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人生从结婚那一刻起,基本就是人人都一样的了,生孩子,养孩子,然后从40岁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
虽然,我不会结婚,只要我坚守一天,我就绝对不会结婚。
所以,在看倒二以前觉得中年就是无趣,重复,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我爱倒二啊,它告诉我啊,40岁,50岁和30岁,20岁没有区别啊。
一样的谈恋爱,月抛,熬夜,抽烟,喝酒,奋斗工作。
倒二是部好电视剧,剧情紧凑,人物个性鲜明,全程嘴炮模式,尤其萝莉女儿的嘴炮真是句句都和尖刀一样直插心脏。
霓虹的电视剧/电影和国产剧的最大不同我个人觉得就是无论多么鬼畜的个性,无论多么无厘头的剧情发展都能被理所应当的接受,换而言之,霓虹的剧是大而化之,国产剧是芝麻大的小事都要闹大。
倒二有同性恋,有约炮,有差点成功的乱伦,还有办公室恋情,但是看剧的时候,一点违和感都没,只觉得剧情高潮迭起,完全没有站在道德上去批判的感觉。
看了倒二,真的完全喜欢上小泉阿姨了,就算之后看海女全剧也是力挺小泉阿姨。
不喜欢年轻的小泉阿姨,女人到了45岁虽然没有20来岁那么好的皮肤,身材,但是有着20岁不曾有的魅力,小泉阿姨举手投足都是气质啊气质啊,穿衣服好漂亮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虽然皮肤不怎么好,所以全剧感觉特写也不是很多,但是真的好有魅力,就是不喜欢撒撒撒的= =。
我只愿我四十岁的时候,能同千明一样,一样的有二三还未结婚的挚友,有同样单身能够斗嘴的暧昧对象,有着还能糊口的工作。
在我的记忆里,上一个和吉野千明一样不论和谁一起都能轻松组合出迷人CP感的女主还是魏璎珞。
但是俩人又有不同,魏璎珞战斗力太强,聪明有余个人魅力不足,好在她和皇帝之间的绝佳CP感又为她扳回一城。
吉野千明呢,她的个人魅力简直爆表,是我最期待拥有的邻居类型,最向往共事的领导类型,最欲罢不能的暗恋类型,最想要陪伴给她温暖的恋人类型,最希望和她斗嘴到天亮的欢喜冤家类型,她是我一切的理想型!
夸了一大堆,为什么却给这部剧四星呢,那是因为,虽然吉野千明魅力十足,有能力有魅力和与她接触的所有人都产生迷人的CP感,但是,仅仅是迷人的CP感,不是绝佳的CP感。
没错,吉野千明缺少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就像《爱填满空白》里双nueng那样的CP感,俩人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附,像曾经是一个人被劈成了两半又重新找回彼此的那种紧密和统一。
以小泉今日子对情感的理解力、把控力、表达力完全可以演出一种命中注定的CP感,可惜,这部剧里没有人能接住她这样的魅力,所以,扣一星。
当然,扣分归扣分,如果辩证得看,也多亏了她和这些CP的粘合度不够高,才让我心里生出了对吉野千明无限的遐想。
否则,我就只能把千明和她的CP当成一个整体看,也就容不得我在这里幻想自己如果是她的邻居、她的下属、她的恋人...如果看到一对CP绝配,我百分百报以祝福,如果看到一对CP中只有一个格外美好,我就会幻想还是换我来吧,哈哈哈,这就是我看影视作品时的带入视角。
综上,我超爱吉野千明,我想成为她的好邻居、好同事、好恋人....然后,还要吐槽一下并夸奖一下,万理子真的超级可爱啊,她暗戳戳神经兮兮一惊一乍喜欢千明的样子就是我喜欢千明的样子啊,哈哈哈,只是俩人一起的戏份不够多,虽然甜度是不错,但量没有给足,谁让千明的人设是直女的...如果,如果,给万理子和千明设定的是爱情线双女主,那么35岁有社交障碍美丽聪明细腻的她和45岁光芒万丈可爱风情男友力max的她,岂不是可以谱写出一首姬圈人人为之癫狂的爱情交响曲。
最后,我要郑重的表达对小泉今日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她和全度妍有相似之处,同样的风情性感魅力四射,也绝不张扬傲慢、矫揉造作,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坦然洒脱,撕碎世俗强加给自己的标签时也都是理直气壮的可爱,常常流露出情感丰富的熟女才有的寂寞和忧伤之感,让人(我)忍不住想要去拥抱她,关心她,体贴她。
但是,她又比全度妍多了几分娇媚,她似乎可以向任何人撒娇,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会被她特有的风情所折服,然后半张着嘴,痴汉似的看着她,回应道: はい はい 。
小泉今日子今年已经58岁了,《住宅区的二人》中的她比2012年此剧时胖了不少,皱纹也增加了不少,但我还是被她深深地迷住了。
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失去光彩,我想小泉今日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吉野千明,她们都爱着今天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P.S.这部剧播完之后,视频还有30秒在宣传下一部即将要播出的电视剧《青蛙公主》,那是我2012年最爱的电视剧,也是那部剧我爱上了天海佑希,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部剧以及天海佑希都给了我内心无比多的能量和勇气,我想,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命中注定
意外的好看!
将日剧最擅长的风格做到了极致-在温馨搞笑的氛围中,通过人物日常不经意的对话拌嘴,毫不尴尬的透露出有深度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怀。
希望自己开始人生下半场的时候,也有千明他们的这份坦然与开怀。
另外,正好去年去过镰仓,江之电,御灵神社,极乐寺车站,鹤岗八幡宫,圆觉寺,看起来都是那么熟悉。
相比国产或港片,更喜欢日剧包括电影,不夸张,很自然,意境很好,低调而细腻,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这部片子的题材贴近现实,表演自然真实,很有共鸣感。
期待续集
每天两集的速度看完了这部剧。
没有像看为了n或者最后的灰姑娘那种急切紧张,也没有按照煽情剧中的那种套路亲人死掉爱人误解...就是生活的琐碎啊,拌嘴啊,人到中年的孤独啊,小孩子的一针见血啊。
话说回来,曾经我心中的top1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也是这种节奏,看了看还是同一个导演呢,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并列为最爱了。
先放一些戳人的台词吧:“啊,不要又讲什么过去的事,那个时候是这样是那样什么的。
让人很空虚啊。
”——因为自己也有两个一起在国外度过一段时间、无聊时一起消遣的闺蜜,有时候走在路上,一个人特别喜欢说诶你看这个像不像我们在xx的那个xx...其实不太喜欢这样啊,因为那些美好的时光毕竟是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封存起来不是很好嘛,每次戳破一次都会伴着一点悲戚。
“但那样就那样了,比起什么都不发生,还是像这样随心而动要好很多。
”——在英语课上崇拜一个小组里口语很好的男生,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小的暗恋也就结束了。
去游泳的时候一起的女生被一个赤裸上身身材很好的长发男生吸引,回寝室的路上说着如果会遇到他就要号码。
三步一回头终究也是知道什么都不会发生的。
从什么时候,好像自己变得很冷漠呢。
随心而动,暗暗说。
“但每次快到检查日,就会很忐忑,害怕会听到坏消息。
然后听了结果松口气,眼泪都要流出来般地松口气,再等下一次检查。
我已经不想再这样情绪反复了。
”——这样的心情啊,每个学期的考试周都有吧。
开始以为真平的人设也许会是一个渣男,但其实,在整部剧里,让人温暖的也就在于,并没有那种人。
每个人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负责任的,这也是下面这一句戳人的缘由,虽然千明攻陷了弟弟妹妹和哥哥,但是对每一种感情都清醒而坦荡,都有自己的回应。
“但是现在呢,我想认认真真了解真平,要在了解之后再考虑吧。
嗯,当然我也要让对方了解我自己。
让恋爱进入生活状态里,需要很大很大的能量和力量,但是我还是想稍稍努力一下。
”“佩服地五体投地,不愧是千明大人。
”——万里子在自己的小屋子里默默念叨。
作为一个微弯女,很能够感受到这种心情呢。
“首先,当然是庆祝你的诞生。
其次,是庆祝你还好好活着。
话说,蜡烛的数目就是你努力的证据。
”——决定好好过生日了。
也只有努力了才对得起这熊熊的烛光啊!
“所谓人生,就是去和自己的未来恋爱。
爱上自己的未来,一定能有乐趣地生活。
”“如果恋爱了,也别想着那就是最后的爱情。
那应该是倒数第二次的恋爱,那样你才能拥有有情调的人生。
”——有时候会害怕即将到来的生活,对自己没有信心。
削掉那些心中的反复比较和权衡,顽张れぇ!
喜欢剧里的每一个人,喜欢千明大人的淡定和勇敢,喜欢万里子的羞怯和二十年精力的投入。
正视每一份感情,不要害怕尝试,如果失败了,就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咯!
以及,倾情推荐剧里的两首bgm,《far far》和《go to the river》,滨崎步的片尾曲也不错。
好的音乐对剧的重要性真是不言而喻。
how can you stay outside?there's a beautiful mess inside
很多事,混沌日常里并不会意识到,只在某一刻忽然想起,“咦,那个好像没有了”。
像是写作的灵感,原本滔滔不绝的文字表达欲;像是某段情伤,原本午夜梦回的绞心之痛;像是女性的经期,原本月月来访的不速之客,然后,竟然已经没有了。
千明这样意识到自己终于老了的事实。
去往以后的日子,能累加的积极的正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冠冕堂皇地称之为阅历和经验也难免被后辈晚生们嗤之以鼻嘲笑成“老不朽”,而那些就算开始不在乎但因为年岁渐长悟出好处来的东西却是分分钟不停歇地在消失,青春什么的早就停格成老照片,至于恋爱,怕是只成追忆了。
到后来,时光真的变成了酷刑,刀头还是钝的。
一不小心变成被人嫌弃的散发着悲惨气味的大叔大婶了呢。
可是明明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自己并没有哪里出错,怎么就天差地别了。
过去的自己真该为现在的自己谢罪啊。
这样想是不是有点得到安慰,还是觉得更加凄凉。
冈田惠和编剧十年前写《梦想加州》,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问未来有什么好事可以期待吗?
因为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就毅然从高楼跳了下去。
十年之后,两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终于承认就算变成大人还是会寂寞的现实,人生说到底也许就是孤独的,看穿了以后,反而想要乐观地生活。
去风景好的乡下买个安度晚年的房子吧,旧居也不要紧,民风淳朴就好,还可以看到大海简直就是加分项。
还有保险的受益人不能再是父母了吧,改成亲友好了。
墓地是不是也要开始考虑,现在预订会有更好的折扣么。
这些、那些,围绕死亡而展开的各种事项,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所以都得自己着手准备。
不再是相信扛一扛能过去的年纪了,万一不幸意外身故,也不能给旁人添麻烦吧。
像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一样勇敢地面对这些事,可是也不是完全能够做到坦然。
劝慰年轻人不要紧,年纪轻,一定还会有更好的恋爱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联想到了自己,情不自禁哭了,果然还是不甘心的吧。
被比自己小很多的人告白,恨不得向所有人炫耀恋人,像是忽然年轻了十多岁一样认真地约会,想要恋爱的心情根本不会因为老去而减淡呢。
面对不是十分心动的恋人,只是想到以后可能再也不能恋爱了,所以就狡猾地保持在一起的状态好了,一个人孤独老去其实还是害怕的吧。
但是不行啊。
如果时光流逝还算留下一点什么作为回礼的话,那一定是清醒。
狂热而迷惘是年轻人的特权,醉生梦死酒才是成年人的恩物。
可是酒醒后呢?
再怎么一塌糊涂的人生还得继续面对、继续下去。
索性接受老去这件事,认真热爱生活吧。
“没有不寂寞的大人,因为大人已经意识到人生终将结束。
而这终点,没有任何人能分担,所以高兴的时候要尽情地欢笑,悲伤时也要尽情地流泪,因为高兴和悲伤是同等重要。
没有不寂寞的大人,所以不要为了填补寂寞而恋爱,就算没有恋爱,人生也能很精彩。
虽然是套话了,要向前看,好好过下去是最重要的。
人生,可能就是爱上自己的未来。
爱上自己的未来,这样的人生一定很快乐。
”人生正要开始这种安慰太过自欺欺人的话,那么好好过完剩下的日子一定足够贴心。
恋爱不恋爱都不要紧,只是不必觉得一切都成了定局,谁知道或许还有下一次呢。
做个清醒而乐观的大人,才是未来唯一的正经事。
Ps:本来想看完默默打上五星,然后私藏己心,不多一言。
真正戳中内心的事物总是这样无法言说,欲辨已忘言。
可是翻看了一下岡田惠和编剧的其它剧,只看过4部,但每一部都打了五星。
《最后的礼物》让我第一次理解了马克吐温说的“the secret source of humor itself is not joy but sorrow”。
《借着雨点说爱你》是我最喜欢的关于爱的穿越剧,而《梦想加州》和《家庭连续剧》至今排在我看过日剧的top3里面。
作为一个信命的人,偶遇三次都会相信是命中注定的真爱,更何况这种命中率百分百的事情。
所以为了以示诚意,表达一下爱意好了。
权当时光也给我留下了十一月的礼物,然后,十二月,你好。
笑点很足,情节和场景铺设的都很自然,演员的演技行云流水,是平时的人生,却又是很Funky的人生,有小孩子般的斗嘴和大人的成熟和寂寞。
一直笑到最后,然后看到演员们拍完流泪的时候也顿时忍不住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再看到一部如此温暖美好的片子。
真是惊喜。
带给我积极向上、独立成长的希望。
对镰仓的宣传简直细微且成功,让人萌生了各种对那个大海,那边的旧民居的向往。
虽然实际上可能很冷没有集中供暖现在大概还是海风刺骨……但是不管怎样我真的是非常想去一次。
小泉在这部的表现彻底推翻了我对她以前曾经有的任何看法,包括在赎罪一片里的有些莫名的感觉。
一个成熟、有活力、体贴、工作能力出色的45岁女人的形象,但是却会时不时做点Funky的事,都能想象年轻时候该是怎样有趣的女孩子。
这点可能是让人最感到亲切的地方,年纪的递增带来的是阅历的增加以及包容。
中井叔也是在这部里彻底的打破我的看法……一直看过他各种正经正直或者苦情的戏,包括本年大河剧里的形象,而这个剧里一个婆婆妈妈、公务员、各种不被女儿待见、细心的大叔形象完全和以前都不一样。
发觉了演员的另外一面一般,让人觉得好可爱、好搞笑。
而且不少男人年纪大了真的会碎碎念(参照我老爹……)所以实在是很亲切。
但是又非常的成熟,说教的时候一点都不生硬,也没有强硬的要让人接受,完全没有主角的那种使命感,大家都是普通人的可爱。
另外最后一集里说funky的故意拽腔调的地方、故意学大妈说话的地方,还有各种生动的面部表情,简直是大开眼界。
内田姐居然演宅女、还是一个碎碎念各种宅性到我完全想不到她能演这么一个可爱的形象……上一回她是演精明强干女人来着的吧?
但是万里子的确是片子里心理年龄比较小的一个,非常可爱。
坂口叔这种天使形象也是……很少看他这么放松的演戏。
一直觉得他话多的角色可能演技会有些弱气,但是这个剧里非常自然。
真平真的是一个天使。
饭岛姐那角色整个大爆笑。
这么吵吵嚷嚷的姐姐、伤心的时候让我也伤心了一把但是瞬间她就跑到chiaki家里去找衣服找交友网站什么的大大咧咧的性格居然让人讨厌不起来。
姐姐这一对才是剧里最大的喜剧吧。
三个40多的女人讨论老后的话题,然后插进来一段恋爱的话题,最后又回到墓地什么的,真是大爆笑。
中间有一集看着没有人要的寿司就擅自带入了自己,对着要被扔掉的寿司大喊什么的,笑点多多,槽点满满。
电子音loli大桥姑娘是个让人觉得很可爱的小姑娘,有着年轻人的冲动,又有着年轻人的不怕失败,坦坦荡荡的对喜欢的人说喜欢,非常青春。
还有大桥妈妈,又是一个说话特别自然的演员,之前倒是没怎么看过的感觉,但是很自然。
角色也是非常有趣。
这部剧的编剧最对我胃口的地方是她写出了所有人的可爱的地方,用冲突和平和表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并且让人喜欢上,非常难得。
而且这片子的导演音乐美术摄影等等都非常细心,可以从场景的布置、片尾那些黑白照片、非常契合气氛的BGM等等都感受得到。
今天终于看完了。
非常舍不得。
感谢所有参与的人,带给我这么一部美好的片子。
第九话里阿姨和大叔深情一吻,以为心心念念的倒数第一次恋爱要悄然到来,于是,整整一个星期盼着第十话盼得肝肠寸断。
第十话如期而至,虽然没有期待中的情节但是被阿姨和大叔的话深深治愈着的同时甚至颠覆掉了人生观。
每一次三个了无牵挂的四十几岁中年女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一种好似绵绵无期的孤独落寞感总会随着她们的谈话油然而生。
这一次关于“人身保险”的话题谈到了死亡所以尤为沉重。
把受益人一栏里的父母改成三人中的其他两人可好?
毕竟,就年岁而言父母会走在自己的前面。
那剩下的最后一个人怎么办呢?
拿着两位朋友的生命换回的金钱大把挥霍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到那时钱又有何用?
还不如死去的那两个幸福。
金钱终究不是万能的。
其实大多数年轻的姑娘都想成为像三位阿姨那样的人吧?
事业有成,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会为钱苦恼,活得即使算不得洒脱,但是旁人看着很潇洒。
年轻的我们无从理解她们的中年孤独,只是看到他们以一盘无人问津的干巴巴寿司以自喻的时候对自己所要成为的那样的人的坚定感猛的变得不值得一提,甚至开始动摇,自问此时此刻的无所畏惧大步向前是否值得。
第一话里三人因为大姨妈不再如期到访而相拥痛哭,后来三个帅气的女人又被二十几岁已拥有幸福美满家庭的小姑娘打击的灰头土脸。
到底要怎样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对今时今日的选择而后悔呢?
又该用何物作为标尺来度量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十话里,阿姨终于在大叔面前败下阵来。
更确切的说大叔看透了阿姨的那一身骄傲,虽然直指阿姨的痛楚但是给予阿姨坦然面对岁月的勇气。
大叔说,庆祝生日除了庆祝诞生还是庆祝好好的活着,所以越上了年纪越要庆祝,蜡烛的数目就是努力的证据。
是啊,在时光里的你我一味的担心着老去,重复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祝福却从未真正疼惜时间带来的一点一滴。
爬上眼角的皱纹越发的消磨了直视岁月的胆量,其实这皱纹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它是对曾经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最好的证据,是一种积淀,那是年轻人费尽心思拼了命也无法获得的东西。
就这样慢慢的老去吧,即使在年轻人面前也请骄傲的仰起头来,如大叔所说“46的生日比23的生日了不起了一倍还多”诚然生活一直复杂着,那也请心怀希望坚持做最初的自己。
就像千明阿姨那样,因为自己坚信着恋爱里充满人生百味,无需死亡赚取眼泪依旧可以把故事推向高潮引起观众共鸣,于是一直制作着无关死亡的恋爱电视剧。
45岁又怎样?
时间夺去了青春,却也塑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个人魅力的你。
何况爱情已经悄然降临,一切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么?
纪莫颜同学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给我看,是今日子阿姨和中井大叔的谈话加上今日子阿姨的歌。
阿姨说,小的时候看电视时会向往电视里面演的生活,所以后来开始演戏之后也想演那种会让人向往的电视剧。
我想说倒数第二次恋爱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
忽略掉那些狗血淋头的小片段,我又把它翻出来看,边看边写二十几岁的自己对那个向往的世界的理解,看看以后是否会有怎样的变迁。
“我以为人成年之后,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原来完全不是这样的。
但是不只是我,大家都是这样的,虽然不安又寂寞,但是不会挂在嘴上,开心地笑着,然后统统都忘掉。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长大吧。
但是。。。
这个世界上有不寂寞的大人吗?
不是因为不幸而寂寞,也不是因为寂寞而不幸。
人,一个人出生,最后,一个人死去。
”“这世界上没有不寂寞的大人呐!
”“也就是说,人生这东西,或许本来就是寂寞的。
”中间那句没有不寂寞的大人的肯定句是大叔对阿姨的回应,(插一句我非常喜欢这种蒙太奇啊。
比起那种为了蒙太奇而蒙太奇打乱时间空间的坏导演,我喜欢这种不用动用左脑只用感觉就能被打动的好导演。
)而阿姨说完人生本来就是寂寞的话之后,街道上响起的高跟鞋的声音,真的是空灵而寂寞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寂寞的声音又能勾起我的某种喜悦感。
十几岁时的我向往着三十岁以后的生活,坚信三十岁以后是女人的黄金时期,有资本的成熟并且对生活有自己的节奏。
二十几岁的我开始怀疑,那种成熟只不过是三十岁的人会拥有的公开的秘密,是在踩着伤疤忘不了痛的过程中逐渐竖起的公开面具,并且知道背后都是苟延馋喘的样子和对十几二十岁的最好的时光的怀念,只不过在与生活斗争了十多年之后心里开始冒出要与生活握手言和的年头,正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妥协。
可是阿姨在跟两个同龄的闺蜜说起一直以来谈论的三个人去镰仓买一座小民居居住的事情,想要立刻开始行动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迟疑。
迟疑这个词想了好久,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才能合适地表达出两个闺蜜并无恶意但实际上会引起失落的反映。
闺蜜这种感情,到底亲疏如何好坏又如何,果然我还需要经过很多年才能看清楚,才能彻底接受它该有的残缺不全的状态——这个时候连本来在心里酝酿着的美好二字也打不出来,果然段数不够。
怀着一起度过结婚前最好的几年的心情回到了重庆,却好像有一点点隐隐地觉得并不如我所愿。
就是这一段对话一样的状况。
“独身女性到了中年后,放弃和男人交往,放弃结婚,说什么环保、乐活,跑来镰仓的旧民居,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会因此有所改变吗?
真搞不懂她们在想什么?
哪里有那样的人生。
那样的人生只存在于杂志里。
”感觉这段大叔说的话就是对阿姨移居镰仓这件事的很多种概括中的一种。
当然可以往好了说,但往坏了说,跑到旧民居去居住,找回昭和时代的感觉(忍不住想吐槽去度娘查昭和时代的起始年份,度娘百科里面的内容真是让我羞愧,连起码的起始年份标注都没有,只有站在某个角度上的对这个中性词语的否定性描述,这真的不是百科该做的事情啊!
),就真的以为生活能回到昭和时代,找回还未满三十生龙活虎充满着与生活抗争的勇气的自己吗?有时候想起来,大概那些早早的与生活妥协的人是比我更睿智的人吧。
即使有的时候觉得抗争是很帅的事情是一定要洒热血的过程,可是看着那些不怎么抗争也安安稳稳过来的人,心里的想法已经从几年前的觉得他们不够深刻渐渐转向他们才是更睿智的知道怎么与生活与自己相处的人,然后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变成那样的人——目前的结论是变成那样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过也许会有一天达到相似的状态。
五十岁和四十五岁是一样的吗?
我摸着我二十几岁的良心说,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不同。
即使在剧里面阿姨和大叔那么努力地争辩了好久,我也还是没有觉得五十岁和四十五岁有什么不同。
果然在二十几岁的人眼中,他们是一样的啊。
很好奇我四十五岁的时候会怎么看五十岁的人和五年之后的自己。
我希望我四十五岁的时候能够像阿姨在旁白里面说话的语气那样淡然安定,还怀着些许的希望感,也能够对五十岁的大叔义正言辞地说四十五岁和五十岁就是不同的。
第一次认识中井贵一,他扎发髻着戎装在《天地英雄》里出演朝廷将官,一路在漫天黄沙里跋涉,略显憔悴,不掩儒雅,因为是个配角,还是个颇抢风头的配角,最后当然要死。
我记得他最后一个镜头是仰面躺在沙地里,风沙扬起来,他的神情淡淡忧伤淡淡欢喜,用日语轻轻说妈妈我回来了——无限动人(哎,写完这段我就认真负责回去看了一遍,中井说的居然是我这就回去了,翻译害死人,虽然还是翻错了的最动人,可是当时我也纳闷那妈妈是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了没任何情节表明中井有恋母情结啊)。
再见到中井就是《风之庭院》了,昔日风流的麻醉科医生,患了不治之症,死前偷偷回乡去看望发誓永不原谅他的父亲、心怀怨恨的女儿和自闭症的儿子。
仓本聪的剧本、瑰丽清新的富良野风景,全剧都是浑然天成细雨润无声的格调,中井在整部剧中保持最佳状态,不论是风流倜傥的中年男还是心怀愧疚的父亲,甚至是最后弥留之际的浑浊,都演绎的丝丝入扣。
两部戏,完全是两个人,一点刻板印象都不留给观众。
于是知道,中井是个好演员。
等到了《倒数第二次恋爱》,咳,当年风采统统丢去,只余一个絮絮叨叨、古板温厚的中老年大哥,我能说这又是一个典型处女男吗(日本人太喜欢处女男形象啦)?
沉闷、乏味、好说教、昭和味浓重,渐入暮年。
幸而有45岁老女人小泉今日子救场。
小泉向来号称女神。
但是我讨厌她绵软的气声。
这种发音方式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松雪泰子。
年轻姑娘们(大家最熟悉的是林志玲)都喜欢捏起嗓子来发娃娃音以示可爱,年纪长上去的熟女们另辟蹊径,爱好用耳语般气若游丝的发声方式来表现优雅。
最近看过的小泉的作品是《咕咕是只猫》,小泉通篇的气声让我气绝,第一集倒数里小泉的旁白多有这种调调,庆幸之后抬杠情节日渐火爆,气声销声匿迹。
除此之外,小泉是个好演员。
不是那种耀眼的,可以发光的角色,但是从不游离,妥帖、稳当、游刃有余。
在倒数里,个人觉得有突破,因常有闪光点出现。
配角们的话,饭岛直子演起中年家庭妇女来真是可爱,笔直大长腿、寡淡的脸、脑袋空空、有一副热心肠和一张阔嘴,家长里短、三姑六婆,远胜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荡气回肠的老三篇。
她的老公也是个妙人,阔风衣是90年代的时髦装束、手里提着一串香蕉去见网游是存心见光死?
内田倒也算是中规中矩 ,宪二兄,你还是好好从事秀肌肉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演技派什么的,任重而道远,U将上下而求索兮。
--我是第二夜的分割线-这是满足所有观众心意的美好结局——万理子工作受到了赞赏,典子和老公重归于好,借万理子之口暗示真平安然无恙,和知美的青春版吐槽之恋则如火如荼展开中,最后的最后,入夜幽静的小道上又响起了大叔大婶互相吐槽的争吵声,呃,还有告白声,倒数全剧在一片祥和欢喜中落下了帷幕。
虽然年轻的知美小姐自从向真平发起攻势以来就用力过猛,也无论典子和老公的网友见面剧情多么缺乏新意早为人预料,身为编剧和导演,毋庸置疑对于这些桥段的熟知远甚于观众,可是想必他们更洞悉人心,宁肯落了俗套,要圆的,相信也不仅仅是一班观众的梦想——千明有一句话露了天机:人生への、まだ恋は終わらない。
我是犯困不能写完的分割线---每次总要在喝过酒之后觉得可以写一些东西了。
虽然今夜是参加一个不得不应酬的场合,见一些不爱见的人,喝几杯不爱喝的酒,作鸟兽散时扶着半醉而止不住狂笑的同事,打一辆孤零零的车开一段冷清清的路。
从路上到回家我都深刻地觉得自己确实是个二逼,然后,我坐在被窝里,听过去听过的歌,觉得可以写一些东西了。
记得倒数的开头吗?
四十五岁的女人千明行色匆匆地走在霓虹闪烁的大街上,飞速地说话,买烟,她的嗒嗒作响的高跟鞋和皱纹,马尾和略带尖锐疲惫的嗓音,一样的吸引人。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一个导演愿意承认,四十五岁的女人,一样有属于她的奋进和锐气、浮躁和娇柔,她的过去见识过太多,对于未来的未知和期许却仍然良多。
她对事业、对爱,可能已不如年轻时那样一无所知而显得饥渴,却因为长年未曾得到也不能放弃显得分外执着。
千明和所有过了适婚年龄而不能结婚的女人一样,有一份赖以糊口的事业,引出若干因年龄差距太大无法合群的下属,一个意气相投略显怪异的心腹,工作时时出乱子;有两个闺蜜,一个淑女范,一个朋克风,一样年过不惑待字闺中,三个女人时常相约胡侃,主题和少女时没有分别,可是她们的感悟和吐槽已经令人汗颜却步;突然,千明说,我想要一座房子。
编剧和导演,处心积虑,给千明造出一个人间舞台,世外桃源。
温和古板絮叨的大哥、野性天使二弟、年逾三十脱线自闭的少女、三八家庭主妇;初见娇俏再见刁蛮嚣张的童颜童音女和她那典型到无以复加的日式中年妇女妈;加上时而出现的小小美少女、三八主妇她老公、自我主张超多的老爷子,镰仓的众生相,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纷繁,却个个鲜亮跳脱,或世俗或清新,各有风味。
整部电视剧,架构和底蕴其实都是在导演和编剧对于人生的吐槽里了吧,活了这么多年,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立场观点、至理名言,所以你看到总有一群人坐在一起说着有意思和没意思的话,尤以男女主角为最,每一集都堪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11集电视剧,从头到尾,绝不冷场。
其实底子透出来还是寂寞。
画面肉眼可见的无敌,最爱的海梦,siki!
第二季人物变多了是吗希望保持第一季的水准
强大的分镜 可怕的帧数我永远喜欢喜多川海梦
后期作者一系列又水又恶心人的操作,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CW的制作依旧经费拉满,质量上乘,在纯爱和擦边之间来回拉扯,尺度刚刚好。就是不知道本季是把握节奏留待下季还是拉快进度直接到番外结婚生女。
观望
还行
五喜一生推。就这样保持第一季的水准,自己所热爱的不必在意其他眼光。最后的小鸟游六花的中二魂真的很爆,期待期待。
555海梦😭555小峠😭
经费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