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国王
King of the Belgians,国王外出中(台),比利时之王,君主历难记,国王返乡记
导演:彼得·博罗斯,杰西卡·霍普伍德沃思
主演:彼得·范·登·贝京,露西·德拜,提图斯·德·沃格特,布鲁诺·若里斯,戈兰·拉达科维奇,彼得·范·德·侯文,尼娜·尼古拉娜,瓦伦丁·加内夫,娜塔丽·拉罗什,尤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荷兰,保加利亚语言:英语,弗拉芒语,法语,保加利亚语年份:2016
简介:尼古拉斯(彼得·范·登·贝京 Peter Van den Begin 饰)身为比利时的国王,在民众面前一直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姿态,被媒体批评不够亲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尼古拉斯决定出访土耳其,王后(娜塔丽·拉罗什 Nathalie Laroche 饰)雇佣了纪录片导演邓肯(皮尔特·范·登·霍根班德 Pieter ..详细 >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
对时政话题一个巧妙又欢乐的体察,以及地缘版图的有趣解读。漂流在海上的君王,一群不靠谱的外交使团,路过的诸多国家和不同居民的百味心态,无聊地见识着千人一面与陈词滥调...是无趣又落寞的人生,也是始终看不清的世界
首都のソフィアという地名はなんかかわいい
很萌的国王,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加利亚那座山上的“坟墓”
破财欧洲游,巴尔干科普,君士坦丁堡梦回,记录片讲古,现实中,在睿智从容者面前,一切都有希望
像是一出闹剧,微服私访。羽管键琴布灵布灵 很好听呢
没怎么认真看,不过倒是一个有趣的旅程
可以说是自黑指南了
《国王返乡记》王冠上头肩背沉,一举一动顺人意。出访突闻国内乱,水陆并归弹丸地。威荣不见丢护照,车船破败惨遭际。掩饰狼狈改历史,伪纪录者旁敲击。
我记得在这个电影推出的2016年的时候,新闻里每天都是英国要脱欧了,欧盟要分裂了,美国有个讲话很煽动人的特朗普要选总统了,ISIS在中东罪恶累累但是全世界都没什么办法,欧洲难民危机不但难民很惨而且到处都是恐怖袭击。这电影相当于是让国王来个大反差把这些事情都受了一遍,带人回顾一下历史(欧洲团结来之不易且欠债很多),认清一下现实(欧洲分裂带来很多问题和囧事),然后在国王找寻自我的旅程中一道放下包袱,用豁达来促成团结。可能是因为翻译的原因吧整部电影没看出什么笑点,感觉是高雅版的《波拉特》。
开场配乐“山魔王的宫殿”就直接没笑死....
国王的奇遇冒险之旅,冷幽默
A cliche itself. 相当无效的当代政治寓言,落难皇帝微服私访的桥段可一点也不新鲜啊。不过更让人不满的是这里涉及的无论影像还是政治各种议题那种刻意讨好观众为了好笑而好笑的exploitation. (欧盟影展)
平庸且幼稚
大型真人户外纪录片《比利时国王去哪儿》,很有意思,在糟心事突发事不断的旅途中,比利时国王丝毫没有架子,就像个精力旺盛的旅客,整体旅途中,有许多对政客、秘书的采访,也有秘书、总理对国王的情况汇报,画风十分贴合我们万恶的团建。片中有一段,如果熟悉历史,一定会笑喷,当比利时国王旅行团途径塞尔维亚、捷克时,当两国国民都在吃比利时瓦隆区独立分裂的瓜时,美女秘书直接回怼:“情况没你们想得那么糟,你们经验应该很丰富,你们早就该习惯分裂了……”注:塞黑=塞尔维亚+黑山,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
快乐是无条件的。你不能说如果我有了什么我就会快乐。当你说出如果,你就已经不快乐了。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国王好高呀。第一次见赤脚的镇长。对我来说,君主制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是否尊重。塞尔维亚小姐身材挺好,穿制服更有魅力。第一个采用基督教的国家是亚美尼亚。第一个无神论国家阿尔巴尼亚。萨拉热窝围城战争是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争。奥德赛:古希腊史诗,代指漫长艰难的征程。海上航行的最短路径是曲线。镜头太晃了,看着不舒服。8点才吃晚饭,是不是太晚了。不自由毋宁死。秘书身材不错,职业装挺适合她的,很贴身。
人在囧途之“国王回乡记”,开破车,遇断桥,笑与农民乐呵呵,辗转漂泊巴尔干,风土民情转个遍,自由尴尬伪纪录,国王只想平暴乱
探讨的问题很有意思,但是形式上伪纪录片手持摄影旁白有些不太匹配,把公路片的风格拍的很传记
独特的公路片,但旁白过多有些沉闷
缺乏铁托式铁腕领袖的领导,巴尔干的民族问题永远是欧洲的火药桶,如片子所述,一个弹丸的比利时还要闹分裂,何况巴尔干乃至整个欧罗巴,剧情和人物也没啥亮点,平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