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

The Way,拿破仑之路

主演:马丁·辛,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黛博拉·卡拉·安格,约里克·范·韦杰宁根,詹姆斯·内斯比特,斯宾塞·加雷特,切基·卡尤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西班牙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年份:2010

《朝圣之路》剧照

朝圣之路 剧照 NO.1朝圣之路 剧照 NO.2朝圣之路 剧照 NO.3朝圣之路 剧照 NO.4朝圣之路 剧照 NO.5朝圣之路 剧照 NO.6朝圣之路 剧照 NO.13朝圣之路 剧照 NO.14朝圣之路 剧照 NO.15朝圣之路 剧照 NO.16朝圣之路 剧照 NO.17朝圣之路 剧照 NO.18朝圣之路 剧照 NO.19朝圣之路 剧照 NO.20

《朝圣之路》剧情介绍

朝圣之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是本片主演马丁·辛的大儿子,这是这对父子在影视剧里的第七次合作。 美国医生汤姆(马丁·辛 Martin Sheen 饰)在儿子丹尼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 饰)不幸在法国遇难之后,动身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丹尼尔死在了比利牛斯山,在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圣之路上,他遇到了暴风雨,然后就这么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条通往教堂的路,又被叫做“圣雅各之路”(Way of St. James)。 最初,汤姆的目的只是取回丹尼尔的遗体,但是在到达了法国之后,汤姆却决定要重新将丹尼尔已经走过的和没有走完的路重新走一遍,以更好地体会儿子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在重走圣雅各之路的过程中,汤姆遇见了三个从不同国家来到这里的“徒步旅行者”,他们都在寻找着生命力更大的意义,并希望通过徒步重新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封神:刺杀苏妲己为爱疯狂2如此多娇用甜酒漱口我爱你偷偷爱着你SP领地之争横风之中莫斯科行动阿松少女哪吒生活大爆炸第三季心星的泪光百灵潭我的超能叔叔京美的世界上帝加我好友第一季木乃伊与黄金甲虫2天使的一份她的母亲圣诞精灵钻石岛乘龙怪婿第一季四角关系杀出个黎明第三季厨房噩梦第八季玉子我的警察凯达尔纳特Re:从零开始的休息时间第三季

《朝圣之路》长篇影评

 1 ) wish you have your own The Way

最后的结局没有出人意料,Tom带着儿子的骨灰一路走完了全程。

这样的朝圣之路也是他慢慢打开自己内心的过程吧,从一开始巴不得甩开荷兰胖子,到最后四个人一起默契一笑,都是Tom渐渐开始接受不同的人生的为人态度的转变过程,更多地,作为婴儿潮Bommer一代,老了便开始一本正经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的他,也开始慢慢地了解到儿子为什么要选择旅行,但愿我们都能在还有心力的时候,努力地去了解身边人的想法,去了解渴求和缺乏什么,别到老了才开始懊悔。

但愿有生之年,我也能去走一次朝圣之路。

 2 ) 朝圣之路

19年去西藏的时候,沿途遇到过背包客,硕大的背包压着沉重的身体,当时不太理解。

等到了拉萨,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门口,都遇到了很多朝拜者,几乎都是藏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在全是转着藏经筒,身着藏袍的大环境里,陡然觉得很神圣。

后来再看电影《冈仁波齐》,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信仰,终其一生的信仰。

今天偶然看到这部电影,原来朝圣不需要一个很神圣的理由,也许是减肥、戒烟,当然,不可否认爱维的初衷确实很神圣。

在这一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让这位老父亲的内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也许朝圣的目的没有那么神圣,可是想要去朝圣的这些人,他们的勇气和精神才是最可贵的吧。

要想想自己如果徒步这一段路,大抵上半途而废无疾而终,也可能没有开始……所以,无论是仗剑走天涯,还是为信仰而朝圣,我都很钦佩,因为,我做不到。

影片中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在选择生活,而是过生活。

事实上,我们确实在选择生活。

 3 ) 选择生活,不要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段一:汤姆回忆起和儿子在车子里的争论:儿子: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你没有选择生活,你是在过生活。

顿时让我很有触动,大学期间,每次老爸来接我回家,路上我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

我一直觉得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做,你以后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做了。

父母总期望你能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他们会对你想着毕业后去做那些你当下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找工作感到诧异和不可思议,之前老爸老妈的观点是:你应该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有一定积累和经验,再去上路,做你想做的事情。

可是当我再问他们对于之前你想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时,会不会有遗憾,答案是:是的。

我们不是圈养的小鸟,你来这个世界上难道不是来看这个世界的精彩,不是去过你想过的人生?

而是让别人给你指路?

告诉你:孩子,外面太危险了,出去你就会碰上坏人。

还是呆在爸妈身边安安稳稳过日子好。

亦或是身边的人告诉你:哇。

这个比较好,那个太没意思了。

你最好怎样怎样。。

人生就是生死之间的几十年,人往往会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遗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想过怎样的生活,选择权在于你自己。

常常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迷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见别人在争取什么,自己也赶着去争取。

就像逛大卖场,前面的人在疯抢减价打折的物品,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觉得大家都在蜂拥而上,你觉得如果自己不去抢一抢,就太吃亏了。

于是你也赶过去,奋力从人群中抢来一份,如果是你正好需要的还好,往往大多数都是没用的东西,既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错过你真正想要的。

这一两年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开始选择自己生活的人。

他们人生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不管是开始间隔年的人,还是去青旅打工的人,亦或是去偏远地区支教的人,再或是走在路上的人,我都想为他们欢呼喝彩,因为我看到好多精彩的人生。

并不是说过着平凡生活的人就不是在过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处境,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开始越来越多姿多彩。

太多的人都过着:说说而已的人生。

你说你喜欢旅行,你说你喜欢文学,你说你喜欢音乐,却永远都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

总是给自己一大堆的理由。

微博上有个段子很有意思:18岁读大学,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说是环游世界。

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

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

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了婚再带老婆一起去。

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

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

最后你哪儿也没去。

希望我们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断二:汤姆上路了,最开始是一个人。

后来加入了想减肥的荷兰小伙子,想戒烟的加拿大女人和找不到灵感的英格兰作家。

他们由一开始陌生,到彼此不了解而开始争吵到最后的相互依靠,倍感珍惜。

在酒店四个人在汤姆房间说笑的画面,后面一路上相伴的画面都让我相当的感动。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像是朝圣之路,生来一个人,死去也是一个人的事。

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有缘分的,没有缘分的。

随着慢慢长大,开始懂得凡事都不要太强求,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每个人你都喜欢。

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少有的几个人都陪你走很长的路,但始终没有人能陪你走完生命的全过程。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没必要强求自己,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除了真诚和尊重,沟通也是必须的。

激烈的争吵也是难免的,如果因为争吵而分开,这样的人也不可能陪你走多长时间,迟早都会滚出你的人生。

不满就说,不爽就是要骂出来,何必委屈自己。

况且只要把你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别人,别人才会知道如何调整,否则,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维系很长时间。

所以,我想说,你要喜欢孤独,那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可以很轻松的和自己相处。

然后,对待身边的人,尽力后随缘。

凡事要先尽力,如果你做了你能做的,那个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离开了,那也没多大的遗憾。

因为你努力过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最后,希望我们都珍惜身边的人,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隔阂,请一定要及时沟通,那才是珍惜他们的行动。

片断三:最后站在海边,作家说:所有的作家都期盼着小说的结尾。

但是。。。。。

(是的,他找到了他的方向,虽然之前他说他毕业后,开始为杂志写文章,期盼赚钱后能写一本小说,但是20年后他还在为杂志写文章,多少有点遗憾的意思。

汤姆说,你写的东西都是你的亲身感受,你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你就在写什么。

是啊,作家感觉到,为什么一定要写小说来期盼着文章的结尾,他可以一直写下去,因为他一直在感受着。。

)戒烟的女人不戒烟了,减肥的小伙准备重新去换一身行头,不减肥了。

因为抽烟和吃好吃的东西,都已经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找不到理由非要戒掉这个习惯。

最后的镜头是汤姆开始在世界各地游走,继续他的旅行。

在帮儿子完成梦想的同时,他也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向,虽然已经60多岁,他终于开始选择生活,而不是过生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过程。

人的成熟不是越来越包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那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

然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期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想要的人生,能在所有之中平衡快乐的生活。

实实在在的追求,不是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4 ) 2023-6-27,朝圣之路,第49部

2023-6-27,朝圣之路,第49部腾讯视频,时长123分钟,2010年上映,豆瓣8.4分

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设想了一个可能性:在父亲替儿子完成朝圣心愿的道路上,会不会遇到暴风雪或者遇到雪崩、或者遇到什么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直到看完全部,发现:哎,我预想的这些问题,父亲在出发的路上,他并没有遇到,就只是山路比较陡峭,天气比较炎热,地方治安不是很好而已。

这部片子的感情线比较感人: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就变得生疏了。

父亲在医院工作,是一个牙医,儿子跟父亲说他放弃了博士学位,想去旅游。

直到有一天,父亲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告诉父亲:你儿子去世了,在某某地方,你来认领吧。

父亲马上出发,到了目的地之后,确认死者正是自己的儿子。

对方根据儿子的签证信息,告诉父亲,说他儿子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去走朝圣之路。

不幸的是儿子刚出发第一站比利牛斯山就遇到了极端天气暴风雨,因此去世了。

这位60多岁的老父亲,在考虑了一夜之后,他告诉警方:把儿子火葬了。

然后,他背起儿子之前的背包,带着儿子的骨灰,就上路了。

或许,他想的是:代替儿子实现目标,和儿子一起走完这段路,对这段父子情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在路上,这位老父亲结识了3个不同地方的朋友,他们一起出发,最终一起抵达目的地,实现了他们的共同目标——走完朝圣之路,非常强悍!

 5 ) 《朝圣之路》:有些路不白走

(芷宁写于2011年12月23日)影片《朝圣之路(The Way)》在中国有着不靠谱的译名“拿破仑之路”,和莫名其妙的影片归类,好在它有着靠谱的导演埃米里奥·埃丝泰威兹和主演马丁·辛。

老马丁较早一回和儿子合演影片要追溯到《战争启示录》和《华尔街》,都是和现在总惹是生非的查理·辛合作的。

而这次,他的另一个儿子埃米里奥举贤不避亲,请来亲爹出演片中痛失独子的老父汤姆,自己则出演在旅途中失事的儿子丹尼尔。

片中老父赴欧认尸而后携带骨灰沿途抛洒的戏份,许是演员是亲父子的缘故,让这些戏很有代入感,还真令人心生不忍,老马丁也将得知噩耗后的怔忡失神和一个父亲最深沉的悲痛演绎得丝丝入扣。

上一次看埃米里奥·埃丝泰威兹的作品,是他身兼编导演三职的影片《鲍比(Bobby)》。

在那部影片中,他很有想象力地把虚拟人生与史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驾驭得当,且凭借他和他家庭的人脉,请来诸多大腕在片中开门倒水提行李(当然也包括自家大腕)。

从他的这部新作《朝圣之路》中可以看出,随着历练和经验的丰富,埃米里奥的掌控驾驭能力已更上层楼。

影片的故事梗概几乎可以简略成一句话,而表现风格则很像一篇绵长的心路散文,很多镜头画面就仿佛一张张引人入胜的风景明信片,其中的很多场景又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在有些部分甚至真实得略显拖沓零碎,不过片中旖旎的自然风光、大量运用的各类音乐均起到了调整影片节奏和氛围的作用,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跟着片中人穿越了比利牛斯山,落宿安谧的农庄,走过无垠的土地和美丽的葡萄园。

片中人在旅途中,辛苦了双脚,却丰盈了内心,观众则在观影过程中,颐养了眼目,宠爱了耳朵,激荡了心脑。

倘若在闲暇时,想借助光影来观景听乐怡情,并顺便思考点什么,那么《朝圣之路》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段路途,一些各自有诉求的旅行者,或沉重或轻松或随性或功利地踏上了通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

在这条堪称欧洲首个文化之旅的道路上,他们小纠结过,小逃避过,也小有争吵过,但交流沟通和行走的欢乐却也是真实而美好的。

在旅途结束时,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抚慰了心灵,真可谓心路同归,只为抚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圣之路是这些人闭合式人生的一个积极的出口,算是给自己放了个假,度过了一段颇为治愈的时光。

片中散落着各种观念的交流,如父子间生活态度的交流,人究竟该选择人生,还是该活出人生?

在片尾,通过父亲汤姆的沿途体悟,答案已明了。

旅行伊始不久,汤姆曾问住宿点的老板娘是否去过圣地亚哥,老板娘的回答代表了很多人的境况,年轻时没时间,老了却走不动了。

这样普遍存在的境况让片中的另一句话,“上帝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设了一张时间表”显得颇为无奈。

马克·吐温曾说过:“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

”在如今普通人之间多的是隔阂和冷漠,似乎旅行也是消除冷漠和隔阂的好办法。

而旅行中的体悟,是那些没有身体力行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的。

另外,影片的OST太好听了,如果遇到,请不要错过购买。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1594158_d.html

 6 ) 其实旅游时认识一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很美好

男士们一起整整齐齐放水

太可爱了,一起为女士挡住

明明定了四个房间,最后还是聚在一个房间

每个人最终都和自己和解老爷爷一直设心防,因为儿子的离开而苦闷,直到一个一个遇见他们,为了减肥的大可爱胖胖,为了戒烟也不全是戒烟的高冷美女,还有一位失意的作家,几人为了不同的事情,看似可大可小的事情,走上同一条释放情绪,治愈自己的朝圣路,最后几人萍水相逢的友情,太美好了。

PS第一次知道写影评还限制字数,excuse me?

为什么还强制性啊?

 7 ) 旅行的意义

My brethren, count it all joy when ye fall into divers temptations;Knowing this, that the trying of your faith worketh patience.But let patience have her perfect work, that ye may be perfect and entire, wanting nothing.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的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

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圣经·雅各书》只是在这里记下自己想说的话吧。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里想到很多话,想要记下来,就是这样。

其实刚看的时候对于父亲以完成故去儿子的梦想为目的开始这趟朝圣之旅并不那么赞同,甚至在最后他都决定在compostela上写儿子的名字。

《转山》里面令男主角毅然远行的也是哥哥生前未完成的梦想。

我在想,电影能不能不要这样,旅行可以是为了减压、为了释放、为了戒掉坏习惯、为了开始新生活,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目的只为了出走,但不要为了别人的梦想吧。

何况这里面的父亲一开始并不认同儿子的观念,并且在旅途开始之时显得顽固且难以亲近,至少在我心中这不是一个行者的姿态。

后来,我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既然连没有目的都可以认同,何况是为了亲人的梦想呢?

像电影最后呈现给我们的那样,旅途的最终,我们并不一定能达到我们出发时的目的,但这中间的变化与感悟却大大地超过了这个目的。

于是,如果你想要走出去,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你大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对方“回来了我就知道了。

”“但现在,我必须要走出去。

”之前和迪子聊到梦想的话题,她说到关于与人的交往和不变的信念。

看这部电影又让我想起她的话。

旅行真的是一个认识更多人的好机会,只要你敞开心扉与别人交谈,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故事,而这种交谈,仿佛一种交换,你拿一个你的故事来换一个我的故事。

如果没有交换也不要紧,你要么是一个listener,要么就是一个speaker。

聆听与倾谈永远分不开,无论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都会有所收获。

每次看到他们四个人一起走在路上,一种感动与羡慕之情便油然而生,这不是“有生之年,欣喜相逢”又是什么呢?

但这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真诚。

可以不讲话,但不要说假话;可以发酒疯骂人,但不要背后放暗箭。

即使有人用不公正不诚实地态度对待我们,我们也不能丧失掉自己的真诚。

保有一种时常觉得“其实还不赖”的态度,去发现身边人事物的好。

我喜欢加增生命可能性的态度。

每个人都是一个多边多角的多面体,会与其他人发生磕磕碰碰,也会有强烈的摩擦,但不能因为惧怕这样的伤害而去对人丧失信心。

夏天旅游的时候,我在路上丢了touch,电话里我跟我妈讲那些有可能与它有接触的人我都觉得是完全不可能有偷窃行为的人。

可是妈妈却偏要让我去怀疑别人,帮我分析他们偷东西的可能性与原因。

其实她的意思我懂的。

但我还是选择相信。

对旅行来说,如果一路上没有了相信,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也无法继续了。

我想起了《蓝莓之夜》里面Norah Jones的一句对白,她写明信片给Jude Law说:“这几天我在学不信任别人,幸好没学会。

有时我们以他人做镜子认识自我。

每个反影都令我喜欢自己多一点。

”对那种在途中的感觉感同身受,一旦上路了,便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种种变化。

不会熬夜了,不会想减肥了,不会那么多牢骚抱怨,更注重身体的各项指标,想要更健康地饮食,反省自己为什么平时不锻炼多一点等等等等。

看电影里的四个人走在风景里,自己仿佛能闻到空气里与众不同的气味,被大风吹,双脚酸痛……于是,又产生了去旅行的冲动。

想去很多地方,看看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都怎样地生活着,具备怎样的生命力。

然后一边随手翻Lonely Planet一边只能心痒痒。

这是一部让人安心的电影。

因为你知道他们最终都会抵达,知道胖子不会变瘦,知道一个烟瘾如此强烈的人无法戒除,知道作家总会再写出点儿什么,知道父亲总会解开心结。

某一个场景或人物的出现,或是某一句对白被说出来,又或是某一段音乐响起,大概都能猜出后面的情节。

最后看到Sarah拿起烟抽,不由得笑了。

看着他们,想说什么灵魂的自由啦,追求的向往啊,重点不是你追求到了没有,而是追求。

Tom: You know most people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picking up and leaving it all behind,Daniel.Daniel: Well,I'm not most people.If I don't have your blessing,that's fine.But don't judge this.Don't judge me.Tom: My life here might not seem like much to you,but it's the life I choose.Daniel: You don't choose a life,dad.You live one.旅行,不应该成为梦想,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

 8 ) 为什么而朝圣?兼论生命的意义

这部电影本身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吉普赛少年小偷那一段算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其余的部分始终是无休止的行走,琐碎的聊天以及一些沿途风光。

四个朝圣者的性格刻画很成功,却止步于此,没见到期间引爆什么火花。

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正面描述他们怎么模仿古人,去向农民讨要面包和咖啡的情节会更有趣。

喜欢这部影片的人,大多向往徒步旅行,因此影片本身就自带光环。

而像我这样对这种徒步没兴趣的人,就觉得他们的所做所为本质上没什么意义。

影片最取巧的是赋予了主角汤姆一个朝圣的理由:代替儿子走完朝圣之路,并把骨灰撒到沿途的路标上完成儿子的遗愿。

这个理由的确无比崇高可信。

想到日本一个纪录片,说女儿惨遭车祸身死,肇事者却只是判了几年刑就出来了。

父亲苦闷之余,只好带着女儿的遗物去日本各地的寺庙烧香拜佛。

因此,主人公的朝圣的确是动机纯正的。

别的三个朝圣者的动机倒是平凡到有点可笑:立志减肥、立志戒烟,找写作灵感......真实的朝圣者也高尚不到哪去,也许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愿望清单的目标罢了。

问题是,完成朝圣之后呢?

影片告诉我们,什么都没有改变。

胖子没减肥,烟瘾女照样抽烟,倒是作家收获了不少写作的素材。

朝圣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倒有点安慰剂效应:反正我都XXX了,没效果,那还是接受现实吧。

关键是,当回到现实后,苦涩的处境没有丝毫改变,该让人痛苦的还是让人痛苦,甚至比往日更甚。

去年时,工作三年的我毅然辞掉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去英国读硕。

在英国的时光既充实又快乐,尝试了世界各国的料理,去了冰岛西班牙以及英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而且还健身练出了一个好身材。

但是当回国以后呢?

我重新找工作,发现金融工作依然十分难找,多了一个硕士没带来多少职场竞争力,反而很大概率面临降薪。

不过,去英国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不后悔的决策,因为它给了我无数的珍贵回忆。

我想朝圣之路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借助朝圣,去完成别的目的,那你多半会失望,最后只能求助自我安慰。

我认为,去朝圣之路真正且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因为踏上旅程是你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成功或者失败,被人铭记亦或被遗忘,反而不重要。

因为凡人皆有一死,早死晚死,死神终将胜利,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们要为目标而努力,要去追求梦想,这当然没错,但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目标,或者不仅仅是如此。

实现了目标又如何呢?

还会有下一个目标,你爬啊爬,直到有那么一天,你再也无力去追求新的东西,而你宝贵的一切却统统离你而去:你的家人和朋友一个个离开人间,美丽的容颜不再,视力退化,甚至记忆都归于模糊,你的内脏在尖叫,头昏眼花,直到呼吸都变得困难.....到那时候,当意义本身都不被理性理解的时候,那时你终将明白,也许你比大多数人舒服了一些日子,但所有人终将死去。

死亡面前一切平等。

因此,我们之所以努力,去挣扎,去爱和感动,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以此赋予我们生命以意义,因为我们要以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书写我们的生命。

也许我们成功,更可能我们会失败,但失败就是没意义的吗?

不,不是的。

生命的美在于燃烧本身,在于我们以挑战者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的命运。

做到这一点本身即是胜利,是我们对抗生命虚无以及遗憾的胜利。

要不断地去挑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遗憾的是,影片中没有这种自发自觉的,以旅程本身作己任的朝圣者。

也许早逝的儿子是这样,也许不是(可能只是打卡,完善阅历)登山者的名言是“为什么要去攀登?

因为山就在那里!

”探险家为了目标,甚至可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比如徒手攀岩,横跨沙漠等)原因只有一点:我热爱探险,甚于热爱自己的生命。

凡人皆有一死,而冒险者的精神和荣耀永存。

 9 ) 生活是活出来的

Dad:You know, most people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just picking up, and leaving it all behind, Daniel.父亲:要知道,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有背起包说走就走的“奢侈”,把一切(责任)抛诸脑后。

Daniel:Well, I am not most people. If I don't have your blessing, that's fine. But don't judge this, don't judge me.丹尼尔:我不是那些“大部分人”,如果你不支持我没关系,只是别论断这种做法,也别论断我。

Dad:My life here might seem like to much to you, but it's the life I choose.父亲:我的生活可能与你大不相同,但这是我选择的生活。

Daniel: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丹尼尔:生活不是选择出来的,爸,生活是活出来的。

《朝圣之路》的开头部分收入颇丰的牙医父亲前往法国认领在旅途中意外死去的儿子丹尼尔尸体,在法国的火车上父亲回忆起他当初开车送丹尼尔去机场开始环球旅行时的上面的对话。

关于责任和自由、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以及生活形态的碰撞,居然在这短短的几句对话中被串联演绎出来,引人联想。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责任,也就不会有绝对的自由。

有些责任大一些,有些责任小一些;有些责任来得名正言顺而有些来得莫名其妙些;有些来自别人,有些源于自己......作为一个美国父亲说丹尼尔把责任抛诸脑后,当然不是说他不给老人家养老费,而是指他放弃正在攻读中的博士学位准备来一次没有期限的无厘头环球旅行。

我在想如果是一个中国老头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如此“不负责任”,周边会有多少人朝这不孝子扔石头,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很少有中国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赚取学费供自己读书,毕业后还奢望着老爸给找个好工作,哪敢背起背包说走就走,老爸一发怒你还来个诸如“生活不是选择是活出来的”这样的谬论,简直自寻灭亡。

责任是件复杂的东西,有时候你索取越多,责任就越大,就像人情。

至于大众生活,以前我也愤怒地认为低俗无趣,现在倒是觉得无所谓,甚至开始觉得如果可以还该好好地过大众生活,因为它终归还是投票率最高的生活选项,我们一不小心就做了这个选择,一不小心就成了大众,以至于我们出门旅行了一两个星期就觉得自己另类非主流。

另类非主流也没什么不好,只要非另类、主流的那些人不要老是朝他们指手画脚,可悲的就是他们老是这么干,好像这个社会多元化一点点就是败坏风俗、破坏秩序,特别是对那些年轻人,简直是大逆不道。

而“非主流”当然也不会常常主动向“主流”喝声痛彻,因为历史上从来就很少有少数派主动向多数派挑衅生事的。

于是乎,老人要制约,青年要反抗,来来回回无止无休,说到底缺乏的还是理解和宽容。

于是乎,生活成了一个话题,我们为何而活,如何生,又如何活?

身为牙医的老丹尼尔当然认为自己的生活很不错,有自己的诊所,有秘书,有空就和朋友打高尔夫球,完全一个社会中上阶层代表。

而丹尼尔,丹尼尔连休学一年再修完博士学位都不干,年纪也不轻,没工作没家庭,未来可谓堪忧,非要去看外面的世界,去走那条“朝圣之路”,走后终于把生命都赔在那条路上了。

老丹尼尔去认领丹尼尔的尸体,确认之后原本就应该启程回国的,却意外地决定带上孩子的骨灰完成儿子未走完的旅途,此片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朝圣之路”的途中几经波折,在骨灰盒被偷走之后原本就灰心丧气准备打道回府的,丢失物件却又奇迹般地原封不动被奉还;生性孤僻情绪低落的他却意外地遇上了一群有意思的朋友;原本打算走到“朝圣之路”终点就结束却因为一个吉普赛人的提议走到了muxia,把儿子的骨灰洒进大海......与其说老丹尼尔选择了这次旅途,不如说他冥冥中的必须走上这一趟,如丹尼尔所说“生活不是选择出来的,爸,生活是活出来的”,而在“朝圣之路”上,老丹尼尔和他的那些朋友们估计也确确实实的活了一把,要不然,丹尼尔也不会从此开始一个大龄牙医的环球之旅吧^^

 10 ) Santiago de Compostela

提到圣地亚哥,一般人多会想到位于美国西南角的圣地亚哥,或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西班牙西北端最古老的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这是天主教仅次于耶路撒冷、梵蒂冈的第三大圣城,许多天主教徒毕生设法前来朝圣一次。

该城建立于第十世纪,狭窄的石板古街和廊柱围绕的广场保存迄今,经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朝圣目的地是一座西班牙最古老的宏伟大教堂(Cathedral),原址为公元889年所建的古教堂,埋有对抗异教徒的英雄圣徒St. James遗骸。

公元1074年重建为巴洛克式混合罗马式的大教堂,十二世纪由教宗指定为朝圣所,至今朝圣者络绎不绝。

  朝圣的方法自古迄今未改变,必须沿着朝圣古道(Camino de Santiago)长途跋涉,从巴黎或亚耳(Arles)等地出发,餐风宿露,步行数月始能到达。

由沿途三十余座教堂在护照上盖章证明,最后到圣地亚哥的朝圣局(Ofici-na de Peregrinos)取得朝圣证书。

朝圣的徽章是一枚扇贝,象征“重生”。

至今欧洲仍有些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法律上规定某些青少年法庭所判的有期徒刑,可以用圣地亚哥朝圣抵销,甚有意义。

  进入圣地亚哥大教堂朝圣,还有一套仪式:大教堂中央石柱下端为St.James的雕像,朝圣者先以右手按石柱,左手按St. James右耳,再跪下,双臂伸入St. James肩膀两侧弯曲的深洞,和圣徒作一个最紧密的拥抱,最后绕到柱后和St. James的另一座雕像互触额头。

《朝圣之路》短评

为最后的海浪加一星

2分钟前
  • 很差

小伙伴在飞机上看过之后一直推荐的片儿。这条路我是早就知道的,走过个别段落,当然第次都有迷路的曲折。曾与人谈及此路。对方道“能跟你一起走完的,就嫁了吧”。 -“嗯。”对方惊“你说真的?!” -“嗯。”两个月的迷茫疲惫和突发状况,饥饿怀疑和天不我予。能并肩走完的,需要牢不可破的感情啊。

3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吉他拨弦扫出brokeback mountain的感觉,旅行的原因永远是到了终点时才能参悟。

5分钟前
  • 哇哇哇哇哇
  • 力荐

还行吧,有种想出去看世界的冲动

8分钟前
  • Amethyst
  • 还行

像人生一样起初只是一个开始,过程是一种痛苦,沿途是一种发现,结尾是一个开始。这部影片对于导演他们来说太有意义了

13分钟前
  • WILLIAM
  • 力荐

配乐和沿途风景不错。电影主题很深刻,但是电影本身没有把这种深刻表达出来。

16分钟前
  • 媚眼如斯
  • 还行

"You don't choose a life, You live one"

17分钟前
  • 夏小夏
  • 还行

真轻松

22分钟前
  • 缸中之脑
  • 较差

其实很平庸的一部电影。。。这类题材的电影看多了 真的就没意思

27分钟前
  • 刘善甫
  • 较差

看,大地多么辽阔,上路吧!

30分钟前
  • 尼克
  • 力荐

大部分的情况是我们不会改,但是人生会增加些乐趣。父爱点滴,越来越觉得父子之间的爱很微妙。

35分钟前
  • f
  • 推荐

其实这800公里的行走有些平淡,真正暖人心的却是每每儿子幻影的出现,生活信仰救赎亲情自我太多的人文关怀自然流淌~

36分钟前
  • Hancen
  • 推荐

旅游宣传片不是?有机会也应该走一趟

39分钟前
  • 零食角供应商
  • 推荐

对节奏慢的片子有点难以入口了

40分钟前
  • dan
  • 还行

生活不是选择,而是体验。/看到了未打码的背包标志。想了想,还是不能忍受。

43分钟前
  • 一个人呆着
  • 较差

開頭感傷切題,越後面越無趣,最後無力至極收場

44分钟前
  • Zakk
  • 较差

很简单的东西

49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way overrated.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人生就是一场旅途,行走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

52分钟前
  • coco果果
  • 力荐

平平无奇

55分钟前
  • 蜀黍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