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堡奇人》是一部很神奇的剧,它给人一种很奇特的观影体验。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剧本创作并不是能达到神剧标准的,但它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用剧本的精彩程度来衡量。
个人来说,这部剧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战争,社会,历史,和人性。
初追这部剧纯粹是因为亚马逊会员买来一直闲置,但又不想取消,遂下了个亚马逊视频,随便点进了一份首页的推荐,开始观看。
老实说第一季前半季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女主做事毫无逻辑,反派脸谱化,剧情除了一盘莫名其妙的录影带以外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但本着如果要在豆瓣写影评就一定要看完一整季的想法,我还是勉强继续往后追了追。
果然后面的剧情中心转移到了史密斯一家上,立马有了看点。
第一季最后更是跌宕起伏的三集,让我看完大呼过瘾。
当然,在第一季最后整个剧的主题还是没有提炼出来,但是三个角色:城户检察官,田上贸易官和史密斯副总指挥的角色已经刻画的很成型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情发展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还是写着写着剧本在追随原著(反派基本没啥戏份)和放飞自我之间跑偏了,编剧似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点可以挖掘:如果有平行世界,平行世界的我们会怎么看我们世界的发展?
这一点在第二季之中被完全的挖掘了,以田上的穿越为契机,编剧为我们展示了,如果日本人赢了二战,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世界的历史发展。
田上穿越了一季,他的故事线没有什么明确的剧情冲突,但我却看的津津有味。
因为那段故事线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那些我已经在初中,高中历史课本中学过的历史和文化的碰撞。
这种观看体验十分特别,是我以前追过的剧都没有给我的。
另一边,史密斯因为儿子要被纳粹德国杀死,一心要保护家庭还要查处抵抗组织的史密斯故事线冲突升级。
不得不说鲁夫斯这个演员演技十分高超,把一个父亲和一个城府极深的纳粹刻画的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城户检察官的演员也展示出了一个一心忠诚于祖国但也心狠手辣的检察官。
这一季剧情问题太多,展开的特别的让人迷惑,我就不多赘述。
但总体上讲,它更多的描绘了在极权政府下,人民生活的状态,我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的,十分刺激我的想象。
有网友说美帝人民就是没受过压迫,拍个极权政府都跟闹着玩似的,我反而觉得这样的拍反而更“真实”。
过于夸张地拍反成乌托邦的话,反而会给人一种,哇,这不是已经在各种版本的一九八四里看过了的体验。
第三季是我个人观感最差的一季,剧情展开已经可以用“无厘头”来形容了。
而且很多线的展开对主线影响,纯粹是拖时间(女同线),另一方面,很多人物被莫名其妙地新加进来,展开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故事线,看的人莫名其妙(城户的叛徒副官,胡佛企图陷害史密斯,山上的犹太人避难所)。
美术风格和世界观设定的新奇感基本上消失殆尽,留下只剩冗长无味的剧情。
不知道是不是亚马逊爸爸给的预算太多不知道要拍什么了。
第四季,完结季。
总体来说还算是把该填的剧情填完了,观感也算可以。
对史密斯的内心冲突描写十分细致,基本上第四季算是他的独角戏了吧。
丧子之后再见儿子,史密斯对儿子的爱逐渐变态。
演员的演技真的是看得我十分舒畅,以至于后来想想那么不合理的剧情竟然在看的时候合理,十分的被带入。
和上一季一样,这一季又是引入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新角色,不知道是不是上一季角色死光了没得故事浪费时间了。
尤其是城户的故事线,很让我不满。
他的背景故事,个人的纠结和冲突,对祖国的忠心和对战争的憎恶,这些点都是可以刻画的再深刻一些,展开的再详细一些的,但是剧情上处理的极其生硬,毫无代入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其实特别好奇日本人是否能有一个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罪行,反思一下军国主义的恶果。
我看到了编剧和演员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并不能使我满意。
可能和演城户的儿子的演员演技太差,那几个日本将军演技太差有关,光是城户那个演员一个人努力难以支撑起剧本后面的内涵。
其实最后那段城户一个人被关在毒气室的个人发挥已经非常感人了,但无奈最后剧情还是草草收尾了。
最让我无感的是,这一季为了政治正确加了好多黑人的剧情。
我最开始的新鲜感来源于,在纳粹胜利的世界中,社会形态,思想主义肯定和我们的现在不一样。
我喜欢从那个世界的角度去展开想象,挑战自己固有的价值感,世界观。
但这一季的黑人起义剧情无疑是把我们这个世界的政治正确生硬的加入到了剧本中,让我感到反胃。
作为一部历史架空的电视剧,你已经做到满屏幕纳粹十字了,你就一定要加个黑人的故事线来补充下政治正确?
太尴尬了。
之前看国外剧迷讨论,很多人表示想看史密斯称帝,朱丽安娜穿越后和史密斯互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季都有了,甚至是粉丝想看啥编剧就写啥。
之前在油管上史密斯的演员的访谈,他说他不希望看到最后一季的剧本上有史密斯独揽大权,因为他一开始塑造的角色就是本着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但要为了保护家庭才勉强承担起纳粹内部的权力和地位的一个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后史密斯的建集中营,空袭西部,都是蛮毁人设的(龙妈:你跟我谈毁人设?
)。
但还是因为这个演员演技太好了,我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自然。
在托马斯再被带走时,我能看见演员眼里像噩梦重现一样的惶恐。
在史密斯兴奋和海伦说要把另一个世界的托马斯带回家的时候,我又看见了一个护犊心切的父亲,一种变态的父爱。
当海伦无情的拆穿他已经不配再做一个父亲的时候,我从这个演员的眼里看到了幻灭,看到了一个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逐渐地,慢慢地,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恶魔的男人的绝望。
如果这一季能更多的刻画一下城户和史密斯战后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的,性格发生了怎么转变,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心狠手辣的恶魔的,那这一季就可以说是圆满了。
个人观感是最初编剧创造这俩角色,只是想创造俩脸谱化的反派。
却没想到这俩反派人气越来越高,反而主角朱丽安娜被中外网友一致认为是立牌坊的臭*子。
想顺势浓墨重彩地写这俩反派,却发现越往后写和之前冲突越大,没办法只好草草收尾。
最后我想用《黑暗骑士》中的一句话结尾,送给帝国元帅约翰史密斯:You either die a hero,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黑人反叛军……真不是我不待见黑人整个过程这个brc没说出一句有见解的话还是满篇freedom和fight ,还搞上恐怖袭击了历史上的黑人搞运动详见黑豹,直接剿灭日本人的狡诈和阴险凶狠在有些地方体现不错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嘈点就是反抗军那几个人那几条枪,没爆发大革命就夺权成功了。
还有史密斯这最后都夺权了还搞大清洗,这完全违背星条旗了。
女主这版本存在感低到离谱还有这妻子女儿背叛丈夫爹大义灭亲他再坏再无耻那也是保护你这个家的丈夫希望等她们在被普通民众唾沫星子淹的时候想一想被她们害死的丈夫
高堡奇人在国内应该不是什么热门剧。
支撑我看完四季的,一是宏大的世界观,二是一些演员的演技(城户检察官,史密斯等)。
第四季本来以为会有什么从平行世界带领军队过来的情节,但显然并没有这样的预算。
事实上,第四部的剧情不仅没有让人眼前一亮,更让我觉得它对不起如此宏大的世界观。
没有帝国间的全面冲突,没有第二季那般的权力博弈,反而是一小股反抗军主宰世界。。。
行吧你赢了。
这个剧很多情节都不能深究。
暗杀极为简单,不论你是日本太子,帝国领袖还是军队高层,机密大臣,想杀就杀,发完便当就走人。
一撮反抗军把日本人推回太平洋。
很多地方显示出的政治斗争能力宛如未成年。
最后的停火和从平行世界走出来的人都很迷。
更不消说广受诟病的女主角了。
史密斯和城户是两个极其有人格魅力的角色,还曾幻想过他们回到平行世界正常生活,然而他们实在是作恶太多,必然不得善终。
可以说是他俩撑起了这部剧。
失望归失望,总算是看完了四季。
可能以后少有如此世界观的剧了。
苦尽甘来迎胜利完结——《高堡奇人第4季》
今天聊聊美剧《高堡奇人第2季》。
片名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Season 4(2019)。
亚马逊的原创剧《高堡奇人》在本季迎来全剧大完结,北美大陆的人民将在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寻求自由。
投身抵抗运行的朱莉安娜在本季戏份进一步弱化,继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的同时,不断地激励各地抵抗组织反抗热情,身体力行地展现纳粹也会战败的理念。
朱莉安娜从原来的女主角变成了现在的剧情催化剂。
约翰·史密斯则成了本剧当之无愧的天字一号主角,他成为北美德意志帝国大元帅后,将对这片大陆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季最为出彩的描写就是战胜国篡改历史、对民众愚民洗脑一段。
纳粹不断销毁美国本土曾经的地标建筑,宣扬纳粹思想,目的就是培养一群符合统治阶级需求的民众。
第四季则将重点转向整个故事收尾。
洋洋洒洒拍了四季之后,《高堡奇人》成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多个平行宇宙共存的世界会相互产生何种影响,这才是这部剧最为关注的重点。
有关平行宇宙的作品毛毛多,相比于《相对宇宙》着眼于个人,《高堡奇人》更加关注国家社会层面的深远影响。
我们都知道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相比之下外因的作用会弱化很多。
而关于北美德意志帝国的未来,最有影响力和发言权的,自然就是大元帅约翰·史密斯。
约翰·史密斯在第三季成功成为北美德意志帝国的大元帅,手握重兵和大量核武器,是整个纳粹帝国版图之中极为重要的一只武装力量。
约翰·史密斯的所思所想将直接决定北美大陆的和平稳定。
其实仔细想想,从第二季、第三季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关于纳粹帝国的一些蛛丝马迹。
当德意志帝国内部因为争权夺利发生内斗时,纳粹主要高层之间相互倾轧,上台者迫不及待地对失败者进行清洗。
几次政变下来,纳粹帝国的精英们所剩无几。
这才便宜了美国人约翰·史密斯,如果纳粹帝国里还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人物,断然不会让美国人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约翰·史密斯的上台正说明德国本土人士逐渐弱化。
本季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戏就是约翰·史密斯发动政变。
纳粹帝国内斗成风,上台者为了篡权,不惜清洗掉整个管理高层。
约翰·史密斯趁机有了独立的可能,也为全剧收尾打下伏笔。
《高堡奇人》最初的设定中,希特勒通过平行宇宙的影片知道了盟军弱点,又研发出了核武器,乘着盟军国内一团糟的时候,一举拿下美苏英等国家。
希特勒死后纳粹帝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内斗清洗,代理总理马丁·豪斯曼上台和下台让纳粹帝国伤了元气。
继承者们没有意愿继续平行宇宙的影片中汲取信息,这给了抵抗组织很大的机会。
约翰·史密斯作为北美大陆的真正掌权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整个北美德意志帝国。
可以说此时的剧情已经变成以约翰·史密斯为主角的单线进程,约翰·史密斯是全剧以来全部线索最终汇聚所在。
此刻高堡奇人是谁、做什么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影响约翰·史密斯做出何种决定;朱莉安娜也是如此,她瞪着美丽大眼睛的作用越来越小,顶多凝聚更多的抵抗组织。
因为决定事情发展方向的人不是他们。
美国西海岸的日本太平洋帝国也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局就让贸易大臣田中死于刺杀,暗示着日本太平洋帝国内部也发生分歧,帝国力量持续减弱。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当地黑人抵抗组织。
日本境内的反抗组织叫黑人共产党(BCR)Black Communist Rebellion,他们在中国的援助下,成功发起游击战,打得日本人苦不堪言。
亚洲和澳洲日战区的抵抗活动愈演愈烈,日本人承受不了多线作战。
除了占领太平洋帝国需要的宝贵资源外,日本人还需要对付亚洲、澳洲的反抗运动。
多地抵抗运动让日本人损失惨重,最终为了自保,天皇决定从太平洋帝国撤军。
等于说打了一场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人又从占领区退了回去,除了给美国人民留下一个烂摊子,就是惹了一身腥。
田上在本季中唯一作用就是引出周易的第64卦未济。
未济讲的是坏中向好,整个第四季也就像卦象预示的一样,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最终夺取胜利,每一步都十分艰险,但每一步都取得不俗成效。
如果编导对易经研究的更深一点,可以把易经第63卦既济写出来。
既济讲的是好中向坏,只要调转180度,两个卦象就换成了。
比如先是既济卦,抵抗运动从看到一点曙光,再到遭遇重大困难岌岌可危,再到未济卦,大家看到来之不易的胜利。
说实话,《高堡奇人》结局收尾太快。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让角色死掉。
一死百了,未来的事让幸存的人去烦神吧。
我期待的多重宇宙碰撞、坍塌、合并并没有来临,可能讨论多重宇宙并不是本剧的重点。
本剧其实还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软科幻作品,更多还是关于自由意志、回归家庭的讨论。
如何能给整部剧一个完美收场?
说实话谁都做不到。
随着多元宇宙被发现,本剧的世界观、宇宙观越来越宏大,在现有预算基础上,想把这么多线索理清楚,还有给整个世界观一个交代,真的很难。
现有结局给整个故事画上句号,虽略有缺憾,但也不算烂尾。
苦尽甘来迎胜利完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美剧,一如所料的烂尾了。
可惜了呀,其实不一定需要啥大场面;也不需要完整的世界局势推演;也不需要完美解释平行世界啥的,因为反正也解释不清。
即便只有一季来收尾,至少也能收得让人余味无穷呀。
高堡奇人最让人激赏的是整体的质感,纳粹艺术、日式美学与美国50年代风格的混搭,让人能完全信服高堡世界的真实性。
以这种真实性为基础,让我们不由得思考:现在的世界是理所当然的吗?
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会变成啥样子?
我自己的经历应该是很好的例子:1970年出生在南京,赶上了些WG的尾巴,举着小旗子参加过粉碎4P帮的游行,上小学一年级时看到为了参加高考,下乡回来的青年住在路边的棚子里,在路灯下读书……。
1980年到美国,1981年到台湾,1998年又到上海工作。
我也等于穿越了几个世界,为了适应环境,在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比如在台湾读小学也不难,只要把**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主词改一下就好了。
1980年时,谁能确定改革开放能一直持续下去?
谁能料到超英赶美不是空想?
也许,历史关键时刻一点点小小的偏差,世界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部美剧,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反思:美国究竟是特别的,还是只是幸运?
第四季一开始出现“未济”之卦时,我还很兴奋,脑洞大开,因为水火未济,坎和离都是对称图形,只要反过来看就是“既济”,是否暗示了什么?
要反其道而行?
还是反过来看问题?
还是反向穿越?
结果我想多了……最后结尾出现“未济”的图形时,我还想是否转一下图形就会出现啥机关,哈哈,浪费了一个易经的梗呀。
结尾如果改成这样:约翰史密斯在火车上向海伦坦白:已经为美国独立易帜做好了万全的安排,之前虚与委蛇是为了迷惑德国,部队其实是去夺取核武器控制权的,这次是准备带儿子过来给海伦看看……。
然而,这时海伦已经来不及阻止了,最后两人相拥,迎向终结……。
不要温柔的走入那良夜。
结局不完美不完整没关系,但一定要震撼,让人为之低徊不已,余韵无穷。
然而,这还是非常好的一部剧。
结尾让我有点失望.太平洋国和德属美利坚到最后还是没有真正的战场上的冲突.只有剧中第一集里出现的坦克和步兵协同作战进攻的丹佛.(虽然出现了直升机 但是怎么看都像是AH-1)其他的大量剧情放在了黑人共产抵抗组织.日本的城户检察官 以及美利坚头子史密斯本以为会大量出境的一些新的日本将军角色会跟德属美利坚来一次对决什么的..结果一个看起来很威猛 但出场不过3秒 就立刻被开枪打死的悲惨下场一个当起了日本当局的反派 在开局派人刺杀了贸易大臣 还开军事法庭把锅甩给海军马鹿最后被城户检察官在行刑场来一个180°逆转 被抓起来了不得不说这次城户检察官和史密斯扮演了剧情最重要的角色..这两个人物对整个剧情的推动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城户检察官一开始拼命的想要找出刺杀贸易大臣的凶手,却因压力而重重受阻.之后找到证据却又无能为力,因为幕后真正的凶手是整个太平洋国的BOSS.在军事法庭开始之前,城户检察官临走时曾想带上那卷录像带已证明海军大臣?(忘记名字了)的清白.但之后又犹豫了万分又放回了抽屉里.要不是最后行刑场最后一句 “ やめろ ” 我还以为真的要枪毙这个海军大臣..而这次城户儿子的出现也是挺奇怪的.城户的儿子被刻画成了厌恶战争和屠戮的人.. 好像是因为满洲里的一次屠杀 感到很厌恶..而就是因为这次屠杀和战斗被赐予了勋章(但是个人对于这件事感到非常愧疚)跟父亲的检察官冷酷和无情的作风形成了对比.... 对于这个儿子是又恨又爱... 到了最后儿子逃避现实堕落了下去 城户检察官还一心想着自己儿子的安全.不惜放弃回家的轮船只身去寻找.. “我看着你们年轻的脸庞”“有些已经不再年轻了”“曾有这么多年轻人在这个部门里待过”“但并不是所有人今天都能返回日本”(缓缓的摘下眼镜)“我是个严厉的上级”“我知道”“我要求我的人做任何事”“我几乎不表扬人”“有些年轻人因为我的命令,想要取悦我 而死去了”“就算他们死在我的怀里”“我也没说过什么好话”“所以我现在要说”“你们让我骄傲”“你们每一个都让我骄傲”“(日语)辛苦了”众人举起酒杯喝了下去“现在”“去码头 坐船回家吧”“你们的家人很想念你们”“别让他们等了”这是城户在对即将撤离太平洋合众国的宪兵队们所说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具体的意义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番.. 让我更加感触深刻的就是..当他们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自己的家人..城户却必须自己留下来找到一直消失的儿子 哪怕最后被关起来.想方设法逃出来以后 也是第一时间去找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忍心用刀割自己的手等等 完全被这种亲情和父爱所感动..但...再怎么评价..他也是一个宪兵队的头目.必定会遭受被统治阶级的仇视..以至于之后的一些事情我也不多于评价... 只是当城户检察官被黑人反抗组织关进原先毒死弗兰克家人的小屋子的时候...不知道会是何种心态...再谈谈史密斯...原先我认为可能Julianna找到我们这个平行世界的史密斯 然后带领美军打回高堡世界的剧情好吧.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 没有那么多经费啦回到正题..我们平行世界史密斯从一开始扮演了一个看起来不太重要的角色..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为了救Juliana被帝国特工捅死的结局....这个倒是让我有点意外...当帝国特工回去报告高堡世界的史密斯的时候...什么?
你杀死了我?
在那个世界?
(这个特工肯定赚到了...)不过想了想.这样安排剧情是不是就给高堡世界史密斯穿越的机会呢?
果然是的....... 利用了在平行世界死掉的事实 史密斯得到了一个穿越过去的位置...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然后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军队还大吵大闹的一番到最后留下了平行世界孤独的海伦..哎 重点还是史密斯对于最高指挥部的一系列行动...我承认那个地方我看的有点傻.... 因为带回了孩子 但是那几个孩子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处宣扬危险的意识引来了胡佛的关注回到柏林以后 我猜到了肯定会受到胡佛和希姆莱众人的审判..但..最后...史密斯单独对希姆莱用粗鄙之语 把史密斯当孩子看的希姆莱气的苦不堪言... 最后用氧气罐闷死了??
啥情况》,,这个转折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推开门一看 那些守卫和高层都被人干掉了.... 而干掉他们的人是一个跟史密斯见过两三面的将军?
嗯..这个剧情有点怪..德三的高层就这么被干掉了 轻松的篡位 不得不说德三腐败到了一定的地步希姆莱就这么挂了一国的元首就这么木大了?
关键还是元首木大以后 其他人该干嘛就干嘛 我哭了好北美是你的啦 剩下的帝国归我管最后火车上的结局我也没想到...你说你都成了 帝国领袖坐飞机不是挺好吗大德意志科技就这么被你浪费了..跑去坐火车.,被Julianna一般人埋伏了以后 掏起手枪自杀了...感觉有点草草的结束 了结了这个宏伟庞大的世界观..是不是经费不够了..本来剧情上来说是很不错的.人物刻画也很完美.特别是城户检察官和史密斯的演技..女主和几个游击队员的演技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结局烂尾了怎么办呢...
两颗星分别给约翰史密斯和城户总检察官,他们是支撑我追完这部剧的仅存动力了。
本来还有一颗星想给古玩店主奇尔顿这条线(一直很喜欢这个角色),但给这一季的整体水平打三星实在是抬举它了。
第四季剧情实在是太弱,第三季已经走下坡路了,没想到终季居然就这么烂尾了。。。
不仅故事扯淡,还强行政治正确,弄了个狗屁黑人共产主义反抗军(强行给黑豹党洗白?
)(黑奴几百年也没折腾出什么东西,结果几支组织松散的游击队就把和纳粹二分天下的霓虹给打回老家了?
WTF!
还差点独立建国?
拜托,现实世界美国人帮着他们在非洲建了个利比里亚,结果现在依然 fucked up)。
先谈演技,女主角演技长期不在线,已经习惯了(真纳闷这演员怎么拿到合约的,颜值在好莱坞一般,演技又这种水平。。
)。
但这一季居然穿梭各个宇宙到处害人(尤其是莫名其妙地害死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好人史密斯尤其令我愤怒!!
)。
实在得说一句,女主角真是每一季都拉低整体水平。
说回剧情,第四季最后一集大结局简直令人无语,最后穿梭机里走出一堆面无表情来自其他时空的人是什么鬼?。。。
他们抛弃自己时空的家人来这里大团圆么?
简直雷人。。。
真不愧是臭名昭著的白左大本营亚马逊的作品,政治正确的程度实在令人作呕。
原本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题材,新颖的架空历史类型,又是以二战的另一种结局为背景,原本尽可以带着对历史的各种假设与如果,让充满好奇的观众去感受纳粹和日本统治下的另一种世界,跟随可能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向往自由的抗争之路心潮起伏。
结果呢,四季下来,只有史密斯的胆大心细、智谋过人,城户的隐忍坚定、精明强干,以及这两位反派对各自家人的深爱成了最大亮点。
田中大臣原本也是亮点,不知为何第四季不演了(非常遗憾,前三季一直喜欢这个角色,而且他也是像女主一样的自主穿越者,本来还指望他这条线能有更多故事)。
古玩店主奇尔顿这条线也很不错,体现了动荡历史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挣扎、卑微,以及在危难时刻对爱的坚守。
这部剧里,非常喜欢史密斯和城户的角色塑造,两位主演也在四季里全程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尤其是在后两季剧情逐渐走弱后,他们几乎成了我全部的观赏动力。
史密斯妻子海伦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好,演员演技也相当不错,她们的家庭线几乎已经成了第四季最大的看点,相比之下城户的儿子这个角色就塑造的非常失败和突兀,演员演技也很烂,几乎令我联想到中国的当红娘炮。
前三季贸易大臣田中的角色塑造也挺成功,他的家庭线还和另一个时空的女主交织,原本还指望后面有看点,结果第四季不演了。。。
美国人真的是很重视家庭观念啊,连好莱坞这样鼓吹嬉皮的自由主义大本营都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塞入大量的 “ 家庭第一、家人第一 ” 式的说教(不过各类影视作品中也充满了家人之间的疏离和背叛,以及亲情的纠葛与幻灭)。
说到各个主角的家庭,实在是感慨:被最爱的人坑是最痛心的啊!
城户君生了个优柔寡断的毒虫娘炮儿子(为自己对中国平民犯下的罪行忏悔,这种剧情值得肯定,但变成毒虫坑父亲实在让人无语,不过现实中美国倒是有不少军人患上创伤应激综合症),搞得最后城户被迫孤身一人救他,并且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成了黑道。
史密斯则被最深爱最信任的妻子海伦背叛,两个女儿一个被纳粹洗脑成了检举家人的美式红小兵(这种被洗脑的青年赤卫队们真的是可怕),另一个青春叛逆白左圣母心泛滥,差点坑死父母,父母为了保护她竭尽一切她却最终不认可父母,称父母为屠夫(让我想起了教父3里的迈克大儿子安东尼)。
这些真是让人感慨养育孩子不容易啊,一不小心就长成了令你无比失望的模样,甚至反噬亲人,哪怕你曾为他们付出一切,面对这样的孩子,不仅痛心,而且补救也为时已晚(因为他们已经听不进去父母的话了)。
史密斯最爱的儿子托马斯,两个时空里都是被洗脑的牺牲品,高堡时空里被纳粹洗脑,自我献身种族净化大业;我们的时空里,左脑子白左平权思想,右脑子爱国思想,结果大概率在越南成了炮灰。
真是令人唏嘘。
看来养育孩子,教什么都不如教会他们 “ 家人最重要,其他一切都是扯淡 ” 。
最后的最后,只能说一句,这样的好题材,也许落到亚马逊手里,本来就别指望能拍出什么除了政治正确之外的好东西。
补充一点,第二季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最后一集(开篇的华盛顿核爆回忆,结局的反转,纳粹建筑的宏伟,以及最后片尾曲 tomorrow belongs to me)。
第一季刚出来时很新颖,但节奏有点拖沓。
第三季持续下滑,最后给第四季埋坑。
第十集,史密斯对自己开了一枪,象征着四季故事的终结,而最后从传送门中出来的其他世界的人,则象征着新生。
高堡奇人最出奇的地方在于平行世界,这也是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第二季田上的易经占卜,到朱莉安娜的冥想,再到史密斯的传送门。
从玄学到科学都在两个世界之间建立联系。
正是两个世界的巨大反差,才会激起价值观碰撞的火花。
这也从一个侧面向观众阐释一个道理:环境影响人,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会宥于其所处环境而对事物和行为做出判断。
即使暂时离开了,原环境的影响也依旧存在,多少而已。
因为价值观已经形成,而人的行为在某种方面来说,不能说完全,但也在体现价值观,特别是某些惯性思维,即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感情或者话语,更能体现。
所以朱莉安娜要枪和史密斯和儿子的对话的两场戏就特别有价值。
朱莉安娜信奉自由,但到了新社会依旧如同惊弓之鸟。
推销员史密斯则是一个普通的六十年代美国中产,有正义感,有感性,有责任感,不是金钱的奴隶。
但是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和过人的本事。
帝国元帅史密斯则是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的权力怪物,他可以把一切都归咎于形势逼迫,然后心安理得制造形势逼迫甚至杀死别人,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但他也有人性的一面,他看着好友被卡车送往集中营的时候也会颤抖,希望从另一个世界接儿子过来一起生活。
他是环境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在最后,他知道有些事他没办法回头了,所以他选择了自尽。
希姆莱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希望有人像儿子一样继承他的事业,这是实话,子承父业这句话对于从古至今无论中外的集权统治者都适用,想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把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
除非突然暴毙来不及选太子,否则都会挑合适的人选接班。
女儿不会懂父亲面临的惊涛骇浪,也不适合去迎接掌权之后的血雨腥风。
只有儿子,才能让父亲从身上看到年轻时的自己的杀伐决断和稚气未脱的政治天真。
这还真不是瞧不起女生,只是男人在政治斗争和杀人方面更在行罢了,但是女生也不是不行。
只要狠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理性分析,抛弃感性的一面然后伪装出来感性。
那你就是下一个武则天。
独裁归根结底就是唯我独尊。
除了我和我的统治权之外,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牺牲。
这就是权力动物。
最开始被这部剧宏大的世界观所吸引,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我们轴心国赢了二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但是里面的穿越情节还是让我有些错乱,我以为这是个严肃的历史剧,没想到还有玄幻情节,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我发现原作者加入这个情节还是有深意的。
两个世界的对比,德日两帝国之间的剑拔弩张对应美苏冷战,托马斯参加越战时似曾相识的场景,无不在警醒着我们。
就凭这个世界观也值得给一个好评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部剧女主塑造的实在不成功,那么多人骂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做事没有逻辑,理想主义,总是想着用大道理感化别人,完全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反倒是反派们,约翰史密斯,城户这些反派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成了这部剧最大的亮点。
以黑人为首的反派军手段也略显小儿科。
不过我想为了提现反战思想,编剧可能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刻画反派,反派的内心纠结,自我觉醒,这才导致正面反面角色有些失衡。
无论如何,这部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文/费里尼追一部剧,其实是追它高级的世界观。
当它清奇、之前不曾有的世界观重重地击倒了你,即便最后不幸烂尾,也是完全值得原谅的——好比一个人老卵了一生,最后坐在一辆非法运的"残的"上被撞死,虽结局有点那个,但是基本无损他一生的老卵。
亚马逊《高堡奇人》就是这么一部让我辛苦追了四年的美剧。
昨晚,我看完了它第四季据说也是终结篇的最后一集。
综合四年的追剧、等待时光,我郑重向各位尚未一瞥此剧的读者推荐。
在倍速观剧时代,这是一部值得沉浸下来,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雪绒花》旋律开篇引领之下,付出你宝贵(或许闲着也是闲着)时间的连续剧。
四季加起来也就40来集,与其在倍速的国剧里虚掷你的人生,不如在《高堡奇人》的沉静、舒缓(每集50分钟上下)中,虚掷你的人生——是的是的,好比姑娘们如果终其一生总会遇见几个渣男,一定要选颜值高一点最起码也是好玩一点的渣男丰富你们的简历。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如果你相信我的推荐,现在就可以停止阅读,自己上网找资源去了。
《高堡奇人》的脑洞前所未有,这是它的原作者菲利普·迪克最老卵的地方。
这哥们同时也是《银翼杀手》和《少数派报告》的原作者。
《高堡奇人》小说很薄,电视剧在第二季之后,其实已经脱离了原作的路子,但无论如何发挥延展,都是建立在菲利普·迪克开山之功上:原作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今天这个现实世界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二战轴心国是胜利者,德国与日本瓜分了美国:日本居东,德国人居西。
在小说里,人们私下传阅一本《蝗虫之灾》的小说,书中描写了二战同盟国胜利的"现实历史";电影里,人们私下传阅一卷一卷的胶卷影集,片中拍到的是二战同盟国胜利的"现实历史"。
小说和电视剧都根据以上设定展开,但是电视剧的铺陈更为细密,人物设置相对合理,所谓"服化道"亦很有看头(但并不喧宾夺主)。
想出如此世界观的原著作者菲利普·迪克是天才,但天才可能并不擅长对各种细节做合理化的落地,尤其是化成一集一集让观众欲罢不能的故事——用当今的话说,就是"颗粒度"不够细密;纵观四季的《高堡奇人》,虽然最后一集未能免俗地烂尾了,但是整个过程的煞费苦心还是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果说看影视最大的动力正是因为人生苦短,浓缩的影像让我们体验到了肉身无法真实渡过的一个个不同的人生,那么《高堡奇人》的观影体验,已然超越了一般性的"不同人生",而是来自不同平行世界的人生体验。
谁不想去另一个世界里看看,自己的遗憾是不是得到了规避?
是本我的世界里更舒畅,还是他我的世界更令人向往?
电视剧其实到了第二季之后就有点颓势。
之所以抓人,很重要的原因是"史密斯副总指挥",所谓"反派人物"的塑造成功,这是一个书中没有的角色。
史密斯美军军官出身,1946年美军战败之后,为了保护家人被德军招降,之后一路经营上爬,最后拿到了帝国元帅、副总指挥相当于二把手的地位。
史密斯元帅热爱家庭,隐忍坚定,但是家事烦扰不断陷入中年危机:唯一的儿子因为身体残疾被帝国"人道毁灭",剩下俩女儿一个被帝国洗脑成了"德式红小兵",另一个向往中立区的自由生活与此地格格不入,妻子海伦失去儿子几近疯癫。。。
德意志帝国醉心科技发展,让史密斯元帅的团队发现了"传送之门",可以到达世界上N个平行世界,但是本剧只说了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一致的平行世界。
史密斯终于明白高堡奇人到处传看的电影录影带怎么来的了。
而且,史密斯在缴获的录影带中发现了"自己"和儿子"托马斯"的身影——在那个世界里,托马斯并未遭遇"人道毁灭",而且无病无灾地长大了。
不分种族国籍,世界上的钢铁直男都是喜欢儿子的。
史密斯当然穿越去了那个世界。
去之前,他派去的手下不小心弄死了他在那个世界的镜像:二战退役后当了保险推销员的史密斯。
史密斯元帅穿上保险推销员史密斯的衣服去了那个世界,发现儿子托马斯虽然身体健康但是也被1960年代的美国政府洗了脑,吵着去参加越战。
死亡的宿命,在两个世界里看起来没什么太大区别。
而且,美国征兵办公室的两名军人带走托马斯的镜头,和第N季里托马斯被带走"人道毁灭"简直一模一样。
史密斯深受刺激。
第四季的最后一集,史密斯带上妻子海伦坐上列车前往"传送之门"基地。
在车上,史密斯告诉海伦,打算穿越过去把托马斯弄到这个世界里,这样虽然托马斯可能不开心,但至少可以保命。
不料海伦强烈反对,认为托马斯应该活在那个世界里,被"更好的自己"照顾。
大结局来了,因为海伦事先向抵抗组织透露了史密斯的行程,列车在高架上被炸飞,海伦当场殒命。
史密斯和手下爬出列车,和手下与抵抗组织一阵激战,最后力竭,自杀身亡。
死之前,史密斯已经在宫廷政变里干掉了接替希特勒的希姆莱,成为整个北美事实上的统治者,但是,稍微令我意外也令海伦意外的是,史密斯得势之后并未反戈一击,而是"萧规曹随",打算在北美大搞集中营和针对犹太人和黑人的毒气室。
这个当初为了保护家人不得不追随纳粹的美国男人,终于活成了他当年讨厌的模样。
1946年的一个深夜,一名纳粹军官只身拜访大势已去的史密斯一家,随身带去面包、奶酪等果腹之物劝降。
摇篮里,刚出生的托马斯嗷嗷待哺。
史密斯在动摇,他的部下丹尼斯取出身上六角星的犹太徽章问他,大意是:你(投降)是可以的,可我怎么办?
天亮的时候,史密斯将剩下的食物塞在丹尼尔手中,送走了他。
不久之后,已经戴上纳粹袖章的史密斯遇见了被抓的丹尼尔等人,黑暗中,丹尼尔恳求史密斯帮他打开车门逃生。
史密斯迟疑,未动。
穿越去那个世界后,史密斯遇见了人到中年的丹尼尔,他紧紧拥抱丹尼尔,说:请原谅当年我这么做。
自由穿越,观察不同的自己在平行世界的生活,其实并无助于改变现实缺憾的人生。
对我们这些70后来说,大结局里史密斯夫妇乘坐开往传送之门的列出出事的一幕,实在太过cos历史上的那一幕。
同样的副总指挥/副统帅,在人间已经享受"身体比较健康"的头部待遇了,最后依旧折戟沉沙。
史密斯夫妇,这个在原著的枝蔓上派生出的主线,前所未有地精彩。
光这条线已经足够构成整个观影的理由。
在东美国日属太平洋合众国里,最出彩的Guy自然是那位气质很像我们这里《潜伏》中李涯的城户总督。
在此按下不表。
2019.11.16夜看过。
从第一集开头就“一年后”的开幕雷击,到前三季一根毛都没有出现的儿子和黑人反抗军,到漏洞比竹篮还要多的安保和情报,到最后这个看得人一头雾水不知道大家都在干啥的WTF烂尾结局,《高堡奇人》最终季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反正已经被砍了就随便编一编该死的干掉不该死的留着坑填不填也无所谓反正坑挖多了地就平了”的弃疗气息,浪费这么大好又有趣的世界观和已经做了的这么多认真详细的设定,真的好气啊。
第五集,史密斯和托马斯在餐馆里对话那场戏堪称经典。好的科幻作品,其内核肯定是由哲学思考和人性问题构成。这一季,超越了前几季。
差强人意的把原作延续了两季,终于勉勉强强收尾,编剧还是乏力。
结果真的搞不懂,剧本不好, 就那么结束了, 真的TM最后一集真的是, 就是那些连人数都不够的组织,就就...,这个TM什么剧本啊,
到了最后女主也没死,越想越气啊
前7集还行,后面编剧显然又罢工了,直接机械降神,让神棍女主与弱智BCR喜获GE。尤其最后一集,基本就差把“我再也编不下去了就这么OVER吧”这几个字直接横在屏幕中央了。
好奇于录影带的力量,一直坚持了四季,这就终了,还是没明白录影带啥作用,女主到底是不是冥想中得到上帝的指引,那么认定的去找海伦。史密斯家和城户这些角色还是有点意思的,女主就呵呵了
结局有点傻眼,但是总的来说这季的剧情还是很赞的。John Smith的人生和Alt-人生真是让我感慨万千。人生总是有很多十字路口,选择其实不是最难的事情,难的是走了一条路以后就再也无法回头,也不知道将去到哪里。有时候,做选择的人还不是自己,而是当下的社会。都是巧合,都是运气,都是随机。
斷斷續續看完了。坦白說,它不算糟糕的片子,但我不會想推薦。本劇的背景相當宏大,美工也是非常值得稱讚,喜歡軸心國的應該都會被“感動”,特別是你看到大和號穿過舊金山大橋時。但我不知道編劇究竟整篇故事是想帶往什麼樣的方向,原著我沒看懂,很遺憾電視劇也沒有。讓我撐下去的動力是配角們,約翰‧史密斯、田上、城戶都非常有特色,刻劃那種人性掙扎是本劇最大的亮點。相對之下女主角除了臉之外一無是處吧。這部片其實可以更好,可惜沒有。
Juliana 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最令人厌恶的电视剧主角了,很遗憾它始终没死掉,我甚至都不愿意把它称为主角。看它还不如去看法西斯军官 Kido 和 John 呢,它俩应该才是真正的主角。到了最后一集,所有角色都崩坏了,根本都看不懂在演什么......真的好烂
贸易大臣不演少了一个看点,以为剧情会走向另一个版本的冷战,德日两帝国撕破脸但都有核武器打不起来,背后各种搞事情,结果居然是黑人共产党起义,靠54冲锋枪就革命也太看不起日本的军事实力了,日本海军的体量中国战场的武器是怎么运到美国的,现实里潜艇的无限猎杀模式有多少船都给你沉到太平洋。这剧前几季好看就是德日再加上抵抗势力之间的政治角斗,真搞伟光正结局还看这剧干嘛。
挺好的一个剧本和设定,但这是我见过有史以来注水最疯狂的电视剧,超过80%的有对白角色基本无用,注水整整3倍以上。丧心病狂啊!
我等了一年多,就是为了看这种**玩意儿吗?
……
脑洞大开变成脑瘫,杀死一人就改变世界咯?传送门说开就开咯?
烂尾程度超过权力的游戏!我只能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纳粹统治和斯大林式社会主义毒打的美国人,是真的不知道一个极权帝国能有多么牛逼。极权是一整套严密的组织体系,不是靠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Smith夫人和她那个大女儿外加女主,大概就是白左婊的集大成者。以及,反抗军直接和大统领的夫人发展成内线,这样的情节你敢信?大统领这样钢铁意志的人会自杀?并且在自杀前有那么一段拙劣的模仿银翼杀手死前独白的台词?以及我最不能忍受的槽点竟然是,日帝国的官员彼此交谈为什么不说日语?
只能说创业团队对于军事与政事的理解太幼稚了,日本殖民东北、台湾的历史没读过吗?是傻子吗?这么暴力统治?黑人抵抗军就这个素质都能起义成功?这简直对二战后的独立运动是一种侮辱。另外,仍然免不了仓皇收尾的结局,日本的撤军,史密斯的突兀变节也太容易了。神神叨叨的很多伏笔也没有交代清楚。
我很好奇哪里找的这么多日语英语都很流利的演员??太子妃演的好传神
只有很少的事情值得为之去死,只有更少的事情值得为之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