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玛约莉
Marjorie Prime,幻影爱人,马乔里,马约莉·普赖姆
导演:迈克尔·阿尔梅雷伊达
主演:吉娜·戴维斯,乔恩·哈姆,蒂姆·罗宾斯,罗伊丝·史密斯,斯蒂芬妮·安杜哈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改编自获2014年普利策奖提名的同名戏剧,讲述罗伊丝·史密斯饰演的86岁女主角行将就木,她的记忆力一天比一天衰弱。有一天,一位长相帅气、与她逝去丈夫极为相像的男子来到她身边,通过讲故事帮助她慢慢回忆起往昔点滴。其实这位男子就是她的丈夫,只不过通过神奇的科技手段“重回人间”,在同一手段的帮助下,女儿、女婿等亲友..详细 >
也许让坚持看完的原因是这部电影是关于老去,回忆…的确更像是舞台剧
2. 看简介是记忆和科技/ 对谁有依恋的时候 整个Prime 只告诉他/她甜蜜的回忆 那岂不是能天天活在热恋里 manipulation of the memory…
一个关于爱的,鬼影幢幢的暗室,一个关于记忆的,陷阱重重的寓言。完全不闷,说闷的朋友一定还没看过真正的闷片儿。嗯,乔恩·哈姆确实有个值得吹嘘一辈子的下巴【喂】
65/100 电影让我想起了伊藤润二的名篇“缓慢的告别”,剖析人的记忆倒是其次,最主要表现的是人类对“回魂”这件事的执着,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我们都还是会用它们来做同样的事。这一点和通灵本质上是一样的。
感觉Jon hamm一下子老了很多
非常迷人的剧本和演绎!不断和过去沟通、和解、回忆、回味,不断地,爱。如果真要挑刺的话,“My Best Friend's Wedding”实在不怎样啦。2017.7.14 重看觉得更美了,记忆是犹如影印件,越复印越淡?还是随着一次次复述而凝固为语言?2018.6.11 第三遍了。与记忆对话,越是平淡的语言越是止不住流泪。
无从判断《今夕何夕》的《衍生玛约莉》生活在后真相时代里一间丢失了记忆的空屋内,但就连女主都意识到了记忆所依附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情感。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真正的人类存在于变幻莫测的现实里,因此我们的历史和未来不可能是一个视觉固化的形象。而虚拟现实技术120年前就诞生了,它的名字叫电影。
机器幻影
如果给你一个这样的机会 你会 复活 亲友么
How nice we could love somebody.
可以想象这个剧本在舞台上的潜力,但一个关于借技术再现回忆的故事为啥要拍成电影,说的本来不就是电影么…
改编自获2014年普利策奖提名的同名戏剧,剧本的张力更适合舞台表演,换做电影就显得太单一了,剧情的设置单一、演员的表演单一、画面单一、色调单一...很难打动人。
电影院醒醒睡睡错过了几次家庭成员死亡又以prime登场的过渡,不过好在影片节奏慢。不愧是舞台剧改编,台词赞。喜欢影片里对于死亡及记忆重构的探讨,根本就是我的专业探讨的课题。影片结尾说不清是美好还是可悲,prime轻而易举地就接受了重构又美化的记忆,没有痛苦,而几个主角终其一生求而不得。
合着就是这部电影里的人全都死光了呗,这算是什么故事,无聊至极。
家庭創傷,長照,全息投影,AI
确实是很感人的舞台剧(也更适合舞台),几个影视演员都演技在线。不过还是火腿稍弱,Tim Robbins最感人。
从电影构成上最好的是简单的布景简单的对话,却又在不经意间构成了一种循环,说的其实是些不怎么能推动剧情的话,却又环环相扣,平静毫无波澜却暗潮涌动。不足也有,很明显,个人来说,我不喜欢三个prime在一起的结局,有种科技阴谋论的感觉,但缺点不致命,因为最后大家也只是坐在一起聊天,聊出的那个bug可以让你难受也可以让你感动,真是五味陈杂,这样也不错。
剧本很扎实。
生与死的本质区别:一个是在有限时期内不断变化的个体,另一个是在漫长时间里不断被改动的记忆。假设感情在实体消亡后依然持久的话,一段关系最终也不过是和自我的缠斗和安慰。而丧失记忆的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孤独的人。除去过分泛滥的音乐,Almereyda对这个存在主义晦涩文本的呈现恰到好处。
话说没太看懂,一部电影看了好几天,但觉得英语浅显易懂,居然都听懂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