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制作水手还是摆在这儿的,好评毋庸置疑。
第一第二集是对上一季结尾的承接,石峰小伙伴金娄利在宿舍开枪扫射后叛逃出军营,这段戏的视听非常喜欢。
因为这一事件也带出了本季最大boss,而这个具子云可以说是这个现行的糟烂体质的具象化。
第二集在金娄利家门前想方设法救下他这段戏节奏很好,像根不停拉紧的橡皮筋。
第三集是这一季中个人认为最好的一集,不仅仅是故事或者视听层面,里面的抖机灵的搞笑桥段和整体沉重基调都有了种格局打开的感觉,不仅仅只是追兵逃兵,而描写了对宿命的不忿反抗乃至失败,充满悲剧性,又特别有力量感,就像里面一直提到的契科夫的《海鸥》,lgbt和霸凌都成了点缀。
第四集在视听层面感觉是最好的一集,林中小屋既视感,故事又充满罗生门式的吊诡。
第五第六集是个整体的下行,或许当故事进行到个体对抗集体弱势对抗强权的时候,就很难做出像之前单集那么尖锐的展示和人文关怀,但抓捕逃兵最后成为逃兵,跟第一集之间故事的勾连和收束,都给了安俊浩这个人物非常实的落脚点,让观众看清理解了他变化的过程,让人物更加真实和完满。
虽然不无遗憾,但整体看下来还是较为触动和满意的。
想吐槽的是韩式打戏什么时候能抛弃浮夸,动作设计虽然很好看,但打得就是没什么真实感,做再多的化妆也没有拳拳到肉的感觉。
第一集15分钟,终于知道dp的全拼了hh第一集27分钟,连上上一季结尾的彩蛋了第一集35分钟,前辈又见面啦,他真的好可爱第二集2分钟,只有善良的人会自责难过啊第二集11分钟,男主&前辈锁死第二集17分钟,胖胖直播第二集39分钟,前辈好好😭第二集47分钟,上一季的阿宅还活着第三集13分钟,又在吃麦当劳第三集19分钟,前辈可爱,这段真的搞笑死了第三集27分钟,这个逃兵唱歌好好听第三集31分钟,男主和前辈这个打扮好配哈哈哈第三集35分钟,这集好好笑,又是打戏第三集36分钟,上一季的那个女骗子姐姐又出现了第三集41分钟,唱歌好听的跨性别者逃兵妮娜和女骗子姐姐的这段对话好好第四集开头,😭没有前辈男主可怎么办啊第四集42分钟,罗生门啊第四集结尾,男主终于也逃了第五集13分钟,男主和前辈是真爱第五集18分钟,好甜哈哈哈哈哈第五集34分钟,男主的回眸好帅哈哈哈第五集36分钟,这段高铁打戏确实像打丧尸第五集38分钟,呜呜,前辈和男主是真的!
第六集6分钟,wuli浩烈前辈真的好可爱第六集9分钟,浩烈前辈换正装真好看,这里的感觉和魏大勋有点像(不是长相,就是感觉)第六集10分钟,真的真的是真的,浩烈前辈和安俊浩的感情是真的!
他好爱他!
第六集12分钟,阿宅当初挣脱手铐的经验再现男主身上了hh第六集44分钟,朴范求事务长上司当了内部举报者😭又是内部举报者😭第六集50分钟,像是老父亲和两个儿子😭第六集55分钟,男主和前辈的背影好有氛围感😭第六集58分钟,好难过啊,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DP第一季以近似单元剧的讲述为呈现形式,从出逃自杀的申雨皙,到最后石峰劫持黄的情况下开枪自杀,深度刻画了很多人物,来诉说军队霸凌的情况以及韩国军队中这种高压风气。
第二季反而没有第一季那么催人泪下和声势浩大,更多的是对于第一季的许多回扣,也在社会与国家层面进行了升华。
其中回扣当然是第一季最后一集安俊浩作为军队里出列且背道而行的那个人,去开始做出改变,正如最后一集浩烈与俊浩两人间的对话。
这预示着他们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故事的开始,以前没有变,没关系,但是从现在开始,由我来改变。
升华一:我仍记得朴范求在剧里说过的一句话,“我真的安心让我的后辈子孙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吗。
” (大意是这样) 我想这算是「为何要改变」的初衷之一,作为亲历者曾经历过的事情,容忍过一代又一代,但一旦想到自己的子孙后辈仍然要在这样的军队里生活服役,要么成为霸凌者要么成为被霸凌者,想来最后的结果不是覆灭就是被他人覆灭,这样两极的结局等到许多年后,我们可以对自己说一声问心无愧吗?
还是当初我们可以改变的,但是没有改变。
朴范求在第一季里说自己也是这么容忍上来的,或许很多个时刻,可能想起逃出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将来是我的孩子怎么办?
” 由此引入朴范求这个人物,对于他的形象塑造实在是有血有肉很难不招人喜欢。
总是有点自己的小脾气,但总是坚强拥护着自己的看法与三观,他似乎不够心软也不够冷血,可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承上启下。
升华二:在对于扫射案最后的法庭现场,林智燮的发言道破了在军队问题上处理的最大问题。
在这些责任问题之中,事实是每个人都是军队高压作风的受害者,无论是霸凌者与被霸凌者。
最后造成的问题却要由个人承担,或许制度不能承担问题,但国家可以。
国家塑造和默许了这样的制度存在,因此产生的问题却全都扔回到制度之内,让制度之内的人互相残杀、憎恶。
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简直是巧妙的化解了统治阶级的烦恼,让他们内斗,从而自我消耗,转移目标。
最后的判决,代表着责任的承担终于落在正确之处,而非落在制度之内了。
最后的感悟: 第二季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第二季最后的几个镜头。
安俊浩在大巴车上看到了黄章秀,他在和朋友谈笑风生,活得得体潇洒。
安俊浩独白
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做了某些事,却可以随着时间的划过不再记得了,但有的人或许一辈子都要铭记,也有可能就像石峰那样,躺在病床上很久很久,再也不能醒来。
那我们是不是不要去记得不好的回忆呢?
因为或许到了最后只有你记得,只有你憎恶,只有你因此痛苦着。
他们都忘了。
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往事随风呢?
「我们长泣,悲欢于落满尘垢的一生,寂寥,短暂。
」 疼痛我们或许无法忘掉,耻辱或许我们无法忘掉,但或许赐予你这些的人或事物都不再记得了,憎恶无法再追根溯源。
如果我们能想着“他们都已不再记得了”的心情,是不是能释怀一些呢,毕竟更多的人也无法真正的去报复、寻仇。
最后也只是自己反复跌落于痛苦的感觉之中,无法站立,无法呼吸,无法生活。
这或许是曾受过伤害的人给自己最后的一点点安慰了。
S2E2 被老头子秒杀是我没想到的。
E3 元志安好美。
#虽然妮娜这个角色的妆造我觉得太同性恋刻板印象了,但是唱的确实太好听了。
E5 不是哥们你就硬造啊。
#最爽的时刻莫过于从恨之入骨的敌人那里听到对自己实力的承认。
“整个师团缉捕率第一的DP成员,而且擅长格斗。
” E6 我愿把这种片归类为【只🦌不🐍】;疯狂地调动情绪,然后最后到结局的时候萎了。
我甚至都要怀疑朴范求是不是给了删减版的U盘。
第一季曹石峰既没有复仇、也没有自🦈升级事态;第二季拼死拼活搞到了一堆报告,结果只换来一句“承认部分事件”?
这材料放现实世界怎么看都是世界级丑闻了。
最后几个片段更是离TM大谱。
好好生活的黄章秀和后半辈子背着伤疤的曹石峰 ,是想让观众得出什么对比?
“啊我虽然没有复仇成功也没有改变军队,但我还好好活着呢”,是这样吗?
韩浩烈的态度也很前后矛盾啊,我都以为要反转说他其实是霸凌秩序的维护者了。
作为D.P.了解到那么多逃兵的逃营原因,但是到了有机会撼动这个错误的系统的时候、却为了前后辈的私情而选择了阻止?
*(我认为“我只想让他活下来,所做之事失败也没关系。
”这种桥段可以出现在家人可以出现在恋人但决不能出现在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同志之间。
如果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目的,那当然这个目的是第一优先,这种时候谈战友情有点太离谱了。
设想一下为了救被俘的战友,***当了汉奸。
)这不是反而在维护他们想要推翻的错误体制吗?
申慧妍骂他们是旁观者真就是旁观者啊。
抛开那些社会议题,我也很难理解最后送U盘由朴范求接手的剧情设定。
朴范求一直以来的人设都是正直但隐忍,师团长要追杀曹石峰的时候,在山洞口挨了一顿叼,然后没发作;在火车上挨了腿哥一巴掌,然后没发作。
这么多情绪上头的节点,他都没有选择奋起反抗,但是被申慧妍家访了一次,然后突然就夜观星象决定把自己送进监狱?
前几集都是安俊浩超英式大逃杀,申慧妍咄咄逼人,结果最后由朴范求送上U盘,就有种,啪啪啪到最后几秒突然换了一个人秒射一样。
前面那么多情绪累积用来干嘛的?
而且朴范求进局子也很离谱啊。
“宪兵队内部举报”,一听就不是首次发生的事情了,没有相关的证人保护条例吗?
而且证据明明是有效的,那不应该于国家、于法制有功吗?
这个行为不是在肃清军纪吗?
为什么反而危害国家安全?
很难理解。
孙锡久也很离谱啊。
之前都是不学无术的兵油子老混子,情绪上头直接往死里揍,教唆小弟霸凌。
突然一下就今日方知我是我了?
突然就深刻反省、深刻洞察兵役制度漏洞了?
如果真的是想批判这些霸凌现象、这些系统暴力,是由不合理的兵役制度造成的、是相关部门失责,那朴范求、安俊浩、韩浩烈三个角色的关系就很突兀。
一边批判兵役制度造成霸凌,一边推崇军中上下级前后辈的关怀互助,有种一口饭一口💩的割裂感。
有种,国骂试图脱口,到嘴边又收住了,冒出来一句令慈⭐生活可满意否,的感觉。
有时候,觉得第二季过于理想主义了,相较第一季,真实感略有欠缺。
军营里实际有两对理想主义者,第一对是安俊浩和韩浩烈;第二对是朴范求和林智燮。
安俊浩从安分守己警犬一般的dp,变身成逃营者要把真相传递下去。
这颗种子早在第一季开端就已埋下,抓捕是不对的,如果不是抓捕的存在,可能第一集的小哥不会烧炭,可能妮娜最后不会在桥上含恨而去。
冒着坐牢的风险,他也要将真相传递出去,以慰藉不明不白死去的人。
第二季的韩浩烈不再是安俊浩的引领者,而是帮手。
在抓捕现场以直播相威胁,要亲手把他抓回来拿走usb保他周全……真的就像最后一样,韩浩烈退伍了小安你可怎么办呀。
小安还有妈妈,还有嘴硬心软的妹妹。
而浩烈是真的没有(?
)亲人,却还是不吝于保护他人。
就是军营里最显眼包一般的存在也退伍了。
第一季朴范求已经是理想主义抬头,第二季从他不愿在事件报告上签字开始,这个头就一直无法低下去了。
半推半就的,他成为usb传送带的最后一环,也是罪责下来首当其冲的人。
他的动机尚可以解释,还是普通士兵时,他便一直被打。
但是现在有职位了,他仍然在被打。
本来在这个阶级森严的地方,区别只是在被谁打和被多少人打罢了。
当然了,在这个偌大的人类社会也是。
认清这一点之后,他就总想保护更多人不被打,包括把林大尉保全在军队中,也是为了继续护着其他士兵。
谁看了不说一句父母爱情是真的(bushi)那林智燮的动机就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了,可能是因为孙锡久爆火之后不得已给这个角色加了戏份。
一个死抱着官位不放的人,为什么会突然在法庭上作出不利于被告的证词,只因为和朴范求是搭档吗?
还是和前妻余情未了?
都不得而知,作出了证言之后为什么又安然无恙同样很奇怪。
六集的内容似乎不够刻画这么多,略显突兀。
徐恩,我在第一季犯的花痴还写道,像林大尉这么有性张力的人在没有小孩子的韩国生三个孩子也很正常呢,第二季这对前夫妻着实就让人萎了。
第一集还是一个心狠手辣只会把在逃士兵往死里逼的人,第二集因为在下令开枪时犹豫了一下被免职之后,毅然决然就开始代理国家赔偿官司了。
这是到底是为什么啊!
总不能是因为对前夫的爱吧。
3+1,军营里多了3个理想主义者,世界突然开始悬浮了起来。
不可否认第二季仍是佳作,但总让我在看的时候发出这是为什么啊的疑问。
第三季不如真的写写浩烈和小安的家庭故事吧XD
看完后马不停蹄下了豆瓣来打满分。
其实和第一季相比,整体没那么惊艳。
前几集明显有些套路化,也能看出来导演为了差异化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是觉得有几集存在仅仅为了丰富剧情,可对整个剧的帮助趋近于零。
比和金星老师一样的角色虽然最后在汉江边死去很可惜也很壮丽,本身影射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家关注已久的热点,还是缺了些什么。
那集唯一触动我的,是他干净整洁又贫苦的闺房,和他在台上的光鲜亮丽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我还是打满分,5颗星。
它有种你知道男主最后一定会成为所谓逃兵,也知道这波人最后一定会站出来对抗规则守护正义,但是你还是会被剧情紧凑的吸引到转折的惊喜到。
第一季像是盲盒,在观众对韩国兵役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随着剧情的展开探索新事物,扫盲加故事展开,新鲜感,紧凑感。
第二季更像是,它想说什么,你我早就知道,可我们偏要看看它要怎么讲,它到底要讲多少,讲到哪个程度,在我们习惯了一些剧情重复总结出来的套路时,又转折打破你的已有认知,告诉你并不是被欺凌者才会意外离世。
剧情也禁不住深究,也有bug:歌手被打後跑步到漢江邊離世,但男主最后两集被打到爆也没有因此离世;大尉教训人的时候,完全没有看房间有无摄像头,和军人严谨的态度和領導深谋远虑的智慧。
逃兵追缉令这一军营霸凌主题在第一季播出时非常令人惊艳,但个人认为第二季比第一季站位更高。
丁海寅饰演的角色(安俊浩)在第一季的追捕中开始思考,为什么追缉?
第二季中在经历一场场悲剧后开始思考追缉真的正确吗?
于是他开始当那个不成熟的“英雄”。
他以及partner 和中卫、上尉的反抗是对体制的对抗,个人认为也包含对生命的愧疚。
除开第三集妮娜的故事有点脱离主线(但不妨碍这集的主题很棒,有令人感动的对梦想的热爱和让人痛心又无力的结局),其余都是在为第5 6集铺垫,反转又反转从而引出主题“明天”更重要。
知道军营黑暗而不敢反抗的中层只会利用职权让自己的孩子想办法逃避兵役,知道军营黑暗而身居高位的上位者只能不断掩饰和引导舆论,那些掌控着黑暗内幕的证据被视作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而不能公之于众,不禁让人思考何为国家安全?
着实讽刺。
金成钧在中饰演的角色(朴范求中卫)我个人认为是最成熟(不愧是演技绝佳的大叔),面对职级压迫、亲人牌威胁和金钱诱惑(hh这着实是各个国别和时代都惯用的手段啊),他也害怕也动摇,但最后选择承担一切成为那个“个人英雄主义者”,这一形象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是否会存在同样善良而有大局观的中层领导,但他无疑是满足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想象的。
剧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结局他戴上手铐,对赶来的安俊浩(丁海寅饰)说,你捅这么大个篓子就应该想到后果的啊。
确实,任何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吗?
任何行为都应想到会发生的结局不是吗?
无论这个行为是出于多么正义的初衷,都应想到对个人和身边人会带来的影响不是吗?
就像那句歌词“要拥有必先懂得失去怎接受”,剧中朴范求中卫的成熟正在于他权衡一切明白自己的结局后仍选择去以卵击石,这种清醒的义无反顾才是更让人敬仰的吧。
第一季我最喜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类似于单元剧的表现形式,一部一个案子,可以体现出人性的多样;还有一个是这部剧的题材很新颖,我并不是在说他们敢拍,而像是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选题一样,这就成功一半了转眼来到了第二季,这一季的选题已经不再新鲜了,而主人公居然依旧在被霸凌,不求他霸凌别人,但好歹不是新兵了能不能别再整这一套了。
同时这一部将军队背后的高层推了出来作为明确的主线反派,这就让这部剧从个体的探讨上升到了体制层面,但在我看来这就像《寒战》的两部一样:已经差不多拍到头了,再往上就连韩国估计也够呛过审了,同时整个6集从头到尾都在一种极度高压之中度过,我知道网飞+韩剧都是这种节奏,但真的令人太窒息了,一点出气口都不留反而变得十分地“闷”除此之外我非常认同网友说的孙锡久大火之后加戏的理论,这一季的戏份也太多了点吧,而且看样子下一季要他和丁海寅的二人转了?
话说丁海寅真的,完全没看出来35岁啊,这也太显年轻了,令人羡慕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时隔两年,《D.P.2》不负众望,无论从剧情的延续,还是镜头语言、人物塑造、主题升华方面,完成度都相当高!
这篇文章就从这几个方面浅谈一下D.P.续集的成功(以下分析包含剧透,建议先看剧呦)第二季故事线自然地延续、紧扣第一季,开头先回顾了上季结尾的重要瞬间:自杀的曹石峰,以及石峰案为契机引发的新悲剧,宿舍枪击扫射案件,自然地引出第二季的第一位逃兵——金娄利。
比起迫不及待马上开始讲新逃兵故事,前2集放缓的节奏,对观众相对友好,毕竟第一季已是两年前,剧情多少有些忘记了。
有延续性的剧情、相似的色调与构图、熟悉的服装,都能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D.P的世界观里,快速地专注于剧情。
金娄利案阵势闹得很大,一方面是有曹石峰案在前,紧接着出了这档事,上面自然想尽最最大可能把情况控制住,另一方面大场面也可以制造紧迫感,为第二季开局规模造势。
不过最吸引我的并非紧张热闹的大场面,而是这场无声的车内戏。
因为曹石峰事件的巨大冲击而无法开口说话的韩浩烈,车窗外的雨水透过光影映在了他的脸上,在这里雨代表情感,这一幕就好像是浩烈在疯狂流泪一般,无法说出口的、无法宣泄的内心痛苦此刻在脸上肆意流淌着。
是个非常有想法有意思的镜头“我能做什么呢”,是浩烈内心的罪恶感与无力感。
但是被踩碎的荧幕,也暗示着一个即将发生的转变,即使“我似乎做不了什么”,但是“我也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浩烈想到直播的方法,阻止军方在公众视野下开枪。
虽然这个方法并无太大效果,但对于浩烈来说,是他从负罪感中走出来的重要转折点。
看那一段时,我知道金娄利一定会活下来,不是因为戏剧冲突、反转设计,我当下想的是如果金娄利被射杀,对俊浩烈两人的冲击将会是毁灭性的,所以金娄利一定会活着接受审判。
金娄利相关剧情中还有一个镜头我觉得很好,一个极具压迫感的封闭式构图,把金娄利妈妈圈在手臂和枪之间的小小缝隙,在台词之前就已经袭来的压迫感,导演很擅长类似这样具有压迫感的镜头调度,比如权力者总是以声音和背面示人、发号施令,会给人一种严肃和压迫感。
自然延续的叙事场景、导演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语言使观众快速集中、代入,不过这些终归还是要为第二季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服务。
第二季的人物塑造亮点我认为在新人,我尤其喜欢妮娜这个角色。
像俊浩烈、朴范求林智燮,两两搭档已经进入了“老夫老妻”模式;金娄利是曹石峰的延续,真正新鲜的人物就是妮娜、罗重锡、申芽辉。
但是罗重锡和申芽辉的人物塑造没有像妮娜那样描绘得很详尽,第4集更多是放在环境,强调一个闭塞不通的、监狱般的环境,会使人发疯。
主打一个氛围感,还有罗重锡之死真相的反转。
其实第4集我个人感觉有点脱离了D.P一贯的写实风,突然变成形式主义风格了,不过看采访是导演有意为之,他为不同的单元故事打造了多元的影像风格,他想要的就是有时像恐怖电影,有时像音乐电影······回到人物,我之所以喜欢第3集的妮娜,一方面是第3集的节奏真的恰到好处,前面各种追逐戏有多欢乐,后面就有多苦涩,两种情感交汇、对比和造成的落差感,使第3集的情绪格外丰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妮娜身上的悲剧性,军队题材中的性少数群体叙事,在这个语境下其悲剧性是显而易见的。
普通人在军中都很容易遭受霸凌了,更别说是这样特别的人物。
加上戏剧、音乐、艺术,让这个人物更充满了灵性和悲剧性。
契诃夫《海鸥》中的妮娜是他想要成为的样子,所以他为自己取名妮娜。
在《Wig in a box》歌声中来回切换的,舞台上的妮娜和努力生活的张诚旻,从音乐中听到他的自我身份认同感所归何处,画着妆静静唱歌的妮娜看起来很平静,很适合他,也完全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
突然想起一句话“应该爱你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你。
”看着妮娜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爱着心中的艺术的你”。
可是现实如此令人唏嘘,一个拥有梦想、为实现梦想努力生活的人,最终死于对被抓回军队的恐惧。
这真的是命运的嘲弄——那本假护照没有问题,只是机场的机器故障了,而妮娜太害怕自己被拆穿然后就要被抓回监狱一般生不如死的军队,所以他像海鸥一样飞似的逃出了机场。
这段逃跑戏明明是一段非常慌乱的场景,尤其手持摄影、面部特写、跳切、不断摔倒的动作,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内心都是完全混乱、疯狂又绝望的状态,但是这里用了《Midnight Radio》这首非常抒情、且非常有自由感的歌曲。
顺便一提,妮娜的形象和剧中围绕着他的两首歌《Wig in a box》、《Midnight Radio》,都选自音乐剧《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主角Hedwig就是男扮女装的形象,在音乐剧里是非常经典的形象,曹承佑、曹政奭等音乐剧演员都出演过这个角色。
饰演妮娜的裴那拉演员也是很厉害的音乐剧演员。
画面和音乐既有冲突感,但同时又是和谐的,因为这里音乐在表达妮娜内心对自由地活下去是如何极度渴望。
不是宁愿死也不要回军队,而是因为想活下去才要逃。
逃离军队和逃离机场都是,因为想活着,想成为真正的自己,真正地、自由地活着,像《海鸥》中的妮娜那样。
妮娜死亡的场景用了一个心理蒙太奇。
当他用尽最后的气息唱出那几句歌词,然后沉沉昏睡去,下一幕是他睁开眼睛,仿佛只是从昏迷中醒来,说了一句“对不起”。
镜头一转,到了俊浩烈这里,浩烈神情复杂看不太出什么,而从他后面的俊浩的表情可知,眼前的场景可不会是什么道歉和解的场景,在镜头转回去之前,看俊浩表情我们已经大致猜到了妮娜的死亡。
“对不起”只是浩烈想象的,是他未曾收到过,也永远不会收到的来自张诚旻的道歉。
当妮娜彻底离去,镜头拉远,一群海鸥飞过上空,而海鸥正是妮娜的象征。
唯有死了才能自由,才能彻底逃离那恶梦一般的军队,多么凄凉。
妮娜的故事还是旨在揭露军队暴力问题,和一以贯之的主线剧情很贴合,同时又成功塑造出这样一个立体、鲜活的新人物,所以我格外喜欢这集。
如果说第一季的主旨是在于揭露军队暴力问题,俊浩烈在追逃兵的过程中发现和审视军中暴力问题,然后呢?
似乎主角真的没有什么能做的,就像浩烈一开始在平板上写的那样。
到了第二季不仅仅是揭露,而是开始转向“做点什么”。
从浩烈开直播金娄利现场反抗上级、到俊浩偷看USB内容后为曝光真相当逃兵、林智燮在军法庭上义愤填膺的诘问,还有朴范求担下全部责任入狱。
我们看到了4位主要人物用命去搏,堵上职业和名誉去“做点什么”的样子。
“感觉我们不像是赢了···”“难道是输了吗?
下次应该可以赢吧。
”
不仅主角们开始有作为、反抗现实,还找到了可以追责的对象和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国家,通过诉讼向国家讨个公道。
就算诉讼、国家承认且赔偿,也不会让死掉的人重新活过来,但至少能让活下来的人感到一丝安慰,以及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吧。
追根溯源,集体中产生暴力的根源是死板且腐朽的体制,而造就且维护着这体制的是国家,出了事却想置身之外,把矛盾和责任丢给集体中渺小的个人。
《D.P.》一针见血地抓到了问题的本质,且用故事的形式有逻辑地、清晰地表达出来,这真的很惊人。
我不管是不是“就算拍了也不会改”“敢拍也没用”,在我看来社会写实类的影视作品,能做到不光是“揭露”与“提问”,还试图找出“解决办法”,走到这一步就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永远不要轻视艺术的力量。
从主题层面上,我认为《D.P.》系列可以称之为完美。
结尾的处理也富有深意,不知不觉以普通人面貌重新融入另一个集体中且谈笑风生的,军队霸凌加害者黄章秀,与曾经的被害者、现在仍属于军队集体的安俊浩的对视,恍然隔世。
还有重新找来军队探望俊浩的曹石峰。
俊浩第一反应是想哭,看见石峰活着的万幸感,和深入内心的罪责感一齐涌上心头,只是一瞬但复杂的表情同时浮现在俊浩脸上。
直到,石峰先开口,俊浩如释重负般,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是两季以来,安俊浩第一次露出的太阳般灿烂的笑容。
可是,这是一个圆满的结束吗?
加害者可以若无其事地重新开始生活,而被害者能活着见面就已经是个奇迹。
这样的世界,正是我们生活的现实······-END-
霧風誌
《逃兵追缉令》是一部在2021年上映的韩国电视剧,由丁海寅、具教焕、金成钧等实力派演员主演,以追捕逃兵为主题,剧情紧张刺激,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和令人深思的内涵。
首先,该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军队中,揭示了逃兵现象的根源和问题。
在韩国,由于军队生活的严格和纪律的约束,很多年轻人在军队中无法适应,从而选择逃离。
这个现象引发了社会和军方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了这部剧的核心主题。
通过讲述被逼到逃出军队的年轻人们的烦恼,这部剧展现了军队生活对个人精神的摧残以及人性的挣扎。
在剧中,丁海寅饰演的俊浩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职责感的军人,他在追捕逃兵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机智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俊浩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他是一个善良、勇敢且聪明的人,观众对他有着强烈的共鸣。
具教焕饰演的上兵组长浩烈则是一个性格沉静、看似散漫却经验丰富的人,他与俊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互补。
两人的搭配不仅带来了紧张刺激的剧情,还增加了观众的娱乐性。
除了主角外,《逃兵追缉令》还通过多种角色设定,展示了军队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例如,剧中的申雨皙原本是一名出色的军人,但由于无法承受军队的压力而选择了烧炭自杀。
这个角色揭示了军队高压环境下可能导致的心灵崩溃。
而曹石峰则是一个典型的恶学长形象,他的出现为剧情注入了更多的紧张和刺激。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多元,也让观众对军人的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剧情方面,《逃兵追缉令》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节奏掌控,使得整部剧充满了高潮和转折。
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遭遇,每个事件的发生都引发了新的疑问和线索。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不断产生好奇心,保持着对剧情的关注。
同时,剧中还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内涵和主题,例如对于军队体制的批判、对人性善恶的探讨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反思等等。
此外,《逃兵追缉令》还巧妙地运用了喜剧元素来调节气氛。
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时常穿插着一些幽默搞笑的场景和对话,给观众带来了轻松愉快的观剧体验。
这种独特的喜剧元素使得整部剧不仅具有高度的娱乐性,同时也保持了剧情的张弛有度。
在评价这部剧时,视角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首先,《逃兵追缉令》从逃兵这一特殊群体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军队生活对个人精神的摧残以及人性的挣扎。
这种视角不仅展现了剧情的独特性,也使得观众对军人的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逃兵追缉令》还通过展现俊浩和浩烈之间的搭档关系,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默契与合作的团队。
这种视角的选择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剧情,也展现出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互助与合作。
可以说,《逃兵追缉令》是一部紧张刺激且充满思考的电视剧。
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角色设定和视角选择,它成功地展现了军人的生活、军队体制的问题以及人性的挣扎。
这部剧不仅具有高度的娱乐性,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许多深刻的内涵和启示。
作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逃兵追缉令》值得观众们的关注与赞赏。
太失望了
将矛头对准了这个体制,可难掩粗陋,再狠一点就好了。这个具像化的人物真的还是落入俗套了
即使以卵击石.石头上还是会留有鸡蛋的痕迹.当所有鸡蛋都有勇气立起来.那么最后鸡蛋也能成为高墙.
这一季差好多啊。。。再一次落入韩国人动不动就动手的窠臼。。西八!看完最后两集 再减一星吧 如坐针毡
狗尾续貂之作,缺少了前一季冷峻的旁观者视角,取而代之的是宣之于口的煽情说教,可别再拍第三季了。
剧本不太行,看的犯困
没上一季干脆利落直指人心,但也还能看下去,法庭戏有点像菜市场骂街了
不至于吧
虽然六集不长,也还算好看,可是下季咋不想看了呢。
以12集为维度更适合评价这后篇的6集。第二季单元支线的故事压缩,叙事节奏明显放缓,但在EP3聚焦性少数群体的强有力单集支撑下,看似被摒弃的单元故事也实现了以小搏大的情感输出,与此同时,俊浩的个人主线则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更多的铺垫,直至最后的升华。庭审戏作为决战的高潮,表现不及预期,小反转都是意料之中,唯有孙锡久的演技独秀颇具看点。最后,现实题材剧集的热度确实难企及《黑暗荣耀》这类复仇爽剧,好在网飞有钱,也愿意砸钱在韩国市场,能看到更多的原创原创原创内容,也是我们这些观众的幸运了。
韩国可以起诉国家就很厉害了,最后还是有点燃的
有没有人给过你反抗和维护正义的勇气?如果有,你将这样的勇气传递下去了吗?“你为什么不反抗呢”?结构无法一朝一夕改变,而勇敢的人不断撞取南墙。拍的嘛,还是3.5,一般。
1.打了太多没用的架。2.为了讲道理硬凑剧情,还圆不上。
比第一季更佳,立意更深,矛头从个人霸凌直指更大的系统问题。集数之间也层层递进,前两集说上季悲剧后的更大悲剧,第三集转向性少数群体的悲惨故事,第四集开始更明显直接质疑体制,罗生门式揭晓霸凌者也是有毒父权制受害人,最后两集主角觉醒,从旁观到行动,整个结构非常精致合理,批判力度也足够,是五星剧。结尾主角分别和霸凌者和受害者都碰了面,神来之笔。非常欣赏丁海寅,孙锡久和具教焕。池珍熙难得演了斯文败类,帅还是帅的,保持得很好。高京表演坏蛋演得太逼真,像条烦人的胖头鱼,导致我的善宇滤镜破碎了。
啊这。。同一碗烂鸡汤,过了两年加了点“男主大战平替版一拳超人”元素,重新又给我端上来了?
蛤??你在跟我搞笑,莫名其妙的剧情 狗血一百分
冲着帅哥去的,剧情一般……2024.8.13 20:43
本季除了第三集,其他都不如第一季水准。
不错,第二季也还蛮有看点。丁海寅和孙锡久演技一般,具教焕、金成畇、池珍熙和一些老戏骨演技不错
这季其实很一般,除了开头小胖扫射霸凌的他的人外,没什么更深入和精彩的地方,男主的作用显的比较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