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的末日
יוני אפס,June 0,June Zero,六月零日
导演:杰克·帕特洛
主演:Koby Aderet,亚当·加贝,扎西·格拉德,Tom Hagi,罗坦·凯南,约阿夫·列维,诺姆·奥瓦迪亚,乔伊·列赫尔,阿米·斯莫拉特齐克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美国语言: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年份:2022
简介:1962年,在一场公开的审判之后,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屠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一位早熟的利比亚移民少年、一名紧张不安的狱警,还有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电影将从这三个人的不同角度,亲历这一犹太人历史上的复仇大事件。详细 >
被书写的历史无法记录每一个参与者,但每个亲历者的心里都刻着那段历史。
多线叙事让电影太散了,少了一份凝重。
3.5
#GRFF35 全程没有直接对准艾希曼本人和他的罪行 中段部分稍显薄弱 司法程序正义仿佛流于片面之词 a part of history的执念倒很有点意思
男孩那条线比较好
火葬主线其实构思还不错,但三条故事线实在是略割裂,并且说教味太重。
感觉是第一部在电影院看到快睡着的电影……也不是不好,第三个剧情线,独白开始以后就陷入了一种昏沉的状态😅前两条剧情线还蛮有意思的,有的人想要成为对历史有意义的人,有的人则祈盼沉于岁月长河。
跟《最终行动》连起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一位早熟的利比亚移民少年、一名紧张不安的狱警,还有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电影将从这三个人的不同角度,亲历这一犹太人历史上的复仇大事件。
围绕人魔艾希曼被处以死刑的最后时刻,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历史与个体的关系。其中孩子的视角,很有余味。狱中给艾希曼理发那一段最为精彩。而处死艾希曼的那一天,是6月0日,一个不存在日子,也是一个需要终结的日子。
电影的叙事手法独特,结合了历史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特点,使得整部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影片中的法庭场景尤为震撼,通过直接展示证据和对被告的质询,揭示了战争中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同时,电影也批判了专制统治和种族灭绝行为,强调了法治和个人良知的价值。总的来说,《艾希曼》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复述,更是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电影通过艾希曼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正义、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关于艾希曼,这是第几部了?记不清。以色列对那段历史的多角度反复叙说对犹太人来说很有必要。
并不是只有结构或者主题先行,作者给出了对待历史和真相的态度,也给出了个体面对历史和真相时的处境,当虚构和戏剧性足够精确,严肃也就渗透出来了。
以小见大,火化一个二战历史罪人从准备到执行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1962年6月0日存在过。
我记得的全部,是当大多数人都在为片尾曲着迷的时候,我却偏偏喜欢上了剧中这首一闪而过的歌。
角度选择虽然刻意但也厉害,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悖逆,要dont foget,不是要only remember,但是我们只能用remember来对抗foget,其实主题上还是蛮深刻的。第二章节居然能拍出一丢丢喜剧风格,算意外惊喜。
三段式叙事,事件中的主角并未露正面,而是从旁观者、受害者的角度来叙述,而最后全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小孩的表现还挺让人印象深刻的,奥斯维辛的幸存者那段独白也很让人动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狱警那段,人物内心最为复杂,视听手法也更加丰富,将内心的恐惧外化,看守者却被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非常出彩。而讽刺的是,现实中的以色列正干着当年所厌恶的事情,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镖。7.3
电影不直接涉及纳粹或阿道夫·艾希曼本人的罪行,而通过三位主人公的眼光重温了艾希曼被处决前的最后几天。但只有开头、结尾涉及男孩的成长部分好看,中间两个部分相对突兀。但我能理解导演的意图,试图将以色列的众多目击者,与艾希曼的会面(或者说是与历史的触碰)让观众更充分地了解大屠杀幸存者,与新以色列社会做勾连,去寻找一种让他们的声音被社会听到的方式。影片结尾,那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想要证实自己参与了历史,但历史必须需要证据来证实,很无奈。
构思精巧,不同角度的解析。我触碰了历史,或者说历史触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