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同学笑到不行,我怀着好奇之心去看,看完之后只有惊呼“火星没事,地球有事!
”近年来国产喜剧市场似乎前景大好,以致原本致力于饮食界的著名厨师都要来凑个热闹,在喜剧电影中频频亮相。
而国产喜剧自《武林外传》始,一直惯用调侃的手法,对当前热点频繁开涮,从三部“呼叫转移”到“疯狂系列”、《夜店》之流和甚至被人批烂了我都不好意思再提的春晚,再到影片中的三鹿奶粉和倒掉的上海楼盘……都能看到不断的调侃与讽刺。
观众的笑不再如以前那般单纯,真正为了一个好笑的笑话而笑。
这种建立在对时事理解上的笑多少有点无奈和自我安慰,地球人在笑什么?
到最后,无疑是在笑话自己罢了。
被俗套并且滥用了的搞笑技巧牵引着,这种感觉,是“痛并快乐着”。
不知道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明星效应”来为自己的电影贴金,并且这种模式终于凭借着《建国大业》的大卖而得以发扬光大。
无论《建》的票房最后落入谁手,这种由“明星效应”而带来的巨大成功都是空前的。
我们不否认影片中让人眼花缭乱的俊男靓女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快感,但是当大多数的电影都千篇一律地想要借此以取得票房的保证时,我们明显感到审美疲劳了。
《火星没事》中,除了主演,导演还很有面子地请来了诸如郭德纲、佟大为、何炅等在影片中插科打诨,就连香港喜剧大导王晶津津有味地演起了弱智的大反派。
当然这种人海战术显然也有它的疲敝之处,比如说戴军,只是远远地露了一小脸,而柯蓝,抱歉,我实在是没看到她,还有卖红薯的李大嘴姜超和拿着两个巨大油漆桶去加油站加油的奥运冠军张湘祥,他们的出现除了提醒你这部影片里有他之外,实在也没什么好笑的。
我惊异的是水木年华的卢庚戌竟然也演起了保安,在影片中如僵尸般露脸三秒。
莫非唱片买不下去?
我很悲伤。
《火》另一个让我感到有事的,是当中植入的广告,汽车的特写、超市上整排的某奶粉罐子还有电脑等等产品广告的硬性植入。
在国外,《楚门的世界》是业界公认的植入广告的经典之作,而国内民众显然尚不能接受这一形式,这可以从春晚便可略知一二,本山大叔险些因此而丢了小品界卫冕了多年的喜剧之王的荣誉,整台春晚也因此颇受诟病。
之前台湾某剧集还因为间接地植入广告而收到了处罚。
我诧异《火》竟能够通过审核,不知是导演的面子太大还是世道变了,改了规矩。
影片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几大主演之外,想必还有和大家“掏心窝子”的房地产商徐峥。
这位猪哥哥,自从《爱情呼叫转移》之后,一直保持着差不多的造型在不同的影片里玩幽默。
《夜店》、《疯狂的赛车》、……演技越来越娴熟,也越来也没有突破。
我惊奇的发现:有刘仪伟的地方,总能找到他的身影。
其实我想说,影片一开始,还真的是蛮煽情的。
一个独身的男人,带着一个淘气的孩子,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我把片子看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磊。
但是年华似水,大家都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儒雅的诗人,也不再是那个才情横溢的书生,安逸的日子让他看起来有些大腹便便。
不过好演技,依然是在的。
所以仍然会被一个好父亲所感动。
最后,我想说,说了这么多刻薄的话,当我看到最后字幕上写着“导演:刘仪伟”时,我觉得一切的造作和忸怩都值得原谅,因为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在尝试在制造文化(希望不是在制造文化垃圾),说明大家开始自省与摸索,这多少是件好事。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说:火星宝贝最后的那个变身,真的好山寨啊!!!
第一次看在回家的汽车上,司机放了一半,大概觉得没意思,就换了个海外大片,事实证明后来那个海外大片更没意思今天在家和妈妈一起看的。
这部片子寓意太明显了,特技也很拙劣,不过很多脸熟的人都在里面露脸了,还不错,佟大为在里面演了个送钱的服务生,第二遍看才看出来,何炅扮了个警察,谢娜本色出演了一个神经病,挺有意思的徐峥在里面演了个掏心窝子的房产商,这个最出彩了,把黑心商人那副嘴脸都表现出来了,不过话说回来,哪有商人不黑心的?
其实我一直想做个外星人,尤其看完《阿凡达》之后,不过想想,外星也有外星的规则,万一到了个还不如地球的,那更惨,所以还不如好好在地球待着,至少生计暂时还不是问题,虽然短时期哈无法真正融入地球人的圈子,不过我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
我知道这是烂片,但是冲着徐峥,我还是上了。
看完想起小北对本片的评价:火星没事,地球有事。
片子里竟然有王晶,还真是物以类聚……101122晚外公家
套路很俗,大家知道,可是不光俗了,还有不少的讽刺,我印象最深的,是4个镜头。
1.三鹿奶粉,镜头摇过来,一排肉上插着有毒的标签,中间赫然出来个三鹿奶粉。
然后火星小孩儿为了展示自己的厉害,吃了,没事;地球小孩儿吃了一口,立马倒地。
到最后影响太恶劣,以至于把火星小孩儿开除。
2.联想电脑,联想收购IBM的ThinkPad以后,什么变了,就不说了,话说当年广告打得响亮的防滴溅键盘一口水给短路了。
不错。
3.楼盘,房地产商被施了超能力,说了的掏心窝子的话,大家也都看见了,我就不多说了,真是掏心窝子。
4.油价,我们油价涨,与国际接轨;不落,因为我们有实际国情。
电影里有个哥们儿一看落了,急的没东西加了,张开嘴让往里边儿灌,真够绝的。
这片儿挺有意思,不过,要是没这几个讽刺镜头,也许就没多少人爱看了。
不知道为什么那多人对《火星没事》如此不屑一顾,我承认这部电影植入性广告太多,结尾很唬烂,但确是闲来没事儿的时候逗君一笑的好电影。
尤其喜欢里面对房产商和油价的调侃,让对地球尚有些不满的我们多少获得些共鸣和慰藉。
而且,不少明星的客串也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够娱乐。
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定位并不明确:对成人来说有些幼稚,对儿童来说又有不够浅显。
只能是抱有童心的成年人茶余饭后消遣的小电影。
您要是对电影不那么吹毛求疵,想乐呵乐呵,我倒是很推荐这部《火星没事》。
《火星没事》火星真没事,地球真有事!!
说实在的,刚开始还是有点煽情的。
一个娃儿一个男人,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我可不想记流水账噢。
呵呵!!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火星娃儿”和他的地球爸爸以及他们身边的种种事情。
完了!
(切,你这不就是在记流水账。。
)好吧,那我只能拿出点真家伙了。
本片完全没有故事性,笑料俗不可耐;演员除了只在片头露了一小脸的郭德纲以外,没有一个看上去像是在认真表演的。
如果这样的电影还能赚到钱的话,那我真无话可说了。
我觉得我可以回火星了,哈哈!!
不过这也再次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只要你有钱随便你想做什么都行。
此片可看度1星,推荐那些实在闲着没事情和有钱烧的活的同志们去看。
其实我觉得电影从始至终应该打上一句话“本片所筹得的所有款项将无偿捐献给慈善职业”。
这样做估计起码还能落个好名声。。。
好吧,还是用那句话做个结束吧:火星真没事,地球真有事!!
对父母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火星人对孩子来说,每对父母都是火星人互相不理解,没法沟通,总觉得有代沟长大了,慢慢的就懂得,小时候爸爸为什么总是板着脸训我;妈妈为什么唠唠叨叨地不许我挑食现在真希望有个火星宝贝,养着他,宠着她,关心他,爱护他,逗逗他,呵呵,我母爱泛滥了吧
今天北京狂降温,零下十二度,因为我真不是火星人,所以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家门。
无聊时翻到《火星没事》,记忆中在影院的液晶广告屏上看过剧照,感觉又是一个被《建国大业》误导的捞了巨多明星的电影,好像还给自己弄了个“中国的哈利波特”招骂头衔,不得不佩服导演刘仪伟的胆量。
花了一个多小时耐心看完了整部电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拙劣。
故事的创意可能起源于我童年熟悉的《霹雳贝贝》,不过就是把贝贝换成了没事,把带电的小手变成了赫然打广告的某品牌奶粉罐子。
“没事”是黄磊在女友死后收养的一个孩子,他也是女友在去世前许愿后火星派到地球来陪伴黄磊的。
“没事”在5岁后把这个秘密告诉了黄磊,当然一开始,黄磊只把这当作是孩子的异想天开,但“没事”用他那出场率频率超级高的奶粉罐子,一次次冒出蓝光,上演了一场场特异功能大戏,直到黄磊接受了这个事实。
就像众多特异功能都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一样,“没事”的“特立独行”也造成了黄磊的困扰,当然也不无例外地引起了坏人的觊觎。
在一番你争我夺后,大团圆结局不出意外的再次呈现。
整部电影结构和创意都很简单和山寨,情节设置也很匪夷所思,特别是最后坏人绑架刘仪伟和谢娜来要挟“没事”的竟然是让他买的股票飙升!
而在这个要求,在小孩子“没事”看来(甚至在火星人看来也是如此),是大逆不道的,是要受到收回超能力处罚的。
我不知道刘仪伟是否真的深刻到了如此地步,但我真的被这个情节设计震撼到了!
电影中涉及到了很多当下流行的事件,比如奥巴马的竞选、房产广告的浮夸、汽油价格的高涨等等。
令我有所触动的,可能还是当“没事”运用自己的超能力作了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后,黄磊语重心长的和他说,不能随便使用超能力,“没事”你应该做些符合地球规则的事情?
“没事”问道:那什么是符合规则的事情呢?
黄磊一下子被问住了,沉思片刻后回答:以后你要使用超能力之前问问我吧。
我想,这个片段还是蛮有深意的,我们大人经常说孩子淘气,孩子不懂事,经常批评他们,但何为规则?
符合规则的事情就一定正确么?
连大人都无法判断的复杂命题,我们又能苛求孩子什么呢?
出场的各个明星表演的都很中规中矩,王晶扮演坏人角色也是驾轻就熟,郭德纲那段算是蛮爆笑的,刘仪伟的演技我实在不敢恭维,如同在电视上看到他一样,比广告还不耐看。
看完电影,我很迷惑,不知道这部电影设计的受众群体是什么,如果说设计的受众群体是孩子,那么我前文提到寓意就纯粹是我自己的发挥,未经世事的孩子们肯定不会从中总结出这些,而且刘仪伟和谢娜密室逃脱那段,对于孩子来说也实在是有点不宜。
如果说设计的受众群体是大人,那么电影的情节转换,立意题材也太小儿科了。
思来想去,我只能说这部电影立意是一部奶粉广告,在主角“没事”怀抱中的某品牌奶粉罐,觉得还没抢够戏,在最后小宇宙爆发,把一干演员引到超市自己的货架旁,让“没事”挨个拿起它到电脑前摆弄,于是,电影在奶粉罐赚足出镜率后,圆满谢幕了
最近在做合同法的课件,想起网上流传的片段:徐峥饰演的开发商,销售楼盘时,在超能力小孩的操控下,说了真话。
而我上课时,正好可以拿这段视频举例,奸商是如何欺诈。
于是,顺便看完这部众星云集的影片。
先来看看强大的演员阵容:黄磊、谢娜、刘仪伟、徐峥、何炅、包贝尔、柳岩、郭德纲,还有王晶。
看到其中大部分的演员,我们就知道这部片的定位是烂片,哦,不对,是喜剧片!
接下来,说一下故事梗概:一个火星小孩,用超能力好心办坏事的故事。
而超能力来源一个奶粉罐头,所以这也是一部金主爸爸贝因美,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广告片。
没有内核的电影,总是喜欢用莫名其妙的煽情,来强行拔高影片,除了留下一脸尴尬的观众,啥也没有。
尽管如此,这部影片还是通过女老师之口,想表达的核心就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来自火星,和家长一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可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维系,那就是爱。
谁家的小孩还不是来自火星呢,在整天给大人找各种麻烦中成长起来。
身为成人的我,对这部电影不屑一顾,但我已不是来自火星的小孩,他们看到这部电影会有什么反应,我不得而知。
今年年底贺岁档电影特别多,有的看了。
今天看的片子叫做《火星没事》,悠悠鸟把它归为喜剧电影,也许是因为电影某些环节设计得很有趣吧,当然,也有许多很有喜感的演员加盟。
尽管本片笑料不少,也添加了许多诸如房价、股市、油价等一系列当今普通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电影的主题还是比较传统的,是有关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只是,本片采用一个比较极端的、略带科幻色彩的形式来展示,那就是,黄磊饰的罗秉文的儿子没事是一个火星人,一个在罗老婆过世的那一瞬间,因她许愿而从火星派来的火星宝宝。
那句温暖人心的话,现在还停留在我耳边,“我是妈妈派来陪你的。
”子女何尝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尤其是当一方已经过世的时候,尽管本片的儿子并非他们俩亲生,但是,那至少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爱的延续。
正如陈老师所言,其实,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子女都是火星人,因为,他们的思维结构还不成熟,会表现出许多与成年人不一致的地方,会闯各种各样的祸,也许,不可能有没事闯的祸那么有创意,但是,有一种东西始终是联系着父母与子女的,无论多么生气,甚至冲着子女说出一些不要你了之类的狠话,父母始终都是会包容子女的,这种东西叫做爱。
当来接没事的飞船降落到超市上空的时候,当没事说,我会闯祸的时候,罗秉文依然希望没事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
双眼竟然在这个时候略有湿润。
虽然我尚未到做父母的年纪,可是,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不懂事,还是会倍感父母的宽容,只是,不知道如果到了我做母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跟他们一样的包容度。
有一本书叫做《亲爱的安德烈》,有机会也买来看看了。
给黄老师一颗星
那小演员和谢娜 完全不会演戏。。。小演员假笑 谢娜真傻
一个愤怒的观众看完本片后在网上留言,“火星没事,观众有事”。希望本片编剧和导演看到这句话后能深刻地意识到,地球很危险,赶紧回火星去吧。原来电影可以烂成这样!厨子果然拍不了电影!
挺好玩的,娱乐一下吧~^_^
有些幼稚的想法
我是火星来的,你相信吗?中间几次笑翻。不深刻,但搞笑。房地产推销商的自白不错。给四星带私心,因为它在有些难过的时候带来很多笑声。
呃... 科幻又不是,魔幻又不是...让我想起《夜·店》,后面逻辑乱套.....
应该换个儿童演员 至少把那5岁前的换换。
莫名又奇妙。
传说中里面有个小跟班穿了SR
如果是小学时期,我肯定会被学校逼迫交钱去看这种破电影
还不错~挺好玩的~
挺搞笑,但总感觉少点啥。
CCTV6-201006012057#
火星。。
因为有黄磊
很适合大小孩的电影~
其实是个还不错的电影~用平常心去看的话
可以推荐。
小家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