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条清新的花,静默地开放在路边。
直到有一天,不经意一个视线扫过,突然发现它在那儿。
象温和无害的、温暖淡雅的春风一样,柔软了本已僵硬的男儿心。
故事通常是这样发生的,邂逅、爱恋,然后又将以遗憾收场,留下那种残缺的美。
明明已经触及到了美丽,又始终不让人得到。
所以,就总不能忘怀它吧!
那一缕花香,一直飘在旧梦中,是个残留不醒的梦。
(荷兰阿姆斯特丹,阳光明媚的雏菊花园,欧洲风格十足的古董商业街,像画一样的运河为背景的杀手隐居处,杀手集团和国际刑警枪战的广场,恋人们的恋爱场所,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跃过命运,改变爱情观念的绝美爱情!
)
回忆里的爱情,比等待中的爱情,更令人痛苦。
醒悟得太迟的爱情,比起永远无法相见的爱情,更令人悲伤。
无法诉说的爱情,却比能告白的爱情,来得更殷切。
命运。
不寻常的爱情。
---《雏菊》
爱情是雏菊,静静的绽放,然后在最美丽的时候凋零。
我们总是相信爱情的美好,也许它也只是我们认为中的美好。
因为它总是在我们希望得到更多时候开始枯萎。
————宁馨(RebeccaLu)雏菊,一种并不昂贵却有着最美丽的瞬间的花,一种不能发育的爱。
4点15分,她相信她的爱情会在这一刻出现,所以当他在这一刻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固执的认为这个男人就是她在等待的那个人。
暴力与爱,如影随形。
黑色郁金香,美丽但悲哀的爱情,想要接近却害怕接近,想要去爱却只能看着自己爱的人爱上了别人。
黄色玫瑰,他不知道它的花语就是完结的爱情以及友谊。
所以,他注定只能成为她生命中一段短暂的相逢。
很喜欢海报上的那句话,爱上一个人,就必须承受他生命的碎片。
爱与不爱,周旋缠身。
也许三个人的命运在一开始就注定会如此,如果杀手是出现在4点15分的那个人,如果警察的手上不是正好捧着一盆雏菊,是否一切故事都会就此终结。
什么才是完美的爱情。
爱一个人,不是得放弃什么,但必须承受些什么,包括死亡。
只是一切似乎都来的太过短暂,短暂到故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影片中的那一幕一直记忆犹新。
正宇再次回到阿姆斯特丹,来到惠英的家,看到朴义。
此时三个人三种不同的神情。
每一个人脸上都有一种痛。
因为即将失去的爱而痛,因为无法相爱而痛,因为等待的爱终究消失而痛。
只是最后一切都为时已晚,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爱人或者朋友,当她领悟到她等待的那个人原来是他的时候,她的生命在他的面前消失。
最后他愤怒了,因为爱所以死亡。
影片结尾。
“不管怎么样,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似乎这句话来的多余,未来改变了吗,也许。
也许最后三人在屋檐下躲雨的镜头只是想说明这一点吧,但是结束的总归还是结束了。
这只能是一段不能发育的爱情。
雏菊的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
全智贤一遍遍的画着雏菊,仿佛一直在等待着这般的美好浪漫的感情。
可惜结局真的无语,还不如不要。
喜欢电影的镜头,画面色调唯美,如徐徐春风扑面,阿姆斯特丹的自然风光真的太美了,全智贤真的太适合这样的角色了。
看后还记得为了不让她再掉下圆木,他造了一座桥
雏菊花开,漫山遍野,潮湿温暖了我的心田。
直到现在,还深深感动于《雏菊》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
泪水是从慧英和郑宇的再次相见开始泛滥的。
我想,这一刻,他们双方一定等了许久,尤其是慧英,她被动地等待,等待在雏菊花前,再次为这个神秘但温暖的男人铺开画纸,可是,她再也没有到……当慧英打开门,看到那张让人心疼的脸颊时,她慌乱了,拿起小卡片问好的那一刹那,我和剧中人一起崩溃了,穿越生死的美丽与哀愁也开始奏响.其实于郑宇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不用面对那活生生,血淋淋的同哭,不用让心爱的女孩来承担双份生死的枷锁,”我死了,我的生命停止在4.21,我的故事结束了,希望他们两个人的故事能继续下去.”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刻,他留下了自己对爱情坚贞的独白.可是这一切对于慧英来说,却是那样的残酷,人到痛苦,悲伤的极至是不会有眼泪的,因为眼泪同心泉一起干涸了,也是从此开始,生与死没有任何区别了,但仍可以带着一副空躯壳安静地活着的,如果之后的一切都不发生,那么这个故事也算是完美地结束了.可是,亿万人一生的变数都绽放在了他们的生命中……他再冷酷,都为她保留了一份温暖. 她再绝望,都为他留下了一束带着雏菊清香的光芒. 他的所有善良,所有温情都是为她保留的,一旦付出倾其所有,那样决绝,毫不犹豫. 其实大家都一直以为,无论是谁,只要能给她幸福,另一个人都会站在帷幕之后看他们华美,或喜或忧,这都没有关系,可是,大家都不曾想大到,最小的那朵雏菊都会有自己的信仰,何况她,一个等待绽放的女子,即使心中有两个同样分量的人,但是幸福的天平总会有归向的,喜欢和爱亦是海底山颠,永不交汇. 在弥留的那一刻,慧英想的是什么呢?生的折磨,死的别离,叫她该如何抉择?还好老天怜悯,在雏菊花开花落的间隙,她逝去了. 留下的他又会是怎样的呢? 雏菊花开,漫山遍野,一年一个宿命. 雏菊花开,漫山遍野,一年一个轮回. 他心中的那片芬芳,为谁绽放?
哀伤地浸入骨髓的音乐开始流淌,山野,木桥,流水,雏菊,片段开始回放。
他们的故事结束了,谁的故事还在继续?
天真无邪的女画家惠英,坚毅的国际刑警郑优,还有一个全片都未提及姓名却是本片男主人公的职业杀手。
这三个人在这个古朴浪漫的城市给我们演绎了一段唯美忧伤的爱情故事。
剧情上虽然没有太大的突破,依然还是三角恋的老套路子,但是他却讲出了自己的韵味,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散发着肆意的芬芳,时刻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这部爱情片虽然大部分色调都比较阴郁,但是色彩搭配的视觉效果恰到好处,使得整部剧中面画更加唯美、浪漫。
千年的等待,只是想换回和你一世的相守。
当看到惠英死在杀手怀中的时候,我们的心更是深深的震撼着。
对于看惯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情节的我们来说,这更是本剧的又一大亮点。
不知道当韩式的爱情故事遇到了香港的警匪冲突会成为什么样子,揉合了《爱有天意》的意外,《触不到的恋人》中的邂逅,《无间道》中的矛盾,刘伟强用他的《雏菊》告诉了我们答案。
前阵子刚刚夸奖了彭浩翔,结果现在又觉得刘伟强也蛮不错,香港的这一辈导演可比大陆的强多了。
去年的《头文字D》,在用速度飙车的同时,刘伟强把拓海的初恋处理得如青苹果般的羞涩而感伤,一个男人总是因为自己的梦想和女人才成长,但是比起《雏菊》,在保持擅长的正邪对抗和枪战火拼的同时,刘伟强把这种唯美的纯爱感觉发挥到了极致,有谁会想到,这个向来是以暴力为标志风格的香港黑帮导演,同样能够细腻到如此的程度。
《雏菊》是一部结构有些缓慢的电影,刘伟强不厌其烦的把镜头拉近又升远,仿佛流动的水一样,自然而不留痕迹。
云从天边轻轻的掠过,在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广场,没有大都市流光异彩的庸俗和世故,古老的中世纪建筑默默的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沧桑,空气中有若有若无的清香,感觉有些暧昧,情绪有些惬意,惠英正支开画板,4点15分,一个男人走了过来,拿着一盆盛开的雏菊,“你可以给我画张画吗?
”,一切就像美梦成真,惠英感觉自己一直在等他,虽然她不知道,在广场不远的高楼中,有另一个男人正在默默地观察着她……在同一个时间纬度上,同一个空间的经度,交织在某一点上,每一个人独特的视点,就是一个故事。
我总觉得这始终是电影最神奇的地方,它可以让同一件事情,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影片采用了韩国电影中常用的多视点叙述的方式,只是在以往的影片中,比较常用的是双点叙事的方式,由男女主人公分别叙述所经历的故事,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有一些向左走,向右走的遗憾的美丽缺憾。
而《雏菊》则采用了三人视点加内心独白的方式,在揭示了每个人内心情感变化的同时,于是《雏菊》的空间不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三段式的感情娓娓叙来,三个人的命运紧密地联在一起。
影片同样采用了切割时空的方式,一方面把所有的矛盾冲突在同一个画面中尽情宣泄,无形中扩大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让观众拥有了最广泛的视角,可以同时观察三个人不同的反应,做出自己的判断。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惠英,这个期待着爱情的女孩不知道,开始和结局都早已写好,虽然她不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却设计了故事的开始,惠英像所有的女孩子那样想象着自己的爱情,因为有人会为她搭一座木桥,因为有人会为她送上一盆盆的雏菊,她感受到了这种默默关心的爱,而感到特别的幸福,她一直在期待,有个男人,带着雏菊花,仿佛毫不经心地如期出现,并且接连准时出现在惠英的面前,她认定了他就是她要等的那个人。
作为国际刑警的正宇,抓捕和侦察是他生活的全部,因为特殊任务,而利用让惠英画画来监视,第一次也许是偶然,第二次成为了一种习惯,第三次……,他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女孩子,他也知道惠英同样爱着他,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告诉她,其实自己并不是那个她一直等待的那个人。
朴义,这个照顾花草,喜欢古典音乐,懂得梵高和莫奈的杀手,细腻的就象一杯浓浓的黑咖啡,因为惠英,而陷入了一场默默地守护和爱恋中,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告诉她,其实自己就是那个给她送雏菊的人……一场意外的枪战后,有人失去了声音,有人选择了离去,有人勇敢的出现。
在那场正宇回来看惠英,而发现惠英和朴义在一起的场景中,一扇门,隔出了两个世界,门外的惠英用卡片问正宇,“你好吗”,所有的等待都化作了这几个字,正宇一遍遍的向惠英道歉,“对不起,是我害了你,我对不起你,我没有给你幸福!
……”惠英发不出一个音节,她只能用力的拍打着门,来表示她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但是正宇还是走了,朴义在屋里,心爱的女人却在屋外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尽管有无数的理由可以告诉她,其实他才是那个人,但是他什么也没有说,爱一个人,也许最高的境界,就是在他知道当爱情中陷入了巨大的苦痛中,唯一解决的方式,不是离开惠英,而是继续深爱着惠英……4月15号,在惠英举办画展的那一天,两个男人,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一个继续坚持成为她的恋人,一个选择放弃成为她最好的朋友,而是一个男人再也不会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一年后的阿姆斯特丹的广场,又是一场枪战,鲜血染红了灿烂的雏菊。
雏菊在花的物语中表示心中有爱的意思,对于三个错爱在一起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心中都有爱。
对于爱情电影,所能唤起的可能更多的就是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它没有什么深奥的主题,甚至很多剧情的设计有些俗套和雷同,但是我还是被它无可救药的感动。
喜欢全智贤在里面的表现,这部戏的对白并不多,完全靠演员的表现来支撑,因此比起《我的野蛮女友》中的表演,这个有着邻家女孩子般亲近感觉的女孩子,渐渐的发出耀眼的光芒,感觉她就像盛开在田野中的那一朵朵的雏菊,只为自己而放声歌唱。
错爱,爱错。
缘份,轮回。
记住遇见你的时间。
四点十五。
我第一次遇见《雏菊》,是在一家喜欢的咖啡馆。
午后灼热的阳光,木棱黑板上写着“sun dance”,我推门进去。
温柔的音乐,明亮的阳光,食物冰凉而甜美的味道,随意翻看的一本杂志。
只是一场巧合。
就好似他第一次遇见她,只不过是为了躲躲杀人后的风声,在日光撒满雏菊绿野的温柔时刻,于是一生,都改变了。
就好似她第一次遇见只不过是为了挡挡犯罪分子视线的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广场,四点十五,于是一生,都爱错了。
我想,有的时候生命真是一场误会,要不为什么偏偏要惠英在四点十五的广场上遇上偏偏买了雏菊的郑郁。
或者说,要不为什么偏偏要朴毅在第一次杀人之后遇上偏偏在雏菊田上画画儿的惠英。
第二次看《雏菊》,我在一间四星酒店里,服务员来敲门,告诉我房间里的电脑没有音箱。
那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漂移的岛屿,而我对于它来说不过是一个过客。
对于惠英来说,阿姆斯特丹也不过是个等待的起点,在雨中等待天晴朗的她,也是在这个芬芳城市里等待她的爱情,那个为她送来雏菊花儿的人,一只在古董店外的影子。
四点十五,我们相见的时间。
四月十五,你会不会来我的画展。
她不知道一切都是个错误,她将她的爱情信以为真,并且为此孜孜不倦地等待。
在那些失声的日子里,她安静地坐在白色病床之上,床边放着蓬松的雏菊;在迷醉的午后阳光下打盹,对面坐着朴毅,手里的笔却不自觉地勾勒出郑郁的轮廓,眼泪涌了上来;有着昏黄灯光的餐厅里默默地等待朴毅,却不知忽然熄灭了灯光的这个时刻里,朴毅把自己的生命都抵押出去。
她没有白等。
当郑郁回来的时候,他去敲她的房门,一扇门隔出了三个人的世界。
在惠英咿咿呀呀的哭声中离去的郑郁,用手指猛烈地敲打着木头门的惠英,谁都没有看见房间里听着一切的朴毅,其实他是这场爱情中爱得最早爱得最深爱得最痛爱得最默不作声的那个人。
第三次看《雏菊》,是在夏天已经逝去的时节。
那个人已经不在,一切都追不回来。
郑郁的生命停留在四月十五,从此他的生命不再有变数,最后的变数是415,然而没有人如同他想象的那样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爱的谎言究竟要不要负上罪过?
郑郁终于在死前知道了惠英一直在等待的人就是朴毅。
然而当初他默认了惠英所误解的爱情,用一个拥抱谎骗了自己真实的身份。
他替代了送花人,借他的身份获取了惠英的爱,可是他,没有错,是爱的不是时候。
一个杀手如果想要爱,那么必定没有出路。
说谎和圆谎是已然注定的命运,所以朴毅撒了谎,他对惠英说:“我只不过喜欢你的画,想和你做个朋友而已。
”但愿在杀第一个人之前就遇上她;以为连唯一想亲近的人都没有了,就应该可以好好地活下去;总希望有一天和她谈起画的时候,自己不会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瓜。
是这样浓到不敢张扬的爱啊。
第四次看《雏菊》,生活已是另一片天地。
身边有另外爱护的人,眼泪也不再掉半滴。
为惠英做饭、倒垃圾、煮一杯温软的热茶,他已经不再是隐藏在广场楼上静默的看客,朴毅用出乎意料的勇气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然而依旧对爱缄默。
截然而止的爱情把惠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弃,人是可以死去的,然而爱情无法跟着郑郁的死一起埋葬,反而让她更加无法忘怀,并为此忽略身边的一切美景。
那个懂得莫奈画的人,那个懂得印象派作品的人,那个懂得她唇语的人,并不是她一直眺望的人,而是她身后的身后的,一直站在她身后的那个男子。
朴毅的守侯没有任何结果,然而他收获的是一场没有人给予的欢喜,他说,谢谢你给我的幸福时光。
等她终于明白了始末,他把一直不为人知的对错都告诉她,一切都结束了。
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秘密就是生命。
秘密不再了,生命也无法继续存留。
朴毅抱着惠英的尸体哭着说,让我们重新开始。
一切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能够早一点回头,那么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了呢?
回想起过去的那些细节,他为她造桥后坐在车上与她擦肩而过;在广场上为他画像,纠正他面光的方向……你终于知道,他为你活过爱过,并为着你,走上生命的尽头。
一个杀手,他不能有爱不能奢求光明,否则最后的出路不过是死亡而已。
在枪声以及观众的脑海中倒下的朴毅,生命终于因爱而得到圆满,而这以死为结局的出口应该是最美满的一生吧。
镜头的轮回,是最初的那个雨天。
屋檐下的惠英,一左一右两个深爱她的男子。
那块映在水洼中的蓝色牌子上写: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被改变了的三个人的命运,却都是最最完满的结局。
[对我来说。
一直都会是五颗星星的电影,因为它记录的还包括自己曾经走过的一段爱情。
]
在阳光明媚的阿姆斯特丹,惠英从灿烂的雏菊花园前走过,她是个画家,温柔而恬静的特质和这个温和的老城市很相配,和她一样住在这座有着大运河的古老城市的还有位杀手,然而,杀手爱上了这个喜欢雏菊的女孩。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因此每天把一束带着清香的雏菊偷偷送到惠英窗前成了杀手表达感情的方式。
惠英对这位偷偷送她雏菊的神秘人越来越有好感,她一天天地等待,期望有一天能见到这位神秘人,活泼的她渐渐地变得悲观,她不明白为什么对方老是藏匿在黑暗中。
同样痛苦的还有杀手,作为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他始终不敢鼓起勇气当面向惠英表达自己的心意。
然而,国际型警政宇的到来让杀手感到愤怒,来追捕杀手的政宇同样喜欢上了恬静的惠英,阴错阳差之间,惠英错将政宇当成是送雏菊的神秘人,一下堕进了爱河。
杀手愤怒了,他既要摆脱政宇的追捕,又面临着心上人被抢走的危险,两人的较量再所难免,而无助的惠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厮杀……****************************************************************似乎不是很新鲜的情节,但是依然扣动人的心弦。
看过的韩国电影似乎总是以唯美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思索,『雏菊』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一片纯净而广袤的夹杂着茂密的鲜黄色的草地外,充满着异域情调的阿姆斯特丹,那典型的带着荷兰味道的杂色的房子,都是很舒服的景致。
影片在一片宁静的色调中开始,二十五岁的惠英满怀欣喜地等待着她命运中的那个男人,就像她爷爷所说的『风雨终会过去,你生命中的那个男人也终会出现。
』惠英专心的沉醉在她的画和她的梦想中,何曾料到她生命中唯一的两个男人都是不寻常的角色。
一个男人令她失落了声音,另一个男人则令她心甘情愿的失掉了性命。
当朴义抱着为他中弹的惠英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痛哭,手足无措的他只是旁若无人的大声说着『对不起,真的很对不起』的时候,当惠英忍着剧痛还是挣扎着睁开双眼抚着朴义的面颊时,我的内心顿时被深深的触动了。
影片中的三个人,一个是与世无争,整天只是憧憬着完美爱情的喜爱雏菊的惠英。
一个是身负警察之命以惠英的广场画家的身份作为掩护继而与其接近,然后不幸爱上了她的政宇。
一个是在从事杀手这个职业第二天遇上惠英便为其倾心,默默的送上惠英最爱的雏菊,为能够与惠英度过一年的平淡时光而永存感激的朴义。
三个人都是被命运安插在各自位置上的渺小个体,虽然各自的身份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命运却将他们栓在了一起。
但是上天总是喜欢嘲弄那些认真的人,他们真心的开始恋爱,却总是不得圆满。
他们总是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来选择自己的人生,朴义在自己的杀手生涯开始的第二天遇见了惠英,他显然很是期待自己遇见惠英是在自己的杀手生涯没有开始前,那样他也许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哪怕是这样,他还是在经历了万般挣扎以后选择了出现在惠英的面前,默默的为她做着一切事情,尽他的努力去保护她的一切,他以为这样子便是抓住了两人的幸福。
他在惠英面前尽可以表现的从容和温柔,仿佛他原本就是那么温柔和体贴的样子。
而政宇则是在意识到自己爱上惠英并且连累惠英失声后,无限的自责加上自觉失去惠英的痛哭令他宁愿为了惠英自做诱饵去引诱杀手现身。
孤独的夜中,惠英一人在写字台上抽泣,她在政宇离去的那一刹那,无法用言语挽留他,只能用尽全力敲击着门,地面上散落的尽是她慌乱间散落在地面上的卡片。
政宇则一人蜷在漆黑的街角,口中念着『她失去了声音,而我失去了她。
』朴义则落魄的站在惠英家的门口,很难揣测他此刻的心情,是在怀疑自己和惠英或许是没有了未来,更或许是心中一种无法诉出现实的苦涩。
影片的叙事手法比较古怪,因此也给予了观者更多的思索空间。
我们暂且可以将这种表达方式视作是导演对于人生的一种摸索。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看到这个世界,虽然每个人的世界都各有各的不同。
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未知和猜测中行进着自己的人生。
那年的秋天,阿姆斯特丹。
弥散着火药味的灵魂,像秋日阳光般温暖的灵魂,这两个男人,在同一个女人身边出现了。
命运。
不寻常的爱情。
Daisymovie。
故事的结尾,盛开着雏菊的画上,溅满了鲜血……在所有的人都慢慢逝去,我们又看到了影片开头的一幕,惠英为了躲雨栖生在广场边的店铺门口,雨水顺着她的画将颜料滴得满地都是。
朴义则蹲在一旁,拜弄着手上的那盆雏菊,眼睛则注视着一旁毫不知情的惠英。
政宇和队长则在另一边,此刻他与惠英并不相识。
所有的人其实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已经相遇,只是命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他们之间的缘分诉尽。
雨停后,队长指着店铺的名字对政宇说『瞧,未来总是充满变化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人海之中看似无辜的享受着生活,不晓得某日会遇见谁,发生什么。
既然这样,我们也只能选择接受。
既然命运赋予了我们的相识,我们就应该努力的相依着走下去。
顺道贴上一个从别人那儿看来的评论,觉得不错。
命运、爱情、雏菊,记住爱情要比等待爱情痛苦,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抱着必须要等待某人的心,就像慧英一样……领悟太晚的爱情要比永远没有遇见爱情痛苦,因为没去珍惜失去了可以在一起的时光,走到了无法回头的悬崖上,才看到开在自己内心深处脆弱的花朵,就像郑宇一样……无法说出自己爱情的人要比告白爱情的人痛苦,在看不到结局的等待中压抑自己急切的心,每天徘徊在想象中的庭院,就像朴义一样……
阿姆斯特丹的阳光和风景使我想起了我的家,安静、美丽却又苍白,我不能不说怀念自己的故乡,却不可救药的在城市里飘荡,到底爱的是家乡还是城市,我给不出自己答案,就如同慧英不知道到底爱的是谁。
慧英所爱的只是记忆中的雏菊,她的初恋没有爱,无论是警察还是杀手,她爱的是自己的感觉。
这是一部嫁接的影片,让人觉得适应不过来,两个小时的片子,节奏不一,就如同韩国的爱情遇上了港版的警匪,据说《雏菊》在台湾还是香港上映的时候有人要改名为《无间爱》,这似乎更确切一些。
影片的原创剧本是韩国导演郭在容写的,后来陈嘉上和庄文强进行了修改。
前半段,节奏舒缓,表现惠英与郑宇在广场,因为画肖像而相识,双方的情感交流简单又精致,再加上后面惠英失声的设置,都是典型的韩国电影风格。
但当电影转为郑宇的独白,继而在广场上的枪战中达到高潮,则将之前的韩流一扫而光,这种一部电影中前后风格的大转变,有种港版枪战片的感觉。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种嫁接是完全可能的,警察爱上一个画家,听起来是很平常的事情,都是阳光下的职业,虽然这个职业有点危险,但杀手呢,他生命中也有简单的开心和善良,他也会爱上一个女孩子,哪怕是十恶不赦的恶魔,也会做一个纯净的人,“过了今天你就会明白的”,这样的故事应该残忍的精彩,但导演没有把握好,显得有些生硬。
很美也很煽情
这个杀手不专业
一部野蛮女友就够了。。
画面很美。
难看死。
本片中三主角一个比一个猥琐有行为上的有思想上的 唯一亮点是姜大卫强大的装逼
其实情节有点无聊
其实我没看完,或者是我看不下去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纠结……言情剧就是喜欢你不解释,我也不解释,然后大家一起死光光~话说其实,这样的前提也许能让别人相信并且感动,但是我是真的一点都不感冒=。=
惠瑛的初恋没有爱,只有她用自己的艺术细胞给自己营造出的浪漫,她觉得给她送雏菊的人就是她的王子,雏菊花就像惠瑛的水晶男鞋,她拿着鞋要找到能穿上它的人,而不管那人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的爱人。
很美很浪漫的一部片子,全智贤在里面是那种干干净净的美,就像一朵小雏菊一样,纯净美好画家,警察,杀手,从警察出现的那刻起,一切都错位了,剧情让人唏嘘
这种爱情吧 不是我的菜
不太能理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主要是太难看了
画面太好了
说句真的,我受不了央视那个配音!!!
很多镜头很漂亮。雏菊和郁金香。。。。在我两次上班路上看的,不想看到结尾了。。。。因为我很喜欢郁金香大叔。。。
呵呵
庄老师想把煽情功夫带到韩国,结果碰上郭在容,两人喝了点小酒吃了点泡菜,哭开了。弄哑女一,弄死女一,弄死男二,弄2男一。这是故事,这是故事啊。
n年前看的...内容通通不记得了...画家神马的= =算了。。。我讨厌棒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