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个巨大的S,路易既不爱阿玛又不爱阿柴,她只想从两人身上获取痛源。
她的精神问题加上对世界的极度绝望导致她只能从痛苦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只有痛能让她觉得她活着且能继续活下去,所以她结识阿玛阿柴,她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通过他们了解穿孔刺青这些能让身体变痛的极端方式来找寻活着的感受。
一个连真名年龄都不知道的人怎么算恋人呢?
顶多是个陪伴。
阿玛死了,路易感到难过不是因为阿玛的死而是因为她又变成孤单一人了。
但这时阿柴主动说要照顾她,所以她在吞下牙后又选择了跟她遇到的第二个杀人者在一起生活。
说是路易选择了阿玛和阿柴,不如说是她选择了痛苦。
本是两人的沉沦,后来是三人,再后来又是两人。
但我想最后路易吞牙时应该想通了不再去一味追求痛苦,就像阿柴也说自己不再想做刺青师,想和路易结婚当安稳的人过普通的生活,不再是走上街头回头率百分百的社会边缘人,也就是说最后虽然还是两人,但路易和阿柴都想通了,他们不再沉沦绝望迷恋痛苦,而是转念奔新生活去了。
蛇舌 (2008)7.12008 / 日本 / 惊悚 / 蜷川幸雄 / 吉高由里子 高良健吾
舌环针刺穿她舌头的瞬间,眼泪涌出在她微颤的睫毛之下,在疼痛的刹那,脑海里翻腾起与眼前这个男人交合的幻想场景,他掐着她的脖子,头顶上是这间暗室里唯一的惨白色灯泡。
多么放肆的疼痛追求,多么扭曲病态的美。
看完电影情绪仍然久久不散,就去翻了小说。
虽然很cult,题材出挑,但是确如村上龙所说的“细节真实”,“捕捉到了放纵生活中闪露的情感”。
不长的篇幅中每个情节都有记忆点,情绪着墨不多但勾勒到位,所以读起来很有沉浸感,可以窥见混乱衰退的经济前景之下,年轻人不安定的放纵生活,冷漠缺爱、迷茫的精神世界。
想谈一下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路易想象蛇舌完成后的心情是,“也许有人说我是违背上帝,也许有人说我过于任性,我的人生是无所有、无所忌、无所咎的。
我的未来、我的纹身、我的蛇舌,肯定是无意义的”,以及“所有这个词是悲哀的,东西到了手,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了,到手前的兴奋和欲望也消失了......一切人都兼备M或S的要素吧”。
通常,“所有”是件快乐的事情,但路易却只着重于“所有”状态完成后的空洞。
路易的受虐情结,以及她对疼痛的追求,或许也是追求在疼痛中产生更强烈的活着的实感。
阿玛死后路易想,“最好所有的东西都化作我,都融为我,阿玛也一样要融进我体内爱我。
如果不能在我眼前,就化作我。
这样就不会品尝如此的孤寂。
”表面上,这是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角度、逃避伤害的交往方式,但背后是她一直孤独、空虚无依的精神世界。
轻描淡写的一句“双亲健在,但那个家和我没一点关系”,蜻蜓点水却足够冰冷,一个19岁孤身一人,没有家庭的缺爱流浪女孩,她与这个世界实感的联结是什么呢?
曾经这个联结是阿玛,却已经消失了。
她太奋力抓住拥有的一切,厌倦拥有后的空洞,更不能承受失去的空虚。
而之后路易将阿玛对她爱的证明---被阿玛暴揍的小混混的两颗牙齿,合着啤酒吞进肚子里,从而让阿玛的爱溶入自己的身体,就很好理解了,这就是路易偏执占有的方式。
尽管知道“所有”无意义,还是在不停失去,只好不停盘点着:我能掌握的是什么呢?
我拥有的又有哪些呢?
我如何才能永远拥有他人的爱和陪伴呢?
这个叛逆的青年,壳子之下是个孤独缺爱的小孩子。
可是一切的关系都是脆弱的,永恒只存在于瞬间,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摇摇欲坠的路易,又怎么能拥有坚强面对现实的力量。
小说最后写路易早起喝冰箱里的水,“水穿过了舌头上的孔,仿佛自己的身体里开了条河,冰冷的水朝着我身体的下游流下去......如果把舌环扩大到00G,河流会更加湍急吧。
”路易终于拥有了这么鲜活生动的体验,我很想问问她,你找到舌环的意义了吗,还有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方式,以及真正的生活体验呢?
你现在看到什么是爱呢?
虽然我也不知道,但我想真实的活着是基本的,痛苦烦恼都是基本的,肉体和精神的体验都鲜活了,才可说是其他的一切是真实的。
身体里的河流这个感受的比喻很恰当,活着的体验就在每一次喝水的冰凉,每一次拥有和失去的难受,每一次爱和被爱。
p.s.有趣的是,《蛇舌》这两个男性形象都不是传统的“小混混”。
阿玛对“我”反复的叮嘱,紧紧的拥抱,直率的表达“可我实在是太爱你了啊” ,可以说是孩子气,也是真的真诚单纯。
而往往俯瞰别人的阿柴,我的理解是,阿柴是企图超越于最高力量(即决定他人生死)的这一极致,然后才在后期滋生过平淡日子的想法。
电影的选角很好。
这二人的形象是值得玩味的,神秘的,像神和孩子,又或者是在这两者间流动的。
【阿柴x路易|外表清冷疏离朋克纹身师x空虚疯癫青春少女】“如果纹身的时候,想要杀掉你,怎么办”“那就杀掉吧”“就算是这样的你,我还是想要和你在一起,等你心情好了,我们结婚吧”
不管别人再怎么说,始终觉得阿柴是爱路易的,扭曲的,病态的,怎样也好,①柴对玛:曾经的m和猎物,带着有点意思的新猎物(路易)想要逃离的掌控,不能容忍。
②柴对路易:开始的好奇,中间情欲的发泄,后期想要掌控的真心(dom&sub)。
③路易对柴和玛:前者给她感官上的刺激,后者给她情绪上的刺激,她太寂寞了,需要外界的刺激来填满,否则内心只有空虚,没有希望的活着,什么也不想要,渴望被满足,她以为自己爱玛,以为迷恋和柴的缠绵,一切也都是“她以为”,所以求柴给她纹上🐉,以为这样就是一生一世,最终还是一人离开,因她明白,哪怕是结婚,她也始终是孤单一人。
柴:“我的真名柴田本月,你呢”路易:“我叫路…。
”柴:“我是说你的真名。
”路易:“那我以后叫你什么”“叫我本月吧”柴:“想和我结婚吗?
”“哪天去见见你的父母,一起去吧”,葬礼上,她眼含悲怨望着警察,而柴一直望着她,离开时她失控的向警察要真凶,他一身黑衣,冲过来,一把揽过,那一幕,只能说绝了,比他俩的亲密戏还要好嗑百倍。
————————阿柴穿着衣服更帅,他俩一起,赏心悦目。
诡谲病态,阴郁堕落,始终觉得电影里呈现出的是他俩彼此找到了同类人路易,只是他俩需要的不一样,爱是什么?
谁也说不清路易是空的,渴望被填满,陪伴,爱?
不如说她以为是爱,阿玛是镜子,孩子般的相处,彼此拥抱,肢体交缠,坦荡的可爱,有他的真心,她的渴望,心被填满,不再空空,他笑着说“为你做什么都可以”她听得真切,谁又知道镜子的另一面是什么,不去想,不去管,“你叫什么”“阿玛~”依旧是孩子一样的笑靥,她一怔,也笑了,何必多问;阿柴是路西法,引诱着她堕落,晦暗不明,烂在泥泞里,阿鼻地狱中,幽魂,恶鬼,通通丧了生机,痛是活着的证明,身体掉进漩涡,纠缠、摩挲、起舞、吞噬、缠绵,求他拯救,求他放过,“我叫柴田本月,像女孩子的名字吧,你呢”“路易”“我是说真名”
约十年前看了这部电影,是出于对高良和吉高的喜爱才点开,当时的我看它多少有点囫囵吞枣,但莫名相信觉得Shiba爱的是Ama。
最近重新回头看到其他的意见,为了完善一下自己的想法又结合原作(上译版)做了一些剧情上的收集。
关于Shiba和Ama的关系,也翻了一些评论和分析,但发现似乎没有人提Ama戏言的全名(也可能是我没看到)——Amadeusu。
Amadeusu-アマデウス看到时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眼熟,于是去搜了一下,发现有“被神爱着的人”的含义,为了确认日语语境也有这个说法,又去日网搜了片假名。
日网对アマデウス的解释可以看到在日语社会同样有着类似的解释,「神が愛する男」,既然Shiba自称神子,那么当年我潜意识的认为,或许能得到一些佐证。
关于名字还有更多的推测。
Ama自己似乎也没有深究过名字的含义,单纯的他估计只觉得很酷吧。
Ama原名雨田和则,从他的人物设定上看,应该比较难给自己起这个昵称。
但是作为唯一已知的他的“朋友”Shiba,根据下图的对话,却是有着这种水平的。
因此,猜测是自比为神的Shiba给Ama起这个名字,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Shiba具有外语能力的佐证除此之外,如果他们不是有SM关系的话,Ama这种能把人打死的人,怎么会悄无声息被折磨后杀掉呢。
Ama死了以后,Shiba开始温柔对待Ruyi了,因为他不再需要去恨夺走了Ama的爱的人,甚至可以把纹有龙和麒麟的Ruyi当作自己和Ama的载体。
关于Ruyi背后的纹身,可以注意到电影和书中的展现:
一直看着Ruyi的后背在这场性爱中,Shiba关注纹身比Ruyi这个人更多。
同时还有一个略为脑补的猜测,关于为什么Ruyi提出不纹瞳仁时,Shiba的反应有些夸张,他在这次刺青的工作中融入了更多的对Ama的感情,而缺少瞳仁必然会导致情感表现的缺失。
难得惊愕的Shiba先生至于麒麟纹身,据说纹有麒麟的人会受到惩罚,除了自焚的画师,纹了麒麟的人还有Ruyi和Shiba。
能给予Ruyi爱的Ama死掉了,能给予她情欲的Shiba变成了木月。
那Shiba得到了什么惩罚呢,神才能改造人体,Ruyi想神子是不会杀人的,杀掉Ama的他也从神位坠落,放弃曾经工作的他从神子变成了凡人。
另外还有一点小考证,关于暴露了Shiba行径的Ecstasy:
Ecstasy-狂喜1.英文解释 a state of extreme happiness, especially when feeling pleasure2.日文解释 快感が最高潮に達して無我夢中の状態になること。
忘我。
Shiba形容杀人是舒服的行为,在按照计划杀掉Ama的过程中,他和Ama是不是也达到了愉悦的巅峰。
因为想要占有Ruyi而杀害Ama,会是这样愉悦的心情吗?
除了其他评论提到的地方外,基本也就做了上述的一些Shiba对Ama情感论证的补充。
剩下部分就是对Ama情感的猜测(毫无根据的推断不要当真):书中的一些翻译有些微妙,暂时不具有阅读日文原文的能力,只能根据中译进行分析。
Ama问Shiba没有对Ruyi做什么吧。
虽然也可以作为Shiba对Ruyi感兴趣的证明,但是Ama说过不懂Shiba在想什么(也可以侧面映证Ama不知道名字的含义,假如真是Shiba给他起的昵称)。
这么看的话,像是Ama知道Shiba男女不忌,以为自己之前和Shiba只是肉体上的相互满足,因此担心他看上Ruyi,但不知道对方想占有的其实是自己。
如果这样的话,单箭头的Shiba是否有想过,一直在自己身边的Ama会有那么执着的爱着别人的那天,是否曾认为会和Ama一起生活下去的只有自己呢?
根据其他评论的推测,Ama是在发现自己杀人后,去找Shiba说要带Ruyi离开时被杀害的。
逐渐接受Ruyi参与的Shiba,或许无法接受Ama的彻底离去,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吧。
只恨自己看不懂原文,好想通过最能体现作者意愿的文字去从字里行间理解。
做爱时只盯着Ruyi后背刺青的Shiba,和Ama在一起笑得很开心的Shiba,求朋友帮Ama找工作的Shiba,做朋克风夸张戒指的Shiba,梦到自己迟到许久的Shiba……
不愿意从被子里出来(从梦里醒来)的木月先生,你在梦里看到的是谁的样貌,你的身体里是否也流淌着一条空洞的河流呢?
女主角挺漂亮的,情节也还可以,不过片子还是太让人无语了。
演员要拍一部戏真的要牺牲这么大啊,还要特意去做蛇舌玩刺青么?
看到后面女主角把她舌头上的洞展示出来的时候真挺让我毛骨悚然的,然后影片就结束了……这算什么!
要么就取消蛇舌计划,把洞堵上,要么就真的把蛇舌做出来,整个蛇洞搁在那里算什么意思啊?
……呃,不过算了,看电影看的还是故事,总的来说片子不算白看,虽然三个主角的形象和想法很标新立异,不过确实如片中人物所说,洋溢着一种奇异的性感,这些外在的东西应该也映射了人物的内心吧,女主角改造自己身体的过程,就像是她入魔的过程吧。
最后几分钟一片无声中路易在马路中央深深蹲下,然后声音响起,实在是太惊艳,一下子为电影加上一颗星。
Chara的声音就像电影中的麝香,是最清澈的烟嗓,消失,消失在空气中。
尾声与开头相呼应,无声的世界,晃动的镜头,告诉我们这应该是一部安静的片子。
蛇舌、纹身、双性恋不是它的噱头,单纯、惊艳、疼痛感就是它的全部。
庆幸我不是在四年前看的这部片子,不然我也许只能看到前者。
给五星,三星是因为这电影的氛围对我口味,一星给所谓噱头们,一星给片尾响起的主题曲。
「你知道什么是蛇舌吗?
」「那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一颗叛逆的种子。
第一次见到蛇舌时我跟路易的心情一样,惊异,然后单纯地觉得它很美。
这样追求一个事物的感觉是很美好的,或许到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爱上一个人,只是被他身上的某样东西所吸引,蛇舌或是纹身。
美是毫无道理的一种感觉,自始至终都有共通性,所以每次阿柴为路易刺青时都会配上神圣的音乐。
「能让我体会到我还活在这个世上的只有在感到疼痛的时候」2008年的涩谷,SoulJa的专辑还占据着公信榜第一名,年轻女孩还处于用翻盖手机的时代。
生活就是白天打工,晚上买醉,感受不到堕落,也没有前进的机会。
路易不怕疼,因为她希望自己有活着的感觉。
阿玛死了之后,她还在忍受裂舌的痛苦,想做蛇舌与纹身的心情,一开始就没有变吧。
「还是跟我聊些平常的东西比较好家人 名字 年龄之类的在葬礼的时候我才知道阿玛18岁我还是第一次和比我小的男生交往不过是在阿玛死了之后才知道的这些话 本来是遇到的时候就应该聊的」阿玛与阿柴,哪个比较正常一点呢?
比起女主路易,看完电影我还是更了解他们一点。
他们性格上都有我喜欢的部分。
外表是朋克系,内心是治愈系,阿玛还真是能令人一眼看穿的人呢。
多次看到阿柴的眼睛,觉得它十分澄澈,因为阿柴的打扮是白色系的缘故,这双眼睛给人的第一印象多是冷静,另类,无法接近。
他最后跟路易聊起了结婚的话题,难以想象他是会聊这些平常的话题的人吧。
我感觉他是最有可能摘下那些眉钉唇钉,过上正常生活的人。
姑且还是有点小小的期待。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文艺情色(划掉)片,手法立意上放到现在都不算特别,文艺的部分也较能够理解,但是一部好片子,无论你抱什么样的目的去看。
日本惊悚片榜 17,满片的穿孔、纹身、施虐、SM 都未惊我半分,毕竟我见多识广、 涉世较深,震我三观的是本片导演竟然是七旬老人,他为什么会在这个年龄拍这个题材?
若真要讨论,我更愿意相信是十七岁叛逆少年之作。
那种年轻人的末日情绪,那个鲜为人知的世界,被平时的描绘出来,“在这阳光普照,没有一丝一毫阴暗角落能容我藏身的世界上,起码我得找到一个方法,能够把自己的身子当作影子来遮住自己。
”再看作者,不到 20 岁就写出这部作品获得当年的芥川奖,据说她从小就走上叛逆道路,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还企图自杀过,她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应该在不断重新审视自身的伤痛吧。
我们在阳光下生活,但这个世界还有光照不到的地方,而有人就生活在那里。
我报以最大的心疼和理解,对于大众来说他们也许不应该存在,他们被定义为畸形甚至充满危险,但他们应该躲藏在哪里去呢?
阿柴吃饭时跟路易说,在刺(刺青)的过程中,我想杀你怎么办?
路易轻巧的回答:若真是如此,你就这么做吧。
这份轻巧让我一阵心惊,她是真诚的,即便阿柴要杀她,她也没有有一丝害怕和仇恨,她是多么的可活可不活啊。
如果去看这样的作品,好像能立刻理解,秩序、道德、乐观积极是人类在历史长河里挑选出来得以生存的品质,日常秩序消失、荒诞、忧伤占据高位我们便生存不下去了。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和生活和善相处吧,更积极向上一些,因为选择逆行的结果并不能如你所愿,只会带自己走向更黑的黑暗,更深的深渊。
其实距离看片的时间已经过了两周了。
片子并没有被我一气呵成,是分成三段看完的。
第一段,好不容易一个人在家,看了大概半小时,被情节所吸引,但是担心爸妈回家时正好撞上尴尬的情节,只好作罢。
第二段,终于又一个人在家,爸妈段时间内不会回来,接着看了1小时,后来DVD机子读不出碟了,又作罢。
第三段,在反复敲打DVD机半小时未果后,终于想到用电脑光驱看剩下的半小时,终于看完那个未完待续的结局。
而后的两周总是在仔细回味里面的情节、对白、人物、眼神。
用疼痛来感受生活的路易,19岁的路易,M的路易,生活是一件无聊又麻木的事。
到处寻找猎物,追求感官刺激的S的阿柴;外表恐怖内心纯洁的阿玛。
对路易来说,阿玛的爱像空气,无时无刻包围住她,平时觉得可有可无,一旦失去就无法生存。
喜欢阿柴求婚给路易做的戒指,虽然不是戴在无名指上。
两个男人都因为爱她而杀了人,她却无法因此而得到幸福,最后的一幕,路易在喧嚣的大街上蹲下,真的是因为有了小孩么?
听说里面有成宫宽贵、小栗旬,可是我只看到了唐泽寿民叔叔,剩下的悬疑当作下次看时的作业好了。
这个电影虽然是以女主角路易德视角展现的,但其实是在借她的眼睛和感受,甚至其中有一些误导大家的想法,展现了两个男孩子间的刻骨爱情。
证据有以下几点:1、阿柴第一次和路易做爱的时候,出现的是阿柴与阿玛做爱的画面,证明他们曾经在一起过;2、阿柴对路易说想要和她结婚,想像阿玛一样找个女孩子恋爱,稳定下来。
这句话暗示,阿玛本来是喜欢男人的,也就是阿柴;但他们的爱情已经成为过去;3、痛苦可以勾起阿柴的欲望,看完整个片子我们都知道这点。
他和路易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看见你的脸我就勃起了,我本以为阿柴是觉得路易性感美丽,但真实的意味是,看见阿玛欢天喜地领来的女朋友,阿柴觉得很痛苦;4、三个人在一起吃饭喝酒那次,阿柴趁阿玛去厕所,捏起路易的脸说,你是我第一个想要杀死的人,我本以为这是他在表达自己对她强烈的欲望;而且那顿饭上,路易也在心里说,他们两个迟早会有一个杀了我。
但我们都看到最后是阿柴杀了阿玛。
所以也就是说,路易的想法是误导大家的,让我们以为这两个男人都会因为太爱她而杀死她,其实他们爱的不是她(或者说只有阿玛是爱她的);但这同时传达了一个正确的概念,那就是,他们会因为太爱一个人而杀了他。
而阿柴那句想要杀了路易却是因为恨,因为她夺走了阿玛,所以他想杀了她;而后来路易自己去纹身的时候阿玛表示的担心也说,他并不担心阿柴会侵犯路易,而是担心其他的。
这其他的应该就是报复之类的伤害;5、路易颓废喝醉酒坐在冰箱旁边的地板上的时候,阿玛曾问她有没有想过死,如果路易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要让阿玛来动手,因为阿玛非常爱她,阿玛想要她只属于他自己,只有他才有权利结束她的生命。
这里传达的概念就是,自己爱的人的生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别人没有权利去碰触,包括其本人。
这话想来可能是阿柴对阿玛曾经说过的。
我们看到最后阿柴杀死了阿玛,就是这个道理。
6、最明显的一个镜头,阿玛曾轻松地坐进了阿柴的怀里。
阿柴和路易的表情都有点尴尬,但阿玛却很自然,说明他是真的放下这段感情,把阿柴当作最好的朋友,以为三个人的友谊可以一直陪着自己。
7、路易向阿柴问阿玛的真实姓名时,阿柴很惊讶还有气愤,也许气愤看上去不明显,但阿柴一直是比较阴冷的形象,他很少笑,也不动怒,经常是没有什么表情,隐藏的很好,所以他质问路易居然都不知道阿玛的名字时,那个语气,是真的感到生气。
到警察局时,阿柴甚至还有阿玛的照片,他说是纹身时闹着玩照的,但真实的情况应该是阿柴一直默默保留没有舍得丢掉,说明阿柴对阿玛的感情还没有放下。
最后,女主回到大街上孤零零地蹲下去,还是一个人,因为这段感情里,她一直是局外人。
看到了高良的某张剧照,一个人坐在轨道入口处看手机,看起来很落寞,身影瘦瘦的.他像孩子一样粗野天真,却温柔礼貌.所以我去看了蛇舌.很久以前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似乎是一本合集里面收录的,我站在书店里没读完,看了几行只觉得背心发凉,世界又喧嚣又冷寂.那时候满脑子只有暗恋和期末考试的年轻的我肯定不能理解作者的美学.看完了却很意外地萌了阿柴,如今再找原作出来看,看到金原瞳一直强调的阿柴的声音,阿柴的眼神,全都具有优良的top感的威慑力和引导力,我的确觉得很恐怖-因为有人真的把他演出来了.arata肤色苍白,笑或者不笑,看你或者不看你,全部都退在自己的空间里,肆意支配着.有几个动作叫人印象深刻.送路易出门的时候他粗鲁地抚摸了她的头发,甚至在H时,他也手势温柔地揪起她的长发,辗转而干脆.在酒馆的时候,他和路易说起想杀了她的事情,路易说如果是你,这样也很好.阿柴抬起自己的右手,享受一般伸开五指,这才缓缓把目光从路易脸上转过去,专注地低声感叹了一句 [巧手]。
两个动作之间的间隔落差让人心动不已.尺度倒真是大.他反手将路易推到一边,低声咒骂[烦死了],动作及其迅速地绑上皮带,手法娴熟地掐上她的脖子.包括轻声的叹息,和那双自始至终难辨神色的眼睛,全部都很微妙地打动着我.只有粗暴远远不够.他的声音温柔得好像梦境。
在青い车一开始自陈的部分,旁白也是好听到惊心动魄.那是一种自闭的温柔.少年和残酷的青春,物质时代的情感空洞,贫瘠的肉体,疯狂滋生的破坏欲,这些也许触及到了作者的本意万分之一。
但我只看到了纯粹的感官。
瞬间眼泪流出来的疼痛,类似高潮的绝美刺激,被肆意对待的温柔安全感,偶尔小心翼翼的脆弱,以及一条河流的安宁。
或者更简单地说,我萌死了阿柴。
看完以后舌头痛
ARATA
观看过程中脑海里硕大的“中二”俩字飘来飘去,什么“只有疼痛才能让你感觉到世界是真实的”,或者“两个对生命的意义感到迷茫的年轻人相互取暖”,又比如“就这样欺骗着自己带着某某的爱继续活下去”……导演这都21世纪了你这样拍真的没问题吗。顺便说一句妹子的胸挺好看的。
他想表达什么。。
几乎看不下去,原来我口味不重啊。
存在硬盘很久,为ARATA而看,看后感动却辗转在心头。SM的关系无法被归结为寻常意义的虐恋,因为无论疼痛的提供者或承受者,双方都在“享用”这份疼痛,因疼痛而深刻地联结,彼此信赖,彼此成全。因此M不可以自杀,不可将疼痛自私的独吞,连死都要交托给S,让S来执行,达致双方从灵魂到肉体的彻底融合。
吉高由里子在里面的尺度好大
很久以前看原著的时候就无感,什么疼痛的青春什么的,改编成了电影还是一样,口味很重却想拍成小清新,叙述方式和节奏都不满意.就只有卡司还能让人坚持看下去了...
所以果然未成年玩不过成年人 吉高角色真的带入不能
我再也不想看见吉高的舌头了……
很好,又不好
吉高MM拍这个太让我伤心了!另外这个电影真蠢
吉高小姑娘 前途不可限量啊
看的我都湿了,三个主角都好美
寂寞~不安~自我~
高良健吾不错
小栗旬在哪。。。
重看 就文学改编而言 做的其实非常不错
我落伍好多年了?
情欲戏太震惊。“我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活着,只有我在感到疼痛的时候”。不论是人体改造还是SM,其实都是无意义的,这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手段。与麻木冷漠无情的生活形成对比,靠痛感证明自己确实活着。阿玛极端温柔与暴力,阿柴高冷淡漠,路易天真老成。其实都是一群得不到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