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有镜头采用3d摄影机直接拍摄,所以是最直接的真3d影片,其中的特效部分和外星人因为是电脑特效所以自然也是真3d.
from微信订阅号[野评人]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低成本科幻片,细节上存在不少牵强附会和前后冲突的地方,不过它也让我有两样收获。
一、法拉第笼<图片5>影片中,男女主角一行逃到第一个有活人生存的地方,就是理工科大叔谢尔盖打造的这座电磁屏蔽房,被称之为[法拉第笼]。
法拉第笼是什么东西呢?
法拉第笼是以电磁学的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姓氏命名的一种用于演示等电位、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设备。
它是由笼体、高压电源、电压显示器和控制部分组成。
其笼体与大地连通,高压电源通过限流电阻将10万伏直流高压输送给放电杆,当放电杆尖端距笼体10厘米时,出现放电火花,根据接地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笼体是一个等位体,内部电位为零,电场为零,电荷分布在接近放电杆的外表面上。
表演时先请几位观众进入笼体后关闭笼门,操作员接通电源,用放电杆进行放电演示。
这时即使笼内人员将手贴在笼壁上,使放电杆向手指放电,笼内人员不仅不会触电,而且还可以体验电子风的清凉感觉。
这是因为人体触电的原因是身体的不同部位存在电位差,强电流通过身体,此时手指虽然接近放电火花,但放电电流是通过手指前方的金属网传入大地,身体并不存在电位差,没有电流通过,所以没有触电的感觉。
在使用特斯拉线圈时,法拉第笼是玩家的一大屏障,通过它,玩家在笼中能够近距离接触特斯拉线圈而不会被电到。
最后一句是不是让你想起一部经典电影里的一个场景?
没错,就是诺兰大神的《致命魔术》。
<图片1>所以,所谓的法拉第笼其实就是让笼内的电磁波无法逃逸,笼外的电磁波不能进来,这样一来,影片中的怪物就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也攻不进来了。
二、维诺尼卡奥泽尔娃这个就无需多言,直接上图了。
<图片2><图片3><图片4>最后整体上说一下此片的观感。
作为一部制作和发行都是美资公司的片子,这部片最让我意外的地方是,死了两个美国人,一个奥地利人,和一个俄罗斯人。
一开始我以为最多死一个美国人,然后来很多俄罗斯人帮助美国人逃离险境,而自己命丧虎口,这种感觉从主角们来到谢尔盖家(也就是法拉第笼)开始,到自卫反击队出现达到峰值。
但是影片并没有让战斗民族死于非命,反倒让只会哭啼的女二和温雅冷静的男二(均为美国人)早早领了便当,这种不同寻常的死法让本片显得不那么落俗和因循守旧。
此外,影片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莫斯科,有一股异域风情。
但是影片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逃跑和打怪上,对怪物的来源和毁灭莫斯科的目的只一句带过,没有作充分的解释。
虽然作为一个资深影迷,我能够根据稀少的线索自行脑补,但那是基于观看其他科幻片积累下来的经验,实际上我还是希望导演有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但导演似乎不在乎这一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你只是想你让我看平平无奇的特效吗?
因为人物也实在没什么深度……如果你片荒,那就看看这部片子吧。
虽然整体上没什么大意思,但过程戏还是很抓人的。
影片中唯一比较大牌的就是奥莉薇·瑟尔比吧?
其他的演员完全可以算是二线。。。
电影的感觉一般,影片要到结束的时候还出现了俄罗斯四武士,我x。。。
我有点被雷翻了。。。
个人觉得挺好的嘛,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不要什么都拿来对比,这部片子的新意之处在团队精神!!
每次看恐怖片,傻B主人公们不是内战就是作战策略傻得不行,而这个团队却做得不错,不是一碰到灾难人类就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信任和友情在这里就做得很好!!
这点我很喜欢。
虽然外星人有点不靠谱,但对于光的创意还是不错的,笑点也不少(不是贬义)看完起码心情是愉快的,没必要看恐怖片就一定要恶心或是揭露人性丑恶吧!!
PS:那只猫和马很搞笑,还有风的桥段
主角竟然是個天天想挖Bit Cash的苦逼碼農…這幾位老美對大使館可真執著…或許那裏有歸屬感吧。
另外這導演編劇是跟我們的馬總有仇啊還是覺得周總活的太滋潤了?
滿滿一個半小時的吐槽點。
我覺得導演很可能是一邊對著自己吐槽一邊拍到結束的…不過若抛開這些該死的吐槽點,大體上還是做到了自圓其説。
這裡既沒有普通小市民在危急時刻突然變身鋼鉄俠,也沒有拯救世界的英雄,就算是到最后人類也不過才拆了對家一座塔罷了。
災難就是如此,用不着你請,也不會讓你做什麽準備運動,特別還是這種瞬間秒全球的超級災難。
萬一哪天我們也遇到科技超牛,對待人類有如我們對待蟲子一般的種族入侵,個人能採取的行動也不過如此:躲吧,跑吧,先活下來再説。
沒準現在蟲子總是藏身在黑暗處,冷不丁咬人一口,就是因爲這個已經上演過一次了…英雄和凡人其實本沒有什麽區別,關鍵看在某種情境下能夠激發出何種特質,哪怕結果是化爲灰燼。
説到底,有很多災難片就是在給人潛意識里植入一種面對巨大威脅時的堅持和勇氣。
這部電影明確了這個意圖,而且並不顯得矯揉造作,所以我實在是給不出打低分的理由。
總的來説,別當大片看,本來就不是。
《至暗之时》拥有一个很不错的题材。
虽然这个题材并不是它第一个想到的。
1996年,Sega Saturn上曾经出过一款名为《异灵》(E0)的游戏,讲述的就是一艘太空船受到了看不见的外星人的袭击,太空船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主角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外星人的位置来逃出生天。
所以,当12年后,有一个类似的题材要搬上大银幕的时候,我对他的期待度已经满点了。
《至暗之时》沿用了“看不见的外星人”这个设定,不过把舞台从封闭的太空船搬到了开放的莫斯科,EO中那个用来探知外星人的声音探测器,由于太过科幻,被换成了外星人能让周围的电器有反应。
这样一个大的故事框架搭起来,尚算严整,故事点子也算有新意。
但是一个好的点子并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
作为一部惊悚片,无非是舞台、悬念、人物命运三大要点。
但本片作为惊悚片,显然称不上佳作。
首先,他的舞台比较开放,本身就难以营造一种惊悚的氛围。
其次,悬念的营造非常差劲。
这部电影硬说有什么悬念的话,就是那个我一直以为是男主角的那个人演到一半忽然就领便当了,当时我就233了。
后来看影评,发现不止一个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什么??
原来Ben不是主角啊?
”。
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人物塑造太失败了。
男猪脚演得像个龙套,龙套倒像个主角,如果不是龙套翘了,这个主角就要彻底淹没在龙套的阴影下了。
还有你既然找了一个恶棍进五人逃生组,前期还给这个恶棍做了那么多铺垫,后面至少也要让恶棍发挥一下热量,展现一下人性阴暗的一面,营造一下惊悚的氛围,结果这个恶棍最后以一种非常高大全的形象领便当了,就如同我们经常在革命影片中看到的正面龙套一样……你这个人物的设定还能再失败点么?
综上,这部片子作为惊悚片无疑是失败的。
导演自己好像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到了后半期,片子干脆利落的转型为了科幻枪战片。
惊奇吗?
反正我是很惊奇。
但要说作为科幻片,也是不合适的。
因为他压根儿没有科幻要素。
最多因为外星人的题材,被归入科幻片一类。
去年看《洛杉矶之战》,我曾经认为,这是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
今年看《超级战舰》,我又以为,我看到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
直到看到这部《至暗之时》,我认为,我终于看到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了。
以往外星人侵略地球,靠得无非是黑科技,比如《独立日》中BUG般的防护罩。
而这个外星人除了隐形外,再也没什么亮点。
他们没有飞船,估计是通过的徒步的方式来到了地球。
至于如何通过徒步的方式进行恒星间穿越,这就属于导演才能知道的秘密了。
他们身体脆弱的令人发指,影片的最后,主角拿着一块巴掌大石头(或者说外星人防护壳的一个残片),居然都把一个外星人给砸死了。
坐在电脑前的我已经涕泪横流了,我坚信人类电影史上的外星人不会有比这更弱的了(不算E.T)。
我们应当铭记住2011年12月25日这个圣诞节。
日后盘点外星人科幻片的时候,本片当仁不让的能坐上“最弱外星人”的交椅。
最后,说一下对本片的最大的感想:就这种水平还想侵略地球??
你们还是赶紧回火星吧!
外星人来的没逻辑故事发展的没逻辑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道理,除了那位俄罗斯肌肉男的一番话……总之,真心烂片
这货是喜剧片,so bad that is actually funny. 看到他们一群人拿着微波枪去找女主的时候,旁边有老外直接说"this is f**king ghost buster"... 电影结束,全场各种WTF..
除了外星人使用电磁来作为武器和感知的设定有些创意以外,其他就是一部平庸无奇的科幻电影了。
演员如同NPC一般完全没有所谓表演可言,特效对于好莱坞科幻片而言也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
我很喜欢“小心那些光”这个点子,片中用灯,汽车,手机等等,有点儿说相声“三翻四抖”的意思,可惜缺了最后一抖,结局战胜外星人的办法跟这个没什么联系。
我本来一直在回忆电磁学,想象有什么法子可以短路掉这些隐形发电机的。
又及:这片儿是俄国人投资的吧,片中的俄罗斯人民很高大威猛(Welcome to Russia, suckers)不说,美国主角竟然跑到外国仍然只搞老乡不试“驼地”,放着鲜嫩的Vila不吃去啃茄子脸大姐。
又又及:海报太土鳖了太太太土鳖了,直接把小灯泡放中间旁的啥也不搁,多好。
又又又及:开头三个美国人在酒吧狭路相逢那段,请注意沙发后舞池中一个穿红色短裙的姑娘的腿,那是2011年度之腿,最棒的是,这位美腿临记始终没露脸,给人无穷想象空间。
就结尾字母那首The Uprising-Pilot Hill凑合
很弱智的电影,剧情极度无聊,导演、编剧、演员、剪辑、配乐、摄影集体低能,不过影片里部分场景还是很有震撼力的,比如坠毁在mall里面的客机,特效虽然不怎么样,也比国内很多伪大片的特效好很多,另外本片外星人的形态设定算是有点创意,不过吸引力不足。
剧情设定有些意思,但成效真的太醉人了,演员里除了Joel小哥带着演技以外,都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悬念效果有点淡,外星人创意不错,俄罗斯老大哥还是这么革命热血不减当年!PS:创意不错,今年来少有的科幻片效果!为什么满足不了装B的人呢?
实在是不想看到前面的那三个人死掉
情节烂到爆,特效假到哭。躲储藏室就能逃过穿墙破甲的外星人,缩车底下就能隐形,挂个灯泡就能绝缘。妹子面目模糊且全无用处,反而是一开始就高竖死亡flag的恶役型男为了这群没把他当队友的玩意儿慷慨就义。开金手指的主角死了基友就抱着妹子哭这种槽点我都懒得说了,170你下次长点脑子接戏吧我
小成本科幻片,外星人的正脸都没见到就演完了,想起了近期的《切尔诺贝利日记》
看完才明白。死的都不是主角。
外星人的设定特别适合做成游戏。
2012.4.10有组团打僵尸的感觉
前有天际、洛杉矶之战这种渣片前辈作品做典范,果然烂出了水平,烂出了风格。槽点太多,吐都来不及,果然世界末日对降低人们的智商有良好的效果。
节奏够流畅,美女也不少,可以了
還往好較後出場的金髮少女演技柔嫩得來實在太可愛。
尽管评价不高,尽管预告片几乎把包袱抖完了,尽管外星人信息严重不足,但不耽误它是一个吸引眼球的片子,关于外星人入侵你还想要多少呢?
如果不是在莫斯科拍的,我顶多给1颗星!
稍微有点甜头的爆米花,只不过科幻和青春一搭边就弄得面目全非。这种廉价的科幻片一旦商业化,就变得极其无聊,科幻迷可看,较真党不可看。
槽点多多啊,剧情很是垃圾
本部电影里面的妞都相当正点,就是有点误事。另外,再也不相信豆瓣的评分了,这么不错的电影,评分这么低,难道我的档次跟豆瓣的差距那么大???
什么烂鸡巴玩意儿,里面的配角一个个脸上都写着:亲,接下来我就要死了的表情吗?只有俄罗斯的硬汉们给了我些许的安慰啊,其余的都是扯淡啊,几天待在地下室你好歹长点胡须行不!
概念还行,最烦各种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