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神经病

Seven Psychopaths,疯狗绑票令(台),癫狗丧七(港),七重人格,七个变态,七个变态人格

主演:科林·法瑞尔,山姆·洛克威尔,伍迪·哈里森,克里斯托弗·沃肯,艾比·考尼什,海伦娜·马特森,迈克尔·斯图巴,迈克尔·皮特,哈利·戴恩·斯坦通,加布蕾·丝迪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七个神经病》剧照

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3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4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5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6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7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8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19七个神经病 剧照 NO.20

《七个神经病》剧情介绍

七个神经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Marty(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是一个爱喝酒的电影编剧,他的好友Billy(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饰)则和Hans(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饰)靠偷狗然后把狗还回给失主来赚钱。Marty近期在写 一个叫《七个神经病》的剧本,却没有什么灵感,于是Billy给他提供了一些素材。有一个神经病是一个杀手,每次杀完人都会扔下一张J扑克牌,有一个越南的复仇者,有一个自刎的贵格教徒....Billy偷了一条狗,这条狗是一个黑帮老大Charlie(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的爱犬。Charlie丢了他视如生命的狗,到处在寻找。他找到了Hans住院的妻子并杀害了她。Billy知道这件事后,愤怒的将他的情人杀害,而她也是Charlie的情人,随后Billy扔下了一张扑克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恶魔人哭泣之子我的青春不再见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母性小事儿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102真狗LA幸福剧本皮毛大衣喧嚣传奇王子2:贵族降临今日往昔沁水湾湾人生切割术第二季河神·诡水怪谈体外彼得·格里尔的贤者时间第二季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三季地久天长阿瓦隆旱季霸道娘子请指教朝花夕誓查理·威尔森的战争拳语者算命好养家卓娅危险垂钓煤气灯

《七个神经病》长篇影评

 1 ) 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本片很好的协调了黑暗、血腥、讽刺、人物冲突,让这个剧本看起来好像是昆汀·塔伦蒂诺·与艾伦·索金作品的综合体。

——Indiewire自从《改编剧本》之后最好的一部关于编剧的戏中戏电影,影片富有才气及恶趣味。

——collider.com幕后制作  影片是出生在伦敦的爱尔兰导演马丁·麦克唐纳(1970生)的第二部电影作品。

他的首部作品《杀手没有假期》(2008)是一部古怪搞笑的杀手喜剧,虽然在票房上无所作为但备受影评人称赞,imdb评分也闯入了top250,被誉为近年来最优秀的黑色犯罪喜剧片。

它还为事业一度陷入泥潭的爱尔兰男星科林·法瑞尔赢得了一座意义非凡的金球奖影帝奖杯。

时隔四年之后,马丁·麦克唐纳与科林·法瑞尔再次携手,带来了这部更加暴力和恶搞的《七个变态人格》。

影片与《杀手没有假期》一样选择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并且收获“午夜疯狂”单元(该单元以放映惊悚恐怖功夫类型片为主)的观众选择奖。

影片的暴力性以及风格突出的大段台词令人想起昆汀·塔伦蒂洛的早期作品。

事实上,早在进入电影界之前,作为一名舞台剧作家的马丁·麦克唐纳就常被拿来同昆汀作比较。

  马丁·麦克唐纳表示自己相当幸运,由于所写的舞台剧有机会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上演,这给了他相当可观的收入,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并且每四年拍一部电影。

“我是个懒人”,在多伦多宣传影片时马丁宣称。

在《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变态人格》之间的四年间,他只写了一出舞台剧,名叫《A Behanding in Spokane》,由克里斯托弗·沃肯与山姆·洛克威尔主演,2010年在百老汇上演了一段不长时间。

马丁承认,这部舞台剧并不很成功。

不过这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变态”,后来沃肯与洛克威尔都加盟了在2011年开拍的《七个变态人格》。

  《杀手》与《变态》的剧本创作是在同一段时间。

马丁先拍了《杀手》作为“练手”,之后他才能准备好——作为一名导演,去掌握和把控《变态》中必须用到的那些更加昂贵和复杂的动作场面。

如果非要为影片找出一个中心思想,马丁说,这是关于“人们心中创作故事的渴望,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的一种焦虑”。

“很多人形容这是一部塔伦蒂诺式电影,但是我感到,或者说我希望,这只是从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暴力这一单方面来说。

”麦克唐纳接着举出了芝加哥著名女作家崔西·莱茨(Tracy Letts 作品包括《美国的天使》、《怀疑》和《八月:奥塞奇》)的例子,他认为她是当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

“我希望我的所有作品能够拥有某种道德观。

并不是说我会在晚上为这个问题转辗反侧。

但是当我坐下来开始写关于端着枪的变态分子的电影,我并不希望单纯写一部简单的关于‘持枪变态’的电影。

尽管是一部喜剧,我仍然希望它能够感人,并且不那么空洞。

”  谈到塔伦蒂洛时,麦克唐纳有些犹豫。

“《低俗小说》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我没有拍出任何任何这样水平的东西”,“话没错,但是他(昆汀)最近的几部电影让我搞不懂。

我受不了《无耻混蛋》。

这不是他的水平,这不是那个曾经拍出《低俗小说》的人的水准。

  马丁·迈克唐纳的哥哥约翰·迈克尔麦克唐纳也是一名编剧和导演,两个人的关继十分亲密又充满了竞争性。

后者去年执导了处女作《坏守卫》由《杀手没有假期》的布兰·丹格里森主演,刷新了爱尔兰本土影片的票房纪录并且口碑爆棚。

当这部影片票房超过《杀手没有假期》的那一晚,“他等不及地在半夜给我打了电话”,马丁描述说“自从那之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今哥俩都住在伦敦,每个月会定期打两次网球——没错,输的那一方会心情很不好。

已经有人把这对兄弟称为“爱尔兰的科恩兄弟”,尽管他们从不在一起拍电影。

  影片主演访谈  你是怎样加入这部电影的?

拍摄《杀手没有假期》的时候是不是马丁·马克唐纳就已经告诉过你?

  科林·法瑞尔:是的。

拍《杀手》期间马丁谈到了这个剧本。

他告诉我《杀手》只是一次“彩排”,他想尝试下看看自己究竟是否喜欢拍电影(马丁此前是一位著名的舞台剧编剧和导演,在在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有一个真正想拍的剧本——比《杀手》要好很多,他说的就是《七个变态人格》。

所以在我读到剧本之前,就已经听说了很多。

他是个了不起的作家,这一点是实话实说。

  当你第一次读到《七个变态人格》的剧本时有着怎样的反映?

  科林·法瑞尔:时不时地,你会遇到一个会让跳脚的剧本,而《变态人格》就是这样。

它先在你脸上抽一巴掌,又将你背摔倒在桌子上,又给你屁股上踢一脚——但总体上是如此过瘾。

我很开心和马丁再次合作,我喜欢《变态》的剧本。

    片中的一对基友“马蒂”和“比利”之间的互动一定会在观众那里很讨喜。

描述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山姆·洛克威尔:马蒂和比利的关系类似于《浮世男女》(HurleyBurley 1988)里面的查兹·帕明特里和西恩潘,亦或是《穷街陋巷》里面的哈维·凯特尔同罗伯特·德尼罗,抑或《大街小瘪三》(The Pope of Greenwich Village 1984)当中的埃里克·罗伯茨同米基·洛克。

两个人之间有一种奇怪的相互依存关系,彼此深爱着对方。

他们总会原谅对方,尽管彼此造成了大量的不幸,以及愤怒(笑)。

  可以看出来你的角色比利是在一心为马蒂着想……  山姆·洛克威尔:没错,比利不忍心看到马蒂正在浪费自己作为作家的才华,觉心帮助他。

他看到马蒂正在用酒精毁灭自己。

比利把马蒂当做一个真正的天才,他不惜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去帮助马蒂实现。

  科林,你如何看待你的角色马蒂?

  科林·法瑞尔:马蒂作为一名作家,他遇到的问题是,一旦定下了剧本《七个变态人格》(片中,马蒂在创作一个与影片同名的剧本)的名字,他就爱上了它,但他却写不出来任何一个“变态人格”。

他希望这个故事是关于和平与友爱,但同时主人公是“变态”。

他纠结在这样的设定当中想不出任何办法。

他有个朋友叫做比利——我想也许是他唯一的朋友,还有个女友叫卡娅,我想这也是他唯一的女友(笑)。

马蒂还喜欢喝上几杯,而这在成为一个大问题。

  影片中的表演和喜剧都很出色,其中有多少是靠演员现场发挥?

  山姆·洛克威尔:事实上我们是相当严格按照剧本来拍。

不过还是有一些即兴表演,马丁·迈克唐纳希望这部影片的临场发挥程度比《杀手没有假期》要多。

他想要一种更为“凌乱”(messier)的风格,我猜测。

花絮·事先并没有被媒体披露,《海滨帝国》的两位演员迈克尔·斯图巴、迈克尔·皮特以及《德州巴黎》的老牌影星哈利·戴恩·斯坦通客串出演了本片。

·影片中“扮演”邦尼的是一只2岁的狮子狗,性别为母性,在多伦多电影节宣传期间,这位“主演”全程出席。

·本片是《杀手没有假期》时隔四年之后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再次柯林·法瑞尔合作。

两人都来自爱尔兰,其实他们在第一次合作之前就已经相识了五年。

·本片也是导演马丁·麦克唐纳与克里斯托弗·沃肯、山姆·洛克威尔的第二次合作。

后两人之前主演了他的舞台剧《A Behanding in Spokane》。

·影片中黑社会老大查理的角色原定由米基·洛克出演。

但他后来退出了该片,并且对导演麦克唐纳的为人颇有微辞。

最终伍迪·哈里森代替他出演了这个角色。

·麦克唐纳的两部作品《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变态人格》都选择在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举行首映。

 2 ) 有剧透的....

一个多小时我又哭又笑,像疯子又不是疯子,其实一开始怀疑billy是不是爱marty啊,是不是有gay潜质啊巴拉巴拉怀疑一堆,当电影结束发现自己全tm瞎操心....觉着billy的存在很悲天悯人,以一个“phycho”的身份担心自己唠叨会让marty烦就在日记里警告自己不多嘴,变身J去狗窝里救人,听到hans老婆死了一枪干掉美女就往家赶,得知hans死了确实又顿了那么几下下,一心一意以自己的意志华丽谢幕,到死都在追求小西施的认可:Im your master这一切的一切出发点居然就是为了给marty找写作灵感....好基油一被子!

中国的佛教里有一句话广为普通大众所熟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咱是人没那么高觉悟,红尘俗事恩怨情仇放不下那就干脆点儿不放,继续拧巴着纠结、追逐,想起自己终究会死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3 ) 越南顺化僧人自焚事件始末

对于我,感觉此片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最后越南变态的死。

越南变态在凤凰城的一家旅馆里,招嫖了一位红衣女子。

“停,兄弟。

做这事没有用的。

”红衣女子突然说道。

越南变态醍醐灌顶,只说了两个字:“汽油”。

接着把红衣女子拖到了会议室,并在她身上绑上了炸药。

他把刚买的汽油倒在地板上流到红衣女子脚下,越南人掏出火柴刚要点燃地上的汽油。

此时,红衣女子用标准的越南话说道:“停 兄弟,做这事没有用的”。

越南人闭上眼睛,等他睁开眼时,已经不在凤凰城了,而是坐在1963年左右的西贡街头…… 此时今天所要说的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1963年6月11日,一名来自越南顺化市善母塔(Linh-Mu)的佛教僧人释广德(Thich Quang Duc)在西贡闹市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自焚而亡。

目击者称释广德与至少两名同行僧人乘坐轿车来到十字路口。

下车后,释广德以佛教传统的盘坐姿势坐下,随行的僧人将汽油浇在他身上。

释广德用火柴点着了汽油,数分钟内即身亡于烈焰之中。

关于此事件的始末及影响下文有详尽的阐述: 【原文地址】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35581/15857      http://burningmonk.gnn.tv/blogs/5516/Thich_Quang_Duc_The_Burning_Monk 释广德为这次自焚行为作了数周的准备,包括冥想以及通过信件向他所在佛教教会和南越政府解释其动机。

在这些信件中他说明了他想要唤起大众对当政的吴廷琰政府的高压政策的注意,后者信奉天主教。

在释广德自焚之前,南越的僧人曾向吴庭艳政府提出过如下的要求:解除对悬挂传统佛教旗帜的禁令;授予佛教与天主教同等的权利;停止拘禁僧人;授予佛教僧侣以修行和传教的权利;对受害者家庭给予合理补偿并惩办死亡事件责任人。

     当这些要求被吴庭艳政府拒绝之后,释广德便进行了他的自焚行为。

在他死后,遗体被火化,而在火化中他的心脏奇迹般地没有被焚化掉。

因此人们将他的心脏视为圣物,并由越南储备银行保管起来。

     释广德的自焚经过了宗教和政治视角的多重解读,但并未引起宗教学者太大的注意。

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持有的观点认为他“已经极度概念化为一位永恒而纯粹的宗教代言人,已然抽象地同化于其专属宗教的先贤和始祖”。

因此释广德的自焚被视作“宗教自尽”并在宗教学上被视为正义,这一判断所基于的乃是撰写于公元 15-16 世纪的中国佛教文本。

     而在政治和社会意义上,释一行(Thich Nhat Hnah,越南禅宗法师)和 Russell McCutcheon(作家)在结合当时的社会与政治背景研究 1963 年发生在越南的事件后指出,这种自焚行为可视为一种“政治行为”,其意旨在于唤起公众对操纵于欧美帝国主义手中的傀儡政府对越南人民的非义行径的注意。

基于这种政治环境,释一行如下地描述了自焚行为:      “新闻界称这是自杀,但是本质上这并不是自杀,它甚至也不是抗议。

这些僧人在自焚前留下的信件中说明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警醒,为了打动压迫者的心,并唤起全世界对被迫害的越南人民的关注。

自焚是为了证明他们所说的事情极其重要......这名自焚的越南僧人用他全部的力量和决心表明他愿意承受最大痛苦来保护他的人民......通过自焚来表达意愿不能被视为破坏,相反它是一种建设,即为人民而受苦并身死。

这并不是自我了断。

”      释一行继续解释为什么释广德的自焚不是自杀,自杀是与佛教教义相违的:      “自杀是自我毁灭,自杀有以下的原因:(1)缺乏生存和应对困难的勇气,(2)在生活中遭遇挫败,失去任何希望,(3)向往虚无……而自焚的 释广德既没有失去勇气或希望,也不向往虚无。

恰恰相反,他勇气十足并充满希望,他对未来的美好满怀热望。

他并不认为他是在毁灭自已,他相信他的自焚行为会为其他人带来美好的结果……我坚信那些自焚的僧人并不是期待着那些压迫者也一命呜呼,而只是希望后者改变其为政之道。

他们的敌人不是人。

他们不容异见,行为如同法斯西一般,专制,横征暴敛,充满仇恨,并对人心的善加以歧视。

”      自焚行为的影响      这张著名的照片出现在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

后来,释广德的自焚加速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肇始于越南的“入世佛教”的传播,导致了南越的吴庭艳政府在 1963 年被推翻,并有助于人们对于由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及其与由越共支持的**党之间的战争进行批评。

     释广德自焚的社会与政治影响远播世界。

次日《纽约时报》就报导了这一事件;数名自焚的僧人在 1964 年重蹈了他的行为,并导致了过去三十年里的针对越共政府的激进的“顺化僧人叛乱”。

     两名美国人在 1965 年自焚,向越战发出宗教性的抗议。

第一个人叫 Norman Morrison,他在读了一个教士写的一个村庄被凝固汽油弹摧毁的文章之后愤而蹈火。

另一个人名叫 Roger Allen LaPorte。

大概是在 1970 年 5 月 11 日,年仅二十三岁的 George Winne Jr. 在加州大学校园内自焚,他留下的遗言是“看在上帝的份上,停止战争吧!

”      释广德的背景      释广德生于 1897 年,当他在 1963 年自焚时年龄为 67 岁。

从七岁开始他就生活在寺院中,在他成为完全的僧人,即比丘时他年仅十二岁。

在数年严格的苦行修炼之后释广德 成为一名传法法师,在 1943 年之前他花费多年时间重修越南的庙宇。

死时,他是观音寺的僧人,并且是越南佛教联合会的导师。

释广德被视为菩萨——“一个觉悟 (enlightened) 的生命,誓愿令一切众生都觉悟之后自身再成佛”。

   在释广德自焚29年后,也就是1992年,一支乐队推出了首张同名专辑《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而唱片封面正是那张释广德自焚的照片。

该专辑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的娱乐范畴,是一张充满愤怒、反抗的政治性很强的作品。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豆瓣音乐条目】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449586/

 4 ) 七个神经病

黑老大玩轮椅的场面印象很深,那种老子就是很屌很肆无忌惮的充斥着平静的病房。

黑人太太走之前平静的眼神和那句淡淡的再见很心酸。

老大面对人命的无情淡然和和面对小狗的软弱真情,对比目瞪口呆点赞;自己倒地还泪流满面的求你们能不能让我抱抱她摸摸她....哦摆脱不要把"死"这个字和她的名字放在一起……这里的台词和演出都绝了……

 5 ) 爱到极致才是最大的变态啊

billy是深爱着marty的。

导演在前面埋了不少伏笔。

比如在赴marty生日宴前对着镜子的自言自语,对狗狗说的非常心酸的自我安慰的话,还有当时放的背景歌曲的歌词。

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去再仔细查看一下。

再比如billy的日记。

导演一直都在暗示我们billy暗恋marty。

当然为了给深爱之人提供剧本素材愿意去杀人愿意自己去死更是最大的证据。

但我认为促使billy自我牺牲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得了性病。

根据billy和marty在黑老大车来之前,billy论等待的那个在诊所看性病的玩笑,再结合之前billy跟黑老大女朋友做爱时不肯脱下套套,难道大家不觉得这也是导演的暗示吗?

汉斯爱女儿爱到极致,黑老大爱狗爱到极致,兔兔男爱黑人女子爱到极致(但是杀人狂黑人女子爱神马我就知道了),billy爱marty爱到极致,越南人爱人民爱信仰爱到极致。

所以这部影片里,爱到极致才是最大的变态啊!

(我水平真的有限,如果解读有误,千万别对着一个弱智使劲喷啊)

 6 ) Jesus,Ghandi,Joseph和大男孩

12年看到这部电影时高兴坏了,当时想,幸好没有错过这部好玩的大男孩之作!

电影借不同人物发声,表达对“什么是好电影的看法”,比如,Hans说的“有层次”、“每个人都要做梦”,Marty说的“有深度,而不是打打杀杀的陈词滥调”,而这些也正是电影所追求的,比如电影本身就富有层次:现实,故事,编剧,故事对编剧的影响,现实对编剧的影响,故事和编剧对现实的影响……虚虚实实相互交融,且毫不生硬。

同样地,主题方面,电影借暴力表达关于爱与和平的思考,用心理学的说法也就是,“跳出敌意的陷阱”,所以Hans忏悔自己当年的以牙还牙,改写了故事里越南人烧了妓女的结尾。

Marty在经历这一切后意识到不落入敌意的陷阱是对抗暴力的关键。

当然,Billy是注定要赴死的,因为他代表了大男孩的英雄梦,拯救了朋友被永远记住,这就是Hans说的,“每个人都要做梦!” 凡此种种,相当于把标准和想法都说出来,然后让你看,“我一条一条都做到啦!

”十足贪玩淘气又自信爆棚的大男孩气质。

Jesus,Ghandi,Joseph和大男孩,你们都是好样的啊。

电影絮絮叨叨的台词,够好笑,又够黑色,让观众在恐怖刺激的紧张中期待下一个笑点的引爆。

要做到笑点密集且包袱质量好真不容易,饱满扎实的人物个性是基础。

当然饱满扎实一跑偏就容易一根筋角色,所以电影里曾经自杀也要报复对方的Quaker后来成为甘地的信徒,大大咧咧的Billy对朋友却细腻体贴,黑帮老大丧心病狂但会因为萌宠被绑架而黯然落泪,并且由衷地认为偷狗的Billy“真是个神经病啊”……搞笑之余,电影也不忘挖苦揶揄好莱坞的cliché,比如女人一定要湿身露点、枪战戏里人的脑袋像爆米花一样爆来爆去、动物要保护好但女人都死光、很好的角色但是连个名字都没有、搞不清双节棍是日本的还是越南的等等,供观众反思。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

扮演Billy的Sam Rockwell ,亦正亦邪大男孩的角色对于他来说正是看家本领, Billy向Marty和Hans表述自己剧本的一幕反复看了很多遍,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堪称五星级的表演,每次看依然泪中带笑笑中有泪。

还有Christopher Walken,真正的老戏骨,他的戏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无论是在病房跟妻子的互动还是后来捧住Billy的脸的一幕,每个眼神、每个音节都那么原创,让观众大呼过瘾。

 7 ) 犹如昆汀所带来的震撼。

看完之后,发现如果每一部分加上小节标题,再来个美女脚部特写,这就是一部典型的昆汀电影,尤其是类似《低俗小说》那种。

音乐好听,人物多,小故事多,美女少而精,瓦尔肯那猎鹿人的梗,这些元素实在是太昆汀。

当然,本片其实黑色幽默偏多些,尤其是那种剧中剧的设定,巧妙的让观众跟着主角的思路思考,尤其是他们说影片后半部分变成很“无聊”的唠嗑情节,结果,那几个人真的开到荒山野岭,开始唠嗑,还好,最后没有“无聊”,而是出色的出人意料。

哈里森演绎的很不错,看到了当年〈天生杀人狂〉的风度。

山姆似乎独挑大梁,瓦尔肯也是很内涵很显眼,导致主角威尔被其他人抢戏太多,想起了他近期的毫无故事性的〈全面回忆〉,导致我似乎忘了他其实也算个演技派小生。

片里的女性要么都是美女,要么就是特色女,比如〈珍爱〉里的黑女和那个黑人老太太。

感觉黑色幽默的原理,大概就是一个传统的恶人做一些可爱或普通的事,比如超级喜欢狗的老大,狗和兔子的点子很棒,尤其是那只漂亮的狮子狗,动物会自动增加几分笑点。

同时,编剧也在吐槽女性在这种男性向电影里的弱势,呵呵。

越战,甘地这两个元素用的很不错,最近貌似有日子没看到这两个元素了,尤其是甘地。

 8 ) 你若万事释然,死神悄然回岸.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儿呢?从片儿名看,多么直接,多么显然是在讲七个变态怪咖的故事,于是你洗好大脑本以为这是部无下限,血腥暴力的主.事实上,你大错特错了。

这绝对是一部温情甚至有点伤感的基友片。

要看爱情,性,重口味的可以绕道了。

导演讲故事非常厉害!

看似乱七八糟,你中途去冲杯咖啡可能就看不懂在讲哪一出的剧情结构,实际上是层层推进,分为三个空间递进并且连接的。

第一是比利提供的变态线索,第二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个变态线索,第三便是变态基友在身边。

每一个变态似乎都有深爱的人,因为失去所以报复,直到越南变态的出现,这个人的结局最后是由老头给他划上的句号。

这个有着亲人乃至国家仇恨情节的人物,就在复仇的关键时候,妓女那句越南话“做这事是没有用的!

”将它心中所有的愤怒与仇恨瞬间释然,立地成佛。

最后,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呢。

最后那个抱兔子NO.6变态看到七个变态的上映,逼问男主为什么不标上我的联系方式,你要为此付出代价,经历许多的男主,再也不像当初那样胆怯,他很淡定得回答道:我周二有时间。

兔子老头显然吃惊了。

想了想,这个人可能也经历了像他一样多的苦楚,才如此淡定。

便放弃了。

也许生活中,也要如此,即便在多烦恼忧伤,无法改变,也要酷酷的去接受,淡定的去面对。

你若万事释然,死神悄然回岸。

 9 ) 这个套路咋样?不喜欢我换个给你看看?

看了《三块》之后重温导演旧作,发现很多老面孔。

从这部里山姆的演技就够爆炸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导演马丁的反套路和解构。

开头首先就似乎在揶揄昆汀,一对话痨黑帮被爆头引出1号变态,紧接着剧情开始极为夸张和Drama,因为这是个导演在写剧本啊——明着告诉你,但我就是玩下去。

你以为他致敬昆汀了,甚至到了7号变态完成了闭环,可一切的观感又像是《死侍》,就差直接跟观众说:这个套路你绝逼看腻了,我(借山姆叔口)拍个有意思的吧?

哎,这个套路还是不那么好,我再想一个你再看看?

一切都是戏谑和解构,让这样一部极度戏剧化的电影居然不停吊着观众胃口。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就跪了,这几个哥们儿迟早要拿奥斯卡的。

期待他们几个基友老搭档,能拍出更好的作品吧!

 10 ) 这许久不见的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台词能不做GIF留念吗?!

好久没有从头到尾一点不快进的看完一部低成本电影了!

必做GIF收藏之(http://t.cn/zYhDj0U )《Indiewire》评价它是“昆汀与艾伦·索金作品的综合体。

” 会想到昆汀吗?

当然会!

但是马丁说“昆汀最近的几部电影让人搞不懂。

受不了《无耻混蛋》。

这不是他的水平,这不是那个曾经拍出《低俗小说》的人的水准。

” 我靠我太同意了。

学学这种在业界也不会互相吹捧的作风吧你们!

看的出来马丁是个真心在编剧的家伙,本以为会发挥编剧光环让剧中的编剧角色笑到最后,没想到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喜。

Sam Rockwell 从头到尾都在卖萌啊(我真心喜欢这孩子)!

Colin Farrell 完全成了吐槽的角色,Billy 在爱Marty啊!

还有马丁能不悄悄显摆一下自己爱日本暴力美学吗,内“门萨的娼妓”的怎么回事!

Tom Waits是可以看起来这么猥琐的吗!

《七个神经病》短评

除了法瑞尔演得很带劲,台词经典,缸中大脑扣分。整体扯。

8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盖里奇昆汀话痨起来很有意思,这导演的话痨是纯叨逼叨,悲伤的情绪和荒诞的幽默难以调和,当主角们是神经病时,逻辑似乎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9分钟前
  • 听海
  • 较差

明显的黑色幽默意味。故事整体还算有趣,只是少了一些爆点和高潮点。3星半

10分钟前
  • coco果果
  • 还行

全片不知所云,故弄玄虚,就像是酒鬼男主角憋出来的3流剧本,几乎全是尿点。

15分钟前
  • 弦小多
  • 很差

不错,是我喜欢的调调,卡司也有爱,够二够真二~

19分钟前
  • 哆啦Z梦
  • 推荐

编剧有点思维奔逸吧……不过还挺好玩的。

20分钟前
  • 小周炸学校
  • 推荐

品味越cult才越爱 一部片沦为洛克维尔nc粉 小法演技可以的嘛

22分钟前
  • 弄臣
  • 力荐

影片最有趣的地方恰也是它最无聊的地方,但如果去掉这些无聊的噱头,那整部影片就更没有什么看点了。

24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双节棍是中国的好吗?2013.11.26

27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这个片子最有趣之处,在于玩弄所指和能指。观众到最后一刻可能都没搞清楚这个故事里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电影和电影本身是在不断的嵌套循环当中,最后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导演的坏笑。

31分钟前
  • 思故渊
  • 推荐

看完我也成神经病了

32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较差

看前一半的时候还在想,今年第一部5星要产生了……

35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推荐

三星半

37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戏中戏

38分钟前
  • 我爱德芙
  • 还行

best movie this year

39分钟前
  • Zia
  • 推荐

一般~

42分钟前
  • 大海
  • 还行

小cute 有点意思

43分钟前
  • 坏淫
  • 较差

嗯,就是不好看

44分钟前
  • 小卜
  • 还行

雞婆導演和娘們演員揮霍了好劇本。本應石破天驚,最終卻如拉稀。

49分钟前
  • 大旗
  • 还行

会拿多少奖呢?普通观众要好看,好的,给你们。文艺逼要情绪,泪点无数。矫情逼要政治正确,OK。当然了,矫情逼是值得利用反讽去解构的。影评逼要理论,元创作雅柯布森给到够,最后再向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致个敬。确实,最大的毛病是用力过猛。但,真·牛逼!

52分钟前
  • 杜边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