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那还是挺会说话的啊,自愧不如!
为了80万跟老婆吵架这场戏太不合理了!
老那这么怕老婆的一个人,我还以为他刚说一句准备停下来了,没想到他发作了!
沈磊真的是妈宝男,没错!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有人写着“开50万豪车的企业高管的焦虑,曾经的hr总监的焦虑,名校毕业公务员的焦虑,cbd金融白领的焦虑,百万年薪大厂员工的焦虑,跟我们月薪三千的普通凡人牛马有任何关系吗??
”但我只想说,剧挺真实的,在大时代背景之下,覆巢之下无完卵,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殷桃也老了。
真是天下所有的难事都都瘫到这家人身上了,不过也对啊,算是典型了!
千万别待公司如初恋,公司、老板只会虐你千百遍。
(自己如果是小领导,招人不要招能力太强的会给领导舔肛的,那隽给自己挖了个坑)那伟真的是,每次自己出了事都是老婆来填坑,有此老婆,夫复何求!
有时候人受刺激,憋着一口窝囊气,确实会想不开!
这个世界的规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最后大家都得到幸福的归宿,那伟沈琳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卤货生意越做越大,那隽重新恋爱,李晓悦做回自己了,沈磊去贵州支教估计也遇到第二春了。
最后一更 累了谢美蓝太难了。
谢美蓝谈工作变成开房了。
谢美蓝单方面示爱的上司直接扣上小三帽子。
谢美蓝啥都没干被动出轨了。
不评价老公了,没啥好说的。
更新分割线————————————三更今天只说谢美蓝。
一句话,赶紧离婚。
首先我们来说几个剧情呈现出的,客观的事实。
1.谢美蓝做人流大出血住院,回家之后老公问孩子是谁的。
2.谢美蓝母亲癌症晚期,需要转院,让老公找关系,老公说和处长不熟,不喜欢走后门没去。
3.老公在丈母娘住院期间做饭、陪护、炖补品。
4.谢美蓝要给母亲打基因靶向药,老公说骗人的浪费钱,谢美蓝问自己舅舅借钱打了。
5.老公姐夫无凭无据说谢美蓝出轨。
6.谢美蓝不工作的话他们连目前的老破小也住不起。
7.他们是初恋,校园恋情修成正果,老公姐说感情很好。
下面说我的主观评价。
(提醒;带有情绪,言辞刻薄,不理性不客观,我一家之言。
)首先,我真诚地恳求谢美蓝离婚,马上离婚,逃离,抓紧逃离。
谢美蓝的老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给她任何的情绪价值和情感支持。
让他花钱,他想的是人已经没治了,花多少钱也是打水漂。
让他求人,他说的是,我不熟我不喜欢走后门,求了也不一定帮,帮了也不一定能治好。
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要是他亲妈,他会怎么做,他会下跪磕头求人吗?
他会借钱也要治吗?
我不知道。
这几天陆续看到有人讲谢美蓝冷暴力,那昨天算是彻彻底底热了吧?
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谢美蓝,终于发泄出了她的愤怒、失望、痛苦、无奈。
她不是不会讲,不是不会沟通,可有用吗?
她的诉求哪一条得到肯定了呢?
从房子到车,从墓地到治病,无一例外的否决。
得不到回应的对话,已经失去对话的意义了。
还有人说性别互换,昨天我已经在某个楼里评论过了。
我搬过来一部分再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性转完之后的妻子,做饭洗衣服收拾家照顾老人是很多妻子的日常,不被提及的,“应该做的”日常,是所有男性眼中妻子应该有的形象。
而性转前的丈夫,因为做了这些“妻子的日常”,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个优秀的、可靠的、万里挑一的丈夫。
甚至可能在这个性转的故事中,他给妈妈治病会被赞扬,他的换车会被看做理所当然,买墓地也是尽孝心,为什么呢,因为钱是男的赚的,老公姐姐和姐夫的翻版。
以上,应该有感觉到吊诡吧。
如果说谢美蓝做错了什么,唯一她选了一个错误的人,没有担当的人,这和有钱没钱无关,换做是任何人,如果是自己爸妈,能说没钱不治,那我佩服。
所以,别谈什么男女互换,性别对立吧啦吧啦的。
男的只要一天不能怀孕生孩子,就别谈性别互换。
归根到底,女性要面对的,要承担的,不是男的可以感同身受的,没有针对谁的意思,这是结构化的不公,个体不必对号入座。
给女性朋友一个劝告,“对你好”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时候是加分项,如果什么都没有光“对你好”,那“对你好”一文不值。
千万不要因为“对你好”贸然地走进一段关系,今天“对你好”,明天就可以“对你不好”,这是完全由对方掌握的事情。
以上,谢美蓝的“疏离”,到今天我的意思是,“疏”是疏远的“疏”,“离”是离婚的“离”,赶紧跑吧,美蓝。
更新分割线——————————————二更昨天刚说了节奏紧凑,今天的两集一样看点满满。
先是那伟被人偷拍结果是追债,追随了十五年的精神旗帜一家人的大哥,给了他出家之后的第二个大坑。
果然,坑人还得可“兄弟”坑,附赠一句众生皆苦。
那伟这个人吧,越看越觉得他根本不是稳得住,就是怯懦。
都被坑这样了,还好声好气跟大哥说呢,气都攒着,回家跟老婆撒,前面口口声声爱你,现在就是你们都是废物。
还是那句话,女人必须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王骁把这个劲儿演的挺足,尤其是第二天老婆走了的手忙脚乱,看得我和家人不断爆笑。
再是谢美蓝,我终于知道谢美蓝对沈磊的“疏离”是从哪里来的了。
父亲早逝,母亲生病自己却没能力接到照顾,老公不想让用靶向药,母亲撒手人寰。
沈琳说的对,理智上可能用不用靶向药没差别,但搁谁身上也不可能拿理智说事。
这就体现出了沈磊的问题,他压根没把谢美蓝的家人当家人,他当然会理智,理智是不会共情的。
他自诩文化人,饱读诗书,不屑于物质生活,阿谀奉承他觉得庸俗,他有着那种“酸秀才”的清高。
但是最搞笑的是他会心疼,心疼摆摊的老太太,唯独不心疼自己老婆。
花不花坛葬的,我想就算他不说,谢美蓝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家够不够这点钱买个二十多万的墓,但这话沈磊还是说了,他不在乎谢美蓝怎么想,他只在乎自己的价值观。
他俩不是一路人,谢美蓝要奋斗要拼搏,要更好的生活,是因为她是苦过来的,她没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是一辈子的亏欠。
所以谢美蓝自己去打胎了,她可能已经认识到这个男的靠不住了,起码物质上不行。
她已经对不起走了的父母,不可能再让未出世的孩子受苦。
与其说她恨沈磊,不如说她恨自己。
所以她才周六去加班,一方面是努力,一方面是她融入不进去。
沈家父母双全其乐融融,那家兄弟个个事业有成(她不知道那伟的事),她在那里能说什么能干什么呢。
秦俊杰我之前没看过他的戏(原谅我国产剧属实看的不多,天行健我听说了有时间补下),目前看比较贴合角色,目前没有大的戏剧冲突表现,看不出太多,后续继续观察。
陈昊宇我之前看了做朋友(为数不多看过的比较好的国产剧),里面演的很让人惊喜,所以这次我是有点期待的,目前看下来剧情里的矛盾点和情绪都表现的比较在线,台词功底是可以的,内心戏的外现表情给的也比较到位,能从眼神看出来情绪。
比较期待后期大冲突两个人的对手戏表现,预告看明天就有了。
今天不小心写多了,后面对于演技的点评就少了,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主要还是以剧情为主。
第一次写剧评,主要是练习自己的文字表达,其次是记录一下看剧的体验。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
更新分割线——————————今天一口气把四集《凡人歌》看了。
前四集节奏不错,该介绍的人物关系和该交代的人物背景都用剧情的方式借人物对话展示了出来。
人设基本清晰,剧情连贯,各组couple之间的剧情剪切衔接的也都不突兀。
制作水准还是过硬的,值得看下去。
重点放在谢美蓝身上,她是我目前看下来觉得身上故事最多的人。
原著小说我没有看,首先是改编,其次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表达的方式大不相同。
就目前展现的内容来看,谢美蓝身上让我最直观感受到的一个词是“疏离”。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感情还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谢美蓝都是这种感觉。
她的肢体是紧张的,表情是淡漠的,说话的语调中也带着一丝冷。
尤其是回沈家大院那场戏,她看起来有些无所适从。
或许是因为心里有事,孩子已经四周了可眼下自己根本没法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或许是因为沈琳家的三喜临门,更让她对身旁的男人和自己的生活有了无力感。
不过在工作上,谢美蓝还是有着能量在的。
她本身足够有能力,五年做到投资部经理,加上对于母亲的亏欠和内疚,让她更加努力地投身到自己选中的项目。
她需要,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赡养老人这件事做出一点贡献。
在工作时,我才看到了她的笑容。
其他的放在后面再说,目前就这些吧。
一点个人的主观拙见,如有不妥,望各位海涵。
终于看完了这部剧,真的可以说是年度好剧了,太写实了,细节处理得太好了,先一个一个说吧,沈琳,从一开始嫌弃一万的工作到后面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去委屈自己去干不愿意干的月嫂,到后面去丢下面子,开始干沈琳卤货说明她已经对自己已经释怀了,对丈夫的失利选择面对现实,确实像他们说的那样,面子是最不值钱的对于那伟我只想说,太老实了,不管是在任何方面,如果说老实太好听的话只能说有的时候太蠢了,但是好险遇到了沈琳这样的好老婆,沈琳改变了他不少,让他能够踏踏实实的干好手上的活儿,从他开始送外卖骑着小电驴跟以前的秦总打招呼的时候我就觉得,真的格局太大了,不过到后面钱都要回来了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如果按照现实的逻辑来讲的话他们可能更要惨一些,从无到有,再到从有到无,再到卖房卖车,但是怎么说呢,他们已经比大多数的人好很多了,最起码的也打拼出来一套房,而且望京,再怎么样都容易出手那隽,高级工程师,学霸,一开始我觉得他有问题,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整体看下来其实我觉得后面他是有改变的,但是奈何晓悦那会儿已经不想跟他在一起了,唉,全剧最遗憾的事情再说说晓悦,确实是一个好女孩儿,刻画了现在很多刚出来工作人的想法,反正也没有欠债,也没有贷款,没有压力,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不想这么快就结婚,而且她跟那隽的想法确实不一样,一个想着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一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总会成为以后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无法解开的,只能说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也希望晓悦之后能遇到个跟她三观相同的人反观谢美蓝,我觉得也是从晓悦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当时是想着走一步算一步,发生事情再说,但是经历了母亲的离世,丈夫的安于现状,不上进,她只能想着怎么去破这个局,我看到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弹幕骂这个角色的,但是我还是认为,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去抛开上帝视角,代入谢美蓝的角度去想,确实她没有错,每个人选择的东西不一样了沈磊应该是这个剧中被人骂得多的角色,认为他不负责任,一遇到事情就逃跑,但是抛开上帝视角我也认为他没错,因为我觉得他一直勤勤恳恳,从上大学到工作也没有经历什么大事情,相爱12年的爱人变成老婆,考上了体制内,然后就一直安安稳稳的,突然遇到跟他在一起这么久的爱人变了,接受不了事实跑了,很正常,正应了沈琳那句话,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就是因为从小到大太顺了,所以遇到这件事情对他打击真的挺大的,所以才会选择逃跑,他做的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觉得很不负责任,确实也是很不负责任但是我觉得其实还是正常的,最起码没有极端到去轻生,而是去外面看看能不能开导到自己好了,看了那么久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哈哈哈哈,但是还是最后夸一句,这个剧真的写得好好,每一件事情都写得很真实,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写得很具体
强行制造矛盾引起共鸣真的就很一言难尽,年轻组那隽和小悦,明明女生不爱男生,因为从小父母早故而男主能够提供家庭温暖和安稳而选择在一起,最后却要强行制造男生不爱女生,男生离职合法维权有什么问题?
插入一个小常识:惊恐症,是急性抑郁症的一种,治疗抑郁症时脱离焦虑环境确实可以缓解,但并非说完全脱离,如果脱离后更焦虑了还是要适当寻找平衡。
女生像疯了一样的阻止男生接触跟工作有关的一切,服服服…明明三观不合,男生爱死这个女生了~不理解,朕不理解!
中年组那伟和沈琳,妥妥大女主戏,女主坚强勇敢不屈地精神立住了,男主一整个精神异常的感觉,人设根本没立住,真不明白这样一个人物是如何做到一个公司总的,关键还是做市场的~满脑袋的??
~中间组合绝绝子,沈磊和谢美兰,这对还算正常点,三观不合,生活工作差异大分手这还算生活常态吧~就像沈磊说的谁都没错,只是两个人步伐不一致产生了矛盾~只是分手就失踪,工作是粪土是为哪样?!
理解不了一点!
整部剧看下来就感觉为了突出现下社会中的一些热点矛盾,强行制造焦虑点,辐射范围广泛,受众群体就会变多,为了共鸣而共鸣~
章若楠那一对:男性有规划,对女性有要求,集美们就跳出来说为什么要强迫控制别人……秦俊杰那一对:女性对男性有要求,集美们就跳出来说这男的没有上进心……工资越低的女性,平时越喜欢说男人没有上进心,因为自己fw,只能等着男人养,这和穷父母把家庭上升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孩子身上何其相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谢美蓝逼着沈磊“上进”,具体要求竟然是要多陪领导打球,要对领导阿谀奉承。
疯了吧?
现实中多少自身过硬的机关干部,因为家人尤其是配偶被攻陷,导致自身也被拉下水?
忘了吗?
这种三观极其不正的玩意,搬上荧幕后竟然还有大批粉丝吹。
真的是滑稽到家了,最好笑的是,剧中沈磊因为受不了刺激,直接出家了。
一个985硕博连读,北京的中直机关干部,在导演和编剧眼里就是这样的窝囊废是吧?
告诉你们,现实中这样的男人,智商情商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从来不缺资源和人脉。
前脚离婚,后脚给他介绍对象的人多得是。
资本最喜欢“围猎”这样的干部了。
现实中人人都看不起陈世美,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结果到《这剧》里就成了:我不斩她,迟早她要把我踹了,然后跟霸道总裁在一起。
(陈世美:我冤枉啊555)(狗头)听说这剧是改编自小说,我挺好奇,原作《我不是废柴》,也是这么离谱的吗?
看看当年黄宏老师在《考验》中怎么说的:“记住了,坏媳妇是身边的炸弹,好媳妇才是身边的碉堡!
”黄宏老师yyds!
我想想,我上一部看得如此有感触的电视剧是啥,好像是《庆余年》?!
不对,《警察荣耀》?!
也不对,真的一时想不起来,因为不是同一类型的电视剧,那些都是归一类剧情改编,但是这部《凡人歌》看完真的对我冲击力挺大,也算是第一次有一部电视剧能如此触动。
本人孤陋寡闻,好像这类社会写实类电视剧,日韩比较拿手,特别是日剧。
废话有点多,说回正题吧。
也算是一部,没经历过是不太能有共鸣的电视剧,电视剧名起得挺贴切——《凡人歌》。
真的,确实如此,在这个社会,特别是今年(2024年9月27日),感觉比以往都难。
说说本人目前状况,接近35的年纪,刚结束全职奶爸(孩子刚上学),目前无业中,老婆天天有意无意让我赶快“搬砖”。
为啥要当“全职奶爸”,嗯,对,身边没老人帮忙带孩子,且不太信任别人,所以就没请阿姨,当然,请阿姨的钱都顶我以往的月薪,倒不如我来带。
真不巧,如果有关注我以往的影评的人都知道,我母亲走得早,父亲不管事,所以很多家务事我都能胜任,连我老婆的月子都是我来照顾的,且自认比什么金牌月嫂都靠谱,因为我老婆弟弟刚生娃,请了一名月嫂,除了能炒出几个好菜,我感觉带孩子这些,我都能做的好,17000元才请来的,看得我都馋,可惜我是男的,不然我都当月嫂去了。
有点扯远了,毕竟我现在的状况跟电视中的那伟还真像,估计我离出去干体力活不远了。
一、男女一号(那伟(王饶 饰)、沈琳(殷桃 饰))反正据我自己的印象来吧,王饶,认识他是在《狂飙》饰演的交警(杨健),好像从此走红,这次担任男一,估计还会红下去,毕竟演技摆在那。
而殷桃,没怎么看过她的剧,但是知道她肯定比王饶出名的,且她的演技真的,感觉她是经历过才能演出来,下面说。
饰演老夫老妻,中年阶段,都曾经是公司高管,月薪几万,算是北漂吧,我认为是成功过,毕竟都在北京买房了、生俩娃、父母健康、开豪车......算是成家立业吧。
但是,生活总是一地鸡毛,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
嗯嗯,总归都是打工的,中年被裁。
那伟更惨,被所谓的“大哥”老板坑,80万出去,还真的是很伤。
还好,毕竟打拼这么多年,有积蓄,但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作为全职太太的沈琳不得不再就业,出去工作。
嗯嗯,“核心竞争力”,在电视剧里,我看好像只看到那伟的弟弟那隽才有,其实不难理解,就是缺少拿得出来的技术。
不过怎么说,那隽也就是高级打工仔罢了,最后还是难逃被裁的命运。
我想了想,大概率他以后也会走他哥哥的路,什么生孩育女,背着几百万房贷,只能说他的脑瓜子灵,办法多,不容易被人陷害罢了。
老那和沈琳都是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人。
不过真的,老那能有沈琳这么好的妻子,真的是他的福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沈琳都没抛弃他。
额,不过我想了想,要不是老那,他们也不会有北京的房子什么的,怎么说呢?!
只能说,“夫妻共患难”吧。
你看看沈琳的弟弟沈磊那对,大学情侣到结婚,最后不得也是离婚收场。
所以总结一句,找到一个好老婆真的对一个家庭,甚至家族来讲,太重要了。
最后,在沈琳的努力下,这个家庭最终都越走越好,当然,老那也把他理所应得的都追回来。
总归电视剧嘛,出家后也能出山,真的什么人都有,如果我是王睿智,我都不太敢打电话给那伟,不过正如沈琳说的,王睿智也没得选,除非他不再创业,否则肯定需要帮手,何况老那也是跟他拼过风雨的人。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殷桃的演技,“哭戏”说来就来,非常有感染力,我觉得是要经历过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触的。
下面两幕印象最深。
很有感染力
这段说哭就止不住二、那隽(张哲华 饰)和李晓悦(章若楠 饰),人间清醒的一对。
印象中,电视剧里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人,那隽,头脑清醒,遇事不急,方案一套一套的。
但是,他最终也逃不过 IT业普遍现象“中年被淘汰”。
没办法,IT业本来就是与时俱进,一天一个样,现在轮到AI业抢尽风头。
大学生刚学完新的那一套出来,技术先进又好用,干嘛还用老的那套技术,除非老员工立马学会,否则,留着就是负担,毕竟工龄摆在那,早年不加薪早就会跳槽,所以到了中年的员工一般都是高薪,但随着年龄增长,除了技术跟不上,体力(身体)也吃不消。
那隽基本上两条都中,虽然有技术,但新人遇到问题都能带队处理,关键是新人薪水肯定没他高。
体力,自己常年加班弄出个心理疾病,在公司是个“定时炸弹”。
所以他走,他自己也知道。
只能说,码农们都是提前消耗,能尽快赚大钱罢了,不过这当中,又有多少个像那隽那样有才呢?!
那隽女友李晓悦,虽然整天“疯疯癫癫”的,但遇事也是从不马虎,这点倒是跟那隽挺配的。
但是,方式不一样,那隽喜欢规划未来,而李晓悦更多是“临时抱佛脚”,只能说她没遇上什么大事情罢了,估计双亲去世,令她觉得,啥都没所谓了,安于现在比什么物质条件都更重要。
这就造成,她跟那隽确实是三观不合。
这点她倒是很清醒,没恋爱脑,特别是那隽生病期间,更加令她认识到这点。
所以,两人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因为爱对方,所以才知道勉强一起是很辛苦的,所以只能放过彼此,各走各的。
那隽还是那个那隽,早就有自己的失恋方案,走最快方式——相亲。
果然一年内弥补损失,很快就找到“救生圈”,开展下一段恋情。
不怪他,毕竟开展新一段恋情是忘记上一段恋情的最快方式。
三、沈磊(秦俊杰 饰)和谢美蓝(陈昊宇 饰)这对比较特殊,从大学到结婚,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理所当然,却暗流涌动。
其实就是谢美蓝变了,不是说她一开始就变心。
正如那伟说的,每天都是跟富豪打交道,经手都是上千上亿的交易,每天在高端写字楼区上班,白领们至少都是小车代步、更别说自己那些富豪客户和自己的老板,还有身边的,自己的姐姐和姐夫,有自己的房子有豪车,还在老家盖新房......而自己呢?!
租的旧房子,代步的是台烦人的小电瓶车。
不是没跟沈磊提过,但沈磊确实安于现状。
还真别说,确实理解沈磊,本人也在单位待过,有些单位真的是“养老院”,那些老狐狸,每天打完卡,泡壶茶,看看报纸,点点股票,吃完饭睡个觉就是一天了,工作全安排给新来的临时工、实习生,真的“一眼望到头”。
好巧不巧,沈磊也是在这类单位,工作性质比较“枯燥”。
导演真的用心,沈磊作为弟弟,有个好姐姐。
不是说别的,反正我老婆就是有弟弟,妈宝男。
啥事都有家人兜着,修个水龙头、拆个床都不会,都要请人来修。
沈磊也是,遇到事情,首先想到是姐姐,因为他自己压根不会处理。
不过电视剧中的沈磊我个人觉得已经做得很不错,很多事情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在谢美蓝的母亲生病时,他都是无微不至地照顾,钱都花光。
但是谢美蓝说完他抠门,不愿用药,沈磊说钱都花光了,就又说他不肯打电话找关系......各种挑剔。
那伟说得没错,谢美蓝母亲去世只是个借口罢了,加上还有路杰这个好码头、催化剂,她最终选择了物质。
正如沈磊想通后说的
对,大家都没错,追求的东西不同而已。
谢美蓝应该还是跟路杰一起了,不然导演不会特意拍谢美蓝听电话说“办好了”,还有那台保时捷应该也是谢美蓝开走的,估计也是路杰给的。
对,追求的东西不同而已。
沈磊最后也是随心所欲,去广西支教去了。
三段关系,拍出不一样的经历,感受肯定也不一样。
年纪大了,遇到一点事情,泪点就变低,把我看哭的是以下两幕
人生嘛,谁没来个大起大落,但最终的,还是家里人最靠谱。
那伟的一时不振,我个人也是很理解,从一个月薪万元的副总,沦落到要靠老婆做月嫂做小贩养家,心理落差肯定是很大,一时无法转过来。
不过想通了就没事,毕竟生活归生活,过得好,大家都好,过得不好,大家也没说什么,都一样,沈家兄弟就很懂里面的道理。
不过有句俗话“从穷变富容易,从富变穷就很难”,所以,理解那伟。
沈琳毕竟过了考验期,当了一回月嫂,经过一番洗礼,那伟也需要这个过程的,甚至最后外卖员都当起来。
赚钱嘛,吃饱饭跟面子,还是吃饱饭再说别的。
真心不错的一部电视剧,我也是在家无所事事的时候打开电视无意看到的,家里的电视机基本上是给我一个人看的,老婆和孩子都不看的。
看看吧,现在外卖员、滴滴都饱满。
大坏境下,人困难了,就少点外卖了,单就少了,失业的人多了,就从事外卖员,僧多粥少。
现在无人驾驶都是大趋势,新能源车便宜了,就容易买一辆来跑,对,人变穷了,可以搭地铁、公交就不选择滴滴,也是僧多粥少。
难啊,感觉比疫情时期都难,且估计还要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世界都不太和平、周边的局势也严峻。
哎,珍惜当下吧。
如果将沈磊和谢美兰转性。。。
妻子朝九晚五体制内工作,薪资低但是每天早起做早餐送丈夫去地铁站,下班买菜做饭煲汤,接丈夫下班,嘘寒问暖,打理一切家务。。。
丈夫工作忙收入高。。。。。
因给婆婆治病花光了家庭积蓄还借了大额外债,丈夫想买车(换房和怀孕相关,无法转性就先略去)还想继续借债给婆婆在北京买二十w的墓地,妻子觉得家里经济压力还很大提了反对意见(后来妻子大舅哥借了钱买墓地)。。。
夫妻两人沟通不畅,存在家庭矛盾,妻子比较天真封闭自我,丈夫更有上进心同时敏感倔强,两人沟通经常鸡同鸭讲,丈夫觉得妻子难以沟通转成冷暴力。。。。
而丈夫在工作上表现良好,得女上司赏识且对他有超出同事的好感,丈夫瞒着妻子向女上司借40w。。。
后来撕掉欠条。。
他能感觉到女上司好感也在努力避嫌这么一转。。。
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还会有这么多人骂沈磊“没用”吗但是其实应该用性别来评判家庭分工和判断吗
因三联的影评和网友对谢美兰的锐评慕名而来,耐着性子看了几集原版,又看了网友剪辑出来的脱水版。
作为一部描写下行时代中产生活的都市剧,能在一片乐观向上的氛围里承认“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再调侃两句“中产作死三件套”,创作意图无疑值得肯定。
但舆论对谢美兰的群起攻之,从另一方面也将其失败的宣教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社会情绪凝结在其中一名女主的遭遇上持续发酵,没有如预想般导向“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正能量。
作为一部央视投资放映的剧集,能出现这种论争说明其主要情节及矛盾设置绝对是不过关的。
细究原因,一面是原著起点不高,拢共20万字的小说,还都是《投了一千份简历,二胎妈妈找不到工作》《都是小镇做题家,差距咋就这么大》《成为社畜是一种福气》这种破标题,编剧和面加水撑到37集估计已经吐血半升了,实在无力再作拔高。
二是作为描写下行年代的作品,作家如果不触碰经济下行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就不得不借主角之手将自己推入火坑。
而在各类作死行为中,谢美兰的慕强无疑最容易唤起新兴中产乃至所有成家立业者的恐惧:物质条件决定大多数人供不起50万的宝马、国际学校以及全职太太,但谁都没有办法压抑趋炎附势的人心。
于是一部现代都市剧的核心议题又回到了近似《铡美案》的传统伦理上,没能在主题上前进半步
君不见千万期权那副总,修炼禅宗王睿智,不肯放下秦玲玲,制度创新秦大哥,单身弟弟姜副总,花式讨债赵鹏举,英年早逝高德贵。
现卤现卖是沈琳,三个问题田意萌,下午相亲胡海莉,粪坑男人贾永旺,淡茶养生朱培东,反对越级彭欣怡,正规月嫂程美玲,吃香喝辣白寒宁,骚扰月嫂丁松涛,假装扫码瘪犊子,满减折扣大胡子。
修复漏洞那卷卷,突然晕倒程浩然。
公司杀手李晓悦,雅迪骑手沈科员,乡村振兴董志勇,助农先进沈丽萍。
爱上霸总谢美蓝,人妻诱惑路霸总。
悠悠球王那卓越,哭哭啼啼那子轩。
有道是公子肥马衣轻裘,如厕不知惜光阴。
千金一刻梦中游,鸣镝声声催人醒。
惊弓弦上有余音,杯酒隐约见蛇影。
清华北大脸太小,罗马大路难通行。
可怜京城燕郊外,卤味香飘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