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Exodos,Exodus

主演:任达华,刘心悠,张家辉,邵美琪,温碧霞,余安安,单立文,林家栋,詹瑞文,邵音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7

《出埃及记》剧照

出埃及记 剧照 NO.1出埃及记 剧照 NO.2出埃及记 剧照 NO.3出埃及记 剧照 NO.4出埃及记 剧照 NO.5出埃及记 剧照 NO.6出埃及记 剧照 NO.13出埃及记 剧照 NO.14出埃及记 剧照 NO.15出埃及记 剧照 NO.16出埃及记 剧照 NO.17出埃及记 剧照 NO.18出埃及记 剧照 NO.19出埃及记 剧照 NO.20

《出埃及记》剧情介绍

出埃及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警察詹建业(任达华 饰)给一个在女厕偷窥的疑犯关炳文(张家辉 饰)录口供。关炳文不认罪,却说在厕所听到了有几个女人在商量用奇特药物杀死所有坏男人。建业虽然觉得无稽,但还是把口供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同僚告诉建业关炳文的口供不见了。当建业再次为关炳文录口供的时候,奇怪是他竟然承认自己在厕所偷窥,建业怀疑案件警察方子晴(邵美琪 饰)有关,决定追查下去。而方子晴则在女厕与建业的妻子(刘心悠 饰)见面,希望建业的妻子能阻止丈夫追查案件。 正当建业继续调查之际,接到了关炳文失踪的的消息,而关的前妻潘小源(温碧霞 饰)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本来与妻子(刘心悠 饰)关系越来越僵持的建业,在安慰失去丈夫的潘小源时与之发生了关系。 当发现自己丈夫真的有外遇时,建业的妻子才显露了她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蜃楼谜香机智医生生活第二季状王宋世杰之时空探案记忆深海大鱼影后守诚者铤而走险印度女孩大唐荣耀2寂静之光幸存女孩:万圣节海龟故事俘获玛丽战地医院入侵2:逃亡蓦然回首捕快姐姐郝可爱西游ABC重回地狱曝·光食尸鬼滚动鲨鱼之水一切安好第二季双面神探缘分的天空玛丽号这里那里四季童年

《出埃及记》长篇影评

 1 ) 都怪自己不喜欢

最近都没有心机写有关电影的东西。

上星期去看彭浩翔的《出埃及记》,满有期待的,结果是坐在戏院的个半小时和步出戏院的时候都很不爽。

我从来都觉得,主观的写喜不喜欢一部电影(或其他任何作品)比客观的分析它好不好有意思得多。

听着很多人大赞《出埃及记》,而且戏还未上画就得很多个奖项提名,我有点寂寞,很想加入喜欢的行列。

可惜,就是调校不到那个频道。

无可否认,《出埃及记》那些长镜远镜构图甚为风格化,也很美观,可是有些坊间评语说有欧洲片风格,我就觉得很突兀。

就正如上回彭导的《依莎贝拉》,我个人是颇喜欢的,至少有一个细致的故事,但评坊间评语说他有王家卫风格,听起来就异常突兀了。

第一,这都是搞错了,不是有些长镜远镜就是欧洲片,也不是昏黄色调加一点拉丁音乐就是王家卫。

这样说实在唐突了欧洲片和王家卫,而且也冒犯了彭导。

再说,是不是某种风格也不重要,最重要这种手法能否帮助到电影本身,特别是电影要说的故事本身。

可能是因为凌厉的拍摄风格与我认为是比较犯驳和薄弱的故事做成了颇大的反差,我就很难感到满意。

早阵子夏日国际电影节选映了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5 Centimeters per Second),听到不少好评,也特意找回来看,结果遇上跟《出埃及记》同样的情况,有点失望。

《秒速五厘米》影象奇美,摆出来的格局就是要人感动,可惜自己就是投入不了那个不够成熟(或实情是不够勇敢)兼带有自欺欺人之嫌的纯爱故事。

新海诚动画的迫真度可用巧夺天工来形容,跟彭浩翔的长镜远镜一样令人赞叹,可是故事同样的单薄。

当然我也同意,单薄和简约,有时只是观点与角度。

又或者可以说,导演只想说个简单的故事(彭导向来就擅长“小题大造”,这才是他一直的风格),所以到最后,是自己喜不喜欢那个简单的戏桥。

或者我是中间现实派,既没有纯真的心去受纯爱所感动,也未消极到可以从男女之间如此互不沟通互不信任地日夕相处当中得到太多共鸣。

要怪,就怪自己食古不化。

原文刊于:http://blog.age.com.hk/archives/700

 2 ) 小城大事:我們的哀歌

《出埃及記》真的令我很激動,因為我不單看到彭浩翔對藝術的堅持,我更看到他對我們整個社會狀態的勾勒和描繪,如此一針見血,我們可以到那裡找一個如此有心又有力的香港導演﹖已經很久沒寫過影評,這一部不得不記。

香港導演之中,我對彭浩翔的期望其實很高,然而,他上部作品實在讓我有點失望,不是拍得不好,秤起來也算是高質素之作,只是我在《伊莎貝拉》看到太多其他導演的影子,卻無法看到彭導獨有的風格。

我只感覺到他在顯本領,好讓我們知道他的多元化,也好拿個什麼獎充充場面,方便日後吸引投資者,我喜歡的還是本來的彭浩翔。

然而,看畢《出埃及記》後,我知道我誤會了他。

聽說彭導很勤力,會規定自己每個月讀幾多本書,看他的新作,我知道他的話沒假。

我知道有很多很多人在批評這電影,甚至不停有人在Yahoo電影破口大罵,實在非常無奈,我想彭導現在的心情也許就像戲中的任達華一樣吧。

看報導知道這片超支的情況嚴重,加上過不到大陸電檢,電影公司很可能會血本無歸,這樣下來,我真的怕他下次不敢、也再沒條件如此盡情去拍一部作品了。

《出埃及記》真的讓我很驚喜。

這人跑了一趟澳門回到香港,已經不是本來的彭浩翔了,他再一次蛻變了,技巧比當年更圓熟,視野亦更廣闊,我心裡不禁為他喝采。

雖說《伊莎貝拉》讓我頗為失望,但現在回想起來,這電影實在是彭導的一個里程碑,沒有《伊莎貝拉》,也不會有今日的《出埃及記》,我開始明白他為什麼要拍《伊莎貝拉》,為什麼要拍那種風格的電影,為什麼要行那一條路,原來當初的妥協是為了更遠大的藝術理想。

彭導早期的作品《買兇拍人》、《大丈夫》、《AV》和《公主復仇記》,每一部都有一條很正的橋,然而製作方面都很raw。

現在回看,那一種raw其實都是因為budget有限,我還記得《AV》的燈光和攝影,印象很深刻,raw得來一點也不苟且,證明他本來就是一個有要求的導演。

去年,在《伊莎貝拉》中,我第一次看到彭浩翔的精緻,我實在沒想過他也有能力拍這種電影,我總覺得他是一個故事創作者,多於覺得他是一個善於處理影像的電影導演。

然而,在《伊莎貝拉》中,他告訴了我們,他不單能夠處理影像,甚至能靠著電影配樂揚威海外。

來到《出埃及記》,我終於看到一部屬於彭浩翔自己的masterpiece,不用為了賣座而東施效顰,不用為了有限的budget而降低製作上的要求。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運動、每一件道具、每一次場面調度、演員的走位、剪接、音效和配樂都如此一絲不苟,怪不得會嚴重超支。

後來聽電台訪問才知道,單單是那玻璃樓梯的場租,已經花了十幾萬,完全是不計成本。

那幾場發生在玻璃樓梯的戲,拍得多麼精緻,如果沒有budget的話,一方面可能要犧牲不能用這場景,另一方面可能因為要省時間、省場租而要犧牲那些複雜的camera work。

這一次,彭浩翔真的豁了出去。

不過,彭浩翔大概有一點計算錯誤,一方面我很懷疑該樓梯的場租值不值十幾萬,我真想知道producer有沒有講價,另一方面,我亦懷疑他高估了大眾對其劇本的接收程度和接受程度。

絕大多數人對此片的評價都是悶和慢,連某專業影評都看得莫名其妙。

不過,那位影評人連此片為什麼叫《出埃及記》都攪不懂,我實在很懷疑他的觀影能力和專業性,沒有悟性不要緊,也大可以去查探一下吧,一句到尾,那篇影評簡直是垃圾。

其實,從英女皇掛像的雙眼zoom out至警局走廊一班蛙人打犯,彭導在電影第一幕已經開宗明義跟我們交代了他的來意,他要說的是一個關於「個體vs建制」的故事。

在我們的文化背景裡,英女皇曾經是最高權力的代表,而那一雙眼亦很容易令我們想起從前清潔香港的海報那一雙監視的眼神,第一個鏡頭已經非常刻意地運用了象徵來把建制和權力的概念引入。

任達華是軍裝警員,亦即是警隊中最低級的,人數最多的一層,從他被委派到報案室和接手盤問張家輝之前的鋪排來看,他是一個不敢挑戰建制的人,連替需要早走同事接手落口供亦多番推搪,他亦是一個有堅持的人,當他看見旁邊的女同事把皮鞋脫下來換上拖鞋,臉上立即露出不值所為的神色,他坐在電腦前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如此認真和嚴謹。

任達華實在演得很好,非常有戲味。

導演用一幕戲交代了任的性格,便立刻切入故事,把任推進那個「女人殺男人組織」的旋渦裡。

前段由張家輝出現到死亡,我們看到任達華作為個體如何去對抗龐大的建制,從那緩慢的推進,我們看到他的無力、掙扎與堅持。

直轄上司不願受理有關邵美琪防礙司法的報告,邵美琪暗地裡運用權力影響任查案,外母不停逼迫他要他「正正經經搞生意,有自己事業」,老婆不停責怪他只顧查案而忽略了家裡的事,然後再來一個免費日本旅行作利誘,連特首都說要「做好呢份工」。

其實,任達華只是一個普通的軍裝警員,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只是,當他面對真理和公義的問題,他無法坐視不理,然而他身邊的環境卻像兩面向內推壓的牆,步步進迫叫他動彈不得,早在片中任替張補落口供後離開走廊的一幕,彭導便利用影像為任的處景寫下了伏線,後來亦有很多任達華被置在大環境正中央的鏡頭。

這電影最重要的一個鏡頭,應該是任達華為張家輝補錄口供的一幕,那一個180度水平旋轉的top shot,交代了任和張身份的互換,說是互換,不如說是「命運」的轉移。

這的確是很有趣的轉移,由最初第一次錄口供任對張的輕視和質疑,到最後承繼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使命,他被恐嚇後的畏縮,他的妻子,還有最後的死亡。

在那間小小的盤問室內,任達華又任會想到自己會有如斯下場。

詹瑞文那個輪椅人的安排也很有意思,從片初到片末,由遠至近,像死神一樣,步步迫近任達華,然而他卻無法預知自己的死亡,亦無從擺脫厄運。

又或者,殘廢和不能說話的詹瑞文本身已是一種強烈的警告,在他唯一以正面出場的一幕,他用強烈的眼神和表情,用盡全身力氣轉動指環,不就是要告訴任,厄運已經臨近了,你要起來反抗,要不然下場跟我一樣。

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體制和神秘的殺人集團,任達華又可以怎樣﹖當其他人都因畏懼而退出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其他人都因為要保護自己而退縮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其他人都陣亡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至愛和家人都出言制止,仍然要堅持下去嗎﹖在死亡的威脅下,任達華選擇了投降,他選擇了苟且偷生。

看到任達華和溫碧霞肉慾交纏,我差點沒流淚,那一刻的情慾,根本是慰藉,慰藉精神上的失落。

這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嗎﹖K房內那一首「小城大事」並不是任達華和溫碧霞的偷情之歌,而是一首的哀歌,那長得讓人不耐煩的long take其實是一種哀悼儀式,不單是為了任達華的精神死亡,也為哀悼我們和這個城市。

電影院的暗黑中,我看見的不是任達華,而是很多不同的身影,包括建制以內和建制以外的,任何一個對公義和真理執著的人,任何一個抱有理想的人,任何一個不甘心降服於這個扭曲悖謬的世界的人。

「原來呢個世界入面有一啲嘢,荒謬到某一個程度嘅時候,就冇人會信。

」荒謬的不是「男人殺女人的組織」,荒謬的是每天都有人在掙扎,每天都有人被建制排擠和剝削,我們卻視若無睹。

相比張家輝,任達華其實幸福得多,他雖屬低層,不過也算是建制以內的既得利益者,有穩定的收入和各種生活的保障。

張家輝才是那些真正被排擠在外的一群,住在河邊的貨櫃箱,最後連生活都成問題,臨死前的一幕,他甚至像過街老鼠一樣要問溫碧霞拿錢逃命。

可是,他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落得如此下場﹖正如溫碧霞所講,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把所有人工都拿回給她作家用,溫碧霞的電視機壞了,他便替他置一部新的……他不過為了追尋真相。

我們看張家輝被任達華盤問的一段覺得很可笑,因為我們認為他的話很荒謬,從故事的角度來看,誤解是源於他知道了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真相,亦因為大家的身份和身處的境地並不一樣,以至無法互相理解。

那個180度旋轉的top shot讓我想起跑馬地墳場門口的一對輓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我想起最近清拆皇后碼頭的事件,有不少社會聲音走出來反對抗議的一群,視他們絕食為荒謬行為,這不過是因為他們不在乎一個碼頭、一些建築物,同時亦因為他們看不見事件背後的implication。

這一次政府隨便拆鐘樓、拆天星、拆皇后,下一次可以是你重視的任何一樣公共建築和物品。

然而,更重要的是,今日被挪開的是硬件,明天可以是我們社會共同持守的信念和價值。

可是,我們選擇了視若無睹,我們選擇了沉默,我們選擇了經濟,我們選擇了市場,我們選擇了大集團,我們選擇了大地產商,我們選擇了自由行,我們選擇了CEPA,我們選擇了QDII,我們選擇了做好呢份工,我們選擇了「擘返轉」,我們選擇了卡拉OK……七‧一已經是遠去了的夢,2007年9月20日,港股收市報25,554點,我們已經忘了董建華,忘了廿三條,忘了普選,忘了八萬五,忘了負資產,忘了天星,忘了皇后,忘了黃毓民,忘了新來港學童,忘了紮鐵工人,忘了我們的海港,忘了藍色的天空……我卻忘不了戲中詹瑞文的眼神和表情。

有些事情,到了無法言說而又不能不說的地步,我們只能把它提昇到另一個層次,我在詹瑞文的眼睛裡看到一個為理想堅定不移的彭浩翔。

可是,誰又真正可以帶領我們出埃及、過紅海﹖http://littlelittlewonderland.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1.html

 3 ) 好劲!

这电影儿挺好看的,我只能看出两个特点。

一个是画面安排很细心,不少画面你按下空格,就能看到某种信息的传递。

是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一个是情节推动缓慢但有力,虽然故事节奏很慢,但是渲染得力,就好像口胶侠的香口胶一样,很有弹性!

导演营造的氛围始终包围着你。

我最喜欢影片最后任达华和温碧霞一起唱卡拉ok,真实得让人忧伤。

我不知道这种把看似笑场的画面也纳入影片的部分为什么会给我如此大的震撼,以至于让我反复地观察他们俩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

那是最彻底的放松吧,预知未来的放松。

查了一下,他们唱的歌叫小城大事,嗯……我不太懂港台音乐,如果没有这个电影,我也不会知道这首歌儿,挺好听的。

是啊,小城大事,什么是大事呢。

我所能理解的整个电影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在影片名字中最好的剧透了……女人杀男人组织代表了什么呢,这个相对于主流人生观“荒谬”的组织实实在在地存在,这个相对于现有法律可视为“犯罪”的组织却由代表着正义、“打击犯罪”的警察领导。

你发现了它,你想揭穿它,但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决定无视它、放弃目标的时候,你被它吞噬了。

任达华通过违反游戏规则的方式了解、屈服于游戏规则,可惜这个游戏没有编写这种支线情节。

为什么任达华会和温碧霞打那一炮?

是因为压力吧,导致温碧霞大喊“丢我”的,我不知道是性欲还是寂寞。

任达华为温碧霞修理防盗门的时候,是不是才是他所需要的对女人爱护和关心的表达方式?

那种平实的、生活的、社会最底层的感情。

对比任达华和妻子、丈母娘吃饭和在大排档与温碧霞吃饭时的表情,那么截然不同,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兴致盎然。

什么他妈的才是真实,你能确定你想追求真实吗,你能确定你可以负担追求真实的代价吗,你有资格追求真实吗,你有能力追求真实吗。

你能出埃及吗?

埃及之外也许还是埃及。

 4 ) 如何赤足走出茫茫深海

是被片名吸引的 仿佛也筹备了很久时候 选角也小炒了段日子最后却是由任达华 温碧霞 刘心悠来演 温任许多年前合拍过三级片的没看过彭导演其他作品 他的构图满别致 有70年代的美国片风格 油画般 景很大而人占据景的一小块节奏时常都很慢 不经心 但个别镜头意味深长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介绍 以为又是破案或枪战 原来不是看完在想 片子和片名有什么关系1开场序幕 一群半裸的男人在痛打一个男人 他们戴着潜水面具 赤裸上身 穿着脚蹼 举着铁捶 捕获那个男人 把他按在地上大力敲打 没有声音 很重的压强 男人几次逃脱 但没有逃出屏幕就又被拖回去继续打 我麻木的反复的想这就是出埃及记出难记 逃不出来2刘心悠片子莫名其妙的关键 其实夫妻生活戏演的满好 或许这个自幼被吸收进灭男组织的小女生的角色实在不可信 她恨自己的家庭恨自己的父亲所以要杀男人吗? 这是影片最弱的地方 如果更多刻画她或者组织与男人的矛盾上 可能好很多 后来她爱上任达华 脱离了组织 "不是所有男人都坏的" 她爱他 也信他 这份爱很坚定 具备了包容 她几次三番在母亲前维护他 我不知道 对于一个曾经对家庭失望 杀过很多男人包括自己父亲的女孩来说 如何能让她对一个男人建立这样大的信任 至少绝非容易的事 而这份信任一旦倒塌 幻灭可想而知 当邵美琪提醒她他有了个女人 她以为是挑拨 她根本没怀疑过直到亲眼看见他和温碧霞在车里依偎....我们无数次在电影里见过相似的情节 某女将毕生心血倾倒在某男身上而最后仍然失望 但这里 这次 有点不一样 任并不是终日觅食的猥琐中年色男 与温的偷情 发生的简单而原始 令观者不反感反同情 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罢了 不能再普通了 有自己的最琐碎的烦恼 刘深信的丈夫最终还是背叛了自己 生生世世的背叛与被背叛的圆圈 当真没人能走的出去吗 这是刘的埃及和红海 过不了 她想过杀他 被他知道了 所以当她被抓后提出想见他一面时 他拒绝了他们不过是普通人 没有什么奇妙的爱恨 不是过去侠客电影里那些承受力惊人的男女 可以一次次相见 不停的爱 互相伤害 再爱 再伤害 不停有那些重逢的机会 荡气回肠地望着彼此 爱恨交织3任达华 中年男人的心态 我不太了解 毕竟我连婚也没结过 可是在自己的生命里他也忍耐许久 他是一个老实的警察 善良 正直 有责任心 所以会在N年前 看到一帮同事暴打一个疑犯时 写信去投诉 弄到被人孤立升不了职 虽然记得了道理 但多年后他还是保持本性 不然就不会去查张家辉为什么改口供 在他 过不了的埃及是他与整个警局乃至这个社会的规则的格格不入4温碧霞 我不否认我看这电影很大部分为了她 她实在难以演绎极有灵魂的角色 但红发 雪肤 风情 还是足够了 在看了她和任做爱的那场戏后 我必须失望的承认 换任何一个女演员都可能比她更好 那段肉搏前的独白 我记得太过清楚"我说电视机小他就帮我换了个大的 每次回内地他都帮我买很多鞋子 可是我连他最喜欢的衣服都洗坏了 我真的很失败 我们以前很好的 他晚上咳嗽 我还骂他 我老是骂他 我是真的喜欢过他啊...我上班的地方经常有人叫我喝酒的 都习惯了 我不喜欢这里 没有电梯 热水都没有 每天睁开双眼又要重复一样的生活 我好恨啊 亲我 你亲我" ——大大触动了我 我认识这个人 这是你吗 还是我 其实是每个软弱到无法改变现状的人这场戏和2001年OSCAR最佳影片死囚之舞很象 一切都很象 警察去安慰死囚的妻子 两个同样承担着生活巨大压力的男女象野兽一样性交 发泄着所有情绪 悲痛 绝望 长久的隐忍 无处可诉她的埃及很难出 她本可演的更好 她或许根本不用演的好5可能是之前抱了太大期望 也可能是开场蛙人打囚犯的戏给我印象太深 第一晚我做了梦 梦里任是和温好了 但原来温是个变性人 戏中的五个主角坐在一辆摩托车上冒险 两男三女 但三女其实都是男人变的好无聊 对最近连工作都懒得动脑子的我来说 至少它令我愿意去想一想

 5 ) 界限

我来问你:你信不信犯人半夜里在警局被一群裸着上身的蛙人殴打?

你信不信有一群女人组成团体天天密谋着怎么把世界上的男人杀光?

你信不信有一种药让人吃下去后打完一百个嗝就会去见上帝?

如果你信,要么就是你得了妄想症,要么就是你不想活了。

有些潜规则你要搞清楚。

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平等,阶层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才越有权掌握惊天的秘密,而像你这样朝九晚五的普通小职员,一辈子都未必见得到一次可称为“高层”的人,你所拥有的知情权少得可怜。

不用问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资格。

社会呈金字塔状排列,很抱歉你处于下层,知道一些不属于你的阶层该知道的事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你掌握了过多的信息,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那么这和自杀有什么分别?

当然如果你足够侥幸,能从底层脱颖而出爬上高层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分享更骇人听闻的真相了。

但别忘了,你的上头还有人,永远都有人,小心别触犯了他们的界限。

你永远不可能是最顶端的一个,所以你永远不可以无所顾忌。

一件事如果荒谬到某一个程度就不会有人信,虽然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可是你最好别相信它的存在。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你活得开心一点,活得长一点。

你看电影里的阿业最终不是也放弃了调查了吗,他认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愿意重新做个普通人了。

虽然他还是会死,但那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这种世俗的、每个男人都基本会犯的错误将置他于死地——不是因为他踩过了界,很公平。

再多嘴说一句:如果你三十岁后再看《悟空传》,就会明白师徒四人的结局也很公平。

遇神杀神?

遇佛杀佛?

你算老几啊。

 6 ) 怪鸡的真实与荒谬

warning:剧透严重!!!

这是彭浩翔最好的一部电影,尽管有一些地方我没有看懂,甚至包括它的名字,看了两遍,我还是不理解无论是荒诞味道也好,还是性别斗争也好,我都难以跟公元前犹太人那场带着悲壮色彩的迁徙联系在一起。

为了理解这点,我专门查看了豆瓣上其他影评,发现又有了一种政治背景分析的视角,而且,似乎说得还比较在理——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多少知道一点:牵涉的是政治背景。

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有些地方,又过于附会了,再加上,彭怪鸡的电影素来喜欢玩暗流——在主线中加塞点情绪进去,所以,也不好这样说——至少没有当初那篇《一个字头的诞生》的政治寓言分析能说服我。

如果叫我看,这部电影,有那么一点点卡夫卡,有那么一点点安东尼奥尼,有那么一点点荒诞派,而放在一起,那就是彭浩翔了。

为什么我说这部是彭目前最好的电影?

彭的电影,创意之新是无容置疑的,但在伊莎贝拉之前,他的电影多是段落佳,而总体上要略显粗糙点——这有经验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预算的问题,拍电影是要花钱的,有限的资金是无法拍出尽善尽美的电影的。

不管所谓专家们怎么看,我都不会将《卡宾枪手》里那群端着鸟铳过家家的段落当成所谓战争的。

而这一部,总算能做到尽可能的完善,虽然剧本的个别环节,比如一些朋友提到的台词过于直白地点明题旨(是不太好,但没看到即使这样还是一群人嚷嚷着看不懂么?

),但影片在整体上已经浑然一体,彭怪鸡对镜头的掌控力和叙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过去像个有些卖弄小聪明的小木匠,而现在已经有了建筑师的味道。

咱们别纠缠那个片名了,尤奈斯库也不知道秃头歌女到底是谁。

影片的开头精彩得一塌糊涂。

从一个特写开始,缓缓拉开的镜头,集结号的开头也用到了(而且还是吊臂),随着镜头内景物的逐渐展开,在一种营造出来的庄严感中信息量一点一点加大,递进式地把观众给——给“雷”到了。

其实这种方法在科恩兄弟的电影中用得更多,而且和这个一样,都是用的慢镜头,并且表现的往往是和这种刻意的庄重反其道而行之的荒诞事件,在慢镜造成的时间延宕中,形成了反讽感。

这一部也是如此,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画像美丽的蓝眼睛的特写作为起始,这里包含的意味至少有三重:第一,由于故事发生地点已经预设为香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会挂女王像?

肯定是97前的香港地方政府机构,间接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第二,接下来,随着镜头的展开,我们可以看见女王左边站一裸男,而女王对面是一群裸男在围殴,中间还有一个警察出场被轰走了,就算我们不管这是不是作为政治讽刺来用的,至少女王和裸男同时出现,在女王的注视下围殴,多少是很黑色幽默的;第三,联系到后面整个的剧情,一个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女人杀男人”组织,再回头看居高临下的女王,就更有意思了,仿佛女王成了后面行动的精神领袖。

在镜头拉开的过程中,伴随的是莫扎特c小调弦乐慢板和赋格(k546),这个曲子我不很熟悉,只觉得除了新古典主义一贯的庄重感外,还有些紧张感,而跟画面上那多少有些戏谑但更多是莫名其妙的事情,既对应又对比。

至此,我们看到了一群裸男在围殴,除了这个,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我的心理多少被彭在伊莎贝拉之前的作品和科恩兄弟的同类镜头引导,以为这也不过是一个反讽的搞笑桥段而已,但看到后面,才知道,我错了,是的,很荒诞,但一点都不好笑,所以第二遍看的时候,伴奏音乐不再有了调侃的味道,而显得悲戚了很多。

在开头给人一个shock之后,彭浩翔在后面就一直非常非常老实地说起故事来。

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安东尼奥尼逝世的缘故,我一直感觉电影在像他致敬,更具体地说,是向Blow Up致敬。

其实两部电影的差别很大的,除了一个某些方面比较接近的主题,Blow Up影片本身很躁动和热情,但指涉却是异常现实的,而出埃及记恰好相反,一直很冷静(画面上比较奇异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开头,一个是刘心悠的回忆部分,童话一样),但却是用非常超现实的东西在说事。

但先不说主题,从色彩上来说,彭浩翔虽然没有安大爷那样将色彩绚得神乎其神,但是这部显然更重视色彩的功用,伊莎贝拉中常用的暧昧的暖色,只有在温碧霞演的潘小源家里才能看到,而在任达华演的詹建业家中,则是偏冷的蓝色调,这一组对比颇有意味。

不过这部电影中色彩明显偏鲜亮,越是光明越是让人觉得心寒——特别是到后面。

而在镜头上,这部片中有三种镜头用得很多,一种是远景,角色的位置一般被放置在镜头的边缘,周围或是以椭圆(关炳文喷水那段)或是以不规则的长方形(电梯边被上司训的詹建业)强行切割开,造成一种角色被遗弃的感觉,这在老安的电影中很常见。

而另一种镜头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机位大致放在腰部的近景,我们只能看到角色的肩膀,看不见脑袋,这跟花样年华中刻意地淡化无关角色不一样,我们基本都知道没头人是谁,但就是不让你看到,形成一种压抑感。

还有一种,是片中用得最多的,即以很缓慢速度进行的推镜和移镜,这很考验导演的调度功底,连续的画面总是保持着一种秩序上的和谐,但这又恰和故事本身的不和谐形成了对比。

看过Blow Up就会记得,那部电影的结尾有段很有名的“打网球”,一群人在挥拍打一个不存在的网球。

而这部里面,一群女孩则在陆地上练习划艇,我不知道能不能看成一种致敬(当然,这个场面是有很微妙的情节作用的,在发现关炳文尸体时,她们曾在镜头前一掠而过,不细心的人估计都没太注意,我也是看了第二次才发现。

)。

而谈到主题,Blow Up除了一条不太稳固的放大照片为主线,基本是很零散碎片的,就这条线而言,安大爷质疑了现代社会的真实,他抱的态度很悲观,并索性玩一把,加入荒诞派元素。

而出埃及记的一号主题也是质疑真实,正如影片所说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有人相信”。

但它不像Blow Up那么写意,相反,它用的方式很实,它没有质疑事情是否真的存在,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就是有这么个女人杀男人组织,詹建业和关炳文都是对的。

可是,即使将不确定的东西确定化了,又怎样呢?

看不到未来比能看到未来但没有人能相信还要来得幸福一点。

这时候,詹建业的位置有点像k了,无论怎样,没有理由,你就是得死。

即便你认了命,看透了第一重主题的荒谬与真实,不去管它了,ok,二号主题的刑罚你是逃不掉的——这个主题走得更具体些:世上没有好男人,只有坏男人和更坏的男人。

当詹建业兢兢业业为探寻真相为解释真相而上下求索时,他是个好男人,心无旁骛的好男人,但他得死,因为他威胁了这项“人类补完计划”,好吧,我也外遇一下,我也让我的刻板生活变得滋润一些,我不那么较真了,不威胁这项事业了,对不起,你还得死,因为你不是好男人了。

詹建业,从头到尾都只是“我能做好呢份工”巨大招牌下的那个小身影,两重主题的压力像两块大磨盘,缓缓将这个新的土地丈量员给碾碎了。

政治暗喻是有的,而且是以彭一直津津乐道的怀旧表达出来的,伊莎贝拉是澳门的怀旧和寻父过程。

,那出埃及记可以看成是香港的怀旧吗?

我不好说,但潘小源家门口那些游戏机房、小摊点以及刘心悠橙色的回忆确实在提示着这些。

詹建业谈过去警署的逼供,潘小源谈关炳文还在的时光,刘心悠更是止不住生涯的回顾,每个人都在回忆曾经发生的事情——曾经的香港,当他们在现实面发生冲突时,就会引起不由自主的对比。

片中的隐喻段落隐藏得非常之多,从那个女郎和她推的轮椅上的神秘老人,到那著名的花了几十万港币搭建的玻璃楼梯,还有结尾那段走调忘词但却令人莫名感怀的“小城大事”,细细分析起来,可以说很多了。

最后再讲一处自己没看太明白的,刘心悠对任达华说,她之所以愿意跟着他,是因为她有次在他那留宿时洗完头没吹认为会得头风很着急,任劝她一次两次没关系。

这段真的不明所以了。

 7 ) 这是一个荒诞的好故事

最近跟港片耗上了,今天很幸运,淘到一部好片,07年的港片《出埃及记》。

我开始是因好奇才看的,港片怎能起这个名字,让任达华演摩西?

但看了开头就被吸引了,也隐约理解为什么起这个片名了。

一帮香港警界的败类,半夜在警局里关掉监视器,扮成蛙人来打犯人。

犯人被打得半死,却投诉无门。

因为蛙人皆蒙面,犯人供称,在警局里被一帮加班的蛙人在走廊上打了,怎么追查?

犯人最终只能被判定为精神失常……这个电影情节根植于我脑中,很深的地方。

我觉得司法的黑暗,最甚者不过如此。

回归前香港确实有过这样一段时期,而大陆……我还是去跳广场舞吧。

这是一个荒诞的好故事,我的意思是导演用荒诞的手法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好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于女厕所的密谋,是男人对爱情的出埃及记,女人对男人的出埃及记,以及正直的警官对扭曲司法的出埃及记……尽管是十年前的片子,还是推荐看一看。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8 ) 誰帶誰出埃及?

網絡的評論提到這又是一部女性佔據話語權的作品,我想說,表象上看是這樣,但是如果只能理解到這樣,或者這部電影只能表達到這樣的意味,那麽電影本身就顯得過於膚淺,我想也不會是出自彭浩翔之手了。

這裡,對於鏡頭語言我不作過多評論,雖然喜歡看電影的都多少會有同感,但並不能說我們理解到的就一定是導演的本意,妄自評論過於牽強與不敬。

我想說的是,這究竟是否只是一部以一群女人殺光男人的荒謬構想組織起來的隱喻婚姻中男女雙方關係中的弱勢一方女性追求獨立向男性追索自身價值的含義電影呢?

從表面看,似乎是這樣,飾演妻子的劉心悠似乎比丈夫任達華在乎家庭與夫妻之愛多得多,當詹建業(任達華)沉迷於調查那樁詭異的女性組織謀殺男性的案件而忽視了家庭與妻子的感情,張芳(劉心悠)用一切辦法希望任能夠放棄繼續追查,張芳用上了一切妻子可以動用的武器,如果沒有最終的連續殺人的兇手身份,實在難以質疑其賢淑妻子的面貌,而這也確實是在你我印象中的婚姻生活中的無過錯方。

而任達華起先忙碌於追查,之後又與方炳文(張家輝)的妻子(溫碧霞)搞上外遇,恰恰是一個對家庭極不負責任的丈夫形象。

然而,只要留心的話,就會發現誰才是導演真正要維護其話語權的一方:並不是貌似弱勢的劉心悠,而是看似強勢的任達華。

爲什麽要這樣說呢?

大家可以囘想這樣的細節,當任達華與溫碧霞共處的晚上,導致任達華出軌的原因是什麽呢?

是因爲對於方炳文被殺后的對溫碧霞的同情?

是婚姻生活的乏味?

是突如其來的衝動?

似乎都很難以站得住腳。

在這之前,雖然影片中沒有如正統的懸疑劇那樣將詹建業調查的死者對象與死因完全列出,但是任達華曾經質疑過妻子是否懷疑過自己的父親不是死於意外,我想做為一個邏輯思維敏銳調查了諸多兇殺手法,並且對妻子人生軌跡最了解不過的丈夫,是完全有理由懷疑到自己妻子的兇殺嫌疑的。

至於當任放棄追查回家時帶給妻子的玩偶到未必是一種激將法,因爲張芳殺一個男人就買一個娃娃的性格任應該是不知道的。

但是,當任知道信用卡抽獎中獎去東京完全是假的,我想應該可以猜到在自己調查的緊要關頭妻子撒這樣一個謊與組織其繼續調查之間的關聯,所以我相信這個時候任才是真正的出軌了,而之前只是一種逃避。

任達華在片中的處境頗爲可憐,工作示意受打壓,在家中又被勢力的岳母看不起,這樣的小人物因爲身邊有一個心機頗深的妻子而使自己查案的證人也被殺,這裡的任達華幾乎是沒有地位可言的。

但是,還有一個溫碧霞,婚姻失敗后的墮落者,讓完全隱忍生活的任達華找到了同病相憐者,所以任在溫那裏第一次過夜兩人會笑的那樣白癡,那麽開懷,因爲他們找到了同類。

當任達華脫去皮鞋換上拖鞋,當任心安理得與溫在一起愉悅的喝酒唱歌傻笑,這個時候對於那個傢已經完全沒有眷戀的感覺了,他甘心沉淪下去。

他發現了最荒謬最不可能有人相信的卻也存在的事實。

而對於那些殺男人的女人,究竟彭導有沒有慈悲的關切呢,除了劉心悠牽強到家的殺死繼父的理由外,其他人包括策劃者邵美琪在内編劇都沒有一個真正的說的過去的理由,那麽是否可以說,那些以爲殺死男人世界就會美好起來的女人並沒有真正的自由的心,並不是真正的爲了獨立,而只是因爲受累於無法通過男人找到自身價值(無論愛情還是家庭)的一種苦毒的宣洩呢?

不值得愛的,通常更不值得去恨。

這一點上,任的徹底放棄與沉淪倒是比劉的再次萌生殺意更像一種救贖。

女人,爲了拯救自己的幸福,給相互力量,聯合起來殺死男人,這種似是而非的信念並不是被摩西引領著出埃及,而是將幸福寄望於男人的地獄踏入了一個充滿仇恨的地獄。

而徹徹底底世俗化的任達華這樣的小角色也許在最終才是被放棄了無謂的幻境,被引領走出了人生的困頓,笑得開懷與暢意。

以上,筆者純就對電影的理解而言,也許純然不正確,但並無任何性別偏見。

我愛所有的不為苦毒折磨的男女,更愛所有為苦毒折磨的男女,因爲我們生而爲人,便應當一起出埃及,跨紅海,造普世的諾亞方舟。

 9 ) 谁来带我们过红海,出埃及?

电影开始前那个两分多钟的长镜头更像是在记录一个行为艺术,镜头不紧不慢的从一双女人的眼睛拉开,冷漠的记录着周遭即将变成背景的一切。

然后是“出埃及记” 四个大字,很难说给一部香港电影弄这么个名字而导演又并不想穿凿附会些什么。

《旧约·出埃及记》记载以色列人如何在神的帮助下从埃及到西奈而后组织成新的民族的过程,冲突和拯救是这一章的主题。

拍过《伊莎贝拉》的彭浩翔难免会让人有些许的期待,在任达华透过一张玻璃桌开始拼一张张残损的纸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8毫米》里面的Nicolas Cage,而电影如果真的按照《8毫米》的路数进行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它已经拥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而随着电影的进行,另外一种可能性出现了:Clint Eastwood的《神秘河》式的情节:新婚燕尔的任达华陷入了工作不可自拔,一件神秘的案件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最后,家庭荒芜了,而他终于发现他追查的案件其实真的只是一个色情狂开的无聊玩笑。

而彭浩翔毕竟是香港的彭浩翔,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他走的是《8毫米》式的悬疑路线,他甚至还早早的把任达华的老婆的老底揭了出来。

如果他真的是想这样,那么电影的结局是不能让人容忍的,很多人说结局是被电影总局“和谐”过的,若真是如此,那原本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彭浩翔把后来的“蛙人”的故事那般唯美的拍出来放在电影的前面,总觉得荒谬和关于荒谬的拯救才是他所要探讨的主题。

“事情荒谬到一定的程度,没人会相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问题是,你碰巧是相信的那一个,怎么办?

因此,任达华可以和失去了丈夫的温碧霞相拥取暖,他们一个相信荒谬,另一个则见证了荒谬的存在。

而刘心悠同样是身处荒谬之中的人,她怎么会仅仅因为老公有了外遇就又一次回到曾经经历过的世界之中去呢?

因此,即使像传闻中那样在港版的电影里任达华被妻子谋杀,这个故事随之变成了:一个人听到了关于女人怎样谋杀男人的传闻,他对此深信不疑,展开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他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因此他最后被自己的女人杀死。

即使这样一个故事在框架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形结构,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导演向观众透露了过多的关于这个男人妻子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使得最后男人死掉的力度变弱,他的死将不再指向故事的开始。

如果彭浩翔想讲的真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那么刘心悠的戏份完全没有必要有这么多,即使我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她是个美女。

抛掉最后的几分钟,既然电影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么我想像中的完美结局是这样:任达华查了许久,得知妻子是杀人团伙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妻子也看到丈夫有了外遇,他们什么都没有说,拿着那“中奖”得来的飞往东京的机票,去旅行。

相信荒谬,并毫不胆怯的生活于其中,这才是抵制荒谬的最好办法,这也是西西弗斯一天到晚不停推石头的原因。

alohabst.yculblog.com

 10 ) 又见单立文

单立文,我上大学时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和东瀛小岛的《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扮演者。

记得他是在10碟装的CD中,吃白唇红,确实演的很象流氓色狼。

当然了,在西门庆那个年代,他的职位是县公安局局长,所以可以理解吗,毕竟有称霸一方的势力,跟现在的警察一个德行。

国语,粤语看了第一遍都没有找到谁是单立文,通过反复查演员表,发现任达华的老丈人是。

随即慢放的好几遍,依稀找到了他过去的影子。

廉颇老矣?

角色需要?

总之显得他确实苍老了。

温碧霞还是那么有风范,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忽然想起来老任也是演过三级的,这岂不是个三级演员贺岁?

片子还是很有看头的,国语版中发扬了惩奸除恶的优良传统,粤语版中继承了秘密还是秘密的惯例。

一个是任达华老婆蹲大狱,一个是任达华打嗝死在面试的体育馆里,总之,这个家庭是破碎了。

《出埃及记》短评

好牛逼的片名 好装逼的片名

6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还行

维多利亚的秘密 压迫感与荒芜感围绕的电影

7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虽然慢镜头让人头疼~虽然这次的立意实在不吸引我~虽然观影的快感会减半~但这样的肥彭似乎更值得玩味~至少《小城大事》那一幕会至今萦绕不散~我说不上是好与不好~但胖子无疑是又进步了~出埃及记~满是灰色的记忆~

8分钟前
  • 亂馬2/1
  • 推荐

精致的片 可惜不适合我看懂

9分钟前
  • Ravilin
  • 较差

当一件事情荒诞到一定程度时,就不会有人再相信了!

12分钟前
  • dcrlee
  • 还行

something ridiculous doesn't mean it's not true. 面对荒谬的那个极点。你站在哪边?我是喜欢里面的胡桃匣子士兵的。可是看到车子后窗前排满的兵人-我满心恐惧。加之那女人眼底的冰冷。看着海边吞食三明治的男人的眼神。OMG。

17分钟前
  • 小柒゜
  • 较差

虽然有很多出色的镜头和细节桥段,但我还是不喜欢这类藏太深,由着观众天马行空般阐释延伸的作品。我认为一部电影的核心框架是不能过度开放的。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女人要是狠起来真是无法想象

20分钟前
  • 小P
  • 还行

“原来这个世界事情荒谬到某一个程度 就不会有人相信 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24分钟前
  • Monica
  • 推荐

故事太单薄.看的是和谐版,味道大大减弱

25分钟前
  • 朱日妮
  • 较差

感觉看的版本不好……

30分钟前
  • Sara
  • 较差

彭浩翔成精了。

32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力荐

一直不喜欢任达华,但他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37分钟前
  • 萤火虫小花
  • 较差

原來呢個世界入面有一啲嘢,荒謬到某一個程度嘅時候,就冇人會信。但是不代表不存在。

39分钟前
  • 冇有
  • 推荐

比较失望

41分钟前
  • 400blows
  • 较差

20070917 2140 AMC Festival Walk

43分钟前
  • 公園仔
  • 还行

拖沓,累~~

48分钟前
  • 何小乐
  • 还行

彭浩翔走火入魔之作。

49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也许是我没看明白它类玄机吧。。。

50分钟前
  • 清真王贼膘
  • 较差

什麽玩意兒

55分钟前
  • 樱太|警鐘長鳴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