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寄居者》喜欢上了严歌苓,喜欢上了近代故事。
于是当看到热播剧《铁梨花》是严父女合作,自然找原著来看了。
刚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及其普通的民国女子励志文,看到后半段发现完全想错,这是个倔强女人为一生命运的抗争史。
也许光这么说太过假大空。
其实这个故事讲的是活生生的小人物,每个人都小的可怜,一不为国二不为民,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所爱以及兜里的那点银票。
当铁梨花最终发现,追逐自己一生的两个男人不过是看中了她那莫须有的特异功能,当她发现她的儿子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为了金钱不惜夺取兄弟的性命,这时铁梨花那小人物才真正闪出了大光芒。
她会为怕儿子上战场而买人替儿子充壮丁,她会为儿子的事业不惜“利用”自己的美色,但她决不允许她的亲人一个个为镂花枕头而丧命。
于是,他将最后一命让自己儿子来丧,亲手将他推向死亡,又亲手摔碎了毁掉她一生的镂花枕头…… 看过全书不禁为铁梨花悲苦的命运扼腕,这是套话,实话是,我被她那七分人间三分阴间的美完全镇住了,这也许才是一个民国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最终抗争。
于是看了几集电视剧……丫的,你确定这是铁梨花?
前半段完全是狗血的民国大院戏,原著里不到一章的大院生活被无限拉长,后半段又莫名其妙成了抗战戏,完全脱离原著。
原著中小人之心的诸位主角配角全成了高大全的抗战英雄……我就纳闷了,民国戏不加点战争就会死啊?
不加个gcd就会死啊?
不让敌军投降我军就会死啊?
于是,铁梨花活脱脱成了中年版刘胡兰,外加十项全能劝降官……活活是“被抗日”了!
原本在之前,我一直很期待《寄居者》可以拍成电视剧,,现在我双手合十祈求导演编剧开恩别相中它,否则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女主人公May是个美籍进步青年,纯自愿抗日,而非原著非自愿,爱上某犹太医生,为了他脱身至美国,找来进步犹太青年杰克布,后得知犹太医生的丑恶嘴脸,毅然决定离开他,与杰克布共同为抗日伟大事业而奋斗…… 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它永远是本小众小说。
———————— P。
S。
我真没指望张艺谋把《金陵十三钗》拍出我心中的样子,看张艺谋选的那两个男主角……你就全都懂了…… P。
P。
S。
我猜《金》会变成众人齐斗日军片…… 2011.2.21
两天内看完了《铁梨花》,很久没有对一部电视剧有着这般欲罢不能的冲动,仿佛又回到了不知事的初中,可以为了一个喜欢的武侠人物而狂喜到无法入眠。
喜欢铁梨花,仗义大气,一个女人,身上却带着一股匪气。
在那个年月,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一步,一个字:服。
但我更想说说的是赵元庚。
不用女权主义,只是站在一个普通女性的角度,赵元庚实在不是女人心中骑着白马的王子,连唐僧都不是。
霸道、大男子主义、封建专制、花心、女人在他心中轻如鸿毛,更别奢望什么不爱江山爱美人、大度无私,唐僧怎么说还是基本无害的,可赵元庚就是一活阎王。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爷们是个汉子!
赵元庚赶上了军阀混战,他凭着自己的胆识血汗硬是拼杀出自己的一方土地,虽是猛将,却非莽人粗汉,他懂得智取,更可贵的是他善于反省,栽过跟头的地方绝不重摔第二次,坦荡的性格,是什么就说什么,错了就是错了,老子改!
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一码归一码,绝不会虚伪做作,爷们不屑!
放下仇恨和梁飞虎抗日,并为死去的梁飞虎报仇可见一斑。
日本侵华,那时局动荡的年月,多少本应该领着自己的队伍抗日卫国的将领头头,为了自己的地盘、财富,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巴结投靠洋人,给侵略者让道,给自己找了无数退路,可是赵司令只是骂骂咧咧的说:别人我不管,想占我的地盘想都别想。
赵元庚在抗日上一开始就绝了自己的后路,因为他是中国人,是中国这片土地孕育的汉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赵元庚孝顺,大孝,孝顺了一辈子。
他护着家,护着他的猴娘,护着他的女人们,不管他自己对她们怎样,但是旁人若是敢欺负他的女人,他是拿刀说话的。
最欣赏的是他的仗义。
赵元庚欣赏仗义的人,不论是朋友还是仇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的嘴边总是挂着“仗义”两个字,这大抵是他对人最高规格的赞语。
因为他是仗义的人,所以他欣赏他们,他可以为了铁梨花的仗义和平解放,可以为了梁飞虎的仗义揪出奸细,为飞虎兄弟报仇,可以为了梁牛旦的仗义放刺客逃走而不是就地格杀,可以为了秋香的仗义不计前嫌,原谅这个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喜欢这个汉子,封建霸道,但浑身充满匪气,不拘小节,仗义热血,“胳膊上跑过马,拳头上站过人”,英雄了一辈子的男人,胸怀广大的只容得下家国天下的爷们!
严歌苓改编、郭靖宇执导的《铁梨花》,前段时间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四大卫视热播。
真实可感的人物、曲折跌宕的剧情、抗日爱国的主题,都是这部剧炙手可热的原因。
说起其中的人物,不得不感慨演员的精湛演技,血性仗义的主人公铁梨花,霸道孝顺的赵元庚,纠结可悲的小人物张吉安,有情有意的土匪头梁飞虎,孱弱才气的小书生柳天赐,个个被饰演得有血有肉,异常丰满。
不过要说气场最为强大的,当属二号人物赵元庚。
尽管在片中只是二号人物,戏份比“张吉安”或许还有少,但是却在观众中引起了最为热烈的讨论。
“纯爷们儿”,“嫁人就要嫁他这样的”,“赵元庚真男人,仗义”,之类的说法充斥于网络。
的确,巍子的演绎让这个本就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更加深入人心。
某一刻,你可能因为他强抢民女而咬牙切齿;下一刻,你可能因为年近五十的他抱着他的“猴娘”笑得像个孩子而感动;你也可能因为他草菅人命而心生愤恨;但你也会因为他的骁勇作战、奋勇杀敌而热血沸腾。
狼性和人性在他身上完美交融,成就了一个独霸一方的旧军阀。
赵元庚早年投奔起义军,片子开场已是冯玉祥手下国民党正规军的一个旅长。
纳有四房奶奶,可惜始终没有个儿子,孝顺的赵元庚和他的猴娘都十分着急。
在刑场上见铁梨花以己之命换父之命,便强娶已经许给柳天赐的铁梨花为五奶奶。
担心铁梨花和柳旧情复燃,将柳强行征兵。
铁梨花血性刚毅,最终怀着孩子逃出赵家。
赵元庚于是开始慢慢寻妻寻子路(当然是撒下天罗地网派人寻找了)。
在这些年中,听老娘安排收纳的六奶奶生下一子,可惜在其八岁生日时被歹人设计害死,六奶奶随之吞金自杀。
赵元庚气极败坏之下,对曾有过节的人家一通滥杀无辜(不过某天闯进一户人家,被三个大胆为父请命的孩子打动,事后开始反悔,命大老婆吊唁)。
同时,随着战事吃紧,赵元庚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发挥。
为了同仇敌忾、一致抗日,赵元庚与有着血海深仇的土匪头子梁飞虎暂释前嫌,梁作为其下属师长而受到重用。
战火中,赵也越来越受到冯大将军的赏识,在讨伐张作霖、蒋介石以至抗日的过程中,从旅长升为师长直至司令。
最终在祖国江山一片红的情况下,为了城中百姓和手下兄弟的性命,投降于自己儿子(也就是铁梨花所生梁牛旦)率领的的解放军部队,城中和平解放。
片子结束于此,赵元庚从此在新中国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赵元庚的角色在儿子、父亲、丈夫、恶霸、剿匪、军阀首领中变换,多重而复杂。
从领导科学的角度上,本文主要分析其作为军事首领而成功的个人特质。
一、领导特质领导特质理论表明,虽然没有一种特质是成功的保证,但是具有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
有人认为领导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如下特质的人,能够成为领导者:才智、自信、主动、可靠、干劲足、善解人意、体贴、感情稳定、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协调性等等。
赵元庚是个智商和情商都超高的人物,由于其军阀的特性,他不可能随时体贴、善解人意,这与他纯爷们的血性不符。
但是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特性、强烈的成功欲和荣誉感、对形势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调动下属鼓舞士气的能力、重感情讲义气,这些无不是成就他一代优秀军事将领的典型特质。
赵元庚是个封建军阀,独霸一方,可是多少年来身边始终围聚着一批愿意为其效死力的弟兄。
比如肖四,从排长一直到旅长,甚至最后赵家遣散丫头婆子后全面照顾赵的起居饮食,多少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他的话说,“旅长让我当什么长我就当什么长”。
这都源自于赵作为军事首领的魅力,有担当、有血性、战场上身先士卒无比英勇,仗义的他绝不会轻易让弟兄们吃亏。
具体说到领导人的素质结构,德才识体几方面,赵元庚均由他的过人之处:1、德作为冯玉祥手下国民革命军的军人,这里的德首先应该表现为军人的坚定和奉献。
赵结识铁梨花是在铁梨花和她爹的 “盗墓行动”而被捕要杀头后,但实际上赵本身也掘墓。
不过就像在他被铁梨花质问后所说,挖出来的“珠子、宝贝换来的是枪炮子弹,我用它们来保一方平安,怎么了”?
他回答得理直气壮,说明“保一方平安”确实是他的一个目标。
也许“保一方平安”的同时保的也是他自己的一方霸主的地位,但是客观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凭借着他的财产实力和军事实力,他确实保证了自己领地里的一方平安。
再有,当师长梁飞虎误入鬼子埋伏圈后,赵为了解救而不顾一切领着部队硬碰硬包抄鬼子。
开着吉普车冲进交锋地带,用两枚手榴弹当引子将整箱手榴弹奋力抛进敌军壕沟,从而为弟兄们杀出血路。
这种做派,颇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
但是不让下属无辜牺牲甚至为了下属而甘愿牺牲的做法,却是军事首领极具魅力的表现。
中间有一段正是小日本作战屡胜的时候,下属报告说其他地方守军都在转移,劝赵元庚转移。
赵元庚说,我哪也不去,我就在这守着,小日本屡屡得胜就因为他们全跑了。
其他军官的不战弃城与赵的坚定抵抗形成鲜明对比。
抗战结束后,他儿子梁牛旦率领的解放军部队功到城外。
赵元庚此时尽管武器精良,但已是孤军奋战,可他始终不投降,哪怕鱼死网破,甚至要举枪自杀,照他的话说,因为“他是一个军人”。
这就是作为一个军人的坚定和荣誉。
不过最终,铁梨花以全城百姓和军队弟兄的性命为由,最终说服赵元庚放弃抵抗,实现和平交接。
一方面人民解放军深受百姓爱戴早已传进赵的耳朵里,另一方面赵也清楚到“负隅顽抗”只会为跟他经历枪林弹雨而幸存的弟兄们和城中无辜百姓们招致性命之灾。
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与他的坚定性应该不相矛盾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领导者也应具备的胆略。
另外,赵元庚也具备一些中国传统美德。
孝顺是他最大的特点,雄霸一方的他对着老太太,却会有孩子般的笑容,恭敬的同时却不是愚忠愚孝。
梁飞虎死后老太太高兴张罗放了鞭炮,此时赵元庚不能多责怪老太太,但他的悲痛大家历历在目。
与六奶奶订下婚期后正好战事吃紧需要赶赴前线,赵没有一味顺从老太太延迟出征,而是哄着老太太将婚期提到当天,不耽误战事的情况下满足了老太太的心意。
这样一些温暖的人性,估计也打动了赵元庚身边的弟兄,成为他们效忠于他的一个原因。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仗义”。
大概看完此片,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一词便是它。
女主角铁梨花就以此为最典型特征,而赵元庚一生识人最看重的也是它。
“仗义”二字在片中被赵元庚念得有腔有调独具味道,而赵元庚的一生也将“仗义”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赵元庚看上铁梨花,放过刺杀他的梁牛旦,饶下三小孩的爹,皆因仗义二字。
跟着这样仗义的首领,手下的弟兄们也放心吧。
2、才赵元庚作为一名军事高官,应该说是具备了较高的能力水平和合理的能力结构。
军事才能自是不必多说,否则在他丧儿而滥杀无辜后,冯玉祥早已将其革职查办。
剧中一个冯性角色,作为共产党高层政工干部分析当时局势就说,中国现在不能没有赵元庚。
这自然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素质。
之前说过他领军深入解救受伏的梁飞虎,那种胆识、气魄、作战能力不用再细说。
再有,老虎山土匪力量强大,赵元庚视之为死敌多年来却也不能轻易将其剿灭,可见其实力。
而梁飞虎是老虎山大当家,十几年来带领着手下弟兄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其胆略、才识也自不必多说。
而被招安后,他甘愿在赵元庚手下做一元猛将,这不也显示了赵元庚的军事才能。
多年的征战培养了赵元庚极度的洞察力、应变力、决断力。
而这都是军事主官必备的素质。
梁飞虎部队陷入小鬼子埋伏后,赵火速实施救援。
之后,火速使计揪出身边奸细,避免了更大的隐患。
再有,用赵元庚自己的话说,“他是使计策的祖宗”。
没有点洞察力,觉察不出情势;没有点应变力,想不出好对策;没有点决断力,计策想好了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元庚还非常有“自知之明”。
再有就是多年征战使赵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还得益于他是个极其注重反省的人,所以才有为儿报仇后“我知道错了”的大哭,有最后及时罢手、国共军队和平交接的场面。
此外,赵还相当能鼓舞士气。
在某次解救梁飞虎那次,身先士卒就不再多说。
还有一次带军深入、后援不足的情况下,他忽然仰天长笑,吼道,“弟兄们,再跑也是个死,就在这和小鬼子拼了。
”老帅当头,哪个弟兄还愿躲着藏着。
其实,看战争片就会发现,有能耐的军事主官在激涨士气上确实个个有那么一套。
3、识这里主要是指心理素质。
个性上,赵元庚果断但不鲁莽,胆大却也心细,耐挫折、抗干扰、坚忍不拔。
有次带着张吉安独闯老虎山做客,张吉安自是忐忑不安。
但是赵元庚分析说,梁老虎极好面子,他们去做客,好面子的梁老虎按理就会极尽地主之谊。
事实当然正如其所料。
可是之后铁梨花当着老虎山众人的面说她怀的不是赵元庚的儿子,给赵扣了领巨大的绿帽子。
赵惊讶之余却没有发作,临走时还拱手道“后会有期”。
实际上,他早已料到是铁梨花在当时的情境下如果承认儿子势必给她自己和儿子招来杀身之祸。
再说耐挫折,在相继痛失儿子、六奶奶、儿媳妇和胎死腹中的孙子、老太太、大奶奶、三奶奶、二奶奶、四奶奶后,一大家子只剩年迈的他依然挺立着胸膛,带领着军队与城外的解放军对峙叫板。
这想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心态上,赵元庚有战略的眼光,宽广的胸怀。
在抗战年代历经战火硝烟的考验,行军作战、谋篇布局所需的战略眼光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吧。
这里重点说他的胸怀。
公私分明四个字,说起来轻巧,真要实践,想世间能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然而他赵元庚却做到了。
死敌梁飞虎招安到他的麾下,俩人作战配合默契、不牵扯私人恩怨,即使赵元庚还嚷嚷战后要找梁飞虎单挑。
梁飞虎被围困后,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解救。
梁飞虎的手下怀疑是赵出卖了梁,因为作战计划只有梁赵知道。
然而并非如此。
事实和人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这样的对比,也更凸显了赵的特点。
他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可以弄死梁,可是没有,因为梁也是一个抗日杀敌的真汉子。
国恨当前,个人恩怨似乎很自然地抛在一边。
之前提到梁老太太在梁死后放鞭炮庆祝,那她显然就不如赵的境界高,也算是对赵的一个衬托吧。
结构上,赵的情商、智商、胆商、危机商算是整合得不错吧。
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代,保命已经不易,在混战的军阀中立稳脚跟,带着庞大的部队守住一方平安,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达不到四商整合的境界,估计会死得很惨。
4、体这个是最不用多说的了。
年进六十的赵元庚能将整箱手榴弹引燃端起后远远地抛进敌人壕沟,这该是哪样的神力。
日本奸细也是日本司令亲弟弟的井三再次潜回来后与赵元庚对手,也是旗鼓相当长时间后才靠年轻力壮的体力优势稍占上风。
不过赵元庚最终从头顶上反手一刀将之刺死,实在漂亮。
赵元庚一向对自己的“武功”颇为自负。
上面说的是“体壮为健”,至于“心怡为康”,除了要为各种家事、国事操心担忧外,赵元庚也算“心怡”。
敢想敢做、敢作敢当,不憋屈、不窝囊,最重要的是人格健全。
句中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表弟张吉安。
此人是诡计颇多,但内心阴暗、人格欠缺而最终变成疯子,好在有个好小玲有个好女儿。
领导科学里讲究的领导人素质应该有五个方面,除德才识体外,还有一个“学”。
这大概是赵元庚作为一个旧军阀最为欠缺的吧,除了有丰富的军事知识,比起书生柳天赐来,他确实学识不足。
不过生活和战争已把他在所处年代立足的所需本领教会了他,也最终成就了他。
二、成功的其它原因事实上,赵元庚作为一个军事首领的成功,与他任务导向的领导方式,根据情境权变从而虽极度专制但又会适度放权的领导风格,独特的识人睿智的用人方式紧密相连。
与梁飞虎共事,是他任务导向的例证。
军队体制下特别是军阀做派的专制作风被赵元庚发挥到极致,但是在部署作战计划时他又会和梁飞虎商量;在寻找五奶奶和儿子的事上,他又会仅仅听取汇报而让张吉安在外忙活折腾。
有收有放,也是赵元庚厉害之所在。
就说用人,现在都讲究“疑人不用”,但是赵元庚就用“疑人”。
他用的最大“疑人”就是梁飞虎。
将死敌安排在自己身边,这不是所有将领都能做到的,即使那是个汉子。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他对梁飞虎梁飞虎的深刻了解上。
从这个角度上说,赵元庚识人自是有一套。
三、赵元庚的狼性因为本文主要从其个人素质的角度分析赵元庚成功的原因,所以提到的都是他好的一面。
事实上客观地说,作为一个旧军阀,赵元庚有他固有的局限性。
旧军阀的独断专制、横霸一方,他都有;旧时代一夫多妻加上拈花惹草,他也有;重男轻女、滥杀无辜,他还有。
这些是他身上狼性的充分体现,也是让人对之恨之入骨的原因之所在。
而从影视剧的角度看,这样一个角色才真正丰满、有血有肉,让观众在对其又爱又恨的同时享受观剧的乐趣。
陈数,在我的印象中,真的是一个特别有气质的女神,她真的好有气质!
很久之前就知道《铁梨花》,最近才刚刚看完,整个过程中,都被演员们精彩的演技倾倒,故事也很棒,整个剧情都很好!
陈数扮演的铁梨花徐凤志,全剧的核心人物,她的命运也是整部剧的命运。
虽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但她真的是正直,可现实有太多太多的阻力,以至于漂泊一生。
这个女人的一生虽风风雨雨,轰轰烈烈,可是她的结局是孤独的,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没有和自己爱的人相伴到老,对于一个战争年代,她一定是英雄的一生,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她失去的太多。
她是一个传奇,但她却给不了自己一个完整的家。
她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虽然她的命运很跌宕起伏,但是是传奇的一生!
看过了铁梨花,觉得这部电视剧很好,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演员演得也好。
比近年其他电视连续剧好很多。
看过了总想写点东西,整部剧我觉得是以铁梨花的爱情为主线的,所以下了这么多的文字抒发了一下对铁梨花爱情的理解。
关于铁梨花一生的爱情,我觉得是这样的。
最起初,她爱柳天赐,这是少女的一种很纯洁很美好的感情。
被抢进赵家做了五奶奶后,她恨赵元庚,但她没有以死抗争,为了骗取赵元庚信任,争取逃出来和柳天赐过日子,她选择屈从于赵元庚,而且她的外表和性格特质也很受赵元庚喜欢,而且她用心去哄赵元庚开心,使赵元庚对她越来越好。
但她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出赵府去找柳天赐,后来她终究是逃出了赵府,但是没找到柳天赐,生下了赵元庚的孩子。
这里有我的第一点疑问,那就是凤儿为什么会剩下赵元庚的孩子,根本不爱这个男人,为什么要生下赵元庚的孩子呢,难道是不忍心打掉吗?
不对啊,她曾经想买堕胎药打掉的啊,还是孩子命太硬打不掉,不得而知。
然后机缘巧合地上了老虎山,又看到了柳天赐的坟,于是她和柳天赐的爱情告一段落。
在老虎山一住就是八年,这八年凤儿从二十多岁到了三十多岁,这八年在山上的日子可以说是铁梨花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绝对英雄式的人物,大当家的梁飞虎,梁飞虎喜欢铁梨花,每个人都知道,铁梨花自己也不会不知道,她对梁飞虎呢,肯定是喜欢的,不然她为什么总是给梁飞虎做鞋,虽然她说是想报恩,但我觉得还是对梁飞虎产生了感情,设想她如果不喜欢梁飞虎,又为什么还保持着这种暧昧的关系呢?
她难道不知道这天天送鞋早晚会送出感情来吗?
而且在秋香说要追求梁飞虎时,铁梨花脱口而出你敢,也表明她喜欢梁飞虎。
至于为什么当梁飞虎说要娶她时,她不同意,我也很不理解,这是我的第二点疑问,我想是因为她真的觉得配不上梁飞虎,她觉得要是真有缘,那就再等等吧,要不就是她觉得这样对不起柳天赐,她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人,还可能是因为她怕连累梁飞虎,如果她嫁给梁飞虎,那赵元庚和梁飞虎之间的仇恨会更加一层,这点我不怎么确定,但也只能这么理解了。
还有或许也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她和梁飞虎之间的感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为人母之后她变得稳重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或许她觉得婚姻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梁飞虎也是个很稳重很正经的人,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的人,或许她就是喜欢和梁飞虎这种朦胧的感觉。
总之,在没有了柳天赐的时候,她和梁飞虎之间一定是有了那种既有几分感恩,又有敬重,更有真爱的复杂感情,我觉得这一定也是一种爱情。
一晃又过了十年,她和梁飞虎重逢,重逢后,铁梨花什么也没说,只是尽情地喝酒,这时她在想什么?
我认为她想的是,她和梁飞虎真得很有缘,连老天都希望她们俩在一起,她想的是十年又过去了,梁飞虎真的回来了,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又有什么理由不和梁飞虎结婚呢,这时她很开心,为梁飞虎的平安归来开心,为自己即将和心爱的人结婚而开心。
但世事就是这么难料,在这个时候,柳天赐出现了,铁梨花不能忘记自己的初恋是多么的刻骨铭心,这时面对着柳天赐和梁飞虎,她选择了柳天赐,这是一种怎样的选择?
首先她和柳天赐的爱情更纯粹,而和梁飞虎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她认为柳天赐已经死了的情况下产生的,而且这爱情夹杂了很多其他的感情,铁梨花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将近二十年并没有冲淡她和柳天赐的感情,这时就不难理解了,她对两个人绝对都有爱,只不过爱柳天赐更深些。
但是说实在的,我真的很为梁飞虎不平,他那么爱铁梨花,可铁梨花屡次拒绝她,最后当他和柳天赐同时出现时,铁梨花还是选择了柳天赐,留给梁飞虎无尽的遗憾。
一段时间后,铁梨花由于各种原因回到了赵家,这时她和赵元庚的感情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我觉得开始时赵元庚是喜欢她的,但在之前赵元庚的封建思想使这份喜欢不纯粹,赵元庚也很看重铁梨花能给他生儿子(在很多场景中赵元庚都提到儿子,在落凤镇他误伤铁梨花时也说道若是铁梨花有什么事,他儿子就没有了)。
但经过了这么多年,也经过了这么多事,尤其是最后赵家几乎所有人都死了,赵元庚对铁梨花的感情我想也就变得纯粹了,是一种爱,爱她的仗义,爱她曾经带给自己的欢乐,也因为铁梨花是他剩下的仅有的两个亲人之一,另一个是牛旦。
而这时铁梨花对赵元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
是的,时间不能冲淡爱,但可以冲淡恨。
这时的铁梨花对赵元庚的感情已经不是那种不可磨灭的恨了,或许从她做了赵元庚的女人那天起,这种为人妻的感觉就已经在她心里扎根,只是她没感觉到,在她生下赵元庚的儿子后,为人妻为人母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是的,她爱柳天赐,这爱刻骨铭心,她爱梁飞虎,这爱温馨经久,但她既没和柳天赐成亲又没和梁飞虎成亲,她只和赵元庚成了亲,虽然是抢亲。
这时她对赵元庚抱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家庭的责任,一种对整个赵家的责任,当然也有冯政委要她稳定赵家的任务。
当赵元庚受伤时,她喊出司令时,就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夹带着真情的声音,不是爱情,是一种关切。
抗战结束后,铁梨花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离别时面无表情,她没有留在赵家,就说明经过这么多年,她仍旧没彻底原谅赵元庚,但稳住了赵家,争取到了抗战的胜利,她觉得任务也完成了。
解放前夕,她和赵元庚见面,相视而笑,这笑是一种经历了沧桑的变化后,两人又重新相聚后的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
最后当赵元庚要自杀时,铁梨花要跟着他死,那时她说的一番话,可以说明时间已经彻底冲淡了仇恨,五十来岁的铁梨花把什么都看淡了,她曾做过赵元庚的女人,也只做过赵元庚的女人,而且有赵元庚的孩子,这不也是命吗。
所以纵观铁梨花这一生,她爱柳天赐,爱梁飞虎,但她是赵元庚的老婆,曾经拼命抗争的她,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但她坦然地接受了,她也不恨赵元庚了,其实爱和恨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铁梨花去了老虎山,是为什么,因为老虎山的日子是她最美好的回忆,她要重新去过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看过这部剧,不得不承认的是铁梨花自始至终最爱的还是柳天赐,虽然在我看来柳天赐根本配不上铁梨花,而且柳天赐从始至终就没做什么对的事,一头牛的嫁妆,生不能同床死同穴的诡异誓言,不在柳屯等铁梨花,弄一个自己的坟出来,最后又极其不合适地出现间接破坏了铁梨花和梁飞虎的姻缘。
就这些事,他能做对一件,也会出现比剧中好得多的结果。
可惜的是,他一件都没做对。
但又有什么用呢,大家可能疑问铁梨花放着有情有义的梁飞虎和虽然霸道但还算疼她的赵元庚不要,偏偏自始至终爱着柳天赐。
但这就是铁梨花,一个有着男子汉气概的女人,对于自己的初恋就是那么执着,这也正是铁梨花的性格魅力所在。
好久之前就知道有一部大戏《铁梨花》,最近,刚刚看完,整个过程中,无不被演员们精彩的演绎倾倒,更被编剧、导演郭靖宇折服,趁着热乎劲,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人物个性与命运。
首先,铁梨花徐凤志,全剧的核心人物,她的命运也是整部剧的命运。
虽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但却不在乎金钱名利,为了救父亲,一片孝心被赵元庚看中,抢进赵府,但她不忘挚爱,出逃后一心想与爱的人相依相伴,可现实有太多太多的阻力,以至于漂泊一生。
这个女人的一生虽风风雨雨,轰轰烈烈,但我想,结局是孤独的,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没有和自己爱的人相伴到老,对于一个战争年代,她一定是英雄的一生,可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她失去的太多。
她是一个传奇,但她却给不了自己一个完整的家。
有一个显赫的低位,一个名望的家族,一群妻子太太,一个白发老娘,赵元庚是足以令多数人羡慕的,但却为了给赵家留后与铁梨花纠葛了一生,从一个强抢民女的军阀到一个抗战英雄,他本身还是一个孝顺儿子,赵元庚骨子里透着一种大男子气概,直至最后对秋香能不计前嫌,不得不让人觉得他有情有义。
而在他假意失手打死乔营副时,又不免让人觉得他的可怕。
他戎马一生,充满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最终的形象。
张吉安这个人物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他可恨,可怜,可爱,他一生的挚爱只有铁梨花,不能说他一切的出发点都是铁梨花,但都与她密不可分。
他与铁梨花似乎像是前世缘今世果,如果他不在赵元庚手下,或者铁梨花不被赵元庚发现,他们真的有可能在一起。
在剧的前一部分,他唯命是从,一身军装下带着些痞气,让人觉得可爱;后来,为了名利不惜买过求荣,甚至残暴的对待小玲,让人觉得可恨;到最后,他疯疯癫癫,是命运给他的惩罚,有不禁令人觉得可怜,总之,张吉安这个角色真的给人的印象最深,杨志刚把张吉安这个觉得演绎得入木三分。
柳天赐,铁梨花一生的挚爱,为了他逃出赵府,为了他,拒绝了梁飞虎的爱。
柳天赐真的像铁梨花一生的牵绊,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他,铁梨花在赵府做五奶奶,会享一世荣华富贵;如果不是他,铁梨花一定会幸福的和梁飞虎在一起,与其说 他是铁梨花一生的挚爱,不如说他牵制了铁梨花的一生,也许正是因为那个年代,真爱永远留给人的是遗憾吧。
梁飞虎,老虎山的大当家,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同时,也是铁梨花一生最敬重,最钦佩,也可以说是最爱的人,他永远站在铁梨花的立场,你幸福,就是我幸福,是她对铁梨花最真挚的情感。
为了国家,可以与仇敌赵元庚并肩作战,只可惜,最后死于日本人的暗算,他的一生算得上光明磊落,这样的男人值得去爱。
重温赵元庚与凤儿的爱。
赵元庚是个霸道的英雄,他也有自私的一面,为了传统他要传宗接代要生儿子一生娶了六个太太。
强娶五奶奶凤儿,他爱上了这个讲义气不爱荣华的美丽(原著里也是这么描述的,绝色女人)女人(好非主流)。
可凤儿只对那个村头文弱书生柳天赐倾心。
赵元庚无疑是爱凤儿的,爱而不得,为她吃醋委屈,当赵元庚对敢娶凤儿的梁飞虎动怒时,他对凤儿委屈地撂下一句话:他用十六人花轿迎娶你时我就想杀了他(霸气侧漏有没有)。
巍子对赵元庚的角色把控的太到位了,赞。
另一个称赞的是杨志刚演的张吉安,他的自私虚荣与卑微。
他很多次和凤儿面对面倾心说愿意找到鸳鸯枕和她分享,被凤儿大骂时的委屈心碎泪水。
看的好心疼。。
凤儿这个女人不是一般人能够匹配的。
都是老演员了,看完一个人的演技就赞一个。
全老戏骨看得很过瘾。
梁飞虎的温和仁慈把控的很到位。
凤儿啊,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你和赵元庚才是最登对的。
巍子老师演的太出色了,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就是巍子老师的演技,我觉得不应该叫铁梨花应该叫铁汉子,巍子老师简直就是康熙大帝里的陈道明亮剑里的李幼斌希望巍子老师能拿最佳男主角
终于把铁梨花电视剧看完了 比书添加了太多 削面一碗释兵权开城门 父子握手言欢的结局有点太唐突人和人的缘分真是奇怪 柳天赐跟杨过有一拼 遇了就误终身多重人格的赵吉安 估计是双子座的梁飞虎有点假正经和脸谱化 但是到16人大轿那还是小感动了一下 赵元庚这个人物确实成功 可能会让演员巍子重回一线 就是那股匪气刻画的稍显妖魔化了。。
本来应该是女主对抗强权、追求自我、自由恋爱的主旨,但是4个有感情戏的男角色戏份失衡,巍子演得又好,在现在这个女性权益开倒车的时代,女主不幸沦为观众苏男主的工具人了。
张吉安,徐凤志生命中出现的最早的适龄对象。
因为家道中落曾经逃荒乞讨,被女主好心救助,后来投靠表姑一家,给表哥赵旅长当狗腿子副官为生。
身份的转变,让他坚信娶大家闺秀才能重振家族荣耀。
所以虽然真心爱慕凤儿,却嫌弃她盗墓贼女儿的出身,不肯求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使得自己大半辈子都只能反过来追寻她。
很多女观众轻易忽视了女主最初的大恩和张吉安主观导致的错过,盯着女主走投无路时对张吉安反反复复的哄骗利用,心疼他。
幸好有小玲这个角色提醒大家,他并不是什么好人,舔狗舔不到也是活该。
柳天赐,第一个不介意女主身份,不嫌弃她,教她识字,平等爱她愿意娶他的男人,即使他只是一个外乡来的文弱贫困教书先生,被很多观众嫌弃憎恶,依旧做了女主的初恋白月光。
只是军阀混战、日军入侵的年代里,他的力量太弱了,未婚妻被夺,自己被强行征兵,父母被气死,想要复仇却无还手之力,大半辈子颠沛流离。
但即便处境这么艰难,他也一直信守对女主的承诺,终生不婚,收养孤儿,瞎了也努力赚钱求生,最后为了爱人牺牲自己,是座没什么用但确实善良的泥菩萨。
安排瞎子书生柳天赐上战场遇上赵元庚有机会复仇却先打日本鬼子这个戏码,能够理解是为了表现柳的大义,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上战场只会添乱不能帮忙,画蛇添足了。
梁飞虎,4个男人里唯一有力量且愿意与男主抗衡的,可惜戏份太少,出场晚,下线早,演员长得又很正气,对戏时的暧昧与张力都不及赵元庚。
作为虎头山大当家与徐凤志相遇后,俩人的戏份集中在赵的割袍兄弟杀夫仇人与被赵强抢怀孕却跑掉的小老婆身份的矛盾,8年的朝夕相处和10年的分离思念都略过了,只有告别重逢两段戏流露出这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他们的身份经历给他们提供了相遇相识相处的机会,但也阻碍了他们及时更进一步。
梁飞虎是个有能力的好男人,他尊重珍惜敬重爱护“梨花嫂”,算得上良配,可惜有缘无分。
赵元庚,全剧最丰满立体最出彩人气最高的角色,有头脑、能打仗、说话直接、粗中有细、脾气急却能忍耐、孝顺义气、恩怨分明、有家国情怀。
刑场上看中了徐凤志就逼柳家退婚强娶,新娘大闹婚宴于是干脆对宾客承认自己就是强娶了这个仗义的好女人。
独宠五奶奶的同时一点都没放下对她的提防,威逼利诱绝不含糊。
但是除了徐凤志无意间说中赵的秘密激怒了赵被打耳光和凤第一次骑马突围逃走赵要开枪被表弟女儿拦着两次,戏里展现的更多的是赵对凤的疼爱和在意,两人对戏时火化十足,总有糊涂观众被迷了眼,劝女主好好和男主过日子,或者诅咒她早点死自己想要进入荧幕里当赵的“小六”。
一个三妻四妾、追生儿子的军阀大将在意新欢的时候,必然忽略了旧爱。
纳了五奶奶,直到十天后,老太太因为新姨太太不来请安发了火,大太太不得不来五奶奶门口堵人,才能见到自己的丈夫和他说上话。
他在大老婆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新姨太太新婚生活的满意,还让大太太给自己锤腰。
他理所应当地认为大太太早没了吃醋闹脾气的资格,要她前清二品大臣女儿的出身,倚仗她上上下下打点一切,却不肯提供一丝一毫的爱意怜惜。
曾经迷恋的四太太也早被抛到脑后,和新人闹矛盾进不去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她,却不能容忍她红杏出墙,没像真实的军阀那样毫不留情杀了,但也先困住她锁住她后派人下手。
生了唯一女儿的二太太和不会说话讨他欢心的三太太仿佛透明人,一个整颗心扑在被全家人忽略的女儿身上,一个不死心伺机而动只想要侍寝怀孕。
剧情一级棒,演员也是一级棒👍,看得人欲罢不能,数姐真的漂亮,演得真带劲儿,奇女子的一生
我真的受不了杨志刚,当年觉得他像陈冠希呢,剧好看。
女汉子养成记
陈数气场强大,能撑得起大女主,不过这个故事演下去估计是个悲剧。
广东高清的电视剧,3集联播无广告
补标 当时好像在家跟爸妈一起看的。好像还可以
确实只有第一集好 也确实是 被嫌弃的吉安的一生 哈哈哈
不行了。太像刘老师了。。。
挺喜欢赵旅长那种人
有点拖沓
结局貌似圆满,但如果再继续演下去会如何?之后便是文革,赵元庚肯定是地主身份,又是国民党背景,年轻时杀人不少,这是一遭,儿子牛担虽说从小不在赵府长大背景单纯,但其丈人爹却是赵元庚的表弟,同样的地主和国名党背景,其娘凤儿又有盗墓贼的背景,哎,这必定是个悲剧。
在单位各位妇女同事的带动下居然看完了囧。
1.5
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全然成了抗日和家族恩怨。台词有些幼稚,人物不像小说中那样复杂。
胖丫的变化有些过于突兀,但总体来说还是难得一见的好剧本。
01棄。
人人都恨赵胖丫!!!
真想不出严歌苓那样的原著竟改出这样一个媚俗的电视剧
最讨厌女主角了,莫名其妙的,带着别人的儿子到处跑,就想跟柳天赐那个怂包好,都嫁人生子了还要到处折磨人,不知道赵元庚哪对不起她了,明明该恨的是柳天赐他父母,强要一头牛做嫁妆,不然也没那么多事了
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