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剧情的发展,看到影片最后,还是不得不得出一个老土的结论: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如果之前没有那些铺天盖地的赞美,没有那些奖项的堆砌,影片所展现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还会让人触动。
我不知道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奖项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我自己看来,《阳光小美女》就如同小奥利弗一样,虽然单纯,让人喜爱,但绝不应该在虽然影片通过整个故事和里面的人物很明确的阐述了生活之中处处都有阳光这样一个哲理,并且能够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但还是无法掩盖影片的不足。
首先,故事本身就没有什么新意,一个生活上没有帆风不顺的家庭把所有烦恼都抛在脑后,积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而且,导演实在太狠,一般情况,影片中有一个或者两个主人公比较倒霉,但他却让这一家子都走了霉运,外带还搭上一个女主人的娘家人。
世界上最衰的家庭也莫过于此吧
轻度禁片:正剧偏喜阳光小美女OLIVE的一家上演了一部冷得让人发笑的正剧,当我含辛茹苦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又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吃不饱,吃不饱只好满怀希望的去留学,留学回来海龟变海带也仅仅能吃饱,吃饱了又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电影《阳光小美女》,我终于很过瘾的笑了。
和看《大话西游》不同,这是另外一种笑法,落井下石的笑法。
我初中的时候是数学科代表,课间,一大帮同学在走廊上眺望远方。
数学老师过来叫我发批改完的考卷,李进冲过来从我手里夺过卷子,大叫:“曾平,3分。
” 李进大笑,‘一位数。
’众人也大笑,100分考3分也够不容易的,曾平大怒,冲过去想打李进被众人拉住,一会,李进试卷也发下了,7分,这下曾平笑了,“哈哈,和我差不多,才多4分!
”众人笑。
李进也笑;“才多四分?!
我是你的双倍了!
”李进的幽默深深打动了我。
从此我的人生目标得以改变,致力于让自己的成绩达到7分的是水准也能够开怀一笑。
《无间道》拍摄以后,刘德华和梁朝伟有一次在台湾一个谈话节目,刘德华说自己和梁朝伟是2个渔夫。
一个每天在海边叉鱼卖点小钱,然后每天带几条鱼回去下点小酒。
另一个渔夫很努力,天天抓很多的鱼卖钱,赚钱买了鱼杆继续努力钓鱼,赚钱买了鱼网继续努力网鱼,赚钱买了渔船继续搬鱼。
10年后他有了自己渔场,他说:“其实我觉得最幸福的莫过于以前每天回家喝酒吃鱼的生活了。
”我又笑,发了疯的思考我到底是身家百万还是身无分文的时候去钓鱼能多享受一点生活的闲适。
《阳光小美女》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禁片。
导演内心一定相当黑暗,拿老百姓开涮,让观众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且全篇充满了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的垃圾流毒,少年时玩弄女人无数老了看黄色杂志吸毒过量至死死前还要教小美女跳脱衣物的爷爷,教成功学自己却事业无成的爸爸,全国最优秀的普鲁士学教授,却乱搞同性恋失恋兼失业,自杀又未遂的舅舅,喜欢尼采又梦想考飞行学院搞得自己九个月一言不发却无意间发现自己是个色盲而梦想破裂的哥哥,整天烟不离手,只会做鸡肉饭的妈妈,以及带着眼镜,长着一个小肚腩的,梦想在“超级女生”一样的庸俗选秀节目上飞黄腾达的阳光小美女。
全片最后达到高潮,在资本主义腐朽的欢场上,连儿童的笑容都是芭比娃娃的模式化,大人毫无精神,却依靠6岁女生的脱衣舞表演唤醒了大家的笑容。
最后,导演不忘在辛辣嘲讽了一番资本主义的腐朽后,直接掐灭了他们的妄想,影片的最后结果是全家人3年不得参加阳光小美女的选秀活动,一家人灰溜溜的挤着大众小包车回家了。
这部《阳光小美女》,描述了一个普通的资本主义家庭的真实生活,直到影片最后我们才能看明白,导演是借他们来反思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下人生的意义,深刻嘲讽了黄色杂志,庸俗的电视选秀节目,以及自欺欺人的拜金主义成功学。
看完这部片子,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既高兴无比又为本片的教育意义拍手称奇。
我在想,人生的意义就象一个椰子,远古的海边有一群猴子,有的猴子古里八趁的非要想捣腾里面的果汁来吃,有的猴子却把耶子作成木筏飘扬过海。
按达尔文的进化论,先下树并会利用工具的后一部分猴子会提前变成人。
结果呢?
他们就继续困惑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人。
其实看过《大话西游》就明白了,我们的心长得和椰子差不多丑,不用搞清楚里面装什么,只要可以飘着舒服就行了。
大一寒假在家狂看电影,哪怕有一秒钟迅雷没有在下电影,我都会浑身难受。
当时《阳光小美女》广受好评,呼声很高,我的观影指南几乎都是由媒体提供的,媒体的观影趣味决定了我的观影趣味。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双击鼠标,开始观影。
片头妈妈去医院接舅舅的桥段,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无趣,但是当全家人聚在餐桌旁争吵时,我被点燃了,因为那种争吵多么的日常化啊,之前在影视剧中从未见过这样的争吵,简直让我误以为只有我家才会发生这样的争吵,其它家庭都是相安无事和谐温馨的。
爸爸激情澎湃地宣讲自己的成功九部曲,镜头转向台下,灯亮起,我看到了稀稀拉拉了无生气的听众。
我想起了我初中时期死忠的成功励志类书籍。
我突然觉得一股阴风吹过。
我很喜欢哥哥这个角色,因为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现实中——会躺在床上看书,在旅途的间隙看书,用书籍将自己和外部世界隔开的人,我有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
我也曾试着看尼采的书,逼着自己崇拜这个天才,可惜的是,资质太差,整不明白天才在说啥,作罢。
我很也很喜欢爷爷这个角色,活得恣意,有一颗善良的心。
舅舅刚步入这个家庭时,也不是超然的人,他脑子中也有爸爸那样关于成功失败的观念,只是远远弱于爸爸而已。
他在乎自己在研究普鲁斯特领域的权威,在乎自己获得的荣誉奖项,在乎前男友的现任男友获得了自己渴望的奖。
在需要人力发动车子时,他和大家在车尾推车,他每次都会说:你知道吗,我获得了普鲁斯特的一等奖金。
但是在选美活动结束大家返程时,他没说。
大一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时,当哥哥说出:do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fuck the rest.时,我沸腾了,泪奔了。
开学之后,我还在反复咀嚼这句话,因为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自由。
高中时,我渴望着大学,我以为我即将过上恣意妄为地看书看电影的日子,其实,没有。
高中时有高考,大学时有保研,总是有那么一件事情让我身不由己。
有一天晚上我喝完奶茶后,把白色的纸杯子洗干净,然后用马克笔在杯壁上写下了那句台词,放在了床头的书架上。
后来,不知道那个杯子去哪儿了,我完全将它遗忘了。
生活被生存压榨。
生活被搁置。
从来不知道享受生活为何。
对于影片结尾的小高潮,第一次看时,只是欣喜于它没有落入窠臼的桥段设计。
这次再看时,感受就完全不相同了。
当奥利弗在台上开始跳爷爷教给她的脱衣舞时,我瞬时泪奔了。
奥利弗是这个选美比赛中的异类,她从相貌到衣着到才艺展示都完全不符合这类比赛的标准。
那些坐在台下的评委和观众,象征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他们设置了游戏规则和评判标准,在这个物化的商业社会里,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我们要被迫参加这样的选美比赛?
为什么我们要接受那些评委是审视?
获得选美冠军真的那么值得骄傲么?
我带着厚厚的眼镜,有小肚腩,头发没有做成大波浪发卷,不会向观众展示甜美迷人的微笑,有他妈什么的不可以?!
为何我一定要符合你们的审美规则?
哥哥说人生就像这场选美比赛,去他妈的选美比赛,去他妈的飞行学院,如果我想飞行的话,我自会找到其他的方法。
我一直在渴望着有朝一日,我活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有金发美女,也有眼镜大肚妹,但没有正襟危坐的评委来判定她们的是非成败。
Our age is a winning age. Every self-help book, from home and abroad, shows you the way to the top. Every competition, online or on TV, displays the benefits of being a winner. Every parent, married or divorced, pushes the kids to be N.O.1. Every company,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forces itself into the Fortune 500 list. Every country, big or small, desires to be powerful enough to devastate others. If you win, you are crowned and regarded as a role model to all. If you lose, congratulations, you've got another name: LOSER. We live in an age of winner-manic and loser-phobia. That is what distinguishes this film: LITTLE MISS SUNSHINE. Instead of being one more orchestrated anthem dedicated to the winning group, this film is a carnival about living, fighting and forgeting of the losing team. Basically, here we have no winners: a kinky drug-abusing hippie(the grandpa), a pretentious jumpy speaker(the father), a smoking desperate housewife(the mother), a listless out-of-love gay scholar(the uncle), an ambitious silent brother and finally Olive, a plain-looking pre-mature seven-year-old girl. It'll be boring to keep nagging about losing and how to lose. LMS spotlights human beings' reactions to a set of chaos. At moments of disillusions, this dysfunctional family choose to move on and forget about the pains and the past. These sorry but laughing-to-tears moments are Uncle's failing suicide, Brother's vow to silence, Father's boastful fallacy about almost anything, the microbus' interval breakdown, Uncle's embarrassment of running into his ex, the bankruptcy of Father's biz plan, Grandpa's sudden death, again, Brother's discovering himself as color blind and finally, Olive's outrageous performance as a finale...Such are days of our lives, to name just a few. As the audience, you laugh with them, and shed tears with them because you see your own lives in this film. People are so apt to be unhappy. Even if you've already been a millionare, just imagine one day you get a little problem, you will be troubled and annoyed. That is, even if you have 1,001 reasons to be happy, yet with only one tiny little nuisance, you will be sad or pessimistic. That is human nature. LMS teaches us how to deal with our failure and to move on. There could be one day when the one you love would walk away because of somebody else, when your well-designed strategy failed to attract investors or clients, when the elaborately-prepared dinner pissed off the senior, when your dearest family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when there were only a slim chance for your dream of a lifetime, when everybody laughed at your art deco. We have to keep punching. Grandpa encourages Olive by saying "A real loser is someone who's so afraid of not winning he doesn't even try. " We lose with dignity and pride, most important of all, losers with dreams and action are not real losers. Beauty Pageant, Singing Competition---Miss Blah blah blah, Universal Idol, Supergirls or Superboys, we just live out of the main stream benchmark. We don't deliberately say no to the monotonous unanimous standard. We just despise the regular cheap smile and uniformed kidult dress and gestures. Don't be bothered by others' label on you: cynic, superfreak or weirdo --- "Do what you love and fuck the rest."(still remember: "Fuck the regulations!" -- From The legend of 1900 ) Martin Luther King shouted "... ...I have a dream today." I am shouting in the same way that everybody has a dream. Suede sings 'Everything Will Flow'. Well, everything will flow, except our dreams.
阳光小美女.不是喜剧.虽然结束的时候带来愉悦感.奥莉弗七岁.戴大大的眼镜.有一个圆圆的肚子.我觉得她很美.很可爱.她要去选美.阳光小小姐.爷爷是她的教练.爷爷吸毒,看黄色小说.说脏话.哥哥想要去飞行学院,不被家里允许.戒言九个月.他说他恨一切的人.舅舅是学者,同性恋.因为失恋,失业而自杀,未遂.住在她家.爸爸渴望成功.写了一本关于成功的书,但没人买.家里将要破产.妈妈是疲惫的中年女子,累的时候会抽烟.他们很糟糕.吃饭的时候彼此争吵.全家人决定陪伴奥莉弗去加洲参加选美.买不起飞机票.从公路出发.橘色的旅行车很温暖.也很旧,出现若干问题.开车的时候,所有人要去后面推,然后一个一个跳上车.我很喜欢这个场景.好开心.一路上经历很多,各自的失落和梦想破灭.有些伤感.先是爸爸的事业彻底失败.即将破产.他会重新开始.舅舅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和新欢在一起.很难过.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让他遇见.他还是喜欢他.把他的照片放在钱夹里.接着爷爷在旅馆里一睡不醒.在医院里,他们不想把他丢下,带着他的尸体继续赶路.车子的喇叭坏了.一直响.哥哥的视力很好.但舅舅发现哥哥是色盲.无法当飞行员.崩溃.梦想破灭.生活残酷的让人无话可说快要迟到了.车子横冲直撞.到达比赛现场已经迟到.求了好久才答应让她参赛.这是个傻气的比赛.奥莉弗不该来这里.最后她的才艺表演是爷爷教她的舞蹈. 脱吧脱吧.献给爷爷.吓倒一群人.有人离席.被主办方要求立即停止表演.全家人都跳上舞台,和她一起跳.结束后,被带到警察局.要求她以后都不能来加州参加选美比赛.回家了.一个一个的跳上车.生活诸多缺失.但我们在一起.相爱.结束.
今年看的几部小成本电影都很出彩,如画面精致,剪辑干练的《Hard Candy》,戏剧色彩浓重的校园复古Film Noir《Brick》,以及即将要讨论的这部视角和色调都很独特的《Little Miss Sunshine》。
影片的开头方式非常特别(也许你会说或多或少模仿了《辛普森家庭》),几个讲述不同场景不同人物的镜头穿接起来,每一个都很有意思,却让你琢磨不透其间的联系(谁能把吸海洛因的老头子与挺着大肚子看电视的小朋友联系起来。。。
),加上从头至尾超高水准的配乐(DeVotchka,Mychael Danna,etc.),感性上非常容易抓住观众。
每一个人都会自始至终笑着看完这部独立电影,然而这些笑声的背后却是深沉的感情和对社会的无奈。
《Little Miss Sunshine》定位于美国一个“无产阶级”家庭,家庭成员抑或懵懂,抑或逃避,抑或甚至犬儒主义。
不论谁看起来都是社会的牺牲品,似乎只有小女儿Olive有着健康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家庭的一抹亮色。
于是不难理解为何每个人都在那么努力的维护Olive的这个梦,亲情是一个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让Olive像自己一样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想要维持住希望的寄托。
这样说来,《Little Miss Sunshine》便有了些《一一》的味道,每个家庭成员沉浸在无尽的平淡和绝望之中。
碰巧的是,《Little Miss Sunshine》中几个绝望的人也构成了一个循环:厌世(Dwayne) -> 不得不出世(Richard) -> 处事不顺企图自杀(Frank)-> 犬儒主义(grandpa)。
一个有趣的问题便出现了:我们应该把Olive放在什么位置?
她可以放在Dwayne之前从而成为厌世的原因,也可以放在爷爷之后从而摆脱这一个不和世俗的循环。
这也是该影片戏剧化的所在之一:前文提到大家都在努力维护Olive的梦想,因此众人的目的是将她脱离这个恶性循环;然而爷爷却在关键时候阴魂不散,摧毁了众人的努力。
但这场闹剧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最后都看出了“Miss Sunshine”节目以及一切Beauty Contests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于是他们自愿的从入世的努力中跳了回来。
最后得到肯定的竟然是爷爷的世界观。
显而易见,虽然电影从头到尾充斥着笑料,但导演本人的视角并没有多少亮色。
一家子踢了场,卷席而出,一片笑声中电影利落收场。
非常讨巧的结尾。
该说的其实都说清楚了,于是如果再表态就会落入俗套。
这样的收场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也许有人会承认Dwayne的观点,“If I want to fly, I'll find a way to fly. You do what you love, and *beep* the rest”。
不过我相信,Olive的未来不容乐观,也许又是个悲剧形式的终结。
这一点仿佛又和《毕业生》有点相似,两个青年人踢了场,上了公车,满脸喜悦的坐在一群老年人中间,本来的微笑渐渐退去,还原成先前的懵懂和对未来的迷惘。
这样独具匠心的电影不得不看,在此强烈推荐一下。
今天看这部电影,才知道自己曾经犯了多么大的错。
第一,本来应该去年上课时看的,没细心去找,放弃了,结果在课堂上无话可说。
如果当时看了,那节课断不会枯燥无味。
第二,不该受某位同学的影响。
她的评论使我失去了进一步寻找这部电影的动力。
其实怨不得别人,因为早该知道谁的看法也不能代替自己的感受。
第三,不该受这电影的名字的影响,以为是一部儿童轻喜剧。
想来也是,如果真的是给孩子们看的,老师又何必推荐。
看完已经有一会儿了,去洗了件衣服,洗了碗,吃了点东西,泪水总算止住,心情也平复。
当Dwayne下车大声喊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心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憋得难受。
手在键盘上无意识地敲打着,心里在默念。
可还是忍住了没有去写什么,因为知道自己还不清醒。
可是反问自己,现在清醒了么,仍然不会是肯定的答案。
上课讲到Sailing round the world,跟同学们说,Everyone needs a drame.这话是说给他们的也是说给自己的,对不起,我有些难受,因为心里有些发虚,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
阳光小美女或多或少告诉了我一些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
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
Dwayne,想做飞行员;Olive,梦想成为阳光小美女;Frank,应该是普鲁斯特最棒的研究者;Richard,负担家庭,他要做成一庄大生意。
确实,有梦想的人都在为梦想而奋斗,以自己的方式奋斗。
作为父亲的Richard不允许任何的放弃,因为放弃意味着失败。
他以他的方式要求着每一个人,也以他的方式给自己巨大的压力。
Dwayne为了证明自律,可以九个月不说任何一个字,这是他坚守信念与理想的方式。
梦想是否只要坚持就能实现?
生活就是那辆破车,需要人推才能发动,需要一点压力一点动力,生活不会自行前进。
可有时候也会开过了头,找不到出口在哪里,有时候势必要违规,为了所谓的目的地。
他们一家人开了900英里去加州,又要开900英里返回,可见并没有一个什么地方是真正的目的地,那个地方只在我们的梦想里。
而肉身的我们,永远永远在路上。
紧张,忙碌,焦虑,抓狂,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Frank,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失去了天才的头衔,自杀却不能遂。
Dwayne,苦苦的坚持,却无意中发现自己是色盲,根本无法成为飞行员。
Richard,一直不肯放弃的他,终究还是在生意场上失败了,自己的坚持并不代表别人的坚持。
Olive,她天真单纯,只为不加修饰地表现自己所能。
到头来却无法匹敌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娃娃。
更滑稽的是,当她站上舞台,展现多日来苦心练习的舞蹈时,大家才知道爷爷教给她的竟然是下流的脱衣舞。
“有时候我真的希望,能一觉睡到18岁。
跳过这狗屁高中生活还有其他的。
”Dwayne对Frank说。
“你知道普里斯特吗?
”“你教授他文章的那一个?
”“是的。
法国作家,完全的失败者。
从来没有像样的工作,单相思,同性恋。
花了20年写了本几乎没有人看的书,但他可能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作家。
总之,当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首这一生中所经历的痛苦,或许才明白,那才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些年他愉快吗,全都浪费了,什么也没学到,但正是那些造就了他。
所以,如果你一觉睡到18岁,啊,想想,你会错过多少痛苦啊。
高中?
高中是你最痛苦的时代,你不会受到比那更大的痛苦了。
”“你知道吗,去他妈的选美比赛吧。
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选美赛。
中学,大学,然后工作,通通都去他妈的吧。
如果我想要飞,我会有办法飞的。
做你喜欢的事,其他的都去死吧。
”镜头里大海波涛汹涌,屏幕前的我泪水汹涌……做自己喜欢的,其他的都去死吧。
到底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追问这个问题。
爷爷才是对的,敢于尝试就是成功,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做才是真正的失败。
做自己喜欢的,不管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与世俗的眼光。
这一段外甥与舅舅之间的谈话,在大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波澜壮阔。
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可是现实让他们的梦想拐了弯,那又怎么样,即使被认为是失败者,他们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
Olive的舞蹈,是对世俗最大的挑战。
舞台上的小美女们,举手头足,一颦一笑,俨然是大人的样子,连坚持不放弃的Richard也似乎看不下去。
大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欢呼,这个世界早已经不存在真正的孩子了。
Olive是她们当中唯一没有修饰的,仍称得上是孩子的孩子。
可她的才艺竟然表演起了脱衣舞。
这惊骇了所有的人。
只有沉浸在舞蹈中的孩子未领会到舞蹈的意义,她把这个当作敬献给爷爷的礼物,尽心尽力地表演着。
大人们评委们无不以大人的审美来要求孩子们,当某一个孩子真实地展现了大人的某些方面时,大人们又予以唾弃。
他们把孩子当成是完美的代表,只需按照大人们的规划成长,不能沾染歪斜的气息。
孩子的一切毕竟来自于大人,当一个不黯世事的孩子在表演脱衣舞时,该脸红的是孩子还是大人??
如果我在场,如果我是导演,我不知道这该如果收场。
全家的男人们,一个接一个跳上了舞台,与Olive共舞。
证明说,作为一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
也可以因此而赢得掌声。
最后Olive被判定永远不能参加加州的任何选美比赛。
那又怎么样,生活中没有选美比赛,照常进行。
人生面对的比赛,何止选美一个呢?
整装行囊,又要上路。
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
生活要我们经历失败的时候,那么就从容地接受,生活要我们感受痛苦的时候,就去感受。
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
有时候会觉得这是一种平庸的托辞,但是,活在别人眼里确实不幸福,这个实实在在。
当Olive用大眼睛凸肚腩的形象出场,一再回放电视上的选美画面并努力模仿获胜者的表情手势时,我差点要以为这是一部乏味的常规励志片,好在接下来出场的成年人们用他们各自的不靠谱行径激起了我看下去的兴趣。
呃,怎么说呢,观看这凑成了一家子的“失败者”如何生活,竟然让我有种幸灾乐祸的满足感。
大概,我真是不善良。
也可能是负面情绪堆积,一不小心就会脾气暴躁,随便一句话一条意见一个要求都能迅速串起火苗,恨不得像Olive的妈妈一样,把甜点袋子“砰”一声砸向餐桌,再抓起一块恶狠狠地咬下去。
据说,甜食有助于改善情绪,那么姑且将家人们的相互妥协归功于它吧。
无论如何,为了Olive的选美比赛,全家终于集体上路了。
七座位面包车在加州公路上迎着阳光前进,但旅途是意料之中的不顺利:汽车坏掉的离合器、爸爸被否定的“投资”、妈妈担忧家庭未来的歇斯底里、舅舅在加油站便利店的尴尬偶遇、爷爷在汽车旅馆的突然辞世、哥哥无意中发现自己是色盲患者……好在,即使生活愈发像他们的破车一样摇摇欲坠,一路上挂着耳机的Olive也仍然坚持着要去做“Little Miss Sunshine”,这个只在汽车旅馆里对爷爷说过自己担心失败的7岁小姑娘,最终站上了也许并不是为她而设的舞台,不够美丽、不够炫目、不够机灵,可是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妈妈说的一样,just,let Olive to be Olive。
喜剧不等于童话,Olive当然无法成为Little Miss Sunshine,可是如此甚好,在这个跌跌撞撞推车前进的故事里,仕途不顺的憋闷、遭遇背叛的绝望、梦想破碎的怨愤、亲人离世的哀伤,竟然都掩不住小小Olive散发的金色光芒,当荒诞的脱衣舞表演变成家庭的牵手圆舞,原本千疮百孔的生活也可以旋转出快乐和幸福。
所以,我特别喜欢这电影篇名被人译作“小太阳的愿望”。
小小的太阳,照得人心软又心暖,原来,抛开那些普世价值观里的成功准则,接纳并爱上不完美的自己,也不那么难。
坦率说,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5部电影里,有四部都太沉闷了,只有《阳光小美女》,惊喜不已,近年难得的风格清新之作,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可以马上让人眼睛一亮,剧本太牛了,我非常热爱它的那些台词,像一部故事很棒的小说,加上很棒的语言。
这给了表演巨大的激发性,所以演员的表演都很精彩。
影片回味无穷。
今年奥斯卡我绝对是力挺本片。
而且已经被我例如乌青必藏电影名单。
<BR>这个故事里的一家子人全是失败者,研究普鲁斯特的自杀的同性恋舅舅、愤怒疯狂色情的吸毒爷爷、创造9步成功学的失败爸爸,迷恋尼采拒绝说话想考飞行员最后发现自己是色盲的哥哥,他们沮丧倒霉麻烦不断,开着一辆超级烂车一起去做一件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他们本来试图以此证明点什么,最后他们发现他们不可能成功,于是干脆胡搞了一把,这是多么荒诞的经历,从失败到失败,但是他们却快乐起来了。
这其实是一个励志片,但和别的励志片完全不一样,不是用成功来激励,而是发现失败也挺好的。
归纳起来的话这个片子的中心思想就是:管他妈的别的,做自己想做的就行了。
影片开篇就给了这一家六口一个精炼的特写:小Olive,一心参加阳光小美女选美赛的7岁小女孩,戴着遮掉半个脸的大眼镜,胖乎乎有着小肚子的可爱身材,每天观看选美小姐的比赛录像,模仿获奖时的笑容、身姿,粘着爷爷帮她挑选美的音乐,教她跳选美用的舞蹈。
爷爷,吸毒好色脏话不离口的老年嬉皮士(坦率可爱),在赶往选美赛的路上,对Olive的哥哥Dwayne说出了他的至理名言:“要上一群女人,不要一个,一定要一群。
你15岁,你是尤物,她们是尤物,为什么不”“你这个年纪不要吸毒,年轻人吸毒那是疯了!
我老了,我这个年纪要是不吸毒那就是疯了!
”在发表完这段话不久,拜托她儿媳的哥哥去加油站买两本色情杂志,曰:“我喜欢色一些的,不要画片。
给你自己挑本……(男同志读物)。
”第二天清晨,他被小Olive发现死在他们住宿的motel里,因吸毒过量。
爸爸,一个面临事业危机和中年危机的固执男人,最喜欢把他的“成功九步法”挂在嘴边,最痛恨loser,像自己一样倒霉失意的loser们。
妈妈,麻木的中年妇女,离过婚,大儿子有可能是和前夫所生,对两个孩子很好,潦草的坚持照顾着这个家,为丈夫的事业担忧。
敢于告诉小Olive事实的真相。
妈妈的哥哥Frank,失恋、失业、失意的“三失gay”,因自杀未遂被妹妹接到家里,话不多,Olive妈妈去接他时说:”很高兴还能在这见到你。
“他麻木的看着窗外:“我们俩之中高兴的只有一个人。
”就介么酷。
Olive的哥哥Dwayne(个人从他的第二个镜头就开始粉喜欢他),15岁,尼采的忠实信徒,在Frank到来的时候,他已为成为飞行员坚守沉默誓约达9个月之久,只字不言,他对Frank说的第一句话是写在本子上的,frank问:“你不和朋友出去玩吗?
”他回应:”I hate everyone.“Frank问:”你的家人呢?
“Dwayne停顿了一秒钟,在”everyone“上重重的划了一条加强线。
在本部影片里这厮说的真正的第一句话是:”FUCK!!
“在他刚刚得知自己是色盲,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飞行员的时候咆啸而出。
就是这么一家人,出于各自自愿不自愿的原因,他们上路了,为了小Olive一心期待的在加州举行的”Little Miss Sunshine“选美大赛。
一路上,车坏了,每次发动都要靠人推,然后一家人一一像赛跑一样赶上已经开动的车,跳进车门里,才能继续出发。
爸爸突然得知自己以为畅销的书根本卖不出去了,冲到某加油站打电话给联系人。
正在此时,爷爷向Frank提出了去帮忙买两本色情杂志回来的请求,Frank同意,在为色情杂志买单的时候遇到了刚刚抛弃了自己导致自己自杀的gay情人,并被看见他在为什么东西买单。
爷爷在汽车旅馆吸毒过量猝死,一家人得知尸体不能及时运走,也不能被暂存在抢救的医院,但等待尸体处理就将错过选美时间,最后爸爸决定把爷爷的尸体偷出医院,堆在后备箱里,到达选美地点加州后立即处理。
一家人就这样带着爷爷的尸体上路了,路上险些被警察发觉他们私运尸体招摇过市,幸运的是遇到的是个热爱色情杂志的”黄警“,两本曾让Frank尴尬无比的杂志救了这一家。
在还差不到一小时比赛就要截止报名的时候,Dwayne发现自己是色盲,冲出车门对天长啸,再也不愿前行半步,执意自己留下与家人分开。
是可爱的小Olive的拥抱劝回哥哥,他们继续匆忙上路。
历经千辛万苦,一家人终于到达比赛现场,赛场上熙熙攘攘的全都是打扮华丽艳光四射的人造小美女,小Olive的纯洁简单在赛场上格格不入。
在此,本片的高潮环节即将上场。
在最后的才艺表演环节哥哥忍不下去了,担心这种风格的比赛会伤害了妹妹天真纯净的美好心灵,小Olive却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她还没有跳出那段爷爷教了她几个月的舞蹈,全家人谁也没看过她跳,这是她和爷爷的秘密,说实话在家里时,除了爷爷家人也无人关心她要跳什么舞。
当前11位艳光四射的小美女骄傲地走下台去,爷爷为Olive挑选的音乐响起,小Olive的第一个动作,就吓呆了我,突然才想起来,这是爷爷教的舞啊,那还会是什么?
色情酒吧里最常见的脱衣舞!
此时我已开始笑泪俱下,纯洁的小Olive认真的跳色情舞的样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可心里却深深地为她对爷爷的感情感动不已……评委当然看不下去了,勒令爸爸上台把小Olive拉下台来,爸爸上台去了,却与真正当之无愧的这位小美女一块开始跳脱衣舞,紧接着是舅舅、妈妈、哥哥,全家人在”阳光小美女“的选美舞台上大秀色情表演,评委被气炸了肺,此时若始作俑者——爷爷在天之灵(如果他能上天堂……)看见这一幕,不知会否在天上也像我一般,哭笑不得。
评委被气炸了肺,将一家人拉到警局,最后一家人收到小Olive从此以后永远不得参加州境内举行的任何选美比赛的禁令,舅舅Frank顿了一秒,曰:”好像没这个我们也没怎么样。
”于是一家人回到现实,踏上了回家的路,照样得推着车跑一段才能上车,但此时的他们,又岂还是来时路上的那一家人呢。
影片结束,我还没从分不清是笑得肚子疼的眼泪还是感动的眼泪的情境中回过味来,不知从何评价起这一部着实可爱又感人的片。
Dwayne说痛恨现在的生活,觉得每一天都是苦难,恨不得一觉醒来已经18岁了,舅舅Frank说如果你真的醒来已经18岁,岂不是错过了人生中的很多苦难,伟大的人、觉得自己一生苦难的人回头回忆人生的时候,苦难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真实的平凡、苦难、快乐才是生活的本质。
谨以此陋评,献给正在苦难线上挣扎,为了忏悔、为了目标、为了理想、为了爱,苦苦奋斗、经历苦难的人们。
重看,看到最后竟然都笑出泪来了。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loser,那么,该何去何从?放开手脚去生活吧~
不落俗套
脑残地YY一下fuck the rest,就能改变撸瑟们的现实了?最终被各种fuck的还是自己吧。看过片子不少,还真讨厌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狗血阿Q剧,没觉得哪里能励志了,浪费时间,小萝莉一颗星,Marcel Proust一颗星。
6.2/10。最有意思的设定就是汽车挂不了档只能靠推,每次看这一家人推车都笑出声。决赛那场戏还挺矛盾的,我以为小女孩爸是意识到舞台上的女孩们被性化了,所以感到不舒服,结果只是怕女儿被美的标准所束缚,这一家子都没意识到小女孩被爷爷教跳艳舞很不妥吗?
女孩的选角就算了 最后那点表演我觉得故意扮丑也太做作了
loser or winner?痛苦岂容错过?!
没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
向那些伪成功学说拜拜吧。没有什么是一定要成功的, 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生活要我们经历失败的时候,那么就从容地接受,生活要我们感受痛苦的时候,就去感受。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坚持自我,努力生活。7.9
没感觉。因为看了阳光清洗,好多影评都提到说这两部片子。正好电脑里有,于是接着看了。可能因为有心理预期,所以没有想象的好。呵呵。
很所期待的完全不同,以为会是一部温馨欢乐的电影,然而从头到尾充斥着争吵。一个脾气暴躁的老爷子,一个满口成功学却投资失败的父亲,一个赌咒不考上飞行员不开口说话的哥哥,还有一个失恋自杀住进了医院的同性恋舅舅。唯二正常的就是这个妈妈和这个小姑娘了。踏上参加选美比赛之旅,谁能想到,那个酷酷的拽老头一觉睡过去再也没有醒来,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无意中发现自己是色盲。所谓选美就是一群幼龄儿童在舞台上搔首弄姿,被人评判。而看似憨憨的小女主竟然在舞台上跳起了色情意味的脱衣舞???最后为了支持她,一家人齐上阵。大概生活就是这样荒谬,却在不经意间能瞥见希望吧。
多年以前,在法学院对面的一个酒吧里,我们系第一次出去喝酒的时候,还说起过这部和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那会子坐我旁边的西班牙大叔,毕业了在街上碰到一回,互相给个大大的拥抱,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55,喜剧效果非常差,而且名字和剧情很有欺骗性,根本不适合全家观看。爷爷说了两三分钟让孙子去干更多的女人,15去干不要紧,18就要进监狱了,然后全片不停出现porn杂志。讲的是不管多么不合适,都不能放弃,但主要在讲不合适的情节,这些情节层次上又都很浅薄,没有笑果。
妈妈 情绪稳定之神带领着众爹味任性男一路坎坷……无法理解让天真无邪的女孩做自己意味不明的表演的感动所在
不能接受爷爷就这样死掉了 哥哥丑到我想在屏幕上贴一张Lo的照片中和一下…真讨厌的片子
可爱的小女孩
喜欢那个自杀的叔叔~还有爷爷~还有大家一起脱衣舞
一场家庭寻梦之旅。比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寻找真实自我的旅程。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有失败,不管生活怎样糟糕,坚持将一件事做完整就是无悔人生。影片调子不错,欢快中带着严肃,画面亮丽音乐欢快,故事有点雷,但是贴近现实生活,不悲不喜。能选为《编剧:步步为营》的封面,说明剧情好
像是把《美国丽人》翻了过来恰好也去掉了其举重若轻的厚重感。刚开始还觉得散乱而之后每个角色都如此立体。最后一场尬舞看得极其沉重远胜布莱克墙上涂鸦但终究没有更进一步的探讨。说到底美国梦成功学从来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直接否定的。公交车里的小美女和帕特森并非截然对立。摄影赞,部分配乐多余。
故事都没讲清楚.节奏也不好.
一群loser的公路故事,每个人都有着各种的失败经历,他们组成的家庭在一路上问题重重,在最后跳舞的一刻全都爆发出来,不管怎么样,家人就是家人,不管任何情况,永远是最让人感觉到温暖,一直认为是06年最好电影……最后一家人在台上跳舞每次看都会眼眶湿润,这就是一个好电影!