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마더,骨肉同谋(港),非常母亲(台),Madeo,Mother

主演:金惠子,元斌,晋久,尹宰文,全美善,宋清晨,千玗嬉,郑煐禥,高圭弼,李美度,朴明申,李姃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9

《母亲》剧照

母亲 剧照 NO.1母亲 剧照 NO.2母亲 剧照 NO.3母亲 剧照 NO.4母亲 剧照 NO.5母亲 剧照 NO.6母亲 剧照 NO.13母亲 剧照 NO.14母亲 剧照 NO.15母亲 剧照 NO.16母亲 剧照 NO.17母亲 剧照 NO.18母亲 剧照 NO.19母亲 剧照 NO.20

《母亲》剧情介绍

母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儿子尹泰宇(元斌 饰)是智障,所以母亲(金惠子 饰)总是担心他受伤。一天,泰宇被一辆奔驰车撞倒,朋友镇泰(秦久 饰)带他去高尔夫球场找打球的教授报仇,结果被带回了警局。因为镇泰踢坏了后视镜,教授向他们索赔,泰宇被当成了挡箭牌。 从警局出来后,在家吃过晚饭,泰宇去找镇泰喝酒,但此时镇泰趁着夜色回到球场找出了白天扔进湖中的球杆。泰宇酒后尾随一个名叫文雅中的女学生,结果第二天雅中的尸体就出现在屋顶。泰宇被当做唯一的嫌疑人带回了警局,接着在警察的威胁下画押认罪。得知儿子入狱,心急如焚的母亲委托著名律师为他翻案。但是,泰宇的病影响了他的记忆,母亲在替儿申冤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威夷特勤组第十季惊魂游戏笑过2012毕业那年幸腹涂鸦明天会更好小初天黑请闭眼因为·爱七夜神枪之倒刺冬季浪漫故事亚特兰大第三季给你我的独家宠爱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第二季寻衅女孩高兴遇见你朱雀堂亲密治疗人生马戏团危笑大生活别问我是谁青蛇传之天界令花神钟点工们末世遗言西园寺小姐不做家务重案组第三季英雄喋血

《母亲》长篇影评

 1 ) Mother: A Tonally Slippery Beast

 【文/王Chanson】The film Mother (Bong Joon-ho, 2009) won the awards for best film, best screenwriter and best actress at the 4th Asian Film Awards held in Hong Kong, and the actress Kim Hye-ja won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at the 2009 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 She plays the title role which is an unnamed figure, but exactly, it can be identified by no other name than her maternal definition.In a provincial town, the single mother sells herbs and illegally practices as an acupuncturist. Her expressions and grey tone of the setting indicate the miserable life she’s suffering, however, her behavior tell that the main vocation of the mother figure is to tend her simple-minded son, a 27-year-old with a mental age of six or seven. He is arrested for the murder of a secondary school girl, but the mother attempts to convince of his innocence and even vows to exonerate him, at any cost, and in other words, no matter what it takes.Hence, this is why Mother is a tonally slippery beast, and we’ll understand this film is mixed with psychological thriller, character sketch, as well as, comic Freudian nightmare.The South Korean filmmaker Bong Joon-ho doesn’t produce large numbers of productions in the past ten years, but respectable films brought him international film awards, such as his 2003 film “Memories of Murder” won San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ilver Shell for Best Director, Altadis New Director Award, and FIPRESCI Award. His films always give us amusing, scary, thrilling, as well as, touching feelings, and this film “Mother” also cause us to run the full gantlet of emotions, and surely from to amusement to horror.

 2 ) 血与火的母子悲歌

■一句话点评:面对被视为无法超越的《杀人回忆》,奉俊昊告诉世人他可以出乎所有人意料。

有智力障碍的儿子,记不清事情。

含辛茹苦的母亲,千思百虑为孩子。

儿子被当作杀人案件的嫌疑犯被捕入狱,周围没有任何援手,只有母亲一人去拼死抗争。

铁窗泪、母子情,这样的题材放在中国,必定会催生悲情版的事迹。

放到日本,前年刚好有一部《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儿子被错抓,母亲极力为他争取机会,请到了负责任的律师相助。

在《母亲》里,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想铤而走险,无法回头。

对她而言,那样的做法就显得过于非常规,不符合一般人的逻辑思维。

她也找了律师,可惜对方贪钱且不负责任。

她动用直觉判断,结果证实是假象。

她被误导,虚惊一场。

最后接近了真相,结果当即崩溃,酿成惨剧。

影片没有耗费大篇幅去渲染母子亲情,更准确的说,《母亲》一片并非要追求建立在母子关系基础上的依赖与信任,正好相反,看待里面的母子关系不能选择常态角度,一旦你这样做了,那么就被导演很顺利地牵着鼻子走了。

在相同的场景里,母亲忙着手头的事情,双眼一直离不开儿子。

虽说儿子就在不远处,也是个眉清目秀的大人了,可在母亲眼前,他依然是个稍有不慎就会出事的小孩。

然而别人说她儿子是傻子,但这个小哥也不是智商全无。

他知道很多事情,会抗拒母亲无时无处不在的出现,会向母亲证明自己有正常人的能力了。

《母亲》遗留给观众的最大问题就是儿子到底傻不傻,有几分傻,暗藏了多少事情。

孤儿寡母的人物设置令人同情,儿子锒铛入狱,母亲悲痛无语,这完全是老天不公,法律不正。

过了开场序幕,《母亲》就进入了找凶手时间,一个几乎所有观众都会感兴趣的话题段落。

原因就在于多数人都秉持了善恶有别的天性定论,一定要把凶手绳之以法,不能冤枉好人。

更何况影片用一些黑色手法去表现了不中用的警察还有贪得无厌的律师,这些令人厌恶作呕的嘴脸,成为了引发悲剧的根本原因。

可以注意下影片人物的出场顺序,高尔夫球场事件带出了警察,对儿子朋友印象不佳导致母亲有了怀疑对象,朋友的分析进一步误导了观众,母亲又借他来审问学生,所有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没有错漏。

再到后面的垃圾老头和猥琐学生,他们的出场也完全是精心设置过的。

老头就在指认现场的前景处,母亲在路上问他拿了把破伞。

两个男学生一开始都是以背景人物出现,后面才有正面表现。

就连警察嘴里的某个案件、女学生流下的鼻血,最后都成了关键的细节点。

奉俊昊也擅长指导群戏,《杀人回忆》里的案发现场,《怪物》里的混乱葬礼,《母亲》同样有类似的戏,指认现场后紧接着葬礼,一样的精彩独到。

有恶搞的细节,像人模的头部掉了下来。

有暧昧的细节,儿子脱下面罩和女学生招手示好。

有影片必须的细节,母亲在现场发传单,争取民众支持。

换到葬礼那边,家属故作悲伤的姿态,疯老太的出现,双方扯打,激化了矛盾。

再到可以单独分出的段落戏,母亲的两次小屋探访都相当有代表性,前一次涉险过关,后一次万劫不复。

朋友意外来访、游乐场审问两段更是采用了不同拍法,前面的阴冷诡异,后面的血腥暴力,奉俊昊掌握了如此的技巧,一点都不会有堆砌的嫌疑。

处理过去时空的闪回闪念上,影片就好像在一道滑动门上任意穿越,在不同部分的讲述里跳来跳去。

死者的现身说法,更加重了电影的悬疑气息。

《母亲》能轻松地把一般杀人犯罪片比下去,原因就在于它一直鼓励找凶手,也明确告诉观众有凶手,到头来观众发现原来凶手就在那里,是自己失去了判断能力。

然而《母亲》不是一个推理片,它用了亲情伦理片的包装手法,母子情的存在让很多人失去了分析的依据,更加重了反思的难度。

如何跳出母与子的泥潭,影片似乎给不出答案。

当母亲用针灸让自己暂且忘却伤痛,随着车内的人欢歌起舞,记忆能否随之而去显然是个麻烦问题。

在儿子身上,记忆表现为毫无征兆地出现,也毫无征兆地消失,他会不时记起,又时常忘记。

那场大火,那个黑夜,母子的记忆之殇就在这里。

他们无法离弃对方,也不存在伤害。

从内在的血缘到外在的身份,由始至终,他们本就是一体,命运将他们紧紧地捆在一起。

【……】

 3 ) 同样相关记忆与遗忘——对影片结尾的几点感触

儿子出狱后和母亲吃晚饭,儿子对母亲说出自己关于凶手为什么将尸体拖到天台的猜测——她正在流血,为了让大家尽快发现,施以救助。

这正是弱智儿的单纯逻辑。

母亲的脸色很难看,因为儿子能想到这一点也许就离回忆起杀人过程不远了,而那一刻的来临将为这个不能再承受“真实回忆”的家庭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所以看似导演为观众留下了开放性的结局,实际上只是一个残酷的留白而已。

结尾处,儿子把针灸盒送给母亲。

这是一个设计上非常完美的细节——母亲是个健全人,但是记忆在不断折磨她,为了继续生存她渴望遗忘,包括想毒死儿子和杀死老人;儿子是个弱智儿,他渴望完整的记忆,于是他拼命尝试回忆,但他无法预判这些记忆是否美好。

这个巨大的矛盾反复纠缠。

维系这个居于韩国社会最底层家庭生存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母爱,但是记忆的链条将慢慢摧毁它。

将针扎入大腿中的穴位就将忘却不美好的记忆,母亲最后的选择了它。

这与其说是个神奇的逃避方式,不如认为是个美好的童话。

那一刻让我想起了《老男孩》的结尾。

两段具有相当超现实色彩的舞蹈桥段一头一尾相互呼应,片尾的逆光剪影镜头像是梦境般摇曳。

大胆的臆测一下——这也许是人在极端状态下的癫狂和灵魂出窍,那一刻关于生活的记忆或许洁白如纸或许柔软如纱。

 4 ) 人心深处的绝望

昨晚深夜开始看奉俊昊的新片(其实也不新了),《妈妈》。

其实就是《杀人的回忆》中其中一个故事的扩展:镇子上死了一个姑娘,警察们抓了一个白痴,判定他是凶手,白痴的母亲,不顾一切的要找到真凶,为儿子洗刷清白。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杜老师推荐奉俊昊,认为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可贵的解析社会的能力。

在极吸引人的剧情下,其实有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冷静观察,呈现出的人物,就像放大镜下的微小生物,原本存活在阴暗的角落,就在我们的四周,但是从未有一个机会,这样放大的观看他们,观看他们的压抑,绝望,暴躁,悲伤,残酷和温柔。

起初看得并不经心,还在打游戏呢,但是越看越吸引人,慢慢的,我抱着毯子,惊心动魄的看着。

太冷了,太恐怖了,那种冷和恐怖不是恐怖片中的恐怖,恐怖片其实是一种心理纾解,你知道关上电视,你还处在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

但是这部电影的恐怖,是人心的恐怖,人性的恐怖,你完全知道,处在这样的境遇下,你也会这么做,也会杀人,也会看着浆糊一般的黑色血液,也会充满抹掉脸上的血迹,也会点燃一把大火,烧毁一个房子,只为了保护自己,和最重要的人。

你知道,关上电视,那种恐怖也不会离开你。

早晨,阳光普照的时候,我又重看了这部电影,原本以为会好一点儿,但还是觉得很冷很冷,我又披上了一条毯子,我喝了一碗热汤,但是感到那种,无法驱散的冷意。

另外一说,奉俊昊调教演员的能力实在是很高超,饰演母亲的演员是著名的偶像剧女演员,专门演豪门贵妇,饰演白痴儿子的演员是著名的帅哥元彬,专门演深情帅哥,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你完全看不到过去的烂俗电视剧给他们打下的烙印。

尤其是那位老年女演员,她演得非常好,你对她的感情非常复杂:同情,厌恶,敬佩,感动,害怕,审视……同情会慢慢的让位给其他感情,而我想,这正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在这里,廉价的同情毫无用处。

其他的配角也都十分出色,律师,警察,那个滥交的女高中生,那个在摩天轮内被暴揍的小痞子,那个只露了一面的白痴JP,那个白痴儿子的好友——一个浪迹在小镇子上的小混混,那个脸上有刀疤以将普通手机改装成偷拍手机而赚钱的女高中生……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棒极了,你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绝望,而这种绝望,才是最终爆发暴力的原因。

小镇就像一坛凝固的混沌的脏水,凶杀案就像一枚炸弹,导演像一个纵火犯,一个不安定分子,他把炸弹投进这坛脏水中,炸破了这样的宁静,炸开了这坛深深的混水,将社会的渣滓和碎片一起搅动起来,从下到上,从里到外,于是我们就看见了,飞舞的绝望残片和往日的吉光片羽,那是虚伪的宁静和早已不复存在的善意。

 5 ) 母爱能走多远

看完《母亲》后,我情绪比较亢奋,家猫趴在我边上,看它无动于衷不解风情的样子,我顿时有点来气。

于是在它肥大的肚子上连续打了一套咏春拳,打得它惊慌失措。

现在很少有哪部电影能够让我如此忘乎所以。

奉俊昊在这部电影的处理上,给人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随着剧情地发展,你会发现自己一次一次地被他牵着鼻子走,并且被牵得心悦诚服。

倒不是说导演在和观众斗智斗勇的路上走得有多远,所有的情节都合情合理地发展着,并轻飘飘地一次次地扇着观众的嘴巴子。

就像是打太极一样,看似无力,而后劲却源源而来。

具体我就不展开赘述了,省得扫了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各位影迷的兴致。

《母亲》这部电影表现了这样一个相悖的主题:母爱能走多远?

我们从始至终看到的都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即使是劳作的时候,也把关切的目光停留在自己弱智的儿子身上;做错了事毫不推咎,就算金泰无理地要求赔偿5000元也是悉数奉上;雨天拿了一把破伞,还要给人钱(当然老头子也是明码实价,只收了一张票子,在这部电影中,还真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坏人)…… 然而这种母亲的关爱,却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别人辱骂你的时候,你要双倍奉还”,正是这句话赔上了一个女孩的性命;而为了掩盖事实,母亲又不得不杀人焚尸灭迹……如果一个人所深信的价值和情感准则却产生扭曲的时候,那对他来说,天地的边界在哪里?

所以当环环相扣的这部电影开始收尾的时候,导演奉俊昊给观众带来了无数铺成下的太极震撼: 母亲到监狱中探望替罪的日本小疯子,她只关心一件事:“你有母亲吗?

”这句对白让人心中五味杂陈,小疯子的妈妈会伤心吗?

小疯子的妈妈会做出蠢事吗?

小疯子如果没有妈妈是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让其顶罪?

当母亲心虚地回到家中后,弱智的儿子却又不合时宜说起女孩尸体为何会挂上屋顶的事,“一定是为了让人看到,然后就会有人打电话到医院救她。

”母亲在一边尴尬地应敷着,儿子的纯洁让所有人都感到痛心。

随后的场景中,母亲外出与儿子短暂道别,儿子送上一个礼物,不是别的,正是母亲遗留在杀人现场的一个针灸盒。

看到盒子后,母亲拼命想甩掉一切般地起身就走,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原来已经淡忘的罪恶感突然又爬满了她的全身。

导演仿佛是在说:“一旦你做了什么错事,就别想撇清关系。

”而坐上汽车后,母亲拿出针来扎向了自己的大腿根部,这也是导演此前介绍过的消除记忆的穴位,在此之后,母亲加入到了车上乘客欢跳的队伍。

母亲把责任“撇清了”,只剩下我们观众迷失在情感、道德的价值判断中。

在整个故事中,唯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戕害的人,就是母亲。

也正是她用这种付出暂时挽救了儿子的纯洁未来。

为什么说暂时呢?

因为弱智的儿子天然地就会忘记一切,但也许正像他忽然会想起打掉奔驰倒后镜的不是他一样,也许哪天他也会想起另外的事。

很多人应该都会把《母亲》拿来跟奉俊昊的前作《杀人回忆》相提并论,我觉得从技术上说,后者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但是《母亲》在情感上和剧作内核上无疑都更胜一筹。

 6 ) 母亲,看你的儿子(转帖)

作者:王书亚   从来没有人,像孤独的先知耶利米这样咒诅自己的生日。

  他说,愿我生的那日受咒诅!

愿我母亲产我的那日不蒙福。

耶利米是一个报丧的先知,他预言以色列的毁灭,呼唤族人的悔改。

他因传递的信息在国中受尽羞辱。

所以他咒诅那些报喜的人。

给我父亲报信说你得了儿子,使我父亲甚欢喜的,愿那人受咒诅!

  按民间说法,耶利米就是不折不扣的犹奸.他甚至在耶路撒冷被围攻时,呼吁国人放弃抵抗,接受上帝的审判。

按官方说法,耶利米的口舌,显然也犯下了煽动颠覆国家罪。

国家主义的悲剧,是因为缺乏高于国家的神圣价值,永远分不清秦桧和屈原的差别。

但耶利米又和屈原不同,他们代表两类知识分子,一种指控他人,一种咒诅自己。

  屈原是举目问天,不是低头悔改。

屈原咒诅的是庙堂而不是自己。

而耶利米劝诫、警告自己的国家后,不断发出人类历史上最揪心的哀歌。

他说,为什么没有使我死于母腹,好使我的母亲成为我的坟墓?

如果我们所指控的事、所看见的罪、所遭遇的虚空,没有确定的、被扭转的盼望;先知就是一种生不如死的职分。

  十几年前,我读《胡河清文存》,这位才情耸动的文学批评家,当年跳楼自杀。

两年前,又一位批评家余虹自杀。

我不明白,不是人言可畏吗,为什么从来不是被批评的作家跳楼,反而是他们跳楼?

后来我读《耶利米哀歌》,才晓得先知是高风险职业。

在一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公共知识分子,要么是一个民族率先批评就率先悔改、率先痛苦就率先得安慰的群体;要么就应该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面对哀家,我们常常劝他,不要哭了。

因为我们连放声大哭都承受不了。

人们想快点找一个不用哭的理由,快点回到惟物主义的势力范围。

反而是耶利米这样的信仰者才不怕锥心刺骨的苦楚动摇了灵魂的不动产。

他像疯子一样哀号,我为什么要出母胎,经历劳苦和忧伤,并且我的年日都消逝在羞辱之中呢?

当有智障的泰宇被关进看守所,母亲叫他尽力回忆案发现场。

泰宇忽然想起幼年的事,说,我5岁的时候,你想杀死我。

  那一刻我想起了耶利米的咒诅。

前半段动人的慈母形象,经历第一次崩溃。

母亲哭喊,说生活太难了,我是准备和你一起死。

天真的泰宇,眼睛如鹿一样清澈,又说,但你是让我先喝的?

这是一部无法归类的、超越商业电影类型的杰作。

韩国导演奉俊昊,用了悬疑犯罪片的外观,触及许多社会、人生的苦难,却像耶利米一样,没有把主要矛头,指向社会批判,反而深入到母性之中去刺痛罪性。

  连许多基督徒都不喜欢耶利米的信心。

因为真实的信心先把人拖回现场。

在死亡的废墟上盼望,才是真盼望。

  所谓人性,就是在罪性中无法自持的爱。

母性也一样。

导演用冰冷阴暗的镜头,刻画爱儿子爱得尽心尽力,却依然无法摆脱罪恶权势的母亲。

后来,泰宇的母亲从一个收破烂老人那里获知真相,儿子的确误杀了人。

  这是母亲无法承受的第二次崩溃,她激愤之下,杀死老头,毁尸灭迹。

警方找到替罪羊,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母亲在同样青春的面庞前,失声哀号。

但她的懊悔,只是叫人死的懊悔,因为她无力说出真相,回归良善。

这第3次的崩溃,使母亲心如死灰。

  最后一次是泰宇出狱后,对案发现场的记忆逐渐逼近了真相。

母亲决定带他离开家乡,在车站泰宇忽然拿出母亲遗落在杀人现场的针灸盒,说,怎么不小心掉在老头的屋里呢?

  母亲彻底崩溃了。

她如躲避瘟疫一样,从儿子身边逃离。

如果救赎不存在,母爱已不能持续,也不配持续。

到此为止,母爱也是一种精神疾病。

  导演一直埋伏着一个情节:母亲神奇的针灸术。

只要在大腿一个穴位扎针,就能忘记一切。

泰宇5岁时,母亲给他们喝农药失败。

她无法面对儿子,用这方法让泰宇失忆。

在看守所,儿子记起往事时,她哀求警察,让自己给儿子再扎一针。

她实在相信这是惟一的解脱之法。

所以在大巴上,众人翩翩起舞。

母亲独自坐着,缓缓拿出银针,向着大腿扎下,然后起身,加入了他们。

  电影开头和末尾,是全片最美的镜头,拍摄母亲如恶之花盛开的舞蹈。

结尾母亲加入众人的队列,导演强烈地暗示这不过是众人中的一个故事。

这世界都被扎了一针,这世上才充满莫名其妙的快乐。

  耶稣曾在十字架上,望着一个门徒,对自己的母亲说,看你的儿子。

又望着母亲,对自己的门徒说,看你的母亲。

他的意思是,流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血,胜过了流在我们体内的亚当的血。

因为基督的血,是拿来赎罪的。

所以真正的盼望就是灵魂的血缘胜过肉身的血缘。

  灵魂的父母,也胜过肉身的父母。

所以耶利米因他的国家离弃真理而哀哭。

他说,没有恩典的人生多么悲惨,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

泰宇的母亲是真正的寡妇,不是因为她失去丈夫,是因为她失去上帝。

我们想活下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相信慈爱的上帝为我们死了;二是时刻准备着让别人去死。

  当耶利米这样受苦极深的人说出我以永远的爱爱你,我以慈爱吸引你时,谁能轻看这话语呢?

为此,我愿像耶利米一样痛苦,免得我像泰宇的母亲一样痛苦。

  (本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7 ) 我们共同的母亲

终于看了闻名很久的、奉俊昊的《母亲》。

慢慢地,会觉得阅读和看电影,也是分年龄的,年轻时候的喜好,今天回头再看,有时会吓着自己。

如果时光能倒流,今天的我的所思所想,也许也会让年轻的自己汗颜。

最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的我,昨天的我,是不可分割的,但又的确是,两个人。

看的时候,一直提着心,看完了,心似乎一直还放不下来,隐隐地疼。

可能看电影、运用感情,也是需要体力的,年轻时觉得过瘾的,现在可能就有些承受不住。

或者,还是因为年轻懵懂,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所以,疼痛、痛苦往往是为了寻找一时的快感而特别偏爱的语汇、情绪、一种很酷的范儿,做给自己或者最在乎的人看的,欣赏和享受的成分更多。

其实真的痛苦,是绵延不绝的,它来得也许很快,但离开或者结束,一定是不容易的。

《母亲》和《杀人回忆》相比,我还是更喜欢他较早的《杀人回忆》。

《杀人回忆》在人物和故事上,更严密工整,也许是因为人物及其连带的关系更加复杂一些,奉俊昊作为导演的能力就更多地被张显出来。

所谓技巧和镜头,我觉得他的班底在技术上已经到达某种自由的境界了只要有需要表达的思想,他们在技术上就能比较完满地呈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有他个人的风格。

在这个层面,拍电影跟写字又是一样的,文字或者电影技术的水平能达到一定水准以上,及格或者更高,并不难。

难的是,当人类的文明、文化已经累积到这样的程度,对于已经被各种高超的形式、各样精绝的作品反复搬演过的、人的那点儿破事儿,有谁,还能继续表达出新意,同时,张口就能让人知道,这是他在说话?

这,好难。

很多人追求了一辈子,也做不到。

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做到了,并沾沾自喜,但其实,还差得好远。

片子的开头,就是母亲在用一把锋利的铡刀切草药,透过屋子里面幽暗的、堆满了杂物的甬道,她一边忙活着,一边习惯性地、用担忧的眼光看着屋外街上自己的弱智儿子。

锋利的铡刀单调又让人心惊胆战的切割声,母亲的心不在焉,观众能感受到心脏上浮到嗓子眼的那种类似窒息的感觉。。。

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母亲的惊叫,奔出门外的母亲跟儿子纠缠在一起,母亲惊慌地叫着:“你流血了流血了”。。。

懵懵懂懂的儿子跟邻居一起去追赶那辆肇事的车,儿子没事,倒是母亲被铡刀切到了手,儿子身上的血迹是母亲的。

跟街上片刻的喧嚷相对的,是屋里那把闪着寒光的铡刀,和刀刃上缓缓流下的一滴血。

从《杀人回忆》到《母亲》,个人觉得导演非常追求这种刀锋上的快感,用影像的多重手段来掌控观众的内心,这肯定是他想要的,我一点儿也不怀疑。

以前在电影杂志写影评的时候,我最不擅长或者刻意回避的,就是那种力图揭示政治暗喻的评论,可能跟我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有关。

就好像去揣摩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我没有跟这人相处过,或者就是较长时间地冷眼旁观过,我无法就他的只言片语来揣摩他要表达的深意。

看的电影多了,会觉得电影就是各个不同的国家努力表达自己价值观的语言,虽然这些电影可能不一定都是讲述发生在那个国家的故事,但他们讲述的方式、不经意穿透出的情怀和气质,每个国家的导演个体之间,一定是有差别的,但也肯定是有共通的地方。

前几年,韩国电影特别兴盛的时候,我在的那个杂志曾经多次成系列地介绍过韩国电影,我一直记得赛人曾跟我说,你发现没,韩国电影里很多弱智和残疾的人。

我也记得,那会儿对于诸多韩国电影的评论,比如《收件人不明》、《薄荷糖》,当然也有《杀人回忆》,最常提及的就是韩国人共同的“记忆伤痕”,那种被撕裂的痛。

所以,很自然地,那些经常会出现的,残疾或者弱智的人,似乎就像韩国电影人某些难以言传但又彼此心领神会的共同表达。

《母亲》 如果仅仅当成一种惊悚电影来看,因为案件和参与人物的相对简单,导演在某些段落的用力过猛,有些似乎可有可无的过场段落就会被凸现出来,让人觉得不满足。

但如果,真地,试着用那种,我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的,关于某些隐喻的“对号入座”,这部电影背后的一切倒尤为真切明晰。

虽然用这样的隐喻来概括一部电影,也许会挺无趣。

如果说弱智儿子是韩国导演们对于自身境遇的自况,他所传达出的,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懵懂无知,他不断被人陷害却又不自知,他懂得母亲说过,谁欺负他就要加倍偿还,但又总是拿捏不住分寸;同时,也会因为无法与人正常地交流,所以常会伤及无辜。

如果儿子是导演们想要表达的韩国人自己,那么母亲又是谁?

也许“母亲”就是能让韩国人之所以成为韩国人的所有,生存智慧、良心、道德、情感牵系。。。

母亲更像一个大大的口袋,所有身为韩国人不能缺的东西,都可以装在里头。

也许,母亲可以非常主旋律地被称之为:“祖国”。

母亲给了儿子生命,却又在最绝望艰难的时候曾经想结束他的生命。

(片中语焉不详,似乎儿子曾经是一个很健康的正常孩子,但在那一次“自杀未遂”事件中,因为母亲的毒药变成了后来的样子。

)母亲那一次对于儿子的“犯罪”也是母亲心灵深处不能触碰的痛,她一直努力在忘怀,她以为头脑弱智的儿子已经忘了,但他记得,一直都记得,五岁那一年。

儿子抹不掉的伤痛记忆,也是对于母亲最致命的一击。

但母亲终究是母亲,她要活下去,带着儿子一起活下去,她就是这么一路活过来的。

她告诉儿子,大腿处有一个穴位,针扎在那里,就可以忘掉一切。

她说,我们彼此只有对方。

她要救出儿子,谁挡着她,就一定要死。

她把唯一的证人杀了,毁灭了所有的证据,母亲相信,唯有这样,儿子就依然是清白纯洁的;只要她反复地告诉儿子,你没有罪你没有杀人,儿子最终就会相信,自己是个好人,一个从来无罪的,好人。

她杀死了收废品的证人,烧毁了他的废品收购站,命运似乎在这刻也特别垂青这位绝望的母亲,另一个替罪羊被找到了。

她想去见见那个替儿子顶罪的人,当她看到对方是一个跟他儿子一样的弱智人,她只是问:“你有母亲吗?

还有亲人吗?

”那人说:“没有了。

”她再一次崩溃,哭得很伤心。

有人说,这是母亲良心的发现。

但我觉得不是,至少不仅仅是。

那样的哭泣既复杂又真实,真实到我们从来就不陌生。

母亲用眼泪说,对不起,我不能没有他,只要我在,他就一定会活下去,像我期望的那样,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

看到这里,让人揪心的的母亲和儿子的命运,已然变成了那位无辜的弱智人的命运,我仍然焦灼着揣度不出导演想说什么,直到儿子出狱,偶然又是宿命地经过那位证人已经被母亲几近焚毁的废品收购站。

儿子终于转危为安了,精疲力竭的母亲要给自己放个假,在外出旅行的汽车站,儿子依旧懵懂地拿出母亲不慎遗落在废品站的针灸盒,母亲曾经寸步不离的针灸盒,问她:“妈妈,你去那个废品站干什么?

”飞驰的旅游大巴上,出外游玩的人们尽情地载歌载舞,失魂落魄的母亲掏出那个针灸盒,找到大腿上那个穴位扎了下去,然后站起来舞蹈,夕阳下尽情的舞蹈,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真的,像那样就可以忘掉一切吗?

什么会永远被记住?

什么会不留一点痕迹地忘却?

人,是不是能自主地选择,记住什么,同时忘掉什么?

时间,是不是可以真地痊愈伤口?

又或者,把伤口包扎起来,哪怕它在里面化脓溃烂,只要人无需面对那道伤口,我们就能假装自己都好了,或者,从未受到过伤害?

人到中年,一种越来越深刻的遗憾是,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浪费了太多的光阴,这个世界有太多其实就悬在我们唇边的秘密,仅仅隔着一层几乎要吹弹得破的薄膜。

要破解那些秘密,没有勇气是断断不行的;但很多时候,仅仅依靠勇气也是不够的。

关于背叛、忘却、罪行、饶恕、救赎以及永恒的公义,经受过儒家文化洗礼的亚洲国家,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骨子里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理解,或者就是想象力很自然地就发挥到了这一层面。

我们了解那种痛,却仍然表达不出来,或者,每次想要说出口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荒腔走板了。

 8 ) 母亲之我见,凶手非元彬

首先要说,《母亲》是一部好片子,甚至比之前的《杀人记忆》和《汉江怪物》都要好。

这里面的好是抛开演员因素,单纯从情节和架构上考虑得出来的好。

我一直认为看完之后越想越有强烈的感觉,或者说值得玩味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无疑《母亲》做到了。

我琢磨电影里面的玄机一直琢磨到大半夜,想打开重新看看却真的因为想想就后背发凉一直等到天亮才成行。

关于故事的脉络就不多说了,只不过对于结局我有与许多人不同的看法。

从电影中来看,最后的凶手确实指向了元彬,然而有几个细节仍然需要去揣测。

1.拾荒老头和死者的关系。

死者手机里为什么会出现拾荒老头的照片。

按照那些学生的说法被害人手机里只会存入与之进行性交易男人的照片。

既然如此拾荒老头绝对见过被害者并很可能用米来交换了被害者的肉体。

如此那老头和金惠子说过的从没见过死者的说法肯定不成立。

2.死者的死因是什么。

按照老头对金惠子的说法元彬因为死者叫他傻瓜刺激到了他于是搬起石头扔向死者无意中将其砸死。

向前面所述,拾荒老头对金惠子既然故意隐瞒自己与死者曾经有过交往的事实,那么这个说法显然不足为据。

这里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整个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提起死者的死因是什么,在案件重演时当元彬用石头砸向模拟死者的假人时警察很明显地训斥元彬说:“你扔那个做什么?

”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断死者的死因也许根本不是石头的撞击。

3.凶手是谁。

我的看法是凶手就是拾荒的老头。

在拾荒老头向金惠子讲述当晚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其中一个镜头是老头在向袋子里倒米,倒米的背景是锡纸一样的垫子,即在前面老头说在破屋暂住时铺的垫子。

联想到死者一直用性交易换米以及手机里老头的照片,可以推想在当晚死者和老头在破屋有约。

之后发生了什么没有影像交待,能看到的只有配合老头叙述的画面出现,不足为信。

而且从网上看到有人说死者奶奶在寻找手机时嘟囔了这么一句话-“以免手机落到那老头手里”(我并没有看到这句话,可能是字幕问题),说明拾荒老头一直在寻找手机,那么寻找手机的原因便需要考虑了。

相信老头为凶手还有两个感觉上的原因。

其一,看过杀人回忆和汉江怪物的人都知道奉俊昊的电影里从来没出现过“好人”,或者说“完美的人”。

如果一切如电影表层叙述的那样,那么这个老头将是奉俊昊最具代表性的三部电影中第一位具正义感头脑清楚无所畏惧的人,这不符合导演的风格。

其二就是电影中两段金惠子翻阅死者手机照片的画面,里面所有照到的男人全是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被偷拍了背影或者局部的照片,只有拾荒老头是露脸的,而且眼睛直接忘向镜头,我把这一点解释为导演留下的某种暗示。

4.元彬在凶案发生时做了什么。

元彬并没有杀人,但是陈尸是他做的。

原因是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元彬向母亲说凶手将死者放到楼顶很可能是看到死者流了很多血,想将她放到所有人看得到的地方以便尽快得到救助。

不过这个想法我也矛盾了一下,因为在案件重演时元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假人放置,甚至一开始想让其站在栏杆上,在警察的暗示下才将其放好。

当然将这归结为元彬的记忆阻碍问题也说得通。

后来坚定元彬陈尸的原因是如果老头杀死死者,他一定会将死者的手机拿出来删掉自己的照片。

但是手机最终落到了死者奶奶手里,说明老头行凶的时候一定有什么意外因素让他无法进一步处理尸体。

再结合一想元彬陈尸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虽然自认为我的想法很有逻辑关系,但是电影中仍然有很多细节无法说通。

在这里推荐这部电影,希望你们有人看了以后能联系我,一起讨论讨论,乐在其中…

 9 ) 几个猜想

1. 母亲在泰俊5岁时给他吃毒药想一起自杀是因为父亲的抛弃2. 没有足够的条件判断泰俊是不是因为毒药变傻的,但是母亲一定会认为是自己的毒药使得他变傻的,从而使得对他的愧疚感和补偿的心理更加的强大为什么这么猜想?

1. 母亲藏了一张泰俊小时候的照片在书里,拿出来撕掉了另一半带到了照相馆。

另一半可能是泰俊的父亲,母亲因为憎恨他而撕掉了。

憎恨的来源应该是父亲抛弃了母子俩;而不是因为泰俊是傻子....就算泰俊是天生就傻的,5岁的时候也应该看不出来2. 如上所诉,没有足够的条件判断。

不管怎样,都足以使得母亲对泰俊的愧疚和补偿感更强另外,在全片阴沉的基调下,母亲在照相馆放大泰俊小时候的照片时,露出了唯一一次自然而让人开心的笑容....

 10 ) 金惠子妈妈的又一经典之作《母亲》

第一次知道金惠子是从韩剧《爱情是什么》开始的。

时隔十多年,在今年年初时看到金惠子主演的韩剧《妈妈发怒了》,感动的,喜欢的一塌糊涂。

从新闻中得知她要拍摄电影《母亲》,这是她十年之后重返大银幕的新作,真是期待了很久很久了。

第一次看《母亲》,无字幕,不懂韩语只看情节,约摸着看懂了50%;第二次看,终于找到字幕版的,天哪,很多地方感觉翻译的太牵强了,看得痛苦啊;虽然报道说,这是一部惊悚悬疑的片子,但是前两次我愣是没有感觉它如何惊悚,看得有些不明不白的,特别是结尾的时候,我还以为母亲针灸自己的穴位是想自杀来解决自己的痛苦。

即使这种误解,但当看到结尾处母亲跳舞的时候,我还是感动难过的流泪了。

并大概的了解了片首母亲的跳舞与片尾的舞蹈是遥相呼应的。

终于,在VERYCD看到TSKS翻译版,我才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和细节。

特别是有一场景:儿子在狱中打架了,母亲来探监时,儿子竟然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喂他喝毒药的情景,他忽然说道,“我想起来了,很重要的事情,5岁的时候,你曾经想要杀死我。

”母亲心痛不已,当场尖叫起来,是一种歇斯底里地痛苦与呐喊,当母亲想用针灸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忘记这段痛苦,儿子却说,你想用针杀死我,母亲悲痛的差点晕过去。

这一幕太让人揪心了。

金惠子妈妈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真是有爆发力,因为她如此入戏,以至于在看这部片子时,我的情绪都是被她带着走的,她真不愧是韩国的“影后”,祝福她也能在奥斯卡上获得一樽小金人。

继续关注金惠子妈妈

《母亲》短评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7分钟前
  • 卡卡同学『弗洛Y德』
  • 力荐

讲述了韩国棒子警察有多弱智!

8分钟前
  • kris
  • 较差

没看懂,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至少有人心疼

13分钟前
  • 独看枫叶丹
  • 较差

感觉结局还是缺少个升华~~

18分钟前
  • 龙井虾仁
  • 还行

金惠子的飘渺还有眼神里的孤寂感演得不错~~

20分钟前
  • 27号
  • 还行

弱智。

24分钟前
  • 不美化这个世界
  • 很差

奉俊昊第四部。奉俊昊不愧是奉俊昊,当场景故事被局限在一个小镇子时,他天才般的剧本和用镜便开始浓烈发酵,形成一股强流,冲击着我的情感神经。在看到结尾时,窗外忽然下起了倾盆暴雨,顿时,巨大的悲凉感迎面袭来。但目前私人韩影最佳仍然是他的《杀人回忆》。

27分钟前
  • YWCJ
  • 推荐

韩国电影里每个人看起来都神经兮兮

32分钟前
  • 闻人林
  • 还行

看前面就感觉这老妈子也太溺爱孩子了吧。。。真心一挺无聊片子,为嘛这么多好评。。。

37分钟前
  • ctrl
  • 较差

7/10。按九苍老师的说法,此片除了画面技术和命题(母爱竟是杀人)更新以外依然没有摆脱“技术+庸俗化符号化叙事“的制作局限性,事件带来的震撼大于电影本身。奉的抒情力度比[绿洲]还猛,但后者带给我的情感冲击力却更大些。

3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多大的私利可以驱使人去加害无辜的他人?

39分钟前
  • 路兮
  • 较差

韩国电影果然脑残了。。因为元彬才看居然是弱智。。看来我也快了。。倒胃口的电影。。

40分钟前
  • vivien
  • 很差

激情犯罪。弱智儿子可以说是母亲一手造成的,然后就全家的放纵与挣扎。这个发型把元斌的盛世美颜挡得死死的。母亲是老闺蜜五人组里面得了阿尔兹海默的那个人。

41分钟前
  • 🐳居北望南🦥
  • 较差

剧情有点老套了,拍的相当不错~

46分钟前
  • Ir
  • 还行

不喜欢

49分钟前
  • 午夜浮遊
  • 较差

开篇不久,母亲喂药、儿子撒尿,母亲尽力遮掩那流淌一地的尿渍,而后来当她砸破拾荒老人脑袋时,她又忙不迭地拼命擦拭地上的血液,她的所有习惯动作都在示范如何抹去,她一定会扎下那一针。

52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剧作方面太牛逼了 在故事的不断展开下观感也慢慢渐入佳境 事件的真相一步步揭开 前面埋下的伏笔也终于起了作用 因为血缘与亲情而捆绑起来的母子二人 在爱与恨的边缘 遗忘与隐瞒的边缘小心翼翼地保护彼此 女主母亲无疑贡献了极为精彩的表演 开篇和结尾的两支舞蹈串联起了她整个在苦痛中独自起舞的人生 希望真的有那么一针扎下去可以忘掉过去 忘掉悲愁

53分钟前
  • 小西而已
  • 推荐

吹毛求疵一下吧,那个女孩连拾荒老头都接?以她的姿色,拾荒老头根本就排不上队。

56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当你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即是真相时,该有多绝望?

5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没看懂。没看懂。

1小时前
  • 。美美?死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