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资源!
以后要再看几遍最后几集!
有些剧情都被跳过了!
关中匪事 本剧我比价喜欢看罗玉璋的戏!
1刘十三抢粮!
0607罗玉璋出场!
0856罗玉璋看到刘十三走后的场面,谁杀我一个兄弟,我让他还十条命!
1709杨豹子来到兔儿岭,和刘十三比试!
3003杨豹子一伙抢了县长三姨太!
但是杨豹子受伤了!
3529罗玉璋找到李世厚!
--20629罗蛮蛮因为抓不着杨豹子而郁闷!
和三个兄弟喝闷酒!
1446罗玉璋带兄弟来墩子家抓杨豹子!
3000罗玉璋的戏!
3136许云卿一家登场!
墩子跑了过来!许云卿埋了墩子父母!
--4玉竹被骗到兔儿岭--5玉竹和刘十三对话!
1349肖县长和罗玉璋对话!
1823王怀礼找耿秀娟!
绝对是真爱啊!
王给妓女跪着说话!
妓院叫:鸭子坑,笑死我了!
2100罗玉璋和王怀礼,罗的举动很可爱!
2911罗玉璋和王怀礼对话,说刘十三抢粮的事!
3636我很不能理解影视剧里有人能跑但是不跑,让别人跑,自己死的这种剧情,冯四让麻子跑,自己不跑赴死?
本来可以跑的呀!
4311罗蛮蛮和他家老二!
聊去许家吃饭的事!
--6 这集罗蛮蛮和喜凤发生了故事!
但是为什么后来罗玉璋就不惦记喜凤呢?
许云卿 镇长 罗蛮蛮 拴虎 王怀礼喝酒!
【本集要是罗玉璋上了喜凤和谷雨,许云卿两个儿媳妇,许云卿可咋整!
】1019罗玉璋和喜凤的故事!
1949赵亚男和许望龙见面,但是不如喜凤好看,柔嫩!
2046罗蛮蛮和郭栓虎对话!
2423罗蛮蛮和喜凤再见面,罗学驴叫!
2503罗去看许云卿!
3000罗玉璋对于女人的至理名言!
3150罗玉璋又去见喜凤了!
但是没得手!
--7罗与郭的对话!
0500罗在外面你调戏喜凤!
与此同时,许云卿谋划让墩子杀罗玉璋!
1217许云卿和成龙再请罗和拴虎吃饭!
表示拴虎对罗的忠心和兄弟情义!
拴虎在罗出去的时候,不多喝酒!
1900罗与拴虎的对话有趣!
3000墩子杀罗玉璋没杀成!
许云卿见到罗后,罗没啥说的,直接走了!
3328罗和手下对话!
王怀礼说对了,就是许云卿指使墩子干的!
4140罗玉璋见刘信义和他父亲!
--8墩子到了刘十三的地方!
吃了不会抢的亏!
被二掌柜的给绑了!
1411罗玉璋知道是刘十三抢走了玉竹!
1500王怀礼说他去赎玉竹!
还说跟了罗,这条都是罗的了!
罗的弟兄都很忠心!
2800玉竹不走,宁愿在山上!
--91749罗和拴虎对话!
3632罗赎耿秀娟!
--101400在玉竹帮助下,墩子逃出去了!
2200刘十三杀了王怀礼!
3133因为墩子跑了,刘十三让手下自己剁自己手指头!
--113831罗和手下对话,说去王怀礼的七七!
4200罗玉璋害怕,草木皆兵!
4338清水为罗挡枪!
墩子又没杀成!
罗玉璋喘不过气了!
墩子也受伤了!
--12罗和拴虎对话!
研究墩子!
要去趟新二师!
0900听到要和罗吃饭,墩子自己开枪打自己,造成枪走火的假象!
1007刘信义和罗吃饭!
墩子和罗玉璋见面了!
罗玉璋突然对“李文化”叫墩子!
墩子没反应!
1334罗和拴虎对话!
1400“你死了我还有脸活啊”!
--131300墩子和玉竹亲!
1844罗和穿和服的老二!
3423墩子再杀罗玉璋!
兜里没有抢是大饼!
--140341罗玉璋带着拴虎来找许望龙,看到了赵亚男!
罗玉璋看到赵亚男的眼神很有意思!
0713喜凤见到赵亚男!
1319许望龙见到罗玉璋和郭栓虎!
罗来送许望龙结婚礼物!
许望龙还真去了!
1525刘信义和汪参谋长研究怎么送赵特派员礼!
1719许望龙和罗玉璋看房子!
1748罗玉璋说了喜凤的事!
许望龙本来想推辞,说我不想见你!
罗玉璋就说狠话,将房契放在石桌上!
这个许望龙从头到尾都是怂货!
2300喜凤在听到许望龙去看罗玉璋送他的房子的时候,吐了许望龙一口吐沫,和许望龙翻脸!
2507刘信义让李文化将100两黄金带给赵亚男!
3022墩子见到了许望龙!
3121但是打开之后,所谓的黄金就是砖头!
3451许望龙将一个砖头,平白说出了许多意义!
配音很棒!
3743小白龙朝刘十三借钱!
最后小白龙绑了许望龙和赵亚男!
--15许望龙 和 赵亚楠在小白龙这!
0802新二师刘信义的笑声很搞笑!
0927赵亚男亲许望龙,配音很好听!
1345刘信义让墩子/李文化去救许望龙和赵亚男!
--160400因为救了许望龙和特派员的女儿荣升副连长1250刘信义和罗对话!
1637罗和刘信义借兵谋划灭了小白狼!
3400墩子给刘十三报信!
4018最后灭了小白狼。
--17一整集都是许家的事,喜凤被郑二放走了;--18喜凤直接上山找刘十三;刘十三到许家收拾许望龙,可惜许望龙不在。
--19许云卿砍腿;3409最后墩子喝酒恨自己杀不了罗玉璋,自己跑去去刺杀罗玉璋。
4157最后成骚扰了,打了几枪就走了!
罗玉璋吓得脱发就在二姨太怀里哭了。
--20特派员给县长压力,县长给罗玉璋压力,让保安团打刘十三;栓虎上兔儿岭。
罗玉璋假打兔儿岭;--21特派员让刘信义的新二师去剿灭刘十三,顺便灭了罗玉璋;0730罗玉璋给老二家两千块!
这对对话挺有意思!
1721罗蛮蛮不情愿的听老二讲课!
刘信义策划暗杀罗玉璋;1900许望龙回来罗玉璋来看;罗玉璋老提喜凤,磕碜许望龙!
2900母牛尿多,傻瓜笑多!
罗蛮蛮给栓虎找媳妇和房子;栓虎拒绝了;说墩子不死就不,就住在罗玉璋楼下,真爱;3259陈满强和罗蛮蛮见面!
最后罗玉璋二姨太的表弟说话太有意思了;是陈满强杀罗玉璋的替死鬼;--221230陈满强这傻逼跑出来干嘛!
;带着陈满强去见刘信义;1345提前让人把刘信义的家围了;还嘱咐栓虎万一打起来了,让栓虎先跑,这样的话刘信义就不会死保陈满强;2007磊磊就带人包围了刘信义家!
2129陈满强完全可以在进入自己地盘之后,将罗蛮蛮两人劝抓起来!
2137刘信义二人在车里知道了陈满强失手了,刘信义还说,到了我们的地头,还怕不成!
【还真怕他,这里这个刘信义就是个废物!
】罗玉璋,栓虎带陈满强到新二师师部大闹;2850汪参谋长,通知墩子准备战斗,准备灭了罗玉璋!
2952刘信义表弟来了,通知刘信义家里被围了!
刘信义回去之后,把子弹上堂了!
3209刘信义打死了陈满强;3747罗玉璋草木皆兵差点打死栓虎;--23罗玉璋二劝栓虎娶媳妇,栓虎居然说出大哥,你咋逼着我找女人呢?
0715拴虎说,我看他【刘信义】不像个军人军人连这点狠劲都没有,鬼才知道他这个师长是怎么当上的!
0825罗玉璋说漏了嘴,在二姨太面前说了在喜凤房里,还擦汗,场面很有意思;0945理出头绪来了,罗很有分析能力!
因为二姨太一句戏言,你总不能杀许望龙全家吧!
罗蛮蛮说,这个女人没白娶,关键时刻有主张!
这一句说出来很有意思!
杀许云卿全家;1849派了一个保安团队的人打听许云卿什么时候过寿,准备在许望龙回来的时候杀许望龙全家!
2436特派员让望龙去送绝密信,捡了条命!33:08栓虎带人灭许云卿全家除了许望龙;--24久旱必有大涝;墩子本来要走,1720刘信义要收拾刘十三!
2321看到许家被灭,就坚定了杀罗玉璋的决心,不走了;3038刘十三给喜凤留财产!
3355罗抢着和新二师一起打刘十三,为了刘十三的财宝!
3643罗玉璋学刘信义说话好有趣;4100刘十三让狗娃找接生婆,狗娃直接把彩娃睡了!
--25墩子谋划带人剿灭刘十三;1057从结果倒推,刘十三没有杀掉墩子,以致泄露了山上的情报,导致自己的覆灭,还是不够狠啊!
1937蛮蛮又做噩梦!
2130玉竹和墩子xx!
--26刘十三被灭喜凤被墩子带走;许望龙来见墩子让他交出喜凤;--27罗蛮蛮知道了墩子的身份;罗玉璋去抢一滴红毒药;喜凤将李文化是墩子事说出来了;罗玉璋让栓虎带着毒药去找墩子;--281133玉竹傻逼吃了仇人(栓虎)送的水晶饼,死了;1828把玉竹给埋了,墓碑上写着李墩子之墓!
埋葬的人全部调到潼关!
2303罗玉璋跳大神,说我才是不死的神仙!
2953罗玉璋请大伙喝酒,庆祝墩子“死了”!
3027罗玉璋被刘信义围了;罗玉璋为了让栓虎跑叫郭爷;兄弟情还挺TM感人!
刘信义让罗玉璋对土匪的女人斩草除根!
3806刘信义和参谋长做汽车回去!
最后新二师参谋长告诉了许望龙喜凤的位置;最后许望龙带着赵亚楠祭拜“墩子”!
--29许望龙带人来杀喜凤;喜凤生儿子刘信义安排墩子杀罗玉璋;3132罗玉璋问郭栓虎你跟大哥多少年了,十几年了!
罗玉璋安排栓虎跑路;给郭栓虎两千大洋!
让他在外地买个房子住!
郭栓虎说就住附近!
罗玉璋送配枪;栓虎还给罗玉璋给跪下来了;罗玉璋哭的很伤心;与此同时,刘信义和墩子告别,还是罗玉璋这边更感人!
--303058墩子刺杀罗玉璋3341老二为罗玉璋落泪!
3502罗玉璋死了之后,许望龙才敢带着人来到罗玉璋家;3618--
这部剧里的乡土人情事故,人际关系接近解放前的真实状况,逻辑严密,合情合理。
这得感谢原著作者。
这部剧根据贺绪林小说改编,他根据自己多年从村里老人讲的土匪故事跟人物,再结合自己的创作,写出了一部,用现在很时髦的话说,很接地气的小说,当然这个地气是解放以前的地气。
这部电视剧是一部老剧,不过当年在全国确实非常火。
有一种粗犷的感觉,是种不一样风格的电视剧,后来刀客系列的电影电视剧多了起来,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一部给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剧,中国版乱世佳人。
先说演员阵容,田海蓉应该是当时该剧中知名度最高的演员。
主演墩子的凌潇肃当时还在电影学院书,不过他是西安人,也是关中人,表演的也不错。
其他的一些配角也都很不错,特别是饰演保安团长罗蛮蛮的演员,表演很精彩,为戏加分不少。
整部电视剧逻辑严密,很多的小人物也很切合实际,非常值得一看,非常精彩的一部电视剧。
用现在的话说是一部爆款电视剧。
看完这个发生在关中大地的事,感触良多。
首先说关中,我们不妨先说说陕西,为啥叫陕西,河南三门峡市有个地方叫陕县,陕县以西即陕西,事实上古时候陕西也称三秦,当年西楚霸王灭了秦朝后,分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
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
事实上陕南像汉中安康商洛并不属于陕西,三秦严格来说只有关中和陕北,而陕南更具有南方文化,汉中沿汉水而生,再往西是和四川的广元剑阁接壤,当年诸葛亮弟子姜维在汉中囤地,金庸小说里周芷若在汉水给张无忌喂饭,汉中的饮食和人文都和四川息息相关,只是后来为了管辖划分到陕西,而安康更接近湖北。
而陕北的黄土高原东与山西接壤,西和宁夏相邻。
只有关中在西北陕西地处渭河平原,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在唐以前,得关中则得天下,汉朝 汉族 汉人 、唐人街 唐装 ,周秦汉唐这四个最辉煌的时代都在关中这片土地上创造,可以说关中就是陕西的核心,华夏的灵魂。
回到关中这个话题,西汉时,将秦的内史管辖的渭河流域地区一分为三:即京兆尹,辖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辖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辖今咸阳以西地区。
史称为“三辅”,治所均在长安城,那句古诗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即来源于此。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
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 再来谈兔儿岭这本小说,作者是杨凌人,杨凌靠近西安咸阳,著名的985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坐落于此。
而我的故乡是岐山县青化镇,在小说和电视剧里多次出现的岐凤县就是岐山凤县一带(电视剧里是岐功县,即岐山武功),其中有个青庙镇,很有可能便是青化。
实际上小说中故事主要就发生在如今的岐山 武功 扶风一带,像报本寺就在如今的武功。
看完小说,可能会觉得喜凤一个聪慧善良的弱女子,不堪凌辱,大义凛然,以身许匪,终报恩仇。
正是:国事民事匪事,血雨腥风,自古秦人多壮士;国仇家仇情仇,贤淑女子,以身许匪报恩仇,宛若美国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一样风华绝代。
而墩子从小生逢不幸,父母冤死在保安团长手中,自幼走南闯北学得一身武艺浑身是胆,又得新二师师长器重,手枪营营长引为生死兄弟,生命的高潮回落在为父报仇,可谓一首高昂的基督山伯爵复仇记。
小说整体有苍凉开阔、厚重雄强、气势恢弘、丰赡大气之感。
是一部关中土匪的惊世传奇,更是一曲西府秦人的慷慨悲歌。
秦人秦声、秦风秦韵扑面而来,充满着一股强烈的阳刚之气,让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如同听了一曲激昂悲壮的 秦腔 。
但实际上,这部西部片背后所承载的却是这片土地那个时代最沉重的回忆: 关中自从隋唐最后的辉煌后,其实已经逐渐走向了没落,最根本所在是气候变化河道干涸,当年的八水绕长安,如今还剩下多少?
再回想下历史,周人的祖先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 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
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后来其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
次子季历开始韬光养晦,到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开始崛起,武王姬发兵发朝歌,牧野之战定鼎中原,开启了关中的兴盛。
周厉王道路以目导致国人暴动,平王不得已迁都洛阳。
春秋固有秦穆公制霸西戎,却无力东进。
直到战国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方才扫除六合统一,关中重新回到历史飞舞台中央。
然而项羽一把大火,烧的阿房宫三月不灭,刘邦明哲保身,后暗度陈仓(即如今的宝鸡)。
用三秦之力夺取天下,自此长安便长期处于历史上的政治中心。
后面光武帝从中原南阳起兵最后还是还都长安,三国长安短暂衰落,又经历五胡乱华,直到隋唐迎来最后一次复兴,万国来朝。
但问题是其后呢?
盛唐之后,只剩一片唏嘘。
首先是气候越来越干燥,关中的土地不再如以前肥沃,但人口却越来许多,即便自身都时常发生干旱导致饥荒,哪里还维持得了皇室的吃穿用度,隋炀帝 武则天何以常去神都洛阳。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通过东南的粮食再运往长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已然是天文数字,不辞长作岭南人哪里会是开玩笑?
更令人担忧的是,对外部的控制力越来许小,安史之乱不是无根之祸,而在财政上即便后来的陆游也不得感慨 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
随着南方的开发,经济中心早已悄然南移,长安也逐渐失去它固有的立足之处,自五代十国起再未回到过政治中心。
到了近代,八国联军再次占了北京,慈禧慌忙跑到西安避难 后面各地通电共和,但陕西好像也并不如武汉 广州 上海等有出彩之处。
事实上,回民之乱以来,关中早已不是福地,西北汉人被屠杀殆尽,上世纪30年代,关中饥荒,千里饿殍,为了一口饭卖妻卖子到地都是,书中土匪六十三的心腹冯四为了活下去杀妻割肉得以活命,六十三一个卖肉的也不得不落草为寇,春泥当年也是因为一口饭被卖到窑子里。
到了抗战时期,河南花园口炸开,成千上万河南人又跑到关中,如今的宝鸡人甚至有将近三分之一和河南人又亲属关系,而到了六十年代,又是甘肃人因为饥荒来到关中。
可以说近代的关中,哪里还有兴盛的气息,但就是在这片苍茫大地上,演绎了这么一段荡气回肠的侠义之事。
故事里,徐云卿因为怕丑事败露要杀死罗玉璋和喜凤最后还让墩子背锅,这是关中人的精于算计;罗玉璋身为地方官员却欺男霸女,不识几字却身处高位,这是国民党的腐败,也是西秦人钻营性格的妥协;许望龙出国归来,却抛妻弃子视喜凤为玩物,留学带回来了学问,却把那几千年的劣根性也保留了下来。
文中的名字倒是很有玩味,李文化没有文化;徐望龙 望子成龙却还是个窝囊废物;喜凤本该像凤凰于九天欢欢喜喜,却受尽人生坎坷,丈夫冷落 被人侮辱 嫁给土匪却身首异处 ,心中还仅存的那点白月光墩子哥心有他属终究意难平;刘信义最没有信义,下属死也不出卖他却被他害死了妻儿,墩子被他利用杀人还被他杀害。
徐云卿本该徐徐如风 云淡风轻 ,却总是杀蛇不成被蛇咬,先断腿后全家被灭。
想要得到的大概都没有得到,到了故事结尾,真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最后我还想谈的是关中的某些劣根性,极度保守,关中姑娘不对外,很多人心中总还是有种我是华夏中央的自豪乃至自大自狂,谁都看不起,岐山人看不起凤翔人骂他们改改。
宝鸡看不起甘肃的,西安看不起剩下的,殊不知外面已然是变得天翻地覆。
就像电视剧结尾,各方势力斗得你死我活,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马上就在关中再往东边一点的中条山,一场战役打的我们溃不成军,日本人却无伤大雅,日寇马上就要跨过潼关了我们还在斗!
还有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在这片土地,到时候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来跟你们抢粮食抢工作。
还有一种思潮一股力量就在你们的北边,那片你们从来都看不起的黄土高坡上已经开始了一段历史的新征程。
贾平凹说西安是废都,我看颇有几分道理。
这里的人好安逸,沉浸在以往的辉煌中却不抬头看世界,这里的人自私自利,为了牟私利不顾大局,让奔驰也倒在皇城脚下。
这里的人不明事理不会思考,一句还我钓鱼岛就能爆发抵制日货大游行,U型锁对准自己人表示我爱国无罪,却不懂全球化的时代早已降临。
但我依然爱这里,这里有山有水,这里曾经是那么的辉煌,墩子在这里嫉恶如仇行侠仗义,喜凤在这里敢爱敢恨不惧时代发出呐喊,这里的秦腔让江南评弹黯然无声,这里的关中人惹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里的一颗红星将要闪耀中华。
1、这剧里许家父子,尤其许父是儒教的最后代表,他们不顾一切地捍卫吃人的礼教,对待失贞的儿媳时,尽显虚伪和狠毒,在此之外却又不无传统的忠信善良,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先国后家的品质和气节。
2、刘十三和小白狼他们,是中国侠文化代表,因为社会原因落草为寇,占山为王,靠打家劫舍过日子,却也知恩图报,义字当头,有着一贯遵从的人格底线。
3、地头蛇罗玉章关于剿匪的言论非常深刻,他说土匪势力不能过大,不然会压倒自己,也不能彻底消灭,否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们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4、礼教吃人在喜凤的命运中,得到表现,也伤害荼毒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女性。
在遭到罗强暴后,喜凤受到了家人的横眉冷对,甚至希望这个弱女子去死。
许多当代人认为这是许门之人邪恶、残忍、无耻,进而因此否定其所有的优良品质。
但是那个丑恶的社会和制度,就是对妇女提出了如此严苛的要求,理学卫道士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喜凤遇到强暴时,只有以死对抗,才能保全名节,无此作为的话,就必须事后知耻自决,方是节烈,否则便是受人非议和鄙视的淫娃贱货。
这种丑恶的社会和制度,到了新中国,妇女解放,才真正寿终正寝。
5、很多观众不理解赵小姐,其实她是那种很善良的新女性,因为生在豪门贵族,因此有些小脾气有点惹人烦,但是也很正常。
她抢走了女主的男人,许多观众因此不喜欢她,觉得她是小三,其实也对。
但是和今天不同,当时因为新青年们和旧家庭的关系,他们许多人有着传统的钳制,早期被迫接受了包办婚姻,后来受到新文化熏陶,又渴望自由恋爱,因此民国年间社会中上层男人要么是像古代娶个几房,要么是休妻,要么是多妻。
变革时期,社会混乱。
郁达夫、鲁迅等众多知识分子都遭遇了此种尴尬,剧中许望龙和赵小姐只是一例。
再说,鲁迅说过,在爱情这件事上,我不布施,我但居布施者之上。
许赵之恋虽然伤害了喜凤,但是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逻辑。
而摆脱这些,许就是个渣男,因为喜凤没有任何错,那么爱自己的男人,对他千般好,竟然遭受那样残酷的对待,完全是泯灭人性。
6、刘师长这样耍心眼的军官太多,赵特派员那样权欲熏天的人太多,县长那样的无能之辈太多,是国民党政权失败的部分原因。
7、赵龙豪的戏太好了,生动活泼,别具一格。
收放自如,妙趣横生。
8、李文化的复仇是全剧的主线,这个过程反映了主人公的成长,但这一故事线是最为简单的,只表达一种民间复仇文化,因为故事背景是民国乱世,政府、军阀、土匪,种种势力盘根错节,因而事件本身才更加曲折动荡离奇。
伴随着这条故事线出现的其他东西,更加值得关注。
看了姚晨离婚的新闻,才知道原来她老公凌潇肃是《关中匪事》里面墩子的扮演者,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
大概是06年的时候,偶然看了《关中匪事》中间的一集,那种荡气回肠的豪气立刻把我深深吸引,一直拖着我把整个连续剧看完。
《关中匪事》讲述了一段黄土高坡上的爱恨情仇,刻画了一个个侠肝义胆的关中英雄人物。
墩子为了报杀父之仇卧薪尝胆,终于达到目的;喜凤为了报复背信弃义的男人,给土匪生娃;刘十三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土匪,为了让心爱的人脱离危险,宁可牺牲自己......在那个秩序混乱的年代,冤有头债有主是人们奉行的道德准则,三秦大地上的英雄人物如同侠客一般行走江湖,我行我素。
如同贯穿全剧的秦腔音乐,复仇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在黄土高原上的豪气之中,西北人的耿直、霸道,关中刀客的仗义、爱憎分明无不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应该说,西北的黄土地孕育了这种豪迈的刀客文化,这种文化既是对社会秩序的反抗,又是对秩序的维护。
当强权欺辱弱小时,刀客拔刀相助,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刀客一拼到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复仇的火焰浓浓燃烧,火中有爱有恨,让观众也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种豪情,恨的是这样无视秩序无视法律。
这就是江湖文化,一个仿佛逝去了的久远年代。
其实,现实中,江湖侠义的情节仍然存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割舍不掉的一个部分。
当弱者被逼入绝路,便激发了极端的反抗,那种江湖气跃然纸上。
但大多数时候,在这个和谐的年代,侠客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但人际关系中那种江湖情节却很难消缺,总是若隐若现着。
本剧以墩子复仇为主线,讲述了军阀混战期间,在关中的一段波澜壮阔的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
彼时社会动荡不堪,匪患不断,千龙镇的大地主许家以前的长工,因为会治枪伤,由此引了是非,被县保安团长罗玉璋杀害,长工之子墩子逃过一劫,目睹双亲被残忍杀害,年少的墩子被迫只有暂时逃亡,长大后再来复仇. 自此,在这弱肉强食,法纪殒尽的土地,上演了一段刀客、乡绅、军阀、官僚、土匪之间,生存和复仇的往事 本剧整体非常不错,亮点体现在对个主角的塑造,。
墩子和喜凤,两人面对坎坷的遭遇所展现的勇气和坚韧,使人物极具魅力,白玉竹就像尘世的四照花,为人奸滑却取名刘信义,与之对应的乡绅许云卿满口面子,迂腐甚至无耻,大反派罗蛮蛮是为推动剧情的,且穿帮漏洞较多,但演员的发挥打个优,他的表演在笔者小时候看此剧的时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合演大坏蛋。
补充1:许望龙讲:墩子,我们不能留你一个人不了管。
墩子讲:你不管的人多了。
这个甩脸色解气!
补充2:要是玉竹没死就好了,墩子得喜凤和玉竹,美滋滋。
估计是老了 从第一集开始重新看啊第一集 明显还没调整好节奏 开头的那段假唱 有点出戏的感觉 不过 那段歌还挺有味道的 田海蓉扎两个上小辫子 还是装嫩失败了╭(╯3╰)╮ 刘十三╭(╯3╰)╮两个人第一次相遇 估计都没想到 以后兜兜转转 竟然会在一起 只是 刘十三还是 帅一地渣的悍匪 喜凤早已不是 大着胆子上台唱戏的女孩杨豹子和继任的小白狼 从第一集就开始当炮灰。。。。
呆在东北 总觉得除了东三省 其他都是南方人了 看这部戏之前 从来没注意过 黄土漫天的陕西 有这么多 有血性的男人女人这部戏里的男演员都很出彩 罗玉章顶着一头油头中分 标准的变态猥琐男 PS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腹肌 胸肌呢 还是 凌潇肃敬业啊 可惜 貌似木有露肉戏。。。
墩子终于上场了 依旧 装嫩失败 不过他对着 鸽子 咕咕咕咕时候 还是有点萌的哎。。。
杨豹子到底是来看病了 墩子要死全家了 罗玉章也马上要告别 高质量睡眠了。。。
小白狼是山炮吧。。。
看人家鸽子还不顺眼了 貌似喜凤家比墩子家要好一点呢 青梅竹马 徐望龙挖墙脚挖的都一脸纯 大褂和校服都很很好看呢 青涩懵懂的眼神很到位啊 男演员选的都不错呢 (不包括成龙)当初 一脸诚恳得透出水地挖墙脚 谁知道 最后可以狠下心 要怀孕妻子的命 额。。。
原来 刘十三还是徐云卿救的啊 三年之内不动他家一草一木。。。
救命之恩 才三年啊。。。
然后 最后还为了老婆 要阉了救命恩人的儿子不成 砍了救命恩人一条腿。。。。
起码这样可信一点吧 哪有那么多高大全的土匪啊墩子穿着肚兜 一脸泥 狂奔的时候 笑了。。
虎彪彪的man玉竹老爸真的太有喜感了 演技好厉害罗玉章喝醉酒 去老丈人家。。
嘴里说的 多敬重玉竹老爸 其实 就是变相欺负人玉竹长得有点奇怪。。
旁边的女同学是挑出来故意衬托的吧第四集 (>_<) 刘十三和玉竹 真有点 大叔配萝莉的幸福感呢第八集王怀礼好男人啊 可惜活不久 墩子和玉竹相遇了傲娇man的墩子╭(╯3╰)╮第23集许家老爷形象很成功 虽然被骂的很惨 但是 旧时大户人家的风范 还是有的 死的好惨 我都真有一瞬间 开始觉得喜凤真是 灾星。。。
(当然不是了 罗玉章才是)徐家老爷的智商和风骨 两个儿子都没遗传到啊 估计他们做梦也没想到 大儿子当时觉得 清晨阳光般的女孩 最后 他们会彼此虐的这么狠吧。。
可怜喜凤到最后 还被徐家误会了 谷雨也是 怎么没把重点怀疑的罗玉章说出来呢 结尾的爆炸镜头太假了许望龙就这么被灭门了。。
不过 怎么不管谷雨呢!!
24集玉竹老爸一出场就想笑 俩人为啥总选白桦林里约会呢?
玉竹靠在墩子背后的时候 好幸福啊 真希望自己也找到 一样厚实的肩膀啊 (@^_^@) 可惜 玉竹到死 也没听过墩子说一句 我爱你 她自己倒是 说了好多 肉麻有时候还文绉绉的话 什么 我爱你 我不能没有你 思念是多么的折磨人 你终于叫我的名字了 爱情让我迷信了 连滚床单都是她主动的。。。。
也许 墩子就是需要一个 这样受到了新派思想影响的勇敢的女孩吧 不然 他满脑子报仇 那里会主动去喜欢谁呢 如果 不是玉竹主动 估计墩子去学校看她一百次 也开不了口 用力追她竟然真的说动墩子去陕北了 我以为不行呢 要真去了 就好了 哎为啥 墩子不进门看一眼丈母娘呢??
玉竹直接就说自己是未婚妻了 哎。。
真羡慕那时候的爱情26集刘十三到最后也不知道 是因为喜凤 他死这么惨 也是好事吧 虽然是土匪 但是 全剧都没有重点写他们打家劫舍什么的 所以 被全灭的时候 还是挺惨烈的感觉十三爷 像多年前第一次见面那样 又一次问喜凤 怕不怕 我觉得他俩之间还是有爱情和牵绊的 干净小礼帽 藏蓝围巾 黑色风衣的刘十三 悍匪死的时候 还有一星半点的优雅 浪漫 他也许 从来不希望自己当一个土匪吧 喜凤也一样 没有看过 刘十三打家劫舍 到死 她还是认为 他俩是堂堂正正地活着墩子和喜凤 这辈子就是没有缘分吧 分开后 他们一共见了两面 第一次 墩子知道了 喜凤的受辱 和已经成为许家大儿媳妇的事实第二次是 喜凤成了压寨夫人 怀着孩子每次见面 喜凤都是更加地“面目全非” 一脸猪油横肉的刘信义和参谋长 总是喜欢装深刻 看着就讨厌29集同样戴礼帽 许望龙一读书人 怎么还不如刘十三有气质呢 来杀一个大着肚子的前妻 竟然带着那么多当兵的 全副武装。。。。
不带枪的原因 是觉得 带了枪 不到跟前就会被 墩子撂倒 结果 见到墩子 就说 我知道你的枪在对着我 可是我没有带枪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虚伪到这种恶心程度了啊 和喜凤终于见面了 上次还是她穿着富家太太的华丽衣服 苦苦求他回头 现在 挺着大肚子 拿着枪指着他 哎。。
其实 能看出来 这俩人 都还有一点点的感情的许望龙合上门的时候 光线似乎变暖了 看着喜凤 几乎还有了一丝的笑意 当年 那个被他叫做 清晨阳光的女孩 他们似乎是永远说不清了 也不需要说清了 他们之间有恨 也有类似不舍得酸涩 他们这一对 说可惜不合适 但又真有可惜的感觉 可惜许望龙 人心终抵不过世事变迁 可惜喜凤 缘分没有幽默感的玩笑30集喜凤表白的话 暗示的已经够露骨了 她最爱的还是墩子吧 没有原因自自然然的爱 其次是 刘十三 因为他给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是 许望龙 因为他是自己当时最好的一个选择 刘十三和许望龙 嫁给他们都是有目的的 甚至最后 愿意和刘十三共生死 也是 报恩占了一大部分的原因 人到现在 死的差不多了 主角就剩墩子 喜凤了 看到 玉竹父母好难过啊 报仇时候的那段鼓点很出彩 全篇都能看出来 经费有限 最后这个场景 还能拍的特别有意境 很难得啊许望龙是彻底恶心了 罗玉璋生前杀不了 死后 去鞭尸 还杀了女人(虽然 二姨太也不无辜) 而且 是带着一大队人去杀。。。
真的不是个男人哎。。
结局说不上是好是坏啊 谷雨也太惨了吧 许望龙真是一点没管啊!!
这部剧死亡率太高了 有点戏的配角都死差不多了 一死就死全家 要不就死全山
时隔多年终于翻出来看完了的老剧。
它的精彩之处或许就是 没有英雄。
人们就这样活着在懦弱跟外强中干的尊严中活着的许家全家 可以慷慨凛然以德服众 也可以在黑夜狠心要把喜凤扔进井里他们用那么多年念叨的一句 怎么就没人把罗玉璋杀了呢。
老天怎么这么不开眼呢。
有时候觉得许家讽刺了沉默的大多数。
怀着仇恨 不满 却等着别人的解决。
而他们又那样擅长欺负女人。
带着骨子里的陈腐 带着骨子里的值得商榷的骨气 肆意地欺负女人 欺负他们占领了到的高点之后所能看到的唯一弱者。
他们是可恨的。
所以当刘十三要了老爷子的腿的时候,在他们全家被罗玉璋假扮的土匪炸死的时候没有悲伤却只有唏嘘许望龙是一定要单独拿出来的角色。
他懦弱到底,却为了自己的女人挡住小白狼的枪口。
他勇敢一时,又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告诉自己默默等着别人去杀罗玉璋。
他从头到尾只开了一次枪,杀了守着罗玉璋尸首的女人。
他一脸仇恨跟胜利的表情终于成了明目张胆的讽刺。
你很勇敢吗,在你跟着全家一起排斥喜凤的时候。
你很男人吗,在你狠心要怀着自己孩子的喜凤远走高飞的时候。
他拿着枪要杀喜凤 最后被墩子拦下 离开关门的时候 二人四目相对。
仇恨不在 埋怨消散 只剩下陌生跟两不相欠的遥远。
突然想起第一集的时候 许望龙对他爹说,我要娶喜凤。
她就像春天里的一阵清风。
所以他的一切负心与无奈在我看来都不可原谅。
墩子,被仇恨贯穿人生的人。
仇恨带着他认识了人们,也失去了人们。
他似乎是全剧最正面的角色,只是因为他的欲望更加单纯。
报仇。
几近癫狂的执念。
终于要实现的时候,罗玉璋确实自行死在了墩子的枪口下,在墩子还未扣下扳机的时候。
这一刻墩子笑了 又想哭。
这一幕也成了讽刺。
望向身后累累尸骨,突然觉得,墩子并没有赢。
一路有花开,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
被他隔绝了的 珍惜了的 最后都消失不见。
他只身去延安,圆了玉竹的梦想,也算真的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吧。
白玉竹。
天真执着得像一个笑话。
几次剧集里的她让我忍不住爆粗。
若说天真的人都值得被原谅,那她自己作死非要吃墩子仇人送来的水晶饼,那我只能说一句no zuo no die了。
只想说,当时留在刘十三身边当压寨夫人多好。
你这是何苦呢。
喜凤。
从天真的女孩,变成深宅大院里的好媳妇。
再到被罗玉璋凌辱的受害人,被家人排挤敌视的可怜人。
她想过自救。
她让许望龙给她个娃,她自己走去西安找许望龙说清真相。
她的梦太平实却偏偏无法实现。
于是她爆发,对着许望龙喊,你们全家只知道欺负我。
于是她带着铁了心要流掉的孩子上山找刘十三给他当压寨夫人。
她要找一个她能靠得住的男人,为她报仇,还她公道。
她是全剧中让我感到切身无力的人。
无出头之日,无法拯救。
好在刘十三给了她依靠,给了她体贴,给了她她想要的一切。
她安心想要当土匪的女人的时候,土匪却被正规军剿灭了。
本想一起死的她却被刘十三托付给了墩子。
于是她下山。
生娃。
带着娃对着空山头喊着,十三爷,你看到你儿子了吗。
你看到皇帝了吗。
空山里有十三爷灵魂的回响。
她只身带大了儿子。
人生还要继续。
风雨过后,仇恨散去,天空空洞平实。
她是第一集里土匪来了都不下戏台的勇敢妮子。
她是隐忍沉默的受害者。
她是拔枪神采飞扬的土匪女人。
她是土匪的儿子的妈。
她是喜凤。
她有入骨的仇恨跟天生的弱小。
她抗争过,她失败过,她反抗过。
好在给她的结局,是几乎最完满的。
刘十三。
全剧最爱的男人。
因为自在而无牵绊。
他占山为王,带着一百个弟兄。
杀人越货,毫不留情。
却在见到曾给快冻死的自己披上过衣服的许云卿的时候跪下致谢。
他讲义气,有骨气。
保护自己的兄弟,保护自己的女人。
为了女人与义气,他可以被喜凤唆使着去剁了许云卿的腿。
他挡过了山头合并的纷争,挡过了多少事端。
最后被墩子带着如山倒的军令给剿灭。
他本想让自己和喜凤一起死,却转念,把怀着儿子的喜凤托付给了墩子,而后举枪自杀。
他的柔情成为了他形象里带着暖光的缺点。
空山灵魂笑着说 我刘十三有儿子啦 的时候 突然就很想哭。
他的梦想其实很平实。
想带着喜凤跟娃一起隐姓埋名。
说官位的时候 他只觉得县太爷是个很牛气的官位。
只怪他的梦太小太暖。
不然或许又是一个白鹿原黑娃的故事。
罗玉璋。
罗玉璋的存在就是为了拉仇恨的。
他猖狂,愚蠢,又有足够自保的机智。
他横行霸道,小人得志,又有贴心跟着他的手足。
于是他可以开心地跳着傻逼到极点的步子大喊 最后长命百岁的就是我罗玉璋。
他与墩子性格的完全对立成就了这部拖沓的剧。
于是我按着快进键,大喊着,你怎么还不他妈的杀了他。
他可以让你恨得牙痒痒。
而从头到尾,无法让人觉得一分同情。
可是他只能这样活着。
从底层爬上来,靠自己,靠跟班。
靠枪杆子。
得志。
心狠手辣,杀人无数。
却因墩子而几年没睡成安稳觉。
他实在太渺小,太卑微。
是飞进眼睛的沙子。
固执而难以摆脱地膈应着你。
人物形象塑造实在太成功。
师长,参谋长。
这两个角色让人不知如何评价。
他们像土匪一样心狠手辣,自私自利,又像光辉军人形象一样正面而有理。
或许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说明 人的一生会做很多选择有的或许会让你良心不安。
但是无可奈何。
因为路要一直走下去。
全剧让我哭出来的角色是许家的管家郑二。
他带着绳子去找喜凤,却说,少奶奶你对我们下人好。
你快跑吧。
或许一无所有的无欲无求的人 最善良吧。
三十集的电视剧。
没有一个英雄。
人们都在走着或对或错的路。
看完之后只剩唏嘘。
活着不易。
经历的一切都成为背上的负累。
走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赢家。
儿时看过此剧,凭印象再次回温一遍,还真的是感慨万千。
几个印象深刻的角色:喜凤:原本有个情投意合的娃娃亲,原本单纯、漂亮、活泼,却因为偶然机会被富家公子爱慕,以为墩子死了,不得已成为了许家大少奶奶。
其实看得出,虽然对墩子的情谊仍在,但毕竟已为人妻,还是安守本分、踏踏实实为婆家、为丈夫着想。
后面被罗玉璋强暴,许家竟没一人所帮,最气愤的是竟为了保存颜面想杀了喜凤,真的是说变脸就变脸,以前全家上下多喜欢这位大少奶奶呀,简直讽刺,一个书香门第世家为了所谓的面子也不过如此。
喜凤被婆家厌弃、被丈夫抛弃、被所有人误会,连回来的墩子也不能理解原谅她,终于被逼的走投无路,上山当压寨夫人。
喜凤上山那一刻,真的是看得特别爽!
一个起先挣扎、弱小、哭哭啼啼的大少奶奶,没有说自杀想不开,而是看透一切去让自己变强去惩戒那些道傲贸然的人!
也没有说滥杀无辜,只是报复该报复之人,本心与原则仍未丢掉。
讲真的,看到她跟刘十三在一起,真的是快乐,刘十三给予了她尊重、宠爱,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人,墩子是初恋,刘十三是给了她安定感幸福感的人。
喜凤是个很好的姑娘,即便没什么文化,也真的是让人怜爱与敬佩。
许望龙:这个全剧我最看不上的男人,第一,第一次见喜凤时就被吸引,想要娶她。
好,先不说这种喜欢是不是真的,那时喜凤跟墩子已经订了娃娃亲了,不是说不能夺人所爱,只是看女方态度,要是女方本来也无意,那我觉着这个墙角该挖,不过摆明了,人家两人情投意合,还非要娶,且明知道自己不久后就要出国留学,真的,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好男人。
第二,在外又和一个司令女儿相爱,当初对喜凤的喜欢是多么喜欢呀,这时候真的就想来一句:呵、男人。
至于跟这个亚男是不是真的爱情,我觉得也不见得,亚男不是也问了吗,要是没有她的身份跟权位,他还会爱她吗?
许望龙当时是沉默了。
第三,当知道喜凤被人强暴了,后面所做的种种都让我一个女生接受不了,喜凤难道不伤心不恨吗,作为丈夫没有一丝怜悯跟同情,指责可以有,但全是指责真的就不是人了,就像喜凤常说的:有本事去收拾罗玉璋呀!
好吧,就算当时没办法收拾,那着实也不该把气撒在自己媳妇儿身上,真的窝囊。
第四,得知喜凤要了他爸的腿,那一股子复仇劲儿简直了,最后还有脸对着被逼上山当压寨夫人、大着肚子的喜凤高呼报仇,真的,要脸?
喊得出口?
也不看看当初是怎么对待人家的,要我我真不好意思去报这个仇,没这底气。
其实许望龙应该还是喜欢喜凤的,中间回来一次,不知是出于对喜凤的怜悯还是其他,并没有提离婚,但柔情还是能感受到的,还有最后与喜凤离别的一幕,终于还是让我觉得像个人了。
总之,作为女生,我是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男人。
刘十三:本剧我最爱的男人!
从头爱到尾!
没有之一!
有勇有谋有魄力,为人守信、仗义、还柔情,说真的,也算善良的一个人。
很多男人仗义却会死脑筋,很多男人厉害却大男子主义,但刘十三真的都还好,有本事,但对女人还是有一套,知道强上没意思,还是得让她信服这个人。
刘十三很有人格魅力,说话有趣、有深度,不做作、有啥说啥,办事靠谱、说到做到,有一定学识、谋略,有男人的霸气,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是极好,也懂得怎么疼惜自己的女人,即便是匪,也给了喜凤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这样的好男人值得喜凤这样的好女人疼爱他、关心他。
不得不说,演技也爆表!
记忆中小时候看这部剧的时候就被刘十三吸引,看来一个男人有魅力,年龄真的不是问题😂
初中看的神剧啊,那时晚上没啥娱乐节目,不知不觉就追看上了记得是20频道放的这部剧,那时我一个好友也看的哈哈,没想到啊。
一个乱世悲剧佳人与青梅竹马与流氓与前夫与土匪的爱恨情仇,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饱满,所以每个人即使配角也让人记忆深刻,配角同样抢镜,罗蛮蛮,相信很多人喜欢这个流氓,演的确实好,说他是男一号也行,喜欢他的蛮横狡诈、油头滑脑,对手下兄弟的重情谊,放走郭栓虎那段,男人的真性情。
整部剧充满了陕北民族风,特别是片头片尾曲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银板凳,都是木头。。。
” “恨死个你呀,爱死个你。
面对面睡着我还想你,今生咱命薄情未了,来世我早早等着你。。。
” 哈哈,记忆犹新
今天刚知道墩子是凌潇肃演的。。
乱世关中儿女情,家国情怀恩怨情仇,还不错,演得也可以,女主角现在都看不到了
太虐。。弃
人生一世莫轻过,纵然一死怕什么!
黄土关中,沉重人文!
星贝贝被困西安,说最近在看陕西的文学作品。我的脑袋忽然就开始播放“恨死个你呀爱死个你”。那时候可喜欢墩子了,没想到后来真人搞得那么狗血。当年的电视剧多好看啊,现在电视上放的这都是些个啥。。
喜凤这个角色演员很符合这个剧情的演绎,大气豪迈的女性角色,有主见有大义,不错,剧情也可,值得一看
一个女人和几个土匪的故事
墩子
关中历史,蛮蛮很出彩
关中十三年馑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不过,其中的泪与笑,恩和仇,浑然一体地交织在一起。其中田海蓉扮演的喜凤让人印象深刻,绝对是一个记忆犹新的角色。此外,罗玉璋,刘望龙和墩子,这三个形态各异的男人,也上演了一部大气磅礴的故事。虽然只有30集,但这里的厚重感,尤其是80集所能媲美呢?
电视剧
好看的一比!
小时候看的 记不起具体讲了什么 只是偶尔几个镜头在脑子里晃来晃去,但它给我的感觉有5星
浓重的鼓点式地方风俗配乐真的适应不了!故事是个好故事,罗蛮蛮的表演真的很棒!
田海蓉好美
我真的觉得很好看。罗玉章演的那么好的。
这里面居然有凌潇肃啊,完全不记得了,就只对田海蓉有印象了,好像没啥意思
羅蠻蠻嚇唬墩子 不錯的說
虽然极多的地方不合理 演员极多的地方太做作 考虑到毕竟是中国电视剧 就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