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罪案

Delhi Crime Season 1,德里警察故事(港),Delhi Crime Story

主演:莎法莉·什提,拉塞卡·杜加尔,拉什·塔朗,雅夏维尼·达亚玛,阿努拉格·阿罗拉,丹兹尔·史密斯

类型:电视地区: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19

《德里罪案》剧照

德里罪案 剧照 NO.1德里罪案 剧照 NO.2德里罪案 剧照 NO.3德里罪案 剧照 NO.4德里罪案 剧照 NO.5德里罪案 剧照 NO.6德里罪案 剧照 NO.13德里罪案 剧照 NO.14德里罪案 剧照 NO.15德里罪案 剧照 NO.16德里罪案 剧照 NO.17德里罪案 剧照 NO.18德里罪案 剧照 NO.19德里罪案 剧照 NO.20

《德里罪案》长篇影评

 1 ) 从这里,了解印度是一个怎样的国度。

这两天追了一部印度连续剧《德里罪案》,只短短7集,是根据印度女性公交车轮奸案真实改编。

我平常也爱看印度电影,他们的电影擅长讲故事和刻画人物,没有浮夸,能够把一件事情描绘得很到位。

这部电影同样秉承了这样的风格,没有多余的情节,直奔主题,每个细节都讲得很细,人物的形象很立体丰满。

内容主要讲述了一名普通印度女性和男朋友在夜晚乘坐公交车,结果受到6名印度男子的袭击,该女性被使用残忍的手段轮奸殴打,最后两人被抛下车,警方对这起案件进行追查的故事。

电影中并未重现当时公交车上作案的过程,是以警方查案以及追捕疑犯为主线。

通过影片了解了印度警察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德里的警察局会因为欠电费而停电、探长因为警察职业会影响女儿的婚嫁而不敢公开身份、女警家为了女儿凑嫁妆而卖掉电视机,而影片开头每个警察出场时,字幕在打出他们名字的同时都附加了从警年限,10几年、30几年的都有,在警队工作了这么久,经济上还是捉襟见肘,没有社会地位。

因为政府给警局提供的经费有限,所以他们只能没有假期、连续工作,他们为这个案子不眠不休,却得不上上级和民众的理解,民众把案件的原因归为警察办事不利,在警局门口抗议,上街游行,引发暴力冲突。

上级因为政治利益勾心斗角,想趁机换掉警务处长,在警局内部领导层寻找替罪羊来平息民愤。

顶着各方压力,女副警务处长瓦尔迪卡展开了对这起轰动全国的案件进行调查和追捕。

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警察,冷静果断思维清晰。

并且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她更能理解受害者,她有责任对这起案件负责到底,并且要让这个城市的女性生活在安全的环境当中。

印度这个国家女性地位非常低下,女性即使受到了性骚扰和侵害也多数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警察也不太管这种事情,很多案件到最后都不了了之,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男性对女性的犯罪更加肆无忌惮,可能是很多历史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但在一个文明的发展的国度里,这是需要改变的。

从思想上、法律上、文化上,将这些毒瘤一一清除,世界才会减少这样的惨剧。

希望看到他们的改变。。。。

 2 ) 一座被称为“强奸之都”的城市...

文章首发公众号:猫猫美剧,ID:Maogevideo2012年,12月16日,晚上就读于“强奸之都”印度首都德里的一位女大学生23岁的乔蒂在和男友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赶在回家的路上...可能他们还沉浸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但接下来却是一场噩梦

在登上一辆黑公交后,车上的6名男子开始对她们挑衅、谩骂、殴打,开始强暴乔蒂...

这场噩梦并未结束他们用铁棒穿刺乔蒂的下体和身体其中一位未成年甚至通过创口将她的肠子拉出体内

当乔蒂被发现送医后医生竟然发现,乔蒂体内的肠子只剩下5%最终,遭受非人折磨的乔蒂离开了人间这也就是震惊世界的“印度黑公交案”网飞最近根据这一事件改编推出了新剧——《德里罪案》

(后台回复任意字进入官网搜索片名获取片源)对待这样的惨绝人寰的事件在此基础上的改编剧真的是个苦差事首先,它没有你自由发挥的空间唯有表现尽可能多的真相其次,更不能过度消费逝者的痛苦尊重逝去的人,和他们活着的亲人

这一点,《德里罪案》做的很好毕竟,那场臭名昭著的案件案件刚过去不到7年犯罪嫌疑人被执行死刑也是两年前的事这巨大的伤痛还远远没有散尽所以网飞和本剧导演瑞奇·梅塔选择了最没有选择有热度的拍摄方式

他们对受害者及其家人报以尽可能的尊重也尽量避免煽动情绪的因素因此,他们拒绝了在剧中直接表现那场悲剧以防对女孩家人造成二次伤害

并且用一种反思的态度尽可能从更多的维度展示出事件的真相为了这部剧导演瑞奇·梅塔耗时5年才制作完成而其中四年时间在搜集案情资料最终得以完成,为这个臭名昭著的罪案添上了更多的视角首先是警察的视角在这场案件中人们除了咒骂罪犯外警察的遭受的质疑也不少而犯罪本身也是对警察的一种折磨本剧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印度,甚至连警察局都不能保证供电每天都有可能停电两次基层的警察没有基本的的办案工具武器就是自制的木棍抓犯人没手铐要手拉手

我印象最深刻地方一位老警察接到报警,有持枪暴徒,然后他拿着木棍赶到现场...所以,这支警察队伍太缺乏士气了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他们也不会把治安当回事

其次是民众视角毫不夸张的讲民众早就对这样的事件见怪不怪本就低效的印度警方在排查过程中还要面对撒谎、不配合的老百姓而所谓对这件事的愤怒、游行更多的是对这非人道的伤害手段的不满没有人对这样的现状保有希望即便是警务处女警官的女儿也会因安全问题想逃离祖国

最后是受害女孩的父母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嚎啕大哭更没用歇斯底里的控诉平静,绝望到极端的平静

也许他们心里很清楚,这就是印度的现实只是万万没想到落到了自己女儿的头上愤怒、不甘更多意味着对现状的不理解和不接受而他们,却早就在这样的残酷现实中浸泡了太久对于犯罪分子,你会发现这完全就是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但这帮普通人却做出了极端罪恶的事情当他们百般狡辩无果后在袒露自己的罪行时才说出了真实的想法

那些变态,非议所思的言论我就不放出来恶心大家了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原来他们作恶从不觉得因为自己是恶人反而是受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正义感驱使

男孩女孩亲热被视为不洁他们为她打上“荡妇”的标签然后以“正义”之名毁掉她...

 3 ) 印度,一个有信仰却又很可怕的国家

看了第一集心情就已经很难平复,现如今这么发达都社会,世界的某些角落却还发生着一些残忍且难以理解的恶行。

百度了真实事件,所以觉得更可怕。

印度的贫富差距,底层连温饱住房都是问题,上层却不屑于讲印度语!

影片的视角特别好,负责案件的女处长、初出茅庐的女警察、主治女医生、女法官,这些女性在得知案件后无疑都很心痛,但是除了这些以外的男性起初都只是震惊,某些还觉得印度成天都在发生着强奸轮奸这种案件,为何这次非得兴师动众?!

看到这里都挺心寒的,影片中没有犯罪过程的片段,所有过程都是口述,受害人的口述、警察的描述、罪犯的口供,这个过程只要听了都会让你头皮发麻!

当公车司机落网后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意,甚至觉得这就是受害者自找的,真实事件里的罪犯都被判刑,且部分被执行绞刑,但我觉得绞刑都无法弥补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何况她最终救治无效而死亡。

也许死亡是对她的一种解脱。

愿世界上的罪行能越来越少,生活在祥和社会的我们要珍惜。

 4 ) 一座以「强奸」闻名的都市,一个被强奸的女孩

2012年,一辆行驶在德里黑夜的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轮奸案”。

它让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多了个世界闻名的称呼——强奸之都。

网飞新剧,带我们再次走近——《德里罪案》Delhi Crime(2019)

「城市」入夜的德里。

拥有着全世界最拥挤杂乱的交通。

一位叫乔蒂的女大学生,刚和男朋友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摘下3D眼镜,他们还回味着刚才那九死一生的感觉。

影院外,来来往往的小三轮,危险又拥挤。

于是,二人登上了一辆破旧的公交车。

同一时刻,女警查图尔维,正在劝说想要出国的女儿查德留下来。

她向女儿保证:只要三周,女儿就能发现德里的好。

事实证明,不需要三周。

只要一个晚上,女儿就能看清德里的样貌。

母女俩沉入梦乡时,那辆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城市。

车上的6个男人,对女孩乔蒂做出了文字都得加马赛克的事——

「罪犯」到底是什么样的禽兽,能这样对待一个女孩?

在媒体的问责下,印度警察这次破案神速。

五天内抓获全部6名嫌疑人。

这些,真的是嫌疑人么?

他们实在太过「普通」。

贾伊·辛格,被带到警局后,还一脸的惶恐。

一对亲兄弟,出生在一个朴实的乡下人家。

甚至,还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在铁证如山下,贾伊·辛格很快变了一副模样。

他开始大义凛然地供述自己的罪行。

他觉得,自己代表的,才是「正义」——男女孩在公共场合亲吻,就应该下地狱。

于是,他选择践行「正义」的惩罚,而且无所顾忌。

案发之后,大学生潘迪在印度采访了100位强奸犯。

结果发现,几乎全部强奸犯都没怎么受过教育。

他们的脑子里,都烙着极端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大男子式的贞操观。

这些人入了狱,才第一次知道“反省”——不过,在罪行上,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反省的。

真实的嫌疑人接受采访 出自BBC《印度的女儿》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妈妈是否会崩溃。

潘迪还采过一位49岁的男性罪犯,他曾强奸过5岁女童。

他的自责,是这样的:是的,我毁了她一生,这让我感觉很糟糕。

她不再是个处女了,没人会愿意娶她。

之后,他又开始展现出自以为是的善良。

我愿意接受她,一出狱我就娶她。

公交案中的6名嫌犯,四人被判处死刑。

(一名自杀,一名未成年)可他们全都不服,选择上诉。

在印度“高效”的司法制度保护下。

案件,就一直拖到了2017年。

有了弱不禁风的执法力度,才有了肆无忌惮的猖狂程度。

「警察」恶的强大,必然伴随着善的虚弱。

警察,并没有想象当中的不作为。

尽管,他们办起案来嫉恶如仇。

尽管,他们会没有轮休地坚守岗位。

尽管,他们很聪明,会运用“囚徒困境”得到犯人的供述:

可是,他们势单力薄。

半数警力,被囿于交通事务和重大人物的保护。

而这里,每年发生的恶性犯罪案件,有11000起。

他们甚至没有随身携带的手铐,而要用手牵着犯人归案。

定罪率,就可想而知。

2012年,印度法院受理的强奸案,有101041宗。

定罪的,只有3563人。

绝大多数强奸案,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审判。

阿·米尔汗《真相访谈》德里的这起轮奸案,也本不必发生。

因为,那一伙罪犯,早就有过抢劫前科。

但被抢劫的人,没有报警。

或者说,不知道找谁报警。

正义若无能,谁又该为罪恶买单?

「去,留?

」查图尔维感觉无法说服女儿留下来了。

甚至她自己,都开始有了怀疑。

在她为案件奔忙时,女儿也已经开始检索多伦多的信息。

既然改变太难,为何不选择离开?

这个国家的精英和未来们,纷纷选择出逃。

留下来的,大都是没法离开的人。

可总有人,在逆着人群的方向,发起无畏的冲锋。

刚当警察两周的女孩维诺德,心中还燃烧着理想。

毕竟德里,还有她的爱情。

可留在这里,她又不得不忍受这里的规矩。

比如,让女方给男方送厚重彩礼的嫁妆制度。

家里的一个电话,就把维诺德打垮了。

母亲变卖家产,为的是给她的新郎,送上不菲的嫁妆。

在印度嫁一个女儿,差不多能让一个家破产。

有些丈夫,甚至会为了再得到一份嫁妆,用各种方式,杀死现任妻子。

她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拿什么去保护别人?

一桩《德里罪案》,扯出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

剧集结尾,荒诞中带着几分悲凉。

即将放弃这座城市的查德,站在抗议队伍里,倾泻着虚妄的怒火。

而选择留下来的维诺德,站在她的对面,选择继续承受。

那个叫乔蒂的女孩呢,13天后就离开了人世。

并引发了全印度关于女性权益的大规模抗议示威。

2013年之前,外界把她叫做“印度的女儿”。

2013年1月5日,她的父母决定公开女儿的姓名:乔蒂·辛格·潘迪(Jyoti Singh Pandey)

乔蒂用她的牺牲,才换来了这个国家的一点点改变。

这个名字,该被铭记。

「回声」派爷前几天,推荐了《请再来四杯》。

评论区有人回复,难以置信。

对比豆瓣的高分和反思,则是印度人扎堆的IMDb上的不和谐音。

乃至BBC有一部反映该事件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都受到最高等礼遇。

被印度政府出面干预,禁止播放。

改变,已经是如此艰难。

可更难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并不需要改变。

在IMDB上痛批《请再来四杯》的人,应该不会对印度感到失望。

而那些会感到失望的人,却在改变着脚下这块罪恶深重的土地。

 5 ) 超好看的一部剧

其实对印度剧不是太喜欢,除了阿米尔汗演的部分剧会看以外,一般不会选择印度剧,因为他们动不动就载歌载舞。

这部剧确实拍得很好,无论从题材还是拍摄手法以及演员的演技都非常棒,真实反应了当地国情以及警察内部的腐败造成民众对警察部门的不信任,对这起恶性犯罪案件的破案难度进行了真实的描写,很棒!

 6 ) 希望正义虽迟但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德里罪案》在网飞悄悄上线了,关注的人不多。

豆瓣至今只有300多人打分。

但如果你听闻过2012年骇人听闻的印度德里黑公交轮奸案,你一定会跟我一样毫不犹豫地点开它。

因为这剧就是改编自这个真实案件。

好多网友都说:这剧存在本身,就值得5星。

01 人间真实2012年12月16日晚8:00左右,一位23岁的女学生乔蒂,与男性友人看完电影,登上号称顺路的私营巴士。

在巴士上,男友被群殴,用铁棒击晕关在驾驶室里,女生被拖到后排被6名男性,殴打、轮奸……其中一名未成年人强暴2次。

事毕,这些暴徒将他们扔下车,马上掉头准备碾死二人,毁尸灭迹,幸好男友及时把她拖走...

晚11:30左右,人们在公路边发现这对奄奄一息的裸体男女。

女孩下体被铁棍捅得血肉模糊,肠子从伤口处被撕扯到身外。

她在被送往医院十几日后,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此事一出震惊德里、印度,人们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抗议游行及悼念活动。

6名罪犯随后悉数归案,1名成年案犯在被关押期间上吊自杀,4名成年案犯被判死刑,而那名未成年人只被判3年监禁。

有名罪犯在既定事实面前,这么说:“一个体面人家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

”“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甚至认为是女孩的反抗导致了他们的进一步犯罪…“她不该在被强奸时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地接受强奸。

”“这种事发生后,很多女孩就要被强奸后杀害了。

罪犯的辩护律师,印度上层知识分子,义正言辞:“女性只有在正确的位置,才能被尊重。

”“一个女人在男人的眼里来说就是性。

太多太多可怖、荒谬的言论…游行抗议的女孩们群情激愤:“我认为那天没有一个女性会不为那个女孩所遭受的痛苦而痛。

可有些女孩的丈夫不惜动粗来制止她们……

受害者在此次游行中,由于一开始父亲不愿透露姓名,被众人称为“印度的女儿”。

讽刺的是,或许这个女孩最大的错误,是成了印度的女儿……女孩死前,活得比谁都认真、努力。

白天在医学院读书,晚上在客服中心熬夜工作,每天只睡3-4个小时,用兼职的收入支付学费。

梦想是去帮助穷人,在老家建一座医院……她常说,女孩可以做任何事。

……上述事实部分出自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弹幕中国民众都在感恩自己出生在天朝,惊恐印度究竟是怎么一个吃人、畸形的国度。

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子被强奸…恬不知耻、丧心病狂的恶行在大部分男性看来是最棒的印度文化…远远不止强奸,重男轻女,杀死女婴,巨额嫁妆,家庭暴力……

来自《真相访谈》印度有太多个女儿了。

表面上的杀人凶手或许能绳之以法。

但背地里的文化劣根却太难根除。

这一个个悲剧的根源从不只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国家文化基因本身。

昔日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沦为强奸大国,当文明早被重新定义,这个国家该何去何从?

02 事件改编加拿大导演梅塔花了4年调研和撰写的,于去年开拍,今年网飞上线的《德里罪案》。

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却给出了很多思考的角度。

此剧讲述了这桩强暴案件发生后,副警务处长瓦尔迪卡带领警员6天内艰苦搜寻并捕获凶犯的过程。

整个过程展现了一个“过于真实”的印度社会。

尘霾飞扬,危房四立,贫穷混乱…印度语、英语交杂的对话意味着悬殊的贫富差距,英国殖民的痕迹犹在,两种文明厮杀碰撞…… 女主瓦尔迪卡是德里南区副局长,自从接到报案后,从分配人手、安慰“受害者”亲属到审问犯人、应对高层及媒体,

遇到的难题一个接一个,忙到焦头烂额。

首先整个德里警力不足,为数不多的还消极怠工,执勤期间嗑药、私受贿赂…

下属称工作强度太大需要健身休息。

甚至对嫌疑人暴力执法,借此来释放不快情绪…办案手法也很业余、潦草, 取证物不戴手套,生化采集取证这回案件是头一回。

不用手铐抓捕嫌疑人而采取十指紧扣(???

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审讯室,问讯在个人办公室完成。

整个警局还时不时停电……媒体不关心“真相”,被政客利用把矛头直至“警局办事不力”,也不顾受害者的二度精神伤害而一味抢快“博眼球”。

法院不裁决正义,不留出时间给警察办案,还要抓来关键人员问责“受害者怎么没被送去最好的医院”。

政客当然更诛心,只管借此案逼女主上司下台,掌控警局大权。

民众被舆论煽动,把警局围得水泄不通,一方面情绪高涨事后声讨,一方面在女孩出事当晚,又无人问津。

这究竟是在推卸责任,还是行使正义?

有的罪犯把“当众调情”视为“下地狱之举”,

这该怪罪于没有性教育的国家。

受害者的男友(剧里设定为男友)看似也是受害者,但其实更像个始作俑者。

有的罪犯一方面兽性大发,毫不犹豫加入蹂躏女性的“狂欢”。

一方面又恐惧警察将犯罪事实告知母亲,在意女性面前的形象。

……从这些角度看每个德里人民都是轮奸案的凶手,自诩高尚实则邪恶,无一无辜。

面对这个强奸之都,剧中女主及她的女儿几乎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逃离,女主的女儿早决定了去加拿大读书,她憎恶这里的一切。

一种则是身体力行改变,女主始终相信德里在变好,虽然这6天里每一分钟她面对的问题都在瓦解她的信念。

而这场战斗结局如何,请允许我不再剧透。

03 印度现状 2012年该事件之后,印度强奸案依然肆虐。

“2016 年,印度平均每天记录106起强奸事件,每10名受害者中有4起是未成年人。

其中,未成年受害者的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且94.6%为熟人性侵。

今年初,一名8岁的女孩在印度北部被奸杀,针对女性安全的抗议再次爆发。

女儿们的牺牲实在无足轻重,微光熄灭,遁入无尽黑暗…似乎什么都没影响,该怎样,还是怎样…但其实,它又隐隐不一样了。

愤怒在推动律法改变——“2013 年,在公车强奸案的巨大社会影响下,印度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颁布‘刑法修正案条例’,扩大了对性犯罪的定义,还‘决定性’地将死刑纳入强奸案判决的范畴。

”女孩、女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冒犯,报案率在上升——“如果暴力是犯罪的话,忍受暴行也是一种罪恶”

“被强奸的话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被强奸的女性。

也有很多人,同剧中的女主一样,在竭力奔走——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制作《真相访谈》,力求揭露文化“糟粕”;社会活动家靠自己影响力发起救援活动;一名男性社会活动家就曾救下了两千多名女婴。

虽然报案也会被人说“如果你没有政治影响力,此事也非新闻头条,那就忘记正义”。

女性们依旧认为印度律法不过是喊口号,政府还没有能力让女性隔绝危险。

毕竟,文化、价值观的腐朽,社会形态的“污垢”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彻改。

但意识到“存在问题”去努力,远远好过“忽略问题”,不是吗?

正义可能会来得很迟很迟,但我也不想悲观地认为,它不会来。

只要还有人会愤怒,会呐喊,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之后,还是要期望伤口愈合的那天。

 7 ) 不太明白

不太明白怎么会有9分,虽然脱离了印度传统歌舞让人觉得有进步,但是冗长并不紧凑的剧情加上尴尬的演技,夸张的细节处理,真的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给高分,难道是我没耐住性子认真看么?

以往我对片子的理解跟豆瓣差别不大,这可能是我第一部觉得离大家审美这么远的片子吧。

而且我不是写影评,只是单纯的吐槽一下,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8 ) 大型印度警察洗白片

资源特别难找,没想通为什么,没有敏感词啊。

相比喜闻乐见的歌舞片,这里有更多的印度文化:很脏空气很差,贫富悬殊,中产以上说英文,强奸案很寻常,可是纪律部队里女性高层比例不低,女性领导者的气场非常强大,警察地位高市民非常配合警察工作,印度竟然有地铁?

警察羁押移送犯人是十指紧扣代替手铐。

结尾是被愤怒的民众吊在树上的六个人偶,可是令人绝望的是在这个国家处死这六个禽兽全球最高强奸率问题就解决了吗?

死去的受害者怎么办?

那些数量更大的没有引起注意的女性受害者怎么办?

 9 ) Her Legend Lives on!

能被拍出来就是超五星!

今年本不打算把时间浪费在任何一部剧但Netflix的七集<德里罪案>必须拿下!

也贡献了有魅力的荧幕女主形象万万没想到还是印度女性贡献的也打破了对悲惨印度女人的惯性思维关于2010年黑公车案的印象如此鲜明也感恩有导演和剧组能用这种方式再让我们记起那状惨案并也“警告⚠️”着各国当局者如果不解决好本国的社会问题更加不愿意正视它总有一家电视台会来帮你撕开遮羞布满屏歌功颂德并不一定是正能量负能量满载的如<熔炉>于韩国如<德里罪案>于印度反而是促进社会法令的完善和推动文明进步 这部剧里揭示了许多深刻的细节 比起看一个新闻坐观一个结果 细节才是最有价值的 毕竟剧创来源于德里警局的案件记录六名强奸犯固然罪恶滔天但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文化 虽然很讽刺的是他们被逮捕时或意图自杀时都以母亲为念 怕母亲为自己蒙羞难道他们在犯下恶行之时不曾想过自己母亲和姐妹也都是女性吗?

更令人厌恶的是那些有文化的“帮凶”!

那个和受害女星同行却假装懦弱袖手旁观的男性后来证实他是有女友的那他在案发那天和受害女性出去看电影应该是脚踩两条船?

但愿受害女性并不知情这点犯罪六人一开始针对的是他 但受害女性帮他 所以他们开始侵犯她 而最后显示男的受伤很轻 女的反而严重到死了根据案情描述 这个男的一上公交就对女的动手动脚 才会引起六人的反感甚至冲突当然最最最讨厌的是利用德里警察备受舆论压力的危机公关之际 想找人背锅 排除异己 甚至严重到拖累办案进度的政治力量 是不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全世界都知道的暗黑势力 Netflix出品的能在这个剧创中克制地将印度的国家问题浓缩在这个案件中 虽然可能有安排强加的西方思维在其中或者有种对印度精英人群送孩子去外国的推广宣传之嫌疑?

剧中没一味的卖印度女性之苦同样也塑造了印度依然有身份地位文化程度很高的女性 无论是案件解决最关键的女司长 警局里的普通女警 游行的女大学生 而且社会里依然尊重女性的男性占大部分 想绞死那六个畜生的游行者大部分是男性 这些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邻居国家 毕竟我们也是出现过滴滴黑车事件 不被报道不代表这个社会真的就比印度好到完全没有黑暗面 这个案件于全世界女性的意义就在于:学会识人,学会注意公共场合的行为(男女共勉),不搭陌生车辆

 10 ) 看完开个更黑的脑洞

事先声明:以下剧情纯属按照个人常识推断,论据全部来自本片。

启发于给苏努定年龄时,一个警察的担忧:“如果你把这孩子定成未成年人,其他人很可能把所有罪过都推到他身上,从而脱罪。

”而全片的基调有几处明显有问题,第一个被抓住的就是残疾人司机,之后所有人都供认是司机丧心病狂,做了最残忍的事情,而他们都只是抢劫以及侵犯。

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罪不至死。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司机畏罪在狱中自杀,苏努作为未成年人三年监禁,其他所有人死刑。

从头到尾都在强调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的片子,最后的结果没有按照实际犯罪行为,区分量刑,我始终很好奇到底哪里被省略了。

假设不是单纯的为了平复民愤,那么事实就更加残酷了——所有人都参与了谋杀,而最后流传出来的版本其实是其他人把罪责推给畏罪自杀成功的第一个人——也就是司机身上,毕竟死人不会说话。

最矛盾的点是第三话中间,在第2、3个人落网时,为了找证据,警察去他们家里搜查,结果发现门厅沙地里埋着手机/钱包,以及女被害人的肠子!!!

我不想揣测罪犯为什么要留着肠子,不管怎么说我都认为这是极度变态的行为,只有杀人犯能干出来。

所以后面如何描写这俩人良心发现想要畏罪自杀,如何懦弱,我都不信。

!!!

此外,司机单手残疾人,一手拿着铁棒,在摇晃的车上,怎么可能捅那么准,至少要有两个人帮忙才能得逞,而如果男被害人的确没有反抗,那么所有六个人至少五个人都在车厢后面实施最后的犯罪。

没有阻止杀人就是从犯。

另外还有一处矛盾,把男女受害人扔下车时,都说他们马上开回来要撞死他们,根据仅有的几个口供都说又是司机开车要轧死他们。

捅死女被害人应该是最后一步了,那么这个司机怎么可能捅死人、把人扔下车,马上又要开车撞死他们?

剧中还提到女被害人浑身上下多处咬痕,单脸上就十几处,绝壁是这些人渣一起咬的。

综上所述,除了未成年人,所有人判死刑不是平息民愤,而是的确是他们罪有应得。

全剧多次描写除了司机以外的犯罪嫌疑人如何怯懦畏罪,又铺垫司机的嚣张气焰,给人造成了一个恶魔胁迫一帮脑残的错误印象。

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帮欺软怕硬的人渣互相甩锅,司机先死,所以全都推给他而已,越想越感觉面目可憎了。

《德里罪案》短评

印度真的太恐怖了……这么大的案子最后抓嫌疑人居然是手拉手十指紧扣带回来的?!!有暴动居然是让女性警察挡在最前面?!!越看越绝望……明明可以往深处探讨,结果整整7集都集中在抓犯人……就像结尾说的,深究没有意义……把犯人绞死了又怎样?还会有下一次……绝望的社会……

5分钟前
  • 颂颂
  • 较差

最残忍的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和美剧的节奏一致,人物出场介绍也简洁明了,真实反映了印度警察和社会问题。P.S 印度依然是我旅行清单top 3中的一个,希望越来越好,就像女副处长说的那样。

7分钟前
  • 灰灰灰
  • 力荐

深挖一点会更好

9分钟前
  • 野人
  • 还行

一样的任重道远,钟丽缇50岁有三个孩子了还要给他的软饭老公拼孩子。

12分钟前
  • 䟇鑄㩭
  • 还行

深度不够 导向存疑

14分钟前
  • AuroraBorealis
  • 还行

看到第6集就没看了,印度剧有点无聊。

15分钟前
  • 莉莉丝
  • 推荐

看过此案的纪录片再来看这部剧就显得十分多余了

16分钟前
  • 天 聿
  • 较差

剧情诉说了在一件让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绝望的案件背后的故事。因为只有7集所以节奏非常紧凑,美剧的感觉。印度警察和我们的警察太像了,过长的执勤时间,完全不够的人手还需要应付各种各样胡搅蛮缠的刁民。这部剧起码呈现给了我一个可同情的印度,一个人口过多的发展中国家碰到的困难或许我们是最能够感同身受的了。当周围的人都对现实妥协或者绝望时,还是有一群硬要拖着所有人向前进的傻子们。

19分钟前
  • 老A
  • 力荐

做着十恶不赦的事却哭着要回家陪妈妈?

21分钟前
  • 青拾玖
  • 推荐

冗长冗杂,凝练点很难么?当然,事件本身是值得反思和更正的。

25分钟前
  • 风雨玲琅
  • 较差

一般好看的迷你剧我两天就能追完一部,但是这部虽然只有七集,豆瓣九分,我却溜溜看了一个礼拜…案件本身很发指,这片也有对社会环境和政府制度的刻画,制作很用心,但是整个破案过程包括对罪犯的本身的描写都感觉太表面了,至少几乎没有什么细节打动我…看着各家对这部剧评分都这么高,我觉得可能是我有毒…

27分钟前
  • 天雷滚滚二师兄
  • 还行

我竟然扛着客服式英语看完了几个小时的83版法治进行时…

30分钟前
  • 西城老高
  • 还行

一般,评分虚高

33分钟前
  • 阅片大师
  • 还行

平平淡淡的讲了案发5天之内的故事。想表达的挺多的,体制啊体制。

38分钟前
  • linkin parker
  • 较差

《熔炉》意在点燃大家的怒火,《德里罪案》却让观众保持冷静和理性

42分钟前
  • June
  • 还行

风土人情

44分钟前
  • WinTerCome.MG
  • 推荐

因为落后所以过程艰难

47分钟前
  • Bonnie
  • 还行

在德里旅游中听闻了“黑巴士”事件,看了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了解了因这个事件而给德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没有想到竟还会看到改编迷你剧,还是Netflix出手。故事相比一般警探剧而言没有快节奏、没有枪火、没有荡气回肠,但贵在真实的反应了案件和印度的问题。除了文化中对女性和对性的认知问题外,也展现了不同阶级之间的鸿沟,印度女性婚姻的艰难,未成年的教育缺失,有限资源难以普及庞大人口,警察中的陋习和无奈等等。推荐大家配合看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50分钟前
  • YouYou
  • 推荐

剧中所交织的伦理、家庭、政治内容以及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丰满的,而这些,正发生在传统根深蒂固的东方文明古国,同时也处于高速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知道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嘛,意思是这部剧带给印度人民思考的,我们一样要思考。

53分钟前
  • 灵 玲
  • 还行

很平庸,让人昏睡

57分钟前
  • Nighty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