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上偶然发现这部电影,本来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冲着男女互换的噱头看看,但是却觉得收获满满。
前半段完全是一种喜剧的调子,齐藤一夫与齐藤一美之间有着不同性别的差异,不同家庭的差异,不同性格的差异,而这些不同引发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
然而电影中途,透出的却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很压抑,很感伤温泉旅行,一夫钢琴房中的弹唱得知真相,眼镜男对一美哲学似的爱的告白身患绝症,一夫对母亲的关心偶遇艺人,一夫与一美的相拥一夫与一美在离开医院后,开车的猥琐男,眼镜男,明美,演艺人,两个女警,众人对他们的告别,应该也是对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的告别吧再见,我再见,我这是应该是一夫与一美的告别再见,青春再见,青春这是应该是他们对自己的告别再见,过去再见,过去这是应该是所有人对前一秒钟的告别再见了 亲爱的 我们再也不能相见 到今天为止 如果回想起我的话 就努力前进吧不管我走到哪里,也会努力前进的在我看来这最后的歌词,也许才是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带着对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过去的物,带着怀念,努力前进吧再见,过去,你好,现在
时间转呀转,转不停,吻合的轨迹在交错中出现裂缝。
我们走呀走,不停走,分岔的路途在衔接的裂缝中重叠。
我变成你,你变成我,我看见我,你看见你,我陪着你,你陪着我,我们就这样彼此相通。
通向际空远方。
那里有你的未来。
那里是我的墓地。
我最后一次注视着我自己,之后带着你的灵魂离开。
请最后一次注视着你自己,之后带着着我灵魂启程。
时间转呀转,转不停,蜿蜒曲折,峰回路转。
我们走呀走,不停走,原地踏步,风景变迁。
我变回我,变成不一样的我,你变回你,变成不一样的你,亲爱的,我只能陪你到此处,请带着我的憧憬走向新未来。
再见,我再见,我的我再见,亲爱的我再见,亲爱的我的我再见,青春因为必须说再见!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情节会如何,没想到因为灵魂的对调,故事就此就拉开转校生的重点部份了,可惜只看了一小时,还有一半就要今天继续了,感觉不错,挺喜欢那个小女生的,演的不错,那个男生演的就有点菜了,感觉傻的很。
日本似乎特别多插班生故事,他们叫插班生做“转校生”。
大林宣彦在廿多年前就打正旗号拍过一部《转校生》,而且在去年年近七十高龄再次将此片翻拍(转校生 -さよなら あなた/Switching - Goodbye Me)。
我只看过新版本电影,看完才发现自己年青时竟然有读过山中恒的原着《我是她,她是我》(见图:博益绝版译本)。
小说不是一般的插班故事,男女主角齐藤一夫与齐藤一美是幼稚园同学,姓名只差一个字,但并无亲属关系。
他们后来分开了,之后又因为一美插班而重遇。
故事的转捩点是一次意外,一夫与一美的身体交换了,笑与泪从而产生。
原着是部少年读物,男女因为互换了身体,认识到彼此的不同。
女生会知道男生的阳具会变大,男生明白到女生每月总有几天不适。
还未掉换身体时,一夫很讨厌一美这个直肠直肚的儿时玩伴,一心要跟她断绝旧情,因此就去掀起她的裙子,希望跟她翻脸,结果一美满不在乎。
一夫奇怪一美为何不感到害羞,一美说: “想看人家内裤的人才应该感到羞耻呢。
”作者以故事向少年读者作性教育,比老师家长教会的说教版本强得多。
电影版保留了骨干和部分桥段,却作出了颇大的改动,这次一夫才是转校生,重遇由小六改成中三,故事也由身体着眼的性教育,改成从心出发的爱的教育。
最大的改动是后来一美的身体得了绝症。
当两人只有一个身躯能活下去时,彼此都希望对方能继续活下,而自己留在要患病的躯壳中,电影有个凄美的结局,有首动人的主题曲(见下文)。
大林宣彦是青春片大师,发掘过不少偶像女星,旧版《转校生》的一美,正是《海鸥食堂》和《眼镜》的女主角小林聪美。
导演看来是个心不老的顽童,新版《转校生》所有镜头都是斜放的,没有一个水平画面。
他又让男女主角各自有原来的男女朋友,最妙是戏中的大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掉换了,彼此的情人却心明如镜,一眼就察觉到自己所爱的不在原来的躯壳,而且完全接受这个荒诞的事实。
原文刊于2008/12/14明报星期日生活。
电影喜欢不喜欢,还是与自身共鸣的多少。
我喜欢这部电影,正像很多人很喜欢情书一样,只是两部电影都更需要体会。
我们对于他人能理解多少呢?
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只是,如果我们转换了身体,那么那身体中最美的灵魂我们也能感受到了。
是什么让我们不再孤独,也许是这世界有另一个我吧。
另一个我,他不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就像是一个人,他用他的手弹着我不会的钢琴,我用我的声音唱着他唱不出的声音,然后,我们变成了一首歌,变成了一个人。
也许,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我就是我,我也是我,我的青春和爱有你共鸣,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一个人踏上旅程,为了你,为了过去的我自己。
女人和男人似乎也不可能互相理解,互相协调,但是当我们互换,我有了你勇气的部分,你有了我细腻的部分。
每个孩子,或者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部分,不要改变,只要我很爱你,只要勇敢的前向奔就足够了,未来的孩子们,你们还好吗?
导演:大林宣彦Nobuhiko Obayashi主演:莲佛美沙子Misako Renbutsu .....齐藤一美森田直幸Naoyuki Morita .....齐藤一夫清水美砂Misa Shimizu村上春树的小说,最喜欢《挪威的森林》,然后是《且听风吟》、《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以《舞舞舞》为转折,《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奇鸟形状录》……就不是很喜欢了,后来仔细想想,最能体现村上春树文学功底的,恰好是后面的那些小说,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批判、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嘲弄与消解、对技术理性的质疑在这些小说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而我喜欢的那几部小说,不过是对已逝青春的怅惘怀恋而已。
我曾经不喜欢的那些小说,不过在于我不相信村上所编造的故事,由此可见我的想象力是何等地贫乏,我自己,不过是技术理性时代对人的想象力摧残之后的牺牲品而已。
看到大林宣彦的《转校生:再见亲爱的》,我恍然意识到在技术理性时代,这样纯美的爱情是多么地珍稀而宝贵,在我们这个强调实用理性的国度,这种纯美的爱情故事是如此地稀少,或许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
莲佛美沙子获得2007年《电影旬报》最佳新秀女演员,由此可见此类纯情片在日本的影响力,村上春树在日本突围而出也就不足为怪了。
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中国也一度成为小资生活的标志,可惜很多人跟我一样,只喜欢《挪威的森林》,而将《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抛在一旁,因为,我们不相信。
导演大林宣彦被称为“影像魔术师”,他在影片中所实用的倾斜构图,正如小津安二郎的榻榻米机位,已经成为他标志性的构图方式;除此以外,大林宣彦还颇具有音乐才能,影片《转校生:再见我的爱》中的插曲《再见我的爱》跟影片内容水乳交融,只是,寺尾纱惠在片尾的演绎,虽然尽得影片的神韵,可惜声音有点苍老,似乎还不如莲佛美沙子在影片中的演绎。
和《情书》一样带劲。
可惜了,这明显是给中学生看的,做为一个大龄青年,看的时候总感到有点不对味。
唉。。。
老啦。。。
无论从构图 还是情节推进 我都很喜欢 只是在后半段,四人恋爱关系的转变,有点不甚明了.二十四岁以来好久都没看这种青春电影了,偶不经然的看到这部,也觉还是有小小的感动。
基调很平淡的一部影片没有起伏的情节充满整部影片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体会到一种很纯粹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吸引观众往下看跟着男女主人公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插曲也很不错音乐感觉特别的真实,悠扬的人声,透着些许哀伤和影片的基调完美的映衬
是一部暮年节奏和视角的青春片。
不把这片当青春片会好些。
好似末段的流水,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浓浓的爱意。
大林宣彦的美学特征太明显了,还有标志性的尾道。莲佛美沙子多灵呐~长野很适合悲伤的爱情故事。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故事却是长存的/大林恭子。
虽然……但是我还是流泪了🥲。“我愿意为你而死”。成长是一部分自己的死亡。
擦,沒完的轉校生.啊哈哈.爽死你丫了.ps女豬腳幾好可沒小林聰美給力.- -!
前面很欢脱,最后愣是整出个悲剧来是什么鬼。
配乐有五星的。
不管为什么导演希望一美的结局是死,剧情比原版合理、细腻多了,喜欢这样慢条斯理地讲故事,比单纯的喜剧好看。大林宣彦导演的电影里都会有一首好听的歌。
突然哲学
很可爱
新版的选角主比原版更成熟,原版只是半大孩子,故事背景迁移到了00年代,上半部整体氛围也比原版欢快,从一夫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弹钢琴(突然get到新版一美的颜)开始基调变得悲伤,结局以一美的死告终,相比原版更为沉重
处理的不好,比较混乱呆傻,小孩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表演
我想说 ****这故事到底想说点啥……
得病的那一段没交代清楚。莲佛美沙子的演技不错啊,跟好想见到你里面的不良少女完全不一样了。
我还健康地活着
莲佛是我看此片的理由 剩下的 好像没了~
莲佛美沙子好漂亮啊啊啊
除了音乐没什么可取之处
前半段女主很脱线很搞笑,后半段讲人生和爱情太沉重啦
前期文艺轻喜剧 从女主的身体生病 变文艺轻悲剧,倾斜的镜头 唯美的画面,在一夫以一美的身体完成告别后 一切又回到正常 永远停在少女时代的一美,女主很漂亮。最有意思的是 看先出两人互换的不是两人的家人 而是两人的前男女朋友
三颗半星,音乐好听。
我真是我看过最诡谲的电影。荒诞又温情,看到最后鸡皮疙瘩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