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秘闻
Diplomatie,Diplomacy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安德烈·杜索里埃,尼尔斯·阿贺斯图普,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罗伯特·施塔德洛伯,查利·尼尔森,让-马克·鲁洛,Stefan Wilkening,托马斯·阿诺德,卢卡斯·普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德语年份:2014
简介:1944年8月,巴黎解放前夕,德军的巴黎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受命炸毁巴黎所有名胜,瑞典大使拉奥·偌灵入他办公室,两人在杯酒倾谈之间机锋斗智、互换心声,最终炸毁巴黎的行动被化解。详细 >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巴黎曾经面临着这样严重的威胁,据说还是有些史实的出入,但是能够得知这样的一个事件的确是这部影片的功劳。演员很棒。本来也挺喜欢话剧所以没觉得多无聊反而觉得这种表现战争和人性的方式要比强拼出来的战火还要好
三星半
他用一张嘴救了他,而他则救了世上伟大城市之一及其数百万平民。舞台戏很浓重,台词的戏剧感有点强,但也属于艺术对现实的再加工范畴。很多人都看过二战中小胡子在巴黎与埃菲尔铁塔的合照,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狂人曾经想要毁掉这座美丽而伟大的城市,也很少有人知道曾有一位瑞典驻法国大使曾用言语拯救过这座城市,也很少有人知道曾有一名德国军官面对道德困境,最终作出了最好的选择,不至于留下千古骂名。感谢导演,让人们记住了他们。
牛逼的电影,都不需要几个场景
舞台劇即視感。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虽然演员的表演让心态和事态转变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总有一种历史这个小姑娘这次被打扮成了drama queen 的感觉
一部全靠台词和演技撑起的舞台剧。
二战题材拍不尽,室内抢镜叨没完。
历史
巴黎的确是一座很美的城市。Elle me manque.
兩位爺爺飆戲很過癮 可惜劇情不是我的菜 加上場景幾乎沒移動 中間一度肚菇去 囧
“巴黎挣脱了枷锁” 人性与癫狂 秩序与混沌之争
【一部好电影,不需要有小鲜肉,不需要有大美女,不需要有过多电脑特技,只需要有一个好故事,两个会演戏的老头子,一个房间,就够了。】这是本片带给我的第一感受。畅快淋漓,片长只有八十来分钟,得分满分毫无疑义。豆瓣上评分低完全是因为很多人不喜法语片,另外,喜欢帅哥美女。让他们见鬼去吧!!
加一星
施隆多夫这次拍话剧电影比较意外。在有限的场景下,让观众自己脑补“巴黎被摧毁”的场景,在观众都知道结局的前提下制造悬疑。纯看台词和飚戏,还有巴黎迷人的风景。
简简单单 干干净净的一部戏剧电影 完全依靠对话支撑 内里是关于一座城市的去留 也是一个人为何而战 应当坚守什么的问题 要我说这封写给巴黎的情书可比《午夜巴黎》深刻多了 毕竟这是决定是不是炸掉巴黎的时刻 施隆多夫的作为德国导演 对本片的双方都是带着敬意的 一边是急中生智的外交官 一边是大义灭亲的德国将军 其实当将军开始和外交官对话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因为身为军人 他的信仰和纪律已经产生了裂缝 外交官的“骗术”在后世看来或许存在争议 但这就是谈判的本质 巴黎在这部电影里 是战争中最后的人性与仰视的星空 依旧是美好的诗与远方 施隆多夫驾驭这样一部电影可谓牛刀小试 但本片作为舞台剧改电影 戏剧性并未层层推进 演员的表演也始终处于理性克制的交锋 这也是后期施隆多夫电影基本都存在的问题 有些后继乏力了
话剧。
三星半。瑞典外交官与德国将军的博弈,来决定巴黎的命运。编剧厉害,剧情铺垫做得好,两位主要角色的台词都很精彩,展示两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原则,说服与辩论,外交官的坚持、努力和德国将军的转变,都合情合理。(建筑、名画、文艺精品,人类文明的结晶如果毁于一旦,是多令人痛惜的事啊......城市毁灭者肖尔铁茨的一丝善念,让巴黎,“挣脱了她的枷锁”。)
1、我居然,下了一个配音版。我特别不理解为啥配音演员都要那样说话,拿腔作调矫揉造作的说话真的好吗?还是这是一个落后的需要被淘汰的丑陋行规。起码配音演员的音色听起来跟人物的年龄不符,其次配音演员说话根本匹配不上人物的面部表演。最重要的是,角色始终使用字正腔圆的书面语聊天、辩论、争吵、唠嗑,实在无法忍受。我都要笑场了。就像俩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演戏一样我啊哈哈哈哈哈。就像叫床的时候都要字正腔圆一样。2、人只死一次,时间却很长。
这片子一定是预算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