无怨尤。
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子萱宁愿独自忍受着痛苦,去品尝着命运的苦果,这就是爱情的伟大。
如果以催泪效果来衡量,《下一站再爱你》几乎做到了满分,在记忆里,相近题材的片子最动人莫过是刘青云袁咏仪合演的《新不了情》,清新与虐心交织的缠绕,把观众的眼泪拧得七零八落,又别有一番碧海晴天的清澈,去年《被偷走的那五年》再次把相近的故事演绎得痛彻骨髓。
其实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故事,默默回想这些年身边那些被病魔夺走生命的朋友,他们或多或少,都曾像子萱一样经历过痛苦挣扎,我们总是为他们的生命感到痛心,却往往忽略了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比生命更加难舍。
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能达到的境界,也是每个现代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爱情,在这劈腿变心已成常态,闪婚闪离大行其道,网络社交工具催生了太多一见钟情的快餐时代,我们怎样守护古典式相濡以沫到百年的爱情。
可能是我们还太年轻,眼前的世界太过美好,对于那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好像总是存在于传说中,是距离遥远的故事,尽管曾无数次为这些凄美的爱情付诸赞美、感叹甚至泪流满面,却很少真正用心去体会,也无法设身处地的投入其中。
或许,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当死神降临到身边,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超越生死离别的爱,到底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到无尽的悲伤,又似乎有几分希望。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还未曾经历与爱情的生死离别,总以为未来还很漫长,在名利的追逐中,忽略了眼前人,愿所有正在爱或即将爱的朋友,都能珍惜现在,不留遗撼。
一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甚至连一个正经的大场面都没有,只有一个根据真事改编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影片的全部所有,也是它和其它影片竞争的唯一依凭。
今天,电影的娱乐功能已经远远大于甚至覆盖了其叙事功能,但后者才是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根本。
很多票房让人眼红的电影只是一个MV串烧或者段子集锦,故事根本看不到。
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不是看观众有没有哭或者笑,而是看散场之后,故事有没有停留在观众的心里。
《下一站再爱你》讲述了一个有点不太真实的真实故事,它像偶像剧一样虚幻不合理,可它又是真实发生的。
以至于我在走出影院时都有一种恍惚,不知道荒诞的是电影,还是我们的生活。
女主角以刁蛮公主的幸福生活出场:无条件迁就自己的帅气老公,不用苦哈哈上班的豪门小媳妇(上无老下无小,爽翻了),忠诚体贴还不会和自己抢老公的闺蜜兼私人医生,上班不开心了一秒变踩葡萄的小土豪——女观众请不要翻白眼把嫉妒往肚子里使劲咽吧!
完美的童话当然不会是最后的Ending, 忠诚闺蜜的一纸诊断书立刻让世界翻转,之前爽得你一塌糊涂,立马虐得你万劫不复,女主角的演技很赞,把听到噩耗时的心理变化表现得相当有层次,让上一秒还在翻白眼的女观众恨不得秒变知心大姐送心灵鸡汤。
女主角刚刚从天堂掉进地狱,现在又要努力从地狱到天堂(精神层面),原有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随之发生反转,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变故,所有人都走上了一场心灵救赎的路程。
从心理医生变为病人的女主角反而真正开始学会去医治周围的人,而病友阿猫要面对的不止是恐惧,更是她凌乱而痛苦的过去。
在影片最后,当女主角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第一件事竟然是帮丈夫续弦,这个情节成了升华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个拐点,看似十分荒诞的设定,其实早就一路预埋,反而呈现出一种震撼的合理。
其实影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不是一个你侬我侬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克制和大爱的故事。
我很庆幸,在最后,我看到了这个故事,它留在了我的心里。
影片的叙事方式和完成度都非常的出色,除了男女主角,阿猫、牧师、院长、教堂里的老太太每一条支线也都毫不马虎,丫子客串的爆笑心理医生,阿猫的犀利金句、冷面笑匠院长更是亮点,缓冲了影片的节奏。
卡司虽然一般,但每个人演技都是开挂了的(导演应该觉得赚翻了吧),饰演女主角的杨梓嫣在《甄嬛传》里演的敬妃虽然角色张力很大但戏份不多。
这次在《下一站再爱你》可算撒开了,从一开始的任性阳光,到中期的阴郁冷漠,再到后期的豁达坚忍把女主角从生到死的生命形态和性格表现得极为到位,一双大眼睛里全是戏,实力派就是这么屌!
饰演的男主角的马浚伟也完全抛弃了TVB式的演法,把一个丈夫面对爱人将要离去的无力和愤怒表现得十分到位。
而饰演阿猫的Makiyo更是为了角色剪去长发,以平头素颜造型亮相,牺牲颇大。
据Makiyo说,这个角色是为了她患癌症的妈妈而接。
那一刻开始,我就相信了这个故事。
斯蒂文森说:“文学是裁剪的艺术。
”于是当塔可夫斯基将电影比喻为“雕刻时光”时,我们就似乎给了电影文学的意义。
让它的核心从故事,延伸到光与影的表达。
回忆起那些美妙的电影,我们总能记起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那些镜头,或属私人情怀,或属刻骨洞见。
即便故事细节已随时间褪去,镜头的魅力依然像安置情感的蜗牛壳那样涡卷悠长。
将感情带到柔软的深处,引起人们从心而来的感动。
这些,是我对电影感动的理解。
于是,当我看到《下一站再爱你》以“2014最感人电影”自居时。
我就不其然将对它的标准,上升到“深刻”的程度。
尤其,它是一部在基督圈子里传闻已久的“大陆首部福音电影”。
这让我更想给导演一个机会,去让最深刻的福乐透过电影表现出来。
只可惜,导演所描画的,和深刻相去甚远。
这并不是否定了电影中真人真事的寓意。
但再好的材料,也需要导演一笔一划地雕刻成为电影语言。
这个工作,包括台词,造型,分镜,道具。
最后表现在电影的表演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电影的情感。
可《下一站再爱你》更像是一段点到即止的介绍影像。
九十分钟的横向叙事缺少了对人物的纵向深入。
以至于片中关于“爱”,关于“天家”,关于生与死的表达,犹如网络上的鸡汤片语,调不出它应有的质感与味道。
这些话固然深刻。
但这都应来自于对鲜活人物的总结概括。
离开了深入的感情刻画,道理就沦为纸上谈兵,让观众与人物间竖起了一层隔膜。
使最美丽的爱情,变成了最肤浅的幼稚。
这仿佛是一种通病,在某种福音电影里根深蒂固。
除了福音,导演就再没能表达的东西。
任何对人的敏感与关怀,对电影镜头的捕捉与雕刻,对时下社会的理解与洞察,都幼稚得犹如迫不及待的小孩,流于一两句听起来道理十足的对白,然后就从开始悬着“耶稣爱你”的标语,让观众都自动理解神圣的光芒。
长镜头的深入与蒙太奇的节奏感在这些电影里荡然无存。
甚至还可能找不到一点基本的电影美学,让观众的印象直觉只停留在电影表面,而深入不到自己内心。
可真正的电影,都应该与这完全相反的。
它直入人心,情感真挚。
以慎密灵光的镜头运用,去理解这个是世界的方方面面。
罗马尼亚导演蒙吉,梦想以长镜头清洗世界的哀伤。
尽管他只站在人性的这边,却能拍出真正抚慰人心的电影。
然而为什么,在最代表深刻的圣经,耶稣面前,却鲜有能比肩于世俗电影的传世之作,鲜有在艺术上能让世人认同的电影?
可能,说教与艺术的界限,只有最具实力的导演才能将他们处理得宜。
但当这个导演出现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先按捺一下好奇心,看一下它的港版,《生命因爱而动听》为妙。
因为,一部无法深刻传达人性的电影,无法深刻传达神性。
这和审查制度无关。
虽然首映是免费看的,也被导演倾家荡产的精神所感动(卖房子)。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是烂片。
给人一种小成本微电影的感觉。
目测导演是第一次拍片,演员都是第一次演戏。
演的非常假和做作。
尤其是片中叫阿喵的。
我来稍稍吐槽一下剧情。
片子开始是男女主角秀恩爱,秀恩爱秀的无新意,又漫长又做作。
之后好不容易“牧师”出现了,以为他能引导什么,结果没有。
后来阿喵出现了,以为会围绕这个古怪的女孩子会展开新剧情,结果又没有。
好不容易在女主得癌症了,会以为是一部励志的凄美爱情故事,结果还是没有。
老医生的古怪行为,让人以为他隐藏着什么重大秘密,结果更是没有。
我绞尽脑汁从各种细节观察出:原来是女主的私人医生很早就喜欢女主丈夫,即便是女主很早就患有癌症,也不告诉女主,等女主晚期时,又找来老医生说女主只有两个月的生命,打击她的精神。
等女主死后,私人医生就能嫁给她老公了。
我很气愤,原来主角竟然是那个坏心肠的私人医生。
估计全场几百号人就我一个人能够看出这样深层含义,正当我为自己的智商感到骄傲时,结果就大结局了。
女主死了,男主很伤心。
原来我又错了。
毕竟结局时男女主角拥抱的那幕还是能够感动不少小女生的。
再加上后面的一段黑白视频,说明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这就完了。
这个片子成本低到不可想象。
我感觉我都能拍一部比它好很多倍的电影。
现实的社会已经让人类在爱情的道路上彻底迷路。
今天又爱你的权利,明天有不爱你的权利。
今天有爱一个人的权利,明天说同时爱两三个人也是我的权利。
今天说是真心爱的,明天说爱情死了。
爱情对于今天的我来说不是童话、不是神话,而是笑话。
《下一站再爱你》,吸引我前往电影院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比之琼瑶的花前月下、星星的穿越时空,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真”才最重要的(假的到处都是)。
现实生活中,还没见过真爱,都是假的,都是自私的,都是善变的。
所以这个真实的故事抓住了我,让我看到世上仍有极少极少极个别极个别的人,是用真爱在爱,是用生命来爱的。
当真实的男主女主出现在电影后10分钟的时候,我真是有点诧异了,一直的观念都是漂亮或帅才有可能被真爱爱着。
但真实的主人公竟然是平凡地不能再平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路人乙。
看来相貌并不能决定真爱与否。
那么是什么使二人能够用生死用生命来爱对方呢?
电影的结局要告诉我们的原来是:信仰的力量。
因为上帝先爱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彼此相爱。
好像全场都是泪点但就是哭不出来
很不客气的给一颗星。我不知道导演是被什么感动,原型的爱情是建立在真实的信仰之上,电影中却将爱的核心剥离了。一部去福音化的电影竟然以所谓的基督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传播手段。不是露出圣经或者十字架项链的画面,就能称为基督教电影的。我只想说,制作方用这种恶劣的营销方式欺骗了许多基督徒。
这个电影能通过大陆广电审批,真是个第一次。赞赞赞!
不多说什么了,戳中泪点,感动于主内的真爱。
感动我的是最后真正男女主角出现的那里。。
“人生太短暂,我们要多去帮助,多去鼓励,多去成全”最打动我,爱情忠贞固可歌,死亡路上相伴的心很艰难,情到深处痛失挚爱眼眶温热了。在人生的这张画纸上,你想留下什么?请不要把焦点放在苦恼上,因为生命太短暂太脆弱,希望爱,美好和喜乐相伴一生to My dear
很想看这个电影的哇。
很好。豆瓣评价失真。打分那么低,好烦那些装的人
背景音乐太多了
支持
说教的意味太浓,为了煽情配乐和插曲还有慢镜滥用到无奈,表演的痕迹也太重了,像小品电视剧MV。最后的真人视频不知和导演有什么故事,但用在正片里这么长有凑时间之疑。看了还有那么多写好评的枪稿,本来有些对国产电影的同情心也是没了。
海航的飞机上为什么要放这个?
电影真心只想给一颗星。其余四颗是为了纪念我和我最爱的人两个人包了场。。。
重看
在寝室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虽然演员不是多有名,但真的讲述出真情实感,让我哭得稀里哗啦!面对困难,告诉自己要坚强!
这世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在经历生离死别 就像话剧暗恋里的台词“有哪一个人不是千疮百孔的呢 ” 不要放大生死 这世上谁活着都不容易 也不要比较痛苦 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 很抱歉 感动不了我
是来看川岛茉树代的 可惜了
非常棒!导演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导演!演员也是超敬业,饰演阿猫的女演员还忍痛剪掉了十多年的长发,杨紫嫣也是在肿瘤医院待了整整两个月去感受,去入戏。最后的真人纪录片也超感人,爱,是上帝赐给世界最美的🎁礼物O(∩_∩)O
说是信仰篇,通篇没有神的存在。把电影拍成了偶像电视剧。最后真人出场,打5分。
下一站再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