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过游戏,就单纯评价下剧情吧~这个剧本只能评价为有头有尾,要说好看那纯属骗人,形容下就是给人一种看春晚包饺子的感觉,每一步发展都在意料之中,相当无聊(又臭又长);接着登场人物整那么多,结果看完一个人物形象都记不住,每个角色就很公式化,对话也像在套公式,整部剧全靠对话撑起角色形象和剧情,但这台词真的很难崩,又臭又长,真的求编剧脚本再精炼下吧,这破词搁这小学生写作文呢!
然后前中期《初音未来学唱歌》的剧情里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一直重复的那几句歌词快给我PTSD听出来了,再可爱的Miku也经不住你们这么鬼畜啊……还好坚持完前面冗长的无聊剧情后终于等到Miku出来唱唱跳跳了,全片就剩这段好看了,只能说全靠后四分之一段值回票价,结尾还有个演唱会形式的歌舞,也很好看。
评分剧本负分,台词负分,角色形象负分,作画及格线,其他分全靠Miku,以上。
可以说这部电影将电影工业推向了新的高峰——整部电影完全可以通过流水线生产,从头到尾就是一本彻头彻尾的流水账。
而且剧情重复度太高,完全是为了迎合粉丝而作出的妥协。
剧情深度也很差,不过其实笔者本来也没指望这部电影的剧情能好到哪去,毕竟编剧花在这个剧本上的时间,恐怕比我猜五字ID的时间都要短。
人物塑造堪称《筑梦演艺圈》级别的灾难,片子里塞了20多个主角,却完全没有任何人物塑造(其实塞进20多位主角,本身就注定无法做好人物塑造)。
这部电影彻头彻尾就是人物脸谱化的产物,路人看了根本摸不着头脑。
片方美其名曰“粉丝向”,实则是故事都讲不明白,还想出来收割粉丝的钱。
作画方面,3D部分的死人感太重,观感很生硬。
配乐上,一首歌能循环播放十来遍,我自己单曲循环都没这么频繁,至于曲子本身的质量,这里不作评价。
总结一下:看这部电影,哪怕不带脑子都不行,得是那种纯纯的游戏超级大粉丝(也就是那种看到自己推的角色就心满意足的人),才推荐去看。
吃大粪去吧😅
我一开始是好奇虚拟歌姬说话用的是voicevox还是人声再加工,以及想看看有没有我曾经听过的术曲才来看这部电影的,并没有玩过世界计划,所以首先我的影评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圈外人的看法。
剧情方面感觉编剧想要写多线叙事但没有那个能力,前期剧情极其不连贯的同时也没有打下足够有用处的铺垫,在最后让人感觉影片实际的内容完全撑不起这个宏大的世界观。
从开头到进入正题大概花了四十多分钟的时间,在这之后我才知道,制作组想要写一个初音想要传达歌声但是她的歌声会被和生活对线的人们当成噪音 → 她找到可以进入“世界”的少年少女们帮忙→开live → 歌声感动痛苦的人们→拯救世界。
其实剧情很简单,但是这部电影有整整两个小时,很明显编剧没有让这两个小时物尽其用。
看到初音无法传达到歌声的社畜和学生们生活的有多么幸苦而不得不放弃梦想的那一段时,我最心疼的反倒是那个送夜宵给姐姐,却反手被姐姐吼的妹妹(妹妹做错了什么),编剧没有把笔墨花在描写被生活所困的人们而是通过几个语音和画面一笔带过,让他们的痛苦和绝望变得公式化,让人觉得平常甚至有些矫情,无法与之共鸣。
最后与初音的告别也让人觉得无厘头,这一段告别的意义完全就是为了与前面“世界”将要被毁灭的时候初音将一众少年少女推回世界做呼应,但这一段真的有必要吗?
然后那一段所有人都哭了也让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你们自己世界里的miku酱都消失了啊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当时的情绪貌似都没有这么强烈啊喂!
)......所以电影的整体情感变化让我感觉非常不流畅甚至说是突兀的。
除了听到橘星和keeno的歌让我激动地和一旁的朋友分享了一会之外,正片唯一让我打起精神的也就是最后的高中生团体们开的几场live,其他地方我看的确实十分难受,但由于坐我旁边的一个小妹妹看的十分投入,我很怕扫她的兴才忍住没睡😂。
我个人的观点是,就算这是一部粉丝向电影,它首先是以电影作为艺术形式来向大众传达的(电影本身好像也是讲了个关于“无法传达”的故事......),那么以看待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的话它确实是在很多方面强差人意的。
我相信如果没有最后的3Dlive彩蛋的话,这部电影的评价会比现在低不少,但它有,以及听到小学时就开始听的老曲子确实很让人高兴,所以我还是可以打三颗星(就当花了五十看了一场短暂的演唱会了)。
也希望这只是制作组的一个小坎坷,毕竟那些只会持续消费情怀却不在应该堆砌质量的地方上堆砌质量的ip,肯定是没有办法一直被大众(无脑萌二除外)所接受的。
《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是一场包裹在旋律里的心灵共振,虽然带着粉丝向的基因,也能让路人被音乐的力量打动。
影片以初音"失声"为引,将虚拟歌姬的困境化作现代社会情感隔阂的隐喻,那些被生活压垮的沉默正式吞噬声音的原因。
剧情确实有些仓促,如果作为路人可能有些情节看不懂,甚至让路人对多线叙事感到困惑,但五大组合的演出完美填补了缺口——从Leo/need的执拗摇滚到25点的疗愈旋律,每首歌都像一把钥匙,解锁着不同的情绪密码 。
当《Tell Your World》的合唱响起,银幕上的歌声与观众的情绪交汇,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瞬间消融。
片尾的应援彩蛋更将气氛推向高潮,让影院成为共同狂欢的舞台 。
这场不完美却滚烫的音乐冒险,终究证明:歌声从不是独奏,而是无数心灵的合唱。
I say!Hey, hey, hey stardashHeyheyhey stardash不对,现在是vocaloid频道。
能在北美的大屏幕上看到公主陛下,真的很开心🥳作为一个原住民和十年老粉,对project sekai的制作没什么要求,只求包饺子大团圆做的不要过度都合主义,但是没想到pjsk此次呈现的初音未来大电影立意很高,剧情丰满要哭点有哭点要萌点有萌点🥹此部作品再次回应道纪录片回应到的初音作为 “vocaloid”一部反阿多诺主义-民主化音乐,并且对应着女性粉丝(厕妹和lgbt)数量急剧上升去魅宅化诉求的命题: P主流失,粉丝经济,谷子经济(simulacra)兴起,男凝满满的偶像少女的媒体影像向摇滚乐队少女成为主流,初音未来如何重振她二次元第一偶像身份?
pjsk在这里呈现了后现代伤痕叙事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 是物自己在动,是vocaloid在流动的信息素和情动力量平衡在根茎中对偶像经济中仅仅歌颂阳具主体拓扑学的不满,对阳具能指逻辑的,对独属于自己的房子的诉求。
赛壬的歌声在海岸上让主流御宅族无法分清所谓的诗歌和非诗歌的区别,可理解之物和不可理解之物的区别被模糊,结构主义中安提戈涅的欲言又止自相矛盾化作影像中初音未来的小消失:「ありがどう、そして、さよなら」(正对初音未来同名歌曲的歌词)不能海纳百川进”用内心积压的情感的意向性对应物与歌词的意向对象重组”的特殊性无法检验名为御宅族的普遍性,那个理想!
歌唱吧,公主陛下,把人们的心声歌唱出!
一直知道初音未来,甚至听过一些歌,但影视相关是第一次看,游戏也没玩过,为了感受下气氛甚至报了个观影团。
然后就……果不其然的脸盲了。
开场前半小时内心OS:这谁,这谁?
这又谁?
几个未来?
都是未来?
啊,能从手机屏幕钻出来的未来好可爱,像个小手办,想要后半段才逐渐搞清楚大家在干嘛(没基础知识的悲哀)歌都很好听,观影团还给了荧光棒,片尾曲结束之后,特意有一首歌的时间是可以尽情挥舞荧光棒甚至跟着哼唱的(这可太日本了)隔壁是未来的粉丝,从开始唱歌起就跃跃欲试疯狂环顾四周想要把他异常华丽的荧光棒拿出来挥舞(还好后来如愿了)电影本身的情节不难,就是五个不同世界,用歌声为第六世界的丧人儿们打气,拯救未来×6的故事。
追了十来年日娱,我可太懂音乐的力量了,它像一种魔法,真的可以给低谷之人勇气,还能召唤同好们跨越五湖四海汇聚在同一蓝天下,用力挥洒汗水与荧光棒跟着雀跃高歌,并从中获取生命力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也只能用对自己有效的歌声(或其他形式)唤醒自己,但请相信,在这个世界,“自己”永远不会是孤单的。
I say!Hey, hey, hey stardashHeyheyhey stardash不对,现在是vocaloid频道。
能在北美的大屏幕上看到公主陛下,真的很开心🥳作为一个原住民和十年老粉,对project sekai的制作没什么要求,只求包饺子大团圆做的不要过度都合主义,但是没想到pjsk此次呈现的初音未来大电影立意很高,剧情丰满要哭点有哭点要萌点有萌点🥹此部作品再次回应道纪录片回应到的初音作为 “vocaloid”一部反阿多诺主义-民主化音乐,并且对应着女性粉丝(厕妹和lgbt)数量急剧上升去魅宅化诉求的命题: P主流失,粉丝经济,谷子经济(simulacra)兴起,男凝满满的偶像少女的媒体影像向摇滚乐队少女成为主流,初音未来如何重振她二次元第一偶像身份?
pjsk在这里呈现了后现代伤痕叙事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 是物自己在动,是vocaloid在流动的信息素和情动力量平衡在根茎中对偶像经济中仅仅歌颂阳具主体拓扑学的不满,对阳具能指逻辑的,对独属于自己的房子的诉求。
赛壬的歌声在海岸上让主流御宅族无法分清所谓的诗歌和非诗歌的区别,可理解之物和不可理解之物的区别被模糊,结构主义中安提戈涅的欲言又止自相矛盾化作影像中初音未来的小消失:「ありがどう、そして、さよなら」(正对初音未来同名歌曲的歌词)不能海纳百川进”用内心积压的情感的意向性对应物与歌词的意向对象重组”的特殊性无法检验名为御宅族的普遍性,那个理想!
歌唱吧,公主陛下,把人们的心声歌唱出!
可能是因为我太二次元了吧,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
我完全不知道这五组人分别谁是谁,直到电影结束,我都没有分辨出来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十几个完全不同的人。
而且我一开始没太理解这个电影想表达的叙事空间是什么,看到后面才知道这是五个不同的平行世界。
在属于他们的平行世界里,还可以再生成一个里世界——在进入这个里世界里可以遇到和初音未来一样的,说着电音的虚拟歌姬,这一群人我只认识镜音连和初音未来,其他都不认识。
这电音是真的很难听。
然后我也不清楚每个世界的初音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作用,甚至不知道人类的现实世界和里世界究竟有什么关系。
凭我浅薄的理解能力,大概可以认为是这些歌手其实是在同一个人类世界里,毕竟停电这件事大家都经历了,而且也能看到现实世界的大家突然偶遇。
那这么理解又会有很奇怪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去往只有自己知道的初音未来世界呢?
你看,这都是在观看过程中满头的疑问。
观影以后也和 @凯布雷克 老师有过交流,他的疑惑比我还多,初音未来的肌理是什么更是一团迷惑,唱歌是能够传递心声的吗?
为什么要唱歌?
几个乐队改编主题的歌曲说到底就是在讲“不用太苛责自己,我在你身边”——属于其实同题异构了——那为什么他们几首歌唱完,那些失去梦想的人又能萌生梦想了呢?
你以为我是来批评这部电影的吗?
不是的。
从初音未来用尽所有力量把前来救她的五个小队送回去,然后全场停电开始,我就开始哭。
一边看一边流泪,一直到这部电影演到最后一幕,初音未来说大家可以一起唱应援曲为止,整整哭了一个小时。
我为什么会哭?
眼泪为什么会止不住的流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无理由的善意。
是人和人之间无理由的善意所带来的彼此伸手帮助、守护梦想、传递心声,这种强烈的、流溢的、充盈的、激荡的善意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温暖。
我同时代入了两种人。
一种就是放弃自己梦想的,为生活烦躁的,听不见他人鼓励之声——主要是初音未来的歌——的群体,我的原生童年确实是很崎岖坎坷,而且很容易被人说成是矫情的坎坷。
另一种就是即便自己遍体鳞伤,还是要伸出手去帮助别人,希望他们能够振作起来的这些乐队组合。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比小时候更容易感动流泪,基本上稍微有泪点的电影我看了都会哭。
今天看完《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之后,紧接着看了《下一个台风》,因为已经哭过了,泪点变高了,但是看到张子枫和张伟丽各自哭戏的那一场,我也是又哭了。
今年看过的电影里,我哭的也确实是不少。
《南京照相馆》刘昊然说地名、《震耳欲聋》檀健次打手语、《戏台》最后一幕霸王和虞姬、《地球特派员》Elio和奥佳在开飞船的时候被大家用无线电帮助避开太空垃圾、《浪浪山小妖怪》四个小妖变成原型、《你行!
你上!
》弹《黄河大合唱》......还真多呀。
不过总有一些代表性作品,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会再次泪崩,《水果篮子》里本田透抱着草摩红叶的那一幕、《暗杀教室》里杀老师最后点名的那一幕、《数码宝贝2》里本田大辅站出来说梦想不丢人的那一幕......都这样的情形。
那这部《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我一开始看其实真的满头问号,你们都是谁呀?
但看着看着就进去了,一则是为初音未来努力得不到反馈而心疼,二则是为他们这种为了梦想传递心声而感动。
人和人的悲欢当然是不相通的。
在我看完电影之后,上其他平台看了一下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大部分评价都是在说这是一部粉丝向电影——这个词是好词也是不好的词,说好的就是粉丝会看到太多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说不好的就是除了粉丝是真看不懂在说什么。
虽然大部分都觉得这部电影很垂直,但我看到了,我不是唯一一个感动流泪到不能控制那么久时间的观众。
我看到还是有极少数观众评论里写的话,比如这个:演出时我一直在哭,从vbs哭到雷欧尼,好不容易平复下来6子演唱会第一句一出来我又泪崩了,来之前没人告诉我这么好哭啊。。。
十几个人给我的泪腺做局了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我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看到上面这句话的时候,我又差点没绷住。
这可能就是二次元带来的力量吧。
非常好看的电影,画面是非常精美的,可以看出画师的背后的努力以及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就是电影配乐紧贴剧情发展,配乐也是很用心,选用了原来的本曲。
这是一场视听盛宴,也是对虚拟偶像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
影片以初音未来为核心,通过精美的动画与震撼的音乐舞台,展现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观赏起来非常令人心情舒畅, 打动每一位曾被音乐治愈的人。
对于初音的粉丝而言,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跨越次元的温柔告白。
这个电影标题真是长得没边,想打点别的引言都不行
(微剧透,如介意请立即退出)很高兴参加了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的国内首映礼,能在国内大屏幕上看到本部作品除了感到意外之外更多的是欣喜,随着国烤今年年初的落地之后,本片应该会成为世界计划(后称啤酒烧烤)在游戏IP的大众宣发上最出圈的一次影片本身讲述的便是日系经典的小人物通过歌曲/故事拯救小人物的故事,整体剧情推进还算流畅,作为强粉丝向的电影,片中藏了不少需要观看过一定烤团剧情才能get到的梗,对于路人来说部分片段的笑点可能显得相对不是这么明显,但如果对五团剧情都有一定了解的话观影起来其实就和看新箱一样了()电影基本上遵循的游戏内的设定,但对于路人来说又不会看着很“干涩”,电影前半段花了一定的篇章对“世界”概念进行展开,使得即使没有玩过游戏的朋友也能理解平行“世界”的概念在选曲上主要以近几年的新歌为主,以Deco*27/40mP/MIMI/怪力熊等P为主力,期间也有大半首快晴以及半首Ayase的幽灵东京,剩下的基本上是世界计划里翻唱曲/原创曲,整篇里全曲播放的只有ファイアダンス/スマイル*シンフォニー/FUN!!/そこに在る、光。
/SToRY,且5首都是独立MV聊一下这次的棒子,官方做了一根很长的电棒,质感相对一般,因为灯片部分很长所以灯色不是特别匀,灯珠也是裸灯无透镜,打出来的初音色甚至不如上周的对邦棒颜色正,个人感觉没有特别收藏的必要顺带讲一下影厅选择,本片仅发行普通2D/4DX制式,但仍推荐观看“借厅”播放的版本,片子本身色彩是很绚丽的,画风上也与游戏上基本一致,所以越是Pro的厅显示效果必然是更好的,毕竟没有人会有120的烤不打去打60的烤吧()全片混音上没有特别出色,中规中矩水平,不知道是否为厅的问题,昨天观影时部分乐曲乐器分离度不是很高,环绕感也偏弱,具体情况还有待公映后前往各厅具体考究总结一下,本片作为强粉丝向的作品,没有特别大的问题情况下,大家开开心心的包饺子就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给到我一种类似「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的治愈观感,无疑是出色的,对于喜欢啤酒烧烤/V家新人/音乐电影的朋友可以直接列入年度必吃榜了
一般,不如全程唱歌
粉丝向动画 】儿童向】
推荐我这种打音游但没看世界观的人观看,mku做得特别萌,其他时间都在认人,看完的后劲是打了两天音游(送四星卡和单曲碟的特典特别好!
其实故事很简单,但我需要一点这样的故事出为我自己打打鸡血…
这不就是《卡罗尔与星期二》吗,还不如
破碎的眼泪。「思い」的结晶。平行的时空被断续的脚本连缀、如此平滑的铺陈之下セカイ的浊流也显得温和。哪怕不提那首浓郁的「そこに在る、光」,「SToRY」到「ハローセカイ」的硬质的转折、「ハローセカイ」那令人目眩的镜头也足够震撼。我和他们一样呼吸急促;眼泪比心跳更能跃动。我坚信歌声仍和宵崎奏喊出的那个单语具备等同的意义,从最初开始:「救う」。
没故事硬讲,不过live(包括一个MV)还不错
2分情怀分,对我有粉丝滤镜୧₍˄·͈༝·͈˄₎୨
其实你完全可以做成演唱会穿插剧情,但你做成了超无聊重复剧情里加几首平庸到极点的歌,看到供曲人我释然了,原来主旋律在哪里都能毁掉个性哈哈哈哈哈🚬
70分
导演编剧脚本水平都很次,登场人物太多又没本事介绍清楚人物,搞的每个角色都很脸谱化,剧情全靠对话硬撑,但台词次的没边……然后前面一直重复神神叨叨的几句歌词快给我PTSD听出来了,剧情发展也是完全意料之中,最后就硬包饺子,还好坚持完前面漫长的无聊剧情后终于等到Miku出来唱跳给我看开心会,只能说全靠后四分之一段值回票价了,其他的就算了吧
剧情实在是太烂了放游戏里都是垫底的存在,作画也时常崩坏,端上来这种东西虐待粉丝很好玩吗😭后半段歌好听虽然知道这是音企的基本素养但还是听的热血沸腾,日式鸡汤真好喝。背了一包毛绒去看映后演唱会把毛绒当应援棒使了
烤批加油
初音总共就唱了一首???
陪朋友看的,剧情乱声音吵,想睡觉都睡不着,还疯狂闪光,搞得我都要光敏性癫痫了。
届不到 届不到啊
不如直接放演唱会
其实还不错。因为属于粉圈向 路人很可能看不懂。我现在的心态就和电影里那些正处于努力无效前途迷茫绝望的人的心态一样,但是这片子告诉人不要内耗,不要想以后,先按照自己的理想奋斗做了再说,还算个鸡汤。虽然鸡汤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但是还可以。因为过于社畜脱离二次元太久了,这片子里所有的虚拟偶像组合我居然除了v家以外全不认识(乐)
终于看了Miku酱👀 迟了几分钟到,进场以为到漫展了,观众各种coser老师,位置前后左右都是软妹,本肥宅还挺紧张的呢👀 然后故事角色巨多,开头有点意识流,感觉有点融入不了二次元的世界👀 不过人设画风很好,台词歌词越发有深度,看到后来感觉虽然观众都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但是背景思想像是拍给三四十岁被社会压得喘不过气,即将放弃梦想甚至生命的安卓牛马们看的👀 不管怎样画面制作内涵思想超过预期,特别最后Live那段编排不错,可以给个豆瓣四星👀
别看。剧情降智废话猛talk仿佛qj观众大脑也就算了,after live的舞台没有运镜又重唱已经放过一遍的歌是怎么回事。能感觉到编剧写这坨的时候水剧情水得有多痛苦,因为我看得也好痛苦。让虚拟歌姬念你们又土又尬的台词的时候我真的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