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什么反映兄弟情的传统黑帮片。
仔细回味一下就清楚了,里面的人物,无论警匪,没一个是正常人,那些大佬小弟包括火腩老婆和燕子文老妈,不是神经质就是疯婆子。
抢龙尾棍争“坐馆权”更像是某些zz人物的争权夺利。
这电影说白了就是导演对香港黑帮电影文化和回归十几年来的某些zz文化现像的一种反思和自嘲。
最搞最精彩的就是导演选了“陈浩南”和“山鸡”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黑帮形象来进行调侃和颠覆。
这片子和银河杰作《一个字头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是今年最好的港片,那些观影乐趣还停留在砍砍杀杀的江湖兄弟情的同学们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了
两版之不同: 1 火腩被老婆抓JJ。
第一次在餐厅吧台里,港版有叶璇用手抚弄陈小春下体的大特写,内地版镜头没有往下拍。
第二次是火水们逼火腩坐馆时,叶璇也是一把就直接抓到了陈小春JJ上,内地版没这个镜头。
呵呵,港版就是放得开,果然还是要“黄”一些 2 火腩为了逃避“坐馆”,想到银行门口去放火好使自己被拘。
结果被火水哥识破。
火腩用燃烧瓶扔那个银行经纪人时,火引子掉在地上,只是把汽油泼了银行经纪一身。
在内地版里,这个镜头之后就切到了火腩被火水哥用车子接走。
而港版里,那个经纪人被泼之后大怒,冲上前去欲踢火腩,结果误踩到了火引子上就被大火给活活烧死了!
之后另一边是那些被火水哥诓到了“沙田道”去纵火的社团成员被警方抓捕,然后一大群人齐声高唱《飞砂风中转》这首歌。
这一段比较震撼的是一边是那个被烧之人的惨像,一边是社团成员唱歌的场景,最后雄劲有力的歌声在那个人化为灰烬随风吹散后结束。
一般观众可能会觉得“烧人”这一段比较恐怖比较暴力,但仔细想想,这一段其实是导演别有用心的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沾上黑社会后就等于“引火烧身”,不得好死的下场。
尤其是人被烧成灰烬随风飘散的镜头很好的诠释了“飞砂风中转”这个主题,可惜内地版完全忽略了这个点睛之笔,遗憾 3 火水哥拿到龙尾棍跑路时被杀。
内地版是火水从面包车里下来,燕子文的把兄弟从车顶挥刀跳下来镜头就完了。
港版则是火水先和对方拼了两刀后,并把胖子的手指给削掉,然后才被胖子斩断了左臂,之后又被多人围砍,倒地后还被众人继续剁成了一摊肉泥。
这一段比较血腥残暴,很到位的继承了古惑仔系列的“暴力精髓”,感官上比较刺激。
那些嫌不好看,想看打打杀杀的应该可以闭嘴了。
这部电影的港版再次证明了GDZJ是多么的愚蠢和肤浅!
以前没看过古惑仔系列,《飞砂风中转》这首歌听发哥唱过,好象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歌,片中义和盛成员集体被捕时的合唱,确实有点雷人。
不过,罗大佑的作曲还真是不错啊。
郑伊健说过他不演古惑仔了,片中燕子文出狱后,一心想上香港大学学习经济学,也算没有食言。
陈小春演的火腩,早转了正行,饮食连锁开了几十家。
这些,都是当年古惑仔的现实香港生活的写照。
人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活法。
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为火水哥(方中信)为了找个可靠的人接班,帮他补亏空的故事展开,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不过真的要看黑帮打斗的,这片可能让人要失望了。
故事编排还算紧凑,有些拿以前的黑帮片,以及卧底片来搞笑的桥段,也不算太过份。
还算是今年港片里面值得一看的电影,方中信的演技很好,陈小春的表演也更老道了。
演燕子文老妈鸭梨姐的余安安,真是异常的出彩,这位女演员在《我是演员》里面演潘家辉(刘青云)的前女友。
注意她,说不定以后有机会拿奖的。
总的说来,在港片不景气的今天,这片还能看,个人觉得比《窃听风云》、《撕票风云》、《枪王之王》之类炒冷饭毫无新意的片子强。
附主题歌词:人在风暴中无奈的打转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无奈的疾冲无奈的刁转曾热的面孔渐缺少温暖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情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人被风浪冲聚也许苦短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埋没几段恩剩了几多怨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年月消逝中才悟风中转全为贪顺风没作主挑选如今逆风豪迈的奔远重拾内心真撞碎风千串嘿呦哼嘿呦风吹我吹不断嘿呦哼嘿呦风吹我不打转人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人被风浪冲聚也许苦短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埋没几段恩剩了几多怨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风吹我不打转
闲来无事,懒得动脑。
于是找来这部看起来是无脑烂片看完即删的新片来消暑,本以为是风光不再的浩南和山鸡哥玩票捞钱之作,却没想到片头导演庄文强和编剧杜汶泽的名号吓到了我(现在我习惯看片子之前只看演员完全不看介绍,往往会有不少惊喜)。
看了一会发现此乃一部反讽黑社会类型片的黑色幽默作品。
主角选当年毒害无数80后的伊面和小春真是在商业和艺术上一举两得,既赚得了眼球,又将反讽的意味最大化。
想当初我们同学聚集在家里反复看古惑仔第一部人在江湖,讨论浩南和山鸡的战斗力,谁的小弟比较多。
连我这种“品学兼优”的乖仔也深受其影响,一度想混在道上。
汗!
当看到小春文质彬彬满脸好人模样的跟老婆(叶璇)在饭店柜台调情,我笑。
当看到伊面出狱并且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后,走到书店里面买书,并且跟从前的手下拽英文讲经济学,我笑喷。
片子另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不忘自己警察身份的卧底和他白痴一样的老大,完全是导演对无间道梁朝伟角色的颠覆。
不习惯剧透的我也写不出太多道道,而且我也不喜欢也不善于一部电影拿出来扣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
总之,就是推荐一部好电影,仅此而已。
我很不理解痛骂这部电影的一些人,人家明明不是一部严肃的帮派片,更不是砍砍杀杀的古惑仔片,到底是在吐槽个什么劲?
就跟吃一只美味的叫花鸡,你可以吃鸡腿啃鸡翅膀,没人非要逼你去吃鸡屁股,自己找罪。
最不济的情况说了,还真有人喜欢吃鸡屁股,只是尔等无法体会领略。
《飞砂风中转》烂的地方确实很烂,但也有好的地方,我几次完全大笑出来,笑点埋得非常好,并非那种故意挠你的,反倒有几分贱意。
影片更有打一些隐语,需要仔细体会,它完全就是后九七时代的原味港片。
2010年的港片迎来了小阳春,出乎众人意料,其中就有《飞砂风中转》。
这部电影的出现是有迹可循,它所颠覆、解构再重组的影片包括了九七以后的三大系列,分明是《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
换言之,《飞砂风中转》跟周星驰拿好莱坞电影开涮、一些劣质电影抄大片的动机有所区别,它是一个内部消化反刍的过程,好比以前有人拿王家卫作品当杂耍(港片的原创性?!
)。
况且庄文强等人本就擅长拍警匪片,他们现在是站在了对立的位置来组织一部电影。
以前牛气冲天的叫杀口号,现在成了一首吆喝歌曲。
威风凛凛的大佬,现在也会成为帮会的大蛀虫。
所有貌似正经的东西都被打破了,转而进行赤裸裸的嘲讽,像那些见风使舵的叔公们,根本就是一群怪有腔调的喜剧演员。
这部电影看似还在沿用浩南哥加山鸡的友情岁月组合,结果看到一半,许多人估计在想,这郑伊健根本就没个影,编导到底是吃什么的?
其实不急,《飞砂风中转》属于典型的想一出是一出,它的出发点是如何让三大系列逐一解体,然后再进行重新编排。
好比剪刀伟的一条线就完全是冲着《无间道》来的,属于嫁接上去的,可以说显得比较生硬。
相反,像开头火水对小弟训话,他说得越严肃认真,喜剧效果就来得越强烈。
火腩同手下商议要事,一伙人讲着讲着就要跑题,开说到什么油盐酱醋海参鲍鱼去了,这哪是什么黑社会,分明还是精明入骨的生意人。
再到诉求上面,剪刀伟一线虽然弱智过头,不过借傻瓜老大和白痴卧底之口,影片说了许多深沉的话,比例代表制选举、公民意识薄弱、民主万岁还政于民之类,可以说完全是喊出来的,喊给谁听?
你真以为是那些早早辍学的阿飞太妹啊。
两个不想打大佬的人被迫走上了争当大佬的位置,他们厌倦了帮派的一切却无法逃脱,最后只能用一场闹剧来骗过,得利的反倒成了警察。
如果跟《买凶拍人》等讲述时代不景气的港片联系起来,《飞砂风中转》所处的环境显然也不会太好。
《古惑仔》时代,人人都以为提两把刀就能踏平一切,什么银行警察,统统就不存在,黑道同样可以一手遮天。
进入《黑社会》时代,帮派已经平民化,他们也有一套内部规则,需要过问下日常生活,不再是以前那种选择性失明,拍得义薄云天,好似加入黑社会的广告宣传片一样。
《飞砂风中转》的存在会造成一种事实,这是一个没有古惑仔的年代,当年的古惑仔都老了,想着全身而退。
由此跟以往的黑社会更加靠拢接近,即便揭开衣服是黑的,他们希望外面有白的身份。
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古惑仔》是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不是更加兴盛繁荣的80年代也不是更加疲惫萧条的00年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的原因。
如果从纯电影制作角度来说,《古惑仔》采用了极低的成本,拍摄周期也是个把月了事,当时的港片已经不允许80年代的浪漫主义拍法,烧不起场子也砸不起车。
如果从政治环境来考虑,《古惑仔》那种不受拘束、无所畏惧的破坏欲似乎在进行某种游戏,脑子一阵发热,劈完砍完,一切也就过去了。
不过对《飞砂风中转》来说,这个可能一点都不重要,片子好笑,这就足够了。
【北京青年报】
香港人这么开自己玩笑,这么有娱乐精神的,这么恶搞的,头一次看到,尤其是一拨人被抓起来,按着头唱歌的那一段。
虽然很无聊,不过确实很有味道。
踏入中年的古惑仔收起昔日的好勇鬥狠,離開腥風血雨的江湖,從氣勢凌人、呼風喚雨的大哥退居菜館的小廚師及攻讀大學的學生,當個古惑仔賺錢能力還不如走正路,上一代卻逼迫他們競選社團老大,《飛砂風中轉》(Once a Gangster)披著《古惑仔系列》(Young and Dangerous)的皮,大談古惑仔別樣的「中年危機」,顛覆同類型的橋段與設定,莊文強導演同時惡搞《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血腥元素之餘增加大量笑料,定調驚喜。
《飛砂風中轉》講述和義盛龍頭火水(方中信飾)想在下屆龍頭選舉時捧親信火腩(陳小春飾)上位,以掩飾自己虧空公款的事實,但腩只想經營自己的菜館而安於平凡。
另一方面,社團長輩啤梨(余安安飾)亦想捧自己兒子燕子文(鄭伊健飾)坐上龍頭寶座,文坐完牢出來卻只想好好讀書,歸於平淡。
兩個候選人在雙方長輩壓力下不得已出來參選,卻又想遠離這場風暴……90年代、千禧年代初的同類型電影渲染古惑仔甘願為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當中浩南哥跟山雞的兄弟情深津津樂道,踏入2010年,當個社團老大也身無分文,火腩的老大虧空公款需要找個替死鬼填補,而火腩恰好成了火腩的目標,本已打算全身而退的火腩被迫召喚昔日戰友,與妻子合力想辦法務求令大會DQ自己,刻意搞破壞非常離經叛道,卻接二連三發生意外捅出許多麻煩,湧出許多幽默感。
另一邊廂,火腩「競爭對手」鉸剪偉是唯一一位想當上社團老大的古惑仔,但他的愚蠢為眾人所周知,他甚至不知道身邊的得力助手阿仁就是警隊的臥底!
可笑的是,整個社團的人心知阿仁的真實身分,卻沒有戳穿這層窗紙,不斷假裝不經意地發佈假消息,實行調虎離山之計。
身為臥底的阿仁多次拙劣地漏出馬腳,屢次收到假消息卻沒有起疑,阿仁和鉸剪偉的智商不遑多讓。
這兩個既不像警隊又不像古惑仔的角色成功鋪陳無厘頭的笑點,是整套電影的笑料製造機。
第三個角逐社團老大的燕子文姍姍來遲,剛「出冊」的他收起少年時期的嬉皮笑臉,第一站竟是到書店購書進攻學士,燕子文的母親戀棧全力,吸毒成嗜,出言不遜,責罵兒子讀書是不孝順的行為。
當個社團老大遊走黑白兩道,一三五差館、二四六殯儀館,古惑仔早已脫離獨當一面、威風英俊的象徵,貧瘠的生活更是今非昔比,燕子文與火腩的決定合乎現實考量,與時並進的古惑仔才能跟隨社會變幻莫測的步伐,和義盛龍頭火水、燕子文母親、愚蠢的鉸剪偉思考量不足導致晚景蕭疏,缺乏當刻講求的靈活變通能力。
揉合了兩套經典系列卻沒有因循守舊,致力打破同類型的俗套,離經叛道的《飛砂風中轉》成功與時並進,反映當下的社會文化,彷如燕子文與火腩也要及早放棄不合時宜的事業。
評分:7.5/10觀看日期:09/08/2020
2013年5月12日写都说不看黑社会片咯,还是遇上了。
不过,这应该是一部喜剧吧,有些无语。
郑伊健与陈小春自1996年合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起,短短2年共出演5部古惑系列电影,引领一时风潮,之后“陈浩南”与“山鸡”退隐江湖。
时隔13年后的再度出山合作,二人已不复当年之勇,少了些街头搏杀,多了些黑色幽默,将黑社会变成一个极尽恶搞的舞台,不是当年的争上位,而是争让位了。
陈小春看不出有什么老气,但郑伊健就不复当年那种“干净”的感觉了,不知道是不是发型的原因,皮肤呢,也像农民工一样,黑油发亮。
不过,他们都是经典,“古惑仔”永远是他们的标签,巅峰已过,某些时代经典永远无法取代。
细想想,不管好电影还是坏电影,好像一向都不缺少为梦想坚持不懈的男女主角。
宏大制作如《阿凡达》《十月围城》者不必赘言,连卡通片为小朋友励志不休计,也大多有个明晃晃的美好目标。
还好,甚少有电影为我们规定梦想必须是白色或黑色,必须是朝南或朝北,必须是死去或活来。
因此,《功夫熊猫》里的胖熊猫阿波可以不必为了方便快捷地立业成人而顺理成章继承家传绝学去开面条铺,却是选择一条主流人群不予赞赏的路径,追求一个看起来难比登天的梦想——并且还成功了,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在梦想的外围,转了许多圈圈。
但毕竟,他是围着梦想转圈圈。
这样的人,除了阿波,在我大脑储存的电影主角中,今天开始,又多了一个。
《飞砂风中转》,火腩——萧近南。
请不要笑这个名字,虽然这本就是一部令人捧腹的电影。
尤其是,假如你看过的香港黑帮电影不少的话。
香港的黑帮电影或警匪片,走的多是吴宇森的残酷美学道路。
他自己的《英雄本色》就不说了。
像《无间道》、《变节》甚至《门徒》,渲染的是卧底的一把辛酸泪;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说的是社团第一把交椅的争夺之烈,多有镜头暴烈血腥令人不忍目睹;而更早的《古惑仔》,还记得吗,那是最铁骨铮铮也最血淋淋的少年意气。
网上评论说,三合一,变成《飞砂风中转》。
片名有点熟?
它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
借尸还魂,却还出来一缕喜剧的魂。
仿佛导演庄文强的责任,就是将经典黑帮片解构,解构,再解构,欣赏电影的过程屡屡令我想起《买凶拍人》。
把很庄重的事情搞得很无聊,例如影片一开始的新人入帮仪式;把很严肃的东西搞得很搞笑,例如火腩和燕子文的入帮理由。
黑帮电影中常出现的龙头棍,一帮人为之疯狂,这里干脆弄出一个龙尾棍,还要有成千上万的复制品;叔公一般都是多么一言九鼎的角色,这里的叔公们搞怪而且说话往往当放屁。
在这种氛围下,哪怕是一把刻着“人定胜天”字样的一本正经的大刀,都可以用来切叫化鸡;而主持香港大学入学面试的教授,亦可以让一群小混混追着跑。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人各有志。
部部黑帮片拍的都是为当大佬不择手段,而火腩和燕子文,却是为了不当大佬费尽心思。
话说火腩当年加入社团,就是因为自家小餐馆被社团老大索要保护费,他的梦想,就是当自己开饭店时,不必缴纳保护费还提心吊胆。
混混的日子大同小异,火腩成为了一个替大哥杀开血路赢得地盘的敢死队队长,而其拼命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大哥答应,地盘杀到哪里,火腩的连锁饭店就开到哪里。
娶妻,生子,一儿一女,还考上名校。
这时候大哥却来逼火腩当社团老大,好帮他背下自己超支的几百万。
为了逃避,喜剧就此上演。
绕了无数圈子,最终他还是那个有着美满家庭的饭店老板。
最令我关注的,还是火腩对实现梦想那异于常人的想法和做法。
他仿佛是反其道而行,选择了一条看上去“九不搭八”的道路——开连锁饭店这种这么光明正大的梦想,竟然让他靠参加黑社会实现了。
照大多数人看来,编剧和导演简直是异想天开吧,可是,现实中,靠非常手段来达成常规梦想,说不定真的不少这样的人呢。
只是他们都悄悄的,悄悄的,躲着。
我们还以为那些最终实现梦想的人,都是纵身一扑扑入美梦怀抱的,以为梦想就在横平竖直的路上等待着我们。
最终实现梦想是件美好的事情,结局仿佛从天而降,其实,我们眼巴巴地看得见摸不着,徘徊了多少时辰。
还好,电影的结局是好的。
大多数涉乎梦想的电影结局,都是好的。
真希望现实也是如此啊,我们少点急躁冒进,多绕几个圈圈,然后,一头扑进梦想的怀抱。
至少价值观很正常当然是也很符合现代人想法的happy ending 摆脱过去的漂泊生活,回归正途:两个不想做黑社会的回归稳定生活,一个卧底终于不需要假装古惑仔以前那些黑帮片很教坏青年人,打打杀杀,只图刺激按照现在人的想法,显然阿文是从良了,现在如果一个天天不务正业的学渣说去港大面试,他父母要感谢祖宗八代了,浪子回头啊,毕竟黑社会没有出路的,读书找个正经工作才是王道或者一般人过了那个年纪,开始图稳定的时候,肯定不会喜欢那种刀架脖子的生活并不是说求安稳就对,但是黑社会这种肯定不行,有大志向的最多从政经商
要玩黑色复古就玩的流畅点。始终是个三流导演。哎。。。
原来是部喜剧
多鼓励。求原声
可惜了不错的想法,成品太差。
喜剧版的《黑社会》,又有点《江湖告急》的味道。近期难得一见的非地沟油港片。
全片过半郑伊健才出来,我还以为看错演员表了。各种调侃《无间道》、《古惑仔》和《黑社会》。民主制度和公民意识,重视动机和轻视后果,垄断市场自我毁灭,哈哈。
很KUSO很和谐的搞笑片。
香港如果能伏低身位,还是能拍出不错的商业片
黑帮片,音乐剧,喜剧片,励志片
蛮好笑嘿嘿一直笑什么龙尾棍不如去找魔戒~~~哈哈哈
多年之后古惑仔们对自己的反水
古惑仔新世纪版~他们都老了……叶璇的发型是抄袭的灵魂歌手陈红的么?
脑残
太潮了-o-
真欢乐!
无数致敬融于一体。而又精彩异常实属不易。
感谢和义盛!感谢刘伟强!
有损麦、庄组合水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好贱的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