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进晚了,这部电影是女朋友看了预告约我看的(约我先去排队买票-。
-),话说其实我也满心期待,想一如往日的从主角到大概剧情什么的装逼的介绍给她先,居然让她抢了头。
预告看得映像不是很深刻,以为是部会略显严肃的电影,进场刚看到杰克曼大叔跟牛仔反派在打赌,看他惨败的过程让我觉得是不是走错了戏院,可能是杰克曼大叔和萝卜叔长得神似,主题又都是钢铁机器人,不说要你高大全风流潇洒MIT毕业手工打造飞天盔甲,至少不能一个大意就让一头牛把自己的机器人卸了腿吧,然后又貌似欠了一屁股债,然后又卖了儿子,然后又貌似要欺骗女主角家业。
开头看了一半,我反复对自己说,看来这次杰克曼大叔为剧情和艺术献身了,长得高大全的男人越舍得如此献身越是值得肃然起敬哇,不过在这部电影里对他是不抱希望了,可是心想导演你拍机器人总拍不过变形金刚吧,虽说人家没什么剧情,可机器人设可是养眼得多。
怀着这个疑问继续看下去,便满心期待能出来个帅气威猛的机器人为电影正名。
抢戏小正太一出场,突然有了些许亮点,本来一个母亲去世,父亲不闻不问甚至要卖了他的苦逼角色,却满脸酷样的说:你的钱要分我一半!
随后透露出了对机器人拳击的很大情趣,这也只是好莱坞俗套剧情,不值一提。
我当时只想要是顺着我预告的严肃的映像,是不是最后金刚狼大叔把小正太改装成机器人变成残酷的亲情片了(我太哥特了),但听着轻松的音乐,心里也明白最后应该是暑假过完,两人父子情深舍不得分离罢了,但这和机器人搏斗又有什么关系呢?
继续看下去, 亲情的主线日益明显,而机器人的副线转折出现在11岁的小正太在废弃机器人场掉下悬崖,意外被一个埋在泥土里的陪练机器人间接救起,他居然徒手把掩埋的机器人挖了出来还背了出来,哇!
哇!
哇!
当时对导演的想象力有点无语。
接着便是成了三人行的轻松公路片,小男孩渐渐和淘汰型的陪练机器人产生了感情,甚至貌似有了心灵的互动,而老爹也被孩子的天真感染,变得稍许积极,经济也开始好转,(好男人果然还是心底里靠得住的),另外一点是他对机器人的态度,从一开始觉得只是堆垃圾,扔给孩子做玩具还偶尔想卖了零件赚点小钱,到第一场比赛赢了过后,真心激动起来,那种激动并不是势利的激动,因为到手的钱和即将到手的钱,而是因为难得的胜利与成功,那才是他渴望了,到了那里,这个主角才算正式开始上纲上线了。
但赢了一场重要的比赛后,杰克曼大叔便被反派报复,心生疲惫,对小正太满心愧疚,决定把他送回更好的生活环境(要我说,整天有机器人玩长大才能变成钢铁侠样的型男啊),小正太还是没有侨情做作,只是说了句: I just want u fight for me. 那确实是他的心声,一个父子间,男人间的心愿,fight。
最后的剧情不算俗套但也猜想得到,真心的道歉后两人一起走进赛场,与世界冠军做最后的交锋。
这段戏不愧为全剧的高潮,hold得住场,最让我佩服的是导演贯彻了他的中心,要是为了迎合大部分观众,有了钱的主角完全可以把那个傻头傻脑的陪练机器人改装成擎天柱,加个钛合金装甲,液压手肘,涡轮喷射什么让观众分泌肾上腺素,但机器人还是带着那瘦弱简陋的身躯,稻草人的微笑上场了。
当然所有人都期望比赛能赢,电影的铺垫也没有明显的告诉观众这个淘汰的草根机器人最后能战胜冠军,但我看到杰克曼大叔展现出金刚狼般自信的笑容时,结果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剧情,也是前后呼应出现最后一个回合决定胜负的时候,在中间的剧情中,女主角和小正太说起当年的金刚狼大叔其实是位因为勇敢而很有名气的拳击手,在一场与世界顶尖拳手交锋的比赛中,因为无畏无惧,甚至差点战胜了对手,之后的故事没有说出口,但大叔自己也交代了不少,战绩不佳,大家对真人拳击的兴趣越来越少最后被机器人取而代之,自己也自暴自弃起来。
所以当大叔的儿子,大叔的女人,看着他把机器人当做自己的影子般与世界冠军战斗,果断的挥舞着拳头时,他们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回想小正太和女主角之前做过的种种,我突然感悟到原来他们一直在等待和期盼着这一刻,自己也被感动了,为导演鼓掌。
回想这整部电影,配乐算上乘,故事节奏紧凑,中间亮点多不胜数,小正太到高潮之前都一直抢了主角的位置,用车钥匙威胁金刚狼大叔花容失色,和动物园的地痞讨价还价干净利落,在万人面前抢麦直面挑战看低自己机器人朋友的世界冠军,不侨情不做作,该孩子气的时候天真可爱,挖了机器人回来时候对大叔捶打的样子,笑翻全场。
大叔的表演个人觉得也够得上奥斯卡的级别了,演出了失落的中年男人浮躁的种种,在与女主角的感情中,演出了孩子童真般的依赖,与儿子分手时,被逼无奈,愧疚自责的眼神,也博得了不少眼泪。
6星推荐,难得的一部适合全年龄,男女同爱,表达人心的机器人热血动作电影。
因工作关系,片子上映第二天才看到。
之前看了很多影评,其中不乏专业人士,大多数都还算包容,只是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剧情俗套等等。
我想说:嘿,朋友,你以为这是个《穆赫兰道》《记忆碎片》一样的片子么?
这是个商业片!
即便是公认大片《阿凡达》也不过是一部改头换面的印第安人血泪史罢了,不一样是所有剧情发展都可以预料么?
咋没人说俗套了?
遥远的天际、笔直的公路、夕阳、乡村音乐《All my days》,让人马上就进入一个很舒服平静的境界。
一直以为,看电影就是让人抽离现实的种种,跟着导演进入一个梦,如同本片出品方名字一样,好莱坞本就是个造梦的地方。
所以,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调调。
休杰克曼是个纯爷们,不论是《剑鱼》还是《金刚狼》都是一副硬汉骨架,在这里他很清晰的诠释了一个潦倒落魄有上顿没下顿的中年男人,相当到位。
偶尔闪现在他眼里的光和不服输的倔强,让我们可以想象到他曾经的辉煌与傲骨,只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他只能在退役后像个马戏团的木偶师,玩着破烂的机器人赚点小钱。
意外的儿子从天而降,帅气带着一股子聪颖,太多人在这个小鬼一出场就满眼小星星,说他抢了休杰克曼的风头,事实上,这部片子里,大叔、正太和亚当都是主角。
另外,许多中国观众认为,导演把这11岁的小孩塑造的太过于早熟,醒醒吧,他有《小鬼当家》里那几个小超人早熟么?
美国的教育体制下产生这样的孩子太正常不过,不信你回头看看身边的小男孩,也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趋势!
两人的对手戏很有趣,小正太在休杰克曼面前挥洒自如,亮点频频。
影片也如预料的那样起伏错落,虽在意料之内,但不乏新奇之处。
那机器舞不知亮瞎了多少双眼睛,随着重金属音乐和一对奇特的组合,这个小男孩和那个萌萌的机器人已经抓住了观众的心。
当最后时刻,休杰克曼双眼流露出孩子般的光芒挥动着双拳,小Max和贝莉斟满泪水的双眼,我承认我被打动了,因为那个镜头让我想起了《老男孩》转而想起了自己......影片亮点:1、休杰克曼依旧出色2、Max实在是令人喜欢,边上的媳妇一直说:让咱儿子学街舞吧!
3、亚当虽然丑,但萌得可以又给人以善解人意的感觉,我一直以为他能学会说话来着,接着出现在威尔史密斯的《I Robot》里充当领袖...4、一场场犹如电子游戏一样酣畅的格斗,拳拳到铁,爽5、配乐绝对是五星级的6、奥嘉方达在这里实在是太漂亮了,是我喜欢的款亮点真的很多,包括一些不太容易注意的地方,比方说:“你跑了1200公里,就为了吻我?
”“Fight for me!
”以及大叔结结巴巴的在那里说“I want you...no,no...I need you...”也许前面的预热稍显漫长,但是想想三个多小时的《金刚》的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预热,我释然了。
片子最后,Max还是得回姨妈身边生活,他们的亚当也没有赢得比赛。
但是,一个温暖的种子已经种下,想必甜美的未来不会太远了吧。
在这个没什么大片的季节,在这个渐渐寒冷的初冬,这部片子就是一股清澈的暖流,值得一看去吧,不会失望的。
PS: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还望支持,哈哈
煽情如果不到位,有两种极端走,一种是太过火了,把世界上任何感情都千篇一律的化作悲情处理。
还有一种极端,那更糟糕了,就是看起来悲催,其实是导演和演员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其他人看了就觉得像被只力道大的蚊子咬了几口,感觉是有,不疼不痒是真的。
铁甲钢拳是那种煽情恰到好处的例子。
讲的无非是父子情,小人物的奋斗史,机器人的拼搏史,故事是那种从一开始,就能猜到结局的。
而坐在偌大的电影院里,黑暗里谁也看不到谁,电影里随便抛出几个哭点,看着似乎自然,其实导演安排好了,你这时候真的难以压抑泪腺。
机器人亚当振臂挥舞,一次次倒下,爬起,他本身是低级的机器人品种,战胜的是高科技的产品,每一次的胜利都是一次辉煌,直到最后战胜了名叫宙斯的机器人,亚当替小人物们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想起了旧式的港片,粗糙的制作,但演员的表演很认真,小人物从无到有,最后自成一派,成为万众敬仰的人。
他们都哭,知道自己的不易,观看这类电影,内心的英雄梦想又被提起,幻想自己也是匍匐在最底下的,在尘埃里打滚的,一旦风起云涌,就迫切的抬起手臂,无所谓战胜谁,无所谓牺牲,这种莫名的信仰,是藏在心里很深很深的,亚当的钢拳一次次击出,也应了我的英雄梦想。
人生也该有一次,总该有一次振臂挥拳,这才是豁然开朗的人生。
又像极了爱情,从尘埃里开出花,这次是从尘埃里出次头,打场无休止的架,至少也该使点劲。
父子情的绵绵常常,父子俩生活上的互相帮助,才是电影的主线。
儿子过分的早熟,过分的坚强,但是不做作,他是爱父亲的,为了他愿意风吹雨打,愿意随父亲出生入死,愿意放弃富裕的生活,他是善良的,父亲10年前丢弃了他,他没有怪罪父亲,冥冥中也注定了他们再次相遇,而时间是迫切的,迫切到能够破坏一次,他对无用的父亲只说一句,我只要你留下我,我只要这,你都不给。
短短一句话,其中多少百转千回,多少无奈。
父亲只哭,心里是爱这个相处时候还不长的儿子的,这个落魄的拳击手终于被儿子强势的奋斗所感染,所感动,再不愿得过且过,他们通过亚当,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次次的英雄梦。
然而时间是仓促的,电影开篇里,法院就把儿子判给了他的姨妈,父子难逃分离的命运。
好心的导演并没有把这一处作文章,如果父子真的一起生活,终于还是会回归到生活本身的,会面对无穷无尽的琐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风起云涌。
儿子实在可爱,实在是努力,越是单纯,越是洒脱得无拘无束,这该是他一生中最纯粹的时光了。
就在振臂挥舞的时候。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和你的频率不同。
你和他说钱,他就和你说理想;你和他说理想,他和你说钞票;你和他说美貌,他和你说气质;你和他说气质,他就能和你说好看。。。
都不知道说撒。
这就没意思了,因为你不能了解是和对方对社会的认识不一样,还是根本他心里就不真诚。
光遇到一起就很累。
当看到这个片子接下来会出现男主角一个11岁的孩子的时候,一瞬间,内心中闪过一丝惆怅。
不知道即将出现的小孩是一个什么样状态?
天真、幼稚、纯真?
将前10分钟的暴力节奏带入家庭温情。
本来我还以为男主角要把自己的孩子改装成机器人呢。。。。
而且因为未成年,所以他有耍弱的理由,你只能羡慕的看。
你无法想象一个类似身边的11岁被溺爱少年和搞机器人拳赛的中年男子的对话和生活。
而还好,小朋友一出场就开始和粑粑分钱了。
很好很好。
这样,他就可以很好的和自己的团队在机器人拳赛事业上一起前进。
只要心跳的频率相同,其实无关年纪、职业什么的。
当人们特别强调技术的时候,情感的位置就会变得很微妙。
在采访中,也时常遭遇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利用报道的方法,把一个事情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这并不代表新闻背后的感情也是饱满的。
面对采访对象,单纯问他问题,因为是朋友所以向你独家透露,这是牵强或是缘分?
比如冬日娜和刘翔?。。。
这部片子也是一样。
一方面,父亲在卖儿子;另一方面,儿子和机器人谈着感情。
我们看到的元素,是机械动物园里造型朋克的后现代男子、11岁的小男孩、失意的中年男子、二代破烂机器人,这些带着伤痕的人物似乎更有逃避感情的理由。
但有感情,又是不是机器人打赢比赛的充要条件呢?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机器人比赛的胜负却实在的影响着几位主角之间的感情流动。
如果粑粑一直在赢,那么就不会在乎用抚养权换来的几万块钱;如果最后小机器人不是那么拉风,可以和宙斯决战,他会不会那么留恋和粑粑之间的情感?。。。
所以说,这就是技术的重要性吗?
看似电影里是矮丑穷赢了高帅富,但潜意识中胜利的还是积极的人生观。
而怎样从很灭很灭的倒霉状态恢复到一个乐观开朗的感觉,这一部分是看着很爽的段落。
其实方法看上去似乎并不陌生,就是和过去say byebye全身心的相信自己,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新的生活。
凡事向最稳操胜券的偏执方面看去,同时注意造型上的美好和闪亮。
让人感动的是,父亲与儿子可以相互支持,并都喜欢所进行的事业。
而,与和自己频率一致的人一起变强,这样能相遇就已经很难得了。
其实就影片的结构来看,当场让我想到一部很类似的动画片《葫芦娃》,不停的武器和能力的升级,然后打!!
乃至打到最后,宙斯的女老板也是一位蛇蝎美人。
啊蛇蝎美女总是那么的迷人。
但是,即使是葫芦娃,吐水喷火会隐身,也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救爷爷啊救到了爷爷,他们就会一起变成七色的山,将妖怪镇压。
或许这才是技术达到顶峰的最终意义吧。
而说到孩子。
以孩子为主角的影片并且闪亮的让我想到了《水果硬糖》和《火柴人》,两部影片中分别有14岁和15岁的女孩子。
两部影片中的中年男子最初面对未成年女孩,都以为他们的是属于幼稚弱质的孩子,自己站在强势一方。
但是到了结尾,却都会发现,其实大家是站在相同能力高度的。
这样的角逐才会变得有意思。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
应该追求健康和真诚。
而不是一把年纪了还在装嫩。
假扮的傻一点,别人就会真的相信你傻,就会让着你么?
怎么可能。
作为人,我们的存在应该给你在乎和爱的人以力量,不论是一同成长,还是给他们以教育。
或许这才是技术和感情的统一。
感觉上电影的设定在挑战人类智商的极限,简单的用一句商业片不能太纠结于剧情我无法接受,为什么教练机器人比世界联赛机器人更耐打?
那些勇猛打进决赛的被宙斯一拳把头都打扁了好吗!!
有的机器人被宙斯一拳上半身都打掉了好吗?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用语音甚至手柄来控制机器人,只有小正太能想到这样的操作会有延时?
动作模仿反应更快,这不算犯规?
为什么一个已经红到发紫没有保镖没有产权证明,连钥匙都没有的机器人没有人打它的主意?
三个流氓就可以轻松抢走了好吗,就好比把范冰冰扒光了扔到步行街,没人动歪念你信吗?
正太的母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当父亲的和别的女人在别的地方一起长大的顺便玩弄了你母亲,还顺便把你卖了你不恨吗?
智商和执着比不过一个孩子的男人两个女人爱他什么?
太多为什么和太多搞笑的观众,你们才是观赏这部电影最大的乐趣话外一提,如果不是音乐这电影根本一无是处
2020年,未来一个并不遥远的年份,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那个时代,人类拳击不再被允许,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机器人走上了擂台,继续这项火爆的运动,愉悦大众。
前拳击手查理·肯顿(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饰)似乎并不那么落寞,他很快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带着经过训练的机器人一次次走上拳台。
但是倒霉事接二连三,他先是意外落败,债台高筑,继而接到前女友突然过世的消息,并见到了从未谋过面的儿子——11岁男孩麦克斯(达科塔·高尤 Dakota Goyo 饰)。
一次意外,让麦克斯遇到了一台业已被淘汰的陪练机器人Atom。
在麦克斯的坚持下,查理同意让Atom参加比赛,却意外发现这台“废物”不仅抗打,而且拥有搏斗的潜质与天赋。
肯顿父子和他们的机器人由此踏上新的征途 。
虽然这是一部混合体的电影,但是整部电影却拍的十分的考究,用光和镜头的把握都很细腻精致,柔和,平稳,和电影的整个氛围和剧情一样,既不冒进也不拖沓,小男孩缺失父爱的失落和找寻父爱的温情,以及机器人搏击中拳拳到铁,铁屑飞溅的让人血脉喷张的搏击场面,都平稳的娓娓展开。
看这个电影还要推测剧情个么你就OUT了,完全就是热血草根俗套元素大集合啊。
但是!
如标题!
你觉得休杰克曼有多帅,铁甲钢拳就有多好看。
再加上还有蓝眼睛小老卵正太,名字叫阿童木的小机器人,怪口音俄罗斯辣妹……休杰克曼君的大长腿翘屁股宽肩膀……他演蓝领阶层劳工男性才能把那种性感发挥到淋漓尽致尤其是演一个带着可爱儿子的单身爸爸!
这是一个好身材性感劳工男打败高智商傲娇死宅男的故事……拿着手柄操作机器人的日本酷哥被穿着秋衣秋裤都那么性感的卡车壮汉甩了十几条横马路。
看完后就马上想去锻炼身体!
这是体育系的完胜啊!
——这个标题来自杰克·伦敦的同名小说《一块牛排》,并谨以此文向这位小说大湿致敬。
电影情节没啥好说的,一如既往的套路,就像有人评论说,一出场就知道父子最后会和好,Adam必将会战胜Zeus,男猪脚最后会赢得美人归——但知道归知道,群众还是会一头栽进好莱坞那浓色重彩的色觉盛宴中去,兴高采烈做一场白日梦。
电影前篇情景乏言可承,后面就出彩得多,尤其在那紧张精彩的机器人搏斗中穿插的女人孩子那专注眼神的几个特写,一张一弛显得尤为动人。
我突然就想起以前看过的杰克伦敦的小说,这个人也是穷苦出身(据说有本自传体的著作《马丁伊登》从中可以觑见杰克的成长轨迹,扯远了),年轻的时候似乎也做过拳击手,于是小说里的情节就显得细腻真实,比如电影最后Adam被高一个头的Zeus痛揍小孩儿大叫“do something!
” 父亲则稳稳地用手护住头,微笑说“Not yet”这简直就是小说的翻版:第三回合开始时一如既往,一面倒,桑德尔主动进攻,拼命痛击。
半分钟以后,桑德尔过于自信,露出了一个空挡,金的眼睛和右臂在这一刹那之间像闪电一样闲了一下。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打击——一个钩拳,把胳膊扭成拱形,使这一拳打得扎扎实实,同时把转动了半圈身子的所有分量都加在了这一击上。
这就像一头似乎睡着的狮子,突然闪电般地伸出了它的爪子。
桑德尔的下巴一边挨了这么一下,像阉牛似地倒了下去。
观众们张大嘴,大为吃惊地发出喝彩。
这家伙毕竟没有肌肉发硬,他可以像一把作锤一样飞出一拳。
……如果把他的智慧和桑德尔的青春加在一起的话,就可构成一个世界重量级冠军了。
可是问题在这里,桑德尔决不会成为世界冠军。
他缺少智慧,他得到智慧的惟一方法是以青春来换取;而当他有了智慧时,青春也就消耗尽了。
青年人总有办法。
——《一块牛排》关于拳击,我还想起曾经在厦门一个逼仄的小录像厅看过的一部台湾青春偶像电影,也是说的拳击,那摇晃的镜头和着隔壁厕所传来的刺鼻的氨气味道,一直回荡在记忆里。
电影不错,热血也有冷却的那一天,上升的青年人总会击败走下坡路的老人。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一个父亲,一个孩子,加上一个铁人。
孩子的眼神永远是最真实的,孩子的纯真永远是每一个经历成长磨砺后的人最想要有的。
就是因为一个已经废弃的铁人的一只手臂意外救了max,小max在没有父亲的帮助下还是把已然成为垃圾的铁人挖起来带回去。
max不在乎是一代还是二代,不在乎有没有实际价值,仅仅是因为想带回家。
这是孩子多么原始的想法。
故事就是这样开始。
adam会模仿,max喜欢他,因为adam可以陪伴自己。
我相信adam是有感情的,会痛,会笑,我相信单纯的机器是不会模仿人的,所以adam和max之间是有交流有互动的。
不得不说,我太喜欢max了,尤其是这个小屁孩的舞蹈,还有他的眼神。
charles确实不是亮点(虽然在澳大利亚中,我是那么的着迷他,但在这里面真的让人生气,抛弃自己的孩子,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输了这么多次,差点输了自己的孩子和那个跟自己共患难的女人。
我认为最出彩的还是max小正太,演技跟眼神都很到位),max的出其不意是那么的让大家抵挡不住——从一开始教训父亲不要贪大,热身一下就可以,到在机械动物园里和土皇后的压住,显示出这个孩子是那样的独立和聪明,最后宙斯的主人想买adam时表现出的果断和执着(因为adam是他的,是属于他的,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他从一开始教会adam去比赛的那一刻就表现出:max其实只是想跟父亲charle一起完成属于两个人的回忆),比赛赢的时候抢过主持人的麦克,带动大家一起high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小孩子的真性情展露。
最后一站,是为彼此,charle为了adam,为了证实自己,为了走出自己灰暗的时刻;max为了让父亲争取自己;adam为了max,为了charles,那个时候adam就是两个人合二为一,一直战到最后一刻,结局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max哭了,看见父亲为了他去战的用力,看见了父亲在实现对他的诺言——figh for him,这就足够了。
算表现父爱的一个片子,很不错,让我大笑,也让我掉泪,也让我专门写几笔记录,确实没白看,值了。
首先,给这部电影三星以下的人们,你们装逼装得很辛苦 ,真的。
第一次看到REAL STEEL的trailer,觉得机器人的动作很帅,但真正吸引我的是Atom跟着Charlie学拳击的那一段。
很快就闪过去了,却在当时就给了我一种感觉,这个大片可能不一样。
之后念念不忘很久,考完试,片子已经上映一个多月了,想着再不看就没机会了,今晚终于进了电影院,也终于没让我失望。
我知道你们又要挑一大堆毛病了,情节老套啦,吵吵闹闹最后平民又成英雄啦,大打亲情牌啦,人物没几个啦,blahblah,行,你们厉害,看得时候激情澎湃现在还能如此蛋定。
情节老套?
我觉得机器人取代人类拳击,这个设定在如今这个变形金刚满天飞的世界着实新颖,刚好是操控机械与拟人机械之间的过渡带,在宇宙飞船和AI之间的平衡点。
Atom现在还需要人类操控,语音控制,但又有了点拟人的感觉,会模仿,电影当中有几个片段让人好奇它是不是真的在自己思考,是不是能与Max共鸣。
这个设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AL STEEL起了个好头。
但说Atom最后打败Zeus的话,这又是个老套路了。
不过看出导演很辛苦地让它不那么落入俗套。
首先,Atom是有资本赢的。
Charlie本身就有boxing的实力,懂得运用战术,而且看得出Atom和他的默契度很高,比起纯人工操纵的机器人,Atom本来就更灵活。
我觉得最大的缺陷在于Atom的机身应该没那么坚固,打那么多下还不坏。
不过它本来就是陪练机器人,有那么坚固的机身也不怪。
其次,双方一直交战到第五回合,期间Atom打得很辛苦,几次趴下,最后都站起来,不管是它本身机身强悍,还是因为它听到了Max和Charlie的鼓励,我觉得它被一打就打趴下了才奇怪。
而且Atom最后没有被判定赢,Zeus仍然是冠军。
导演给了个很华丽的讽刺,大眼美女强作镇定宣称Zeus依然是champion,让人衷心感叹,有钱人啊!
当然,你们一定要说”这么破烂的机器人怎么可能打赢“什么的,我也没办法。
你们还看电影干吗呢?
等Atom真被打趴下了你们又要抱怨了。
要说亲情牌,REAL STEEL很成功。
我想了想,这部电影之所以没让我觉得又是一部垃圾大片的一大原因,就是导演对细节的把握。
影片当中Max和Charlie之间的互动真的让人觉得,对,这对父子就是这样的。
比如Max挖了一夜把Atom拖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狂打Charlie泄气。
什么话都没说,但小孩子脾性一览无余。
又比如说第一次Max说我不吃汉堡,第二次Charlie就给了他一个玉米饼——这样一个看似粗心,其实一直放在心上的父亲。
这样很接近真实生活的细节还有很多,加上本身场景以及机器人的设置,这样很真实的科幻的感觉很奇妙。
这里要大赞一下几个主要演员,每一个都是亮点。
达科塔小朋友很有气场,纯真自然不做作,年纪小小很厉害嘛,与休·杰克曼平分秋色。
我很喜欢Bailey这个角色,Evangeline演得很好。
面无表情却能深切感受到她的愤怒与恨铁不成钢,跑了1200米just for a kiss那段,流泪的时候硬生生让我的心也揪了一下。
然后,我太太太喜欢里面的机器人了!
Charlie打开Noisy Boy的包装箱的那一刹那,看到”超恶男子“四个字我就喷了,两个机械手臂上不断闪过的各种囧囧的词语让我们几个不断憋笑+吐槽,导演啊编剧啊,乃们是直接google日文再copy的吧!
另外什么日本盗版电子游戏什么的,这个是有什么背景故事吗?
结果Noisy Boy直接被爆头,当时就想,这样像塑料的表面固然是不耐打orz……然后Atom is so cute! 学拳击的样子很认真,明明只是模仿却也让人觉得它在用心,真是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当人看了。
很喜欢它和Max夜晚在街上跑那段,漫天飞舞的垃圾桶和到处喷水的消防栓哈哈哈!
那一段让人觉得它似乎真的听懂了Max的话,我也这么相信着。
另外在世界联赛热身赛那一段,Atom独处的时候,在镜子(是镜子吧?
)中看到自己的样子,我那一刻觉得,也许它已经生出了一点自己的意识了。
跳舞什么的导演真的是故意拿来卖萌赚眼球赚票房的,正太+真正的robot dance,票房保证啊orz,这招够狠。
另外其实Zeus真的很帅气的,第一次出场那一段,走过去的那个气场,真的不是盖的,可惜了当炮灰。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的标题。
关于讽刺。
其实我想这个在深夜找机器人零件那一段已经很明显了,人们要看更血腥更暴力的东西,金钱砸出来的明星效益。
在电影中,机器人是明星,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事物能找出一大堆。
不管你做什么,people just want to watch a show. 看着电影里那一堆堆狂热的人,眼里充满了暴力,不知道会不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不过,好吧,这个算低级讽刺,你们是不屑一顾的。
我只想说,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完全没有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直到影片最后我拿出手机一看,天,两个小时竟然就这样快结束了!
我觉得不知那些说REAL STEEL拖泥带水没有一气呵成的快感的人们是怎么想的。
p.s.开场那首歌,配合景色,瞬间秒到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最后主角在台下空手比划那一段很傻帽吗
今天看的 哎呦 真受不了这种英雄主义的片子 我一看就激动 OST赞!
虽热血,但故事无可避免的俗套,拳击手只不过把人换成机器人罢了,大卖亲情牌的父子戏也没有预期中出彩。让我觉得欣慰的是竟然听到了阿姆的歌。
也就打斗戏能看了,其他完全快进的节奏
A typical American film
机器屌丝的逆袭,技术宅也能翻身做主人,特技做得不错,摆着信心做票房留出空余出续集,导演心机真重(摊手)。
看第二遍的时候飚泪了
爛人!
纯属陪看。。。但睡了。。。我喜欢noisy boy
绝对值得看,那个小正太真是让我心都酥了!!热血有之,亲情有之,帅哥有之,正太有之。剧情连贯,小高潮不断,而且前后呼应的很好,推荐去看啊!啊啊啊!!!!
多少年了,还是这些老梗
反派设计能不能不要冷战思维了,又搞俄国人和日本人的老类型。机器人打斗花样好少....应该让金刚狼赤膊上去打才差不多
劇情全部意料之內,但仍舊能拍得牽引人心,這就是能力。節奏音樂劇本和visual設計都在水准之上,很簡單很熱血,這才是商業片麻
随便你们怎么说俗套吧,我还蛮爱看的~~~
很成功的商业片,因为弄得我啼笑皆非。小正太和老帅哥还有个性性感女都很合我胃口。隔壁坐了对小情侣看得那个HIGH啊手舞足蹈拍手叫好惊叫连连入戏颇深真是纯真的孩子啊。另外,宙斯比亚当屌这件事让我很无奈。
对机器人大乱斗这种题材完全不感冒。
较为一般的亲情励志电影,中规中矩的父权神话,机器人版洛奇加上了奇特的冷战思维设定
俗不可耐,完全不能理解给三星的人,还有影院午夜场一票不停鼓掌叫好的美国成年人
屌丝的逆袭
虽然结尾分毫不差的全部猜中,但是这仍是一部看得非常过瘾的拳击亲情片,动作戏和温情戏的分配比例十分恰当,不会让人感到拳击过多的不适与过分煽情的做作,在四星的基础上不得不给拥有布丁一样屁屁的Hugh Jackman和十分抢眼的小男主加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