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正好

Un beau matin,晴朗之晨,晴朗的早晨,幸福昼鸣曲(港),One Fine Morning

主演:蕾雅·赛杜,帕斯卡尔·格雷戈里,梅尔维尔·珀波,妮可·加西亚,卡米尔·勒班·玛丁斯,谢里夫·安杜拉,艾尔莎·盖迪,玛莎·康达科娃,凯斯特·洛夫莱斯,厄玛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2

《晨光正好》剧照

晨光正好 剧照 NO.1晨光正好 剧照 NO.2晨光正好 剧照 NO.3晨光正好 剧照 NO.4晨光正好 剧照 NO.5晨光正好 剧照 NO.6晨光正好 剧照 NO.13晨光正好 剧照 NO.14晨光正好 剧照 NO.15晨光正好 剧照 NO.16晨光正好 剧照 NO.17晨光正好 剧照 NO.18晨光正好 剧照 NO.19晨光正好 剧照 NO.20

《晨光正好》剧情介绍

晨光正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桑德拉是一位独自抚养女儿的年轻母亲,她定期探望已退休的哲学教授父亲,并为了父亲的照护而全力奔走。就在人生紧凑到令人喘不过气的时刻,桑德拉与许久未见的克莱门特再度相逢,尽管两人彼此吸引,但横跨在新恋情间的复杂关系却让彼此迟疑...... 一段倾心的恋曲,一场电光火石的生命体悟,永恒或许在远方,却也可以是那一个美好的早晨。荣获2022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欧洲电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宝莱坞双雄之战丽拉之谜寻铃排球少年第二季狼人摸心第六感平凡奇迹全金属狂潮3六福喜事天下人家替身标靶第一季廖家江户盗贼团·双雄2魔法少女伊莉雅:雪下的誓言相思成云烟重案组第六季谁主沉浮传奇与蝴蝶最后的尖叫异形浩劫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土地公土地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DNA恋人少年与海抛开自我空间第一军规月桂谷于特岛7月22日灵异事件之玉女幽魂

《晨光正好》长篇影评

 1 ) 一个美好的早晨

4.5 。

早晨总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与之相较,老年的时光就真的很暗淡无光。

蕾雅·赛杜的魅力再次体验了一番,太有味道了,无论她演怎样的角色,总会为之着迷。

她爱上的那个天体化学家,也的确有些吸引力,但还是不配不值得,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同声翻译真的帅爆了。

如她所说,医院里的父亲渐渐只剩下躯壳,只记得第一重要的是自己,第二重要的是情人,第三重要的已经记不起。

那些房间里的书更像是父亲的精神灵魂,还好把它们分享给了可以珍视它们的人。

完全可以理解,女主对于父亲的一些无视,不清醒的自己无法控制的老年,真的无法视作原来的那个他。

也同意女主说的,在得病之前安乐死掉比较好。

第一次入院时,父亲自己也说过,只有无尽的等待,不知道何时开场何时结束,只是在等待,也不知道等待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最后看风景的走的那个楼梯,就是《疾速追杀4》最后一场群杀的那个楼女儿很机灵可爱,喜欢母女间到互动。

 2 ) 痛苦也许不能消除,但生活总要继续,晨光正好,家在前方

非常美的一部片子,就像一首流动的诗。

晨光正好的片名来源于女主爸爸在患病失智前期计划写的自传书名,书名用的是德语“An einem Morgen”,翻译成法语是“Un beau matin”,也就是晨光正好。

然而这部片子不是关于父亲,也不是探讨失智老人的问题。

这部片子是关于女主桑德拉,她的生活,爱,困惑和恐惧。

桑德拉是一个丈夫去世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母亲,独居父亲得了罕见病班森综合症逐渐失智,不得已辗转在医院和养老院。

母亲20年前在女儿成年后和父亲离异,片中仍在帮助处理前夫的事情,和女儿经常联络聚会。

一次偶遇,桑德拉和离世丈夫的好友克莱门特相恋,却不得不面对他已经有家庭子女的现实,分合几次,克莱门特终于离开妻子和桑德拉重聚。

整个片子色调柔和,情感细腻,像一个舒缓的画卷描绘了桑德拉的生活和情感。

片子以桑德拉的一次探望父亲为起点,围绕着桑德拉的生活,用时间顺序拍摄了桑德拉在那之后的一段生活。

从电影开篇镜头里桑德拉穿着绿色上衣背着双肩包漫步在巴黎的街道,进入绿色大门的公寓楼,爬楼梯来到父亲的寓所探望父亲,我们就进入了桑德拉的生活,跟随镜头和桑德拉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她的工作,她和女儿的交流和相处,她和父亲及母亲的关系,她对克莱门特的爱和随时会失去的苦闷,失而复得的欣喜,一次次探望中情况愈来愈差最后几乎无法交流只记得女友和自己的父亲,这种境况下桑德拉的痛苦。

这些都是用工作,探望,家庭聚会,密会,出游等日常生活片段串联在一起并展示给观众的。

桑德拉痛苦曾经是哲学老师的父亲失智,养老院的他只是躯壳,而他留存的书籍才是他精神的回响,虽然不是他写的,但是他挑选的,每一本书最终在一起共同描绘了他的精神世界。

桑德拉痛苦以情人的身份和恋人相恋,难以忍受和他人分享,欺骗,随时可能发生的离去,以及当真正分开时的痛苦。

桑德拉的痛苦还来源于自身认同,情人还是爱人?

是不是父母最重要的人?

(父亲在养老院中说最重要的三个人,蕾拉(女友)、自我后就陷入迷茫,再也说不出第三个人,爱自己的孩子就在身边,而他却不知道那个重要的人是谁),而最大的痛苦在于遗传的恐惧,不知道自己老了是否也会像父亲一样失智。

所以桑德拉才会少有的情绪激动,希望以后如果自己出现症状能够去瑞士安乐。

而这些痛苦导演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因为这就是生活,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而生活始终在继续。

疾病是不可逆的,父亲彻底失智后丧失了对自身痛苦的感知,但作为旁观者的女儿却无法接受,只能痛苦的抽离。

但恋人的回归却也是新的希望,当影片最后桑德拉,克莱门特和女儿三个人就像普通的一家三口出游,在山顶辨认建筑,克莱门特问桑德拉的女儿你能认出你家在哪里,小女孩说不知道,克莱门特说,我认为就在它就在你前方。

那一幕,是导演在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生活,家就在前方,我们知道桑德拉的生活会继续向前。

另外片子里每个角色的个性都非常鲜明,寥寥几笔,形象就很丰满。

社会活动家的妈妈,热情开朗干练,有一段痛苦的婚姻,为了孩子,等孩子成年后才离婚,然后选择忘记那段时光,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前夫患病后不计前嫌的帮助。

而她再婚的丈夫始终在她身边,看的出非常爱她。

妹妹出场比较少,但圣诞节家庭聚会和丈夫一起表演看得出性格非常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克莱门特,宇宙化学家,风趣幽默,为桑德拉心动却没做好放弃家庭责任的准备,主动离开两次,痛苦挣扎后,与前妻分开后回归。

还有接收父亲书籍的学生等等,每个形象都塑造的很好。

 3 ) 侯麥感的「巴黎式出軌」

家裡有很多侯麥的片商發了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øve)的新片《One Fine Morning》似乎也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導演兩年來的高產,與一個侯麥感的「巴黎式出軌」。

蕾雅·瑟杜(Léa Seydoux)在片中總是哭喪著臉、兩行淚;考慮到她病榻上的高齡父親,與一個已婚情人,電影本身終究無法成為一個美好的早晨。

她沿著巴黎街道走向鏡頭,俐落的短髮、牛仔褲,身邊是上學途中的小女兒;下一秒她回到了教授父親的住所。

父親和她都是離開婚姻的獨居人,作為後現代的巴黎生活確實很常見。

這時舊愛突然出現,她幾乎無力招架,迅速地發展出另一段親密關係。

對於已婚舊情人的若即若離、自由來去,幾乎讓她陷入了另一個困境。

《One Fine Morning》將死亡、心碎、親子關係、獨立的意義置於鏡頭前讓劇情順暢推動;蕾雅·瑟杜的眼淚並非廉價,卻顯得氾濫。

她懂得為自己博得快樂來彌蓋痛苦的際遇,電影到了最後;巴黎仍舊是不斷重遊的日常,而Sandra收起了疲倦的雙眼,迎來他的情人。

 4 ) 2023SIFF沪北观影

上海入梅了,昨天雨就开始不停地下。

晨光正好不是首抢的片子,是在复盘所有买到的影片之后追加的。

沪北看着很新,1号厅还是杜比的,结果进去之后发现屏幕很小,不过音效还行。

(我买的位置也太偏了,不过好在不会被人挡住屏幕,头也可以靠在椅背上)在18排看屏幕甚至还不如在家看投影。

不过影片开场之后比想像中效果要好一些(毕竟也不是一部追求视觉效果的片子)本以为是像夏日细语的风格,没想到是单身女主碎片化生活的拼接。

照顾生病后续辗转于各个养老院的父亲(父亲之后完全记不起女主,而是一遍遍在念叨自己的partner),始于肉体却又不止于肉体的一段关系(法国人出轨也真够浪漫的,以及很多场景在大屏幕上看果然和自己在投影上看不一样,十年过去了蕾雅赛杜还是那么美、白得发光),偶尔发发脾气的女儿,时不时出现的同声传译工作片段。

影片中bgm很少,还是重复的一段,大部分声音都被法语交谈给占据了。

女主在巴黎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不是浪漫化的巴黎、仅仅是对于生活在那边的人来说一个生活的地方。

也有过几次因为崩溃而哭泣。

(人到中年真的很不容易,提前开始想象自己的中年生活)。

最后她父亲也没有更好,她的出轨对象依旧和她在一起(也没和自己妻子离婚或者分开),而生活也在继续。

把这些所有事情放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下应该会拍得很苦,但在这就变得轻盈了起来。

女主也有过好几次疲惫地趴在公交车窗边望着窗外,但经常镜头一转生活就开始继续了。

 5 ) 《晨光正好》

关于家,关于自我救赎,在世界上会有阳光灿烂,也会有阴冷潮湿的阴暗角落,小伙子摒弃了被现实反复捶打的懵懂天真,依然向上勇敢探寻,他不断调整路径,千方百计想要达到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挣扎。

在无聊的苦闷的现实生活后,能在影院看到孩童式的天真,看见他们的青春和精彩,还好吧,这莫名其妙的我啊!

 6 ) 陆忆敏:街道朝阳的那面

所有的智慧都悬挂在朝阳的那面所有的心情也邻近阳光这几乎就是一种医学在冬天,你总走在那一面有人总坐在午后的街上就像插图出现在书中这几乎包含了种种医学在你失去年轻又不太年老的时候在生活的玻璃后面有我的眼睛在日子的树林中却没有我我看见你正携影疾走也将看见你更快地坐进阳光之中

 7 ) 母亲、女儿和情人,生活不止一件事而已

有时候,我会被一些我称之为“私人领域”的电影所吸引。

这些电影不是我会在电影院看的,也不是我会和别人一起看的。

不是因为我不能,而是因为我更喜欢一个人看,这样我可以更容易地投入其中,不会被“其他人”的存在所影响我对它的第一观感。

这就是我对法国电影《晨光正好》的感受。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个扣人心弦、精彩纷呈的故事,但它却是一部好电影。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这部电影在某个方面特别吸引到我,它将肃穆沉重的死亡和艰难困顿的生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温暖画面表现出来,导演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让故事得以延续。

在繁华的巴黎,年轻的寡妇桑德拉(蕾雅·赛杜饰演)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的生活被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牵扯,一边是她深爱的父亲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另一边,是她与昔日就有好感的宇宙化学家克莱蒙之间日渐升温的恋情。

流动的故事桑德拉是一名翻译,她的丈夫去世已经五年,她一直带着女儿独自生活着。

她的父亲过去是一名充满智识与魅力的教授,而现在却因患有本森综合征这种会逐渐侵蚀人的语言和视觉能力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父亲的身心都在迅速衰退。

他开始忘记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无法自理生活,而父亲又与母亲早已离婚,父亲目前与情人在一起,而他父亲目前又迫切需要进入养老院的照顾。

这个情况让桑德拉不得不开始寻找合适的养老院,这无疑给她自己本就困顿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也就在此时,桑德拉偶然遇到了克莱蒙。

他们的相处愉快而自然,很快就点燃了桑德拉多年未曾燃起的欲望火花。

克莱蒙是一位宇宙化学家,他聪明、英俊,对桑德拉充满了吸引力,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丝甜蜜的温暖。

然而,克莱蒙已经有了家庭,他在桑德拉和他冷淡的婚姻之间挣扎,无法做出选择,这也拉扯着桑德拉的生活和情绪,父亲的病情让她的心情沉重,而她与克莱芒的恋情又让她心情复杂。

她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之间进退维谷,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扰。

故事是熟悉的故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过往我们在银幕上更多看到的是男性角色的中年困顿遭遇,往往是以喜剧的角度来处理,比如公路系列的各种电影;或者是触底反弹的挣扎类,比如大部分拳击运动电影等,男性视角对于困境的消解往往专注于得到一个结果,不管是胜利还是一个和解。

而《晨光正好》电影的导演编剧甚至摄影都是以女性角度来展示(都是女性),相比较于男性角度的更在乎结果,这部电影更关注的是过程,电影很好地展示了一个女性在一段人生中的生活切片,镜头语言简洁而平实,故事也并非惊心动魄,有的是平实坦荡的画面中人物表演赋予的深度和感同身受,能传递给你的是画面中的女主所遇到的人和事的反应,单独看画面或者单独看故事,似乎并不精彩,但是通过蕾雅·赛杜的演绎,就完美地产生了生活发酵一样的化学反应。

三位于一体她在故事里传递给你女主的那种身体上的疲惫、心灵中的焦灼、欲望的悬置、时光的流逝种种带给自己的各种不安和危机,在故事的某一时刻就翻涌而至,蕾雅赛杜能敏锐地捕捉到了桑德拉在面对人生重要转变时刻的微妙处境,并且演绎出来。

桑德拉的生活以两条主线贯穿整部电影,一条在失去中沉湎,父亲的病情让其父亲的“身份”和“记忆”都开始消散,每一次和父亲的见面都让其作为女儿身份受一次损耗;而另一条在希望中漂流,和克莱蒙的不伦恋情,在来回拉扯中让自己作为情人的身份一直受到内心拷问;而自己作为单亲母亲的身份,刚好呼应了父亲境遇里与三个女性之间的角色,那就是母亲、情人、女儿,而女主集三位于一体。

它们之间既不是相互纠缠,也不是交替出现,更不仅仅只是简单剪接在一起,导演和摄影在叙事和结构上有用一种很有匠心的角色对应联系,我无法准确描述出《晨光正好》这部电影关于这部分的韵律和结构,但它呈现出的是桑德拉生活本身的质感和密度,正如我们仿佛在经历她的这一段真正的生活,好的戏剧里总能品出生活真实的颗粒质地与细碎。

母亲桑德拉做为女儿的自己和身为父亲前妻的母亲,一直忙活带着父亲在几个养老院之间不停地辗转,也顺便带着观众我们一起参观了巴黎的公立、私立养老院的基础设施,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和自己的对话中对于父亲的态度都能很好地让观众在中间逐渐掌握父亲这个角色全貌。

母亲和女儿一起收拾着父亲的东西,说着当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家庭生活,桑德拉问母亲当年和父亲相处的细节。

“我只记得我的工作,但是私生活就和断片了一样”、“我和你爸相处的不是很好,所以遗忘本身也是一种相处方式”,“那些车是你父亲当初最喜欢收集的东西,你拿到医院给他看着他会很 开心的。

”如果不是带着爱,又如何会和一个人步入婚姻?

如果不是带着恨,又如何不会是用着刻意的情绪去遗忘那些对方对自己的不好了?

而桑德拉自己也是一位母亲,她在小小的公寓独自照顾着女儿的生活起居,想要给女儿维系一种平等且健康的生活关系,但是女儿和自己之间也会有争吵,会抱怨她总是破坏自己最有意思的时光,总是带她离去,并且女儿会通过扮演脚受伤来吸引母亲的注意。

桑德拉与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女儿的互动,和身为母亲的身份的自己,这种微妙的压力对于女主心里的冲击在故事里明媚的处理下,我不确定是否能让镜头前的观众都感受到了。

情人我惊艳于蕾雅·赛杜的演绎除开本身演技之外,她塑造的桑德拉本身就十分有魅力,电影开始时她穿着简单的衣服让我相信她只是一个疲惫且普通的女人,但是看到她不穿衣服的时候,我会和男主克莱蒙一样会发出感慨“没想到衣服之下藏着怎样的欲望”,她穿着衣服和不穿衣服有着完全不同的精彩。

温暖明媚的35毫米摄影机镜头下,巴黎城区闪耀着金光,留着精灵般的短发的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桑德拉和克莱蒙相处时逐渐靠近的小心翼翼,还有好几次情绪的阴晴不定,都是照顾完父亲后和克莱蒙相处时的反馈,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剧情结构上的韵律,让男主和父亲这2个角色产生联系,他们对于她而言的吸引力有一种冥冥中的关系,也注入了一种令人震颤又激动的灵动性。

父亲在病症逐渐加重的情况下,曾对桑德拉说:“对我来说,有三个人是最重要的。

蕾拉,我自己,而第三个人……我不知道了。

”在父亲逐渐失去记忆的残存表达里,只留下曾经的情人和自己。

而情人蕾拉在父亲这段养老院迁徙境遇里,呈现的角度的确非常少,但是能明显感觉出父亲对于情人的依赖和喜爱。

而讽刺的是,自己的身份也会有成为“情人”的一天。

有一幕是医院里,桑德拉刚照顾完父亲,走出医院进入电梯后,发现父亲懵懵懂懂地叫着情人的名字,从病房里走出来,而女主则是含着眼泪看着电梯门慢慢关上。

而接下来她收到了情人无法抑制的想自己的短信,脸上却浮现了笑容。

身为女儿对父亲只记得情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却又因情人的身份收到爱人无法抑制的短信而感到幸福,微妙的情绪。

以桑德拉为主线的世界,她没有朋友也没有兴趣,只有去照顾父亲和接女儿的行程,然后就是工作,桑德拉在身为女儿和母亲的场景里,她的短发无任何配饰,穿着的是休闲的圆领旧t恤和无甚颜色的毛衫和工装。

而在和情人相处时,她摘下破旧的双肩运动包,脱去衣服,与其相处时是约会时红色礼服,是床上丰乳肥臀的欲望,这种对比更显现出桑德拉的激情与孤独,是困兽般的欲望与挣扎。

于灰色生活而言,克莱蒙的出现给她的生活带来一种希望的颜色。

她和父亲的情人蕾拉一样,她成为了另一个男人的情人。

女儿虽然桑德拉是一位母亲,但是她在电影最大的身份,是父亲的女儿。

这个身份是情感最充沛的,面对父亲的老去,那种从女儿角度关于父亲这个角色的失去和崩塌,应该如何去接受,导演对这部分刻画的最细腻。

女儿对于父亲书籍的那段对话处理,父亲这个角色意义,来自于他看过的书、写过的文字,那个丰富颜色充满涵义的父亲和眼前这个逐渐失去语言能力和记忆的老人,逐渐匹配起来。

父亲作为一个哲学老师,一个翻译家,一个将书籍视为挚爱的人来说,失去语言能力充满悲剧性。

对女儿身份的桑德拉来说,一个父亲曾经的学生,跟自己说父亲此前是怎样的好,是多么地优秀和让人难忘,就一下子击中自己这段时间照顾的苍老的父亲形象,所以在那一刻,桑德拉在白天的公共场合里,眼泪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并非是来自于累,而是唤起了自己内心中的父亲形象的流失。

这种病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侵占掉自己身为女儿记忆里,父亲这个角色逐渐被玷污和摧毁,它会影响到自己会如何记住这个人,而自己要如何去还原他曾经的样子?

桑德拉在医院里,她试图让父亲和她一起听舒伯特,那是父亲当初带她听的,她想还原作为女儿的记忆,但是父亲刚开始还跟着哼唱,但很快就停下了,无法继续,后来桑德拉关掉了音乐,但是在回程时的公车上,我们又接着听到它,仿佛她的一部分仍和父亲在一起……只有在父亲不在的画面里,桑福德拉她才能从音乐和书籍中突然感到和父亲和自己这个女儿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想办法挽救父亲浩如烟海的藏书(也是他毕生的记忆)时,镜头扫过在书籍的排布和颜色中,在父亲原来尚存记忆的的书信文字中,看到父亲这个角色逐渐淡化,而自己和女儿这个角色和解,就在镜头与镜头相互穿插中相互成就,父亲肉体在衰老、记忆在消退、生命在退化但是他曾经是热烈的,而自己对其而言的女儿的身份,也是永恒的,不会消散。

生活是延续的,苦和甜都只是子集《晨光正好》是一部描绘女性生活的电影,它以女性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女性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如何在理智与感情,责任与自我之间挣扎。

电影中的桑德拉,既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情人,还是一个女儿。

她在这三个角色之间,展现了女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她的挣扎,既是对生活的挣扎,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挣扎。

没有强烈的起承转合,是因为在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已经进行了一会了。

导演和演员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早在它出现在银幕上之前,事情就已经开始了,而当最后一幕桑德拉和情人女儿在山顶上的场景结束时,事情本身还没有结束。

你会有一种感觉,故事会在没有你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影片被赋予了一种流动感。

所以,正因为这种故事会继续的感受,让我们能感觉到导演并不想深入探讨衰老这件事,她将所有画面都集中在桑德拉在面对这段事务的回应和处理的呈现上,回避自己建立起的戏剧冲突和棘手的生命议题。

遇到事情发生时我们选择作何反应,是一个人的自由,而如何回应,存在着一个供我们思考的空隙。

而苦难,大概是人生的最让人能记住的子集,每个人活过了苦,其实都是为了那个苦过之后的念想。

其实生命中最有味道的,不是苦,也不是甜,而是它们之间的那个渐变。

以及渐变中,你证明了你还是自己。

正如如果你只看生活的一面,你很轻易就有理由绝望,但如果你能看到更多事情,你会意识到,也许我们只需要拓宽镜头的视野。

找到心存希望的理由,记住,生活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件事。

男主是侯麦《夏天的故事》里的男主,是真的很帅。

电影其实也很侯麦。

 8 ) 她裸露着,展现着女性本真的欲望

影片选取了一个普通女性作为观察的对象,短发、衣着朴素、不加修饰的蕾雅·赛杜完美诠释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

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父亲无法继续一个人生活,她们决定将父亲送往养老院。

父亲乔治是一名哲学老师,家中最多的东西便是成百上千的书。

桑德拉的母亲、乔治的前妻决定要变卖乔治的房产以支付养老院的费用,这些书的去处便成了一个难题,桑德拉决定尝试联系父亲之前的学生。

为父亲选取一个合适的养老院也是一个十分漫长且耗神的事情,辗转数次,桑德拉和妹妹终于为父亲找到了一处安全合适的养老院。

电影中桑德拉的日常便充斥着为父亲找寻养老院的奔波和在父亲安顿后的探望。

亲子关系之间的羁绊是桑德拉人生的核心之一,也是影片为我们展现出来的两大主线之一。

除了桑德拉与父亲乔治,影片还着重展现了桑德拉与女儿琳之间的亲密关系。

但浪漫的法式风情滤镜也遮挡不住中年单身女性面临的家庭困境,桑德拉的人生除了繁忙的工作,看望并照顾生病的父亲,还要承担陪伴和教育女儿的责任。

在一片岁月静好中,我们似乎也能在看似温馨的氛围中隐隐感到桑德拉的窘迫。

克莱蒙的出现得以让桑德拉从家庭的身份中抽离出来,暂时的成为一个女人,享受鱼水之欢。

通过两条主线,影片为我们呈现了桑德拉的两种人生角色,而这种跨视角的记叙方式让我们对母亲这个身份去魅。

大面积的裸露镜头甚至会带来一丝刺痛感和割裂感,好像我们无法接受看到自己母亲的裸体,无法想象自己母亲与其他人交欢的场景。

送完女儿上学后的两小时、送女儿去外婆家住一晚、让外婆带女儿看电影......影片带我们揭开了对母亲身份无私的想象,更多窥见了桑德拉把握各种机会和克莱蒙做爱的急不可耐。

朴素的衣着下是一副曼妙的身姿,克莱蒙感叹到:“这么美的身体为何这么久都没人爱抚?

”她裸露着,展现着女性本真的欲望。

克莱蒙已婚,桑德拉成为了插足婚姻的第三者。

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指责和谩骂,《晨光正好》淡化了婚外情事在道德上的讨论意义,而是将视角集中于展现一个普通女性的人生阶段的全貌。

在桑德拉身上,我们既看到了父母、姐妹、子女于她的羁绊和她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尽情感受性与爱的疯狂。

中年女性被禁锢的太久,在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和工作重压下,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她们身体的想象和向往。

关于女性的叙事,从《将来的事》到《晨光正好》,米娅·汉森·洛夫总有这种发掘女性自然本真一面的魔力。

 9 ) 我觉得

打三星是因为觉得够不上四星。

其实整体平平,说是有侯麦的风格所以好奇来看,结果感觉也并没有。

因为侯麦给我的印象是他的电影总有俏皮的闪光点,但这部并没有。

电影里这个地方和我们太不一样,我觉得我们有太深的隔阂。

老人家得病后写的日记是有震撼的,此外就是女主角面对父亲那种又心疼又想逃避的复杂心态最能动人。

就像她妈妈说的,对一个东西可以既支持又反对,这与上述心态好像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

为什么觉得隔阂深,这是一个法国中年女人的生活,父亲不可避免地老去,孩子也需要陪伴,但她还能恋爱,她还有份不错的工作,她还有一个早晨可以在明媚的晨光下享受和情人与孩子一起的约会。

我觉得她痛苦,但她的痛苦在我在的地方看甚至是彩色。

即便面对父亲每况愈下的状态她难受得每次都想要逃避,但起码父亲在一个环境不错管理服务也优质的养老院,她最终不用太担心老人日常的生活无法继续。

她也可以继续自己的生活,还有童话式的暖色结局。

 10 ) 该怎么办怎么办,生命依旧

看到晨光正好的海报,就想看。

想起来两三年前看过的《将来的事》。

其实并不知道,是出自同一导游之手。

海报上的两位主角,都非常喜欢。

都看过他们各自在同性题材中的代表作,印象深刻。

但是却并不妨碍我欣赏他们扮演普通的中年异性恋情侣。

影片看到三分之一,就觉得更像《将来的事》的情节走向。

无非都是人生似乎是进入困境之后的中年女子如何继续生活。

《将来的事》女主角的老公出轨,妈妈送进养老院,抚养妈妈留下来的猫,遇到之前的学生,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阶段。

似乎都是人生的大事,又似乎是细细铺开,不做太多的情绪渲染。

《晨光正好》中同样如此,女主角每次探视父亲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焦虑,委屈,痛苦和不安,但却还一如既往的担心和付出。

她不是圣人,她在父亲游离的情绪中一次次离开,充满了自责和痛苦。

父亲进入了退行性疾病的困扰(这个主题在欧美电影中最近屡见不鲜,确实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电光火石的爱情不期而至。

男主角是极有魅力的大帅哥,却普通上班族的模样。

想起,昨天晚无聊看的美国肥皂电影《换屋假期》,两国的审美高下立现。

美不是如塑料假人一般的光泽无暇,而是疲惫厚实,生命力内陷坍塌之后又重新爆发。

像是法国的河流,无论是流淌巴黎的塞纳河,还是流经里昂的罗纳河,虽然奔流到海平静大气,却是静水深流。

所以法国激烈的电影,这两年如《悲惨世界》《雅典娜》都在马赛拍摄。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

老了之后怎么办?

失业了之后怎么办?

被抛弃了之后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

同样的主题的,似乎还有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巴黎夜旅人》,同样是一个中年遭遇困境的女性的寻找出路的故事。

前两天看见略萨被评选为法兰西院士的新闻,有评论道:法国是所有罗曼语族文人的精神家园。

我也不得不赞同。

刚刚提到了三部女性题材的电影,三个女主角,各有特色,却绝对没有人甘败下风。

于佩尔阿姨自然不用说,坚毅,果敢,从容不迫;蕾雅杜塞没有传统男性凝视下的女性魅力,但几场床戏凸显了极大的身体魅力,短发下眼神的迟疑,泪光闪闪无法遗忘。

夏洛特甘斯布,柔弱感性充满了爱和包容,不避讳弱势,也不强打精神的昂扬,却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三部影片都似乎缺乏起承转合高潮迭起。

但每个人物都有选择,有碰撞,有努力,有挣扎。

拒绝脸谱化的人物设定,转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人生何去何从的永恒主题。

法国的四季,在电影中的日常都显得那么的迷人。

我看有人评论说,难以跟大众产生共情。

中年人难堪的上有老小有小的生活,怎么会不共情?

是不是有一点矫情?

是的,但是这样的矫情有着市场的空间和审美的存在意义,也是这个时代的美好所在。

《晨光正好》短评

2023 SIFF 看了几个动辄140分钟之后,112分钟都显得可爱了。字幕也是有好好做匹配的,体验很好。在家事和爱情两面中不断翻覆,用了侯麦的演员也不是侯麦。但又在大银幕看珀波,出场基本就是干,特别满足!

7分钟前
  • 時錐
  • 还行

导演正常水准

8分钟前
  • MR.Charles
  • 还行

Why are Léa's eyes always red?

12分钟前
  • dorayaki
  • 还行

- 影像直觉依旧低迷,几乎只有演员的努力,但比较成功。

14分钟前
  • TWY
  • 还行

舒服得像是一部(新冠)史前电影。不讲究zzzq,不拘于躯壳,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忆和爱。在陀螺似的有点儿混乱的生活中,只为值得的烦恼投入,享用转身都有些促狭的房子,可以走神、偷笑、默默流泪的公共交通,让服务于人的归于身外。一度以为并希望结束在地铁上接到电话,就这样行远,那真的非常绝。

18分钟前
  • Mumu
  • 力荐

关于死亡与衰老,爱欲与新生;她与坠入时间苦苦挣扎的父亲,与二次重逢便相爱的朋友,两者交织起来这是生命的反差;为孩子准备的礼物与唱颂歌时流的泪,挣扎着,是否要作为一个情人去过日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起散散步吧

20分钟前
  • 千葉ミオ
  • 还行

被现生朋友们一桩接一桩异性恋那些破事创到严重PTSD发作的时候,想说找部当今最前沿的异性恋电影看看银幕魔法还能不能拯救异性恋。结果就这?说真的,如果短发的蕾雅赛杜在巴黎的夏天穿着红裙去橘园椭圆大厅看莫奈的睡莲这么浪漫的画面都拯救不了异性恋,我决定彻底放弃了,巧克力味的屎还是屎。哪怕女主看似主宰了自己的人生,甚至主导了她想要的性,但父权制异性恋霸权对女性的桎梏无法用任何浪漫符号消解,也不可能被消解,除非革他们的命。另,照料失能父亲的戏份总算看到扮演服务行业从业者的POC,不然拍得跟巴黎还是白人中产的巴黎似的。

25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一边是不能自理的父亲,一边是陷入爱河的情人,跟随蕾雅·赛杜的脚步穿行巴黎、周旋人生,沉醉于细腻平淡的生活叙事里。最喜欢的一场戏,也是电影最后一幕,恰好用作海报。在蒙马特高地上俯瞰整个巴黎,晴朗的阳光抚下,一切都那么自然美好。不过全片最痴迷的部分还是蕾老师穿搭秀,服装一场一换不重样,再搭配表演,戛纳不要不识好歹尽快安排给奖!

27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还行

退缩与沉寂:竟然会是她的“哲理”,近乎没有一处是在真诚交谈。岁月静好的姿态,差点杀死长年累积的“作者性”。

32分钟前
  • 木皆
  • 较差

几度落泪,,但不喜欢女主和男主的he!!可能因为我是姐的梦女吧TT

35分钟前
  • 给俺拾着嘞
  • 推荐

3.4分。

40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说的是法国女人如何从容优雅地应付衰老体弱的父亲,渣男情人和正直青春期的女儿。如此自信是来源于浓浓的书香气和看似混乱实则温暖团结的家人。为了赶地铁,我在灯光还未亮起时退场了,结果还是迷失于大雨天的新天地,错过末班地铁了。躺床上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再过几个小时就是晨光正好了。今年电影节还算圆满。

41分钟前
  • 图书管理员
  • 推荐

3.5。每场戏都蛮灵光,但剪得有点缺气口,就从灵光乍现溢成灵光泄漏了。生活流靠清亮配色和质朴表演撑起,堪称点到为止的蕾老师哭戏大赏,每次情绪都好准。直到十几分钟才拥有姓名的女主,作为两种语言/两段情感关系的中介,在爱中寻到自己的位置才能邂逅晨光。一开始不太接受这个有点全自动大团圆的结局,但细想也是唯一可能的无解之解了。

46分钟前
  • 幻洲
  • 推荐

3.5。

49分钟前
  • 绯红少年
  • 还行

蕾老师的表演与美貌是毋庸置疑的,哭戏的情感变化太好了,绝对的加分项。而作为一部日常的生活片,米娅·汉森-洛夫能够拍的如此温情感人,也是很厉害的,很浅很淡却很真,不着痕迹又深入人心。

53分钟前
  • 有心人。
  • 推荐

也许是法国具有天然的滤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就是一地鸡毛,发生在你身上就是阳光普照。我不知道,也许又是一样的,像是那些退却的时刻,我是多么明白你走入电梯的那一瞬。彼时,你的父亲正在医院走廊寻找着你,而你加快速度离开,眼含热泪。另外,说到绝望,“对待绝望,偶尔屈服,才能了解绝望,疏解绝望。”这句话,我想我得小心翼翼收起来使用了。

54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矫饰空洞,矫揉造作。

58分钟前
  • 很差

国航飞机上看的

59分钟前
  • 快乐分裂
  • 较差

白开水般的拉扯剧情,船戏太多而雷同。女演员有裸露的画面没什么,毕竟是成年人有自己的选择判断,但是小女儿洗澡上半身也给了胸部镜头有点不适(仅限个人想法)。

1小时前
  • 奶油与圆月亮
  • 较差

就是一段生活的记录

1小时前
  • 李欣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